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基础数学建模现状分析

基础数学建模现状分析

一.初级建模阶段

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建模基础之后,教师要适当增加建模问题的深度,尝试着设计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发动群体智慧,共同进行分析并设计合理模型.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的应用,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熟练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掌握技巧.教师更多地将学习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引导他们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重点,有步骤地建立模型,合理解决问题.经过多次训练,学生能对建模的思路了如指掌,数学素养也会随之提高.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求某一固定点到一条直线上各个点距离之和最小”的模型并加以应用,笔者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五个村庄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政府要建立一个自来水公司为这四个村庄供水,要求管道铺设的距离总和最短,请问该自来水公司应该建在哪里?”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难,只需要学生将村庄抽象为一条直线上的五个点,然后问题就简化为“求固定点到一条直线上的五个点距离之和最小”.很多小组首先将问题进一步简化成“求固定点都两个点距离之和最小”,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再逐步增加点的数量,依次给出解答.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把问题延伸到n个点的情况,直到学生从中总结出规律,归纳得出公式.

二.综合建模阶段

该阶段不仅突破知识点的限制,还要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力求构建一个创新、开放的动态课堂.综合建模的目的不是给问题寻求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建模、解答,最终拿出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来.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信息采集能力,甚至考查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而在前期准备结束后,学生还要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提炼出有用的已知条件,提出假设方案,并给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再动手验证,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是数学建模的高级阶段,也是学生迅速提升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尽管开始时困难在所难免,但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其对学生的帮助会越发显现,让每名学生都受益匪浅.数学建模每个阶段都渗透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基础阶段认识建模,初级阶段学会方法,综合阶段则提升素质.通过这三级阶段,教师逐步带领学生领略数学建模的奥秘,真正将建模视作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应用数学内化为自己的意识.

作者:顾黄兵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