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农业概念

新型农业概念

新型农业概念

新型农业概念范文第1篇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三年各地高考题,以下特点清晰可见:①题型以选择题为主;②小农经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等概念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而重中之重,非小农经济、重农抑商莫属;③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呈现,注重运用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史学方法考查对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

产生 原始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

消亡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至今仍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 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完全消失。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恢复,但已不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

内涵 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 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拥有耕种土地所有权的小农经济

对立面 商品经济 机械化生产 租佃经济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重农抑商 海禁

点 时间 最早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实施于明清时期

目的 征收赋税和巩固统治,压制商业发展,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 防范人民的反抗和外来殖民势力的侵犯,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采取重征商税、限制商业活动和歧视商人的政策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但后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相同点 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②由自然经济所决定;③有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④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多维视角看小农经济

形成原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②封闭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落后性: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

发展

因素 有利 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②生产关系: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一定的生产自,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④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 ①分散性、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②封建剥削严重(沉重的徭役和赋税);③土地兼并;④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⑤自然灾害

地位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影响 积极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并长期延续

表四 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原因 ①根本原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②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③其他因素: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

目的 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②政治文化方面:安定人心,加强对农民控制;③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主要表现 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多方面限制工商业活动,如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⑤通过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影响 积极 ①经济: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 ①妨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违背历史发展潮流;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三、在突破思维定式中深化概念

例3 (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13题)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解析】答案为B。唐太宗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的途径,强调工商业者不能与官员“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可见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排除D。

例4 (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解析】材料说明户籍在古代是身份职业的象征,政府严禁更改户别,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减少人口流动的可能性,答案为C。A与材料无关,严格的户籍制度并不利于社会的分化,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D。

【名师点津】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确保赋税的征收,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从而巩固封建统治,例3答案却是“维持社会等级”。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但例4并没有从经济方面考查户籍制度对农业、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而是从“强化社会控制”这一政治角度着眼。这些别出新意的试题大大深化了概念的内涵。

面对高考试题的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些同学往往难以克服思维定式,对概念的理解固化、僵化,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提高材料处理能力是关键。分析材料,要做好两点:

1. 抓住材料主旨

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成、解释作用的,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抓住主旨可以从材料出处(或说话者的立场、对象)、关键词、转折词(或语气词)、高频率词等入手。

例5 (2014年天津卷第12题改编题)(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表明( )

A.宋太宗重视商业,适当减免商税

B.宋代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C.宋代依然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

D.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解析】“当从宽简”“参酌裁减”“不得收其算”,这些含义相近的信息(可以看成高频率词)一再出现,答案为A。其他各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

新型农业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 农业经营形式 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 “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新型农业概念范文第3篇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角度研究,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索,都是一对联系远远大于区别的概念。只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握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而诞生了近代工业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

首先,工业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理解。

对工业化一词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将工业化描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角度给定的定义,强调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工业发展。有的学者将工业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过程。显然,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定的定义,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工业,使一国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有的学者认为: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这一定义着眼于对工业化内容的全面把握,强调工业化概念的综合性。东方学术界往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工业化的内涵,或者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或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此外,有的学者强调生产的物质结构变化,着眼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与产业关系的变化来定义工业化。由此可见工业化内涵的丰富性。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运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是工业地位上升,超过农业;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技装备。

其次,工业化是个综合概念,有着特定的层次性规范。工业化是个有着复杂而深刻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例如狭义的工业化概念解释为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概念则是指工业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导致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变化。

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基本涵义由浅入深可呈现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工业本身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经济突出的变革;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

再次,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必须在过程中理解。尽管上述诸表述的着眼点不同,但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这就是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工业化是个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就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并给定相应的检验指标。

从城市化的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初期阶段,30%为中期阶段,70%为后期阶段。认为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地区,工业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就是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主要界定为人均GDP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至3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就是着眼于时代特征,以可持续增长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标准的工业化。

最后,工业化是个实践性概念,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的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近代工业化发生于产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近一个世纪;近代工业化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即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国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至于现代化工业,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业,但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看:机械化、半机械化劳作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劳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转变。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商品经济尚欠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一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我国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颇有争议,但基本上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经济;二是要按产业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三是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四是要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据此可将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工、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

将工业化内涵的一般表述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一般描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内涵中,更多地是强调“转变”与“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中,则更多地强调运作的条件和组织形式。据此,与工业化概念相比较,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个相对“微观”的并且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性概念。

从联系角度看: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统称为Tndacbrialization。在中文的译文中,也将Tndacbrialization通译为“工业化”或“产业化”。也就是说,作为动态名词,工业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区分不具有国际性,是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从产业化讲,一国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就是要实现一国的工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只着眼于工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完整的。从我国的实践看,工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无论从产品的销,还是从企业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我们已经实现工业化,甚至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性、生产组织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手工劳作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还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作为工业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产业化,还制约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虽然对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检验标准是综合的,但对于一个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程度无疑是客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要求一国的农业产业也要向工业产业那样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系列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诸方面与工业的产业化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国工业化的进展程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水平,集中地体现一国工业化的水平。再次,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一国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一方面,一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一国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一国工业化的实现具有加速作用的同时,它自身作为结果,也将最终完成于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新型农业概念范文第4篇

2011年高考全国卷(包括新旧课程卷)考查的历史概念有:经史子集、西周的政治制度、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一条鞭法、黄宗羲、地主阶级抵抗派、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太平天国运动、、三民主义、东南互保、、新中国的经济、化运动、新时期中国外交、苏格拉底、殖民扩张、美国1787年宪法、巴黎公社、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全球化、近代世界科技等。

涉及概念类型:人物、事件、现象、文献、法律、制度、著作、思想、科技等。

设问方式:“历史事件是”“主要原因是”“主要意图(目的)是”“这表明(说明)”等。

考查的角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概念名称、背景、原因、目的、影响等。

解答概念型选择题,以下几种方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主旨辨析法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突出特点,选择题几乎全是材料型选择题。分析材料,剔除干扰信息,明确材料重点内容,即为主旨辨析法。抓住主旨可以从材料出处(或说话者的立场、对象)、关键词、转折词(或语气词)等入手。这类试题一般考查的是概念的外延,如背景、原因、影响等。

【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8题)1871年4月,巴黎公社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此题考查的概念是巴黎公社。在学习中我们知道,对巴黎公社历史事件的基本概念是“是建立无产阶级的一次伟大尝试,而没有发动农民,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见,诸如“号召工农起义”“巩固工农革命联盟”这些涉及“有效发动农民参与革命”的说法是完全有悖于历史事实的,C项所提及的政策,在整个“巴黎公社”的概念中并无体现,是明显的干扰项,而D项所提的“希望得到农村群众支持”很有迷惑性,看似与A、B项犯了同样的错误,但它恰恰就是与题设吻合,恰如其分地描述巴黎公社对农民的态度――仅仅是希望获得支持,但并没有有效地把他们发动起来,共同革命。故答案为D。解题时既要结合题干的材料进行内容主旨的具体分析,又要回归到所学概念进行正确性的比对和拿捏。

【例2】(2011年海南卷第13题)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解析:例2考查的概念是垄断组织,选项涉及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影响。误选B的同学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分析材料主旨时没有抓住关键词。关键词是“巨型企业”,而不是“蒸汽动力和电力”,“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都是说明巨型企业的发展,故选C。而“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例3】(2011年福建卷第18题)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例3考查禁烟运动的背景。材料中林则徐分析了鸦片走私的危害,A、B、C三项材料都有提到,但从“何妨……岂宜…… 不亟为计?”这些转折词及其语气看,林则徐更强调的是D。

时间界定法

时间,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历史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因此,当材料中出现了时间信息,一般都应该首先抓住其中的时间信息,然后与所学知识相联系,以便确定所考查的历史概念。

【例4】(2011年全国卷第22题)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解析:例4考查的概念是勃列日涅夫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1964年到1982年”这一时间信息,此时苏联正是勃列日涅夫掌权。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长期的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持续衰退,缺乏活力,故选A。B项与改革无关,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是南斯拉夫,放松对东欧的控制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例5】(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3题)1962年,中共中央文件规定,农村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解析:例5考查的是八字方针的影响。“左”的错误发展,、化运动的进行,使我国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在此背景下,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前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现在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就是为了调动生产队积极性,提高生产力。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C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题的关键是注意“1962年”这个时间,联系八字方针及其影响,从而选出正确答案A。

阶段特征分析法

历史事件、现象、思想流派等的发展演变无不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因而具有阶段性特征。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为例,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可以归纳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以及17~18世纪英国、法国、荷兰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到19世纪中后期,由于工业革命,英国、法国、美国等列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以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列强瓜分世界,向全球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把握不同时期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思想流派等的阶段特征,有利于形成历史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概念。这种通过紧扣历史阶段特征来分析历史概念的方法,就是阶段特征分析法。

【例6】(2011年天津卷第3题)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例6考查的是李贽的思想。B项过于绝对,D项是黄宗羲的思想。尽管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但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仍然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故应排除A。可见,解这类题型,关键点还是要熟悉掌握历史事件、现象、思想流派等的发展演变过程。就传统儒学而言,我们可以概括成后文的规律,便于记忆分析。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荀子发展改造,儒学成为蔚然大宗,但此时诸侯争霸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儒家仁政思想不符合时代要求,受到冷落。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受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其天人合一、君权神授思想符合时代潮流,确立了独尊地位。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挑战,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 。隋唐时期三教合归儒,儒学得以复兴。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使儒家思想发展进入新阶段 。明清之际,政权鼎革,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发展,传统儒学得以批判继承并焕发生机。近代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儒家思想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只要抓住每个阶段儒家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选出正确答案C并非难事。

阶级分析法

从阶级属性、阶级立场、利益角度分析人物、派别类型的历史概念,是为阶级分析法。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思想、活动会受到阶级属性、立场、利益的影响。一般是看人物属于哪个阶级,如林则徐,属于地主阶级,他进行禁烟运动,在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者的利益,他的地主阶级决定了他的行为。

【例7】(2010年北京卷第15题)“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B.王韬C.宋教仁 D.胡适

解析:例7考查的是维新派的思想,属于人物类型的概念。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有所不同,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掌握历史概念。构成历史事件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参加者、进程、性质、影响等;构成历史人物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和重要活动、阶级属性和历史地位等。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主张“君民共治”,保留君主,又提倡民权,也就是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根据阶级属性,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并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排除;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科学;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答案为B。

理论分析法

理论分析法是指运用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理论分析历史概念。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所以,分析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一般是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等方面着手。

【例8】(2011年海南卷第12题)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解析:例8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欧洲能成为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包括两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时间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时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推动列强瓜分世界,进行资本输出,答案为D。A、B、C为扩张的方式或途径。

【例9】(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9题)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新型农业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

一、人的现代化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概述

人的现代化不仅是个系统概念,同时还是个社会历史概念,它在不同的社会或不同社会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质的规定性或特点。它既可以指农业时代的人向工业时代的人的转变,也可以指工业时代的人向信息时代的人的转型。马克斯・韦伯及其弟子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是理性化,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进一步将其归结为人的素质方面的改变,即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个人改变原来的价值观念,形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的过程。在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促进人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的现代性中最为本质的部分包含价值取向、心理状态、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总结为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城市,加之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带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更多地渴望到外面去追求自我理想。目前农村出现了老龄化、空壳化的现象,农村大量土地出现撂荒现象。以此下去农村将后继无人,谁来种地成为了危及农村地区发展,威胁粮食安全的大问题。因为虽然国家已基本实现小康,但是主要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而粮食的用途越来越广,不仅仅体现在民以食为天,也已成为新能源的材料,国际间的竞争也离不开粮食的竞争。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单一农户手工劳动,而是朝着多元参与、规模化生产、科技农具转变。然而农村懂现代化的人才却很少,科技文化水平低,导致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管理、有技术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因此必须要加快培养新一代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新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农村,建设现代化农村的便是要培育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新性的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与人的现代化密切相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就是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要以人为核心,培育具有科技文化知识,懂得经营,运用科技发展农业,培育具有现代人格的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一最大社会群体实现了现代化,整个国家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

二、从人的现代化探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从人的现代化视角出发,用新的理念来培育具有现代化素养和视野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创新意识,科技兴农。全方位塑造新型农民形象,增强农民的自豪感、幸福感,去除对于农民的偏见甚至歧视。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培育好新型农民,以人为本,增加农民幸福感。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养猪可以成为私营大户,种庄稼可以走出国门,做科学家可以研发高科技,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的农民都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每个职业身份都有其光辉的作用。

共产主义目标要求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最终的目标和归宿,而农民又是人类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要培育好现代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备的现代化意识素质对推进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思想上当代农民必须要具备人的现代化意识。人的现代化要求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及行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发展好农村,必须要以人的现代化为指导,培育新型农民,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增强农民现代化的思维意识,提高农民生产能力,运用现代化科技来发展农业,建设好美丽农村。农村农业经济,农具、农业生产要想实现现代化生产,说到底要靠农民来实现,靠人的现代化。农民具备现代化的生产观念,素质能力,农业科学技术,就一定能够推进社会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一切的现代化都很难实现和持久存在,农村不培养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型农民,也就很难建设好新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有利于农业现代化,进而推动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至关重要点。

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应该给予农民政策上的扶持,增加财政农业投入,减少税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给予回乡创业的农民和大学生贷款利息的减免,以及提供技术型指导。帮扶农村地区道路与物流的搭建。结合国情,加快形成支持政策与措施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提升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其次,应该借鉴学习国际上其它国家的正确做法引导职业农民的形成。此外,除了帮助农民学习运用现代科技,具有市场敏感度,还应该注意培育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环保意识。善于开发当地特色经济,因地制宜,灵活生产。

三、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将上下而求索。但是坚信未来的中国必然是美丽中国,未来的农民必然是职业性的农民,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就像古语所言:术业有不同,人各有专攻。土地将不是农民的束缚,而是实现自我的基地。伴随着人的现代化,农民会越来越好,农业现代化也必将会很快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7

[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萧扬,胡志明.文化学导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4]雷晓燕,尤海军.浅析人的现代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02:3738

[5]李泳梅.人的现代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版),2007,01:141144+148

[6]庄西真.从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J].职教论坛,2015,1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