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治理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

高等教育治理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

一、从高等教育管理到高等教育治理

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僵化,政府对教育系统实行自上而下“大一统”管理,大揽大包,集“管理者、办学者、评价者”于一身,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垄断性主体,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带来如高校行政化、办学自主权缺失、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在增强,高等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公众问责。单纯依靠政府“统制”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主体的公共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从“管理”走向“治理”不但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型,也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根本转变。

二、治理的应有之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较为权威: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其内涵主要有四:一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举办;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策;三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监督;四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分享。也就是说,治理一方面要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要保证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惟其如此,利益相关者才可能共同分享成果,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各方参与治理的目的。因此,治理所尊崇的价值主要是平等、协商、责任和共享。这也正是治理的现代意义所在。

三、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

高等教育治理是一个新概念,是治理在高等教育部门的实践。传统上,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集权管理,对地方高等教育政策和高校办学施加直接影响和过分干预。将“治理”引入教育领域,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大学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主要有四:一是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投资办学体制,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群体与个人共同办学的格局,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筹措渠道,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机制,保证高等教育政策反映利益相关各方的诉求;三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教授治学和学生参与的机制,使高校内部利益相关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四是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高等教育的监督,放松管制,以形成社会化的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治理的任务是复杂而多样的。

四、高等教育治理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被确定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的行动议题与中心目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论题,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一)治理理念尚未贯彻到教学管理中,大学管理缺乏活力

高等教育的治理主体,从宏观层面包括政府、社会、市场与大学,从微观层面包括党委及其成员、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因此,从大学管理角度来讲,应该建立起高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专业权力和社会参与共同治理的体系。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僵化、权力集中、行政为主导。治理理念尚未贯彻其中,教学管理缺乏创新和活力。

(二)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亟待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相对于国外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内高校的自我监控意识比较薄弱,信息化建设缺乏数据基础,有效运行机制缺失。近些年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逐步建立起教学状态数据库,但还远远不够,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亟待完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准确,与市场需求不能实现良好对接

高等教育治理将市场作为一个积极力量参与到大学办学中。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的转型升级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周期较长,更新缓慢,不能及时有效地切合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合理,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创新,与市场需求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

(四)经费问题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高等教育治理强调多方主体参与办学、管学,而高校的教育经费仍然主要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经费有限与成本增加之间的矛盾突出。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大学的运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有限办学经费与不断增长的办学成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五、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思考

(一)办学应定位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企业、行业建立协同培养机制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有市场的积极参与才会充满活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市场需求对接。为此,必须加强高校与区域、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规律,建立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如参照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制订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质量标准并共同组织实施;组建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和协同育人中心,积极探索吸纳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通过“校内、校地、校企、国际协同”,合作共建实践训练平台,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等。

(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吸引多元投资主体,提高自主融资能力

高校要减少对政府拨款的依赖,积极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吸引多元主体(如社会力量、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参与投资办学,吸引慈善资源和其他形式(如校友会)的支持,提高自主融资能力。

(三)完善以质量保证和绩效问责为关键词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内部治理能力

以大学章程建设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治理能力。一方面,制定和遵守大学章程,放权二级学院,激发改革活力,教学管理力求做到多元主体参与、分权制约、共同协商、信息公开,改变以往的集权管理、拍脑袋决策等,加强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二级单位教学状态评估,把关年度质量报告,扎实做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评教,逐步完善以质量保证和绩效问责为关键词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四)结合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专业应用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精心设计、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持续完善、及时总结调整。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水产养殖、食品科学类等专业实施“学校、生产基地、科研项目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航海类专业和法学专业实施“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模式,机械工程、信息技术等工科类专业实施“校内模拟实习﹢校外现场实习”的培养模式,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实行面向企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艺术类专业按照“课堂教学与艺术创作、舞台实践相结合,艺术教学与艺术产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实践能力,凸显就业导向,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的良好对接。

作者:甘瑶瑶 安立龙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