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电气设计探讨(4篇)

建筑电气设计探讨(4篇)

第一篇: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0引言

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会增加整个建筑对机电设备的使用,随之而来的是电力负荷的提高。因此,在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电气设计,力求能满足不同机电设备的用电需求。国家对超高层建筑中的各项设计都具有明确的规定和技术标准,电力设计也不例外,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积极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不断完善整个超高层建筑的电力设计。

1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

超高层建筑一般是指整个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电气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超高层建筑中的供配电系统、发电机系统以及设备的垂直运输等都要依靠电气设计。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设计会涉及较多的用电负荷,而且这样的用电负荷种类较多,不同性质的高层建筑对用电量的要求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国家颁布的关于超高层建筑的规范和标准确定负荷供电的等级,也要结合当地的市政电力情况确定具体的电源,在不同的使用功能下确定整个电气设计的指标。超高层建筑输配电的距离大,使得用电的负荷也会增加,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电气设计的关键,对其要求也相当高。另外,由于超高层建筑的人员比较密集,如果发生事故,人员的疏散较为困难。因此,在电气设计中,一定要保证应急照明灯以及消防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一般情况下,为了满足超高层建筑的供电需求,在建筑内部避难层的设计上,要根据楼层的设置设计具体的楼层变电所。

2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技术

超高层建筑在具体的电气设计中,要考虑整个建筑的特点,结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将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整个设计的目标,对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在具体的技术中对超高层建筑中的负荷分级、供电电源和电压的选择、变电站和配电站的设计、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设计、配电方式的设计、航空障碍灯设计,都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对相关的技术进行优化,为整个电气设计提供可靠的保障。

1)负荷分级。

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通常为酒店、写字楼、商业及公寓等场所。在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的情况下,超高层建筑的用户负荷分级应该积极考虑重要用户的需求,主要用电设备的负荷分级不能低于国家标准。

2)供电电源和电压的选择。

超高层建筑中对供电电源和电压的选择,要根据建筑的负荷分级、用电容量以及地区供电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为保证整个电气设计的安全和可靠,要设置至少两个电源供电,并且两个电源要来自不同的电网,或者在同一个电网中,但具体的运行电路之间的联系要相对微弱一些,电力的距离也要相对较远。这样一旦电源断电时,另一个电源仍然可以保证2级以上的负荷供电。通常情况下,可以参考日常生活中,超高层建筑的供电电源的配置情况,进行具体的电源设计。在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中,不同的功能用途,会决定项目的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的1,2级负荷,占总用电负荷的比例较大。超高层建筑的规模较大,对电压的需求较高,单位合计的电压线路的供电能力有限,一般都会选择使用多个小型的电源进行供电。在项目方案设计的阶段,要积极咨询当地的供电部门,充分了解市政电网能为其建筑项目提供什么样等级的电源电压,然后根据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选择。不同电压线路的送电能力有所不同,国家在相关规定中明确表示:当电网中无32kV等级线路时,10kV的电压等级线路最大的供电容量为15MVA。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供电电压与所承受的负荷限制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辨别。

3)变电站和配电站的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会对电气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变电站和配电站设计中,要考虑供电半径,其中低压配电线路的长度不能超过250m。建筑高度达到200m,这是对供电设计的一个界限。设计超过200m高度的建筑时,要设计多个变电站和配电站,并将其设置在负荷中心,一般情况下,高压的配电室要设置在整个建筑物的底层。另外,也可以设置独立的变电站。具体的分配变电站,要设置在避难层、顶层等附近,而且具体的设计要根据负荷的情况来进行。

4)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规模大、高度高、人员密集,疏散时所用的时间较长,因此,除了设置可靠的市电电源外,应该设计柴油发电机组,以作为应急的电源。在具体的应急电源及备用电源的设计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超高层建筑中的重要负荷量较大,正常的电源在断电后要求持续供电的时间较长,因此要配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的电源。另外,整个建筑内的消防用电、应急照明等电源的供电也应该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另一方面,建筑内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应该设置柴油发电机的电源,保证基本的容量可以满足空调、制冷设备以及不间断电源系统的负荷容量。在使用柴油机组时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设置不同的柴油机组,具体的柴油机组的接地形式要与市电系统保持一致。而对于柴油机组油管的设置要考虑到油管的总容量等因素,确保其设置的合理性。

5)配电方式的设计。

放射式和树干式,是超高层建筑的两种配电方式,其中放射式的配电系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要采用放射式的方式进行供电。选择树干式的供电方式,要根据每一根电缆的配电层数来决定,一般不能超过8层。因此,各个避难层的直交流电源可以按照避难层进行供给。

6)航空障碍灯设计。

航空障碍灯一般要设计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当制高点的高度到达一定界限时,还应该在其外侧的地方分别设置航空障碍灯。其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不能大于45m,有停机坪的建筑物同样要在四周设置航空障碍灯。

7)应急照明。

按照一级负荷对应急照明进行供电,一般情况下,大型的商业广场,其照明也要采用一级的负荷供电,因此,不用单独设置备用照明。而具有停机坪的建筑,应该在停机坪的周围设置单独的应急照明。

8)导体的选择和敷设。

考虑建筑物的扰动来选择具体的建筑导体,慎重使用可承载数千安的负荷电流。一般应选择电缆供电,其安全性远远高于密集型的母线槽。另外,对线缆的选型,要采用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电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作为消防设备的配电干线。建筑物内的电缆竖井要按照避难层的上下错位进行设计。

3结语

对超高层建筑的电力设计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及相关的设计标准,对其关键技术,诸如负荷分级、供电电源和电压的选择、变电站和配电站的设计、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设计、配电方式的设计、航空障碍灯设计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者:李锐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二篇: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思路

0引言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的给排水、供电和通信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电气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电气工程是集电子、电工、控制和信息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工程正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建筑电气中,就是把科技融入到建筑业,这是一项伟大的成果,可以为国家建筑行业的全面智能化提供基础,为我国建筑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

1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现状

1.1智能化设计的整体水平较低

在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生产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对于很多电气的智能化都缺少实践的经验,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把嗲气智能化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2智能化的设计缺乏创新

由于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人们对于新型的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新技术的发展是要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的,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国家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起步也比较晚,所以我们国家对于电气智能化的设计很多都是参考国外已有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这也决定了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创新比较缺乏,发展成熟的更多是在对理论的研究领域。

1.3智能化运用领域的局限性

在我国建筑业的电气工程中,对于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并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它的运用领域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没有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只是在发动机和电动机等比较少的领域内得到了应用,对智能化技术运用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正是因为对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没有在建筑行业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所以没有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的设计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2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

2.1充分利用远程处理机

建筑电气工程要求把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与住户的需求和物业管理方面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目的。所以在任何的优化设计中都要保证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环境。对于整个建筑物内的供电、给排水、照明和通信等多个系统都要进行有效和及时的监测和控制,这也是实现电气工程智能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建筑物内放置自动控制系统和接受处理的设备可以实现通信透明化。对同一条路线中的不同接收处理器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对空调主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从而实现对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在机房中或者机房的附近安装对应的接受处理器,在水流量计中或者水位信号的附近照明控制中适宜空调系统的输出接口与输入接口,对于接受处理器接口的附近要保证有300%的预留空间,可以保证对前期的安装过程以及后期的维修维护过程可以很方便的进行。

2.2实现系统线路智能化

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很重要的建筑工程,电气工程作为辅助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中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就是系统布线。对于温湿度传感器、流量计以及水位开关等路线的安装都需要运用专门的导向,所以在安装时必须专门施工。所以对控制电缆、电源线和信号电缆必须进行分管施工,对网管和网络控制器以及计算机等对应的设备在布线中允许与弱点工程使用同一条接地路线。我们在对布线的施工中要有针对性,因为不同的电子设备在不同的供电系统中的性能和技术指标都是不同的。抗干扰能力减弱的电子设备与防雷接地不应共用,埋地的铠装电缆因为其较好的防雷击效果是我们常用的防雷接地装置。这些设备在布线时为了保证安全行都要考虑到和防雷接地的距离,抗干扰能力比较强的设备安装时与防雷设备的距离可以适当大一点。

2.3电气照明系统

对智能电气照明系统的实现就是工程智能化的最主要的工作,照明系统又可以从光源、灯具和中照明的控制系统这几个方面来实现。要充分利用新型的材料以及科学的方法对日照进行充分利用,减少对电能这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损耗,实现绿色照明。电气照明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照明控制、现场控制和集中控制等。我们可以收集整理电气照明的相关信息,设计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提供设备运行和维护的依据,实现对照明系统集中控制的目的。以交流电源直接供电,在重点区域安装智能开关,把一个信息接收器安装在系统的内部通过遥控器实现对现场的远程控制。在一些公共区域可以设置是声控照明系统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电气工程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应急照明系统,在遇到火灾等重大事故时这一个照明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为事故区域提供照明并且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所有的照明系统的回路都要在计算机的监控下可以实现自动强制关闭。

3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也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智能化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生活环境,对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完善可以使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在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地服务。

作者:杨清 单位: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第三篇: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问题探讨

引言

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建筑电气设计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工程安装占有很大比例,而电气安装方面也存在大量问题亟待解决。

1建筑电气设计的问题

1.1防雷设置问题

目前,有很多设计人员在防雷装置的设计方面,依旧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即在建筑物上专设防雷装置,但是使用这种方法不够美观和安全。《民规》第12.1.4条已经明确指出:新建工程应该尽量利用建筑物金属导体作为防雷装置,即利用建筑物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更加安全可靠,且不影响建筑物美观。建筑物内钢筋已经将整个建筑物连接称为一个整体,所以已经形成了法拉第笼,因此,可以很好的平衡室内电位,达到很好的均压效果,能够更好的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2防止雷电波侵入问题

根据以往工程实践资料可以看出,因为雷电波沿低压架空线路侵入而产生高电位,最终造成安全事故的现象十分常见,占总雷害事故的70%以上,这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防止雷电波侵入是防雷工作的重点。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大都十分重视防直击雷,然而有时却忽视了对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按照《民规》第12.5.6条的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雷电袭击,可以采取以下设计方法:对电缆进出线,在电缆进出口,将金属外埔、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在进出处,可以安装避雷器,与绝缘子的铁脚相连,并且共同接入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因为,绝缘子铁脚与导线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电压为40kV左右的放电保护间隙,能够很好的保护人身安全,但这种方法无法保护低压电气设备和线路。

1.3消防问题

《规范》24.8.5条中规定:通信、消防联动控制、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以及自动灭火控制等线路,在保护方面,应该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且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层厚度应该大于3cm。如果必须明敷,则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水措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从很多电气设计图纸中可以看出,消防线路穿塑料管(PVC)进行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显然很多设计人员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设计。

2建筑电气安装的问题

2.1防雷接地的问题

防雷接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强。设计人员对彩钢板施工不够熟悉,施工人员对防雷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在施工工序方面,没有参加培训,对施工方法和防雷设置问题理解不清,模棱两可。而防雷接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很多设计人员在屋面板上设置钢筋时,没有明确说明避雷接地极测试点。(2)避雷网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要求。(3)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施工要求。对于上述三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1)在设计轻型彩钢屋面板壁垒网带时,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彩钢板。(2)如果采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则通常采用内外主筋,将基础内外的主筋的搭接处进行焊接;然后将圈内基础两边的主筋与两根主筋焊牢。为了保证焊接质量,一般会要求在各钢筋的搭接焊接处,用10圆钢跨接各焊接点,并且按要求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应该设置为各钢筋自径的6倍。在此过程中不允许采用点焊,而且避雷网带应该用10镀锌圆钢;钢筋对接时应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为60mm,搭接处应平放。(3)在高层房屋施工中,如果楼层在9层以上,则金属锰矿应该采用25×25镀锌扁铁,避免侧雷击在门框、窗户上。从一层至顶层,每隔一层的圈梁主筋搭接处跨钢筋焊牢,然而接到避雷引下线的柱筋上。

2.2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管理问题

有些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或者建筑业主认为,建筑物安装防雷装置就能够绝对避免雷电危害,但是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防雷装置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民规》第12.1.5条规定:防雷装置后将会防止或极大减少雷害损失,但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第12.9.12条又指出: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应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2.3插座选型安装问题

(1)单相插座的安全工作电压一般设置为250V以内,三相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为380V,如果将单相三极插座用于三相用电设备,则很容易产生击穿现象,造成电路短路,从而危及人员安全和用电设备的安全。(2)如果用单相三极插座替代三相用电设备的电源插座,则会导致接零保护线(PE)无法安装,一旦用电设备外壳漏电,将会给操作人员带来触电危险。

2.4电线管敷设的问题

由于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或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技术不过硬;操作中不认真负责,图省事方便,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管理人员要求不严,监督不够等原因,电线管敷设存在以下质量问题:(1)薄壁管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PVC管代替金属管。(2)穿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并出现弯瘪、弯皱,严重时出现“死弯”,管子转弯不按规定设过渡盒。(3)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口焊接,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焊接长度不够,“点焊”和焊穿管子现象严重。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接,用焊接。(4)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牢。(5)管子埋墙、埋地深度不够,预制板上敷管交叉太多,影响土建施工。现浇板内敷管集中成排成捆影响结构安全。(6)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路箱,留下不安全的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防治:(1)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监理专业工程师严格把关,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2)配管加工时注意:如果明配管只有一个900弯,则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4倍;如果明配管有两个或三个900弯,则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6倍;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10倍。(3)如果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不大于25mm,则可以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如果内径大于等于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PVC管子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内径大于等于32mm的管子煨弯,如大量加工时,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做到管子弯曲后,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PVC对接时,建议采用整料套管对接法,并粘接牢固。(4)如果配管长度过长,则可以在适当位置加过线盒。(5)禁止用割管器切割钢管,用钢锯锯口要平,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

3建筑电气设计中注意的事项

在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系数与功率因数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影响电缆和保护开关的大小,而且在系数的取值上也对变压器容量的大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进行选择。如果需要系数与功率因数取值偏大,则会对变压器造成较大损耗。另外,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必须首先研究同类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计算系数。在电气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水平,提高建筑的用效率,促进建筑使用功能更好的实现。

4结语

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可靠。

作者:冉隆勇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第四篇:医院建筑电气设计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医院的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医院是一个求医问药的场所,属人员密集型场所。医院电气设计应保证供电可靠性,保证用电安全性,对治疗过程中的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生命保证。

1供电电源

1.1负荷分级

根据医院建设的规模、床位数、技术、设施等情况,医院可分为三级十等,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每级又分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再增加特等。一级为最低级,三级为最高级。医院建筑的负荷分级与医院的级别有关。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以下简称《技措》),用电设备负荷分级表中,二级以上医院重要手术室、重症监护等涉及生命安全的设备及照明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急诊部、手术部、监护病房、婴儿室、分娩室、病理切片分析、血液病房的净化室、血液透析室、核磁共振、介入治疗用CT及X光机扫描室、高压氧仓、加速器机房、血库、治疗室及配血室的电力照明用电,冰箱、培养箱、恒温箱用电,走道照明用电,重症呼吸道感染区的通风系统用电、百级洁净度手术室空调系统用电,其他必须持续供电的精密医疗装备为一级负荷;除上所述之外的其他手术室空调系统用电,一般诊断用CT及X光机、电子显微镜用电,客梯电力,高级病房、肢体伤残康复病房的照明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他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为三级负荷。医院建筑的消防负荷等级则按建筑所属类别考虑,如一类高层为一级负荷,二类高层为二级负荷。

1.2负荷使用情况

综合医院的用电情况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照明及插座,约占总负荷的30%;2)空调电力,约占总负荷的50%;3)大型医疗设备,约占总负荷的20%。按照《技措》表2.7.6中的规定,医院用电指标为30W/m2~70W/m2。设计中可根据医院的规模及功能选取相应的供电指标,大型综合医院指标最大,专科医院指标偏小。

1.3负荷计算

医院按使用功能一般分为门诊、医技、住院三部分。门诊、医技用电主要为白天,住院用电主要为晚上。医院的照明插座、空调电力、电梯等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与一般设计中的计算方法相同,即采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计算;医院中还存在大型的医疗设备,大多为短时断续工作状态,使用需用系数法计算不大合适,则可采用二项式法进行计算。

1.4供电电源

根据医院的负荷级别及当地供电部门所能提供的电源条件,选择合适的供电方案。如一级负荷供电应为双重电源供电,要求当其中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另一路电源应能正常供电;若市电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增设自备电源。特别重要负荷供电除满足一级负荷供电外,还应增设自备电源。二级负荷供电可为两路市电供电,也可为一路专用6kV及以上回路供电,或由自备电源作为备用电源。

2医疗场所类别划分

医疗场所根据医疗电气设备使用接触部件所接触人体的部位所在的场所进行分类,共分为0,1,2三类。0类为不接触的场所;1类为需要与人体表、体内(除2类外)接触的场所;2类为需要与人体内心脏或接近心脏部位接触以及中断电源将危及生命的场所。具体划分参见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表8.1.2。此表除对医疗场所及类别进行划分外,还对恢复供电的时间提出要求。为了保证医疗场所的供电可靠性,在不满足电源切换时间时,应增设安全电源。如:两路市电双电源自动切换,在t≤0.5s时,在负荷末端应增设EPS或UPS进行供电。在设计中还应注意医疗一级负荷与消防一级负荷的区别,不要将医疗用电设备由消防线路进行供电,如住院部护理单元内的护士站、治疗室等照明及电力电源不要接入应急照明配电箱内。

3医疗场所的安全防护和接地

医疗建筑的接地除设置防雷接地、消防、弱电设备接地、保护接地外,还应包括医疗设备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因场地的限制,一般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当必须采用单独接地时,医疗电气设备接地应与其他接地绝缘隔离,且两接地网的距离不宜小于10m。医疗场所严禁使用TN-C接地系统,这与医院的供电安全性息息相关。在2类医疗场所中维持患者生命、外科手术和其他位于“患者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装置和供电回路,均应采用医用IT系统。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均应采用医用IT系统,设置医用IT系统隔离变压器,并配置绝缘监视器。既保证直接接触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保证生命支持系统的电气设备持续供电。此即为医疗场所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

4照明设计

医院照明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国情,提倡绿色照明。医院照明不同功能应设置相对应的照明措施,可采用不同种的照明方式。病房内照明可采用间接型灯具或漫反射式照明,减少对卧床病人的直射眩光。病房按病床可设置局部照明,在医疗带上设置照明灯具并控制,一床一灯,方便每床病人自由控制,并不影响其他床病人。病房还应设置夜间照明,统一由护理站控制,方便医护人员夜间查房使用。医院专用房间如手术室、MRI室、CT室、听力检查室等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工艺要求设置照明。护理单元走道、诊室、治疗室、观察室等处灯具宜采用漫反射灯具,避免对卧床患者产生眩光。护理单元走道应设置夜间照明,灯具安装在距地0.5m高处,并在夜间关掉部分顶部照明,避免影响病房患者的休息。医疗设备在工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危险,因此在有辐射场所或医疗重地(如X光机室、核医学扫描室、加速器室、手术室、γ照相机室)等房间门上方应设置防止人员误入的红色信号灯,且信号灯的控制与机组连通。

5结语

医院除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应能保证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本文通过对医院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个方面,简单阐述医院建筑电气的安全性和特殊性。

作者:杨力贞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