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范文第1篇

2、在家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3、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的金属导线。

4、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防雷电安全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雷电防范;对策措施

一、雷电事故给学校造成的危害

当云层之中的正负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放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即是我们通常说的“雷电”,所以在雷电之中蕴含了大量的电能。通常来说,一次雷电所释放的电流会达到几十万安培甚至上百万安培。另外,雷电的放电时间极短,通常在一瞬间释放出大量电流经过被击中的物体,可以想象雷电的杀伤力是多么巨大。雷电事故的发生不但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而引起火灾,同时当雷电击中人体时还会造成非常巨大的伤害。雷电的种类主要有直击雷、电磁脉冲(感应雷)、球形雷以及云闪四种,本文中所探讨的雷电种类主要指的是直击雷与感应雷。这两种类型的雷电都会对人和建筑物造成危害,在其放电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造成损失[1]。

学校是未来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人群较为密集,更应该要加强雷击事故的防范。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对于雷击事故防范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了很多中小学生缺乏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能力。如果雷击事故一旦发生,其所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非常巨大的,例如说教学设施遭到损坏,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教学秩序混乱等。随着中央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增加,全国各地的大学城以及文化教育园区纷纷建成使用,在新建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中也应用到了大量的电子信息技术,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运用到学校教育之中。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绝缘度较低、过电流耐受力差,如果一旦受到雷电干扰或者发生雷击事故,其给学校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为尽可能的降低雷电给学校带来的损失,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雷电防范措施。

二、学校雷电防范措施分析

(一)充分认识到校园防雷的重要性

校园中发生的雷击事故一般来说都是下面两个原因所导致的:并未实施有效的雷电防范措施或者防范措施失效;并未建立相应的雷击事故应急预案。当然这两点因素都是学校管理上的失误,当地气象部门应该强化与教育部门、安监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以对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认识到学校雷电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学校防雷的实际情况,提高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将校园雷电防范纳入到气象部门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工作的范畴之中。另外还必须要做好雷电防护的技术支持工作,努力做好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安监部门应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做好学校雷电防护的检查工作;教育部门必须做好学校防雷的具体安排指导工作,确保防雷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将防雷工作纳入学校安全考核指标内,确保学校防雷管理切实有效,确保各项防雷措施正常运行;对于学校方面,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雷电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在雷雨多发季节应该定期开展防雷知识讲座,制定好雷击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对雷击事故的演习,最大限度的避免雷击事故给学校带来的损失。

(二)做好校园防雷设施的搭建工作

一般来说学校雷电防范主要是针对直击雷与感应雷,按照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要求》中的明确规定,学校防雷设备的安装必须要满足下面几点要求:首先超过15m的水塔、旗杆,或者安装于教学楼楼顶的卫星接收器、铁皮水箱等都必须要根据第二类建筑物防雷设施规范来进行设计,科学设置避雷带同时接地引下线;其次,学校的总配电箱以及每一层楼的配电箱都应该安装上一级防雷电源保护器;再次,对于学校所采购使用的部分卫星信号接收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电子阅览室、广播室等配电引入区域,要设置好二级防雷电源保护器;最后,在操场以及其他一些开阔的地带附近必须合理设置避雷针,避雷针要与旗杆等金属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避雷针入地时在靠近地面的一小段距离上应该加装绝缘设备,从而提高避雷针接地长度,当雷电直接击中避雷针时就能够将电流释放到地下2.5m甚至更深的地方,最大限度的降低雷电的危害[2]。

(三)强化师生防雷知识宣传教育

当地气象部门要联合教育部门做好对学校广大师生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方面应该每周定期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开展防雷知识教育课程,让学生在面对雷电灾害的情况下能够正确的应对。另外气象部门还应该不断提高雷电天气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断扩大雷电监测预警的覆盖率,充分发挥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开展防雷知识普及教育,定期委派气象局雷电专家到各个学校进行防雷讲座,为广大师生和学校领导详细的讲述雷电的基本知识以及雷击预防措施。学校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途径来宣传防雷安全知识,努力提升师生的防雷意识,增强他们的防雷能力。雷雨季节来临时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坚持“安全为首,预防为主”的雷电防护原则,通过雷电防护设备的安全、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来确保学校安全度过雷雨季节。通过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雷电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活动,让广大师生都能够拥有一定的防雷能力,提高他们的警惕,最大限度的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师生生命安全与学校财产安全。

(四)做好防雷工程验收与检测

当地气象部门以及县级教育局都要落实学校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检测工作,督促每所学校都必须定期进行防雷工作的检查,根据就防雷设施有关标准和要求,配备相应的接地引下线、避雷带、电源保护器,并制定有效的防雷措施,确保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同时,还必须要强化防雷意识,在雷雨天气必须要采取措施全面落实避雷防护工作,防止出现雷击事故。对于不重视防雷工作、不制定防雷措施的学校,要严格追求其责任,责令其做好防雷工作[3]。

气象部门必须要发挥自身作用,依法做好学校的防雷减灾工作。对于学校新建、改建以及扩建的工程要及时、全面做好防雷评估;告诫学校建设选址尽可能的避开雷电多发区,学校所使用到的防雷设备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学校防雷设施建设要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努力确保在源头上把好防雷安全关;对于检查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隐患要责令学校限时整改,对于拒不检测以及发现隐患后迟迟不予整改的学校,气象部门应该及时联系教育部门对学校相关领导人员追责;确保学校已经建立了雷电防护安全考核制度,力求让学校防雷工作做到制度完善、权责分明。

三、结语

雷击事故具有突发性强、破坏了大等特征,在做好学校防雷设施建设工作之外,我们还应该努力完善学校雷击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雷击事故应急预案,增强应对雷电灾害的处理能力。学校防雷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对于一部分经费较为紧张或者边远山区的中小学校来说,做好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防雷设施并未完善的前提下遇到雷雨天气,应该第一时间拔掉各种电力设备电源,教师要安排学生到室内躲避,关好门窗。总而言之,学校防雷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合理的做好防雷布置,努力保证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施进魁,华桃春.学校防雷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16.

防雷电安全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防雷减灾;农村;工作

一、农村防雷减灾的工作

随着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实际的行为)和家电下乡政策的影响,农村新建住宅楼和现代家电日益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据市气象局调研: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集中居住小区住宅楼相当多存在防雷设施不健全质量不达标的难题,再者经常面临农民在屋顶上安置铁皮水箱、私自架设电视卫星接收天线等现象,由于没有可行的防雷对策极易引雷入室造成设施及人员伤亡。农村的公用设施几乎无防雷装置,入户电力线路、电话线路、电视天线等架设不规范,线路长,架空,又无雷电防护对策,成为雷电感应的主要通道,使得农村家电受损。一是农村住宅相对简陋,未安装防雷设施。二是农村里普遍存在着“架空”现象,包括电力架空线、电话架空线,信号线架空。架空线对于雷暴来说,特别在雷暴高发期的地方,雷电即使不击中线路,而是在一公里的范围内,也会引起线路产生感应电压。架空线也是导致农村雷击伤亡高发的因素。农村现有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受教育水平、农业生产模式等等,构成了农村雷灾隐患的内因。农村地区高层建筑少,低矮的民居、在野外劳作的农民经常成为空旷地区的制高点,特别是农民下雨时经常打着雨伞或扛着铁锹,更容易使自己形成制高点而更容易引来雷击;因缺乏相应的防雷减灾知识,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以大田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在野外劳作遇有雷雨来时往往没办法及时躲避,或者躲在孤立的大树下或小亭子里,直接招来雷灾之祸;另外,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建筑物防雷设施几乎没有,信号防雷、电源防雷措施更是无处可寻,雷电预报预警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发送到农民手中,农民难以做到有效防范。其次,相关政策对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忽视是导致农村雷击灾害事故的外部原因。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技术服务支撑能力等,直接影响到农村防雷减灾的成效。

二、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出现的问题

在农村防雷减灾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组织机构不完善,在农村基层组织的乡镇、村、自然村,没有主管防雷减灾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在城市已经比较健全的防雷减灾组织体系没能在农村扎根,农村的防雷减灾还基本处在自发行动的层面。2、建筑防雷进展缓慢。随着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步调的加快,农村新建商品住宅楼逐年增多,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与之配套的建筑防雷工程却难以达标。遵照《气象法》规定,都需要进行建筑防雷检测验收工作。但现在县局防雷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到农村进行此项工作,农村楼房规范工程得不到有效管理。3、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缺乏,农民自然村的选址、农民建房的设计和审批、农村野外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缺少政府的有效服务和科学引导;公共交通、有线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基本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直接导致农村的信息闭塞和农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享用;对农村地区雷电监测、预警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亟待加强。三是技术支持的欠缺,缺乏针对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适应不同雷击风险区域的防雷减灾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缺乏适应农村需求的物美价廉的防雷产品,缺乏一支为广大农民提供防雷技术服务的专业队伍。4、家电防雷几乎空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家电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农村家庭,而对应的家电防雷对策几乎没有,因条件所限县局对农村家电防雷的管理几乎是零。由于农村居住相对分散,点多面广,使得家庭遭雷击概率增高,家电的增多,显得家庭防感应雷比直击雷更为重要。5、人身及大型牲畜防雷缺乏重视。由于农村的老百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防雷意识淡薄,相比人身及大型牲畜防雷不够重视,使得每年因雷击而受伤的人数及大型牲畜都在不断增加。在打雷期间仍继续在地里干活,并应用手机通话,结果使得雷击频繁,造成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假设稍有简单的防雷常识,大概就不会发生上述悲剧。再者,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大型养殖户也在增加,而由于防雷意识不够强,很少有牲畜养殖场设置防雷设施,从而也带来安全隐患。

三、农村的防雷减灾工作

对于防雷减灾,我们需要对雷电灾害进行相对的防御措施,主要从以下入手:1、增强宣传,提升人身防雷安全意识。气象防雷职能部门必须加大防雷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防雷意识,增强对农民宣传普及防雷避险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需要主动承担起防雷减灾宣传义务,可以经过印制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防雷宣传手册分发给农民的方式,也可以经过本地农村学校开展防雷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教育,让学生再报告家长等多种方式开展防雷宣传活动,并且还能够经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本领增强防雷宣传,在农村普及防雷教育。2、加紧创建防雷减灾预警机制,建立防雷安全体系 。气象防雷中心需要加快创建防雷减灾应急预警机制,尤其要增强雷电临界预警本领,努力建立“县级政府领导、气象防雷单位统一指挥、各级乡镇主管分级负责”的防雷安全体系。气象防雷部门要不断增强业务学习,提升工作本领,根据实际情况加快相关设备和人才的引进,开展雷电预警预报业务,把雷电预报信息准时准确的传递到农村一线,让农民准时做好相关准备,降低雷电带来的灾害损失程度。3、加强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许多地区地旷水多,房屋多建在地势较高处,多属于水泥钢筋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加上村民防雷意识淡薄,这些建筑物基本上无防雷设施,室外雷击事件频繁发生。气象部门除了加大农村防雷知识宣传外,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安装农村防雷基本设施,规范天线布局,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大树安装防雷设施,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修建躲雨避热、休憩的有防雷设施的凉亭,保护野外避雨人员的安全。并且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技检,排除安全隐患。4、在雷电灾害来临前的提前警示。应让农民多种渠道了解当地气象防雷主管机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相关避险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各乡镇气象协理员、各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在农村设置雷暴等灾害性天气预警电子显示屏,及时为农民提供雷暴天气服务。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设置防雷科普宣传窗或防雷警示牌。农村人员密集处的高大树木等孤立、高耸物体应悬挂防雷击安全警示牌。

参考文献:

[1]国光.新时期我国防雷减灾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之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1(2):1-3.

防雷电安全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 防雷工作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中小学校是防雷工作较为薄弱之处,同时也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中小学防雷应该是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校雷灾事故时有发生,因雷击造成中小学部分计算机网络、食堂自动刷卡系统、电话机、电视等弱电设备损毁,甚至发生了学校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

1 中小学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级政府对于中小学的投资原来越多,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高层建筑物日益增多,但是很大一部分中小学校对于防雷工作意识淡薄,扩建、改建、新建的建筑物没有经过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和设计审核,也没有让气象部门对学校已有的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导致中小学内大量存在雷击安全隐患。第二,有些学校建在雷击高发地段,极易遭雷击;尤其是各乡镇中小学校建设位置处于山坡上,四周树木高耸,房顶又未安装防雷装置。第三,中小学普遍没有防雷电波侵入措施,是造成计算机网络、食堂自动刷卡系统、电视等弱电设备损毁的问题所在,也可能因此危及人身安全。第四,缺乏防雷设施建设资金。由于各级政府财政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想做好防雷设施,但苦于没有经费而无法实施。另外,科普宣传还做得不够,学校老师及学生对现代防雷技术知识及要求了解较少。

2.如何有效加强中小学防雷工作

2.1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防雷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防雷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教育局和气象局要组成联合检查组,加大对学校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查处力度,依法维护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秩序。对于拒不接受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拒不接受防雷装置定期检测、防雷装置不合格又拒不整改、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学校和责任人,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2.2 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及其气象、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站在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防雷紧急避险常识,提高广大师生和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要按照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的原则,尽快成立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研究制定《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召开学校防雷安全工作会议,并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2.3 开展学校防雷安全工作大检查

在雷雨季节来临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全部的中小学校认真开展一次防雷安全大检查,特别要加大对边远山区和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重点加强对架空输电线等电力设施设备、校园网等通讯网络设备、师生聚集区域等重点部位防雷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要督促学校立即整改,以确保学校师生安全度过雷雨季节。对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学校,要强化防雷装置的维护和管理,落实好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组织并督促全市学校在雷雨季节来临前,主动向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申请防雷装置的安全定期检测,经检测合格的防雷装置才能继续投入使用。对检测不合格、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学校必须限期整改。

2.4 加强雷电监测预警服务和信息应用工作

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雷电天气、预报警报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手段及时传递,各学校应落实人员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防灾信息或订制气象短信服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防避措施。同时,大力宣传普及防雷减灾知识。要建立学校科普知识宣传机制,广泛宣传防雷减灾知识。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应积极配合做好防灾减灾、防雷减灾工作,加强防范自然灾害知识宣传,将防范自然灾害和防雷知识作为师生安全教育必备的内容,切实将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2.5 落实资金,增加投入

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中小学校防雷设施建设资金,像乐清市政府那样,逐年从财政资金中安排防雷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将宣传、排查、整改、建设等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分步完善和建设好全市中小学校的防雷设施,基本消除雷电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进行工作沟通与交流。学校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各阶段工作部署,做好登记、汇总、上报工作,及时与成员单位交流情况,突出重点,积极研究提出工作建议与措施。

2.6 明确时限,督查落实

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行动,明确时效,狠抓落实。教育局要在单位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对所管理的学校一个不漏地严格检查,摸清底数,找准存在的雷击隐患,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在督查验收阶段,要逐一实地查验隐患整改情况,认真对照整改要求进行销案,确保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宗红莲.怎样做好学校防雷减灾工作[J].河南科技,2011(10):121-124.

[2] 段和平.南昌市中小学校雷电安全隐患探析[J].科技资讯,2011(23):134-137.

[3] 潘万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探索与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

(8):102-105.

防雷电安全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建筑物;雷电形成;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2-0180-01

1 雷电压的形成及其危害

大气中的饱和水蒸气在上下气流的强烈摩擦和碰撞过程中,形成了带不同电荷的雷云。当带电的云块临近地面时,由于静电感应,大地感应出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云层与大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极板电容器,当云层中电荷密集处对大地的电场强度达到25 kV/cm~30 kV/cm时,就会击穿空气绝缘,云层对大地便发生先导放电。当先导放电的通路到达大地时,大地上的电荷与雷云中的电荷就会发生强烈的中和,出现特大电流,时间大约为50 μS~100 μS,雷电流可达几十万安,其能量巨大,可损坏建筑物,中断通信,危害人身安全。

2 充分认识雷电防护工作的重要性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学校、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场所、电力、通信等重点行业和人口密集区场所的防雷尤其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物、计算机房、网络设备、电器化设备、各类监控系统、通信设备、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等高科技产品应用日益普及,雷电隐患也随之增加。人民群众防雷意识淡薄,缺乏防雷知识,地方政府对雷电防护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是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

3 建筑物防雷措施

3.1 要广泛开展防雷法律法规和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宣传

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安全的宣传活动,利用板报、广播、电视、宣传画、讲座、上安全课、设点发放资料、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防雷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让防雷安全教育知识进入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和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提高广大人民对防雷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共同做好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防雷安全工作,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防雷减灾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安全检查范围之内,做到警钟长呜,防患未然。

3.2 直击雷的防范

直击雷防护最早的就是富兰克林设计的避雷针,分三部分: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体。目前,在城市的高大楼房上,均采用避雷带作接闪器,它利用四周柱子内的主体钢筋作引下线,利用地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在大楼设计和施工时就要考虑到作为网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钢筋网络之间的电气连接,形成一个笼式框架及所谓“法拉第网”笼式的框架,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没有避雷针的情况下,必须在最高位布有不大于10 m×10 m的金属网络,整座建筑物的金属体(如:水管、天线等)都要与这个笼式框架相连接,以达到理想的防雷保护作用。

3.3 侧击雷的防范

防雷设计措施是在建筑物中设置均压环,并与引下线可靠连通,以保证其遭受侧击雷时的安全。从施工的实际工作量、保护范围、雷击概率、经济性等方面考虑,实际防侧击雷设计一般在建筑物超过30 m以上每隔6米设置均压环与引下线可靠连通。30 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3.4 感应雷

感应雷主要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数据线人侵而破坏电子设备,所以感应雷的防护是要在各种线路的进出口安装适当的防雷器。防雷器应具备以下条件。

1)动作时间快,小于25 ns。2)相容性。它不会对其所保护的设备或线路造成任何干扰和中断。3)能承受高电流。防雷器必须能承受10 kA以上的雷电电流。4)全面保护。电源防雷器必须能提供相线对地线、中线对地线及相线对中线的全面保护。5)反复使用。在正常情况下可承受多次感应雷击,而自动恢复原始保护状态。6)安装简易。

3.5 要及时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与调查工作

各机关单位要针对自身特点建立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雷电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要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及时向当地气象局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局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3.6 严格执行防雷安全责任追究制

要按照国家、省(市)气象局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大对各单位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查处力度,对于拒不接受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拒不执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防雷装置不合格又拒不整改、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单位和责任人、无防雷工程、设计、技术评价、防雷检测相关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资格证而私自从事防雷方面工作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西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进行严肃查处;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因失职导致雷击责任事故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及时组织调查,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4 防雷装置的安装要求与使用中的检查

4.1 安装要求

防雷装置应利用建筑结构钢筋或镀锌角管、扁钢等制成,应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载流能力,以满足通过雷电流时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的最小几何尺寸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这些防雷装置所用材料除应进行镀锌或涂刷防腐漆处理外,还应适当加大截面以防腐蚀和锈蚀。

4.2 使用中的检查

防雷装置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测量两个方面,10 kV以下的防雷装置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避雷器应在每年雷雨季节前进行一次检查,雷雨后应对防雷保护装置进行巡查,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确保防雷装置能正常工作。外观检查主要包括:接闪器、提前放电避雷针及引下线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各部分腐蚀和锈蚀情况,并及时进行防腐、防锈处理,若腐蚀超过30%以上则应进行更换。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用地的减少,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加上大型钢结构、金属屋面以及大量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工程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同时雷击造成的损失也会更为严重,设计和施工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相关经验,以进一步完善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将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为更好的防灾减灾发挥有效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虞昊,等.现代防雷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