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能源管理

新型能源管理范文精选

新型能源管理

新型能源管理范文第1篇

一、遵守公务员行为规范,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行为规范是人的思想、感情、作风、业务水平、素质修养及个人欲望的反映都必须遵守的规范,作为公务员更应强调行为的规范。对于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吴秘书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在工作中遵守和履行,也是对我们在任职期间所有活动的外在表现的规范。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需要,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是行政制度建设的需要。我认为作为一名新进公务员,必须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整和约束,努力向公务员行为规范的要求靠拢,在政治、廉政、业务、社交等各方面加强认识,严格要求。

要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除了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更要有专业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首先,在机关工作是一种积累,要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机关的工作可能每天都是做同样的事情,做得多了难免有重复,感觉枯燥,其实不然,因为我们在处理不同工作的时候,会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当你熟悉之后就应该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能使将来工作的开展起来更加方便,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要不断钻研业务,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我们的工作是代表了政府的形象,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因此,在自身的岗位上必须精通业务,做到“来着不拒”。从我们教育事业来看,要去了解基层是怎么做的,通过网络可以查看一些国内的经验,如有可能要了解一些国际上的先进做法,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才能更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我们要树立精品意识。在工作中要做到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以理想信念为支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宗旨,如今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更为我创造了这样一个服务的平台。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在新时期,对一名公务员则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先进性的要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要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思想政治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要求;二是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要有政治的敏感性、远见性、判断性、成熟性;三是要有党性原则,包括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执政党意识;四是要提高自身觉悟,正确处理党和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五是要有奉献精神,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六是要有人格魅力。我们心中要有远大的理想,行动中要有信念,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提高法制意识,在实践中落实依法行政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在我们建立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的过程中,依法行政是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法制意识。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来说,也要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中去。要做到依法行政,有以下几点要求:1、合法行政。要做到职权法定、法律优先、法律保留。2、合理行政。一切的行政要公平公正,要符合法律目的,手段必要、适当。3、程序正当。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之前,应当适时通知当事人,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4、诚实守信。提交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行政活动要值得信赖。5、高效便民。要遵守法定时限、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理效率。6、权责统一。在法律赋予相应的执法手段内完成工作,违法、不当行政应承担法律责任。

四、规范服务程序,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

新型能源管理范文第2篇

一、加强能源的宣传、计划和综合管理

在*年全年工作中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坚持宣传、教育、管理并重的方针,特别是贯彻《能源法》实施五周年之际,*撰写通讯报道二篇,悬挂大型横幅三幅,开展厂内宣传展版二幅/次,张贴相应宣传资料五处,营造宣传、学习的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二厂的实际情况,工作面较广,给能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实际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领导及各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能源管理工作,特别对安全用能、计划用能工作尤为重视。*年为确保完成全年科研任务,加强安全、科学、有效的使用能源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

1.加强了全厂低压配电间内供电设备的每周巡检、日常运行、维护与检修任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了检修有计划、工作有内容、时间有结点,达到了计划与人员落实到位,设备检修记录完整、安全保护装置可靠,确保了用能的安全。

2.加强了每月定期抄表和水压、电压的监测,做到了数据准确、及时,当用水量、水压或电压发生变化时,能及时采取措施并与有关部门联系,既确保了科研生产的用能需求又保障了能源不必要的浪费。

3.定期对全厂13个*21个给水井的清理和57个主供水阀门的维护、检修和13公里10KV高压供电线路、13台电力变压器、10公里的供水管道、57个给水阀门井供水正常维护,使管道、阀门无泄漏,杜绝了跑、冒、漏的现象,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4.加强能源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能源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核算工作。通过能源数据管理,及时了解生产负荷情况,进行相应的负荷调整,也为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一年来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使整个能源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水平。*年各项能源数据准确、能源费用核算无误,全年节约能源经费达98万元。

二、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节能水平

*在*年的能源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宣传、学习、贯彻《能源法》等活动,使职工的节能意识、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工作中,将节能措施纳入了生产计划,在设备维护、检修中推广节能技术,加大了节能型、环保型产品的应用力度;在设备更新改造中选用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替代淘汰旧设备,推动了二厂能源管理工作,特别是节能工作向更深、更高目标发展。

1.全年在厂内各科研室更换新型节能水嘴300多个;

2.加强设备技术改造工作,积极利用新设备、新技术。*年我厂对部分重要*进行了设备技术改造,更新了4台新型的ABB电力变压器;对*的特排风机进行了更新改造,采用模块控制技术;对*生产配套的A3系统的送风机进行了更新改造;对厂内路灯系统采用分时间、时段控制新技术;全厂推广使用节能灯泡,全年更新新型灯具347套,一年来节电效果显著。

三、能源的安全使用和各类设施的可靠性是节能工作的基础

要保证供能安全和用能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在*年能源管理工作中,*按计划对高压试验工具(高压拉杆、高压验电笔、绝缘鞋、绝缘手套、避雷器等)进行耐压试验、直流泄漏实验;对登高板、安全绳等进行负重试验,为安全供能检修工作,提高了坚强可靠的技术保障条件,全年共检累计总数达52次。

新型能源管理范文第3篇

一、加强能源的宣传、计划和综合管理

在2002年全年工作中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坚持宣传、教育、管理并重的方针,特别是贯彻《能源法》实施五周年之际,×××撰写通讯报道二篇,悬挂大型横幅三幅,开展厂内宣传展版二幅/次,张贴相应宣传资料五处,营造宣传、学习的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二厂的实际情况,工作面较广,给能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实际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领导及各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能源管理工作,特别对安全用能、计划用能工作尤为重视。2002年为确保完成全年科研任务,加强安全、科学、有效的使用能源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

1.加强了全厂低压配电间内供电设备的每周巡检、日常运行、维护与检修任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了检修有计划、工作有内容、时间有结点,达到了计划与人员落实到位,设备检修记录完整、安全保护装置可靠,确保了用能的安全。

2.加强了每月定期抄表和水压、电压的监测,做到了数据准确、及时,当用水量、水压或电压发生变化时,能及时采取措施并与有关部门联系,既确保了科研生产的用能需求又保障了能源不必要的浪费。

3.定期对全厂13个×××21个给水井的清理和57个主供水阀门的维护、检修和13公里10KV高压供电线路、13台电力变压器、10公里的供水管道、57个给水阀门井供水正常维护,使管道、阀门无泄漏,杜绝了跑、冒、漏的现象,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4.加强能源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能源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核算工作。通过能源数据管理,及时了解生产负荷情况,进行相应的负荷调整,也为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一年来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使整个能源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水平。2002年各项能源数据准确、能源费用核算无误,全年节约能源经费达98万元。

二、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节能水平

×××在2002年的能源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宣传、学习、贯彻《能源法》等活动,使职工的节能意识、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工作中,将节能措施纳入了生产计划,在设备维护、检修中推广节能技术,加大了节能型、环保型产品的应用力度;在设备更新改造中选用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替代淘汰旧设备,推动了二厂能源管理工作,特别是节能工作向更深、更高目标发展。

1.全年在厂内各科研室更换新型节能水嘴300多个;

2.加强设备技术改造工作,积极利用新设备、新技术。2002年我厂对部分重要×××进行了设备技术改造,更新了4台新型的ABB电力变压器;对×××的特排风机进行了更新改造,采用模块控制技术;对×××生产配套的A3系统的送风机进行了更新改造;对厂内路灯系统采用分时间、时段控制新技术;全厂推广使用节能灯泡,全年更新新型灯具347套,一年来节电效果显著。

三、能源的安全使用和各类设施的可靠性是节能工作的基础

要保证供能安全和用能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在2002年能源管理工作中,×××按计划对高压试验工具(高压拉杆、高压验电笔、绝缘鞋、绝缘手套、避雷器等)进行耐压试验、直流泄漏实验;对登高板、安全绳等进行负重试验,为安全供能检修工作,提高了坚强可靠的技术保障条件,全年共检累计总数达52次。

新型能源管理范文第4篇

我国《节约能源法》对能源的定义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世界能源委员会1979年提出节能的定义为:“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节约能源法》对节能的定义是:“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的基本原则: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的实质是科学用能,根本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减少损失。国际能源界已将节能看做是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同等重要的“第5能源”,因此节能意义重大。《节约能源法》第4条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2节能的途径

2.1管理节能

管理节能是指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利用各种手段来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1)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2)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3)建立建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4)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5)严格执行落后产品、产能淘汰制度。(6)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7)控制室内空调温度。(8)加大对用能单位执行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9)加大对节能服务结构的支持力度。

2.2技术节能

(1)技术节能是指在生产或能源设备使用过程中,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节能的活动。(2)加大对节能先进技术的资金投入与研发力度。(3)加快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潜力大、应用广的重大节能技术。(4)加快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和应用。(5)抓好高耗能行业的工艺节能。(6)搞好用能设备的节能。(7)输配电系统节能。(8)余热余压利用。(9)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2.3结构节能

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准入条件等方式来实现节能的活动。它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手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的经济发展预期下的能源环境目标,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GDP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17%。这为我国2011~2015年的节能减排与污染物控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节能工作还很艰巨,还需要各个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节能工作的有效进行。总之,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能源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有效手段,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3渭化的节能概况

我公司是大型氮肥生产企业,2011年节约标准煤8000t以上。2012年集团公司又严抓能源技术管理,专人负责专人管理,通过多项节能项目(冷却塔风机无电耗改造,S4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促使本年度节能工作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公司领导严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手段,以优化产品结构和强化内部管理为保障,加强企业节能降耗的组织领导,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节能降耗目标,落实目标责任,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加大技改措施力度,实施余热余压发电、冷凝液回收、废水回收以及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减少高能耗设施的使用,开展节能金点子征集活动,提高生产工艺优化制度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制度。全员节能意识得到提高,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降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企业全员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形成强大的宣传教育声势,树立企业节能降耗的典型,及时通报浪费能源的现象,组织技术管理岗位人员和关键操作岗位人员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专项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引导和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和投身节能降耗工作,争创节能降耗标兵和示范企业。形成企业节能降耗的机制,把节能降耗的责任落实到人,使职工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已经把节能降耗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4合同能源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4.1合同能源管理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能源危机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公司和政府部们不得不探索新的有效的方式对它们的生产设备和办公处所进行节能改造,以降低能源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损失。合同能源管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4.2合同能源管理的内涵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是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机制,是指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项目用能状况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等服务并保证节能量或节能率,用能单位保证以节能效益支付项目投资和合理利润的能源效率改进服务机制,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基于这种机制运作、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EMC—EnergyManagementCompany)是一种适合当前形势的商业运作模式,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节能服务和完整的节能解决方案,包括从能源审计、项目设计到工程实施、节能确认等一全套服务。目前,合同能源管理覆盖的行业很广泛,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制造业,从石油化工行业到纺织业。

4.3合同能源管理的意义

被引入中国后10余年的时间里,合同能源管理已被证明是一项“多赢”的节能模式。首先,节能服务公司服务的客户不需要承担节能实施的资金、技术及以此带来的风险,并且可以更快的降低能源成本,获得实施节能后带来的收益,既减少了能源成本支出,又建立了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次,EMC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收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回利润;另外,投资机构也可以从这一商业活动中得到投资回报。从宏观层面来分析,合同能源管理有助于用能企业专注自身主导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公用事业节能减耗,减少财政支出,同时也带动了诸如融资租赁产业、金融服务业、节能设备制造业、信息咨询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总之,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有利于促进投资,搞活内需,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持续紧张的大环境下,基于市场运作、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节能服务企业会不断寻找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所以,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商业模式在我国存在着广阔的节能市场。

5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

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设备租凭型以及基于上述4种基本类型,可以形成多种复合模式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5.1节能效益分享型

在项目期内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效益的合同类型。节能改造工程的投入,按照节能服务公司于用户的约定共同承担或由节能服务公司单独承担。项目建设施工完成后,经双方共同确认节能量,按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所有权无偿移交给用户,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用户所有。

5.2节能量保证型

用户提供全部或部分项目资金,节能服务公司向用户提供节能服务并承诺保证项目节能量的合同类型。合同规定节能指标及检测和确认节能量(节能率)的方法,项目实施完毕,经双方确认达到承诺的节能量,用户一次性或分次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服务费用。如达不到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果,按照合同约定有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节能量保证型合同适用于实施周期短、能够快速支付节能效益的节能项目,合同中一般会约定固定的节能量价格。

5.3能源费用托管型

用户委托节能服务公司出资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双方约定将该能源系统的能源费用交节能服务公司管理,系统节约的能源费用归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类型。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服务公司改造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用户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效益全归用户。

5.4节能设备租赁型

融资公司投资购买节能服务公司的节能设备和服务,并租赁给用户使用,根据协议定期向用户收取租赁费用。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对用户的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并在合同期内对节能量进行测量验证,担保节能效果。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有融资公司无偿移交给用户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用户。

6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增多,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约502家,共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280亿元,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0kt标准煤。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由2008年底的6.5万人增加到11.3万人,增幅达74%。但是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还应看到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阻碍。

6.1意识不强

在国外,“合同能源管理”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北美和欧洲,现已形成庞大的节能产业。有资料显示,国外在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后的项目平均节能可达到30%。相比之下,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一新名词,有些企业节能意识薄弱,加上缺乏法律、政策等手段的约束,往往只从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来考虑,认为“节能”和“经济利润”不可共存。所以,虽然政府在努力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优良的发展环境,但公众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6.2融资困难

这是节能服务公司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来自科技部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有92%面临融资困难。原因主要有:节能服务公司建立的年限短,规模小,如果从银行贷款,并没有固定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能做抵押的只有未来的收益,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评估部门尚不熟悉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所以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节能企业的投资收益回报时间也较长,一般要5年甚至更久。当企业流动现金不足时,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尽管事实证明大多数节能公司业绩优良,但实施项目初期的融资瓶颈很难让他们增强公司的影响力。这样节能服务公司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融不到资,就无法扩大公司规模、增强品牌影响力,当实力无法增强时,在融资上面临的问题就越难解决。

6.3发展不规范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被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形成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首先,市场诚信不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较大,这方面缺乏法律保障。其次,规模较小,自有资产不足,实力差,难以适应当前推进节能工作的需要,另外,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节能服务公司少,所以影响力也较小。

6.4标准不清晰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被看好的节能模式,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行业技术标准却不明确,如技术专利的设立标准、节能设备的使用标准和节能效益的评估标准等。因为没有整合各方的需求来为这条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一种可共同遵守的技术标准,所以并不利于技术专利的共享、项目实施的资源分配,这也是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阻碍。

7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

针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面对的问题,应从以节能服务企业为中心,与之相关的各产业来综合考虑,不断加强节能意识,完善节能服务模式。

7.1加强节能意识,构建节能服务平台体系

在能源紧张、节能减排日益重要的中国,首先需要加强的就是节能意识,尤其是重点用能企业、大型商务楼宇和公共机构这些高能耗单位,并鼓励他们逐渐认识和理解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商业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案对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同时,政府应着力构建节能服务平台体系,充分发挥能源主管单位和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等这些中介组织的作用,利用网络、报纸等公共平台来宣传合同能源管理,让公众对这一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7.2发挥政府示范作用,把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纳入政府采购合同

能源管理在我国是一种非常适合在政府采购中推广的节能机制。政府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减少公共财政的支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提高能源效率。更重要的,这一模式的推广和实施有利于政府机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引导行业节能工作的开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它是一种新型的科技服务采购,同时包含了工程、货物、服务等内容,不同于一般的货物采购,所以还需要研究制定相应的规则制度来推动其发展。同时,采购过程中,还要注意实现采购机制和运营机制相结合(即把后期的运营成本也考虑在内)、解决零余额账户的问题(即财政划拨给预算单位的资金,在结算时如有结余,应全数返回国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公共机构节能的积极性)。

7.3完善贷款制度,不断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

政府应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节能减排的资金来支持金融创新,可以促进金融机构更好的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支持。设立专业化的节能项目担保基金和相应的运作机构,建立、完善以担保基金启动银行贷款的节能融资中介机制。各金融机构也要及时制定一些切实措施,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对于其中可行的模式,要加以推广。例如,央行拟在银行、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和节能业主企业3方中推广保理(保付)融资业务试点。由于保理业务基于服务合同中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节能服务公司就可以将应收账款作为债权抵押给银行,进行债权抵押贷款,节能业主企业则向银行还款。项目完成后,银行再向节能服务公司放款。上海一所银行以合同能源管理企业实施服务合同的未来收益权作为还款来源,发放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贷款。贷款资金实行封闭使用,专款专用,通过对回笼资金的监管及第3方信用担保实施双重保障。该银行将这一信贷产品称为订单融资。其实,除了信贷产品,与合同能源管理关联的衍生品交易也可以考虑,比如碳排放权现货和期货。还可以以“碳券”的方式广泛募集节能资金,设立专门的“碳券基金”用作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和信贷担保基金,促进节能减排投资进入资本市场。

7.4促进规范发展,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标准

针对节能服务企业规模小、实力差的问题,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另外,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应加紧制定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完善行业规范,为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大力推广提供有效的技术依据和保障;另一方面,设立一批质量比较好的节能实验室或认证机构,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水平、可信度(实力)进行评估,也对节能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提高企业信誉度,避免出现在节能服务公司、用能单位和投资机构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促进节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节能服务企业还应通过系统持续性的培训、海外学习、技术交流等方式来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不断引入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节能技术。

7.5推广合理机制,实现节能社会化

除了一些高能耗企业、公共机构是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对象外,普通住户家庭的节能也应被重点提出。因为老百姓购买或者更换节能产品的成本较高。所以,对节能服务企业来说,节能的群体效应也是很高的。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在普通住户家庭中宣传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节能改造,鼓励大家购买节能电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逐步实现节能的社会化。

新型能源管理范文第5篇

一、中国能源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中国现行能源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是不适应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综合协调能力不强。主要是不同层次政府之间,以及政府财政、税收、投资、价格、金融、贸易、城市建设、交通、国有资产管理等诸多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目标和步调不一致、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不一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一致的“三个不一致”问题。

二是政策执行能力不够。目前政府管理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前置性审批环节,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督与管理则相对较弱,存在“重审批、轻监督”的现象。

三是社会性监管不够。现行的政府能源管理侧重于投资、价格、生产规模等经济性管理,对于环境、安全、质量、资源保护等外部性问题的监管相对较弱,客观造成了重生产轻消费、重供应轻节约的现象。

四是中央与地方的政策目标不一致。能源关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财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能源管理目标、手段、程度等都难以保证上下一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经济型汽车的政策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五是监管职能不到位,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从国外经验来看,监管职能的相对集中有利于监管政策的统一性和执行力,而目前中国能源监管处于较分散状态,监管机构面临职能缺失和监管真空问题,如电监会始终缺乏价格、准入等核心监管手段。

六是监管力量不足,人员严重短缺。中国有13亿多人口,能源从业人员多达1200多万(仅煤炭从业人员就高达500多万),但中央政府仅有几十人专司能源管理之责,相比之下,美国能源部有1.5万名联邦雇员从事能源管理。

下图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给出的中国现行能源管理和监管重点环节与权重情况。

二、改革目标与重点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能源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建立现代监管体制的国际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独立运作、政监分离、职能完善和有效监督与制衡的现代监管体制。

保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无论是在政府序列当中还是在政府序列之外来设立监管机构,保持监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是建立现代监管体制的基础。

实现“政监分离”。将行政管理职能与监管职能适当分离,将政策制定与执行职能相分离,是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监管政策连贯性的前提条件。

完善监管职能。在放松经济性监管(投资、价格和市场准入等)的同时,要加强社会性监管,以及对垄断环节的监管,实现监管重点的转移。

加强依法监管。健全能源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监管,实现有效监督,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在总体目标指导下,中国能源管理体制与监管制度改革宜分阶段推进,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的不同要求,来确定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重点和步骤。

近期目标(1-2年)。重点放在完善机构职能,转变管理重点上。增强能源综合管理部门的协调职能,完善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如电监会对于电价的监管职能)。管理重点由能源生产与供应转向更加关注需求,从经济性监管转向社会性监管。

中期目标(2-5年)。重点放在改革政府机构设置,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以增强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为主线,改革能源管理机构。

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两个方面,实现中央与地方目标的一致性。

远期目标(5-10年)。形成依法管理、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的能源管理与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重点放在节能和提高能效、保障能源安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

三、我国能源管理新体制的初步构想

建立我国能源管理新体制,首先需要国家按照“政监分离”的原则,改革能源领域的政府管理机构设置。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的“双层结构”来实现“政监分离”。具体而言,就是将综合性的能源管理机构(如能源部)和专业性的能源监管机构分设,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前者专司国家能源战略、能源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制定,协调各能源部门之间的关系;后者专司市场监管,保证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

表1和表2分别为长期目标下,中央政府层面上,按行业和按功能设立的能源管理和监管职能设置情况。

纵向地看,可以各大经济区(如东北、华北、西南)为单位分设地区综合能源管理部门和专业监管部门(如华东能源局和华东监管办),作为中央综合能源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可以组建相应的综合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作为各大区综合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这样的好处是提高了能源管理的综合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加强专业化监管,增强国家政策的执行力。

新的能源管理体制将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表现为管理的重点从供应侧转向需求侧,即改变以往偏重于能源资源开采、能源加工生产等能源供应侧管理的局面,逐步转向能源资源开发、能源节约、能源效率、能源技术等需求侧的管理。

在前置审批环节,管理重点是着眼于外部性的准入管理和环保、能效等准入标准,强调政策的导向性、公开性和透明性。

在事中管理环节,管理重点是监督、监管和检查,健全能效审计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保障。

在事后管理环节,管理重点是查处违规者,补偿损失。

第二,实现监管转型。由以往的经济性监管为主、社会性监管为辅的旧监管模式,转向以社会性监管为主、经济性监管为辅的新监管模式。新监管模式包括:

完善市场准入监管。公开准入制度,取消所有制歧视,保证政策的透明化,建立合理的申诉制度。

完善价格监管。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垄断环节实行有限监管,做到保护性监管与激励性监管的有效结合,完善财务制度、成本与信息披露制度和价格听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