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技术教育

高等技术教育范文精选

高等技术教育

高等技术教育范文第1篇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两大推动,一是最近六年高教扩招的推动,高教大众化使高职院校剧增;二是民办高校的迅速兴起,也使高职院校成倍增长。到2004年,中国五类高职院校1374所,加上各种大学的各类独立学院,中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近千万人,约占大学生总数的60%①。但是,高教扩招创造了中国教育发展奇迹,初步解决了上大学难的问题,然而却引发了严重的就业危机,2006年将有1400万人就业困难,其中主要是高专高职毕业生②。因此,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存在着诸多误区和争论。本文试图在探讨中国高职教育历史演进脉络中,探求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及未来走向。

一、中国高职教育面临时代危机和历史转型

数年扩招促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迈向大众型发展模式,2005年,中国高教适龄青年入学率达到22%。但是,原来注重“人文”和“学术性”的那种传统精英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并未随着扩招和高职兴起而消失,高职教育发展热潮也未能产生像澳大利亚等国家那样缓解就业问题的效果,反而引发了中国高教更深刻的紧张,愈益加剧的就业危机正在成为埋葬扩招成果的导火索。中国高职乃至整个高教面临着时代性危机和历史性转型。

1、人文割裂与现时代全人发展的矛盾日益激化

中国高教扩招引发的失业危机根植于学术与技艺截然对立的教育传统中,它使两种院校泾渭分明,一种专攻人文学术,另外一种专司技艺和技能,如水火不可相容。这种传统致使中国的高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技艺型高校,被认定为没有学术性,不需要人文学术领域;由此也导致开设的学术理论课如政治课等,遭遇学生观念上的排斥且长期拒学造成理解力下降而形同虚设。这种纯粹技艺性的教育不仅只强调经验性技艺训练,知识面过窄,专业转换能力差,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与现代产业需要视野广阔,富有创新意识和扎实广博的专业基础相比,差距巨大。这种差距不仅将继续造成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错失,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日益严重,而且人为地制造了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内在紧张。

2、高考制度与高职历史使命冲突日益剧烈

由于中国教育中奉行着分数是评价和录取的唯一标准的传统学术性政策,使高职院校承受着发展的巨大压力。按这种学术性分数的层层筛选,分数最低的就是差生;同样,按这种学术性评价,技艺性高职院校就是低水平院校,都无一例外地被强制排在录取的最后尾,录取低分学生。可见,这种传统学术性考试,表现出来的不单是分数,更是一种顽固的偏见,一种对现代教育的曲解,不仅使大多数学生被烙上失败者的深深伤痕,更严重的是在不断地加深高教中人文学术与科技应用的鸿沟。但是,高职毕业生是产业第一线最重要的建设者,这种以失败者为主力军的队伍,如何能应对中国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呢?

3、学术性评价与技术性需要的强烈对抗

目前中国高职教育正在接受各种评估的考验。中国评价高校的主要指标体系历来以学术性为主,尽管现在对高职教育开始网开一面,但依然强烈地表现出以传统学术性作为基本依据的思维准则,认为这类院校学术水平低,不鼓励、不颂扬高职教育的新学术要求和标准,完全按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评价模式的下调水准评估。高职教育倡导的是另外一种学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标准,与中国传统学术注重训诂考据的学术传统有根本区别。在全国统一评价标准下,不仅各种高校办学模式雷同③,而且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也很少。

4、定位错误与未来发展的冲突在激化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迫切进入“世界一流”,不惜代价重点投资,把“宝”押在几所主要大学上,重点大学获得的经费是一般高校经费的十多倍甚至达40倍。这种分等管理,以“学术性”至上,使高职院校几乎被排挤为另类。实际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研究型大学再强,也不能少了包括各种高职院校的各种大学。有人认为国外有高职名校,因此要求中国高职院校也办名校,但是实践中在“学术”的名分上中国国情已把高职列为另类。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德国崛起,往往只看到柏林大学,实际上同时期德国创立的工业学校网恰恰是德国工业化的直接功臣,也是使柏林大学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石。可见这种分等分类管理,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损害了高等教育整体和长远的利益。中国高等教育要真正崛起,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即应当而且必须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的发展,才能发展起真正的高等教育,也才能使大学真正的强大起来。

二、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定位

上述高职面临的危机及问题,主要是由“传统学术性”高教观,即“人文”与“科学”间的对立造成的。因此,推进教育的现代转型,转变学术与应用对立的“传统高等教育发展”误区和观念错位,是消除高职教育发展危机和实现时代转型的关键,这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一)人类教育发展转折点与职业教育之兴起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危机,不仅是走向未来进程中新旧体制的碰撞和中国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根源于历史过程之中。从历史上看,人类教育发展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研究这两个发展的转折点,是我们把握现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定位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

第一转折点:从原始和谐教育转向抑制技艺的人文传统教育

原始教育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性技艺教育,生存与技艺协调,与人类生存实践紧密结合,为人生存发展服务,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因此产生了学校。创办学校本意是要更好地传授生产技术服务社会,但这一高水平教育一出现就被占有资源的少数统治阶级所垄断,发展为以古典人文为内容、学术性为特征、培养统治术(做官)为目的的传统封建教育。这种教育以古典人文学科为主,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把训诂考据作为学术的基本形态,重视反省思辨的研究方式,反对学习应用性知识,反对与生产相结合,斥技术和技艺为不登大学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把学校这种高水平的正规教育变为有闲阶层服务的工具,而传授生产技术依然通过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进行,致使社会发展缓慢。

第二转折点:从古典人文教育转向现代科技教育

自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教改革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生产性质发生质变,在大生产需要受过技术教育的生产者推动下,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内容、应用性为特征、培养生产技能和生产者为目的的现代教育。大生产使科技进入学校,但受到古典人文教育的激烈对抗,于是便以另一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式来满足工业化的要求。历史证明,凡高职发展快,教育与生产结合好的国家发展就快,反之亦然。当然,也由此开始了古典人文教育与现代科技教育的长期对抗和紧张。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始于12世纪,一直由人文学科统治教坛,18世纪工业革命后科学进入大学,与人文产生激烈对抗④,引发了现代大学的四大对抗或紧张:一是人文与科学的对抗或紧张,二是教学与研究的对抗或紧张,三是学术与应用的对抗或紧张,四是精英与大众的对抗或紧张。在这其中,核心是人文与科学之争,先是人文扼杀科学,排斥科学;尔后科学的实用性迅速发展冲击人文进而压制人文,使人文科学化。社会学家说,过去是科学在世界之中,现在是世界在科学之中。在人文与科学的对立下,不仅人文走向极端,科学也被妖魔化,一方面科学在取得优势后膨胀为科学主义,加剧了大学教育的割裂;另一方面科学又在人文冲击下按社会发展不断分离下游层次以避免自身被人文冲击,把高职教育作为技艺性教育从科学教育中分离出来,使高等教育中形成技艺、科学与人文等层次和类型院校的对立。

(二)两种教育发展路向与高职教育发展分析

在工业化推动下,特别是随着高科技发展对社会和对人发展提出新要求以及市场的关键性推动,迫使这两种高等教育观开始正视社会需要,也由此迫使教育上人文与科学在对抗中逐步走向融合。考察这一演进的历史进程,向我们展示了两条发展基本路向。

第一条为古典人文演进路向:从原始形态的人文与技术结合→阶级社会后分离为人文独统和人文主义,为统治阶级服务→工业革命后迫使人文高校或高校中人文独统融入科学、技术→高科技发展下大学在人文基础上融合科技建立起服务社会和生产的学术体系。

第二条为科技教育演进路向:文艺复兴运动后科技发展由小至强→科技与人文对抗,人文主义压制科学→科学在社会需要下迅速发展反击人文,并膨胀为科学主义→二战后在高科技发展对人提出的新要求下,迫使科学中不断融入人文→在信息化及高新技术推动下,形成应用型的学术性学科,在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人文学术体系。

尽管历史演进和不同学校发展模式可能千变万化,但是教育发展的这两条路向演进的最终目的必然一致。人文学术体系要吸收科学,走向应用,服务社会,是一种对古典人文学术改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术本身不会消失而反将会获得高水平的新生。科技学科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下要吸收人文,走向高层次的有学术性的应用,以更强有力的方式服务生产,推进社会进步。两者尽管实现过程有重大区别,但最终目的却将异曲同工。因此,中国高职教育人文与技术的融合不是简单地加进一些人文的东西,而是发展模式历史转型的产物。

(三)中国高职发展方向定位及模式选择

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当从上述考察中得到相应的启示。首先,应当明确职业技术教育不是另类教育,而为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是在传统教育不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狭缝中生长起来的新的重要教育形式。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明确自身的历史重任,不仅在于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担负起改造传统教育的历史使命。

其次,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坚定地遵循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坚持重视技术、技能及应用性的基本特性。分析工业革命后200多年来国际上形成英、法、德、美、日、韩及印度等现代国家发展模式,会看到三大重要特征:第一,重视教育和实行现代教育改革,走出培养学究和注重功名的传统教育模式,创办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是启动和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动力。英国工业革命得益于延续了近200年的民众识字运动,以及创办开设技术课程的私校、推行类似职教的学徒制和各种学会科普工作,培养了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和技术人才,使当时英国出现了科技发明创造热潮。法国拿破仑称帝后关闭了传统的巴黎大学,创办各种专科学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应用性人才,为法国横扫欧洲各封建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创办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水平之高低就成为并决定这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多少及水平高低,决定了这些国家工业化能走多远。英国仅靠工人讲习所使19世纪后期工业化受挫,德国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把创办每区一所工业学校的职教网并随工业化发展升格为工业学院、工科大学,赋予博士学位授予权,使德国自19世纪中期起在主要科技领域中的发明比全世界各国的总和还多,推动了经济起飞,30年间赶超英法而成为欧洲强国。⑤美国1864年南北战争后,首创工学院、农学院和社区学院,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大批高水平的应用性人才,使美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30年工业产值连增三倍,成为世界首富。第三,确立发展高职教育的战略地位,高职教育引导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哪些国家教育服务经济的水平高,发展就快。如德国在耶拿普法战争惨败后推进政体、军事和教育三大改革,教育以更高的水平服务经济发展而获得巨大成功。美国19世纪后期推行四大教育创新,确立了以更高水平的教育服务经济战略,推动了经济的崛起。印度则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先导,高科技与高职教育结合带动新产业新经济的崛起,成为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

再次,高职教育应坚持走科技与应用融合人文,从而提升应用性学术,以此为基础努力发展新学术、新人文、新科技的发展道路。不应当重复传统高校发展的道路,简单地套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发展模式。

三、创建未来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

(一)强化技艺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承上所论,中国高职要克服时展的各种内在危机,解决目前的困境,就必须致力于建构一个在技艺教育基础上依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增强新人文素养的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可能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办高职,发展人文,提升高职教育的学术水平,走一条真正使中国高等教育达致既大又强,同时又能真正创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道路。其中,中国高职教育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社会功效观来推进高职教育人文发展

首先,必须坚持高职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动力的社会功效观,依据教育服务生产发展来推进技艺教育、发展科研和建构符合生产发展的新人文,不是简单地讲几句古文,背几首古诗。比较教育学家康奈尔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后认为,工业化以来世界发展迅速,其根本动力是人类推动了教育的现代转变,而现代教育觉醒的关键标志在于注重社会功效,为社会、为生产发展服务。⑥世界现代化经验表明,职教是引发工业革命、推进现代化的本质动力,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高职的人文发展只能也必须是以技艺为基础的,只有在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其技艺性、应用性的基础上推进和建构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从而使技艺教育得到加强和完善,才能有真正的人文发展,才可能使高职成为现代化的主力军,也才能真正建构起现代高等职教模式。

2、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推进技艺与人文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形式

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素养教育,20世纪迅速兴起并受到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视。“通识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关于进行普遍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⑦通识教育是中国高职院校推进人文与科技融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香港中文大学在每年的学校概况前言中都赫然写道:“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之视野,培养其抽象与综合思考之能力,使其在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通识教育为大学整体教育之重要部分”。⑧首先,通识教育是实践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精神,一种在学习技术、发展技能中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从学习中享用到人类的全部情感、智慧、成功、快乐和对未来的展望。其次,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实践人文与科学相融的教育方式。一是开设相关专业、科系及研究机构,既可积聚相关专业人才,又能对相关人文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如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香港岭南大学的文化研究专业、台湾的通识教育研究会等。二是设置相关课程、讲座和人文环境,如哈佛大学等都设立通识教育讲座,一些高职院校针对学生需要开设如服装文化、艺术欣赏以及国学论坛等。三是全面倡导人文交融的学校文化。

3、推进全人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根本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技术将在加剧分化的同时更加强化综合,要求生产者在掌握高科技的同时也要具备越来越高的文化素质,但人文发展不是背古书,而是要求高职院校要按服务社会原则来重新阐释和设计人文内涵,定义全人发展理念;以此为基础,全面整合人文与科学、科研与教学、学术与应用的内在联系,创立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文化,培养职业技能突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又有人文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这是中国高职能否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高职人文发展必须参与推进技艺性与科技性与学术性教育融合的实践,其关键指标是在于培养出高素养、高技艺的一代和谐发展的新人。⑨

(二)走从应用到研发到应用性学术的新高职教育发展道路

探索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中国高职教育当前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名校?二是高职教育要不要搞科技研究,要不要重视学术性?三是高职院校能否随着发展不断升格?对此,中国高职教育必须应对技艺与学术发展,包括人文发展找到一条符合高教发展规律的实践形式。

1、引导高职院校走向名校之路

国际高职教育经验表明,高职可以发展名校,但只有坚持其技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方向,才能成功走向名校,而不是中国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硬套普通本科院校强化学术标准的做法。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必须走出一条与传统普通院校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德国双元制、美国生涯教育、日本企业内教育以及新近崛起的澳大利亚高职发展的经验中可以看到,中国高职应当走从应用到研发再到应用性学术的新发展道路,是引导中国高职院校走向名校之路,这也是高职院校坚持技艺性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科性、“学术性”和施行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发展进程。中国高职院校在推进这条道路的两大要务:一是坚持技艺性,以此统合和发展“技艺的学术”;一是创建一个与这一发展道路相一致并具有促进其目标实现功能的人文体系。换句话说,技术或技艺是科学产业化的灵魂,没有技艺就不需要高职,但高职不随生产技术提高不断把学术注入技艺,提升技艺水平,就不能适应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而高水平技艺是人文和技术的融合体,不营造一种有利技艺发展从而引导高职走向名校的人文,高技术人才就无从成长,高职名校就无以产生。中国高教改革的总趋势是,不断推进从服务有闲阶层的古典学术型高校转变为服务生产的学术性高校;而高职院校则注重转变追求文凭和功名的教育模式的同时,还必须从应用某一技术的技艺性高校,走向应用与研发兼具的技术性高校,再向学术性应用型大学发展。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高职新人文的勃兴,它经历一条从服务应用到服务研发再到服务应用性学术的新高职人文教育发展之路的同时,不断为高职走向名校注入科学和研究,从中生成名校之名,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才能被注入作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具备走向名校的基础。

2、开辟高职教育新学术性发展之路

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和大学毕业生高失业率,中国大学那种注重训诂考据型学术性研究传统开始受到打击,2005年国家出台鼓励发展职业教育政策,为建立现代高职观有重大作用。首先是认可高职教育是现代化先锋,对高职的生产力特性有了新的理解;其次是加大发展技艺性教育的力度,这将必然产生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需要并促使研发的兴起,使原先纯粹技艺变为研发与应用的综合体;而由于研发力度的加强,应用性学术研究得到了发展,这又反过来加速高职技艺提升和人文发展的进程。

3、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升格之路

中国现行高考制度在不断加深传统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对立,使学术性变成学究,应用性化成很短视的“有用”,职校成为高考的收容站。这些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高职作为与经济发展的最紧密结合体,必须保持最有活力的运作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多样性发展。因此,应把市场机制引入高职教育,按自由、公平、开放的规则竞争发展,创立优势,形成特色,通过全面优化资源,按市场需要对不同高职升格或关停并转,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高职院校,如两年制、三年制等,有条件也可申报建立四年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学术与应用间的对立,发展市场运作下的高职人文体系。⑩

(三)全面实践科学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实践新高职科学发展观,其中最突出的是强化技艺性、重视全面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等,使高职融入高教发展整体的过程中来优化高职教育,使高职与高教的各部分、各要素、各功能得到整合及协调互动发展,以实现更具长远意义的最佳发展。(11)

1、在技艺性下建构高职与高教的整体最优教育功能

高职教育是高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协调各种高校作用和功能,消除传统人文大学与新兴科技型高校对峙的负面影响。但是,实践证明只有在强化高职技艺性前提下,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协调。加强技艺性发展是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既是高职教育真正实现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基础,也是促使以往古典人文类与科技类高教从相对立中转向协调,促进学术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全面整合高教中的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社会等多种功能,形成不同类型高校交融互动的根本坐标。

2、在实用性下创建全面和谐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依据国际职业教育经验,中国应重视高职教育与现代经济的直接性、实用性特点,发挥高职酵化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并推向产业使之变为生产力从而又进一步引发更高水平社会需要的中转站的作用。一是高职发展必须与中国特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全球视野下把握当前发展的需要;二是把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技能发展相结合,按最大功效设计课程和教育目标;三是把高职作为协调社会发展需要和解决产业转型劳力技能发展的重要形式,把中国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口优势,全国提升劳力技能素质,降低失业率和提升产品质量。

3、在服务性下创新高职精英教育理念

中国高职在走向名校进程中,必然要致力创新精英教育新理念。首先,从欧美等国发展可见,在一个国家高教大众化过程中,几乎都是从初期依靠传统大学为主,随着大众化的推进,其重点逐渐转向以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精英作为实施大众化任务的主力军。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高教应当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精英与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精英相互动,面向大众、为大众服务和发展精英教育目标相一致的高职教育体系。

可见,中国发展高职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纠正单纯“学术性”的高教政策和发展定位,以全面发展观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强化应用技艺性教育,创新精英教育概念,发挥高职推进高教大众化,在承担国家普及高等教育重任中拱起中国高尖端科技和基础研究的塔尖。离开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不仅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也不会有强大的高等教育和一流大学。

注释:

①中国高校在校生2004年已超过2000万,为世界第一。1998年全日制高校招生108万,2004年达420万,毛入学率19%以上。全国有高校1683所,举办高职教育的五类院校1374所,在校生781万人,占本专科生总数的53.4%。引自《北京青年报》2004年12月4日。

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载《教育文摘周报》2006年2月。

③“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高校专业设置雷同’”[N].中国青年报,2004-10-29.

④19世纪大学中社会科学发展了起来,二战后商科也进入大学。因此,现代大学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商学是最主要的学科,各据其位。

⑤冯增俊.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⑥[澳]康奈尔.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⑦冯增俊.走向新纪元的粤港澳台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⑧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概况(1994-1995)[A].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事务处,1994.

⑨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二章。

高等技术教育范文第2篇

(一)重写生轻创作

以美术学专业为例,美术学有国画,油画,壁画,雕塑等学科,国画与书法密不可分,油画更强调材料的探索运用,雕塑的材料内容更多,壁画也需要一定的国画基础。但是很多学校用了过多时间让所有学生画素描,练写生,练基础。最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很多人画得一手优秀的素描,真实程度甚至不输相机,却画不出自己的作品。过长时间的基础训练,让学生越来越接近一台重复劳动的机器,失去了思考和感受的能力。很多四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毕业创作时不知所措,脑子里空白一片,对作品的构思,设想,用何种材料能达到何种效果,哪个阶段会遇到哪些问题一无所知。很多本来很喜欢绘画的学生,在基础训练阶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是奇怪的是毕业之后便不再有作品,一部分人继续从事美术教育,还有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少部分人能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甚至有很成功的艺术家坦言,自己进行创作时,在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中“第一个想忘掉的就是学校教给我的那些东西”甚至是“学院是我最大的敌人”。我们应该好好去思考,我们是否忘记了训练的目的而把训练当成了目的。

(二)重手头操作轻理论

很多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两大块,公共课,专业课。专业课则以写生训练为主,石膏,风景,人体,着衣绘画练习过多。与此相比,只有少部分的美术史论课程,时间占所有专业课程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内容则是文字为主,考试时要求以语言文字列举某时代代表画家代表作及主要风格特点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时间少,内容多,来不及深入学习,很多所谓油画专业的学生甚至都没见过自己试卷上写出的某张画。没有真实的视觉感受,谈不上懂美术史,别说创新,连继承都是凭想象,这样的心理准备去创作,高质量的作品稀少是可想而知的。

(三)重学院轻民间

自有学院教育以来,学院与民间艺术的分野就显现出来,古今中外都有这种情况。学院派看不起民间艺术,认为后者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学术传承,比不上学院艺术的正统地位,难登大雅之堂。而民间艺术往往源于自然,感受天真活波,想象力新奇大胆天马行空,不囿于传统审美,正统观察方式。许多优秀艺术家出身于民间艺人,之后能学习学院艺术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成为集大成者也不在少数。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有合作,在国外的高等院校屡见不鲜,比如德国的艺术设计院校的鼻祖包豪斯。但在国内,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仍存在很强的壁垒。

(四)重基础轻材料

这一点从教师构成上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写实基础教师很多,多年的大规模写实教育,为我们培养了很多擅长素描色彩的专业教师,因为每个人教的内容都差不多,学生会很适应,学习起来目标比较明确。但是擅长材料的教师少之又少,因为掌握某种材料的性质,效果,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事情,只有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人才有这种能力,而这样的人差不多都已经是小有成就的艺术家,人数少,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这方面的改善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去努力的。

二、改善美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应对措施

虽然现实情况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转变思想,情况是会逐渐改善的。

(一)思想上不要避重就轻

艺术教育界有句著名的笑谈叫做“技术能教,艺术不能教”。这话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成“技术好教,艺术不好教”。我们的技术教育,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而且有了很丰富的相关经验,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对有志于学习写实绘画的学生来说,这是个幸运的时代。但是我们的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审美教育之难,在于内容多而庞杂。百花齐放,如何读懂每朵花的美,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甚至心理学修养,因为所谓美,不一定是甜的,甚至是苦的,辣的。手上功夫了得,心里却空白一片,这很可拍。我们要追回的是天真并不是痴呆,只有敢对症结所在下手,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艺术教育上重手轻心,本末倒置的局面。

(二)在实施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偏重美术史的学习,加长学习时间,丰富学习资料,改变考核方式。我们的网络资讯已经如此的发达,美术史教材却还是多年前的那几本,干干巴巴,少的可怜的几张彩图,是时候投入人力物力去编写更好的史类教材,这比浪费大量的时间颜料闭门造车收效大得多好得多。美术馆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外国小朋友在小学就可以到自己国家的国宝面前去临摹。我们也不必总是关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应该让学生去学习,去实习,去为游客讲解介绍,让美术馆时间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心灵真正与杰作对话。专业教师也应注重自己的知识更新,成为教学材料的收集者,组织者,成为学生修心的引导者,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这些知识。在教学中转变思想,善于发现学生写实能力以外的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发展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作品评价上更多元,就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可怕下场,我们要培养的是创造力,不是照相机。我们不必先把自己训练成照相机再去成为真正想成为的人。

三、总结

高等技术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分层教学

自1999年,教育部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考招生人数剧烈增加,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班型扩大,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由原来的个位数字班型扩大到几十人的规模。虽然国家最近几年也在调整招生规模,然而比较扩展招生之前的规模还是差别巨大。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经历了不断地教学改革、手段创新并逐渐向社会需求、向更人性化的培养目标迈进。然而,在前进中发现,大班型的教学机制下,针对群体学生统一培养方案,不分层次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现代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分层教学法的可行性

分层教学的方法本身并不具有新意,在初、高中教学以及在高等教育其他学科中已经广泛运用。把这个旧有的教学方法借鉴到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发挥优势,是一种新的尝试。艺术设计是一门集工程实践、理论研究、创新创意于一体的学科,有明显的层次可区分。在大班型教学中多年的教学效果反馈,发现学生各个方面层次能力明显参差,不能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影响教学效果和进度。并且,学生逐渐在各知识层上有明显的群组倾向性,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手段最终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这些经验,提出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经历一定的基础课程环节后,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恰当的教学时期实行课程分层,分别在工程、理论、创新等方向有所侧重,术业更专攻。相应的教师也会分为各个知识层面的群组,专门去引导相应层面的学生,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和个人精力,避免造成了教学资源和个人资源的无效消耗,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切合时代教学目标和科学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

二、高等教育艺术设计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学生教学分层

首先通过基础通识课程,让学生逐渐自我沉淀,分层是学生的自我沉淀的结果,这是一个自然可观的过程。学生在接触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对本门课程并不熟悉,不了解,没有经过课程的训练评价反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倾向。因此,初年级学生还是要一起不分层次地共同学习通识课程,接受基础设计训练。随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逐渐了解,自然而然会发现自身的能力倾向,随着高阶段课程的深入,如果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特长作为侧重发展层次,势必会有重点的去主动学习,并能更好地定位评价自己。相反,如果随着学习阶段的深入,到高年级阶段,如果仍然整齐划一的层次教学,就会出现学生能力评价和教学评价之间的不对位。用一把教学尺子来把存在诸多差异的个体作为测量对象,显然是僵化机械的。最终在教和学之间将产生对立,学生对不擅长的方向,有的甚至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失去学习的目标,疲于应付,学习效率事倍功半。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是得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反馈。最终会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错误的判断。教学不能互长,反而是互相消耗教学主客体精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发现学生的特长,并给以适当的引导。同时,有了分层意识的,在教学中就会正确评价教学手段,从而更加正确地找到适合教学方法,正确评价教学反馈效果,有针对性的去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做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因此,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可以进行专业内层次划分,给学生一个层次定位学习的机会,对于偏爱学习研究、理论基础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侧重理论方向层次;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工程方向层次发展。

(二)教师资源分层配置

艺术设计教育学生分层学习,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资源也相应的分层配置。教师作为职业人员也会有相应的专业层次倾向,因此教师配备的原则应该是,择其善从之,分层教学,也是发挥教师专长最好方法。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个人专业能力会相应有所倾向,有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一些,有些教师则擅长理论研究、创新能力强一些。如果按照学生分层而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学生层次倾向性教学,教学对应。教学活动也变成了“有的放矢”,精准的对准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受“兼顾大众”学情的制约。节约教师用来“照顾全局”的精力去有实现精准教学,更明确目标,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分层机制会激发教和学的兴趣,抵消消极应对的学习态度。促进建立良好教学互长的局面。

(三)建立合理的分层评价体系

若要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措施,也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的层面学生学习状况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新型的考试方法改革,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掌握情况,以科学合理方式去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进行评价,科学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正确评价自己,查找不足,然后主动进步。例如,侧重工程实践的学生就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考察设计的严谨性实践性、操作性;不维试卷,论思维。倾向理论、创新层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注重培养系统性、独创性思维、偏重创新思维的表现。同时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也要合理区分,不能因为评价机制不合理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不能科研、论文、项目混为一起作为共同评价的指标,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层次来科学设定。做到既能正确评价教师的能力又能正确反映教学效果。科学组织安排教学计划纲要,把握好教学的分层时机。要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首先要科学设置学科规划,合理安排教学顺序。教学组织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进度中全面接触专业内的知识,在逐步渐进中评价学生的能力倾向。如果前期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知识不够全面或者难易程度设置不合理、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将影响分层能力评价。因此,科学组织教学计划纲要是首要前提。另外,要把握好分层的时机。适时、及时地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过早划分学生层次,不能正确评估学生的能力,过晚分层,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要在最合适地时间做合适地事情。所以,教学分层应该是在学生通识课程掌握的基础上,向进阶提高阶段迈进时为宜。逐本溯源,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分层教学也植根于孔子的“因材施教”法则中,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分层教育尝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扬。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主旨是对于具备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对他可以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就不能谈论高深的道理。就是针对不同才智层的人谈论不同的道理,孔子作为教育的主导,非常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掌握他们的各自差别。比如,冉由因为办事畏怯,孔子总是所鼓励他;相反,子路则胆大过于常人,常常自以为是,所以孔子就会故意的去抑制他。圣人的治学原则,根据现代的教育灵活运用,方为可持续发展。艺术设计分层教学设计,针对学生的特点,设定多层次教学目标,本身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客观规律,能互相发挥主体和客体的特长和优势,更加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和学生的精力,更好地定位学生学习目标。避免学生盲目被动的修习学分,也避免了上课不积极主动地响应教学活动。从教师的角度也有利于保持教学质量和积极性。所以,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也可以实施分层教学,这符合人性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延展了古代传统教育的内涵,分层教学将会实现“因教而学”“因材施教”“因材择学”对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仁贤,刘焕新.解密分层教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

高等技术教育范文第4篇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与国外相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我国高校一直是在计划中培养人才,强调人才与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极大地忽视了高校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从19世纪相继出台法案激励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同时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的形成,民众的创新意识、创业热情和创业行为高涨,经济蓬勃发展得到全球认可。在新经济时代,中小型企业的开创与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提供人力资本、智慧成果和以其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高等教育界,己经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下开始了新的征程。为缓解就业形势,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加强高等教育与实践的联系,实现教育、科学、生产一体化。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开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思路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使文化学术交流、知识信息传播跨越了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于其在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向。世界许多大学的发展史已充分证明:一所大学的创新力和生命力由其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与频率、学术文化吸收的强与弱、学术文化所依存的社会活力及活动范围等因素所决定,也就是由其国际化程度所决定。国际化程度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的竞争力。

二、国际化为江西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一)国际化给江西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更新观念,树立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理念改革开放之前,江西的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缺乏充分的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观念,仅仅满足于国内改革与发展的成就。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江西的高校与教育工作者走向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在交流与合作中不同的教育观念互相碰撞,给我们的高校与教育者带来深刻的思想冲击。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先进教育思想、理念促使我们要放弃旧观念、旧思想,从全球角度出发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

2.有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至20世纪90年代,引进的外国专家帮助中国高校建立新专业200多个,改造老专业180多门,新建学科210多门,开设新课程1300多门,新建和改造实验室280多个,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留学归国人员创建了一些新的学科或开创了一些新的课程,也为我国的学科建设作出很大贡献。

3.有利于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后,江西引进的外籍专家人数有所增加,提高了江西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高校师资通过各种形式出国深造的机会也在增加,国际交往能力与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提高。随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江西高校积极为学生拓展交流渠道,促进了学生的国际交流。

4.有利于高校的学术与科研水平的提髙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江西高校与其他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际开展学术与科研合作成为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方面。在交流与合作中,江西高校的学者接触到了国际上最新的学术与科技,学习到他国的经验,大大促进了高校学术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江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管理体制与国际不接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办学权力。发达国家总的特点是政校分开,学校自治,高校有很大的自主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高校的自主权在很多地方没有落实,比如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招生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都没有自主权。而且高校内部行政化倾向也较严重,管理上存在“行政权力”至上的思想,学术权力弱化。管理体制与国际不接轨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发展。

2.我国及江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足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居世界首位。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但是,我国高校外国留学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最高比例仅为0.94%。另外,教育国际化不能仅仅理解为人员流动的国际化。人员流动只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部分,是教育国际化的第一层次。江西一些较高层面上的国际交流尚未成熟,例如学校之间开展互换学分、学位互相接轨、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实行互补、开展联合办学等。

3.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低、竞争力不强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也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各国开放了教育市场,加剧了各国高校之间人才的流动。发达国家高校凭借其丰厚的待遇、良好的科研条件与环境吸引了各国优秀教师。另外,发达国家的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本身对教师的培养与筛选都很严格,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高,竞争力强。江西高校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与设施吸引很多外国高端专家参与教学与科研,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本土优秀的教师有机会也会选择留在国外高校任教,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流失。

4.留学生教育培养层次偏低目前,发达国家高校留学生教育已发展到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本科生、进修生为辅,而我国仍以接收语言生、进修生为主,留学生中长期进修学习的人数较少,攻读学位的高层次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留学生培养层次偏低。2010年前,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留学生所占比例从未超过40%。而美国所接收的各国留学人员中学历生的比例一直在90%以上,而且自2001年起赴美留学的研究生人数一直超过本科生人数,约有48%即25万名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其留学生教育中研究生规模是我国规模的50倍。

5.对科研的挑战在江西高校的教师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完全具备国际交往的能力,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相对也比较少。另外,我国的高校教师对基础性的科学项目研究比较少,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教师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往往把精力都投入到实用性研究上,导致高校引进的国际化师资在来校后往往没有合适的科研合作对象,且合作项目不多。

三、江西高校借助国际化平台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要更新观念,转变办学模式

首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国际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国际化带来的社会发展与变化所需要的技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其次,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办学模式。高校要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学科结构,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二)积极推进跨境、跨校交流访学,发展联合培养项目

通过学生交流、海外访学、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理解、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在江西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阶段,与国外著名大学实现学分互认,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是非常重要而且实际的教育合作内容,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一条有效通道。如果我们在学位、学分、证书互相承认方面没有突破的话,那就很难融入国际,不仅学生出不去,国际学生也进不来。这一目标可以由国家主管部门主动出击,适当降低门坎,用层次对应的办法进行协商,扩大相互承认的范围。

(三)调整留学生打工的政策

从留学生打工相关规定来看,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放宽留学生学习期间的打工限制,如美国对入学一年(9个月以上),成绩达到一般标准者,经学校国际学生顾问批准就可以到移民局或劳工部认可的公司去打工,打工有效期限为一年,但可以申请延长。为了解决自费生留学费用问题,建议对相关规定做出修正,允许在我国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留学人员进行校内和校外打工。高校可以为留学生提供兼职岗位,如图书馆、学生食堂、留学生服务中心,以及实验室、外语助教等工作。同时放宽对留学生校外打工的限制,合法、适当的校内、校外打工可以部分解决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开销,增强我国作为留学目的国的吸引力。

(四)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引进来”就是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资金获取模式、管理模式、品牌资源、智力资源等,如不断地吸引留学生、专家;把大学建设成为一个学术自由、研究自由的小社会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迅速提升江西高校的教育水平,有利于优化师资结构,借鉴外方的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提髙办学水平;有利于节省成本,如课程开发成本可以降低,学生不用出国也能享受到国外髙质量的高等教育。但只有“引进来”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全力地“走出去”。即利用各种渠道,让江西的高校被世界人民所认知、了解和接受,不仅是简单的人才交流、学术交流,还有江西高校的教育模式以及办学理念等在国际上的输出。

(五)推行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开放性办学

高等技术教育范文第5篇

首先,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中获取高等教育知识,这个作用相信大家都能够体会,我们经常从网络中查询相关资料,不仅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获取其他和自己相关的信息,能够掌握到校园中发生的实时新闻,而且可以实现各大高校资源共享的内容。

其次,缩短了高等教育的距离,网络作为一种工具,通过电子邮件、视频和其他网络聊天工具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距离拉的更近,给师生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

最后,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这个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通过网络的在线视频,将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老师,通过模拟和远程监控获得实验效果。

1突破了空间限制

网络技术具备开放性的特点,没有地域性的限制,可以灵活的进行安排,而这样的开放性,正好适合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可以让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可以灵活处理自己的时间进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自学,并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很多的名师指导等等。这些都是网络的优势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而来条件进行学习和实践,和传统教学相比有了更多的机会融入社会。空间限制有的时候会带给学生很多的问题,自由是大学生非常向往的一种生活,而网络技术恰恰就带来了这样无限制的自由生活,这样既符合高等教育的理念,同时也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交流机会。同时,也使高等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范围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名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促进地区间的教育交流。使高校师生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2有利于高等院校的资源配置

网络扩大了人们的接触范围,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资源配置,而且好的资源通过网络可以传输到不同的学校里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不受地域限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对很多资源薄弱和教师薄弱的学校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实现更加平等的高等教育。

3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网络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学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所以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来进行学习,而这些也和课本知识有关,既能够发挥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能够学习到额外的知识,能够让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更多更好的资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