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现状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径

高等教育现状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径

我觉得有两大问题值得探讨:首先是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依然适应不了当今社会发展节奏的问题,其次是我国高校内部自身结构问题。从教育管理体制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徘徊在事业化管理与企业化管理交接的模糊区间。从评估机制上看,依然局限于拼大而全、拼规模、拼硬件、拼数据指标上。而高等教育的某些在报刊杂志上屡屡提到的深层次问题依然没能解决。30多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现状已有很大改观了,可为什么我们高等教育界却培养不出多少公认的大师级人物?当然也没培养出多少与教育规模相匹配的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很令人深思。当然我说的这些问题不单单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可能也涉及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甚至涉及到社会的整个氛围。

一、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应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为了适应我国人才需求新形势的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月,同志在谈到《纲要》时提到:今后,我们要认真落实20字工作方针,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做好。2011年4月,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主动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全面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努力把好教育教学质量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工程教育方面明显存在着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WTO环境下的社会发展要求等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社会、高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教育界首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应紧密联系实际,以科学和对受教育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为我国的急需人才及高新尖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二、实施“卓越计划”是提高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总量达4万余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从业人员的5%左右。就我国工程教育目前的现状,要完成这一目标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是因为我国工程教育还普遍存在如下问题:①工程实践不够、创新能力不足;②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③工程教育缺乏行业引导和支持;④校企合作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⑤设置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尽早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就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是实行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实现我国人才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它的实施将对高教改革起着重要的示范及引导作用。“卓越计划”的特点是:①强调行业、企业参与,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②强化实践能力,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③注重标准引导与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卓越计划”的实施领域广阔,它可以是传统产业,如交通工程、土木建筑及水利行业;也可以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及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健康科学技术及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其培养层次包括:本科层次工程师、硕士层次工程师及博士层次工程师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针对从事产品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施工、运行、维护的行业;第二层次主要针对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设计开发,或能设计开发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的行业;第三层次主要针对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研究、开发,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尖端产品或技术含量高的工程项目的能力的高技术行业。“卓越计划”必须符合由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及学校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的质量检验要求,三类标准间既相互包容又分出层次。高等学校应与企业通力合作,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课程要有利于构建与国际接轨,要让学生在一个“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和环境中受益。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是我国第一批执行“卓越计划”的高校学院之一,2011年培育出了第一届毕业生,现其中70%已被世界500强国际企业录用,15%留下做博士项目,5%成为政府公务员,10%在国内企业工作,出色完成了人才培育与输送计划,其成功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卓越计划”强调了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需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有利于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也有利于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利于高等学校培养出质量高的工程教育人才。

三、提高高校工程教育质量需要校企及各部委行业的通力合作

“卓越计划”是在吸取欧洲、北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配合我国十七大提出的国家三大战略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使高校工程教育人才更好地“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并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卓越计划”在提高高校工程教育质量方面势必发挥有利的催化作用。然而,为提高高校工程教育质量所采取的措施需要得到企业及各部委行业、乃至国家行政机关的通力合作与支持,它不仅仅是一个高校内部校、系、处的合作,更需要得到社会各相关企业主体及政府的支持。由于“卓越计划”涉及到利用企业资源,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人事安排或经济效益,若缺少政府的鼓励、协调甚至倾斜政策,单凭校企之间的合作则很难保证合作渠道的持久畅通,毕竟这是个经济社会。正确分析与认清我国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切实提高高教工程教育质量,是摆在我们高校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紧要任务,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勇于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一份责任,踏踏实实,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从目前的一个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而努力奋斗。

作者:刘斌云赵树旗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