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摘要】由于各种社会、家庭及自身原因,中职学生心理状态独特,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学情及心理特点,针对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充分考虑微时代特征及其对中职学生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更加深入探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从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使之更好适应社会需要。

【关键词】微时代;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据统计,2019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六成,网民规模达到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微信、微博得到了快速发展,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开通量增速迅猛,APP智能手机第三方程序应用广泛,“两微一端”作为当今社会主流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微时代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

一、微时代的特征及其对中职学生产生的影响

微时代是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微信、微博、微商等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两微一端”等自媒体平台,发送语音微信、抖音、快手、视频、公众号、文字、图片等信息,达到信息广泛传播的目的。速度快而及时是微时代处理和传播各方面信息的主要特征。2020年在武汉爆发的肺炎疫情消息第一时间见诸各大网络、微信圈、微博,“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让各级学校的老师成为主播,只要你想参与其中,人人都可以成为微民,这就改变了以往形式单一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微时代背景下,各方面的信息对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升入中职的学生虽然不再接受义务教育,但仍然是在校园生活,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而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认识模糊,缺少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面对网络上不良信息,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特别由于涉世不深,经不起网上诱惑,误入歧途,甚至犯罪。这就对对传统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究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力求多样化,改变现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化、课本化的现状,以此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和服务。

二、微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学情状况分析

近几年,选择中职的学生多数是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机会在普通高中学习,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升入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里较为突出。中职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不爱学习,自卑不自信、普遍存在家庭问题较多,农村家庭、单亲家庭居多、亲子沟通不畅,心中缺少爱;有一些学生虽然是独生子女,但又过分溺爱,娇生惯养;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不懂育人方法,导致沟通方法不佳、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缺乏目标、生活迷茫、甚至存在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是思维活跃但自制力差,缺乏学习目标,没有方向和动力:意志品质较差,易受外界诱惑。由于微时代已经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智能手机成为他们的“标配”,吃饭、上厕所都离不开手机,热衷于上网、玩手机、打游戏、微信聊天等,影响正常的校园学习活动,甚至根本无心学习,生活缺少目标,得过且过。

三、微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者,在微时代背景下,要适应时展,找准切入点,创新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育人模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有针对性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发展有效影响,要利用多媒体辅助工作,增强工作的生动形象直观性,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从而更加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

中职阶段的学生是青年期的前期,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职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部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体系,形成目标管理体系,学校每位教职工都要参与到建设中,即路径是学校→专业教师→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队伍→家庭成员→社会资源(科室)→宣传(党团工组织)模式,确定成长发展育人目标,通过目标管理让每一个中职学生在成长中找到方向,产生努力的动力,最终实现其成长价值,即把成长中的闪光点展现出来。为了这一目标,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建设一支务实高效、有特色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团体,引导师生助人自助,绽放彼此生命之花。

(二)坚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树立中职学校全员教育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每个教职工都要肩负重任,要建立以学生科、党、团委、心理教研室为主,各科室(委、办)协同、各班级联动、宿舍参与管理的有效机制,对中职学生进行学科融合渗透,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本领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按照任务驱动理论,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训,或者通过网络参加《心理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不仅要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要求教师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仅可以掌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基本理论,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要求,更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因势利导,克服中职学生学情中的不利因素,有效利用有利因素,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沟通能力。

2.注重夯实常态化教学课程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教师作为学生的心理引导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一体化”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育人功能,把中华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要将对中职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最好的主题,找准切入点,教育学生常怀敬畏之心,练就过硬本领,要有科学精神和法制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发挥其他艺术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结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注重有效落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任务,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3.利用公益课堂举办家长学校,不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中职阶段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集中在亲子关系上,因此,家庭教育对正处在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中职学生影响极大,要利用公益课堂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展“与孩子一同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等心理健康、国学专题讲座,要将学生的成长、家长的提升和德育活动的开展与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增进亲子关系的融洽,以此消除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带来的困惑。同时要积极探索整合教育资源,发挥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作用,把德育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紧密结合,创造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及活动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亲子教育的道路上找到更好的方向和方法。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职业价值观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人发展的核心要求,习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中职学生价值观形成初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展中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职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职业指导相结合,开展大国情怀教育、励志教育,用身边的先进人物来影响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例如:在今年战役中,奋战在防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中就有我校6名毕业生,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可以激励和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师要因势利导,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在校中职学生,使其思考为什么选择到中职学校读书?以什么态度读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进行成长积淀,奠定自己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和江.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河南教育,2014,(11).

[2]姜萌.新媒体时代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研究[J].青春岁月,2015,(13).

[3]王修军,孙秀波.媒体信息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

作者:张北燕 单位: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