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医学教学

口腔医学教学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口腔医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口腔医学教学

口腔医学教学范文第1篇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

(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

(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

(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

(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

(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

(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五、总结

口腔医学教学范文第2篇

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口腔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以及进行一定的教学实践,可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医学遗传学知识和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知识,但学生只有在进入口腔专业课的学习之后,才开始接触口腔领域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大多出现于口腔生物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相关教材中,内容分布较为散乱,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与口腔有关的遗传性疾病知识。基于当今医学遗传学课程在口腔医学中的学科现象和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我国口腔医学界广泛需求口腔遗传性疾病知识这一事实,有必要编写一套适用于多数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口腔遗传学》教材,并且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一定学时的《口腔遗传学》课程,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便于开展与口腔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和研究。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医学遗传学知识逻辑性强,难以记忆,涉及一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相对枯燥抽象,很多学生感到理解困难,不易掌握,并且各个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遗传学总课时较少,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中既要完成理论教学,又要完成一定的实验教学。基于这种现状,有必要探讨改革医学遗传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着重强调《医学遗传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为主。在《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从常见的遗传病入手,用典型病例分析介绍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及诊断治疗等知识,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作者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充分采用了PBL教学法,例如,针对“遗传病的系谱分析和遗传咨询”这一实验内容,作者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选题目,分角色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模拟遗传咨询的过程,寓教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系谱分析和遗传咨询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生动性

围绕2种口腔最基本的遗传性疾病———牙本质形成缺陷和牙釉质形成缺陷,针对口腔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以病案讲解的方式介绍牙本质和牙釉质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图片和视频形式重点介绍与口腔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的遗传和临床特征,让学生对这些疾病产生形象化的认识。为增加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近年来发表的前沿科学研究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疾病的表现紧密结合,学生可以了解目前国内和国际口腔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改进考核制度,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考试作为一种最主要的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犹如风向标,具有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作用。近年来,医学遗传学知识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增加各种新知识、新内容。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不能够依靠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必须寻找其他有效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一直以来,医学遗传学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试卷形式的终考制度,本教研室尝试在口腔医学专业中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既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又增加口头表达知识能力考核、获取新的科研知识能力考核、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考核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素质考核方式。即在最终的考核过程中,对课本知识仍然采取试卷考核方式,占一定的分数比例;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考核占一定的分数比例;课堂小组讲课考核占一定的分数比例;积极参与课堂模拟活动的考核占一定的分数比例等。另外,鼓励学生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并给予适当加分,最后得出一个合理的综合考试分数。这种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考试制度,让分数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加深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知识的掌握,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口腔医学教学范文第3篇

以往我院口腔专业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实验教学课堂理论讲解多,学生亲自动手锻炼的机会少;实验设备落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目的性不强,学习兴趣较差;大多数口腔实训室的年轻教师无临床实际操作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偏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实践教学过程严重脱离临床实际;且各口腔专业主干课程仅在所学专业理论的学期同时开设,在进行实习前,学生往往无法有效胜任临床实践操作的相关要求,严重的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和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认可。

2口腔实验教学的改进

为了能够改变这些以往在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严峻问题,有效提升高职口腔实验教学水平,我院口腔教研室各位同仁在深入思考高职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特点及学生学习特点的前提下,在口腔各临床专业课实验实训中实施了多项实验教学改进的重要举措,有效的提高和保证了口腔医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现将我院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几项突出的教学改进措施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2.1贴近真人的面部及口腔仿真实验的应用

贴近临床实际在仿真环境中模拟口腔操作流程是我院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口腔仿真头模用于实践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仿真头颅模型系统包括连接在操作台上的仿真头颅模型、面颊部软组织、可替代人造牙的上下颌以及高低速手机、三用枪等配套设备,能够很好地模拟临床真实环境。这些设备的使用避免了实际操作而产生的紧张和恐惧,克服了不规范的临床操作习惯;通过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相互结合的综合评价,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反复的演练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使用口腔器械的熟练度和方法实施的正确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规范和准确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示教,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临床操作习惯,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从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2.2口腔医学试题库建设与口腔试验考核相结合近年来我院口腔教研室在深入分析口腔助理及执业医师实践考核大纲的基础上,建立了我院口腔医学试题资源库。教师在学生平常的实践操作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各类实验教学中随机进行理论测试,测试过程贴近临床执业医师考核过程,采取分站过关式考核,每站的试题均由本人随机抽取,杜绝泄题漏题及主观性偏强的不利影响,真正考核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意识和能力,使近年来我院毕业生执业资格考核过关率有了普遍的提升。

2.3教学做一体化在口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口腔实验教学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实验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为此我院近年来聘请我市优秀的口腔科医生来我校担任多门口腔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通过在实验教学中以临床任务为导向,已解决临床问题为实验教学的突破口,贯彻了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典型病案的情境中加深了临床操作要点的认识理解,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马上印证自己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能力,教师更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当场进行纠正,现场解决学生的多种疑问。

2.4通过实训积极参加口腔技能大赛和临床实习前准备针对患者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和毕业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实际情况,我院自2011年开始对我院口腔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开展了口腔技能大赛。学生们抓紧宝贵的实践操作机会,在实验室里相互切磋技艺,通过交流体会共同提高。例如学生在完成一种修复体后,先让学生自评,自评时简要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成功及失败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对实训成果进行巩固,教师还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找出实训中出现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对于实训方案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实训技能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口腔实训室还利用假期对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学校聘请各医院的口腔科临床医生对实习前存在的多种问题给予指点,并且对于临床常规操作流程和要点予以辅导和复习,使学生在临床实习前能初步具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各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口腔教研室还选派多位年轻教师至临床一线顶岗实习,通过高职国培项目到兄弟院校学习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新思维,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水平,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

3口腔实验教学今后的努力方向和规划

口腔医学教学范文第4篇

(一)教材分析

专科教材目前主要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万前程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第2版)。首先,相对口腔本科教材来说,专科教材更新较慢,编写力量稍显薄弱,教材中选用的名称、技术方法和临床实际出现脱节,实际上参考教育部信息中心数据,近十年来口腔医学专科学生数量始终高于本科。其次,针对专科就业情况分析来说,就教材而言,肿瘤、感染、创伤等内容过多,而使用率最高的牙及牙槽外科章节内容又过于简略,细节上描写不够,按篇幅仅占整本书的七分之一,同学们在学习以后感觉仍很迷惑,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创拔牙技术本就注重细节,专科教材则一笔带过,未能详尽描述,想深入学习却无法开展。最后,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国家教育部曾不建议职业院校开展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专科层次只能开展口腔医学技术或者口腔工艺教育,所以教材在编制时就偏重技术而不是临床医学,适合性上就显得有些不足。

(二)实验实训效果不佳

卫生职业教育要求实训课要达到50%以上,实验实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目前专科教育对实验重视程度均不足,开设实验课质量达标难,另外为了节约一部分成本,开展实验又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实际上实验开出率会低一些。首先,专科教育设备更新慢,很多均为本科院校淘汰以后的实验器械,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人员配备也比较少,专业培训的实验员太少,大部分的实验员不参与教学,仅做做收发器械,开关门的简单工作,这也导致即使有好的设备到位,使用起来也较困难,维护保养不到位,新设备老化快。最后,仿真设备使用太少,目前外科教学的传统方法为:理论课学习——教师示教——临床实习。但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当前医患关系又尤其紧张,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示教非常困难,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根本没有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只能借助大量仿真设备来弥补,进行模拟操作,所以必须加大仿真操作的投入。

(三)就业率、资格证通过率不理想

目前来说卫生职业教育就业不容乐观,首先存在盲目招生情况,招生量超过社会需求量,当前口腔专业也存在这个问题,口腔专业的招生量过多甚至超过临床医学招生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就业困难。其次当前县级以上医院招聘门槛普遍过高,从事临床工作均要本科学历以上,出现了基层医疗缺人却又招不到人尴尬场景,而私立和个体的医疗机构大多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同时,由于毕业初期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存在医疗风险大的情况,这都导致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另外,专科毕业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差,均导致了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通过率过低,通过我们调研以及对往届毕业生回访得知,大家均反映颌面外科得分率低,在通过资格考试时成为拦路虎。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首先解决教材问题

我国颌面外科教材问题实际涉及到口腔医学教育体制问题,欧美牙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分属两个不同专业,欧美的牙医学仅学习牙槽外科知识,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的并非牙医,欧美的牙医学相对研究更深,但范围狭窄。而我国的口腔医学专科教育毕业生工作性质和欧美牙医接近,根据就业进行统计主要有三个方向:公立县级及乡镇卫生院、私营口腔医院和诊所、自主创业开办诊所,这些医疗场所均无进行大中型手术的条件,因此专科层次口腔医学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为能处理所有门诊手术的医师,门诊手术实际就是牙及牙槽外科手术。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临床工作。首先增加牙槽外科学时,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至36学时,提升至整个学时的25%,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同时增加,同时将于之相关的章节,例如麻醉、基本操作等,也稍微增加学时。其次教研室自行编制了专门针对牙槽外科的补充教材,细化充实了内容,并且增加了一下近年来的新技术新知识,尤其增加了大篇幅的微创拔牙知识,弥补了教材本章节粗糙和内容更新慢的缺陷。最后,也不是一味的将其他章节内容大删特删,其他章节疾病主要就放在诊断和预防上,比如说肿瘤,专科毕业的学生需要做的是能判断良恶性肿瘤,给出患者适当的建议即可,当今社会肿瘤高发,因此专科的毕业生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三级预防上也需要尽力,所以如何预防也需详细讲解,为国家的卫生事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其次针对实训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也是逐年加大,我院也是抓紧这个机遇,申请到国家的支持,将实验设备进行了更新,引进足够数量的实验员,同时对实验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要求对每一个实验都要会做,每一个新设备都要会用,另外组织力量编写了适合高职高专的的实验手册,尤其加大了牙及牙槽外科实训项目,并且与我市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有重点、典型的病例,及时与学校联系,组织学生分组、分批去观摩,由医院带教医生进行操作和讲解,加深理解,最后回到学校进行讨论式教学,由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巩固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将我院的仿真头颅设备数量和种类都进行了增加,首先从数量上满了学生,使实验课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能使用仿真头颅设备,还配备了数码互动设备,方便同学学习交流,并且针对性的增加了一部分适合专科实验的仿真头颅设备,比如针对颌面外科麻醉和拔牙操作,配备了阻滞麻醉仿真头颅模型和专用拔牙模型,使得牙及牙槽外科实训更接近临床,同学掌握的更好,实习医院带教医生普遍反映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更熟练

(三)针对学生就业率和资格证通过率低问题

首先通过加强宣传与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民营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其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增加学生就业率。针对专科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低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与毕业学生面对面谈话调研,发现普遍反映口腔颌面外科类考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实际工作环境难以接触到牙及牙槽外科范围之外的患者,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对其他章节知识点理解不够,遗忘太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出发,对牙及牙槽外科之外章节进行分析,除了讲解诊断和与方法外,对易考考点进行强化,同时建立了题库,采用了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对近几届学生的回访发现,采用了这些改革方法,本校毕业生资格证通过率比改革前显著提高。

三、结语

口腔医学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CBL教学法;PBL教学法;MDT教学法;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口腔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口腔医学生从理论教学向临床教学的过渡阶段,也是从医学生向独立医生转变的重要过程。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不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更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疗实践素质和能力,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培养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作为口腔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在面对患者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1],因此,制定合理且先进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内容。

1本科生临床实习面临的问题

1.1实习医生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是第1次正式参与临床诊疗操作的阶段,大部分实习医生缺乏与患者沟通交流的经验,在问诊过程中不能全面把握患者的主诉及病史信息,器械的准备不全面,操作过程中不注重临床操作手法和技巧,形象上不自信等,不能给予患者充分的信心。常常发生患者拒绝本科生接诊,或者拒绝接受治疗的情况。

1.2科室管理体制不同,导致教学质量差异

本科生临床实习为科室轮转制管理,不同科室之间的管理体制不同。某些科室单独设立本科生临床实习诊室,由教师统一带教实习。某些科室则由不同带教医生分管实习生,根据带教医生排班安排实习生上班时间。管理体制的多样性一方面有利于实习医生接受多样的临床实习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可能带来教学质量的差异及统一考核的困难。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如何做好带教医生的培训,确定教学大纲,增设必要的全科室学习机会等,需要进行实践探讨。

1.3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引导

临床实习工作相对繁复,时间紧凑,带教医生有时难以面面俱到,关注到每一个实习生的接诊过程。部分实习生工作责任心不足,自行劝走患者,不及时向带教医生请教。部分实习生蒙头自己干,临床操作的思路不清晰,对实践的理解不充分,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实践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原理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有利于实习生对疾病的诊疗有更深入的认识及技能的提高。因此,临床实习教学过程,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引导,把握每一步实践的质量,对带教医生及实习生都具有挑战性。

1.4缺乏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

随着现代口腔医学分科的进一步细化,在亚方向深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亚专业的医生对其他领域关注日益减少,制定综合诊疗方案存在难度。实习生轮转过程专注相应科室的知识技能,多为“单病单治”,难以建立系统全面的诊疗思维。由此在面对较为复杂的病例时,往往缺乏综合诊疗的思维,毕业后职业能力欠缺。

2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模式探索

基于以上口腔本科生实习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合理的教学流程及高质量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实习生教学质量的核心[2]。本科生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站即是本科生临床实习,需要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一方面要有效的接轨本科的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步步深入,激发实习生的教学兴趣,达到合格本科毕业生的要求。相对于理论课教学,临床实习的教学方式需要更立竿见影,以切实解决临床问题出发,突击每一个知识盲区,体现在每一个临床病案的诊治过程中。在实际操作训练中,建立口腔医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以达到成为一名合格口腔医生为目标。由此,本文对口腔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流程及方式进行以下探索,以期提高本科生实习的教学质量。

2.1实习初期理论与实践巩固

进入本科实习阶段,必要的理论及实践巩固教学,能帮助实习生完成心理及能力的过渡,更好的进入临床工作。可通过教师讲授或实习生汇报的形式进行教学,授课内容可根据实习初期的需求设计。首先,口腔医学涉及众多的临床操作器械,有些在临床前培训中使用,还有大部分更新换代的操作器械需要本科生提前熟悉。系统的器械知识梳理,专业的说明书学习和临床操作要点讲解,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操作中的器械选择,也极大程度降低操作事故的发生。其次,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本科理论教学不同,实习期的理论教学不仅要注重对疾病诊疗过程的梳理,还要侧重对操作技能的讲解,并且结合理论与实践过程,加深实习生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解,及对治疗预后的认识,运用到临床实操中。另外,实习初期应注重培养实习生的沟通技巧、病历书写规范及医疗法律条款的学习,树立口腔医生的职业感和责任心。

2.2实习期CBL教学

口腔临床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诊患者及进行临床诊疗操作。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是指以实际病例为中心,实习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知识巩固和技能提升的目的[3]。因此,CBL式教学是医学本科生实习的重点教学方式。临床实习中,应鼓励本科生具有独立接诊患者的能力,树立口腔医生的职业感。在接诊过程中收集完整的临床资料,开展必要的临床检查和辅助检查,理清疾病发生、发展的思路,做出临床诊断。教师在该过程中应引导实习生梳理重点的临床问题:患者的主诉及现病史?家族史及全身疾病史?疾病的临床表现?疾病诊断的证据?是否需要辅助检查?需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在实习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辅助实习生完成整个病案的接诊过程。口腔疾病的治疗大多需要实践操作,在病例中积累操作经验,锻炼操作技巧。首先,实习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操作前熟悉治疗的流程及操作要点,讨论如何避免治疗过程易出现的操作问题,以及疾病的预后分析及并发症的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关键步骤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做好病例的质控,切忌实习生自行盲目操作,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例如,拔牙病例中须双人核对牙位,深龋去腐过程判断窝洞制备效果,修复科牙体预备后检查牙体形态等。按照治疗难度评估标准,教师应针对不同实习阶段的学生选择适宜难度的病例。由简到难、从常见病到综合病的分类进行,循序渐进。例如,在外科实习初期可选择前牙、前磨牙拔除的简易病例,后期可选择正常萌出第三磨牙、埋伏第三磨牙的复杂病例;牙体牙髓科早期可选择前牙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病例,后期可选择磨牙根管治疗病例等。这依赖于带教医生及科室制定科学的疾病诊疗难度评估系统,确定教学大纲,对实习生行分级培养模式。

2.3阶段式Seminar或PBL教学

研讨会式学习(seminar)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指针对某一临床问题,在集中的场地以小组形式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交流,提供综合性的、全面深入的、跨学科的学习[4]。在临床接诊过程中,学科讨论及操作诊疗时间有限,大量的临床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已达到加深理解和认识的目的,有助于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首先,Seminar和PBL教学可阶段式的安排在临床实习课程中,根据临床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讨论[5]。其次,该形式鼓励实习医生通过课后自学、查阅文献等方式,对临床病案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培养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Seminar和PBL教学以文稿或PPT汇报的形式开展,有助于知识的分享和讨论,并且培养实习生知识总结和沟通交流的能力[6]。

2.4贯穿实习期的MDT教学理念

MDT(multipledisciplinaryteam),即多学科团队协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医学中指多学科会诊,是提倡现代化协作组医疗的一种新型诊疗模式[7]。目前,口腔专科医院的学科分类进一步细化,诊疗服务专业化的同时,患者的综合诊治出现一定的困难。在口腔本科实习过程中,培养全面、系统的诊疗思维,对后期专业深造或社会就业都必不可少。MDT教学理念倡导多学科综合医疗的理念,让实习生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整合多学科诊疗模式,尽可能制定出最优化的诊治方案,促进患者健康利益最大化。MDT的教学方案可融入口腔本科生的整个实习阶段。首先,可开展MDT典型病例讨论。选择临床实际病例,融合到Seminar及PBL教学讨论中。优先选择至少包含2个及以上学科的跨学科病例,开展小组讨论。其次,注重每日的临床工作总结。带教医生引导实习生利用MDT的诊疗思维评价每日临床病例,深入总结,提出问题,激发实习生课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开展MDT序列治疗讲座。大多数口腔疾病均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诊治,例如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牙,需要牙周科及牙体牙髓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波及牙根的颌骨囊肿,需要牙体牙髓科行患牙根管治疗,修复科行冠修复,外科行囊肿摘除术。另外,一些特殊病例更需要多学科的会诊,以提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全院MDT病例讨论及全科等综合性科室的培训,有利于MDT教学的开展。但是也会遇到实际的问题[7],例如,不同组实习生的科室轮转顺序不同,实践基础有较大差异;部分专科未实习就进入全科实习,缺乏专科诊疗经验等。针对这一问题,在MDT教学模式中,需制定合理的科室轮转计划,带教医师针对不同的实习经验,制定适宜的带教方案。

3可行性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