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护理培训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精选

口腔护理培训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1篇

如今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口腔医疗模式已逐渐向“四手操作”甚至是“六手操作”转变,对口腔专科护士的需求量逐年攀升,而卫生职业院校每年培养的口腔护士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我国现行的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划分上口腔护理属于护理专业的方向性学科,因此很多学校口腔护理的任课教师都是护理系教师,这一部分教师所熟悉的是临床护理领域,而对于口腔专业理论却知之甚少,这种跨学科领域的教授对待口腔这一专科特点非常突出的专业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这样教出的学生在口腔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往往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肯定,还需要上岗前的口腔知识再培训。我建议学校安排口腔专业和护理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口腔护理课程,还可适当聘请口腔医疗单位的护理人员做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保证护理平台上的专科特色,也达到了良好的工学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能学为所用,符合口腔护理市场需求。同时,有口腔医疗单位的专家参与教学研发,既有利于学校教育把握办学方向,也可以对教学工作、教学成果有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除了师资力量的不足,我国目前的专科学校教育的弊端在口腔护理这一专科教学中显现的尤为突出,我们的教学习惯于“理论课”“实验课”这种固定的形式,成绩考核又多以笔试成绩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口腔护理对专业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要求极高,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所以应在学校教育或是专科培训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实践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操作,这样才能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国外,口腔护士执业范围划分也非常清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口腔辅助人员包括不能进行操作的人员(口腔技工、口腔护士和口腔预防人员)和可以进行操作的人员(口腔治疗士和口腔卫生士)两类。而我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口腔专科护士的执业范围,因而多数口腔医疗机构把许多护士工作范围以外的任务(如临时冠桥的制作、X线片的拍摄甚至是龈上洁治)也强加到护士身上,使得口腔专科护士工作量过大,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另外,国外的口腔护士收入可观,以英国为例,一个初级牙科护士的年工资约为19~22万元,而我国口腔专科护士平均年工资仅为2.5万元左右,工作量远远高于国外的同等职业者,收入却仅为其十分之一,这也是很多人员不愿意选择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提高工资待遇,规范执业范围是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口腔护理行业的关键。

造成口腔专科护理人员短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国内没有口腔护士资格认证体系。国外的专科护理资格认证体系十分健全,也很严格,比如,想要从事口腔护理工作就必须且只需取得口腔护士资格证,这样对相应的从业人员也就有了法律约束和身份认定。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机构就可以根据有关的政策法规选择有实效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参,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现行的护士资格认证只针对临床护理人员,没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这就意味着从事专科护理的人员只有在取得了临床护士资格后才能从事护理工作(其中包括专科护理),这既造成了技术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首先要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又必须以护士资格证的通过为导向,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只能缩减专科护理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难以在走向社会后实现理想的岗位对接,不能满足专科护理的岗位需求。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加快出台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政策,用以引导专科护理培养体系的健全发展。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口腔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规范其执业范围和技术规范,完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口腔护理专业逐步走向成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吕波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2篇

评价指标①VAP的发生率,VAP的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标准评定[1];②每日监测4次体温;③每天进行血常规查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值;④每3日肺部X线检查1次;⑤口腔护理前后采用无菌痰液收集器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比较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变化;⑥口腔并发症(口腔黏膜糜烂、口腔溃疡、口臭)的临床观察时间为10d,10d内停止机械通气者,则观察期至拔管后48h。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整理、核对后由双人录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组VAP发生率、X线检查、痰培养及口腔并发症比较。

组体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比较。

讨论

VAP不仅迫使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延长,增加住院天数,而且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因此,如何降低呼吸机使用者VAP的发病率,是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口腔冲洗加口腔擦洗效果比常规口腔护理对VAP的发生更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常规口腔护理加上口腔冲洗的方法能更好清洁口腔,去除口咽部病原菌,防止口臭,降低呼吸机使用者VAP的发病率。但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操作要求较高,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护理安全和临床疗效的关键,此操作需经过专业培训后的护士来完成。清洗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误吸;擦洗和冲洗一定要充分,确保口腔每个部位都进行擦洗;清醒者操作前要解释清楚,取得患者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3篇

1.1诊室多

口腔病人大部分在门诊接受治疗。以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为例,计有口外、牙体、牙周、矫形、正畸、特诊、儿科、预防、中医粘膜、急诊、种植等12个专业科室,4O个口腔治疗急诊室,共有口腔综合治疗机302台。

1.2器械手机用量大,消毒频率高

为治疗需要,需要消毒的小器械、手机量大,而且要求周转快,否则会延误治疗。在这方面与其它专科相比有其特殊性,采取每日从供应室一次取回消毒物品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该院日门诊量平均达2450人次,每个病人均需要准备好经灭菌消毒的小器械及手机。因条件所限,不可能全部使用一次性器械,只有增加消毒频率,提高手机、器械使用的周转率,才能满足临床需要。根据测算,口腔门诊治疗一位患者,平均耗时30rain,并使用两支高速涡轮手机、一支低速手机。每消毒一批手机平均耗时30rain。

2口腔医院预防医学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2.1口腔器械及手机的消毒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高压蒸汽灭菌仍为目前最安全可靠的消毒方法。根据口腔专科需要消毒的物品量多、消毒频率高、周转快的特点,该院在实践中体会到,使用小型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安全、快速、可靠、方便。该院每个诊室一般安装1O台综合治疗机,每个患者用3支手机,则每一轮患者治疗完毕有3O支手机消毒,使用40L以下容积即可满足要求。

2.2建立消毒点

口腔专科所用物品的消毒若完全由中心供应室统一消毒,以该院为例,按平均每位病人用3支手机计算,每日共需消毒2450人次×3=7350支手机,既延长周转时间,而且也造成设备浪费,需要购买数量惊人的手机及器械,还容易造成保养和管理上的困难。所以,应结合单位的具体条件,建立几个消毒点,消毒点应距诊室尽可能近。以缩小消毒物品的传送距离。有条件者可按每科一个消毒点,也可考虑设立集中消毒点,相对集中的几个科室共用一个消毒室,分享消毒资源,也便于管理、检查。

2.3设专职消毒人员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必须高度重视消毒工作,不能一味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消毒工作。应设专人定岗、定编、定责。消毒室应有两人.可由一名护士和一名消毒员完成,但必须经过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4加强消毒管理必须严格管理、健全消毒制度及检查制度。每锅必须放置3点指示剂,并有详细操作记录。如为双层布包装,应加贴3M胶带,每台灭菌器每月必须有一次芽胞菌及细菌培养,并将检测结果报感染办公室。要定期及不定期地检查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5一次性检查器的管理由供应室统一管理,各科护士长要把好关,严格检查三证,定期抽样作热源检测。对成箱的一次性检查器,使用前一律开箱检查,核对消毒日期,检查干燥情况,注意有无破损及混入杂物等。使用后的一次性检查器,必须按要求进行分检、浸泡消毒并毁形处理,绝对要防止这些使用过的检查器流失到院外。

2.6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

2.6.1坚持双消毒制对所有使用过的器械一律实行双消毒制,即先以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用水冲干净、擦干、上油后再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2.6.2分类包装消毒对于象充填器、刮匙、洁治器、剥离子等体积略大而坚固的器械,放入双层带格的布袋内,袋的一端封口,另一端折叠盖,包内备公用镊子一把。使用时将布袋放在治疗台上,打开折叠覆盖端,露出器械边缘,以公用镊取出所需器械。这样做既可保证无菌操作,又很方便。口腔器械、手机的消毒问题是一个严重而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卫生部门对口腔专科医院的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

3影响预防医学护理科研的因素

3.1客观因素

3.1.1历史遗留因素自2O世纪5O年代起,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体,1983年才恢复护理本科教育,1995年本科护理人员才占0.26%。由此看来,我国现阶段护理人员的学历是以中专为主。受教育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护理科研的开展。

3.1.2传统观念的影响权力、性别以及卫生保健机构的医疗化是影响护理专业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护理专业大多数是妇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习惯上,护理从属于医疗,医疗占主导地位,护士只是医生的助手。因此,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使护理工作人员难以走出自身工作的圈子去搞科研。

3.1.3护理科研的资源不足护理科研需要人力、时间、信息、辅助设备及经费等条件的支持。现在大部分图书馆的藏书中,属护理专业的藏书不多,没有提供足够的护理信息资源,临床护理水平难以提高。

3.2主观因素

3.2.1护理科研人才素质不高,知识水平偏低从事临床-.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中专毕业的中青年护士,在中专的教育中缺乏科研素质的培养。对于护理科研涉及的知识如科研设计方法、研究的范围、如何选题、文献检索、临床资料的收集方法、科研论文结构以及书写方法等,掌握得很少,从而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另外,外语水平普遍偏低,较难获取国外先进护理信息。临床上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人员,虽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科研理论知识,而年轻的大专、本科毕业生,虽然有科研理论知识,但又缺乏临床实践,从而造成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3.2.2缺乏科研意识现实中大部分护士把护理工作当成一种职业而不是一门专业。护士在工作中,只有机械地发药、打针、执行医嘱,只考虑怎样做而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科研的动意。对临床上的疑难问题没有养成收集统计、分析资料的习惯和方法,造成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搞科研难而缺乏信心。

3.2.3人才使用不当和缺乏必要的支持护理人员不论技术职称和工作能力高低,都从事一样的工作,无法分出专业技术层次,既造成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临床上大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按职上岗。护理人员不分层次都是做同样的工作,由于单调、重复的工作限制了护理人员发挥创意的空间,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部分学历高的护士认为自己无用武之地,认为护理工作只不过如此,在工作上没有积极性去搞科研。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研的重要因素。领导重视科研,在资金、时间、辅助设备和科室的合作精神上都会给予足够的条件和支持。如果临床一线领导对护理科研认识不足,也没有一定的科研要求,没有相应的科研组织管理,护理科研就难以开展。

4对策

4.1树立科学思维,强化科研意识

4.1.1转变思想,开拓评判性思维临床护士要彻底打破护士只是医生的助手的观念,从平凡的工作中,认真细心地观察和不断收集资料,通过临床实践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把临床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上升到理论方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

4.1.2强化信息意识和预防医学知识培养信息意识、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进行护理科研的前提,在临床上发现有问题需要通过探讨解决时,要确定此问题有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要通过信息来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归纳、总结,收集好工作中的护理信息,以便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广泛收集资料、积累信息并运用信息。医疗上开展新的项目时,护士应学会从迅速发展的医疗中寻找相应的护理研究课题,如开展专科护理的系列研究,使医护发展的差距减少,提高护理科研的层次,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4.1.3培养科研“灵感”临床平凡的工作中,随时都会有科研的“灵感”,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问题通过探讨解决,并确定此问题有研究的价值时,即应着手研究,并不一定要等待条件成熟后才动手。如通过护理查房寻找护理问题,然后针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品质改善的方法去解决,从中找出护理科研的“灵感”,捕捉科研题材。

4.2提高口腔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4.2.1提高临床护士的学历层次,开展护理专业再教育提高口腔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教育要先行,临床护士可以通过上护理夜大、自学或由单位选派有能力的护理骨干去深造来改善临床护士的学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从而保证护理队伍有较高的群体素质。护理部应抓好继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为护士提供各种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临床上可以按各类护理人员教育的要求进行培训,如护师、主管护师以上人员,重点以现代护理学科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培训,培养这类护理人员成为科研型、实用型、管理型的人才。

4.2.2掌握科研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体科研素质护理科研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广,临床护理要全面掌握科研相关的知识,可有计划地邀请有关专家,讲授科研设计、卫生统计、文献检索、科研论文书写等知识,同时开展经验交流,进行模拟科研设计、召开科研立题报告会、护理信息交流会等普及科研知识的方法,培养出想做、肯做、会做、能做的科研护理人才。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4篇

培训方法

护士长人员选拔方法的改进从2007年1月开始,护理部制订护士长选拔条件。①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40岁。②有3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经历,5年以上口腔门诊工作经历。③有高度责任心,较强的急救和应变能力。④参加护理部制订的年度护理骨干培训,并通过年度考核,成绩良好及以上。⑤取得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结业证。通过自主自愿和科室推荐的原则,竞聘上岗,公示结果,最后由医院任命。

护士长培训内容及方法针对存在问题制订培训内容。①制订年度护理骨干培训课程,包括:口腔病区及门诊护士长工作岗位管理内容,口腔诊疗过程气道误吸误吞的预防和急救技术,口腔门诊分诊技巧,牙科“四手操作”技术[7],诊疗过程的屏障防护技术[4];器械椅旁预清洁方法[8]等。②参与护理部的三级查房,每月在护士长会上做工作汇报1次。③培训方式包括:教学演示、情景分享、工作坊、成组讨论、个案研究、经验分享等。对任职1年内新上任护士长,指定高资历护士长为其指导老师。

护士长轮岗根据护士长工作经历制订轮岗方案。①如病区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长,到门诊科室轮岗,熟悉口腔门诊知识及管理。②在口腔门诊工作的护士长,如无病区工作经历,有计划轮到病区工作1年及以上,或者去三级综合医院ICU进修,提高急救及应急能力。③从外院调入的护士长,先行口腔全科理论知识学习及门诊科室轮岗,熟悉环境及掌握口腔专业知识,不直接任命为门诊护士长。

护士长考核方法

管理能力考核。①护士长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执行力,科室主任和护士对护士长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表现。②科室的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感染控制执行力,包括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率,门诊科室四手操作率等。③护士长年度工作手册完成情况及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等。④护士长个人学历的提高及技术职称晋升情况。

应急能力考核。①每半年1次的急救模拟考试成绩。②气道误吸误吞处理能力。③分诊能力考核,包括口腔急症等候时间、诊室诊疗秩序、年度患者投诉本科室护士次数等。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考核。①胜任科室教学组长。②承担护理部主办的部级、省级、院级护理继续教育的授课任务[10]。③取得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授课资格。④每年数、教材编写、获得专利及科研基金项目立项等。

培训效果

2012年12月收集培训后护士长资料:全院护士长17名,本科学历及以上14名(含2名硕士),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17名;平均年龄(38.33±0.21)岁,显著低于培训前,学历和职称显著提高(P<0.05)。①护士长满意度得到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和医生对护士长的满意度达96%以上,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说明护士长的工作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认可。②提高门诊感染控制水平:门诊四手操作率达80%以上,诊疗过程采取避污技术达100%;所有口腔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2007年在国内率先将全院所有口腔门诊器械集中到供应室清洗消毒,提高了诊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11]。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显著: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加强患者气道管理,降低了病房患者误吸的发生率,全年患者误吸5例,全部抢救成功,提高了患者安全管理水平;门诊投诉率显著下降,纠纷投诉由2006年的54例下降到2012年的25例。④护理管理和培训水平明显提高:2007~2012年,每年举办1次口腔护理部级继续教育项目,共接收500多名学员;接收进修护士共113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我院于2008年成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口腔专业护士培训》临床护理实践及考核基地。培训过程中,有4名护士长离岗,除了1名退休外,其余3名均因不适合岗位要求离岗,离岗率为17.6%,符合人才使用机制[12]。⑤主编并出版《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流程》,统一了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口腔专科器械消毒清洗蓝获得专利3项,解决了口腔科细小锐器清洗消毒的难题[13]。

讨论

通过培训和轮岗提高护士长专科胜任能力,确定护士长管理岗位主要内容如下。①提高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促进护士长之间相互学习,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了学习热情。②口腔专科急症主要包括心血管病发作、晕厥和误吞误吸[14]。培训使护士长具备了口腔专科门诊管理和急救管理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的紧急调配。③护理部对护士长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安排护士长管理岗位及有计划地安排护士长进行轮岗[15],例如,安排急救和应急能力强的护士长在急诊科、手术室、颌面外科病区等重点科室,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符合口腔医院大门诊小病房的专科特色护理人才需要。

注重解决口腔诊疗中的热点难点护理问题培训课程紧贴实际工作,例如:①口腔诊疗过程的护理质量很重要,通过建立诊疗过程护理操作流程,统一各科室护理技术和行为规范,护理部依照规范先对全体护士长进行培训和考核,再由科室护士长培训和考核本科室护士,科室间每月交叉检查,分析各科室存在的问题,通过比、学、赶、帮,提高了全院整体护理质量,考试成绩达90分为合格,合格率为100%。②提高了口腔门诊治疗质量。将口腔材料调拌的无菌技术、调拌技巧、仪容姿势等按整体护理要求融入口腔材料调拌技术规范中,通过多媒体和现场示范教学,护士长树立“细节决定护理质量”的理念,重视护理操作技术细节,牙科材料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了口腔治疗质量。③提高了护士长感染控制理念和诊疗过程感染控制水平。口腔专科感染控制主要包括彻底的器械清洗消毒、四手操作、屏障防护技术等,培训后,诊疗过程屏障防护技术由未执行到全部执行,门诊四手操作率由25%大幅提高到80%;我院于2007年顺利将各科器械集中到供应室清洗消毒,解决了口腔细小器械清洗消毒难题[13]。提高了诊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护士长教学能力培训中注重护士长授课能力的提高,要求护士长参加本学科理论知识学习,护理部组织护士长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互相学习,提高了幻灯制作和讲课水平。2007~2012年,共举办5期《现代口腔专科护理》部级继续教育项目,接收500多名学员;接收113名护士进修,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我院于2008年成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口腔专业护士培训》临床护理实践及考核基地,有5名护士长取得该授课资格。

转变了护士长管理理念,优化护理管理队伍护士长转变了护理管理观念,实行人性化管理,促进护士观念的转变,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更具管理艺术,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和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投诉率明显下降。我院在2007~2012年5年中,有3名护士长因不适应现有管理机制离开护理管理岗位,年龄在45岁以上,学历为中专,缺乏应急处理能力等。管理岗位终身制的打破,增强了全体护士的参与竞争意识,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管理知识的自觉性。同时,通过竞聘上岗的护士长对自己的工作机会更加珍惜,增强其紧迫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护理团队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使护理管理队伍更具竞争力。

口腔护理培训范文第5篇

护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值得我们深思。我校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调整课程设置与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实验教学;护理学基础;师资力量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1]。该课程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实验教学是护生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此外,实验教学效果还可以检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情况。我们在多年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探索与实践,现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型与实验项目不匹配

部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需要应用模型人来完成,如口腔护理、导尿术、鼻饲法等。但由于模型人不够先进,表情、体征等无法真实模拟,护生无法预料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例如口腔护理时,模型人的嘴巴不能完全张开,护生无法进行正确的牙齿清洁。所以现有的教学模型不能保证护生顺利完成实验项目的操作。

1.2课程安排与实验室资源冲突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校护理学基础课程安排上3学期,所以存在两届在校中职生同时上实验课的情况。再加上这两年我校还开设了大专护理专业,大专二年级护生也需要学习一学年护理学基础。所以常会出现多个班级同时上实验课的现象。由于我校实验室数量有限,不能保证所有班能同时上课,导致护生实践操作机会减少,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目前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示范讲解操作后,护生分组练习,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评价纠正的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为中心,护生被动接受学习。护生用不着查资料、思考及创新,这严重影响了护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削弱了护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2],还限制了护生思维的发展。此外,这种模拟练习使护生的护理操作过于程序化、机械化,导致护生进入临床后面对许多问题感到束手无策。

1.4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

实验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临床医学新的成果和技术没有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3]。如近年来,临床医院常规使用的无菌溶液瓶塞均为平口橡皮瓶塞,而《护理学基础》课本中仍沿用翻盖式橡皮瓶塞;《护理学基础》课本上讲的铺床法、床上擦浴及洗发技术在临床中已淘汰,这些都直接造成教学与临床严重脱节。

1.5实验教师不足

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数量是决定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我校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原来仅有3名实验教师,所以当出现多班同时上课的情况就会导致大多数护生没有实验教师监督指导,使部分护生操作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2改进方法及措施

2.1加大经费投入,购买配套模型

我院自迁入新校区以来,成立了护理实验中心,学校投入上百万元购置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及模型,如高级多功能护理模型人、多功能护理床、进口心肺复苏模型人、静脉穿刺手臂模型、静脉注射手模型、心电监护仪、新型雾化器、全自动洗胃机等。新设备、仪器的使用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可以确保护生更加准确直观地完成实验项目。

2.2优化课程安排,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在课程安排上,尽量降低重课率,或者由任课教师自己来调整课程进度,把相同的实验项目分时间段来完成。在丰富实验教学资源上,新校区对现有教学实验室进行了合理设置和分配,如新建的一栋护理实验大楼,配有几十间护理实训室,部分实训室里有配套的床单位和模拟人,部分实验室用于做无菌实验,配有相应的操作台,此外还配备了重症监护模拟病房和中心供氧装置。另建有两个多媒体示教室,每间可以容纳近百名护生,用于护理学基础理论授课及操作示教。这样可以保证多个班级同时授课而不影响实验完成率和实验教学效果。

2.3丰富教学方法,注重人文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了护生的思维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护生为主体,辅以PPT、视频、案例、教师示教、护生回示、病例讨论以及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在提高护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评判性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让护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观察模仿、认识感悟、体验和实施人文关怀。因为这种来自实践的人文教育远比课堂灌输人文理论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

2.4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接轨

遵循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及与临床护理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我们对实验教学项目进行重新调整,删除陈旧的实验内容,增加适应临床发展的内容,如增加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穿刺术、留置针的应用、引流术等,删除与临床脱节的实验项目,将医院目前应用的新的操作方法教授给护生。

2.5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师是实验教学的主角,是直接影响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4]。建设一支技术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实验教师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新增多名专职实验教师,此外还注重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及考核,如要求实验教师讲公开课、安排其进修学习以及假期到医院科室轮转实习等,努力提升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通过改善教学环境和设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对策,有效解决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为我们向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人文修养的护理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和林.注重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J].中国医学管理,2006,26(2):41-42.

[2]周丽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3):94-96.

[3]苏桦.优化护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护理研究,2003(20):122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