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基本理论范文精选

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基本理论范文第1篇

【正文】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学习理论,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提高全党全民族的理论素养,使学习理论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当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应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学得更深一些,更系统一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几点基本思路,以求从更深更广的层面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探讨如何深化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打好理论根基,在实践上更好地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分析解决各种思想和工作上的实际问题。

一、邓小平理论是作为一个内在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而存在的。因而,我们学习时就要在准确把握它的基本观点及其内在逻辑结构和联系,再现邓小平思考问题所经过的逻辑历程上求深化。

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邓小平的“文本”。这些“文本”从形式看,主要是一些报告、谈话和指示,没有很多长篇大论和思辨性文章;从表述内容看,它阐述的大多是明确的论断和观点,是我们已经干、正在干和将要干的事情,与我们的思想和现实生活贴得很近。但是,这并不说明邓小平理论没有科学体系或缺乏理论深度,也并不意味着人们只要照着干,天天在实践就等于真正理解、掌握了它的真谛。

思想史上,伟大人物的“文本”形式往往取决于历史的条件和个人的特点。文本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学理型的理论文本和实践型的理论文本。前者从概念、判断到推理到分析论证方法,有严密逻辑性的系统的知识或观点,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有一个所谓“自圆其说”的内在逻辑体系。后者以谈话、对话、笔记、通信、报告甚至文学形式出现的一个个分别独立的观点或主张,相互之间形式上不存在什么推理或论证的逻辑关系,但从整体上去考察它们,确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解答了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基本问题。据此观之,邓小平的“文本”无疑属于后者。

邓小平的“文本”之特色,首先表现为,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战略家,他的历史使命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导人民在中国实践社会主义。因而他提出的每个重要思想观点和决策,总是针对某一重要情况,为了回答或解决某一重要问题而作出的。这些重要思想观点和决策的提出,都是以他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历史经验、特殊的中国国情、崭新的时代精神为依据的。更是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长期探索、深思熟虑的结果。其次,它也表现在邓小平在不同时间、地点、场合提出的每个重要思想观点和决策,由于都是始终紧紧围绕着一个根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提出来的,因而它们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整体,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问题,或者说都是这个根本问题的逻辑展开。它们从整体上探索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初步地但也是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第三,它还表现在邓小平又善于用极其简明朴实、形象生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说出深奥的理论道理,把他对中国根本问题的长期的深刻的思考结果,快速地传达给广大干部群众,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从而很快转化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先进的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具有一个内在严整的逻辑体系,我们学习时就要努力去读懂读通邓小平的“文本”,在学习“文本”上多下功夫,更要透过“文本”的形式去深入挖掘、梳理它的逻辑体系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地、系统地、完整地、历史地把握邓小平理论。

一方面,我们既要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地研读邓小平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观点,更要注重从总体上和逻辑体系上去领会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注重在学习中完整地再现邓小平思考这些问题所经过的深刻逻辑历程。这就是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提升为思维具体的实践、认识、理论抽象的加工制作功夫,最后形成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并没有现成地很明显地摆在那里,而是需要我们在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把它梳理出来。

我们有些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偏向,即不能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各个重要思想观点、决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统一关系,随意地孤立地只强调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观点、某一项决策,而忽视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方面、另一些观点、另一些决策,导致对问题的片面性理解。例如,有的同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中往往把“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三个有机联系的命题对立割裂开来,各取所需,用其中一个排斥或代替另外两个,从而造成本不该出现的局面和后果。其实,改革、发展和稳定在邓小平看来自始至终是内在统一的,这是他在不断地思考、回答和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其中,改革是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发展是目的,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稳定是前提,只有保持稳定,才能为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由此可见,如果对之作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的理解,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歪曲和违背,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掌握。只有抓住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才能真正学好邓小平理论。

另一方面,我们既要勤勤恳恳、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邓小平的各个重要指示和决策,更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它们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条件。如果仅仅满足于记住了邓小平的一些重要指示和决策,而不能真正理解其产生的根据、来源以及它的精神实质,那么虽然照着干也有可能导致不分时间、地点、条件的生搬硬套,造成理论混乱和实践危害。

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中,常听说有些基层干部把邓小平理论概括成所谓“猫论、摸论、不争论”,并用以指导具体工作。且不说这样的概括并不完整准确,仅就他们对之的理解来看,往往有离开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任意把它们抽象化、普遍化、绝对化之嫌。先看“猫论”。这些同志往往对之搞实用主义的“各取所需”,他们并不懂得邓小平在60年代初期提出支持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践及旨在发展生产力的“猫论”,只是一个比喻而不是科学严密的论题,要真正理解“猫论”的逻辑,就必须透过字面涵义,抓住坚持实践标准问题,挖掘出邓小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以生产力水平和群众意愿选择适当的生产关系,从而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深刻思想。再看“摸论”。这些同志也往往对之作狭隘经验主义的理解。其实,如果人们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就难以把握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要真正领悟“摸论”的逻辑,就必须从这种形象的比喻中挖掘出“摸论”本身具有的实践方法论意义,即含有要尊重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思想。回首这二十多年来的探索、试验的历程,我们正是遵循“摸论”的实践方法,把前进的征途上所摸的一块又一块石头连接成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清晰轨迹,比较系统地摸清了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最后看“不争论”。这些同志也往往对之作无原则的扩延或绝对化的理解。其实,“不搞争论”是有特定的思想内涵的,是指对改革开放中的试验、探索不搞争论,不必争论明白了再去改,而是搞了以后再看,不事先用教条和框框束缚改革试验与探索的手脚,以免由于搞无谓争论而造成贻误时机的不良后果。因而它含有要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一切以实践为标准,坚持在实践中求发展的深刻思想。但是,这并不是说,对什么都不必争论,在事关根本方向和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也不搞争论,相反,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是邓小平十分重视的。此外,对于改革开放问题的正确理论探讨、学术争鸣以及不同意见的平等的民主讨论,是允许的、必要的、也是值得提倡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可见,我们不能离开邓小平提出的“猫论”、“摸论”、“不争论”的特定实践基础和历史条件,离开这些耳熟能详的命题的特定含义来孤立地绝对地理解和不分场合地生搬硬套。应当做到同志所强调的:“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不能仅仅以了解他的某些论述和某些词句为满足,而应真正读懂读通。要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求是》1998年第4期。)

二、邓小平理论建立在马列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又有其独特的时代风格和创新的理论形态。因而,我们就要把学习邓选与学习毛选、马恩列斯著作结合起来,在弄懂邓小平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求深化。

搞清楚邓小平理论的“来龙去脉”,是我们深化学习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没有继承的理论是无源之水,没有发展的理论就没有活力。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因而,邓小平理论既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又赋予这些原理、范畴以新时代的意义,具有现代思维的优长;既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具体丰富和历史展开。从继承关系看,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思想在基本立场、思想基础、基本原则以及对根本任务的认识上都是一致的。因为邓小平的全部理论创新活动,始终是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总轨道上进行的,他不仅恪守并直接吸取了马列主义、思想的许多基本观点,渗透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它所内含的很多属于独创的全新的理论观点和原则,事实上也是依据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对世界和中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在理论上所作出的新阐述、新概括和新论证。因此,这种继承是一种高层次的继承,根本性的继承。

从发展关系看,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并且是主要的和主导的方面。使得邓小平理论在主题、内容、特点和结构上都有独特的时代风格,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这种发展,首先体现在它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其次体现在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此外,还体现在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等等。

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学习时就要把邓选与毛选、马恩列斯著作结合起来学习,特别是要在邓小平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提高认识。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入新的世纪,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错综复杂,有时甚至会异常尖锐。近些年来,社会上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相违背的思想言论时有出现。比如,有的鼓吹,歪曲、否定我们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有的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甚至主张用“自由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有的宣扬“政治多元论”和西方式的“多党制”、议会民主,公然诬蔑我国“没有民主”、“没有人权”;有的认为只有私有化才能救中国,否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不及时加以批判,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不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地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就势必会搞乱人们的思想,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干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老祖宗”不能丢,今后不论发生什么事情,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能变、不能丢,这样我们就有面向未来,着力创新的主心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我们耀深切领会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切实做到讲马克思主义要有“新话”。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真理的终结,而着力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我们要把学习邓选、毛选和马恩列斯著作结合起来,在深入全面的比较中真正懂得邓小平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又是在何种意义上、在哪些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从而使我们对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深切的领会。我们还要认真借鉴和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善于总结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按照实践标准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以及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寻新课题,解读新现象,开展新实践,创造新经验。从马克思到列宁,到,到邓小平,到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不是在简化而是在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表达形式不是趋于单一而是显现多样化。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便是有力的证明。只要我们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探索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能使她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正如伟人在50年代就指出的:“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注:转引自鲍宗豪等:《邓小平方法论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三、邓小平理论既是属于中国的,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追求,又是符合世界历史进程和时代潮流的,熔铸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因而,我们学习时就要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相结合、从而强有力地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上求深化。

倘若以历史的视角来审视邓小平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我们不难发现: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最有特色的理论品格,就是始终从世界历史进程和时展高度来思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来审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并规划、设计中国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引并闯出了一条中国独特的崭新的发展道路,但它并没有脱离人类发展的文明大道,或者说,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现代世界文明的结合之路。

邓小平理论首先是属于中国的。它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风格和气派。中国五千年历史造就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素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藏和精神营养。邓小平在率领我们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强调决不能忽视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邓小平理论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具有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其中也包括对祖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把握。例如,邓小平理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和“特色论”、“两点论”、“重点论”三位一体的矛盾学说,以及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的价值观等等,都是立足于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也是符合世界历史进程和时代潮流的。它熔铸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充分吸纳现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给予现代世界文明以巨大的影响。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中国的重大问题时,都不是囿于以往陈旧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的现成结论,也不囿于社会主义一国的实践经验,而是善于以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观察世界,把握时代,始终把对中国发展的理论思考置于时展主流和人类文明进步大趋势的整体实践中,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实践领域和理论空间,也为社会主义运动在当代世界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极大的可能性,为世界社会主义者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从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再造辉煌预示了一个基本方向。这就是,未来世界各国走向社会主义成功的道路绝不是单一的模式,而必然是多渠道、多种模式的,必然是既体现社会主义共同本质,又分别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206、258、298页;《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1、151、128页。)

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追求,也熔铸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它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在以下两方面确立科学的态度:

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真正做到面向中国,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优长之处。邓小平曾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206、258、298页;《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1、151、128页。)“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206、258、298页;《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1、151、128页。)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凝聚着灿烂的文明珍宝。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威武不屈,奋发图强的斗争史和创业史,我们通过学习可以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同志也强调“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要认真地读一点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6页。)在这里也要特别强调对哲学的学习。恩格斯认为,人是具有理论思维这种天赋的潜在能力的,但关键在于必须加以后天的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84页。)我们除了学习马列主义和的哲学著作以及贯穿于邓小平著作中丰富的哲学思想,有能力的还应当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哲学著作,这对吸收思想养料、提高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很有助益的。

审计基本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没有大量的审计实践,就不可能有审计理论的抽象,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形成的。审计理论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揭示关于审计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其结论不下数十种,仅1995年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观点就有七八种之多。1

新近出版的由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提出,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是: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的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审计主体理论——导出独立性等概念,审计客体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概念,审计运行理论——导出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等概念。2

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基本框架结构为:

一、审计基础理论

何为审计基础理论,理论界的表述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就是统帅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反映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解决高层次审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一种理论在一定时空应具有相对永恒性,且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身的内涵);审计的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有:审计职能、审计性质、审计对象和审计定义。3

也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之常理,重点解决的审计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为谁审计、凭什么审计、审计谁、为什么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何在、什么时间审计、什么条件下审计、怎么审计以及审计完了怎么办。4

至于如何建立审计基础理论,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的建立应以会计理论为参考,借鉴会计理论的体系,设计审计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目前审计实践仍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要内容的背景下就更为如此,5此观点在理论界颇具影响,由此审计理论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如会计理论以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审计理论则以审计环境为研究起点;有的甚至认为,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乃不谋而合。6

还有的同志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应是立体的,融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技巧为一体,它是审计实践的沉淀和理论成果的迭加,是一个动态完善的体系;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我国审计实践,并指导审计实践,理论的形成应重于总结和归纳审计实践经验,而不是照搬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重于实证的结果,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演绎。7

笔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审计实践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运用审计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的一般活动过程;审计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审计研究人员发挥自觉能动性,正确反映审计实践的一般主观手段,审计认识或研究方法不仅作为认识的工具或手段,而且还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的认知对象。

第二,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前者是“怎样认识”的问题,后者是“认识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第三,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例如,“受托经济责任审计论”这一审计基础理论观点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加快审计理论建设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应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允许多种意见并存和发展,并不急于对某些理论观点作出终结评价,或者说不急于下定论。许多问题越争才能越明,只有争论才能发展、提高和完善。

审计实践是实践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实践目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的活动。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是由七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实践的动因与本质、审计实践的目标、审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审计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实践的规范和审计实践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

审计环境理论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

审计目标理论

审计主客体理论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管理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审计概念和本质,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审计总目标、审计基本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假定,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基础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二、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审计实践或特殊的过程,而不是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例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实践过程。

第二、审计应用理论研究任务或目的的针对性,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具体的审计工作如何做的问题,或者基础理论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是从理论上研究一些具体实践的程序和方法等。

第三、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第四、审计应用理论在研究上应博采众长,体现理论成熟过程的渐进性特点。

审计应用理论按照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如: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所要进行的财政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理论问题。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审计基本理论,以及社会审计组织所要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等若干理论问题。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以及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要进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政财务审计基本理论,以及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金融机构、事业组织、企业、国家建设项目、基金资金、国外援款贷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微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经法纪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进行专案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三、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审计发展理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发展理论的过程性、连续性;

第二、审计发展理论的先进性、前瞻性;

第三、审计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

第四、审计发展理论的国际化、一体化。

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审计创新理论。

审计发展史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

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迈入新世纪,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事业的发展已经立于一个新平台,欲再图新的发展,创新就必不可少;再者,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旧的传统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化、电子化。人们常常用如此言语描绘越来越临近的知识经济:经济运行全球化、社会发展持续化、信息传递高速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资源资本化、管理手段细密化、人员素质复合化……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标志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巨变,如果人们自身不变,固步自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将被历史无情抛弃,“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最后,创新不仅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外在压力,更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无一不在创新和发展,甚至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猛赶超,如果我们不创新和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被不断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也会赶上和超过我们,如果这样,我们将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创新”,将创新融入我们各项工作之中。8

审计创新的目标是改革和更新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环节,解决困扰审计工作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审计制度,将审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次。审计创新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主要应集中精力、有计划地在以下若干领域推行审计创新,力争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效,迅速实现审计工作的转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1、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环境包括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拓展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特别是强化高层次审计监督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加强审计在反腐倡廉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改善审计的政治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快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同时加快与电算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法规的制订,完善审计的法律环境;通过审计主体素质的优化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塑造审计机关的新形象,提高审计的知名度,改善审计的社会环境;通过采用最新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技术含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的技术环境等。

2、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创新中获得源泉、得到发展,同时审计理论的创新反过来又指导审计实践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主要是:对传统的审计理论不断检验和鉴定,以较高的频率更新审计理论内容;在加强对审计应用理论、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是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对审计的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等的重新认证。通过理论研究适时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从而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观念创新主要是要摒弃传统的“查账”意识和“游击”意识,将我们的审计观念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接轨观念、超前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以新视角、新层面、新观念来审视审计工作,发现、分析并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3、审计体制创新。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审计领导体制,对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借鉴国外审计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在现有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在对审计事业发展不产生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对现行审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主要着力点是改政府自律为他律,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进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和报告关系,赋予审计机关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权力和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4、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的素质将从财会型向复合型转变,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审计工作不再完全依靠人员的数量,而更重要的要依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也将随之转型,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自我更新型的培养目标将逐步确立;审计人员要求具有技术专长与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素养,审计教育也以此为基准进行改革和调整;审计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

5、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对象从有形转向无形,从会计资料的检查转向对经济活动运行的监督;从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检查转向其核算过程或信息生成的监控;审计的重点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对知识和信息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无形资产的审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评价、信息系统功能和程序的合理性分析等将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6、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审计环境和审计内容创新的必然产物。审计方法手段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手工审计将逐步转向计算机审计;就地审计转向媒体网络审计;事后审计将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向适时审计方向发展;审计模式将由帐目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直至未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等等。

7、审计管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人员业务的专一性将被适应性和灵活性取代;领导人员的管理决策作用将被强化;审计程序中的实施阶段,由于审计手段的更新,其时间大为压缩,而准备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审计创新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空间上是并存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应当成为审计人员的信条。9

注释:

1、《审计研究》编辑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审计研究》1995年第3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周伟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甘肃审计》1989年第2期

4、孙宝厚:“国家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思考提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第5期

5、袁盛奇:“会计理论研究影响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审计基本理论范文第3篇

[摘要]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以及审计理论的发展现状。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内容。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相继为会计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答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对各种理论因素加以整理,指导人们更有效地开展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之下,审计理论研究却比较落后。在这方面值得称道的成果少得可怜。正如著名审计学家莫茨和夏拉夫所指出的“许多人认为审计完全是实务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审计只是一系列的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没有必要进行解释、描述、调整和论证,并最终汇总起来以形成‘理论’的行为”。[1]著名审计学家尚德尔则抱怨:在最近150年中,没有一个学术领域像审计领域这样沉寂。专家们的抱怨并非无病呻吟,他们确实道出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

新中国的审计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指导实践和预测实践。审计理论与方法来源于审计实务工作,是对审计实务工作的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审计实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需理论上的规范与指导。

一、关于审计理论结构若干代表观点的评介

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审计理论诸要素(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所以审计理论结构也称审计理论体系。研究审计理论结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何处人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

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的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叫做上升的起点。它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范式的差异,导致对逻辑起点存在不同见解。理论界存在着审计本质起点论、审计动因起点论、审计对象起点论、审计职能起点论、审计目标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哲学基础起点论、理论基础起点论、财务责任起点论以及目标与假设双重起点论、审计性质与目标双重起点论、环境与目标双重起点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起点论等多种不同观点。下面介绍较有影响的几种观点。

(一)审计本质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本质出发,根据审计对象、审计职能,演绎、归纳出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本质→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原则→审计准则。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对象、审计属性、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任务和审计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只要正确地确立了审计的本质,也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审计理论结构。”[2]“离开具体的对象,客观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从属于职能)就无从产生。”[3]

由于“审计本质”纯理论性太强,因而造成按“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实务相脱节,不能正确反映审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基础的审计理论研究远远超越实践,而应用性审计理论研究又远远落后于审计实务。

(二)审计假设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共同构成了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规范。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构造系统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4]审计假设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推理论证的原始命题。[5]但是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会使审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环境失去相关性。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做出审计假设的必要性,可是审计假设一经确定,就相对保持稳定,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的影响。另外也容易导致审计理论结构内部离散。因为审计假设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而对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的假定性规定,但是审计目标却无法由审计假设推导而出。

(三)审计目标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目标出发,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研究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等问题,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目标→审计对象、性质→审计原则→审计准则。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6]“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7]

审计目标受审计目的与审计职能的双重制约,只反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部分因素,不能全面揭示审计目的、审计职能、审计对象等因素。从审计实践活动看,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而展开的审计理论体系难以揭示更高层次的审计理论,无法提示审计发展的真正原因,因而建立在审计目标基础上的审计理论体系也是局限的、不完整的、较低层次的。

(四)两元或多元导向型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是主张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共同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8]二是主张以审计本质及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9]三是主张以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共同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10]四是主张以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三个因素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11]

两元或多元导向型,看似合理,但由于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本质等处于不同的层次,如果同时以两元或多元因素为起点,就如同一个人站在台阶上,两条腿一条在上、一条在下,一条要向左、一条要向右,导致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无所适从。这样,还会人为破坏审计理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理论界关于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关系的探讨

早期的审计理论研究忽略了审计环境,在有关的审计理论著作中基本上都没涉及到审计环境问题。近年来,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得到了许多审计理论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比较多的探讨。

(一)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理论结构

蔡春认为,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与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要求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而审计理论结构对审计环境的反作用则表现在,审计理论通过对审计实践的反作用而不断改善环境状况。[12]胡春元认为,审计本质应适应审计环境的需要,并且必须随着环境的变革而变革,即审计环境是通过审计本质来影响审计理论体系的。[13]张继勋提出,审计理论体系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14]以上论述都认为,审计环境影响着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理论体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关于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影响的另一类观点认为,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陈建明指出,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审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包含了审计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审计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从审计环境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可以揭示审计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发展规律,从而具有全面性、完整性,是比较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15]李东平和古继红在论及审计理论结构时指出,审计理论结构是以审计环境理论为起点和终点[16].辛金国在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论述中指出,审计理论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审计的外环境和内环境。[17]刘兵认为,“审计内环境与外环境有机的总和,审计内环境决定审计的本质,从而决定审计职能;审计外环境决定审计目的。……审计目的、审计本质、职能与审计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18]

(三)有人认为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一个要素。

上述观点,在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理论这一点上认识是一致的。从审计理论发展的历程看,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审计目标的不断演进,审计准则的从无到有以及它的不断丰富,审计理论的从无到有及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无一不是审计环境影响的结果,可以说,审计环境是促进审计理论完善和发展的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三、确定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标准

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它至少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应表现为审计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第二,逻辑起点应是审计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须是不以审计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前提的范畴。而其他审计范畴反倒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第三,逻辑起点应该揭示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内在矛盾以及审计系统整体的一切矛盾萌芽。逻辑起点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个审计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第四,逻辑起点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起点是正确的要素;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审计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规定着审计系统整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审计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笔者认为将审计环境作为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起点更为恰当。理由有六:第一、审计环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审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第二,审计环境是审计系统本身与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的结合体,审计环境具有联结理论与实践的功能。审计环境不简单等同于审计实践活动,它是对间接或直接影响审计的环境因素的高度抽象与概括,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社会、自然多个因素。另外,审计环境来自于审计实践,并不断与之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第三,审计环境构成审计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推导其他抽象的审计理论与概念的基础。审计环境是审计动因的决定因素;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比审计假设所反映的社会环境约束条件更为全面、真切,也界定了审计目标所“意欲表达的理想境地”的特定内容,是审计实务的基石。以审计环境为起点,能使整个审计理论建立在更为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之上;第四,审计环境反映了审计根本属性,决定着审计的需求与供给,是整个审计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第五,审计环境蕴含多样化研究方法。审计环境倡导的多样化研究思维方法、多元化理论模式能促进审计理论自身发展。美国的莫茨和夏拉夫教授正是将数学、逻辑学、伦理学等研究思想渗透到审计学中才开创了人类审计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把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起点,可以使审计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思路更加开阔;第六,审计环境是衡量审计系统是否先进、科学的基本标准。离开审计环境,不能解释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所存在的差异。审计环境深刻地体现了审计的这一集合特征,是审计理论跨世纪的研究主题。

四、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来构建审计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是对审计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审计理论密切依存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中产生。因此,审计理论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审计实践及其发展还受审计固有因素影响,如各个发展阶段的审计人员价值观念、审计思想、审计文化、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工作手段、审计工作内容等因素。但并不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中所有方面都有与审计相关,有些是明显无关,有些只是间接相关,有些在一定时期是相关的,而在另一时期是不相关的。因此,我们将审计外在环境中同审计相关的部分从整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中抽象出来,称之为审计外环境,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有关的法律法规、社会文化环境、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及其活动因素。我们将影响审计的固有因素称之为审计内环境。审计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外环境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着审计目标。因此,审计本质与职能、审计动因与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由此可见,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审计环境。

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影响,会产生多方面的效应,表现在:(1)影响目标。或有利于审计系统目标的实现,或不利于审计系统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对目标进行修订,或造成不能实现审计系统的目标。(2)影响结构,多方面影响审计系统的结构,如影响要素结构,使系统的审计人员、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的关系等发生变化。(3)影响稳定。使审计系统在各方面都保持协调关系而正常运行。如审计组织体系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变化而相应作出调整,使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保持协调发展。

审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一般采用的形式有:(1)遵从。审计系统接受环境发出的信息,即遵从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各种要求运行。(2)协调。审计系统根据环境的要求,制定或调整运行的规划、程序与方法,以适应环境的发展。(3)趋同。审计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使变化、发展的方向一致。

笔者认为,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由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前提与导向、审计基本理论、审计规范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相关理论五个层次所组成,如图1所示。

■(此处有公式或插图)

现对以审计环境为起点的审计理论体系图作如下简要说明:

(一)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前提与导向

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影响着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和由此确立的审计基本理论、审计规范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审计系统中的一切理论问题都是由审计环境展开的,并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形成合理的逻辑层次关系。以审计环境为起点建立的审计理论体系及以理论为指导的审计实务工作能否实现人们的期望,是对审计目标确立恰当与否的最好检验。在审计环境中,对审计目标起主要作用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及相关法律对审计的约束。

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前提。审计假设是人们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做出的一些合乎逻辑的推论和判断,它设定了审计工作的空间、时间和质量单位。审计假设为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审计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和应用理论的逻辑前提。但这种假定和判断不能凭空设定,它受制于审计外环境。

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导向。它是在认真研究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的基础上确定的,既对审计基本理论起导向作用,也对审计规范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起导向作用。审计目标的确定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并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便给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等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另一方面,审计目标也给审计准则提出了要求和前提,它规定着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二)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基本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它是审计理论的精髓,由审计导因、审计概念体系、审计性质、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职能、审计原则等构成。

审计基本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高度的抽象性。它没有具体的实践导向,没有实物可以参照,只是产生于高度的理念之中,如审计职能,是看不到和无法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由于高度抽象性会导致人们认识上的困难以及模糊性。因而在关于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学术流派颇多。

2、普遍的适用性。它不受部门、行业等审计客体变化的影响,也排斥了不同审计类型的差别可能给理论研究带来的障碍。在不同的被审计部门、行业或单位,审计基本职能是同一的。即使是就地审计、送达审计或远程网络审计等方式上的改变,也不能使审计基本职能发生变动。

3、严密的逻辑性。由于这种审计理论是高度理性思维的成果,无论是它所属的各种不同理论之间,还是同一理论的结论、论据、论点之间,都呈现出极强的逻辑性,整个审计基础理论的结构十分严谨。

(三)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是指在审计基础理论指导下按照审计实践的基本规律而建立的一种审计理论。它由审计职业技术规范理论、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理论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理论等内容所构成,主要研究如何根据审计环境的要求,构建适合时代和地域特征的职业规范体系。

这种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规范性。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用以规范审计人员的执业资格和执业行为,目的在于提高审计质量。

2、权威性。审计规范理论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实际上制约着审计实务。审计规范是在审计理论的指导下制订的,不是审计程序、审计实务的汇总,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审计理论的集中体现,以指导审计实务,规范审计程序和方法。

3、指导性,审计规范理论中的那些准则、规则,可以用于指导审计的实际工作。这是由于这种理论比审计基本理论更接近审计实践活动所引起的。

(四)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在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规范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一种旨在指导审计实务、提供操作指南的审计理论。它包括审计组织理论、审计操作理论和审计控制理论三个有机部分。其中,审计操作理论又可分为一般审计业务操作理论和特殊审计业务操作理论两个方面。一般审计业务操作理论是指由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报告等内容构成的基本体系,主要研究在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规范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开展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特殊审计业务操作理论是指由特殊目的业务审计、特殊行业业务审计和特殊性质业务审计等内容构成的基本体系,主要研究在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规范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开展特殊审计工作,如基本建设预决算审计、小规模企业审计、盈利预测审核、中期会计报表审计等。图1只列出一般审计业务操作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1、具体性。这种理论常常可以找出相应的实物参照系,总是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实际问题,常常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

2、有用性。它不象审计基本理论那样空洞枯燥,无法用于实际工作。审计应用理论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如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策略与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方面的理论,都应归人此类。

(五)审计相关理论

审计相关理论是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其他学科理论,主要包括哲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经济学理论、财务和会计理论、管理科学理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理论等。这些理论对深化审计理论研究,拓展审计工作视野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5]R.K.莫茨,H.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1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唐清亮。试论审计的本质[J].审计研究,1987,(3)。

[4]蔡春。审计基本假设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0,(1)。

[6]徐政旦,谢荣。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审计模式的若干原则[J].审计研究,1987,(7)。

[7]王文彬,林钟高。审计基本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8]袁晓勇。关于建立我国审计理论结构的设想[J].财会通讯,1997,(3)。

[9]张德坤。审计研究逻辑起点的二元选择[J].湖北审计,1998,(3)。

[10]谢诗芬。高级财务会计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1]王汉民。论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J].财贸研究,1993,(6)。

[13]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4]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5]陈建明。审计规范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6]李东平,古继红。论审计理论结构[J].湖北审计,1996,(3)。

[17]辛金国。浅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财会通讯,1997,(8)。

[18]刘兵。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1995,(4)。

[19]李若山。审计理论结构探讨[J].审计研究,1995,(3)。

[20]苏牧。论审计研究的起点[J].审计研究,2001,(4)。

审计基本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理顺关系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一种形式,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而确定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然而,在丰富的会计业务中,目前企业所运用的会计准则与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做到互补互融,协调一致。

一、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问题

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来加以调节的。但是,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之间很难协调一致。

1.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由于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存在差异,所以处理原则为:不得调整会计账薄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会计制度及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后,调整为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2.对于经济活动的确认具有时差性。按会计准则,对企业经济活动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予以确认的,而税务部门对于增值税是按收付实现制加以确认的。由此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从而形成会计信息相对的虚假性。

3.会计与税收计征对于不同的经营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处理问题。会计方面对于资本权益交易不计征任何税,只对资产经营征税,如房地产交易应属于资产经营,应征收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房契税。一些经营者为了逃税,则利用会计手段变资产为资本后再进行交易。

会计方面对于所得税认定是以企业法人的经营行为为基础,不以经营形式或方式的变化为依据。如对于近些年普遍存在的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会计核算以企业法人为前提,税务征税以会计核算期为征税期,而承包人却以承包期为计算依据,三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承包人围绕纳税多少做文章,会计难以据实核算,税收自然缺少真实基础,从而导致国家、企业、经营者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目前,对于上述矛盾认识不一。一种观点是税法应与会计准则一致,税收征缴建立在会计准则基础之上;另一种观点是建立税务会计学,将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消费税的处理及纳税申报作以系统完整的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何处理应充分考虑我国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小规模企业多,如果把会计准则、制度与税法统一起来,有利于这些企业简化会计核算,也有利于税收征管,更有利于会计信息成本的降低。对于那些大型企业,为保证会计信息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服务,会计准则与税法应适当分离。

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问题

所谓两者之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种观点上:一是取消会计制度,统一执行会计准则;二是按照不同的企业状况进行分类,即一部分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一部分企业暂不执行会计准则而执行会计制度。坚持后一种观点的理由是:

1.我国企业所有制形式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小型企业较多,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营经济的推进,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些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规模及经营方式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无法适应统一执行会计准则的要求。

2.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短,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多数地方计划经济观念仍然较浓,还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要求。

3.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核算水平不高,统一执行会计准则有实际困难。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入手,帮助企业尽快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并分别建立行业会计制度。对于经营规模大、人员素质高的公司制企业,则运用统一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既便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便于人们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上述观点虽符合实际情况,但两种观点都有偏颇,尤其后一种观点不符合竞争规律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层次互补互融的要求。为使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更要创造条件,推行会计准则的全面执行。

三、会计准则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会计理论包括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会计应用理论等,正是由这些内容构成了我国较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每一项内容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间紧密相连的,尤其是“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与会计准则理论和会计基本理论更有密切的关系。

1.从会计准则基本概念来看,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内容。这是制定会计准则的依据和基础。

2.会计准则基本概念具有中介性质。因为会计基本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浓厚的学术性质,一般不直接用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更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和规范会计实务。会计理论能够对实践有用并发挥其理论作用,只有借助于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的中介性质来实现,也正是有了这个“中介”,才能将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自然的衔接起来,实现会计基本理论向会计应用理论的过渡,从而在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统率下,使会计理论体系浑然一体,前后贯通。

四、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之间的问题

当前,两个准则之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协调配套。

1.目前采用会计准则的原则是先上市公司后一般企业,但审计准则是面对所有的企业,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2.会计准则对表外信息披露不足,不能充分反映无形资产及其创造力,缺乏公允性。

审计基本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论;实践;审计教学;优化

审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融会计、税法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综合性课程。审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目前,审计教学大多采用以讲解教材和习题为主的传统式教学,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为提高审计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从学习这门课程中获益,必须对传统教学进行进行多方面调整优化。

一、审计教学现状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由于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往往强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形成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单一教学模式。我国很多高校的审计教学没能把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导致某些学生尽管已通过审计相关考试或已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但缺乏基本的实务知识。

(二)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据调查,我国多数高校只重视审计理论教学,较少涉及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普遍感到审计难度大、不易学。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使学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实务工作。

(三)师资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审计教学好与坏与授课教师素质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息息相关。目前高校的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很难将抽象的审计理论放在实践案例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再加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其整体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不高,互动不佳。这是审计教学枯燥、难懂、难学的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审计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优化的必要性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就好比“鸟之两翼”。理论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审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具有设计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进行全面掌握和实施的过程,是一次再创造和深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认识能力,对全面掌握审计理论知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审计教学与专业师资的关系

要避免在审计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审计教师除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一定审计实践经验。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审计教学有了好的“引导者”,审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三)审计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关系

审计是会计专业自考课程,是CPA考试科目之一,也是从事会计工作后每年要经受的“年终考核即审计人员对对企事业单位账目进行审计”。因此,审计教学对学生无论是学历层次的提升,还是以后从事会计、审计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的方法或途径

(一)注重理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多媒体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板书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多方面的需要,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一是审计视频的引用应与讲授的知识相关,突出审计实务的应用,应具有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二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应与教师的板书讲授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审计的积极性,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实施时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案例选用应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二是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其参与性;三是教师应及时对案例进行总结评价;四是教师要具备将理论、实践进行融汇贯通的能力。

(二)注重实训或实践教学

实训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感性上掌握审计的具体操作,能使其在掌握一定审计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训室将审计理论运用于实际,并能对以后将要从事的审计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审计实训主要是审计基本理论结合5个业务循环,为加深对审计业务循环中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或假日进行短期调查。比如,审计中内部控制的概念,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到采用集中收款方式的大型商场做购物观察,描述购物过程并对商场柜台销售与收银环节的内控制度进行评述。这种实践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下社会,又可以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结语

总之,审计教学不能满足于教师只管讲课,学生只管听课,不管教学效果如何,而是要对审计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动态优化。审计教学的优化对专业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花精力去钻研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才能使审计教学落到实处,达成实效;才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审计储备人才。

财参考文献:

[1]海占芳.浅谈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2]邹德琪.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1).

[3]朱晓芸.高职高专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3).

[4]汪寿成等著.审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