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思考与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思考与研究

笔者在高校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经历了不同中学、不同小学的同学在大学以前接触、了解、甚至正确运用心理健康知识的程度差别很大,一部分同学表示某些主题的心理知识已经听过多次,而有部分同学却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故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开始思考与研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设计。

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从1999年至今,国家教育部颁布多项政策与决定,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稳中有序地开展,且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各地区、各学校、各个年龄阶段开展的规模、方式、程度却大相径庭。据初步调查统计,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相较于内陆经济落后地区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中小学相较于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更充分、形式更多样。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方式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以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包括理论知识传授的固定课程、活动体验与心理讲座,讲授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积极正面的思想,还要教授学生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适应与发展,挖掘自身潜能,优化心理品质;另一条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为主,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咨询和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无法自行调节的少部分学生以及有共同辅导目标的团体。这两条主线在各个学校的实施程度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存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北师大教授裴娣娜在《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视域》一文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学校课程目标的建立也是如此。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也应纳入基础教育课程,并且需要顺应新课改的浪潮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然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通过文献综述与调查研究进行学段、地域与教学深度的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有如下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知识内容庞杂与随意性强,在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多有重复与交叉,缺乏教学目标的合理划分以及主题之间的有序延展。有学者估计,目前仅公开出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已多达300余种,许多教材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也将直接影响授课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忽略了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差异,例如,在经济落后地区,讲“攀比风我所见”、“什么是酷”、“怎样花钱”等就不太合适。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存在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征的独特性认识不足等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不能按照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的问题。已有研究证明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格特质、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同其他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考核而轻体验。有的老师机械地套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心理体验,反而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与思维能力训练的提升。综上所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系统,即未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学习生涯进行完整设计;不统一,即各地区与各学校使用的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标准参差不齐;不规范,即部分学校重视形式、忽略实效性。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上述困境,导致很多跨地域就读的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知识脱节的现象。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

基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不禁让笔者开始反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路应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而不是狭隘地把心理知识拼凑在一起,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知识的接纳程度与运用方式。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得到一些课程设计思路的启发。美国自我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人的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由八个阶段组成。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危机,也有其普遍发展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如果解决了每一个阶段的冲突,完成了阶段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反之则会形成消极的品质。而这八个阶段中有三个阶段(学龄期、青年期、成人早期)刚好与学校教育中的三个学段(小学、中学、大学)相重合,而这对于我们系统全面地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性和克服羞怯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即小学阶段,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即中学阶段,包含了初中和高中,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或称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即大学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主要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立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探索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的重点分别如下所述。小学阶段,即学龄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体验能力的实现,那么这个阶段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围绕习惯养成、人际交往、情绪识别、学习方法、培养自信、挫折应对等基本能力的获得方面。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并且感受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识别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使其具有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而小学阶段的授课方式应多结合游戏与活动,让学生更多通过课堂体验去内化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初中和高中阶段,即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与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那么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课程设计重点在于围绕自我意识与自我探索,挖掘自身潜能,并能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提升个人的抗逆力,塑造积极的人格,如道德感、乐观性、意志力以及创造性等方面,并且能有效地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阶段的授课方式可以结合理论学习、分组讨论、情境再现、案例分析、心理测量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大学阶段,即成人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故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性心理、职业规划与就业心理方面,让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会如何建立与维护亲密关系,为以后的婚姻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的授课方式则应更灵活,可结合当下热点社会事件以及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进行讲授、讨论与分析,也可以通过高校的社团活动、名师讲座、心理话剧、调查实践等方式来获得知识,以此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那么是不是每个学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知识就应完全独立,不能有一点重复呢?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了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的阶段性变化,比如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辩证思维显然还不够成熟,如果用大把的时间去学习理论,势必本末倒置。心理知识的运用必须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事件,诸如自我意识、情绪调节、人格塑造、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学习心理这六个主题,无论对于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体验,应该贯穿整个学习生涯,而这六个主题在不同的学龄阶段中又应细化为在小学阶段更注重对它们的初步体验与认识,并且给予明确的方法指导;在中学阶段应结合案例或情境再现的方式深入地认知和探讨,给予方向上的引导与点评;在大学阶段则应将主题内容与社会文化进行关联,让大学生充分结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接纳知识的方式,还要考虑整个课程体系的连贯性与规范性,才能避免同一主题的心理知识在不同学龄阶段出现同一层面上的知识重复又或知识脱节的现象,确保每位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合乎时宜,才更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作者:昝旻 单位:成都东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