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1篇

一、“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成效

“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员自述的培训收获、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学员晋升。

(一)提升学员能力与素养

第一届和第二届所有受访学员均表示参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收获很大,主要的收获来自于:开阔视野、同行交流、更新理念、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

图1 受访学员对培养计划收获的评价

从学员自述的收获来看,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和目标比较吻合。“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初衷是加强各层次管理者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这样的领军人才需要在专业上更“专”,在眼界和思路上更“宽”,把“专”和“宽”付诸实践,使研修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1]

近60%以上的受访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宽”的目标基本达成;平均30%左右的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并且切实提升了管理能力,尤其是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二期培训计划特别设计了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视导、品牌特色专业视导和三项管理规范检查等内容,访谈中受训学员对此评价颇高,换个身份参与视导、检查工作,对视导、检查工作的理念、标准与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视导工作更为学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践研究机会,以评估的视角近观不同学校的办学实践,对其他学校办学经验与教训的分析更为透彻,获益良多。

此外,培养计划有助于同行交流,校长班学员对于培养计划汇聚省内优秀同行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认为同行交流获益匪浅。对于已经具备比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基于经验和实践的学习更符合他们的需求,而经验分享、同辈交流、专家交流等互动方式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二)助推职业教育改革有序开展

培养计划的培训内容与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大部分受访学员都肯定了培养过程极大提升了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能力,在这些改革项目中,被提及较多的是信息化建设、教师管理与课程教学改革等。“领军”学员是职业教育改革项目实施的实际管理者和骨干,通过培训增强对改革理念的理解并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有助于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图2 运用到实践中的培训内容

(三)提升受训学员的影响力

参与调研的受训学员中,第一届受训学员普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的晋升,17位校长班受访学员中有11位获得了职务晋升,12位教师班受访学员中有6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晋升。

尽管职务、职称晋升与“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之间并非直接相关,但是参与培养计划的学员的职务、职称晋升,会提升学员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完善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制度建议

不管是受训学员的评价,还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影响及其他方面的积极社会影响,“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都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作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有必要不断进行完善,成为一种长效培养制度。事实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三期各有重点,在培养方式、内容、管理以及领军人才遴选机制方面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探索,提升培养实效。

(一)培养机制完善建议

贴近实践、任务导向是培训计划调整的关键词,这样的改变亦获得了学员的普遍认可。通过对三期受训学员的调研,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1.分析学习需求完善培养内容

受访学员对培养内容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何使内容贴近职业教育实践,不同受访组别的学员都谈及这一问题。其他的建议还包括介绍世界职业教育先进经验、跨出教育看职业教育等。

图5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内容的建议

学员关于“贴近职业教育实践”的建议主要涉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职业教育实践问题;对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给予分析和指导;加强内容的针对性,尤其是增加与职业院校管理相关的针对性内容等。

培养内容的选择需要分析两个需求:职业教育实践与改革对领军人才的要求;领军人才成长的需求。

职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多元,不同参与者需承担的任务各有不同,贴近职业教育改革实践选择培训内容时还需要深入分析领军人物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使内容更有针对性。

内容选择与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适用于学员的成人学习者特征。通常适用于成人学习者的内容有如下特征:从熟悉的某个点开始学习,然后进入陌生环节;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个人经验处理问题;消除与解决问题没有直接联系的理论;听取别人的行为,并且想知道别人的做法如何应用于自己面对的挑战。[2]因此,培训内容的设计需要体现实用性、实践性、经验性等特征,而且还需要考虑学员现有的经验与知识能力水平。多位受访学员谈及应根据学员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菜单,使内容与学习者更加契合。

2.分析学习特征完善培养方式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培养方式提出了完善建议,主要集中在加强学员交流和增加优秀院校的驻点考察两个方面。

图6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形式的建议

受访学员对于加强学员间交流的需求最为强烈,接近30%的受访学员都提出了加强交流的建议,这一方面体现出学员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另一方面还希望能够聆听同样作为优秀代表的同伴经验。有学员提出这种交流机制还应该延续到“后培训”时期,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到境内外优秀职业院校进行考察紧随其后,是学员建议的焦点,学员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参观访问,他们更希望能够进行驻校观察,甚至担任“影子校长”,近距离、全方位地深入考察优秀职业院校的办学实际。

依托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分析典型案例也是学员们比较推崇的培训方式,这个建议在第三期培养计划中已经开始实施,获得了第三届受训学员的认可。

“领军人物”培养计划的学员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计划的目的是要帮助他们成为职业教育变革实践的领导者和实践专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学员,最好的学习方式具备这样的特征:基于经验和实践;参与式学习;强调合作和分享。

基于经验的学习。学员希望在学习中能有机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它们应用到新的学习体验中去,培训者要帮助学员在解决问题、反思和应用逻辑分析过程中借鉴这些经验,并为学员创造更多的进行反思性学习的机会,以利于学员有效地学习。

参与式学习。要促成学习,应让学员投入到一些任务中,进行练习和完成任务,进而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与共享也是处于专家成长阶段的学习者偏爱的学习方式,努力推动一个合作的进程,并支持学员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将会大大提升培养效果。

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之外,还有学员对培训师提出了建议:增加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大师级”专家的比重,这样的专家可以是职业教育研究大家,还可以是办学实践的杰出代表。

(二)完善“后培训”成长机制建议

江苏省教育厅采用“以培代评”的方式培养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将荣誉体系与培训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制度设计,有利于领军人物的成长与领军作用的发挥。目前制度设计的关注点在遴选机制和培养机制,这两方面经过三期的不断完善已趋于成熟;但是领军人才培养对于职业教育改革事业的价值更在于培训后续的影响,领军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后培训”效应。

所谓“后培训”成长机制,是指为期两年的培养计划结束后,“领军人才”学员的后续发展机制,这里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通过制度环境的设计,使“领军人才”学员真正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领军作用。建立周期性的述职与评估机制,如五年左右对“领军人才”领军作用的发挥进行考评;省级职业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的设置和申报中突出“领军人才”的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引导领军作用的持续影响。

其二,学员后续的学习需求如何及时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与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领军人才不能领一时之军,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会持续发生变化。建议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联系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学员集中学习外的交流、不同届别学员之间的交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实时搜集学员的后续学习需求,采用专题式培训方式提供及时的培训和指导。

三、立足实践与自主专业发展的模式创新

“对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UNESCO)。教师被看作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素质关系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改革成效。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坚持出台职校教师、校长的素质提高培养计划,促进专业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本动力。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特色的培养模式。

关于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和培养方案中反复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围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学习理论与研讨问题、总结经验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计划在创新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实践和参与的强调必将引领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一,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必须立足实践,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也是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改革的方向,从第二期尝试参与省级改革与视导工作,到第三期实施任务引领,培训效果已证明这是正确的方向。立足实践并非简单的就事论事的业务培训,而是培训主题和内容应来自于实践并力求影响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对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产生增量影响。这种“增量”可以表现在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提高理论分析和反思能力等方面,提升学员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第二,激发学习者动机,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发展”,这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非常重视受训学员的参与,效果显著。从培养方式来看,准确分析学员专业发展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变灌输式的“被动培训”为主动参与式培训,依托来自职业教育实践的任务和内容,让学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按需施教,“做中学”,推进计划取得更大成效。

第三,导入多方资源,构建“三元合作”师资培养模式。在主管部门搭建的平台上,实施主体由高等教育机构、产业部门、职业院校共同构成,立足职业教育实践,充分整合三方培养优势,构筑完整培养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职业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培养教学能力,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职后发展阶段,以职业院校为中心,建立校本专业发展体系,通过大学的继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和更新专业能力。[3]

这一模式不仅仅为“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服务,更是为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者队伍的整体发展服务,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注释】

[1]本刊编辑部.打造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 促进江苏职教又好又快发展——访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马斌处长[J].职教通讯,2008(5)

[2][美]瑞威斯·海塞尔·考毕勒.培训课程开发精要[M].方海萍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57~158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教;机电专业;教学计划;制定

教学计划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和组织教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体现较强的职业性,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高等职校办学模式和即学生所学的专业和课程是与本人未来从事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的职业对口,使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能力结要途径。因此,制定好教学计划十分重要。目前制定好职业教育计划,是摆在中高职院校机电教学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一般认为,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过程和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依据。其体现了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一、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学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而言,在中高职业技术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仍沿用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缺失体现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教学缺失,教学计划缺少特色。长期以来,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的完整性,培养目标偏重于强调培养某一学科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对掌握本专业学科理论的深度要求过高,而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相关专业的渗透注意不够。这就导致了学生们的知识面相当狭窄,仅仅知道机电专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对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很难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各门课程之间协调不够,一些课程内容衔接不上,各类课程学时比例也不够合理。对学生从事应用性技术工作的能力训练不够,不少专业教学计划中(当然包括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偏低,忽视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制定中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计划的建议

1、要明确培养目标。

中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方面的不同时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具备某一职业或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也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培养目标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环节,制定培养目标要符合各个地区的教育实际和经济发展状况,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特别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实际,各个地区学生的总体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专业偏好等等都是不同的,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色。

2、必须具备保证教学计划实施的条件。

中高职机电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学校的学生的实际。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各个学校应该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实施要具备保证计划实施的条件,以某校为例,从宏观条件上来说,我校具有多年专科学历教育、专业证书教育、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教学经验,具有长期与企业合作的基础,可进一步深化企业的投入,他们是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力量,只有他们的支持,才能制定和实施好计划。从微观层面分析,主要是师资队伍和训练实习基地建设,该校对教师提出了双重素质要求,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双师”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并吸引企业中的工程人员参与教学,鼓励教师通过培训逐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投入到实践环节中去。

3、要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高职机电专业的教学分为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专业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应着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应达到5:5或6:4,。我们这里所说的技能培训,不仅是指技能的熟练程度,更是指它的现代化程度、复杂程度的提高。为了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和完成,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计划。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分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技能上应达到的标准。对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都应列出名称、主要内容、要求达到的目标、考核办法、评分标准等。同时,学校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要配备与工作现场实际情况相同或相近的实习、实训场所及相应的设备,积极构建校内职业环境,使学习环境与职业环境有机结合,并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与处理生产现场的各种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计划的优化必须加强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认真开设好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及落实好课程设计,组织好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的要求,加强学生科学实验、工程设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4、要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应从职业岗位要素分解出若干专项能力,再对分解后的每一方面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和能力。来设计相适应的学习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学校应建立起由社会各方面同行专业人士,尤其是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组成的教学计划制定指导委员会,让他们来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估。另外,社会是在动态发展变化中,而人才的培养有需要较长周期。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考虑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超前性,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捕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

三、结束语

总之,中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做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世纪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研究学生的实际,使教学计划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机电专业学生具体技能的同时,还应该使他们获取基本的人文知识,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进一步促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Z]Z.教高[1998]2号附近五.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3篇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国科学院1996年推出,由中组部和中科院共同管理的一项区域性人才工作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央“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快西部地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工作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覆盖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的中科院院属单位、与地方共建单位及地方的部分高校、科研机构,以支持科研项目和资助在职博士研究生的方式,通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实践,为西部培养造就了大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0年来,中组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指导,同时也得到了地方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该计划从支持强度、资助范围及支持形式,均得到较大的加强与发展。10年来中科院投入经费近1亿元,以资助科研项目形式,共支持青年科技骨干362人,其中资助地方项目57个,资助培养在职博士生116人。受资助的362位项目负责人,绝大多数都已经竞聘到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其中,122人成为中科院创新岗位的研究员,67人成为了博士生导师,21人担任了研究所一级的领导,169人担任了研究室主任或课题负责人,4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资助的地方科研团队中,已经有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他们还借助“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的支持,通过与地方和企业的积极合作,科研竞争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争取到了各类经费达1.6亿元。以这362位入选者为核心队伍,凝聚了2550多名青年科技人员,在科研实践中共同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形成了一批具有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入选者招收培养的727名研究生,为西部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西部之光”在发挥人才培养功效的同时,更加强调为西部经济建设服务。他们在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及灾害防治、解决工程技术难题及育种增产等重要农业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科院各分院的协调小组在立项评审和终期评估中,把科研产出与地方需求的紧密结合作为重要指标,对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项目给予优先、重点支持。据对“西部之光”计划执行完毕的153位入选者的统计,他们共发表了SCI、El论文1267篇,撰写出专著26部,申请发明专利163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获得部级奖励26项。

通过计划的实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热爱西部、扎根西部、奉献西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科技骨干人才,形成一支团结协作、作风过硬的科技团队。该计划在西部地区广大青年科技人员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推动西部地区的人才工作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分为项目支持计划,培养在职博士生计划、“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

一、“西部之光”项目支持计划分为联合学者项目、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联合学者项目每年评选10~15个项目,每个项目支持30~50万,可采取海外、东、西部人才联手立项,一般项目的支持强度在20万左右,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强度在原基数上增加20%。各单位匹配强度不能低于“西部之光”计划支持强度的20%。执行期均为3年。

二、“西部之光”培养在职博士生计划,每年资助地方在职博士研究生20人,每人2万元。

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是中科院、中组部、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起,从西部地区选调部分青年科研骨干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所属科研机构、重点院校等进行培训。5年国家计划培养1000名左右西部学术带头人,中科院每年接受50名左右。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基本条件

1,申请者应热爱西部,有为西部地区的发展而拼搏奉献的精神,

2,具有博士学位并有三年以上的科研工作经历或具有硕士学位并受聘于副研究员岗位,

3,重点和一般项目申请者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40周岁,联合学者项目申请者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45周岁:

4,具有5名以上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组。

“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

为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发挥中科院研究机构特别是东北地区研究所的科研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的人才需求,为东北地区培养和凝聚大批人才,为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服务,2004年中科院提出了实施“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

“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以东北地区传统产业改造,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生态农业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为重点领域,配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遴选的科技项目,设立人才培养计划科研项目;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支持为企业培养博士研究生同时以授课培训与到研究机构实习相结合方式为地方组织培训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以及新型产业人才。至2010年为东北地区培养数十位学术带头人,培训数千位科技骨干,为东北地区企业培养数百位高级科技人才。

“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2年来,支持重点科研项目18项,支持一般科研项目9项,支持地方项目2项,共计29人。资助在职博士生50人,举办培训班10期。

“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包含下列支持项目

一、围绕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设立“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每个项目支持强度为30万元。

二、围绕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设立“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一般科研项目。每个项目支持强度为20万元。

三、为企业培养在职博士生项目

中科院东北地区研究所每年以委托培养形式为东北地区企业培养在职博士生,中科院按每名博士生补助2万元的标准,给予培养单位经费支持。

四、培训项目

主要依托沈阳和长春两个分院,组织实施为地方培训人才项目。每年在沈阳和长春分别举办至少两期培训班,每班招收学员50名,每班培训1~3个月。

“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支持的人选,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并符合以下条件,

1,主持科研项目的人员须具有博士学位,申请人一般应是工作在东北地区的科技人员,对于在其他地区工作的申请者需每年在东北地区工作9个月以上;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防生;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深度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深层次发展,实施人才兴军战略,有效提高国防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军地双方必须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着眼新形势下强军目标要求,不断推进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需要在“四个融合”上下功夫。

一、理顺组织关系,推进军地领导管理体系深度融合

在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中,军地领导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决策者,推动者。国防生的依托培养工作需要军地双方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的本质核心是融合。因此,军地国防生人才培养领导管理体系的融合尤为关键。

(一)推动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依托培养的推进过程中,涉及到资源组合、利益的调整和权责划分,需要军地领导克服很多矛盾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类最根本的特性之一,“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国防利益才是国家最关键的利益。只有军地领导双方都树立正确的国防利益观念,把思想都统一到军事人才培养这个战略工程上来,把军地两大系统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为培养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二)完善领导管理体制。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指出,要探索完善依托国家教育体系培养军队人才的方法路子,完善军地统筹建设运行模式,在国家层面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明确军地有关部门管理职责,逐步形成军地统筹、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国家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因此,国防生培养工作要加快立法进程,把依托培养作为国家责任赋予有关高校,明确军地各级部门的职责。国防生的依托培养工作可以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个高层次的权威性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由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军队干部部门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机构,负责人才培养的计划、组织与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三)配强组织领导力量。依托培养高校要建立健全“一个机构”和“两支队伍”。一个机构是指国防生培养办公机构,指定学校领导专门负责,军队选培办干部参加。“两支队伍”是指专业辅导员队伍和军队选培办干部队伍。依托培养高校要按照培养规模配齐专业辅导员队伍,切实担当起辅导员职责。军队选培办干部队伍要素质过硬,精干高效。军队干部部门要建立科学的督导机制和奖惩机制,定期对选培办人员进行考评,并依据考评结果奖优罚劣,增强选培办干部做好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使命感。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军地教育培养资源深度融合

教育资源是国防生培养的基础。在军队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上,军地双方各有优势。因此,国防生培养要充分发挥军地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科学利用资源。

(一)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很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的布局优化和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需要加强宏观上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规划。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宏观规划,是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对培养实践进行总体、全面的规划计划,多视角地进行分析、描述和设计,建立包括培养军事人才的目标、途径、框架、标准等在内的总体架构,全面系统地指导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实践。地方高校和军队相关部门要摒弃简单的拼接式培养思路,着眼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需要,把国防生培养融入整体人才培养规划中,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统一、互融整合,保证国防生教育培养具有先天资源优势。

(二)需求牵引,科学培养。国防生人才培养要以人才需求为牵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创造良好实践平台。国防生培养计划要科学论证,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军队任职需求要结合紧密。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使国防生具备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储备,又要满足部队人才的特殊要求,使大学教育与军事素质培养融为一体。科研实践是有效提高国防生科研素养的实践平台。依托培养高校要积极引导国防生参与科技创新,安排国防生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尤其是国防领域科研项目,注重培养国防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资源互补,体系支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是融合培养的根本要求。签约高校要提供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平台、一流的设施,把国防生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先权。军队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把国防生培养工作纳入保障体系,分期分批分重点的加大对签约高校经费物资保障的投入,改善国防生培养必需的军事训练设施和文化活动设施。选培办要依托部队和军队院校建立实习基地,打牢岗位任职基础。

三、创新调控机制,确保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效益。军地结合创新调控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选拔培养机制。选拔机制是国防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来说,当前的国防生选拔机制可供选拔的基数较小,不利于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关于国防生选拔机制的优化,一方面是调整培养方向。国防生主要以培养军地通用的技术干部为主,不再培养指挥类国防生。另一方面是扩大选拔基数,建立“准国防生”制度。“准国防生”制度总体要求就是宽进严出,降低成本。高考统招的国防生和有参加国防生选拔意向的在校大学生在经过政审复查后与军队签订“国防生初步意向书”,成为“准国防生”。签约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机构要积极宣传国防生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国防生选拔,扩大“准国防生”规模,并改进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提高报考国防生的吸引力。

(二)建立质量监督机制。质量的监督调控是国防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关节。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可以由军队和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对国防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质量监督。一方面,可以引入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国防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堪称世界质量科学和管理技术精华,国际认证评审机构普遍认可。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实际运用该标准的八项原则构建相关子系统对签约高校进行有效评估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评估结果要纳入签约高校整体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各高校做好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严明奖惩激励机制。当前的国防生培养过程属于定向培养,一部分国防生学习动力不足。国防生培养机构要严明奖惩机制,激发国防生学习动力。在淘汰机制上,可针对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校学习阶段,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报考国防生动机不纯、入伍信念不坚定、学习不认真、作风纪律松散且经教育无效的国防生实施末位淘汰,避免学习动力不足、军政训练不求上进等现象的发生。在岗位实践阶段,国防生毕业前由院校、部队联合组织训练考核。军政基础考核不合格的国防生军队不予接收。

四、科学规划设计,促使个人职业规划与军官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军官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人将军官职业概括为五个无与伦比: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无与伦比、复杂程度和艰苦程度无与伦比、精神压力和风险程度无与伦比、岗位流动和家庭付出无与伦比、纪律约束和牺牲奉献无与伦比。新时期军官的职业需求呈现出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职业特性。因此,军队的职业发展要求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与军官职业需求相融合。

(一)加强国防生自我职业规划。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人都有发展和成长的趋势和需要”。因此,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而且要使自己的发展规划尽量与社会的需要相一致。在自我职业规划中,每名国防生都应该理性的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能力强弱等情况,结合军官职业需求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为自己在军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强化国防生军人职业特质。军人职业特质包括军人职业意识和军人职业素质。军人职业意识主要表现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人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军事体能、军事技能及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国防生培养机构要根据国防生培养目标和阶段性思想特点,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牢国防生的思想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不断强化国防生的军人职业意识;要扎实抓好军事职业教育,组织学习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国防生的军人职业特质。

(三)优化国防生职业培养设计。着眼培养能打胜仗的军事职业人才分阶段对国防生进行职业培养设计是军队用人单位发挥军队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在校学习阶段,高校国防生培养机构抓好知识能力和基本军人素养的教育。在毕业初期,军队人才培养职能部门安排国防生进行岗位任职能力培训。在职业发展阶段,军队用人单位基于国防生的能力特点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通过各个阶段的培养设计,构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国防生的职业发展道路。

总之,推进国防生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工作要在实践中紧紧抓住军民融合培养的着力点,把握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规律,探索科学有效融合培养途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川信,周建平.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孙爱平.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4]颜砾,杨定坤.国防后备力量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5篇

鼓励地方政府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技能人才素质为目标,以解决我市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重点,按照“就业导向、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学校的基础作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和方式

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学时,实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重点突出技能训练的方式,采取脱产、半脱产等形式进行。根据信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每年确定一批急需紧缺型职业(工种)(2012年河南省急需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见附件1),培养500名左右急需紧缺型职业(工种)从业人员成为技师、高级技师。

三、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办法

各县区要通过财政补助、企业和个人分担等多渠道筹集培训资金,按照“谁出资培养、谁享受补贴”的原则,鼓励企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特别要注重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政府采取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每培养一名急需紧缺型职业(工种)技师、高级技师给予2000元的培训补贴,补贴资金由当地政府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对院校直接培养和经认定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由院校和企业直接申请。对个人参加社会培训的,可采用先缴后补的方式,由学员按规定标准先行向培养机构缴纳培训费用,待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委托培养机构或自主办理有关申领手续。

四、实施步骤

(一)计划申报。各县区要根据各培养机构招生情况,统一汇总,于4月30日前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培养申请计划,填写《信阳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申报表》(附件2),逾期未报者视为自动放弃,不再追加计划。

(二)计划下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收到县区提出的培养计划申请后,根据各省辖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和培养机构的培养能力,经综合平衡后,下达各省辖市培养任务,由各县区根据培养机构的培养能力择优确定参加计划培养机构名单和培养任务。

(三)宣传培训。各县区及培养机构要广泛宣传高技能人才政策,公布培训职业(工种)、培训内容、培训计划,积极动员符合培养条件的人员参加培训。

(四)资格审查。各培养机构对申请培训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资格审查工作,确保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申请培训资格,并将报名者的身份证、户口簿和职业资格证的复印件存档备查。今年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信阳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人员花名册》(附件4)、开班报告和完整培养计划(一式三份)报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培训教育科审核。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培训教育科审核后将两份返回培养机构,一份在申领资金时报送,另一份由培养机构留存。

(五)培训管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按照“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效果评估”的要求,加大对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机构和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培训期间实行学员身份证携带和查验制度,对参训学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对培养过程效果进行检查评估。

(六)考核鉴定。培训结束后,按照技师考评有关规定和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要求,由我市和试点企业组织职业技能考核鉴定,高级技师考评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委托有关部门组成高级技师考评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属于全国统一鉴定的职业应符合相应的报考条件,并参加5月或11月的全国统一鉴定考试。

(七)补贴方式。对参加我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考核鉴定取得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颁发的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按每培养一名技师、高级技师给予2000元培训补贴的标准,采取补贴培养机构和直补个人相结合的办法兑现补贴。

1、补贴培养机构。对补贴培养机构的,申请材料应附:《信阳市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申请表》(附件3)、《信阳市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人员花名册》(附件4)及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培训后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等;企业申请的,申请材料还应附劳动合同复印件;培养机构代为申请的,申请材料还应附代为申请协议。各省辖市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下达各省辖市的培养任务,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后兑现培训补贴。

2、直补个人。采取由个人先缴后补的方法进行,申请材料应附:《信阳市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申请表》(附件3)、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培训后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等,对审核符合培训补贴条件的,由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学员本人。

五、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市直有关部门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做好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要发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培养情况将作为基地评估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急需紧缺型技能人才预测机制。加强对急需紧缺型技能人才的预测是开展紧缺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根据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技能人才现状调研和需求预测,逐步构建起企业、行业(协会)、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与政府部门间畅通、快捷的技能人才供需信息网络。

(三)优化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培训质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对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行考核制度,定期检查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开发与引进、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实行优胜劣汰,并逐步推行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度,以最广泛地利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

(四)加强规范管理。各地应根据本地产业结构状况,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果机制,根据需要加大投入。享受补贴资金的单位要认真做好资金的监管工作,完善由纪检监察、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审计、工会等部门参与的监管体制。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对享受政府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单位建立基础台账,并规范管理。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政府核定的标准进行收费,认真做好涉及培训鉴定的相关资料、经费收支的台账记录。

联系电话:0376-7676850 联系人:郭玉琳

点击下载>>>

2012年河南省急需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

信阳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申报表

信阳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