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建档案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建档案论文

一、新型城镇化及其规划

新型城镇化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我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并对世界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借鉴后提出的。不同于传统城镇化主要依赖工业化、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重城轻乡、粗放式用地和用能、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等方式,其基本内涵为: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规划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了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该规划宣告了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必须要以该规划为主要对象,认真解读其中“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与城建档案工作密切相关的章节内容。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城建档案工作

从城建档案工作与城镇化的关系来看,新型城镇化既是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城建档案工作在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地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肩负起如何服务好新型城镇化这一重任。面对新型城镇化规划,我们既不能逐章逐节、巨细无遗地对应每一项城建档案工作来研究,也不能片面或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只有通过宏观整体、有侧重点地结合城建档案工作实际进行研究,才能找出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途径。笔者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建档案工作应当抓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发展。

(一)做好城建档案收集工作,服务城市建设城建档案包括勘测、规划、建设管理、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工程、名胜古迹、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村镇建设、防灾工程、水利、地下管线等方面的档案,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工作是服务城市建设的基础。针对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到的“严格建筑质量管理”一节,要特别加强建设工程档案收集工作,把好建设工程档案的审核验收关,严防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目前虽然很多城建档案部门的收集工作都已卓有成效,并且越来越规范化;但是还存在着收集的内容和种类不够齐全、接收的档案质量不高、档案进馆渠道不畅等一些问题,制约着馆藏的资源丰富和结构优化。为进一步加强城建档案收集工作,首先,要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需要,重新明确城建档案的归档范围,完善归档制度,保证各类档案收集完整、齐全;其次,要加强与规划建设部门的沟通协调,理顺档案移交进馆的各个环节,利用行政管理的强制力保证档案接收顺畅;再次,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业务指导,特别对于那些重大建设工程和省市重点工程,业务指导人员要经常深入工地现场,实行全程跟踪指导,保证工程资料的质量;最后,要建立健全城建档案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档案收集过程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保证档案移交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完善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动态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工业等各类地下管线及相关的人防、地铁等工程,在城市地下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提到“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这就要求科学建设和管理好城市地下管线网络。地下管线几乎每天都在变化着,不但种类繁、数量大,而且管线工程建设分布在各个不同的系统和部门。如果不摸清地下管线的铺设现状,将很容易因挖破管线而导致停水、断电、中断通讯,甚至燃气爆炸等事故的发生,这是在一个现代化城市里不应该看到的。因此,只有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与补测,对各权属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实行集中收集和统一管理,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地下管线档案的动态管理;才能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改造和维护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便达到缩短工期、节省资金、安全施工、方便维护等目的。

(三)加强城建声像档案工作,促进人文城市建设声像档案具有客观真实、形象生动、易于复制传播等特点,是以文字为记录手段、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现代影像信息时代中,声像档案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城建声像档案以其独特的专门属性,在记录城市建设和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大中城市的城建档案馆通过加强声像档案工作,积极参与“城市记忆工程”项目,在记录城市历史风貌与现状、弘扬和保护历史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人文城市建设,城建声像档案需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其一,拍摄城市现状风貌,对城市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城市在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建筑、园林和绿化等方面的建设现状展开拍摄,用影像记录人文历史,留住城市记忆。其二,向社会广泛征集城市老照片和历史音像资料,主动走访一些年老的干部、专家、艺人、摄影师和收藏家,动员其参与征集或捐赠活动,以此丰富城市历史声像档案的馆藏。其三,在做好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建声像档案编研工作,通过编制画册、摄制专题片、举办展览等各种形式,发掘和宣传城市人文历史和地方特色文化。

(四)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助力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一样,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统筹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城建档案馆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建档案数字资源库,通过高速网络及数据互操作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并建立城建信息服务平台,为城市提供信息支撑、保障和服务的应用系统。它既是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又是智慧城市的必然要求。目前,大连、上海、杭州、广州、珠海等地早已开展数字城建档案馆项目的建设工作。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数据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内容,任务艰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城建档案馆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尽早规划,先逐步解决当前在馆藏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档案信息网站优化、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归档等方面存在的基础问题,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建设。此外,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还应结合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充分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支持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城市环境保护智能化、住宅小区智能化、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城市建设管理智能化、城市生态建设或改造虚拟现实等,全面服务新型城镇化。

(五)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建档案工作根据新型城镇化规划第三篇提到的“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和第四篇提出的“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可知加大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必是新型城镇化的一大趋向和重要内容。然而,当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建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人员不够专业、领导重视不够、管理工作不到位、库房面积紧张、软硬件差等问题,严重滞后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面对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建档案工作已迫在眉睫。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0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城市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具有非常正确和全面的指导作用,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城建档案工作的关键就是争取领导重视,贯彻落实该《意见》。较之中小城市,小城镇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可谓堪忧。就以中山的镇区为例,大部分镇区没有专职的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多为兼职,而且专业水平低;城建档案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规范、保管条件差、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与中山的镇区建设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借鉴《意见》,需要从三方面大力发展小城镇城建档案工作,第一,加强机构建设和基础管理。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工作经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城建档案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基础管理。第二,加大各类城建档案监管和收集保管力度。完善城建档案执法机制,加强对建设工程档案、规划业务档案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保管;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做好村庄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第三,逐步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莫理生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城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