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趋势下的机械制造行业也日益拓展了规模。机械制造的流程包含了复杂的多步骤,若要在根本上提升机械制造的整体水准并且减小成本耗费,那么有必要采纳新阶段的工艺手段。初期在设计时,应当优选合理化的机械方案用来优化设计,这样做才能便于机械制造的展开。这是由于,机械制造的总体质量密切关系着方案设计。对于此,解析了机械制造领域内的常用工艺,结合实际设计出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及方式。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合理化;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包含了各步骤的工艺流程,在制造过程中先要选取合适的原材,而后依照给出来的流程予以详细制作。机械设计应能力求合理化,在各类方案中筛选最合适的合理方案用来指导后续设计。若没能设置适当的机械制造方案,那么系列性的设计都将会很难落实。由此可见,初期设计的合理化是尤其必要的,合理化设计决定着后期展开的机械制造流程。

1机械制造工艺

从本质来看,机械制造包含了成品制作的流程及方式。在机械制造中,相关人员先要预备机械原材,经过加工得出某一机械产品[1]。在现今阶段内,制造业表现出日益显著的技术进步,与之相伴的配套工艺也在获得整体性的改进。机械制造若要收获最佳的实效,那么不可缺乏先期性的合理设计。机械设计需要衡量综合的要素,具体策划及后期设计的流程中都应力求完善。设计人员首先就要拟定合理且恰当的总体设计思路,不可忽视细微的设计要点。

2机械设计中的合理化

2.1符合设计标准

机械制造需要配备多步骤的工艺,为此初期在设计中就要符合给出来的设计指标。这样做,才能从整体入手来优化设计。具体动手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能实时调整设置的机械精度,确保符合精度需要。某些情况下,机械加工会表现出较大偏差,这种状态增加了额外的机械制造风险同时也损耗了更多资源。情况严重时,还很易带来突然性的故障[2]。由此可见,需要全方位控制并调整标准化的机械设计,这种基础上设置最适当的零件尺寸等。合理的设计应能符合标准,同时也不可忽视数值的精确性。通常在后期加工时,零件的真实尺寸都会与初期设计有所差异,这种差异被视作制造中的偏差。在设计环节内,就有必要防控这种过大的偏差,因此需要衡量全方位的综合设计要素。例如原材的破损或高温带来的机械变形,这些都被归入设计要素。设计人员要兼顾更多的要素,这种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段及测量用具,经过改进得到优质的设计方式。

2.2确保加工的优质性

确保优质性的机械制造,要从全程入手来提升总体的零件制造质量。具体设计时,应能从严依照给出来的指标予以设计,优先选择最恰当的加工步骤。应当因地制宜,筛选合适的零件原材及型号规格,确保规格及型号的一致性。确保合理且适当的机械设计,在更大范围内减低总体的加工成本。各类机械零件都表现出差异的结构,与之相应的精确度也并不相等[3]。制造零件的流程中很难彻底杜绝隐含的偏差,然而过大的偏差将会干扰到零件的优质性。为此,先期就要详细予以运算,结合实情设置合理的用材总量并且提供全方位的零件检测。针对某些偏差过大的零件还需再次妥善处理,对于表层有必要适当切削以此来确保平整性,这样做就防控了潜在的精度偏差。

2.3采纳新式理念

机械制造相关的技术都在更新,有必要接纳新式的机械设计理念。从行业特性来看,机械制造附带的污染是较高的,因而应当优选可持续性的新式加工理念。设计人员要摒除不适当的认识,在具体设计时也要注重选取污染更小的新式设计思路。在日常设计中,可以提供绿色理念用来指引机械设计,融入节能且环保的新式绿色技术。与此同时,设计者也不应忽视附带性的资源损耗,应当优选最佳环保性的机械材质用来设计。针对报废后的机械零件,还可以有序予以回收。

3合理化机械设计的建议

机械设计构建于机械工艺的基础上,在详细设计过程中应能衡量综合的设计要点,例如零件的特性、尺寸以及精度。经过全面的衡量及考虑,才能妥善把握设计流程内的技术要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不可以忽视消耗的机械设计成本,要在确保优质的前提下着力减低成本。如果条件允许,设计人员还可借助于巧妙构思来减小机械原材的总消耗量,用更低的成本投入来收获优良的设计实效[4]。设计人员在给出了某一制造方案后,需要经过调试的步骤才可以进入安装。因此,也应当注重设计后的安装调试。调试过程中通常可以测出隐含的设计偏差,各类零件表层也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粗糙度。调试的过程中,需要优选恰当的刀具以此来提供必备的保障,调试得出的机械制造方案才会真正符合现今的市场需要。

3.1全面更新加工程序

在机械制造领域内,工艺流程体现为更高的技术特性。经过详细的制作后,机械制造可以把某一原材转为可用的产品。具体在制作时,先要初步加工而后才可以获得某类成品或半成品。在某些情况下,还需针对于半成品予以再次加工,进而构成全方位的制造流程。

3.2调整为合适的加工精度

具体而言,精度控制包含了零部件的尺寸、加工的位置及形状、零件的表层质量。有序控制零件的精度,才能在总体上获得更优的零件加工实效。未来的探索中,需要深入完善自动形成法、固定标准下的刀具控制法以及试切法等。机械制造应能确保最佳的精确度,唯有如此才能落实后续的顺利加工。

3.3改进装夹工艺

从加工角度来看,装夹的工序可用来定位精确的零件位置。在制造零件前,先要安放于特定的模具或者机床上方,这个步骤即为装夹操作。经过装夹操作,零件可以被固定至机床。装夹的具体操作也关系到总体性的零件质量。可以选用特定的夹具用来装夹,也可依照实情来选用其他方式。若要加工得到精准的零配件,那么不可缺乏初期的装夹定位。设计机械产品时,通常可选多类的定位方式。相关人员应能结合实情来适当设置定位,这是因为恰当的定位更加便于后续施工。针对各异的情况,机械制造可选的定位方式也表现出多样性。

4结束语

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下,机械制造也提升了综合的水准。具体在制造各类机械零件时,先要给出全方位的机械设计。合理的设计思路可用来提供明确的机械制造指导,服务于根本性的制造质量提升。机械设计中的合理化思路可以缩减消耗的总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冗余的设计流程。然而从目前看,机械设计并没能达到完善,仍有待长期改进。未来的实践中,有必要继续摸索合理化设计的珍贵经验,从全面入手来确保机械制造及设计的优质性。

作者:曾华 单位: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晓丽.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J].硅谷,2014(11):200+48.

[2]谢有龙.关于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J].商,2015(46):287.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1.答辩式。建立具有综合性、适宜答辩的试题库,成立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至少3位教师组成,可包括助课研究生。考核时每个学生按顺序先后随机抽取题目,准备10分钟。准备时可翻阅参考资料以及和同学讨论,此时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有利于抽到考题的学生掌握该知识,也使参与讨论的学生学习掌握了考题中的知识点,每个学生表面上是考核自己抽到的有限的考题,实际上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参与了几乎全部学生的考题准备,从而将考试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交流、巩固所学内容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应付考试,厌烦、害怕考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收集资料、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答辩和应变能力等,有利于将来找工作时的面试,这使得学生的收益是全方位的。

2.笔试。笔试在课程结束后,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和理论。创新发明必须在掌握扎实的机械设计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上,因此,掌握这些概念非常重要。例如自动机械生产率的概念、评价工作性能的指标等。

二、紧密结合实际应用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自动机械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步骤,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可将所学的自动机械设计知识应用于设计中,这是有效的练兵和检验,同时还可以提高、巩固教学效果的环节。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创新性想法得以进一步实现,距实际应用更进一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1.课程设计内容。在自动机械的四大结构组成部分,即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中,驱动系统通常为选型设计,包括在总体设计的内容中,不单独作为课程设计题目,控制系统涉及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相关的学科知识较深,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这部分作为选做内容。因此,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传动系统、执行机构和总体设计三种。比较复杂的机械3个人一组,自由组合,每人主要负责一部分内容,其中总体设计的学生由小组成员推荐选举产生并担任组长,除了自己承担的内容外还要负责协调3个人的方案应能满足整机的任务书要求,完整一致。各种题目的具体内容如下是。(1)自动机械总体方案设计。①根据给定机械的工作要求,确定实现功能要求的原理方案。②根据原理方案确定工艺方案。③确定工作循环时间,拟定机械的工作循环图。④确定采用的动力形式、总体布置、总体结构来设计机架。(2)执行机构设计。①参与原理方案和工艺过程的设计。分析确定工艺操作动作、顺序、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②拟定机构的选型与组合方案,提出多个方案分析并选择最佳的。③机构的设计计算,主要构件的运动分析、仿真等。④机构的结构设计,画机构简图,包括运动轨迹、极限位置图。(3)自动机械传动系统设计。①参与原理方案和工艺过程的设计。分析工艺操作动作、各机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选择动力机。②确定传动机构方案和采用的传动形式,分析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提出多个方案并分析选择最佳的。③传动比分配、设计计算,主要零件的强度校核。④传动系统结构设计,画传动系统结构图。

2.课程设计题目。笔者精心设计了多于学生人数的课程设计题目和相应的任务书,制定了课程设计大纲和指导书。学生选题具有灵活性,可从给定的题目中选题,也鼓励自选题目。学生自选题目要经过论证方可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并有一定的加分,同时要与教师的科研以及各种创新竞赛题目紧密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每年暑期进行,而自动机械课程设计正好是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可以说这个学期是学生申请准备方案、进行结构设计的阶段。采取提前选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期间有目的的听课,有充分的时间酝酿设计方案,使自动机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不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设置的1周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有些题目最后还申请了发明专利。“用于大粒种子的精密排种器”“、家用瓜子去皮机”、“顶尖可收集式仿形棉花打顶机”等项目就获得了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的一等奖。

三、结语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测试

前言

通常情况下,工厂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机械所涉及的运行参数普遍种类繁多,它们就像人体的大脑一样控制指挥机器的运转。机械自动化所涉及到的参数的种类有:温度、压力、转速、扭矩、功率等。这些自动化运行参数都是在技术允许的范畴之类,反映着机械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而工厂中的技术人员通过对自动化机械的测试来观察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来判定自动化机械运行是否达标。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机械进行或冷却时,也需要对其相关运行参数进行测试。因此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的测试分析非常重要。那么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的测试分析最为有效便利?在下文中我们便在对某大型机器进行了自动化运行参数之后,进行方案的讨论。

1 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的种类及其方案方法设计

1.1 机械自动化对我国及机械领域的重要意义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机械自动化就是机器或者装置通过机械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运行参数则在机械自动化运行中作控制中枢的作用,这些运行参数通过具体数据控制着机械的自动化运行使得机械不再必须依靠人为操作控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运行状态也变得灵活可控,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因人为失误操作而引起的众多事故。而机械自动化在运行时涉及很多不同方面的参数,如周围及自身机器的温度、零件的转速、工作的功率等等,这些数据真实地反映着机器自身的运行情况,这些自动化运行参数都是在技术允许的范畴之类,反映着机械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而工厂中的技术人员通过对自动化机械的测试来观察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来判定自动化机械运行是否达标。因此,工厂的技术人员需要定时对机械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测试以了解观察机械的运转情况是否正常,也为日后对机械自动化的改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中间期,机械自动化领域急需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改便来提升机械自动化领域的整体实力。

1.2 机械自动化领域在中国

我国机械自动化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在很多技术方面都有多差距,面对着起步晚、技术垄断、基础设施不完备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我们国家在面对机械自动化领域的热潮中的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化机器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制约。在自动化方面,我国算是一个新手,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很多方面要依赖于发达国家的技术科技,所以在自动化的应用中需要格外的谨慎,避免出现受制于人而无法开工最后导致工厂的利益受到亏损。而在一些隐秘性较高的机械制造业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掌握核心技术非常重要,而在机械自动化机械的运转当中,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是机器运转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机械自动化工厂对于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测试和分析非常重要。对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的测试分析中,方案的设计和方法的选取是重中之重,在长期的工作当中,我们的工作人员根据经验,经过认真学习,已经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机械自动化领域工作线中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多频通道测试法。这种测试方法不仅方便操作,而且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同时它的测试范畴大大增加。这种机械自动化参数的测试分析方法对于机械制造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正是我国自动化领域中所急需的。

2 该种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测试方的法优点

2.1 测试便捷和节省资源

在机械自动化运行参数的测量中,使用并行、多通道测试方法,是一种相对较为可行的测试方法,具有其他测试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利用并行、多通道的测试方法主要体现在两点:不用经过任何数据处理过程便可简单便捷地把测试数据集中显示于一个范围内,使得对数据之间的分析与比较工作简易便捷;另外,在这种钡(试下,数据采样往往通过中断电源的方式,大大减少了对资源的占用。总的来说,在机械自动化的运行参数测试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测试方法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可以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省去诸多麻烦,为以后的机械自动化领域积累丰富的数据资源,中国机械自动化领域的再发展指日可待。

2.2 现代机械自动化在中国

我国在自动化领域里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仍有很多技术不成熟。在不断地学习改进中,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中也较为广泛地引进了机械自动化,然而我国目前制约于技术方面,并未达到全盘或者高度使用自动化的时候。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一切生产艺术问题时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使用、能够消化吸收国外柔性制造系统户。而在我国已有的机械自动化制造领域,对于机械自动化参数的测试方法已经有所建树。工厂中通常采用的是多通道频率测试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机器稳定时对它的大范围实施监测,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参数测试的应用范围。总之,合理、科学的测试方案对大型机械自动化的运行参数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机械自动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一些低成本的自动化技术具有潜力大、前景广阔、见效快等优越性。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机械自动化的引进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不能全盘接收,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利用。对于现有采用了机械自动化制造的工厂,机械自动化参数的测试分析非常重要,其是自动化机械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而且σ院蠡械自动化领域中的改革有着必不可少的帮助。通常我们工厂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多频通道测试法,利用频率信号采集组成一个具有并行、多通道的信号测试系统,然后工作人员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以得出自动化机械是否正常运行。这种方法的实施为提高机械自动化运行效率和质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机械自动化领域的再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计;问题

1 前言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产品的制造,还是新技术的实施,都要有新的机械设备的支持。使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地展开,促进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展开讨论,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产品生产类设备占有很大比重,本文的讨论就主要针对此类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

2 机械设计的过程

2.1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2.2.1 需求申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

2.2.2 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

2.2.3 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

2.2.4 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

2.2.5 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

2.2.6 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

2.2.7 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

2.2.8 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

2.2.9 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

2.2.10 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交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

2.2.11 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

2.2.12 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

2.2.13 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可以说,安装、调试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4 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达到使用要求,交付使用;如未达到要求,需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修正调试后再行试产,直至满足要求。如果是小样机或关键部件的研制,此步骤完成后,应当对此前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中试设备的改进设计方案,进入新一轮中试设备的研制。如果有必要,也可再进行一轮样机及关键部件研制试验。

2.2.15 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3 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述设计研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都应正确把握方法,确保设计研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别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制阶段是设计方案实现的基础阶段,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取得设计的预期效果,甚至影响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在此阶段,除了制造加工的承担单位应当注意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制造工艺外,还应当加强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沟通。设计者应积极、主动地经常关心制造过程的情况,与制造者共同商讨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并虚心听取制造现场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零件结构、加工精度等做适当的调整。切不可认为:制造加工只是制造加工单位的事,与设计者无关;能否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也都是制造加工者自己的事。机械设备的设计者应当知道,对于制造能力、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制造加工单位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许多意见和建议,甚至判断,是很有价值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3.2 安装调试使用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阶段是设计研制过程的最后阶段,设计研制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效果如何,在此阶段能见分晓。在此阶段,设计人员一定要亲临施工现场,对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监控,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这一阶段也是设计人员积累经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佳阶段。机械设备设计的合理与否,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方面还有改进的必要和可能,都可以通过该阶段的工作获得答案和信息。对设计人员设计水平、处理现场问题能力的提高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安装、调试结束后,紧跟着要进行试产鉴定,通过设备实际使用效果的评价或产品质量的检验,确定机械设备是否达到使用要求。鉴定通过后,必须尽快整理出与使用、操作、维护相关的机械设备的各种说明、图纸等技术资料,对操作工及维修工进行培训。同时,要注意专有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员工培训完成、所有必须的技术资料整理齐全并交付机械设备使用部门后,机械设备便可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世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天津大学出版社

[2]李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天津大学出版社

[3]刘心松、朱鹰,容错并行处理系统结构研究.计算机应用,2008(1)

[4]周静伟.改革生产实习模式,促进实践能力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2003.(1):51-53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靠性试验 研究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023-01

机械可靠性试验,实际上就是指在对原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等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该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判的过程。此外,机械的可靠性试验所得到的的一些参数,还能够降低其维修的费用,为机械产品的合格率等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因此,对机械进行可靠性试验,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国对机械可靠性试验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而且,还存在着“在理想的状态下,只要是机械设备按照其原本早已规划好的图纸而生产出来,那么就可以达到其可靠性的要求。”等错误的观点。该文将对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其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1 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通常的情况下,机械的可靠性试验往往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各型号的研制过程方面,总是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等难题;而在研制阶段,又面临着技术难度大、重点交叉等问题;所以,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用最少的费用,研制出最有用的装备系统,显然已经成为了其研究的一大难题。

为此,目前往往是把产品的耐久性试验、环境试验以及性能试验,与其可靠性试验一起结合起来进行的。进行这样的一个综合试验,不仅可以节约费用、时间以及人力,而且还可以避免漏掉那些在单项试验中容易被忽视的缺陷,避免重复试验。虽然拥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在其试验的发展现状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1 缺乏专项人员

因为在通常的可靠性试验中,往往总是几台样车同时进行试验,而对于可靠性的专项人员而言,他们的人数往往有限,根本无法兼顾每一台车的试验情况。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还需要其他的协助人员进行可靠性信息的记录工作,此时,其记录的信息往往会不够准确、详细,给考核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参数的计算,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1.2 试验前把关不严

在可靠性试验之前,往往需要安排可靠性增长试验,其主要是在工程研制基本结束之后,产品的布局和结构基本接近定型,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在这之后再进行可靠性试验,对其故障所采取到的信息,其时效性更高。

但是,通常有些企业单位为了赶时间,往往在还没有完全地解决这一轮的问题,就已经开始了对下一轮工作的研制、设计、试验等。在这种情况下,老问题还没有完全的解决,在新一轮的试验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叠加,不知从何下手解决问题。

2 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的特点

在机械可靠性缓慢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可靠性试验具有着其本身的某些特点。

(1)由于,我国的机械可靠性试验仍处于萌芽阶段,对其某些工作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的深入。但是,机械产品的某些零部件往往是以耗损性失效为主的,绝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故障,又是随机性的,其寿命服从于指数分布的。因此,已颁发的、现行的某些可靠性试验的设计方案、分析方法等,都是依据电子产品的失效事故而设定的,对机械类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并不是那么的适用。

(2)在机械可靠性试验中,其对环境因素的依赖以及其失效机制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性能劣化的程度和机械的寿命长短。这不但取决于应力因素,而且还与环境因素有关。

而且,因为其并没有标准的可靠性试验,因此,机械产品的早期事故往往不能像电子产品故障那样,仅通过环境应力的筛选试验就可以给予排除;再加上,对于其机械产品来说,其试验环境和外场环境往往都是比较的恶劣、复杂,因此,这也无疑增加了其机械可靠性增长模型的描述困难性。

3 对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发展的展望

3.1 机械可靠性试验的技术理论前景

在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理论中,小样本参数分析和评定措施是其参数处理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贝叶斯论点则可以很好地处理小样本的统计问题,所以,在机械可靠性试验的技术理论中,可以广泛的应用贝叶斯论点。

在国外,就贝叶斯论点的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在其使用上往往比较的谨慎,但是,其仍然还是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喜爱,并且在对其处理小样本问题时,仍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在机械可靠性试验的过程中,其参数往往是小子样,甚至是极小子样,在其实施可靠性研究评定中,往往需要借助于某些信息以及相关的经验,才能得出有效的评定。然而,贝叶斯论点则可以很好地将其余参数与试验信息进行融合,因此,在可靠性试验参数研究领域里,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寿命试验里,为了进行加速寿命的试验环节,也可以使用贝叶斯理论进行数据的评定工作。

3.2 MEMS可靠性试验的前景

现阶段,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都广泛应用着微机械以及微机电体系技术,MEMS为微机械与微机电体系的简写。

微机械往往依赖于硅微加工技术,可以在投入成本较少的情况下,大批量的进行生产,与微电子芯片具有一定的类似性,与常规的机械制造相比,其性价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高。

而微电子机械体系则是指,有别于常规的大于1 cm的机械尺度,在毫米乃至微米的范围之间,但还没有深入到更微观的层面的一种技术。在微机械里广泛应用的某些机械,其主要涵盖了声、热、力、光以及生物、化学等诸多的方面,表现为具有传导、能力转换等效果。

MEMS可靠性试验技术,为多学科高新科技的有机穿插、渗透以及结合,其使用前景一片光明,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3.3 可靠性增长试验技术的前景

机械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反复的“试验――完善――再试验”,在这一连串的试验过程中,产品一般会持续的出现一些弊病。通过对这些弊病的分析、解决、完善之后,其产品的可靠性就会得到持续的提升,这便是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增长试验。

在以前,可靠性增长试验只应用于电子类的产品,但目前,为了增强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也慢慢地应用其可靠性增长试验。

4 结语

总之,目前,在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但是,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涂林.卧式加工中心可靠性试验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 孙未.采矿机械可靠性试验小子样数的选择[J].矿山机械,2007(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