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政治教案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政治教案

课后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

1.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传统道德D.传统习惯

2.下列哪种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

3.下列不属于传统思想范畴的是

A.理论观点B.学术思想C.道德观点D.古代文学

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这说明

①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6.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7.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8.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媒体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儿读经(典)热”的报道此起彼伏,仿佛让人感到“复兴传统文化”热浪袭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这种行为不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B.这是对传统文化重视的一种表现

C.这是一种复古主义,在今天不值得提倡

D.有利于文化的创新

9.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10.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

A.对我国传统的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的回归

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摒弃

C.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

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民间传统文化部分化为乌有。自然的名山被改造成了经济的名山;古建筑陷入了“开发性破坏”的怪圈;名人故居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变成一堆瓦砾;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不时要面对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12.上述材料表明

A.文化传承的重要性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保护的重要性D.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13.为此,我们必须

A.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B.敢于否定一切传统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

14.韩再芬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只是博物馆式珍藏。与时俱进地采用创新手法,走人市场,走近群众才是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这表明,要真正保护民间艺术,我们必须

①好好珍藏,细心呵护②走进市场,走进群众

③勇于创新,勇于开拓④加大研究,加大保护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15.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D.教育方式的变革

16.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方的“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中,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其中相互激荡,既催生了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A.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B.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每一次思想运动都促进了文化的向前发展

D.文化运动也影响了思想运动的开展

17.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③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都发生了变化④运动中都宣传了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形式,它集中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①是由古代先贤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越不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可使中国人民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005年6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这说明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D.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影响

2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②传播文化的功能③创造文化的功能④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3.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24.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共30分)

2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相对稳定性B.鲜明民族性

C.科学完整性D.落后腐朽性

26.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艺的有

A.古代文学B.传统戏曲

C.传统绘画D.传统建筑

27.由于不少地方的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几近“濒危”。现文化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

A.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8.2005年5月6日,宋楚瑜率领亲民党访问团祭拜黄帝陵,在祭文中宋楚瑜庄重地读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面对黄帝陵那些超过千年的古柏,宋楚瑜不由地感慨:“这些千年古柏就是我们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印证!找到了“根”,不忘“本”,两岸问题就非常容易迎刃而解。”上述事实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C.文化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29.“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30.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移风易俗

C.顺其自然D.批判继承、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