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分析论文

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精选

教育分析论文

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当今日的幼儿成年时,面对的,将是一个国际竞争和世界合作日益发展的新世纪。到那时,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将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科学》载文,把外语与体育、电脑、音乐、书法列为现代“五艺”,指出“精通一门外语是现代人成功的一半。外语可说是‘五艺’之重心。《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第三期刊载的《浅谈幼儿园外语教育》一文的基本观点和我们的观点相似。总之,未来人才不可不懂外语,这是大家都承认的。

至于幼儿期能不能学外语,这也已为大量的科研和实践所证实,似乎也没有太多异议。目前,看来问题的焦点是:幼儿园要不要组织幼儿学外语,谈论幼儿学外语会不会引起错误导向。我们考虑,幼儿学英语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有日益发展的趋势。但在教幼儿学英语时较多地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这种方法不符合幼儿学语言的特点,也不利于为培养未来人才所必须的外语能力打基础。因此,我们感到有责任探索一种适合幼儿特点和幼儿园条件的英语教材教法体系,并且把它作为幼儿园整体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研究。一方面,回答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另一方面,探索英语能力的发展与幼儿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其目的正是想通过共同研究使已经存在的幼儿英语教育步入正确轨道。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其优势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音、语调的模仿而形成语感,这种自然而然的学会,称为习得。所有正常儿童都是这样学会听说母语的。对于说汉语的儿童来说,英语是第二语言,当他们进入一个说英语的环境里时,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习得英语,这已为很多出国留学人员的子女所证实。说英语的儿童在中国生活了几年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这种语言习得规律对我们组织幼儿学英语有什么启示呢?在汉语占优势的生活环境里有没有可能发挥第二语言的习得作用呢?

语言习得的第一个条件是需要有大量“听”的机会,也就是要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积累多了,就能脱口而说。习得母语就是这样,有的孩子开始说话较迟,但一开口就能说许多话。学第二语言也需要同样的过程,并且要由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充分的“听”的机会,所提供的信息要既能激发幼儿注意倾听的兴趣,又可不断重复而不单调枯燥,从而克服外语教学中听什么、说什么,听多少、说多少的通病。把外语学习中被动的听→说练习,转变成为对外语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主动习得过程。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汇集了大量英、美等国常用的儿童歌曲,从我国幼儿语言、音乐发展的特点以及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等方面分析推敲,加以筛选,并邀请一位美国专家和她的两个女儿朗读和演唱,制成录音带(名为《唱唱玩玩学英语音——儿童英语歌曲精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幼儿对语音、语调、语感的自然习得优势,为其终身英语能力的发展打基础。即使进入小学后中断学习,打下的语感基础日后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某些英语教学的负作用——单调的字母、词句练习妨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用汉语方言的语调念英文,进入日后难以逆转的误区等。超级秘书网

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开办双语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幼儿园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应围绕此任务进行。而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幼儿园没有认真贯彻规程所提出的要求,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为了赶时髦,吸引招生,甚至更直接的目的是为幼儿园搞创收,急功近利而忽略了促进幼儿发展的长远目标。具体表现在:某些幼儿园为了突出英语教学,在各科教学之外增设英语课,有的课时还比较多,这样增加了幼儿学习英语的负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还有的是挤占其他教学和游戏活动的时间,干扰了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很不利。这些做法实质上违背了幼儿教育的目的。所以,英语教学应该在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二、怎样看待幼儿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有机体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某些外部条件对有机体的影响可以超过在其他时间所能达到的程度。但是,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关键期在时间上并不那么明确,这个时期的刺激效应也不是不可逆的。比如,兰内伯格根据潘菲尔德和罗伯茨的材料,并以早期和晚期单侧脑损伤以及智力迟钝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提出了2岁持续到12岁的语言接受期的假设。而我国主张双语教育的人将关键期的时间缩短到学前期,这是对关键期的片面理解。实际上,兰内伯格提出的关键期并非只限制于学前阶段,它应该持续更长时间。此外,近来经过剥夺再习得语言和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对于语言关键期所受不利影响绝对不可逆的观点,予以了某种程度的否定。有人认为,如果让2岁儿童学会说一门外语,那么,他需要花上20年左右才能达到他所学语种的国家的大学毕业生的语言能力,而一个18岁的青年如果有最佳环境只需4年时间就能完成。所以,那种认为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里指学前期)错过了第二种语言的学习,而在学前期后再要接纳第二种语言就颇为困难的观点,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三、开办双语教学应具备哪些条件

开办双语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开办双语教学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有一定的环境条件

语言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练习而获得。缺乏一定的情景,语言学习就很困难。因此,幼儿园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应该设置模拟的汉英双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如在活动室分设汉语区和英语区,英语区摆放的物品和墙上饰品下注明英文,也可放置一些英文图书,使幼儿置身于两种文化背景之中,通过观察、比较,最终达到对两种不同文化的鉴别和理解。同时,应创设一种模拟的汉英人际交头境,使幼儿有机会感受和运用两种语言,这就要求除外籍教师以外,中国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也必须用英语与幼儿交流,否则,幼儿在英语课上所学的英语不能及时得到强化。

2.应有一定的师资条件

高水平的师资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保证。要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水平,就必须具有既掌握相当英语知识又懂得幼儿教育的师资。而目前,大多数双语教学幼儿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有的幼儿教师英语水平低,在教学过程中,当幼儿提问到未经准备的内容,就措手不及。有的教师发音不准确,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孩子一旦接受错误的语音训练,再想纠正就非常困难。有的园高薪聘请高校英语教师或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其中一些人不了解幼儿心理,采用成人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没有特色,使幼儿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3.应有经过科学研究的幼儿英语教学内容体系

幼儿英语教学必须符合幼儿身心特点,促进幼儿发展。目前,我国还未有一套自己的系统而科学的双语教学教材。幼儿园教师自己选择或创编教材有很大的随意性,内容忽深忽浅,没有照顾幼儿的接受水平,甚至有些园几年下来只教会幼儿一些单词或几句口语,幼儿学了之后不会用,很快就会遗忘。

4.应有一套适合幼儿的英语教学方法

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避免成人化。幼儿园应以口语教学为主,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听、说、读等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避免强迫死记硬背。如用英语向幼儿介绍玩教具、用餐时介绍食物的名称和特点以及餐具的颜色和形状等。幼儿在请求教师帮助时,必须运用正确的语言才可能得到帮助。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在具体情景中接触并获得实用性较强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模仿练习,幼儿就可以无意中掌握一定情景下语言的运用。超级秘书网

在英语教学中还应注意利用各种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幻灯、录音和录像设备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四、在双语教学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幼儿双语教育体系的建设

只要幼儿园开办双语教学,就应在幼儿园深入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探索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目标体系、教材与具体教法,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幼儿学习的英语教学体系。

2.幼儿双语教学效果的长期性与连续性

科学研究证明,儿童接受教育的效果与其年龄关系不大,与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确有关系。当前,幼儿在学前期学习了英语,但进入小学后如果不能继续学习,就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因此,还应进一步探讨幼儿园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以巩固和提高儿童的英语水平。

3.应在幼儿师范学校开设英语课

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生活的年代,英国发生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正式在英国得到确立。洛克在政治上拥护由大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哲学观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教育思想受蒙田、弥尔顿等人实利主义的影响,反对空疏的学风,要求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系统地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在其发表于1693年的著名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洛克总结了自己从事家庭教育的经验,为英国绅士的培养提供了详细的方案。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体强壮、品德及智力良好,具有处理实际事务的绅士、实干家。绅士要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学问”等品质,其实质是要求把儿童训练成具有清晰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掌握经营工商业的知识和技能,仪态高雅、举止适度,通晓世故人情,善于处理公私事务、勤奋勇敢的实业家和事业的开拓者,他们的能力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充分反映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在广度与深度上均在不断加强,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初见成效,但就我国现代化程度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应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什么样的儿童,如何增进个人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在《教育漫话》中写道:“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凡只标页码均出自此书)他还认为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因此,洛克提出了一系列将儿童训练成“绅士”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1健康教育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体魄对于一个绅士来说是必备的条件,是个人幸福和事业的基础。《教育漫话》的开篇就谈到了绅士的健康教育问题,他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P1]“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有强健的体格。”[P1~2]他反对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主张通过逐渐的训练,养成孩子健康的体魄,使之能够适应各种艰苦的条件和多变的环境,成为将来有用的人才。如要求儿童衣着不要过暖,每天用冷水洗脚,多过露天生活,穿宽松的衣服使身体得到自然的发展,饮食要清淡简单,能够忍受饥饿,不喝烈性饮料,睡硬板床,少用药物,使儿童从小就能忍耐劳苦,具有坚强的意志。

1.2道德教育在洛克看来,德行是绅士所应具备的品行中占第一位。在《教育漫话》中,洛克用了多半的篇幅讨论绅士的道德教育问题,他是从实用主义、从绅士的个人幸福的角度来讨论。他写道:“权力与财富,甚至德行的本身,其所以被人看重,也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增进我们的幸福之故”。[P122]“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P114]洛克认为绅士应具有理智、礼仪、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品德。对于理智,洛克认为人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具有高贵美善身份的“理性动物”,“要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去“克制自己的欲望”。[P19]培养儿童的理智感,就是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使其习惯于抑制有关财富、服饰和饮食的各种嗜欲,在享受自己的利益与幸福时考虑到别的伙伴的利益与幸福,并要儿童从小不要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使他们具有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培养儿童良好德行的方法是形成儿童发自内心的羞耻心和对荣誉的崇尚之情。洛克十分重视绅士良好礼仪的养成。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P68]良好的礼仪主要表现为尊重别人、懂礼节、讲礼貌、有风度,“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优雅有礼,”[P119]不要使儿童受到粗暴、轻蔑、非难、刁难等不良习气的影响,要恰如其分地表示一种礼节与尊重,而不可礼节太繁,使人疑心是谗媚、伪善或卑鄙。礼仪的形成要注意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要多与品行高尚的人交往。礼仪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绅士事业的成功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懂得人情世故又娴于礼仪,“他凭着这一点点成就,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上的造诣就可以更高。”[P69]洛克把“智慧”解释为“使得一个人能干并有远见,能很好地处理他的事务,并对事务专心致志”,[P117]即要求绅士具有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与素养。这种“智慧”与“狡猾”是相去甚远的,“狡猾的计谋只能使你占一次便宜,但是以后永远要吃亏”,“但是,坦白、公正、明智的人则人人都会为他让路,他可以直接去做他的事”。[P118]至于勇敢,洛克认为,勇气和坚韧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行”,[P94]绅士在事业上总是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他们必须受得住一切苦难,需要从小就训练他们克服懦弱和胆怯心理,遇到危险的时候,才能镇定自若,面临艰险毫不退缩,勇敢前行去获得事业的成功。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洛克认为,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应该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性情与特点,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天性与才能;要及早施教,形成儿童的习惯;要使儿童爱好名誉知道羞耻;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奖励不要变为引诱,少用惩罚,惩罚不要养成奴性;恩威并重,既要有父母和导师的威严,又要有慈爱;以榜样和说服教育为主,导师与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儿童与有德行的人交往等。

1.3知识教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从绅士获取个人利益和幸福的角度,他为绅士安排了广泛的教学内容。绅士除了要掌握读、写、算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年代学等知识。法律对一个绅士来说是非常有用,必不可少,“从一个保安官一直到总长,我知道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法律”;[P159]年代学可以帮助绅士了解历史的进程;商业算学可以帮助他保持原有的财富;跳舞“可以使一个人终身终世保持优雅的动作,而且它还能够使得儿童具有一种大丈夫气概和一种合适的自信力”;[P172]城市的绅士要学习一点金工、油漆、雕刻等手艺,乡下的绅士学习细木工、园艺等手工艺,从这些有益的体力活动中得到消遣。在教学方法上,洛克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他看来,儿童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掌握现成的结论要重要的多,他写道:“我觉得儿童能闲谈逗人喜欢,还不如善于推理来得使人高兴。”

105]要培养学生爱好知识,主动钻研的精神,“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求知。”[P168]要培养和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他们可以用来除去生来的无知”。[P102]为鼓励儿童的好奇心,父母和导师对于儿童提出的问题要尽力给予善意的答复,切不可敷衍了事。此外,他还倡导实物教学,在学习中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游戏与学习交替进行,把学习变成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不要让学习变成学生的任务和负担,使其乐学。

2“绅士”教育思想的启示

虽然洛克当时提出的绅士培养计划是针对上层社会子弟,以聘请家庭教师的方式进行,这在今天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潮流下是应加以否定的,但其育子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某些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2.1健康———个人幸福国家富强的基础洛克从儿童的长远幸福和国家的富强角度考虑,认为儿童的身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要求儿童的身体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外部条件,能够忍耐劳苦,能适应开拓事业的需要。身体健康,事业有成,个人的幸福就有了物质基础,每个个人的富裕和幸福最终会聚成社会的繁荣与富强。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反对父母亲对孩子娇生惯养,要求对儿童从小就进行近乎残酷的体质训练,充分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家庭收入普遍提高,又加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对孩子都是千依百顺,有求必应,生怕孩子饿着、冻着、累着,给孩子准备各种精细的食品,不让孩子做哪怕一丁点儿家务,甚至给自己孩子的东西少了或差了点,就觉得似乎在虐待孩子,平时整天关在家里,怕孩子在外面受到伤害;在学校里,由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于升学的压力,孩子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身体不仅没有得到锻炼,反而受到损伤。结果怎样呢?2001年底我国公民体质监测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与1995年相比没有提高而是全面下降。据介绍,在这次调查中,青少年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专家指出,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落后于身体形态的增长水平,这为他们青春期发育结束后进入成年期留下了健康隐患,同时也会造成学生毅力、耐力、吃苦耐劳、承受挫败心理能力的降低。[2]这是铁的事实,而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连身体健康都谈不上,那还有什么强健的体魄?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强健的体魄适应环境就会遇到困难,同时,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点上,洛克的思想对我们是有警醒意义的。超级秘书网

2.2德育观的转向———合理利己洛克承认人是有私欲的,“但这不是我们的错处”,[P21]关键是我们要用“理智与规范”去约束我们的欲望;对人道德,于己有利,“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就愈容易”,[P64]有良好的礼仪,“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上的造诣就可以更高”。[P69]洛克实际上在讲述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获取自己利益的权利,但前提是你必须尊重别人的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自己的利益也将得不到保证。洛克的德育观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不可谓不重视德育,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专职德育工作人员队伍,德育理论研究也异常繁荣,可是一谈到实际情况,人们就开始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感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我们的德育观难道就没有问题吗?以前我们的德育理论总是强调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服从、奉献与自我牺牲,所宣扬的典型是那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大形象,似乎谁做出的牺牲越大,所遭受的损失越惨重,谁就越道德。事实上,这是一种普通人很难做到的“英雄人格”,很难内化到每个普通人的实际行动中去。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所指出的那样,不存在不能落实为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3]利己或自利,是人的本性和本能,在正常情况下,人总是趋向于做于己有利的事,而不愿去做使自己感到痛苦和不幸的事情。自利并没有错,关键是要合理合法,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德育观念,在承认并鼓励个人获取他们正当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如果我们能使儿童真实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使他们明白利他更有利于自己,才能调动他们履行道德义务的积极性,我们的道德教育将会步入另一番柳暗花明的天地。

2.3知识教育———重在发展思维能力在洛克看来,“学问应该是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掌握知识最终是为了帮助绅士做出自己的判断,使行动更符合理智的指引,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热爱知识、尊重知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更进一步进行研究。知识与智力并不是完全等同的,虽然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智力的发展,但是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智力的发展既与知识本身的智力价值高低有关,又与知识掌握过程中智力的参与程度有关。我国的教育素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为荣,这种扎实是怎样来的呢?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然后为了掌握知识,又让学生背诵记忆,反复做题,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是看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至于这些知识“是死是活”则不管,连一向被认为最有智力训练价值的数学教学,都被演绎为老师在黑板上讲解题过程,学生只须依葫芦画瓢就行了。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一点点消失殆尽。难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杨卫平迷惑:“现在,我们一不缺钱,二不缺仪器设备,三不缺勤奋努力,为什么到头来原创性成果还是比不过别人?”[4]这种迷惑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重要的是增进心的活动能力,而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5]这是知识教育应该牢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

[2]/GB/jiaoyu/1055/2075905.htm.l

[3]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隐性教育作为与显性教育并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隐性教育,发挥隐性教育的教育功能,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它是指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对象客体的思想、行为、情感、心理等发生影响的教育,隐性教育将教育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氛围中,通过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受教育者感受不到自己处于受教育的地位,但却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隐性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它把教育目的巧妙地隐藏在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体验、感受,达到教育目的。二是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具体的规范,不受时空的限制,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它不公开思想教育的内容,将教育内容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暗示、舆论等产生潜在的动力或压力,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四是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完全依靠受教育者的主动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1]。

2班级管理中运用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2.1隐性教育符合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教育他的。”[2]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智力,拥有较多的知识,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性,对周围的事物能进行自主的分析和认识,喜欢独立思考,很少简单地接受现有的观点和理论,厌恶和排斥理论灌输,希望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认识或判断问题,当他们真正地从心底里认可时才会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隐性教育不将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受教育者公布,始终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思想感染中,他们能自主地选择参与什么,不参与什么,学习什么,怎么学,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能直接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外来的教育,避免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2.2隐性教育符合新时期班级管理的特点“大学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想交流所依赖的集体”[3]。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最重要场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班级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学生生活方式丰富多样,思想观念、价值导向也趋于多样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师生比例越来越大,辅导员、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和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这对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隐性教育不受时间、不受空间、不受形式的限制,同时也是靠学生的自主参与达到教育目的的,因而辅导员、班主任只要把日常生活中所渗透的各种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把教育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学生个人的活动中,这样就能全方位地展开,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个性、兴趣等各方面产生教育作用。

3隐性教育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隐性教育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参与,而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和吸收教育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说,隐性教育是通过适当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因而我们在运用隐性教育时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

3.1重视视听环境建设,以视听熏陶育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其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因而视听影响对人的无意识渗透能力最强。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学生视觉环境的建设,把学生学习的教室、生活的宿舍等环境按照审美要求把目标价值理念渗透其中,如:学生和老师共同制订班训、班规,并粘贴在班级固定教室中;进行宿舍美化比赛,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自己的生活空间,制订自己的宿舍规章制度;利用好班级黑板报,定期更换黑板报内容,内容要积极向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生活环境,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的参与,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变得更有意义,学生不仅有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多方面需要。也应加强听觉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传播高尚的文化信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利用班会时间、课余活动时间等,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认真组织班级升国旗、唱国歌活动等等。虽然学生的注意力多数不会集中在这些环境性内容上来,但这些环境性内容所传达的观念信息会在学生无意识中积累到他们的意识底层,当达到一定积累或现实中需要解决相关的问题时,这些信息就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影响,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3.2加强思想情感交流,以需求服务育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很重要。班主任、辅导员要时时处处关心了解学生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行,并能适当地给予鼓励、支持和引导,这不仅能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也能有效地防止教育中学生对老师的排斥心理。网络已成为当今的主要传媒,它已深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个角落,尤其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因而老师要注意发挥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公布个人的电子邮箱为学生提供一条与老师交流的新途径;通过QQ与学生进行不公开身份的交流;通过校友录与学生商讨和交流班级事务;通过BBS向学生传输各种知识信息等。网络中的交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可以自主地选择是否与老师交流,交流什么内容,老师则始终是以提供需求服务的形式出现,老师与学生处于融洽、平等的氛围中,十分有利于交流双方的心理相容。当学生处于愉悦、积极、热情的情感状态时,认知的主动性和效率就会高,而老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的则是学生最新最具体的思想动态,能因势利导,及时进行教育渗透。超级秘书网

3.3构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以舆论导向育人行为模仿是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方式。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从众心理和倾前意识,因而在班级管理中一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要为学生树立行为模仿的对象,通过构建积极的舆论导向氛围,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应经常向学生宣传典型的人物、事迹,及时发现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送温暖”、“扶残助残”活动;老师也要以身示范,加强道德修养,以德修身,严谨自律。通过正面因素的积极倡导,负面因素的强烈批判,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扩大正面因素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悟中学,在学中悟。教育,有时不在于教,而在于悟,悟出来的教育道理比“灌输”的教条更具有指导意义。

3.4做好制度建设和实施两个环节,以行为反馈育人孟子指出,“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班级管理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能公平公正地执行规章制度。一方面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坚持民主化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讨论、制定过程,这样不仅能切实反映学生的自主要求,而且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制度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度和接受力,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教育强化作用。另一方面在制度的落实方面要公平、公正,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制度的约束力量,不能因某种“潜规则”而使制度失去其存在的约束力、说服力。制定制度的目标是规范行动,而最终的着眼点却是端正思想。必须重视通过加强行为反馈的正向作用,确保制度导向的巩固和落实,让学生看到的、听到的、自身认识到的与制度的内容要求一致,巩固和内化制度的规范作用,增加教育管理的实效。

参考文献:

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在导语中渗透

皇帝的新装一文讲的是皇帝爱穿新衣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最终在两个骗子导演的骗局中演出了一场荒唐的闹剧没穿衣服上街游行落得被他的臣民耻笑的下场新授前我先设计好了一个导语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曾子杀猪一天曾子一家去市场儿子吵着要母亲买肉母亲舍不得骗他说回家杀一头猪给他吃回家后曾子便磨起刀来妻子不解曾子说在市场你不是允诺儿子要杀猪的吗我们作为父母的可不能失信于孩子否则将来怎么教育孩子呢他妻子没法只好依了曾子杀了一头猪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曾子为什么这样做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顺势引导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我们必须从小诚实守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看看一个国家的臣民没有诚信时这个国家会怎么样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认识诚信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化对诚信的认识。

二在讲读中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例如讲解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有些学生对于战士火中救朝鲜儿童这一动人场面无动于衷认为不值一提我引导学生注意战士救人时的一系动作词语踹扑摸拉论文格式抓跑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母女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气概惨烈的场面使学生震撼借此我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别人身处困境时能勇于上前相帮做到见义勇为又如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许多学生粗浅地认为这是一篇有关动物的科普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体会感情的教学过程中抓住老斑羚甘愿作垫脚石让小斑羚飞渡成功的场面重点分析通过让学生赏读质疑探讨去挖掘课文的深刻内涵学习并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则敢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经过这一课的学习许多学生行为发生变化主动帮助别人关心集体的事情越来越多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本身。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