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索高校德育实际性

探索高校德育实际性

1、以美育促进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美的规律是人类改变世界过程中遵循的主要规律之一。通过眼、鼻、舌、耳等感觉器官感知美所带来的愉悦感与满足感,是人类塑造世界的重要尺度,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这种体现愈加明显。著名心理学家西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需要层次也在逐步加强。由于大学生群体文化自觉能力较高,加之社会进步带来的新鲜气息,使得他们对自我实现以及对文化的诉求日渐增强。因此,在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德育环节中深入美育因素,是适应时展要求的,也是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

2、以美育促进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理论依据

通过美育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

2.1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起点和归宿。“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自在的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统一体,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提升政治觉悟并逐步升华思想境界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可以挖掘学生个体内心深处的思想诉求,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鉴别、向往与追求,从而对高校德育的开展提供思维的认同与思想的保障。此外,欣赏美与追求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不断被激发,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向往美好事物的朴素情怀,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一个民族区别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它的主流文化,同时这种主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这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同时文化也是文明的体现形式。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培养对文化的内在诉求,增强对主流文化的鉴别能力,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是时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

3、美育促进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以美育促进高校德育实效性要从广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强德育工作的体验性与实践性,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巩固高校德育效果。

3.1使审美意识与大学生德育认同结合

审美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审美准备阶段,也就是预备进入审美状态。首先要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美的渴望,以积极的心理期待审美对象的出现。这种审美心理的培养可以移情到大学生对高校德育的认同,形成对自己道德品质提升的内在诉求。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可以通过将美与善结合,内在美与外在美结合的方式,以美育为依托进行道德教育。例如通过主旋律电影展播、主旋律歌曲卡拉OK比赛以及图书漂流、人民公仆图片展等形式,宣传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等道德模范事迹与行为,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心灵美和善的认同进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提升诉求。

3.2注重审美体验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

与道德实践活动相适应的是审美体验。审美的体验过程是审美活动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观照阶段,这一阶段是审美活动的主体部分,同样道德实践也是德育工作的核心部分。这个阶段是审美主体感知美与理解美的过程,在具体的高校德育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在日常的道德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道德行为的过程以及道德情感的升华,从而增强道德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道德养成主体在道德实践和观照审美对象的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和对道德实践行为归属与认同。

3.3产生审美效应与德育内化结合

激发审美情愫的准备阶段和进行审美活动的观照阶段结束后审美过程并未结束,继续进入审美的效应阶段。与德育相匹配也就是进入了道德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主体的沉淀过程也是其消化理解的过程。此阶段是学生将对外界的道德体验内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修养的过程。在具体德育工作中,我们要使学生的这种体验扩大并深入,可以通过撰写体验报告、汇报体验心得、交流体验过程的方式进行,将道德内化效果优化和最大化。

作者:窦川乔颖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