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管理痛点

档案管理痛点

档案管理痛点

档案管理痛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企业职工;工作要点;公司发展;规范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一种空前绝后的气势迅速在各大行业得到应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此时,面临着社会上每天都能产生的难以统计的原始记录与n案调动的情况,以“文件记录”为主的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需求。因此,将信息技术软件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在时代背景所造就的大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推行,这也为加强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增添了更多的挑战和难关。如何抓准档案管理工作的“痛点”、如何建设规范有序的管理流程、如何配备必要的档案管理软件、如何加强档案管理监管手段,这些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1 当今企业职工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职工档案管理是企业人事部门一项非常重要工作。档案中不仅包括了职工的个人履历、个人学历、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同时也是反映其思想品德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公司选拔人才不可缺少的参考物。因此,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提升公司整体人员的技术水平,从长远角度来看,还可以极大地满足公司人才战略发展需要、提升公司竞争力,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仔细分析当今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痛点”所在,并从根本上分析造成痛点的原因,以此来抓住今后的工作要点,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从近几年来看,我国在职工档案管理方面的发展是十分有限的,其现有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职工档案管理不严谨,可能导致部分员工档案分散、材料不完整、材料伪造等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企业也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员入职和人员调动大大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职工档案出现纰漏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说,对于部分中途跳槽的员工,他的档案可能一直都分散在以前单位的档案处,或者在转交的过程中出现文件缺失、文件受损情况,对其日后的工作审批和退休审批造成严重影响;对于离职员工来说,一些企业为了省事,都让员工自己带自己的档案去新单位,而不是按照法律规定寄过去。因为档案管理“多头”现象严重,有的职工在离职后甚至被迫选择“弃档”,使得自己的档案长期存放在原单位,成为“无头”档案。而且,以文件方式记录的档案也存在伪造的可能性。职工利用某些不法手段删减处分、降职等信息,并且在档案中伪造对自己有利的内容。

第二,监管手段缺失,部分企业未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关于“职工档案管理”的法律非常少,除了一份《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之外,几乎没有相关可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这就造成了监管手段单一、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甚至都没有建立职工档案系统,这对职工的合法待遇造成巨大损害。

第三,传统的管理技术逐渐不再适用于信息时代,职工档案管理缺乏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用途便是进行信息登记、信息交流与信息传递。目前,虽然有很多企业已经采用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职工的档案管理。但是,大多数都仅限于简单的档案号的录入和检索,记录存放档案的地址,不对档案内容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发挥档案管理软件的作用,只是方便了检索过程,翻看档案还是要去档案管理处查找原始记录。所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增强档案利用效率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安全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来说,需要做好档案库的安全管理;对于数字档案管理来说,防止非法用户绕过安全内核、窃取信息,防止数据库被破坏和非法存取,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是重要工作。

本文将在下节从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点出发,抓住工作中的要点所在,并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方法。

2 职工档案管理的工作要点及建议

(一)完善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监管不足的现象,尽早推出完整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显得迫在眉睫。国家应完整的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应该如何进行档案的登记、转交,对所有的工作进行详细阐述,全国统一与职工档案工作有关的法规及业务标准,以避免各地各行其是、各行其政,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监管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职工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一份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

除去对监管体系的完善之外,企业内部也必须明确自己的职工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应该对企业全体职工普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这是与他们未来的退休审核、养老优待等事情息息相关的,是与自身的合法权益密切相连的,不可以因为一时的省事而对自己的档案漠不关心;其次,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部分企业里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对自己从事的档案工作存在一些误区,因此需要定期对企业档案管理职工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从档案的整理、登记、检索、传递、查阅、保管等方面进行技能评测,以达到档案分类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目的。

(三)与时代相契合,加快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上文中也有提到,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所有的行业都在往信息化方向转型,职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未来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在完善现有的传统档案管理制度的同时,应该逐渐向信息化管理过渡,建立包含详细信息的档案管理数据库,加强职工运用档案管理软件的能力,提高档案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与安全保护措施,促进档案规范化、信息化进程。

3 结语

虽然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有了自己单独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措施可能明天就无法满足公司需求。在提高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仍然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要点,减少操作中存在的漏洞,对重要的设施与系统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软件,建立完善的职工档案管理制度。职工档案管理比起其他工作也许显得较为枯燥和简单,但是,它确是公司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工作。对于每一名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都必须以最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公司人员流动与人才输入的管理,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蓝玉超. 新时期国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兰台世界,2015,S3:102-103.

[2]张明琴.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山东档案,2013,01:36-38.

[3]李明珠. 浅谈加强职工档案管理对促进公司发展的意义[J]. 企业技术开发,2011,17:174-175.

[4]郭宝珍. 关于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企业研究,2012,14:45-46.

档案管理痛点范文第2篇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特征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推广,档案工作产生了由纸质到光电介质载体的飞跃,从而给档案的纸质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电子档案是一个新概念,全新的档案形式,是一种新形式、新内容、新载体的档案。如果说档案电子化、多媒体档案只是档案物理载体的量变,而电子档案管理则是从内容、形式到手段的质变。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或多媒体而言,电子档案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是:

1.实体的虚拟化。电子档案是存储在计算机或者网络中的,看不见摸不着。电子档案海量信息,使得未来的数字档案存储只能是分布式存储的。

2.档案中各项内容集合性较高。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融于一体,甚至通过超文本链接、跨库关联等方式扩展相关内容,并且可以多角度的展示。

3.易于编辑、管理、传输等。所需要投入的大量编辑、邮寄、通讯、复印、打字、装订等费用都节省下来,直接降低了成本。

4.交互性强、投资成本低。电子档案的形式是在线的、实时的、网络化的,使得用户之间可以十分便利地沟通。

基于电子档案管理的上述优点,随着经济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管理已逐渐成为档案管理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社会机构甚至个人都可能产生大量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属于档案学领域,涉及到一定的信息安全,目前还没有一个强制性的电子档案管理行业标准,并且电子档案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不断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现有的电子档案管理方案

电子档案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载体管理、硬拷贝管理、电子拷贝管理和“双套制”管理等多种措施,各种措施都具备各自的特点,优缺点并存,具体分析如下。

1.载体管理。载体管理是指从电子档案载体制作材料的质量和载体物理性安全两个途径实现安全保护的。制作材料包括磁盘、光盘、输入输出设备等,都极大的影响档案获取人对信息的收集、保存、整理、修改、调取等活动。因此载体保护就是电子档案最底层的保护措施。

2.硬拷贝管理。硬拷贝管理是指在纸质保管时,将电子档案材料进行删除。这种保护措施利大于弊,不复合档案管理学发展的趋势。

3.电子拷贝管理。电子拷贝管理是指脱机媒体措施包括载体保护、硬拷贝保护、电子拷贝保护和“双套制”保护等多种措施,各种措施都具备各自的特点,优缺点并存。

4.载体管理。载体管理主要是指从电子档案载体制作材料的质量和载体物理性安全两个途径实现安全保护的。制作材料包括磁盘、光档案资料,制作磁带、光盘、磁盘等载体的档案备份并存在档案库中的一种保护机制。此方法具有较多优越性,但是对备份载体存放环境要求较高,管理风险较大。

5.“双套制”管理。以硬拷贝和电子拷贝双重备份方式,形成两种介质备份档案的“双套制”管理方式。该方案安全性较高,但是存在人力、物力、资金成本高,纸质版本档案不具备数据相关性和证据性等特征,不能很好反映档案内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三、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上面介绍了现有的多种电子档案管理措施,都能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并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探讨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但我国电子档案管理领域在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风格上,存在着非系统性、盲目性、被动性、缺乏制度性和低效率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电子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对各个环节进行有序的、相关的综合管理。但是在现实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不管是体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都使得电子档案管理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说明我国部分机构还没有建立起电子档案管理的系统论、科学性理念。

管理的盲目性表现在“人云亦云”,现有管理没有了解档案管理基本特点、没有针对性、没有深究性,只是简单跟风,不能很好地控制管理风险。这和很多工作者的观念、技术以及其所在岗位整体素质有一定的关系。有的部门相关人员对电子档案管理知识掌握较少,没(下转第16页)(上接第12页)有相关的安全保护意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很好的主观保护意识,这就为风险的来临提供了机会。另外部分行业缺乏相关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在管理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因为缺乏制度和执行标准,而导致电子档案不能受到很好的保护。

传统管理措施还具有低效率性。表现在,由于保护成本高,使得风险的控制成本相应较高,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巨大投入,从而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使得效率性很低。

档案管理痛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信息化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等等。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十五”期间国内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和档案服务,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1.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档案信息化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发展,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档案信息化建设由局部走向整体,在宏观框架下进行全面规划和组织实施,并与电子政务建设紧密结合,成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档案信息化建设普遍开展。近几年来,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继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许多档案部门建立了数字化档案馆,开通了专业档案网站,引进了专业档案管理软件,档案信息化管理框架初具规模,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在档案目录数据库方面,各级档案管理机构都已经具备了建设目录数据库的现实基础,即各种馆藏目录,还有的档案馆建立了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

2.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少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从全国档案系统来看,稍显混乱,缺乏统筹部署。各级档案馆缺乏联系,各自为战,不能统筹安排,共同发展,为我国整体的档案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许多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或近期目标不够明确,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只关注眼前,不能长久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未能及时研究统一标准和规范,各馆使用的数据格式和标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并且由于缺乏技术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以及技术性标准,严重制约了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造成管理不畅,各级档案馆不能有效沟通,国家难以有效统筹发展档案信息化。

2.2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信息化工作认识深度不够。简单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数字化,认为馆藏档案数字化及档案资源上网就是档案的信息化,将电子文档及办公手段的自动化认为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估计不足。殊不知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各种数据库、网络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档案的数字化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建设信息化档案,数字化是建设信息化档案的途径。

将信息工作与基础业务工作割裂开来,重信息化建设轻基础性工作。错误的以为只要借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做好信息化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档案工作的所有问题。由此而放松了对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的要求。殊不知,业务工作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没有稳妥的基础工作,不认认真真地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信息化工作则无从谈起。

2.3信息化设备、技术与人才储备不够完善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以高性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以及高技术来保证。由于经济发展及相关配套设施原因,我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现有的信息传输速度过慢,使得网上档案文件的传输效率很低。同时,我国多数档案馆办公自动化与内网的建设亟需提高。在档案网站方面,虽有数量达200几百个,但与其他行业较为成熟的网站比较,还未形成行业体系。现有档案相关网站存在内容较少,专业性太强,搜索引擎少等难题。且目前档案机构主要局限于用网络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扩大档案业务信息交流,其他网上档案业务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同时,在档案信息化方面存在一些技术障碍。目前,我国在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还有待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支持,信息安全技术对于维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至关重要。

3.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

3.1制定整体发展规划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按照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全国核心力量研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总体框架、规划以及相关内容,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大局中,电子文件的管理,数字档案建设,纸质档案的数字化等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应由国家档案局统一规划和组织各地市档案局,使整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使档案信息化建设驶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3.2解放思想,树立档案信息化意识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由于网上信息的共享性,信息来源渠道日益多样化,档案机构如果不及时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服务的优势就可能丧失。但目前我国多数档案机构对网络信息带来的的挑战认识不足,认为纸质档案资料档案信息具有真实性,不需要网络共享,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被付诸实践。因此,解放思想,树立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在当今信息网络发达的社会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档案信息社会化意识,尽快把档案信息置于社会共享地位,向社会提供全面快捷方便准确的档案信息服务。

3.3加强管理标准的制定和人才培养

国家应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逐步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标准规范,使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人才梯队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档案人才是除了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档案机构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快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兵:《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思考》,载《兰台世界》2008年第3期。

档案管理痛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疗;静脉炎;随访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11―01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大多数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多次穿刺,造成机械性刺激,导致用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及组织坏死即发生化疗性静脉炎[1]。化疗性静脉炎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2]。对于化学性静脉炎的患者,建立出院后的随访,即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为患者提供了方便[3]。我科于2009年8月-2013年2月对63例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出院后随访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63例,男21例,女42例,年龄31~78岁。乳腺癌34例,胃癌9例,结肠癌11,直肠癌9例。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静脉炎的判定标准, 63例患者中有Ⅰ度患者有46例, Ⅱ度11例, Ⅲ度5例,IV度反应1例。

2 随访管理

2.1 建立患者档案

成立化疗患者联系名册,对化疗患者建立文字及电子档案。内容: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职业、通讯地址及电话信息,化疗方案及此方案的疗程,下次化疗时间,以及化疗过程中有无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如化疗性静脉炎,应立即采用随访方案,并更改电子系统及时提示。

2.2 随访内容

了解患者穿刺点皮肤周围有无肿胀、压痛、发红、延血管走向有无疼痛,局部皮肤有无水泡、破溃及坏死,对于静脉周围有硬结,可有压痛,但无血管痛的Ⅰ度反应者,予电话直接指导其间断冷敷,禁用热敷,并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1-2天即可痊愈。局部皮肤压痛、发红及出现延血管走向疼痛的Ⅱ、Ⅲ度反应,应指导其来院对其进行局部环形封闭,间隔2天再封闭一次,一般不超过3次。表面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并间断冰敷24-48h,一般2周内可痊愈。出现有水疱、脱皮、溃疡、坏死等Ⅳ度反应,应每日随访一次,予无菌换药处理,一般3周左右可痊愈[4]。

3 结果

46例I度患者中在早期随访管理,电话指导处理后,及时得到缓解,11例患者发生II度反应, 5例患者发生Ⅲ度反应,通过电话劝导,返院行局部封闭,表面药物外敷,均得到缓解。IV度患者1例, 在出院后3天即发生水疱,脱皮,患者返院后予抗炎对症治疗,无菌换药,3周后痊愈。

4 小结

静脉炎是输注化疗药物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数患者对于化疗性静脉炎的认识不够,多数患者都是未早期发现,并及早处理。导致静脉炎发展,来院治疗即是Ⅲ、Ⅳ静脉炎,因此建立化疗患者随访管理十分必要,也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水平[5]。

我科在进行随访管理中固定随访人员:随访及档案管理由我科从事多年护理工作的人员,并对静脉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措施非常了解的资深护理人员担任。为使患者能够真正认识随访的重要性,出院前应做好健康教育,发放知识手册,予讲解静脉炎的自我监测方法,向患者强调静脉炎的治疗重要性,以及静脉炎引起疼痛的自我护理。如出现局部组织破溃应及时来院就诊,予局部用药治疗。对患者出现相关知识的强化教育,设立专门的随访电话,在患者出院时特别告知负责长期随访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有疑问或不适及时询问。按照每位患者的随访时间要求,通过电话主动联系患者,患者出院后,随时间的推移,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嘱咐逐渐淡忘,依从性降低,所以加强对静脉炎患者的督导,能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6]。

参考文献:

[1] 赵丹凤.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1,15 (5) : 260 - 262.

[2] 吴云梅.静脉化疗系统化护理预防静脉炎的探讨[J].实用临床医学,2010 ,11(3):116-117.

[3] 王海伟.出院患者随访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265-266.

[4] 陆寒群.乳癌化疗时颈外静脉与前臂静脉给药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3):303-304.

档案管理痛点范文第5篇

铬及其无机化合物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主要有铬铁矿开采冶炼,生产金属铬,制造砌筑工业炉用耐火材料,用铬铁矿生产铬酸钠、重铬酸钠,铬合金的生产使用,以及电镀、制革、油漆、颜料、印染、制药等行业的某些作业。铬的毒性主要来自六价铬,是国际公认的致癌金属物之一,可通过呼吸、食入进入人体。铬酸雾是铬酸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的液体微滴,常见于镀铬作业电镀槽周围的空气中。

铬对人体的危害

对人体皮肤的损害

铬性皮肤溃疡(铬疮)。铬化合物并不损伤完整的皮肤,但当皮肤擦伤而接触铬化合物时即可发生伤害作用。铬疮可发生于手、臂及足部等任何皮肤破损部位处,指甲根部的破损处也易形成铬疮。形成铬疮前,皮肤先出现红肿、搔痒,如不及时治疗可侵入深部。溃疡上有分泌物硬痂,四周部隆起,中央深而充满腐肉,边缘呈灰红色,局部疼痛,溃疡部呈倒锥形,若忽视治疗,可进一步发展深至骨部,剧烈疼痛,愈合甚慢。

铬性皮炎及湿疹。接触六价铬也可发生铬性皮炎及湿疹,患处皮肤搔痒并形成水疱,皮肤过敏者接触铬污染物数天后即可发生皮炎,铬过敏期长达3~6月,湿疹常发生于暴露部位。

对呼吸道及肺脏损害

铬性鼻炎。该病早期症状为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干燥、搔痒、出血,嗅觉减退,黏液分泌增多,常打喷嚏等,继而发生鼻中隔溃疹,甚至鼻中隔穿孔。铬酸雾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

肺脏损害。六价铬化合物有致癌性,会导致肺癌。

对眼及耳的损害

眼皮及角膜接触铬化合物可引起刺激及溃疡,症状为眼球结膜充血、有异物感、流泪刺痛、视力减弱,严重时可导致角膜上皮脱落。

对肠胃道损害

误食入六价铬化合物可引起口腔黏膜增厚、水肿,反胃呕吐有时带血,剧烈腹痛,肝肿大,严重时可循环衰竭,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全身中毒

此种情况甚少,有头痛消瘦,肠胃失调,肝功能衰竭,肾脏损伤,单核血球增多,血钙增多及血磷增多等表现。

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对象为拟录用从事接触生产性铬或其无机化合物的人员和转岗拟接触人员。目的是发现慢性皮肤溃疡、萎缩性鼻炎等职业禁忌证。检查内容一是症状询问:重点询问鼻腔、皮肤疾病史。二是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皮肤科常规检查。三是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胸部X射线摄片;选检项目有肺功能。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对象为所有职业性接触铬或其无机化合物的人员。目的是早期发现职业病(铬鼻病、铬溃疡、铬所致皮炎、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检查内容:一是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耳鼻喉、皮肤疾病史及相关症状。二是体格检查:检查内容同上岗前。三是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胸部X射线摄片;选检项目有心电图、抗原特异性IgE抗体、胸部CT、变应原皮肤斑贴试验、肺功能。健康检查周期为1年1次。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包括职业接触铬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辞职人员,退休人员,内部转岗脱离接触人员,目的是早期发现同在岗期间的职业病。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检查时间:一般是脱离岗位前,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在离岗前90天内,可视为离岗体检。

离岗后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

对象为脱离铬酸盐制造业的工人。目的是早期发现职业性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检查内容:症状询问、体格检查均同在岗期间。三是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选检项目有胸部CT。检查时间:随访10年,每2年1次。

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健康监护档案是健康监护全过程的客观记录资料,是系统观察劳动者健康状况变化、评价个体和群体健康损害的依据。包括劳动者健康检查个人档案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均应妥善保管。

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安置记录,以及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

健康监护档案要永久保存在用人单位,应制定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涉及有关文件或原始记录要分类归档存放,并做好登记工作。健康监护档案具有重要的法律参考价值,管理人员要及时、如实、认真填写,不得随意编造和涂改,其中按年度更新的档案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借阅、无故销毁、遗弃或丢失,管理人员变动时要认真交接。健康监护档案涉及职工个人隐私或单位商业秘密,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用人单位分立、合并、破产时,要妥善移交保管,档案室要有相应防火、防盗、防霉措施。

职业健康监护职责建议

企业安技处(科)职责

依据企业劳资处(科)通知,分析招录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委托书,一起确定检查项目,提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接触人员名单;协商职业健康检查人员、项目、时间,组织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应告知体检者下列注意事项: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不要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以免影响体检结果。体检前8 h应禁食、禁水。体检者要如实回答体检医生的询问,如实填写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尿液采集应留取新鲜尿液,避免经血、白带、粪便、、阴道分泌物,以及避免烟灰等异物污染。静脉抽血后需按压针头穿刺点3~5 min,防止形成血肿。心电图不要在劳动或运动后检查,检查时应安静平卧并放松,穿容易穿脱的宽松的衣服,女性不要穿着连衣裙,避免检查时带来不便,并将身上佩戴手表摘下,手机、钥匙、刀具等取出,防止干扰心电图。测试时不要与医生交流及移动。做胸部X光检查时,勿穿有金属纽扣衣服,勿戴项链、金属环乳罩、胸针等所有物品或饰品,应在医生指导下摄影。怀孕期间尽量不要进行X射线检查,必须要检查的,需要告知医生并做好腹部防护。进行肺功能检查要在医生指导下,平静呼吸3~5次后,尽最大努力深吸气到不能再吸气为止,然后快速用力将气吹入吹筒,并持续用力4~6 s。

领取、审阅检查报告,并就疑问提出质询;协助体检机构维持检查秩序,处理健康监护工作中的突发问题;执行报告中提出的建议,通知体检异常人员并组织复查、职业病诊断、工伤鉴定等;向劳资部门提出职业禁忌人员和职业病确诊人员安置建议;制定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妥善保管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结合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体检结果,提出预防职业病及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议,制定整改计划并组织落实;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发生情况。

劳资处(科)职责

在岗位招聘面试过程中,注意观察应聘人员正常交谈、肢体活动、反应能力等基本健康状况;根据安技科提出的职业禁忌人员和职业病确诊人员安置建议予以妥善安置;处理因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发生的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