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学困生教育

乡村学困生教育

一、转变教育思想,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组织,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要大力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积极提倡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加强服务意识,尊重学生个性人格,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开足所有课程尤其是音体美劳及选修校本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加强与家庭联系,可以建立定期的家校回访制度和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优势,对家庭教育方法进行指导,更新家长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重视社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营造有利于农村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学习坏境(比如良好的网络坏境、健康的读书环境、有意的社区服务环境等)。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合力形成,能够把一系列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降低到最低,形成积极向上、乐学好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尽量减少“学困生”的出现。

二、教师要学会真爱“学困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积极改变教法

“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心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去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的成长。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打破旧理念,用真心关爱每一个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与他们多接触,多谈心,多做心理疏导,让他们知道老师是真心爱他们的。只有用爱心才能融化学习困难学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他们才会接受教育,才会进步。陶行知先生也曾经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农村学生大多本就比较内向,学习困难学生就更自卑。我们只有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尊重其人格,不歧视,不当众揭丑,不训斥,不体罚或变相体罚,才可以获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同时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农村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育教学,进行教育教学时,都不要忘记兼顾全体,不要忽视学习困难的学生,从课堂提问、知识的讲解、作业的布置、试题的设计等都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感受获取成功的喜悦,从成功中得到鼓励,从自我激励中树立信心。当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向好的方向转变时,教师能够及时地把握机会,尽心引导,施以真爱,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困生”也就会逐渐转变为学习优等生了。

三、培养农村中学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激活非智力因素,营造和谐的人际学习环境

1.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好奇心,引发求知欲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困生的共性,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一些简单的方法,如(1)找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夸张表扬,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夸,虽然过分,但不无道理。不是“学困生”没有闪光点,而是教师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2)帮助他们确定成功的标准。(3)树立同类型成功的榜样,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4)创设成功的机会。教师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常言道: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十次规劝或教导省力而有效得多,努力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学懂一次、学会一次、学成一次,无疑会有效地增强其学习动机。教师要肯定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激发其更强烈的上进心。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例如,语文诗歌鉴赏中的形象鉴赏是一个难点,学习困难学生不太感兴趣。笔者先通过耳熟能详的浅显的诗歌向学生提出怎样看待诗中的“月亮”、“柳树”等意象,学生思考后仍提炼不到恰当的答案,但又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才说今天诗歌鉴赏的形象鉴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全班学生,个个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为学习困难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有启发性,并有适当的难度。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只有当某一知识领域内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使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学习产生兴趣。

2.激活非智力因素,进行个别辅导,对“学困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直接参与,而且还需要学习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启动、加强、维持和调节,才能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教师就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困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去激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既能弥补学生某个知识点上的不足,亦能让学困生感受教师对之的关爱,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再次,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觉掌握和运用尽可能多的有效学习策略,便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是改变学困生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的做法是对每学年的各科教学都要请相关老师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尤其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掌握和使用正确学习方法的的过程,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的过程。教师结合某门学科的知识教学,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的普通认知策略、解决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反审认知策略和学习努力程度调控策略等,对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习肯定是有益的。一旦他们发现自己近来的学业成功得益于学习策略的运用,就会提高自我成效感,增强学习动机,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向学习优等生转变。

3.为“学困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人际关系

一方面“学困生”会受到学习优等生和一些老师的嘲笑奚落或冷落漠视;另一方面“学困生”由于成绩的原因,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故意远离优秀生和老师,而在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中寻找友谊,进而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对子,交朋友,通过丰富的活动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建立良好的学习人际关系。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注意自己的合理地位,要与“学困生”缩短心理距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在一种和谐友爱的氛围中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了,既能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好学,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位教师曾经这样说:“我用尊重和信任赢得师生关系的融洽,我用融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我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赢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和谐向上的学习人际关系中,“学困生”不再受到嘲笑讽刺,更能体会到师生间的呵护关爱,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成绩的提升也就会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