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建筑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1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发展

1.1从1949年到1957年是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年8月,我国第一个大型国营建筑公司华北建筑公司正式开业,并很快成长为华北地区建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5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改革建筑业的十一条办法,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建筑业的改革思路;在1952年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了新中国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对基本建设的范围、组织结构、设计施工、施工工作、监督拨款的检查工作、验收交接与工程预算以及计划的编制与批准等都作了明文规定;到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为我国建筑业走上正规的、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1.2从1958年到1976年是停滞和徘徊阶段。在这个期间,一方面由于左倾思想干扰,建筑业被错误的认定为消费部门而得不到重视,有一段时期建筑业甚至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沦为仅仅是实现基本建设的一种手段,其发展严重受阻。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1958年开始的“”使建筑业的发展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随后发生的,将建筑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纷纷撤消,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被批判,建筑企业的管理陷入瘫痪状态。同时,用非经济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这两个因素造成了建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极度混乱,建筑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1961年建筑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国民总收入的2.2%,跌至最低点。施工企业由1958年的高度膨胀到六十年代初期的高度压缩,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7年的3.1%减少为1965年的2.0%。同时工程造价之高和事故发生率之高也是历史所罕见的。

1.3从1977年到1983年是恢复阶段。十年动乱结束后,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国建筑业以此为契机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进行了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并在全行业推广招标投标制。这些措施为建筑业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大大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加大,净产值和所占国民经济比重大幅度提升,建筑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1.4从1984年至今是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引进了建筑工程竞争机制,招投标施工面积占总施工面积的比重呈现翻倍发展趋势,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把建筑业的改革作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标投标的轨道,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项目法施工和实施资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同时加强了法治建设,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经济行为处罚办法》,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这对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约束招投标双方的交易行为、保障国有资金的有效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2.1能耗高。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来,建筑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建筑经济在管理方面还不完善,造成成本大量流失,同时建筑能消耗巨大,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比例很高,目前我国一个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至五倍。降低建筑能耗是个很艰难的任务,它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而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前提,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在必行。

2.2成本管理不完善。在观念上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人员或成本管理部门的职责,经营思想上属于“重揽轻干”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忽视了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这样对企业的成本管理非常不利,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在组织管理上缺少拥权力、承担责任的成本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各自为政,没能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3如何改善在建筑行业中出现的问题

3.1加强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反映了建筑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对于成本管理,首先要加强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权、责、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按照项目管理任务,落实到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对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出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管理体制,加强约束。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编制出成本控制目标计划,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考核有节约的给予奖励,超出的进行处罚,使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得以实现。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力、材料、机械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劳动纪律,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达到节约人工消耗、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

3.2积极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建筑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经济规模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产业的技术进步及其能力的提高,当产业达到相当规模,形成的产业自然壁垒就会使那些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达不到的企业不敢贸然进入,即便进入也难以生存,以此可以提高建筑业产业进入壁垒。建筑业在技术创新上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首先,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全体人员,把技术创新提高到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争取在重难点工程和新型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或工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最后,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管理工作。完善企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技术人才价值的实现。

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必须充分重视其发展,重视在建筑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探究解决方法,才能始终使建筑经济处于有利的发展态势,激发国民经济的活力。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使建筑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下国民经济大趋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