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作目标规划

工作目标规划

工作目标规划

工作目标规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构建温馨家园”发展理念和争创“全国百强县”的奋斗目标,以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加为目的,以加快和转变财政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以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稳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化进程、壮大第三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实现财政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奋斗目标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县财源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底,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较2012年增长67%,年均增长11%;财政支出达到26亿元,较2012年增长36%,年均增长7%。

三、财源建设的重点内容

目前我县财政经济中存在的农业基础不牢、工业发育不良、三产比重偏小、投资效益不佳等问题,是我县经济发展中所有制之间、三项产业之间和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反映。要抓好财源建设,就必须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速度,培植壮大财政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财源的结构效益。从我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财源建设重点在农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站在“跳出财政看财政、抓好农业兴财政、抓好工业富财政、抓好第三产业活财政、抓好招商引资促财政”的高度,把培植壮大财源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以精品示范型、产业带动型、生态观光型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稳固基础财源;加快以石油、天然气等重工业,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利用等清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做大做强骨干财源,培植群体财源;加快以旅游、餐饮、商品、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后续财源建设;加快以延吴高速、吴定高速、通吴铁路等交通运输业建设及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培植新兴财源。努力建立结构合理、来源可靠、后劲充足的财源建设体系,壮大县级财政实力,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建设的重点内容是:

(一)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基础财源

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农村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形成比较稳固的基础财源。

一是积极发展精品示范农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围绕川台涧地,资源优势,建立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建设,建设一批精品农业示范园区和优良生产基地。建立人工种植中药材基地1万亩;建成20个苹果标准化有机示范园采用先进的栽培模式,一流的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园面积2000亩,达到5年见花,6年挂果的目标;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5万亩发展到20万亩,产业纯收入突破1.6亿元;规划以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年产值达到2.1亿元,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玉米总产量达到2.6万吨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型农业。通过能人大户和企业+协会+农户等方式,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搞好协调生产、开拓市场、组织利益分配等工作,逐步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等农业服务体系。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向原则,积极开展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等活动,发挥品牌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大人人技能工程的投入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遵纪守法,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扶持做产业发展的大户,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是发展生态观光型农业。按照“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黄土高原上的一叶绿洲”的定位和打造“三个百万亩基地”(百万亩沙棘、百万亩小叶杨、百万亩文冠果)的要求,大力发展以文冠果、沙棘、山地苹果、小叶杨为主的林果业,完成沙棘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农业观光和休闲体验活动,建立以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园,重点提升南沟、袁沟、王湾等一批生态农庄和农家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目标。

(二)依托资源,科技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石油开采工业作为我县支柱财源,已为全县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要发挥骨干作用,但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决定了它随着开采,将日渐萎缩。因此,全力支持石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保持石油工业的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心工作,是财源建设的核心。要坚持“油气同抓、轻重并举”的原则,一手抓石油开采、石油伴生气回收加工转化、天然气开发和风、太阳、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等重工业,一手抓农副产品加工等轻工业,增强工业财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作的重点: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原油产能建设。石油开采企业要依靠科技,科学勘探,合理布井,以探促采,探采并举,不断提高石油开发的科技含量,提高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发挥职能,全力支持石油企业。充分利用财政借款、调整收益入库时间等措施,全力支持石油工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金融部门应积极配合生产企业盘活资金,从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出发,用足、用活政策、努力增加信贷投放量,促进石油开发的持续健康运行。

三是采取招商引资、技术引进、项目合作等方式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做好石油伴生气的回收转化利用,不断深化工业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依托资源,面对市场,大力开发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后续财源。充分利用我县农副土特产品的资源优势,配合主导产业开发,加快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再创一批名牌,建一批基础项目,大打品牌战略,逐步扩大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形成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三)突出三产地位,进一步壮大群体财源

一是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优化我县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财政经济新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必须按照“中小并举,全面发展,总量扩张,质量提高”的思路,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消除各种歧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鼎力扶持,放手发展。要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实现由服务型向开发型转移,由经营型向实业型转移,以交通通信、商品流通、金融保险、教育科技为重点,扩大第三产业经营范围。到2015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总量中要占40%以上,为地方提供收入万元。

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努力建设旅游强县。按照“突出一个主题、实施两翼展开”的思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突出内容特色化、方向郊区化、管理规范化、景点精品化的四大特点,着力开发一批特色明显,吸收力强的旅游产品,注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强力推进红色旅游。配合推进胜利山革命纪念园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进一步拓展长征胜利会师地红色旅游发展空间。二要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着力推进南沟、袁沟景区和铁边城等小城镇建设。将以农家乐形式为主的民俗民食等特色资源整合,积极支持餐饮休闲业做大做强。大力开发农业生态观光、田园农耕体验、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活跃农村经济发展。三要做好金佛坪流域、杨青川流域治理景点、大吉沟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退耕还林纪念展馆等旅游项目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旅游产业格局和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破解财源建设瓶颈。以延吴高速、吴定高速建设和通吴铁路项目争取为契机,解决发展瓶颈。全面整合交通资源,逐步扭转客运、货运市场“小、散、弱”的局面。重点发展快速货运,促进大型物件、危险货物、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逐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引导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业。拓展客运市场服务功能,加强和完善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乡镇、辐射农村的客运网络,形成物流带动人流,人流带动资金流、信息流的商贸流通繁荣局面。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植新兴财源。一是优化投资环境。要落实好招商引资项目的配套政策和资金,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关作风效率建设,实现软硬件两个到位。二是突出招商重点,把好入口关。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对财源贡献多的项目,促进产业配套发展。三是强化招商的后续跟踪和服务。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机制,加强项目调度、做好相关服务,促进招商成果尽快转化为更多的财源。

(五)加强支出管理,抓好替代财源

树立节流也是开源的意识,加强支出管理,调整支出结构,变重点压缩支出规模为重点提高支出效益,建立规范、科学的公共支出机制,完善财政支出的决策行为,实现决策法制化、科学化。积极推行部门预算、财政投资评审项目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采购行为的规范性。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尽量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财政供养范围过宽问题,真正使替代财源发挥效益,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四、财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规划,明确任务

各部门、各乡镇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财源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根据全县财源建设总体规划和奋斗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财源建设实施规划和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项目和措施,使财源建设工作能够按照全县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要破除行业界限,只要是生产发展快,提供税利多的项目,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要积极予以支持,积极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各乡镇要在落实好县上整体确定的财源建设项目的同时,结合本乡镇实际,认真选好补充项目,以可靠的财源建设项目保证收入目标任务的完成。各业务部门要按照全县规划的要求,精心组织好规划项目的实施,将县政府确定的财源建设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行业和乡镇,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措施,认真制定出台年度、分行业规划。要把财源建设与退耕还林、农田水利、扶贫攻坚和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部署。计划、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和所承担的责任,围绕财源建设这个总目标,各司其职,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要坚持长短结合、骨干财源和基础财源结合,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攻坚,全方位多角度建立比较稳固的财源构成体系。

(二)拓宽渠道,增加投入

财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投资巨大,必须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地筹集建设资金,增加有效投入。一是要把国家、省、市安排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财政扶持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在不改变管理渠道和方式的条件下,围绕培育财源统筹安排,捆帮式使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要认真做好项目调研、论证、围绕市场需要和资源优势,选择好财源建设项目,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上级财源建设支持发展资金。三是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放开搞活投资领域。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全民参与招商引资的新理念,高度重视投资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坚决取消不合时宜的政策规定,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和工作作风,加强与中、省、市有关部门和发达地区的联系,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千方百计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加快向流动,着力营造招商引资“洼地”。四是要积极研究制定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工商企业、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各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投资方式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五是要结合国家关于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企业发展扶持基金,帮助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使现有的各类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规范管理,强化服务

各部门,各乡镇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变行政命令式管理为服务引导式管理,变直接参与决策指挥为政策调度管理。通过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保障。各企业要认真建立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计划、工业、工商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帮助企业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营销策略,为财源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农、林部门要按照林果业生产的规范技术要求,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搞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畜牧部门要以县种羊场和乡镇畜牧兽医站为依托,尽快建立良种纯繁、人工授精、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技术培训、销售等服务组织,保证草畜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工作目标规划范文第2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提升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承接服务外包的辐射和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扩大产业增量,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形成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实现我区服务外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2009年至2012年,服务外包各项主要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即至2012年,通过CMMI认证服务外包企业总数达到50家,其中通过CMMI3认证的软件企业数达到40家;营业收入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5家;国际服务外包总额超5000万美元。

2.载体目标。至2012年,建成服务外包载体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其中,建成特色优势产业(特色高创中心或园区)基地5—6个,面积20万平方米。建成1—2个部级特色园区、1—2个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2—3个省级以上特色培训基地。

三、发展重点

根据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服务外包的基础条件和现实优势,精心打造学府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软件业、技术服务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1.加速发展软件产业。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大力实施软件产业振兴计划,积极培育软件产业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注重发展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业务以及面向3G业务的硬件开发系统,不断壮大软件产业规模。以软件园(高创中心)、江科大科技园、归国博士创业园、工业园区高创中心等为载体,重点开发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公共管理和网络文化等领域的软件技术和产品以及数字家电、汽车电子、船舶制造和管理等各种先进专用控制软件和专用设备软件。

2.积极发展技术外包业务。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尽快形成技术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公共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各类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建设。以科捷锂电池研发中心、绿洲新能源研发中心、蓝德特药业研发中心、中煤电子研发中心等为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仪器仪表、电力电气、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外包业务,建成具有高科技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外包业务基地。

3.大力拓展国际外包业务。积极承接欧、美、日、韩、印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把握好产业定位,形成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和国际服务外包规模。重点发展以软件技术为支撑的ITO(信息技术外包,指企业向外部寻求并获得全部或部分信息技术类的服务。包括系统操作、系统应用和基础技术等服务)、KPO(知识流程外包,指利用书籍、数据库、专家、新闻、电话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即时、综合的分析研究,最终将报告呈现给客户,作为决策的借鉴)、BPO(业务流程外包,指企业将自身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化服务提供商,由其按照服务协议要求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服务等,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业务运作、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积极培植国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努力将软件园、归国博士创业园、蓝舶科技园、工业园区高创中心等打造成国际服务外包的示范基地。

四、主要措施

1.加强公共平台的建设。整合辖区资源,充分利用区域范围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强服务外包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精心打造特色园区。增强园区资源配置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强信息互动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一个适合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就业创业、特别是有利于科技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建立服务外包招商团队及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联络点,开展多形式、多频次的境内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企业合作联盟,以提高服务外包产业的集中承接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鼓励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引进国内外服务外包知名企业落户。

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大力引进从事服务外包的各类人才,重点引进服务外包领军人才,全面落实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力度,联合大学、科技大学等高校和培训机构,建立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积极开展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训,分期分批开展面向服务外包企业领导及管理人才、企业技术员工的专业培训。鼓励大学毕业生及外来专业人才就业于服务外包企业,以形成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工作目标规划范文第3篇

八街镇社区居委会2007─2012年任期目标规划一、指导思想

今后三年,八街社区居委会两委要抓住八街镇巩固文明集镇和省级卫生乡镇的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把公益事业做好,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挖掘新潜力,创造新优势,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二、总体目标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民为主、为民服务、树立群众利益无大小作为第一要务的原则;

2、积极兴办利民便民的服务网点,坚持以人为主的发展原则。四、具体措施

1、在社区推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自我服务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居民的文明素质。在现有“文明家庭户”、“巾帼文明岗”创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居民的普法力度及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地维护社区卫生、公共设施,按照“门前三包,院内达标”的内容要求,号召居民群众为早日创建“部级文明城镇”而积极建设八街!

2、加强社区干部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各项功能

1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规范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努力形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

2全面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3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充分合理就业。

4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和健康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障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工作目标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字:发展;学校规划

Abstract:School development plan will directly reflect on teaching managers’ new thought and discovery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development, an excell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 should feature the intergration and foresight. In this paper, it will be disscussed on how to improve school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s.

Key Words: development; school plan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应该体现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应该具有全局性与前瞻性特点。因此,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发展规划应当充分体现出学校自身发展的理念,应当是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特别是对学校主要管理者来说,应当是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的过程。学校管理者应当通过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办学条件,并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探索学校有效发展的道路,以促进学校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追求

1.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目标为核心,这样的目标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要求,目标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对学校自身具有约束作用,这样的目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也在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偏离方向。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导致它在生源、师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多种差异,这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不顾及学校自身的现实情况,在思考学校未来发展中简单甚至盲目地模仿、追随“名校”的办学模式,结果就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一般,不但难以真正有效地全面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反而可能使自己在盲目追随“名校”的进程中越来越偏离甚至失去学校自身发展的机遇。因此,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根据本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特点,选择和确立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目标。目标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点,直接制约着发展规划的主体和重点内容设计。同时,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合适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发展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及其预期效果的有效达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划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长期规划发展目标、中期规划发展目标和短期规划发展目标;以实施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学校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部门规划发展目标、教师个人规划发展目标;以规划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战略型规划发展目标和操作型规划发展目标,等等。各类学校要根据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不同时期发展和工作的重点,明确各个层次发展目标的具体内涵。学校发展目标在规划中应当是一个系统,它应当包含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子目标系统,如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学改革目标、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工作目标,等等。惟其如此,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才能有效地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并有效地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

2.提炼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提炼和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区域性等因素所致,存在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办好一所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或模式。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积极地发掘、提炼、建设和发展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办学特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的表述,重要的是这种表述背后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是不是适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是不是本校长期一以贯之和今后需要持之以恒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提炼和提升学校办学特色。这项工作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本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和经验、办学宗旨,并结合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明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此为基点,才能清楚地知道今后一段时间里应着重干什么,才能真正体现本校发展的特色和风格。

3.建设和形成学校文化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并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深层的目的追求是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任何一所学校,在其常规工作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所学校特有的文化基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有时候这种文化的影响比显性的知识更加明显。因此,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整合学校各种要素和资源,挖掘学校内在的发展潜力,使学校的深层文化凸显出来,使它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长久的可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基本框架

1.分析学校办学传统与现状

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蓝图”。因此,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摸清自己的“家底”,即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本校的发展基础、优势和薄弱环节,以及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应为与能为,然后确立规划的目标与重点,才能有的放矢,确实促进学校理性、健康的发展。分析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状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明确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起点。在这项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四个客观”的原则:一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即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满足这一要求是学校价值的根本所在,是社会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二是学校的客观基础,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形象、文化传统、学校特色;三是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即一所学校师资队伍条件、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生源条件等学校教育资源;四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即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各个学科的教育与教学规律,等等。惟其如此,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学校发展规划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

2.明确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构建的过程,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所言“:共同愿景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如果没有一个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愿景建立一个高远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从许多学校的实践经验来看,确立共同愿景的比较具体有效的办法是组织一个有各方人士参与的规划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成员组成。学校发展规划中对学校普遍被认可的共同发展愿景的主要体现,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学校规划的未来发展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但还应当提出在规划未来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引导下的学校德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队伍目标、管理目标等比较具体的工作愿景。通过这样的民主参与活动过程制定出来的共同愿景,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和发挥学校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规划也才有可能更切实指导学校的各项行动。

3.突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点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个系统策划的过程,它涉及到学校当前和未来阶段性发展的多方面的内容,但作为发展规划而言,不可能在一个阶段内就完成学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所有事情和工作,如果不确定优先发展项目和工作内容,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教职员工会忙于各种繁杂事务,找不到明确的工作方向,甚至会使学校工作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这显然会降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效率,影响学校规划发展目标的有效达成。一般来讲,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抓住主要的常规性问题,如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抓好课堂教学改革,选择与实施能够带动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等。

4.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

学校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有效达成还必须有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内容目标,根据学校实际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措施,等等。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1.落实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工作程序

确定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程序,需要考虑或遵循以下工作步骤:根据规划所设定的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并按照学校的工作特点将总体发展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学校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比如按照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年度或学年的工作目标;然后,根据年度或学年的工作目标,明确具体工作的操作或运行步骤,并规定或明确这些工作的操作要点,工作的主要责任者或部门设计操作要点的检测或评价指标。在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规划实施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和检测评价指标,作好规划实施的阶段性工作总结,以确保规划实施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和逐步深入。

2.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制定

学校发展规划,其重要性并不在于拿出一个学校‘文本’,关键在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更强调规划的执行‘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实施监控和评价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规划。”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保证学校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的正向导引作用的同时,促进学校不断开拓创新性工作领域。

在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规划目标实施的达成度。这是考查和评价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能否民主、科学地制定规划,还取决于能否脚踏实地地实施计划。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与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行动方案,这样的行动方案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也是学校日常运行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什么时候做什么、如何做、达到什么效果,而行动方案最终要看这些规划目标是否真正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上,它所体现的就是学校规划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达成度。学校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是学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预期发展目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发展规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规划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学校在实施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通过对规划阶段性工作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考查与评价,不断地对规划进行修正、充实与完善,以有利于学校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在开展创造性工作过程中的有效达成。

第二,学校在实施规划中的创新与发展。一个好的学校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会不断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需要学校在实施发展规划过程中不断开拓视野和提升教育理念,对规划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开展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因此,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看学校在实施规划过程中的创新点,要看学校的新突破与新发展。

工作目标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发展规划  战略管理  监控评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目前,很多高校都正在完成或已经完成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发展和满足本校发展需要的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加强高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贯彻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落实发展规划的行动举措、实现发展规划的期望目标、使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本文就如何实施规划的科学管理,增强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探。

         一 广泛宣传,深入人心,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应加强对发展规划纲要的宣传工作,强化全校师生员工执行规划的自觉性,提高全校师生员工规划纲要的执行力,为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

         .充分调动,群策群力

         可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召开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范围的座谈会,如民主党派、离退休老领导、现任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各学院院长、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生代表等专题研讨会,在座谈交流中统一思想,集中民智。

         .广泛宣传,充分解读

         通过校报、校园网、高校广播电台等相关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发展规划,请学校领导、规划编制专家和工作人员对规划进行详细解读,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的认同感。

         通过交流,建立师生对学校发展的信念和动力,形成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使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成为统一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增强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向心力,最终完成发展目标,实现高校的科学跨越式发展。

         二 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增强规划纲要实施的可操作性

         高校应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结合各院系和机关处室等直属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分解到各个二级单位并建立涵盖所有成员的责任人体系,使每个人的工作都成为实施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个体责任,这样才能使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学校领导将制定的发展规划总目标分解为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并安排学校督查部门对重点工作进行及时的督查;第二步,将分解的子目标、任务再分解到学校各组织(职能)部门和学院,形成各二级单位的目标,就这一步而言,可以与一些高校实行的校院二级单位目标管理相结合;在年初,制定和签订目标任务书的时候就按照发展规划的任务目标,进行年度分解,并具体细化;年底进行考核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第三步,各组织(职能)部门内的每位教职工确定自己为实现部门目标的个人目标,将发展规划和个人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作为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和干部任期绩效考核的依据。

 纵向分解目标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整合一致的管理目标体系,即高层次的总体目标是低一层次分目标的依据,而低一层次的分目标应服从于高一层次的总体目标的要求,这样通过目标网络把组织中的所有

  

成员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使整体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 加强监控、有效评估,确保发展规划落实到位

         .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评估体系

         发展规划管理是由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和发展规划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系统性管理,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高等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的绩效考评指标,对发展规划的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进行绩效评估和偏差分析,一直到最后的总评估。在规划实施监控中,总结发展规划实施与监控的经验与教训,做出是否持续发展规划、调整发展规划、重组发展规划或终止发展规划的决定。

         .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

         高校应及时进行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现并准确判断发展的最佳机遇,通过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及时获取和处理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与发展规划目标的差异,通过发展规划绩效评估,对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奖惩和调控,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只有将发展规划分析评估、发展规划选择评估和发展规划绩效评估有机结合,不断地将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与发展规划实施过程融为一体,才能建立起发展规划管理的调控体系,有效地实施发展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