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大学论文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精选

化工大学论文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第1篇

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从2009年至今累计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94人,毕业26人,其中90%以上进入苏、浙、沪大中型企业,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通过5年来的摸索,化学工程领域已经实现了学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分类培养的格局,完成了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作和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工程实践为落脚点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扬州大学在化学工程领域开展了以学科内在关联性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纽带的“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力图通过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培养出能综合运用多个工程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具备适应多种工程研究工作和解决多样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化工”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工程领域的狭窄对口”变为“多个工程领域的广泛适应”。

二、“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1.重新定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扬州大学围绕“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提出:培养面向行业、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复合型“大化工”人才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良好的创新思维、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扎实的化工、材料、制药、环境等学科基础知识,能综合运用化工过程、绿色工艺、工业催化、材料制备、药物合成和环境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独立从事化工-材料类、化工-制药类、绿色化工-环境保护类等多个大类方向的研究工作和解决多样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方案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出口多方向”的基本原则,重新制定了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

针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新的培养方案,学校在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由化学工程领域牵头,校内多个工程领域协调配合,改革了传统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见图1,构建了基于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见图2。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通过设置模块能够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个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2)“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更加贴合人的发展规律

“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既保持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性,又确保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使得各模块之间呈现了从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基本工程技能———建立初步工程概念———获得多领域工程科研训练———亲历工程实践———实现“大工程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3)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学校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大学部级测试中心、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药物研究所、扬州市材料性能强化技术中心、扬州大学联环生物化妆品研究所、扬州大学超分子化学研究所、扬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研究所、扬大-中化精细化工研究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药物合成专业实验室等;校外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市化工园区、高邮市电缆材料科技园区、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园、泰州医药城、江苏油田、扬农集团、长青农化、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联环药业等多家单位,以及50多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近70家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能够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多工程领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3.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大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

应该摒弃传统的学科主义色彩,充分体现实用主义的根本诉求。学校通过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将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构思细化落实到相关课程之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少而精地设置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类课程、外语类课程、工程数学类课程以及相关工程领域所共用的最基础的课程。最基础的课程并不强调学科系统性,而是以“必需、够用”为度对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旨在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2)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首先要重视其学科交叉性、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能反映本工程领域和相关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使学生熟悉多个工程领域科研的最新动向,增强科研兴趣;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将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或工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企业工程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最后课程内容的选取还要考虑系统性,做到与后续课程和课题研究的有效衔接,减少学生课程学习的盲目性。

(3)充分发挥选修课的灵活性

选修课的设置除了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外,还要设置大量的交叉学科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解决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适应不同类型研究方向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4)加大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

“大工程领域”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课程学分占到1/3左右,实践课程的内容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更多是要提供多个工程领域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将贯穿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知识学习、科研选题、工程实践,以及延伸至对论文写作阶段工程应用性的指导。同时,还要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学习与工程应用的转化效率,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4.科学合理地配备师资“大工程领域”的课程在师资配备上

除公共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外,主要采用“三三制”,即多个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企业及研究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院内有企业工作背景及长期与企业有业务合作的教师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尤其对于实践课程的师资配备则要充分体现“工程背景”,可以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拥有一定数量面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校内教师,或是来自企业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积极尝试采用多教师串讲的授课形式,例如:在化工—材料类课程中醋酸纤维的生产和应用这部分内容,将安排三位老师进行串讲和指导,两位校内教师一位主讲化工工艺与设备,一位主讲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而邀请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则讲解醋酸纤维的应用及市场行情分析。从而实现了多学科知识配置—市场认知—企业应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目标。

三、结语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第2篇

校园阵地文化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校园媒体文化,包括校报、学报、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是校园文化存在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随着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校园文化传播载体的各类传媒,正是高校主流声音的舆论宣传阵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包括共同理想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引领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把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校园阵地文化建设中,一是可依托校园舆论宣传载体为阵地,切实加强对大学精神、优良校风和学校名师的宣传。积极开展对具有各校办学特色、作为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的校训、校歌、学校精神和办学的优良校风以及学校师生公认的名师的学术成就、崇高品德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精神,了解学校的优良校风,了解学生引以为豪、视为楷模的名师风采,促进大学生在深厚的大学精神的熏陶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传统的感染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坚定共同理想打下基础。二是可依托校园舆论宣传载体为阵地,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师生,引领校园阵地文化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共同理想的思想共识。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各种先进典型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对在大学生中涌现出来的、经评选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人物,加大正面宣传和报道力度,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培育大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对共同理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着力使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活动文化是指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导和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下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各类“活动”形态表现出来的彰显学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以及师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校园活动文化包括校园一切文化活动,它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方式最灵活、表达最直接的校园文化形态。校园活动文化按其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宣传教育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拓展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文化,不仅对于培育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团结合作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由思想上认同外化为自觉践行的有效切入点。把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可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富有特色的以“活动”为载体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诸如通过开展大量体现校园日常生活的各类活动,包括文体竞赛活动、专题报告或演讲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公益服务活动、文明班级创建活动等,通过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各类大学生社团活动,以及通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切实把包括共同理想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项校园活动文化中,发挥校园“活动”文化的熏陶、凝聚和激励作用,引领大学生对共同理想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加强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应注重提高校园活动文化的品味和水平,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品牌意识,确立校园活动文化品牌战略。为此,应注重采取以下相应对策:(1)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应重视和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活动文化健康开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校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和学生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科学管理和指导,促进校园活动文化的规范化。(2)积极加强引导,注重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邀请校内知名专家、教授做专题教育报告、担任相关活动的评委或颁奖嘉宾;根据各社团的特点,聘请有关教师和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成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团活动的水平和感召力。(3)强化激励措施,吸引学生参加。积极发挥大学生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把参加校园活动文化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评先评优等奖励的条件之一,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园活动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总之,通过开展各项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文化,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确立和不断巩固共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着力使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创业文化是伴随着高校开设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校园创业文化的形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创新色彩,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关于“校园创业文化”的概念,目前在我国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校园创业文化是高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难看出,这一概念是由“文化”一词的概念导引而来,仍觉过于笼统。笔者认为,校园创业文化是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在推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创业行为的总和。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提高创业素质,为毕业后继续创业奠定一定基础、提供可能,而且可以把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共同理想教育的平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确立并不断强化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把为实现个人的理想与实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基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切实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创业技能大赛、创业成果表彰和展览、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或社会人士做创业报告、举办创业论坛等活动,用成功的创业经验激励和鼓舞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积极开展创业政策、创业理念和创业精神等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支持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建全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可将创业教育课程与创新、就业指导等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设施“通识教育加专业教育加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和加强对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与创业实践辅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再次,要加大校园创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力度。适当增加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建立大学生创业实验基地或实践场所,或进行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场所。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研究生管理;高等教育

0引言

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是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1]。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突破百万,达到117.65万人。为缓解研究生扩招压力,摆脱校园面积小、发展受限突出矛盾,创造温馨适宜的科研学习环境,建设新校区(北京已有多所高校在远郊建设新校区或布局雄安新区),采取多校区研究生教育培养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因此,着眼多校区研究生教育特点难点,探索多校区研究生教育培养新思路,是多校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多校区研究生管理现状

1.1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校区大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国外多校区大学发展起步较早,在实现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资源统筹利用、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1999年国内高校政策性扩招以来,至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超过四百五十万,招生人数的增多使各高校固有资源显得有所匮乏,此类现状掀起了新校区建设的热度,近20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开始布局、筹划、实施分校区的建设。以北京为例,北京作为首都,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布局了93所高校,其中第二轮双一流大学有34所,高等优质教育较为集中。随着京内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空间严重不足,各大高校积极布局在远郊建立新校区拓展办学空间。其中包括北大、北航、北理、人大、北师大等十几所高校都已新建校区,并形成了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和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两个大学城。随着北京各高校“十四五”规划出炉,同时为践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也为了谋求新的办学空间,北林、北邮、北交等6所高校已确定进军雄安。北京高校作为全国高校的缩影,从市内布局远郊到跨省布局雄安,表明国内多校区办学已经步入常态化。

1.2北京化工大学多校区研究生管理现状

北京化工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采取三校区办学,研究生目前主要分布于朝阳和海淀两个校区,昌平校区也将会有整建制学院入住。三校区处于北京市不同行政区,各校区间最远距离达50公里,根据校区规划安排等实际情况,目前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并平稳运行。同时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研、人文建设、组织培养等都是日常重点工作。目前我校代课老师多为硕导、博导,且办公科研地点主要集中在朝阳校区,在多校区办学现状下需要来回奔波,同时在分校区居住的同学亦是如此,受制于实验环境、仪器、药品等因素,也得进行每日通勤,将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路途中。朝阳校区作为本校,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充沛的师资力量,大部分的讲座、会议、文体活动以及就业双选会将优先选定在该校区,其他校区同学的参与占比程度不大,且朝阳校区的各部门组织比较完善、各项制度发展比较成熟,服务管理和组织建设中心也主要集中在该校区。三个校区由于面积大小、成立时间、地域位置等不同,表现出各有优劣的局面,为从可控方面改善这些差异,分校区研究生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究。

2多校区研究生管理存在问题

多校区的出现扩大了高校的教学规模,为学校的综合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同时也为国家输送高水平人才作出更多贡献。但现实情况已表明不同校区间的软硬件设施、教学科研环境、校区文化氛围等对同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多校区办学的短板已经初现端倪。

2.1教学科研质量受到冲击

首先,多校区办学打破了高校原有的授课方式,出现了教师“走教”现象,师生间的学术探讨从“线下”变成了“线上”,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讨论热情与获得感,同时也缩减了教师对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具体指导的时间,从而导致教学沟通反馈滞后、检查督促修正不及时等现象[3],使得课程、科研的质量和学习深度受到了一定冲击。其次,校区间通勤会分散教师精力,使得教师在原有教学科研环境下徒增更多压力,这对教师的体力和精力是种巨大的考验。再者,科研离不开材料与设备,在部分设备(特别是高精尖仪器)极度有限的情况下,跨校区测样会使实验进度大幅降低,研究项目周期拉长,科研效率降低。

2.2学校管理服务面临挑战

一是因地理位置、校园周边环境不同,不同校区内师生学习生活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新校区启用阶段,因编制受限或者人员不足,只能先由必要职能部门和设置临时岗位来承担整个分校区的管理,重要事项或者决策仍需到主校区办理,直接影响着管理能力和办事的效率。如朝阳校区附近有一定的餐饮店、24小时便利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但是海淀校区和昌平校区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二是各项管理制度需要根据新校区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改进调整,建章立制工作难度大,需要时间和实践去检验。北京化工大学分校区目前采取“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日常重点工作由主校区部门直接管理,在一些需要多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活动中,由于分校区管理委员会与各部门、各学院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它仅仅起一个牵头协调的作用,这将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部门间的协调。三是校区间环境差异使得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所不同。新校区配套设施新,相对老校区先进,校区成立时间短,难以形成稳固的特色校区文化。昌平校区已有部分研究生搬入,随之而来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新人的加入必定会对之前形成的管理方式、校园氛围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两者的磨合也需要时间。根据笔者所作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北京化工大学海淀校区有近一半的研究生因为校区环境、配套设施等因素认为其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如何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成为了学校管理者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2.3思政教育方式亟需创新

高校研究生群体整体的素质较高,但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4]。随着研究生规模扩大,在校研究生中的党员人数也显著增加,同时加入党组织的新同志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但目前大多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体系和管理队伍尚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例如辅导员配备比例、管理工作方式等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在多校区的管理中又会被放大。如,去年北京化工大学根据党中央和上级统一部署,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但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分校区研究生同学因未能及时参加或缺席教育讲座活动而表示缺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热情。这表明:校区分散给教学带来冲击的同时,党组织建设、党建工作以及党员教育发展培训等工作均受到不利影响,“传、帮、带”机制难以形成。

3多校区研究生管理的工作思路探索

多校区研究生培养模式新、困难多,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少。高校需要根据分校区建设实际,在理论上挖潜、手段上创新、配套上完善,打破分校区对研究生培养的壁垒,走出一条多校区研究生高质量教育培养的新路径。

3.1优化管理模式,加快多校区联动机制建设

多校区高校根据自身特殊情况所采用管理方式大有不同,但总的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统一管理、区块管理和分配管理[5]。以上三种管理方式各有利弊,这就需要高校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合理优化管理技术,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探索,让其适应高校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各校区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学习交流,建立定期会议会商制度,面对各阶段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以校区长远发展为基础,做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步进行,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提升师生对各校区的认同归属感。同时,还要注重发挥研究生导师管理作用,充分把握每个研究生的差异从而进行个性教育,在帮助研究生培养良好的性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调节、自觉完善的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北京化工大学推进研究生管理人员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并多次召开研究生院、各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参加的“研究生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交流分享会”,为多校区研究生管理人员搭建互动式学习平台,创新学习方式,总结、分享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经验与启示,引导基层管理人员积极运用理论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提升理论水平与管理服务效能,取得了很好效果。

3.2加强信息化建设,拉近校区间距离

由于多校区的距离问题,导致了研究生与导师、研究生与管理人员之间联系减弱,同时跨校区的联系也增加了一定的物质、时间成本。为解决教师学生分隔两地导致教学信息滞后、监管跨度大和自律性较差同学的“半放养”问题,北京化工大学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构建了全校线上沟通及共享平台,为各项业务的统一操作提供便利条件,利用网络拉近了各校区间的空间距离。学校所建立的数字校园平台,覆盖到所有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人员,汇总了各个部门和组织的业务窗口,从学校重要事件汇总到各部门制度更新、从业务窗口到学生管理系统、从预约系统到采购系统一应俱全,最大程度地做到了各方面信息的整合,同时简化了办理程序、了线上指导说明,甚至提供现场修改业务制度以避免业务的重复处理,方便和提升了研究生办事效率。同时,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的创建也缩短了各校区间的距离,其中涵括了北化要闻、校园时讯、媒体北化、新媒体动态、专题新闻、北化故事、北化视频、光影北化八个模块,从校内召开的重要会议到社会新闻媒体中的风采北化,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汇报到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布置,从北化人物故事采访到各项活动、晚会的现场报道,身边的北化故事都已尽数在此网络平台上显现,通过文字、照片、视频就可以快速了解各校区内发生的大小事宜并融入其中。3.3提高思政教育与综合服务水平思政教育方面,随着研究生党员在整个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党组织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要激发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大研究生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依托“立根铸魂家国梦、立志立言报国行”示范基地,全面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积极打造有北京化工大学特色的党员队伍和思政教育方式。如: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研究生党员骨干培养班和博士生讲师团,自成立起就体现了对我校党建工作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进行“青春心向党、百年正芳华”微宣讲,定期党史学习“云课堂”和《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动态简报》,还在重点时期组织同学进行专题教育分享会、组织参观红色圣地等活动,充分发挥了线上线下同推进的优势,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各校区应以现有的职能部门和配套设施为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来提高校区的服务水平,以增强学生对校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要进一步完善各职能部门的人员配置,建立全面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加强业务的受理能力,针对一些业务量较少的窗口进行定点分区处理。某些业务可以“窗口受理、专人转办、节点预警、办结反馈”,以此减少师生的两地往返,同时转变为“以师生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导向”的服务型教学管理模式,真正做好“一站式服务”[6]。比如在为教师办实事上,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不仅以学生教师的上课时间为基准设置班车次数,同时还在原有的候车点新增了教师休息室(室内包含舒适休息区以及娱乐放松区),缓解了教师路途的疲劳感外也有效渡过了等车时的空闲时间,受到了教师广泛好评。

4结语

历史原因导致的多校区办学,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也涉及其中。根据研究生培养阶段的特点,实行相应的管理服务保障体制机制,创新方法、完善制度、提高水平,不让研究生教育质量因分校区而褪色,是加强人才强国战略、为民族复兴、实现百年梦想的客观需求,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晋浩天.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从研究生大国迈向教育强国[N].光明日报,2020-09-23(09).

[2]杨文轶.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21-08-28(03).

[3]黄明福.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研究生教育信息化探索与实践[C]//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信息管理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青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信息管理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2017.

[4]马建建,谢伟.多校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青年时代,2018(19):62-63.

[5]杨简暄.新校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8):118-119.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十五”本科教学概况

“十五”(2001-2005年)期间,北京化工大学抓住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的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全面达到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价指标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开拓思路,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教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教学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教学管理形成了新机制。

五年来,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主导,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教发[200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校2000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第八次党代会和2003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精神,围绕“一个中心(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达到优秀水平)、两个基本点”(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向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转化的进程)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实施“北京化工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行动纲要,以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流的本科教学体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积极推动研究型本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管理,与时俱进,而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万人办学规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的格局进一步形成,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学成果有了进一步的产出,教学管理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面教育观念得到创新、组织管理的行为得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得到创新,并以创新促进和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展开,以创新探究、追寻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水平评估工作中,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获得优秀,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二、“十五”本科教学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科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教学改革方面居国内高等学校前列。五年多来,我校以争创优秀本科教学校为目标,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4号文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抓住机遇,扩大规模,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继续实施以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学条件显著改善,本科教学的地位得到巩固

近五年,学校执行教学经费预留和单独划块制度,确保了教学经费投入并做到了逐年增加。五年期间,学校在教学用房、实验室改造、实验设备购置、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设备购置、校园网建设、运动场所及各种体育设施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培养的需要。学校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有近百台国外先进的关键仪器设备引入重点建设学科,保持了科学研究基础设备水平的先进性。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学校着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问题,五年中共投入3000多万元,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9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8个院级学科实验平台、11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和9个校内实习基地,重点建设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类院级实验平台、生物类院级实验平台、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等,理顺了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仅解决了我校基础实验室设备陈旧和不足的局面,而且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校本科教学“十五”规划的实现有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全校共建成各类教室240个,其中多媒体教室75个、语音教室13个。全校共有计算机4807台,其中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达2943台。

(二)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五”期间,学校全面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新世纪教改立项研究为载体,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31项,形成了部级、省市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教学改革研究体系,为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新世纪教改工程”开展以来,参与教改的教师数由2000年的63.2%上升到目前的95%,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完成新世纪教改工程和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验收工作,并结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评估,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使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校在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多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新世纪教改工程,极大地带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近年,在四年一评的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中,我校获得部级一等奖4项,部级二等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获二等奖11项。在=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评选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7项、二等奖21项和优秀奖22项。

(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得到发挥

“十五”期间,我校探索高等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之路,建立起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各类基地,使其在学生培养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投入近3000多万元建设成了“部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部级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涵盖理、工、文、法等学科,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和基础课程教育的大平台,为持续、稳定地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做出了贡献。通过几年的建设,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功能不断完善,教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6月化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工科基地。物理教学基地于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部级教学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已经过校内专家的评审论证为申报部级备案基地做进一步的准备。

学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许多成功经验,不仅指导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同时也辐射到全国部分高校。基地通过主持召开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接待兄弟院校来访、网上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资源、推广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培训其他院校教师等活动,为全国理工科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改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这些基地在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四)专业结构得到调整,培养体系更加优化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四适应”(即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的思路,按照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着重提高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构建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对学科专业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以工科为优势,以化工和材料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加强了办学的针对性、适应性,不断探索新的专业方向,注重办学的效益,增加科研积累,将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到优势专业和发展重点专业上,进行本科生专业“末位淘汰”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提升了学科专业的生命力,密切了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学校加大了对窄专业整合和扩展的力度,实行“并”、“整”、“扩”、“改”、“增”等措施,发展传统专业,加强基础专业,提高专业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使这些专业对新学科、新专业、新知识领域的衍生与辐射能力及对应用技术学科专业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学科专业的需要,以及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适时增设了新的专业,并努力创建交叉学科专业。通过寻找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学科专业的交叉点,学校创建了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使我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在目录外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不仅扩大了学校的服务领域,为构建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学校在“十五”期间,坚持以特色求卓越,分层次建设本科专业。学校出台了《北京化工大学校级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和国内领先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明确了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这4个专业建成国内领先示范专业;将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这6个专业建成校级示范专业。这些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具有国家或北京市重点学科支撑、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较高。建设这些专业的管理责任进一步体现在校长与各学院院长签订的“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暨院级评估整改责任书”中。通过建设,创建4个“国内示范专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五)课程建设得到巩固,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十五”期间,我校课程建设最突出的成绩是,共取得了19项基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奖,其中部级奖5项、北京市级奖14项。获得部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这些都有赖于“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原则的建立,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一体的教育思想的倡导。

我校课程建设始终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这一核心贯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本着以人才成长规律为出发点,积极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了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并进一步增加了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优化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进一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及利益最优化,“以通为主、先通后专,通专结合”,使课程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手段符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扭转了以“学科本位”思想为主的课程设置局面。学校先后以课题立项形式投入200万元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和改革,以“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控制的方式,重点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确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

为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校教学大纲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知识点、知识单元和知识领域)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并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了“3×3×4”的课程体系。即3个平台:通识及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方向;3个系列:理论教学(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素质拓展(素质);4年学制:按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借鉴国外大学通行的课程编码方法,以课程的层次、学科属性、知识领域等为主要编码信息,对全校本科生课程进行了编码,构建了相应的课程预修,进一步地使学生通过选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对薄弱领域的课程(群)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对课程建设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课程建设突出课程教学的九要素:大纲、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答疑、考核、评价,并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

我校注重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将其提升到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学校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统筹规划,精心建设并学校在“质量工程五年行动纲要”中,明确了重点建设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的目标。经过多年扎实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初步形成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

在近年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数学建模》等1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学校拥有部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数量居北京高校前列。

(六)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并得到完善

“十五”期间,学校共投入5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专业、新办专业和公共基础实验室的重点投入;2001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确立的“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根据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机械基础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在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校开设的实验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基本训练,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实验。

在构建学校“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各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其中化学、化工等一批实验项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十五”期间,我校结合教学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材料、机械等校内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实训基地10个。同时建立了校外固定实习基地79个。学校积极改革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单一“进厂”实习模式,建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有各专业特色的实习模式,使学生直接参加有关重大科技计划和产品研发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取得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学校探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尝试,以改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现状,出台制定了《建设北京化工大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研究,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校《化工原理实验》、《过程装备专业实验》、《仿真实习》等实验(实习)项目、设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部分高校推广。化学基地将传统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成按化学研究方法设置的实验体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了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高分子专业实验和聚合物等高分子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科技园区等实习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出版了系列教材。近3年来,以实践教学为主的项目有2项获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化工、生物、机械、电工电子、数学建模等创新基地,给优秀生配备指导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近5年,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累计达300多篇。学生在各类省市级以上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建模连续多年保持好成绩,2002年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2004年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决赛”获一等奖。在各种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化学实验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等竞赛中,我校均取得好的成绩。

(七)教学管理得到加强,质量体系得到保证

“十五‘期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将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监控作为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和实现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有效机制。学校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担任教学任务教师的聘任、考试和考风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列为全程监控的四个关键环节。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了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定细则》、《北京化工大学教学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教学管理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北京化工大学关于加强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以及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本科实行学分制教学与学籍管理条例等多种规章制度、奖励办法、条例与细则。

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学校重点制定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保持校领导靠前沿指挥的传统: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听课、巡视考场和深入教师及学生当中倾听意见;每学期开学前校领导分头带队检查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等。

学校建立了一套适合校情、保证教学质量、实施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免检、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差)为依据,形成了优胜劣汰的主讲教师聘任机制,确保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把选题关和质量关。通过制定《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环节工作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八)教学评估获得优秀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第5篇

1、提高存储容量:以实现自制资源建设----自制电子图书数据库;博硕论文数据库。丰富优秀毕业生论文数据库和高职学报数据库等。

根据我院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应购买2T的磁盘阵列箱。所需资金约6—8万元。

2、

加强图书建设:按高校图书行业的要求,每年购买新书应为每生3册。按此计算我院图书馆每年新购图书应为近9000册。

所需资金约25--30万元。

3、加强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素质,确保服务质量,鼓励中青年馆员进修学习,从班200*年开始,计划每年送出2人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培养各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带动全体馆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每年需要经费1万。

4、在学院资金允许下,应逐渐更新图书馆自习室桌椅,改善自习室条件。

二、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题:200*年起在图书馆推行<用户的要求是我们的服务职责,用户的满意是我们的服务目标>的服务方针。在服务作风方面,提出工作人员要作到三不怕: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不怕委屈;提高服务功能:

做好:信息服务;热门图书推荐;新书通报;知识导航;信息导航;热门报刊等活动

三、增强服务意识:

1、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由情报室牵头,针对我院重点科研项目,重点专业实行跟踪服务。

搞好馆际互借。为学院、地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2、以文献检索实验室为依托,随时对读者开放,培养我院教工和学生们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技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