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技能大赛下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技能大赛下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一、中职教学现状

首先,随着课程改革逐步开展,目前中职类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虽有一定程度的整合和变化,有些课程要求采用比较时髦的项目教学,有些要采用现场教学,但由于学校设备限制或教师缺乏应有技能,导致专业课程依然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事后集中去企业参观了事的方式,大大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其次,当前中职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和考核方式严重滞后。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引进了多媒体教学,采用了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但这些教学方法仍然离不开教师为主体这一特色。同时,目前中职校对学生大多实行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法进行考核,对以培养一线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生是不科学的。再次,近十年,全国上下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职业类学校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我深知其中操作程序,不能不对其产生担忧。各学校为了在某些项目中获奖,不惜让学生停下所有课程学习,仅学习比赛的一些内容,完全靠多练获得熟练技能,而学生综合素质并没有提高。并且学校仅有少数几个学生参赛,花费学校大量资金和师资力量,大多学生并没有在技能上有所提高。因此,如何让技能大赛在职业类院校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二、技能大赛背景下我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我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建筑施工专业又是省品牌专业,在推行“校企共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不断积累经验,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经过几年探索,取得一定成果。

1.重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我校建筑专业教学团队抓住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时机,与企业进行深层次接触,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参照各类大赛项目的特点、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等,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构建符合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选择摒弃陈旧内容和艰涩难懂的理论推导,以应用为目的,选择载体,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对学习内容进行序化,突出实践性。如《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性强、公式多、计算多、难理解,学生学得比较吃力,积极性差,我校专业教研组齐心协力自编了一套以项目教学为主的校本导学案。设置了支撑课程实施的理实一体化环境,购买了鲁班和广联达两种算量软件。在课程实施教学期间适时穿插竞赛项目,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课程实施短期的工学结合,将学生放到企业跟班学习一段时间,大大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又如我们将原来分散的测量、钢筋工、镶贴实训教学环节,按课程关涉程度,整合成系列训练项目,并且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尝试。

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命题方式对专业教学改革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大赛试题都是以工作任务书的形式命题的,这是“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职业教育理念转向教学实践的具体探索。我校建筑专业教学团队在学习先进职教理论的同时深受大赛启发,积极进行专业课程中项目开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校建筑教研组教师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七步教学法(读一读、查一查、试一试、议一议、讲一讲、做一做、评一评)、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竞赛模拟法”等行动导向模式。如《建筑测量技术》我们共设计了8个学习项目(情境),《工程计量与计价》设计了12个学习项目,实施时利用任务驱动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出具体的任务书,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等学习性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人人参与,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背景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自信心与沟通合作能力得到加强。七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师生每年在省级大赛中均能收获若干大奖。

3.改革考核评价办法。

传统理论加实践的考核评价方法,既不能科学评价学生的水平,又不能适应人才需求的标准要求,更挫伤学生学习热情。为此我校在技能大赛背景下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这一办法的特点是注重过程性评价。要求每门课程成绩计法为平时占60%,期中、期末各占20%。平时成绩每个项目均需评定一次,包括自评分30%、互评分30%、师评分60%。如果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获奖,则这门课程将额外加分10%,毕业时还将优先推荐工作。通过多年实践,教师、学生对此评价方法都较为满意,学生学习热情有了很大提高,教师组织教学也轻松了很多。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随着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在企业大量应用,对教师知识存量与知识更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校在打造“双师”型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同时,着力提升其理论水平与实践创新能力:一方面,通过出国培训、国家培训、省级培训等外派学习;通过专家引领、校本教研、传帮带、结对子等形式,帮助教师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方法与内涵,提高新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2个月,并为企业做好技术服务等工作,旨在积累现场工作经验,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再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与实践专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组建一支“双师”结构、优势互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为参照,要求所有专业教师人人参赛,同时倡导教师进行专业教学改革,适时用大赛的命题方式呈现学习任务,用大赛流程组织教学活动,用大赛的评判标准作为学习质量的评价标准,达到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目的。目前我校建筑专业教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有高级工程师2人,有造价工程师5人,一级建造师3人,监理工程师2人。

5.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是参赛选手之间技能与水平的较量,更多的是参赛学校师资水平、装备条件和校企合作的比拼。我校以大赛装备为引领,抓住省现代化示范校建设的契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参照国家、省级技能大赛的设备配置要求和“中、高级工技能鉴定”标准,淘汰一批技术含量低、工艺老化的过时设备,与企业合作,新建三个理实一体化教室,扩建工程算量实训室、建筑CAD实训室和楼宇智能实训室等。目前校内实训基地既能满足单项基本技能训练,又能完成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还能为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实施及专业群学生技能竞赛提供可靠支撑,还能在企业员工培训、社会技术服务和校内外各工种技能鉴定等方面发挥作用。总之,技能大赛作为我国教育工作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已成为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教育新品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必将日益扩大。

作者:宋巧芹 单位:盐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