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035-04

营销能力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新概念。是企业利用市场营销环境条件来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以实现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性,并通过系统化、程序化运作营销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优势与获得机会,创造市场价值与顾客价值,达成互利互惠交换,实现企业及相关利益方目标的能力。它属于企业能力的范畴,内涵量化的实现,是设计与制定评估的要素与标准。作为医疗器械企业构建医疗器械企业营销能力评估体系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1 构建医疗器械营销能力评估体系必要性及其意义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日趋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市场的制胜模式已进入了全程营销时代,全程营销将为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提供高水准的竞争平台,医疗器械企业在这复杂多变的营销时代,构筑起自身的营销能力至关重要,有一套全过程整合的营销策略,体现市场营销质量与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企业生存与建设发展的标杆。

关于营销能力评估体系必要性及其意义,吕心等人研究认为,“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不仅可用于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和考量,也可作为企业提升营销水平、 提高营销绩效、改进营销工作,以不断获取持续性营销能力的参照标准” 。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能力评估,我们建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改结合,着眼发展”的评估方略,企业在构建自身营销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适时评价分析自身的营销能力,以便整合内外部资源,使营销能力不断改善提升,提高企业营销效益。

医疗器械营销能力评估,是对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具体办法是对医疗器械企业营销活动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协调、控制,意旨要提高企业销售数量与质量及其效果,达成市场营销目标,并把营销能力评估作为企业管理子系统。

完善的营销能力评估体系,体现以人为本、以产品质量为核心营销质量观念,将有利于增强企业营销自控意识,强化医疗器械营销质量管理;医疗器械营销质量是企业产品质量与管理质量的核心与体现,可以克服过去营销质量主要由市场营销部门来控制,销售部门处于被控地位的局面,提高主动控制质量意识。全面及时地了解企业产品情况,正确引导医疗器械营销部门,保证营销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2 构建医疗器械营销力评估体系原则

构建医疗器械营销能力评估体系,基于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的思路,强调“质量第一、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效果管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在营销能力评估指标设计中,要明确构建原则,因为原则是指标体系设计的方向目标,也是设计方法的基础和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构建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2.1 分类指导与可比性原则

分类指导、分类评估始于2005年高等教育评估研究,其代表人物是潘懋元教授。这里讲分类指导是指构建医疗器械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要按照企业类型,不同企业依自身特色分类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市场营销突出差异化、特色化,达到强化优势,软化弱势的目的。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分类标准:一是按法人代表分为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二是按种类分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指标体系的可比性,是对企业营销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要能在同一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特点的企业之间进行分类指导、分类评估、分别比较。有明确市场营销质量目标、市场营销指标及其内涵、标准。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各企业指标的差异,考虑到影响市场营销能力的所有要素,并对要素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评估的有效性。

2.2 以人为本、质量效益为先的目标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的市场营销哲学观,营销是企业的本质属性。这也是ISO 9001认证引入企业管理领域的一条黄金法则。不论是什么类型、级别的企业,质量保障应以人为本,目标效益为先,发挥市场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消费者在医疗器械营销力评估主体和客体作用;围绕市场营销这一活动来展开。即在目的上为了实现目标效益;在行为上提高目标效益,从机制上保障质量效益。质量效益为先是要求营销保障目标具有全程调控性、全员参与性与目标导向性,任何保障体系制度、标准、方案、措施、方法的实施,都必须首先确定其活动目标,如果没有目标,方向就不明,保障就可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3 全面性与多维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从宏微观角度、多维度方面考虑。在产品入市到消费者终端,要有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保障措施和标准,以达成品牌驱动,整体推进,发挥其品牌效应及其协调效应;多维性是针对医疗器械类型多、分类复杂的差异化特点,从营销信息系统、营销战略、策略、保障、效益建立全程多维性营销能力评估指标,发挥多维度指标要素间的关系协调、整合效应,保障市场营销质量。

2.4 以静制动与多变性原则

过去营销力评估只对影响企业营销要素在某一时点上的静态综合评价,有很大局限性,企业营销要素的动态变化过程不能反映出来,要想研究动态性,就要在评估指标选择上考虑时间因素、竞争因素,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个体意愿和购买力,为消费者提供多种使用方式,同时医疗器械使用机构或消费者个人的使用差异,能增进消费者用户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也能适应不同消费用户的不同使用多变、应变性节奏,达到以静制动。

2.5 有效使用营销战略、策略性原则

营销策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而战略、策略营销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原则。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所有观测点都能突出企业发展计划、建设模式、企业定位、企业观念、竞争谋略;在主要指标设计上体现营销战略高度,策略上体现机智性。

2.6 简便易行与可接受性原则

可行性就是适用的程度。可行性原则是指评价方案在实施时行得通,评价指标与标准符合实际,具体可行又便于操作。一是制定市场营销能力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现有基础条件和产品,对不同性质产品与级别企业作恰如其分的评价,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既要符合企业的统一要求,又要充分体现本企业营销发展的实际状况,不能设计得太高或过低,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水平;二是评价的指标体系力求具体简明,实用易行。考评项目应能看得见,想得到,抓得住,容易为考评对象理解和接受。指标不能繁杂,要求简单明晰;三是评估的组织应力求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要强。对市场营销的评估方法,要简便易行,不能超越市场客观条件的承受程度,以便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

3 医疗器械企业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所表现的技术、水平,并由此所产生的效益,是企业认识市场、开拓市场、运用市场来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综合能力。由于对营销能力内涵认识上的差异,影响营销质量效益的因素多而杂,许多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营销能力评估指标。本文以医疗器械企业为例,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在医疗器械营销力评估体系构建原则指导下,根据反映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能力的各要素,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整理、分类,编制指标系列,符合逻辑框架基础,设8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内涵有若干观测点,每个点分四个评估等级标准,共同构建医疗器械企业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体系中把企业发展指导思想与市场营销观念作为顶层设计,各指标要素始终突出营销战略、策略的核心观点。

3.1 一级指标:企业发展指导思想与市场营销观念

主要观测点是转变企业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医疗器械市场日益变化发展与竞争中,战略营销是21世纪企业指导思想的必然选择。

(1)企业发展定位与规划。主要观测点是企业发展定位,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相适应性;企业发展规划合理,有具体方案并能有效实施;医疗器械上市前监督管理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

(2)企业观念。具有先进企业思想观念,企业发展思路明确,企业质量意识强。追求效益、追求卓越。同时明确营销工作与其他工作方面的关系,明确企业第一责任人制度。

(3)企业营销目标。主要观测点有目标销售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价格水平、分销网覆盖面、促销方法与途径等指标,并有通过市场调研、预测,决策分析制定,保证其实现的计划方案。

3.2 一级指标:市场营销观念

(1)以消费者需要和欲望为导向。主要观测点: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以顾客为中心,实行目标市场营销;运用市场营销组合手段,树立整体产品概念,刺激新产品开发,重视价格策略,合理选择分销渠道,开展机智、用技施力的促销活动,满足消费者整体需求而实现企业获取利润的目标。

(2)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主要观测点: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之间竞争激烈,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作出的选择,决定希望在哪个范畴获得优势,争取一定数量的购买者,拥有的市场份额;在营销方式上“取送上门,服务到家”的专项服务策略状况。

(3)营销文化。主要观测点:产品形象,围绕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消费者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开发、设计、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的综合特质的呈现度;人员形象,营销人员的形象,表达企业精神文化,企业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成为有文化、有教养、高层次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潜能;服务形象,为顾客所感受、所看到或所听到的印象认知或看法的综合表现。广告形象,将企业的历史、规模、产品、质量技术、价格、售后服务等诸方面的信息要素化为简单的视觉符号――商标、厂标、公司标志、广告口号、广告歌曲、色彩基调来提升某个企业产品品牌等的整体形象,形成记忆、联想,并将企业形象深入人心。

3.3 一级指标:市场营销队伍

(1)选拔、培训、考评。主要观测点:有明确的营销人员入选条件与标准,有合理的培训制度、年度培训计划,营销人员业绩考评制度。营销队伍数量与结构,营销队伍状态分析,专任营销人员中具有学士以上学位人员,市场营销专业、医疗器械类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50%;具有营销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少于60%。

(2)营销人员素质能力。主要观测点:营销人员掌握向经销商、个人消费者或家庭、医疗机构推销素质基本要求,对市场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管理的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斜向整合资源整合能力;在既定资源基础上应变市场,获取最大的效率、效益与效能。

(3)个人营销业绩考评。主要观测点: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及其产出与投入比率指标。业绩考评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4 一级指标:营销策略及效益

(1)产品策略。主要观测点:对产品组合的宽度、深度、长度和关联度进行最优组合。产品延伸策略,是企业针对产品线,面对市场,对原有产品的全部或部分重新定位,决定向上、向下或双向延伸。产品生命周期、任何产品在市场上的存亡时间都是有限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需求水平、利润水平等不同,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

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程度及产品策略优度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

(2)价格策略。主要观测点:价格策略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为基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灵活反应,客观买卖,双方共同决策。首次定价格:必须考虑定价目标、确定需求、估计成本、选择定价方法、选定最终价格等因素。竞争性调价:对价格进行修改和调整,主动上下调整价格、购买者对调价的反应、竞争者对调价的反应、企业对竞争者调价的反应。

(3)分销渠道策略。主要观测点:分销渠道开拓能力,改革医疗器械营销渠道模式,健全内外物流沟通体系。销售网络建设,销售任务及覆盖全国各类医疗器械的分销体系情况。分销渠道的选择与管理,产品面对目标市场,企业应选择经济、合理的分销渠道,考察渠道的长短、宽窄决策,中间商的选择以及分销渠道的分析评价和变革等内容。

(4)促销策略。主要观测点: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展销、学术推广、广告形象、销售促进和售后服务等促销方式组合,是销售人员直面推销,更能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5)政策法规与销售政策。主要观测点:医疗器械产品是国家严格监管的产品,整个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要求的规范。简要综合分析医疗器械政策法规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临床试验、使用和服务等所产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销售政策是整个企业销售指向性、引导性、激励性销售措施,是销售人员、分销商、客户的反应情况。

(6)公共关系策略。主要观测点:企业通过对生产、营销内外环境进行宣传、沟通和协调,达成和谐生产、营销活动生态环境,以争取目标使他人认我、护我、信我和支持我。

3.5 一级指标:营销信息

(1)消费者需求和期望信息及其调整信息。主要观测点: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和期望信息,针对产品质量、数量与标准,对消费者需求和期望信息的收取、识别、分类、处理、储存与利用,并对已变化的信息作信息调整能力。

(2)主要观测点:消费者的满意度信息,消费者在购买相应的产品或得到服务之后,所产生的满足状态满意等级。

(3)主要观测点:消费者投诉的信息,对投诉信息所持态度、调研分析情况与处理合理与合法性。

(4)信息沟通形式。主要观测点:口头、书面(各类文件、各种报表、汇报)会议(各种例会)、网络。描述常用沟通畅通情况与沟通困难形式。

(5)办公软件沟通。主要观测点:OA办公系统、管家婆软件、其他信息软件或通信网络群。

3.6 一级指标:市场营销管理

(1)企业营销组织机构。主要观测点:营销机构设置合理、组织职责明确,制定较高层次的企业产品和服务策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把消费者需求作为市场运作的起点,把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运行的归宿点,了解消费者、竞争者和分销商的行为。研究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存货、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作来完成企业总目标。

(2)营销管理人员素质。主要观测点:营销管理人员有较高学历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外,面对市场环境,把战略重点放在市场与产品管理之上。有自信、发展的战略眼光;善于选才、理智用人、宽容待人。在使用战略战术执行不可偏性,充分认识战略是方向,过程细节保障性,系统思维性。

(3)营销财务专项管理。主要观测点:财务专项管理机构设置合理,财务人员工作职责执行情况,资金和费用使用与审批情况。

(4)营销制度体系建设与制度执行情况。主要观测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制度程序化运作情况,对市场营销保障所产生效果。

(5)营销主要环节质量标准。主要观测点:主要是指产品设计和产品有效参数标准,产品包装技艺与标准,售后服务职责与标准,产品生命周期与标准,分销渠道选择条件与标准,运输与储存质量标准,产品零售标准。

(6)质量控制系统,主要观测点:营销质量控制系统是建立计划目标、监测效益、进行比较和采取行动的组合。控制分为年度计划控制、营销质量控制和战略控制。

3.7 一级指标:市场营销质量与效益

(1)营销质量。主要观测点: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产品为核心而实施的各种营销手段,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感知程度,满足或者超越消费者的需求或期望,最终达到顾客满意,促进销售的一种营销质量管理过程,营销质量属于营销过程管理。

(2)市场营销效益。主要观测点:用营销实际结果而转化为经济效益指标体现。通过销售额及其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回款率、市场扩大率等。是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企业决策的核心数据。

3.8 一级指标:特色营销方案

特色是指在企业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本企业特有的,优于其他企业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企业建设发展过程,提高企业产品营销质量与效益作用大,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得到公认。主要观测点:治企方略、企业发展思路;科学先进企业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企业发展模式,品牌策略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誉为“阳光产业”的医疗器械营销典型案例。

4 评估指标等级、权重与评估办法

4.1 二级评估指标内涵设定

每个评估量表有不同的二级指标内涵,即使相同的二级指标也因评估主体、客体间的差异及其侧重,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每个二级指标内涵设立A、B、C、D四个评价等级。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合格,D级为不合格。评价等级相对应于分数级区间:A级>90分,B级>80分,C级>70分,D级

4.2 观测点评估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在指标体系应用评估中,根据一、二级评估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合理分配权重系数,采用主观或客观赋值法确定权重系数,核心指标可适当调高权重值。

4.3 评估程序和办法

评估可采用企业自评,并向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提交自评报告材料,行业管理部门组织专家深入到企业进行观察、了解、访谈、抽查考核等形式进行审核,以民主科学精神实现自评与专家评相结合。评估结果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最后汇总后量化为数据表达营销质量与能力。

4.4 评估结果分析与整改方案

对营销能力评估,不能因为评估过后就了事,要把评估结论作为原动力或新起点,对结果进行科学整理分析、进行分类、按质信息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确立整改,明确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以提高营销质量与效果,把评估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吕心,程志超.企业营销能力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0(2):105.

[2]王能河,汪继红.高校学生学习质量与效果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24-26.

[3] 田锋.对于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0,26(3).

[4] 金兴.医疗器械营销实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摘要\]

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教评价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排名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专业角度的高校二级学院评价方法。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收集该校二级学院各专业相关数据,计算各专业得分及排名,并以专业在校生数为权重,得出各学院综合得分与排名,结果与学院专业和学科实力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为高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二级学院;教育质量;专业评价;排名

\[中图分类号\]G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04404

0引言

我国高校大多实行二级管理制度,二级学院是当前各普通高校的办学主体,直接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基本任务\[1\]。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基本单位,二级学院在高校教育质量和综合管理效益提升中担当着关键角色,高校办学目标基本依靠二级学院完成和实现,其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也要依靠二级学院的办学质量和绩效来说明。二级学院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二级学院与学校整体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客观准确的评价二级学院教育质量并提出整改方案,是提高二级学院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对二级学院的工作和年度发展基本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才能识别学院工作和教育质量的好坏,从而为高校准确、客观、合理地对二级学院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和考核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校的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综述

现有关于“高校二级学院教育质量评价”的文献多集中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参考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而创建。吕世彦、郭德红参考“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指标体系”、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等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一些大学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状态”方面的工作作为一级指标,下设13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基本上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二级学院的整体办学状态\[2\];赵红借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将“教学工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研与社会服务”四方面的工作作为一级考核指标,下设11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内容体现了独立学院这一类型层次的高等院校在评估指标上的特性\[3\];徐体高、胡效亚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订了《扬州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等7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对二级学院每三年实行一轮全方位评估,加强了对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4\]。

第二类基于数理模型方法而创建。林建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设计了高校二级学院办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泉州师范学院10个二级学院进行办学效益评价与排序,并利用超效率评价方法对二级学院进行比较分析,从工作状况、调整决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各二级学院提出了改进方向\[1\];张睿以某医学院校14个二级学院为评价对象,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因子分析法对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进行了比较性评价分析,得出了基本一致的评价结果\[5\];钱力强把BSC(平衡计分卡)技术引入二级学院绩效管理,构建了基于BSC的二级学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6\];冯乃秋、宋绍富、冯文秋提出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对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评价,如应用平衡计分卡工具为主与其他方法结合和用KPI为主与其他方法结合。此外,还可结合360度绩效反馈法、量表法、排序法、等级分配法、行为考评法、图尺度法、关键事件法等配套使用\[7\]。

第三类基于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而建立。刘素兰、龚金花结合目标管理方法,建议学校与二级学院签署目标责任书,并建构相对应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达到对二级学院工作的监督与宏观调控\[8\];边亚琳提出在高校二级学院内部实施目标管理,并结合二级学院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从目标责任的角度,对二级学院内部考核体系进行了探讨\[9\];王标从考核目标、主体、内容及结果运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基于关键业绩指标法(KPI)设计了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0\];李兴旺构建了针对二级学院评估的KPI指标体系,并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进行了实证研究\[11\];钱力强建议采用目标管理(MBO)与关键业绩指标(KPI)体系相结合或者采用平衡记分卡(BSC)与关键业绩指标(KPI)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和改善二级学院的绩效管理工作\[12\]。

现有文献多从二级学院整体角度出发,自上而下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专业视角对二级学院进行评价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利用武汉大学中国科教评价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排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专业角度的二级学院评价方法,并以某重点高校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验证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武汉大学中国科教评价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排名评价指标体系\[13\]。本科生专业评价体系由师资队伍、学生状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4个一级指标构成,下设21个二级指标。研究生专业评价体系由师资队伍、学生状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4个一级指标构成,下设18个二级指标。

收集《中国科教评价网》公布的某高校进入排名系统的所有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数据,主要包括专业排名、专业等级以及开此专业学校数等。

2.1各专业得分及排名

依据《中国科教评价网》公布的某高校各专业的排名和开此专业的学校数,计算两者之商,得出该高校各专业排名在全国开此专业的所有高校中的位次值,用Rij表示,i代表学院,j代表专业,Rij表示i学院j专业的专业位次值。位次值越小,说明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越靠前。

Rij=i学院j专业排名位次开设j专业的学校数

专业最终得分zj=(1-Rij)×100,根据专业得分,得出各专业在该高校全部专业中的排名。

2.2各学院得分及排名

计算某学院各专业的权重值,权重值由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与所在学院在校生总数之比来表示,记为kij,kij表示i学院j专业的权重值。

kij=i学院j专业在校生人数i学院在校生总数

接着计算各学院的位次值,用该学院所有专业位次值的加权平均值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λi=∑nij=1kijRij,(i=1,2…n)

λi为第i个学院的位次值;ni为第i个学院开设专业数。

最后根据各学院的位次值得出其最终得分,最终得分=(1-λi)×100,根据最终得分,得出各学院在该校全部学院中的排名。

3实证研究

3.1参评学院及专业基本情况

A大学参与评价的有13个二级学院,分别为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经管学院、外语学院、建工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环化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车辆学院;参评的本科专业有62个,研究生专业有92个。截至2014年10月,A大学本科(不含独立学院)在校生17442人,研究生(不含专业学位)在校生人数为2605人。

3.2本科生教育质量及专业排名

根据上述测评方法,得出A大学所有本科专业的具体排名和A大学各学院本科生教育质量的综合排名,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A大学全部本科专业排名

排名专业名称所属学院专业位次最终得分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学院0.021 50597.85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学院0.024 509 97.55

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化学院0.040 816 95.92

4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学院0.042 253 95.77

5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学院0.048 780 95.12

6车辆工程车辆学院0.058 064 94.19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学院0.058 565 94.14

8电子商务经管学院0.059 925 94.01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学院0.063 775 93.62

1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学院0.064 935 93.51

11软件工程信息学院0.066 091 93.39

1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学院0.068 181 93.18

13自动化电气学院0.071 216 92.88

14通信工程信息学院0.077 333 92.27

15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学院0.082 568 91.74

……………

61汉语言文学文法学院0.805 970 19.40

62地理信息科学与系统信息学院0.921 428 7.86

从表1可见,2014年A大学有5个本科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百分之五,占专业总数的8.06%。这5个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些专业都是A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3个专业均为部级特色专业,专业办学实力雄厚。有15个本科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百分之十,占专业总数的24.19%。除了以上5个专业外,其他进入全国前百分之十的专业分别是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软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有2个本科专业排名位于全国后百分之二十,占专业总数的3.22%,这2个专业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和地理信息与科学。A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从2001年开始招生的,目前还没有硕士点,而地理信息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2014年已经停止招生,这两个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学科实力薄弱。

从表2可见,本科生教育质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和电气学院,这三个学院办学时间悠久、优势显著、实力雄厚,均拥有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以机械学院为例,该院拥有2个部级特色专业、2门部级精品课、2个部级教学团队、1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些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保障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院本科教育质量综合排名居全校之首。

排名后三位的是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和文法学院。艺术学院设计专业实力较强,但是雕塑和音乐表演办学时间短、学科实力相对较弱,致使学院综合排名居后。体育学院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个本科专业,且目前还没有学术班学位硕士点,办学实力较弱。文法学院广播电视学、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学科实力相对较弱,严重拉低学院综合得分,导致学院排名末位。

表2A大学各学院本科生教育质量排名

学院名称位次最终得分名次

机械学院0.021 97097.801

材料学院0.065 34993.472

电气学院0.099 93990.013

信息学院0.154 47284.554

理学院0.202 78779.72

5外语学院0.209 21779.08

6环化学院0.232 70776.73

7经管学院0.242 77375.72

8车辆学院0.246 22575.38

9建工学院0.304 88169.51

10艺术学院0.352 74764.73

11体育学院0.394 23160.58

12文法学院0.529 43947.06

13

3.3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专业排名

按照同样方法,得出A大学所有研究生专业的具体排名和各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排名,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A大学全部研究生专业排名

排名专业名称所属学院专业位次最终得分

1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学院0.020 618 97.94

2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学院0.032 258 96.77

3车辆工程车辆学院0.067 164 93.28

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学院0.071 038 92.90

5软件工程信息学院0.085 561 91.44

……………

88声学理学院0.807 692 19.23

89金融学经管学院0.833 333 16.67

90产业经济学经管学院0.867 346 13.27

91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文法学院0.883 333 11.67

92环境科学环化学院0.918 128 8.19

从表4可见,研究生教育质量名列前三位的是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和电气学院,这三个学院具有众多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一批高端人才和国内外知名的中青年教授学者,如机械学院拥有2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有“长江学者”3人、“”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这些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及高端人才保障了学院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表4A大学各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排名

学院名称位次最终得分名次

机械学院0.058 79594.121

材料学院0.104 79589.522

电气学院0.216 20878.383

信息学院0.251 16974.884

经管学院0.281 40771.865

车辆学院0.283 09871.696

理学院0.312 81768.727

文法学院0.316 76168.328

环化学院0.327 32467.279

外语学院0.356 35464.3610

建工学院0.479 44952.0611

艺术学院0.746 59025.3412

从表3可见,2014年A大学的机械设计及其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百分之五,占专业总数的2.17%,这两个专业都是部级重点学科,实力雄厚,专业优势十分显著。有5个研究生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百分之十,占参评专业总数的5.43%,除了以上2个专业外,其他排名进入全国前百分之十的专业还有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软件工程。排名位于全国后百分之二十的专业也有5个,分别是声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环境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金融学和产业经济学三个专业均是从2012年开始招生,开设时间较短,学科实力相对较弱。

排名后三位的是外语学院、建工学院和艺术学院。外语学院有3个研究生专业,其中日语专业实力相对较弱,拉低学院综合得分;建工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等专业位次靠后,使学院整体排名靠后;艺术学院拥有美术学和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这两个专业在全国排名中均处于弱势地位,这也导致整个学院排名居于全校末位。

4结束语

本文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基于专业的视角,提出一种针对高校二级学院的综合评价方法,以A大学为例,通过收集该校二级学院各专业数据,计算各专业得分及排名,并以专业人数为权重,得出学院综合得分及排名,评价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该方法逻辑清晰、操作方便、结果直观,为学校和学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然而该方法评价结果仅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一家的指标体系得出,未对其他评价机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其结果的普遍适应性还有待检验,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多个指标体系,进行多重研究和比较,使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信度。

参考文献

\[1\] 林建全.高校二级学院办学效益评价的超效率DEA模型――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J\].泉州学院学报,2010,(2):8083.

\[2\] 吕世彦,德红.大学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6063.

\[3\] 赵红.独立学院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J\]. 经营与管理,2012,(4):121124.

\[4\] 徐体高,胡效亚.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及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6):7273.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下简称沈冶机械)为我国有色及钢铁冶金、矿山等重型机械装备制造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长期致力于有色及钢铁冶金、矿山设备的研制、开发与制造。2005年,为了集中科研开发力量,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沈冶机械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作为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既是公司科研项目的管理平台,本身又承担着公司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任务。

1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与运作

1.1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及重要性科技项目管理是系统的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的经营活动。它所着力解决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层面的运行;一是项目层面的运行,通过组织有序、管理规范、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运行,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高效运转。做好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有利于规范科技项目的管理,有利于保障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科技计划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企业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2科技项目来源与分类

(1)项目来源:省、市及上级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公司签订的新产品合同;与大专院校共同研发的项目;公司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编制年度科研计划的项目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项目等。2009年沈冶机械承担省市上级部门科技项目8项,与大专院校合作2项。2010年承担省市科技项目4项,与大专院校合作2项,企业自立项目8项。

(2)项目分类:项目根据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分为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现有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重大技术改进、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项目或产品质量攻关。

1.3项目运作程序、方法及要求企业科技项目运作程序包括项目立项申请、项目立项评审、项目立项批准、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等。

1.3.1项目的立项申请由技术中心下设的各研究所根据公司的科技发展规划自立项目编制立项申请,对技术含量高、投资较大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设计论证等工作并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2项目立项评审与批准由公司的技术管理办公室组织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项目申请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报副总工程师审定,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立项。

1.3.3签订项目任务书公司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的责任、权利、义务。

1.3.4项目实施

(1)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1~6]。其内容包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预期达到的技术指标及经济效益分析、项目详细的经费预算、项目研究人员以及研发实施进度计划等。

(2)计划内容的实施。项目组人员根据计划内容和分工,按时间节点开展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各自任务。

(3)计划内容执行情况检查与协调。项目负责人要全面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了解各专业人员的工作动态,协调各专业人员的工作,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技术管理办公室;

(4)召开项目实施调度会。技术管理办公室不定期(至少每季一次)地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科研调度会,检查项目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沟通信息,处理问题,制定下一步的实施要求和实施措施;

(5)项目实施总结。总结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计划执行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3.5项目验收项目研究结束后,项目组按要求提出工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专项经费决算报告等材料,提出验收申请,经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科技项目由技术管理办公室组织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定并写出评定意见,对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予以验收,对未达标的,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由项目组改进与完善,达标后再予以验收。

2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沈冶机械于2006年10月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紧紧围绕公司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卓有成效科研开发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包括多项省市政府的科研和产业发展重大重点项目,在实践中不但增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拓展了技术中心的科研开发领域,随着企业科技项目的增多,现行科研项目的管理能力明显落后。下面就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项目多,而且杂。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技术中心下设的研究所有时出现了上百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局面。造成了一个多项目的环境和很多新的问题。

(2)有的项目负责人存在急功近利的做法,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应用条件缺乏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分析;有的项目负责人贪大求全,预期目标虚高定位,主观夸大项目预期目标,效益指标预测失真,技术水平先进性评估过高等。2009年在公司实施的110项攻关项目中,通过验收的项目只有50%,很多项目起点低,水平不高。

(3)科研项目组中缺少具有市场营销知识的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无法将研发项目与市场产业有机的衔接。创新技术难以取得成果转化,形成新产品。公司在研发的新产品中,有的作为储备的项目几年内没有市场需求,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4)科技项目过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没有真正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规律出发,未能建立项目的监督和监理机制;,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赖项目组成员的自觉性,缺乏对科技项目过程的有效控制,课题完成的质量不高。尽管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实行了节点控制,但它的意义已经与原来的一般过程控制出现了很大偏离。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采取的是职能式管理进行运作的,在遇到比较多的项目一起实施时,相关的项目员工就有日常职能工和项目工作的冲突。例:2009年攻关项目中,有20%的项目由于生产任务紧张,终止项目的进行、有5%的项目由于人员的变动终止项目、有10%的项目随意更改了项目内容。发生变化的项目不能及时反馈到技术管理办公室,造成信息滞后,监管失控。

(5)在资金和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009年,沈冶机械大约有半数的科技项目由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立项时不能给出资金的预算,或者预算不规范,不准确,致使在项目管理中不能监控和项目完成后的评估。且公司成本核算体系不能支撑项目核算需要,没有按照立项的项目予以独立的核算支出。因此,无法准确核算项目成本。

(6)项目管理水平低,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效益不高。沈冶机械没有专职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现有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项目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粗放型的项目管理是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3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可行的管理模式探讨改革目前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建设高效、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是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科技需求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增强科技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遵循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贯串于科技项目论证、立项、实施的全过程。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科技活动是多层次的,因此管理方法也应是多层次,而不应是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进行管理。如:在项目立项时,可外请专家把关,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基础研究项目、新产品研发可采用计划管理模式,技术攻关计划可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不同层次的科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要相应有不同的政策、不同的管理方法。

(2)科技项目管理与组织整合。沈冶机械应建立独立的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受公司的高层直接领导,在科技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全过程的顺畅管理。对于项目的管理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计划实施、项目经费的使用;并对项目的进度、完成的质量和阶段性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解决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纠正研究方向。同时要进行科技项目之间的整合,企业内同时运行多个项目时,可根据项目的优先等级、资源需求情况、技术类别等进行统一的规划,促进项目的有效运行。

(3)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整合。项目的实施,不只是单纯的技术研发,还包括项目的组织管理。谁来组织实施,如何组织实施,相应的责、权、利如何界定等,都会影响着项目实施的管理效率。因此,在项目管理部门需要配备既懂项目实施,又懂项目管理的专职人员,在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整合作用,起到互补型的倍增效应。特别是跨部门合作的项目,项目管理专家的综合管理优势尤为重要。

(4)建立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评估的总体目的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实施、推进或总结整个项目。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以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评估标准,从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出发,综合考虑技术、市场、经济环境、社会等各种影响因素,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选优,提高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使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科技经费的经济、社会效益。

(5)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培训,培训包括:项目时间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培训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及项目的整体效益,促进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6)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科技项目管理与运作机制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积极开展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定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精神和工作热情。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围绕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课程组经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有效利用我校从德国引进的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检测仪器,将学生从课堂领进操作现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课程组一直坚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科技活动,促进了学风的根本好转,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该课程组经常开展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实行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现场教学等多种手段来讲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在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且不断的丰富实验内容,在完成好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开设了专业综合性实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了实验内容在课程中的份量,增加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并在期末试题中增大了客观题的比例,在综合题部分将与实验紧密相关的内容列入考试之中。极大地改善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风有了明显改善。

2005年8月,《机械制造工程学》网页在教学中开始使用,学生对该网页的设计及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该网页集学习资料及互动信息,以及进行交流和信息往来,对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该网页体现了《机械制造工程学》的主要特色。方便他们了解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的学习起动了重要作用。      1.2005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及其评估的研究”根据目前各高校毕业设计质量有滑坡趋势,提出了毕业设计评估的质量标准和具体的评估方案,结合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煤炭高等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论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评估体系的建立”,项目成果在本科毕业设计发挥了巨大作用,该成果于2007年10月获得了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贰等奖。

      2.教学改革项目“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针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特点,建立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研究成果也因此于2005年获得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贰等奖。      4.研究完成的教研论文“光滑工件尺寸的测量与检验及其计算机实现”,其成果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2005、2006届毕业设计的专题研究中,将光滑工件测量时实验仪器和验收尺寸的确定实现了计算机自动选取,改善了实验手段。到达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他们的大工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2003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特点,拓宽工程实践内涵,扩大工程实践领域及基地,建立独立的、系统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于2006年结题验收,该成果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发表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上的教研论文“关于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思考”在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上交流,经专家组评审,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壹等奖。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上交流,经专家组评审,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壹等奖。

      8.2004年,根据实践能力强的培养目标需要,课程组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开设专业综合实验,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齿轮进行工艺规程的设计、加工和检测,效果非常好。2007年,依托我校的设备优势,利用从德国引进的CNC数控培训系统和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设备和仪器,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零件图,对零件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制、模拟仿真、实地加工,然后到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拓展了专业综合实验的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教研室

2009年5月

 

机械专业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起重机械;检测;基于风险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运输、吊升、安装等工作都是利用起重机械来完成的,可以说起重机械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起重机械是重复、间歇的进行循环工作,按照工作内容分为小型起重设备、起重机等。起重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体力劳动的强度。但是,由于起重机械的结构复杂,会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危险性较大的事故。为此,起重机械的检查工作十分重要。

1.起重机械发生事故的原因

1.1.起重机械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可以完成一个或多个起升运动。在作业的过程中,起重机可以完成起升、变幅、回转等运动,操作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容易出现事故。

1.2.运载的产品多种多样,荷载变化比较大。如钢材,有的重达几千吨,长达几十米,有的形状不规范,甚至有沙粒、融合状物体,在吊运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物体的掉落现象,造成事故。

1.3.起重机械的工作范围非常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装设轨道和车轮,甚至有的需要装设轮胎在地面上进行作业,活动的面积较大,出现事故时造成的伤害面积较大。

1.4.在生活方面,起重机械的运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电梯、升降机等,但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1.5.零部件较多,且与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的起重机械,存在的隐患相当大,许多喜欢挑战的人,会做出危险系数较大的动作,潜在许多偶发的危险因素。

2.起重机械检验的类型与特点

2.1.定期检验

起重机械在使用单位的工作期间内,要进行日常性维护与保养,并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供的特定设备进行检测。检测主要目的是起重机械可以安全的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及时的发现起重机械存在的问题。

2.2.检验新安装的设备

起重机械进行安装、改造、维修时,首先要向相应的检验机构提前申请,并且在检验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其次,起重机械的安装、维修,以及对起重机械的改造,在使用单位要进行自行检查,而且国家质监局会提供特种的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验证性检验。

2.3.起重机械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

起重机械在生产的过程中,制造单位要对产品进行检测,在其检验合格之后,国家质监局核准检验机构会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监督检验。起重机械的所有制造过程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执行。

2.4.型式试验

起重机械在正式定型之前,由国家指定的起重机械型式试验机构对起重机械做定型试验,质量与性能进行考核,验证该产品的设计能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2.5.事故鉴定检验

起重机械在出现事故后,由指定机构进行鉴定检测,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确定责任的负责方,如果无法明确事故的发生原因,需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分析。主要可以从起重机械的运行时的状况、安全系数、金属结构等方面分析。

2.6.故障诊断检验

主要是对起重机械的重要岗位,有关键作用的、具有价值的起重设备,自行检验或有相关部门进行检验。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起重机械存在的问题,并查明问题出现的原因,进一步分析诊断,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故障诊断检验的过程是起重机械故障分析的安全评估重要内容。

2.7.科研试验性检验

研究发明的新科技成果,在设计理论、工艺程序、工艺流程、新材料的运用、使用寿命、制造过程等方面要进行科研试验性检验。

2.8.企业内部检验

我国在企业自行检测内容方面有原则性规定。为保证起重机械能安全作业,要查找隐患并及时解决,日常要对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在线检查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基于风险的检测

基于风险的检测就是根据设备风险的不同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合理的安排检验时间和资源,处理设备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安全风险等级越高的设备部位要着重进行检验检测。

3.1.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对设备缺陷的认知

3.1.1.起重机械设备的缺陷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某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生产缺陷,;另一方面是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维修不当、未进行保养等原因致使设备的零件损坏,造成运行中的缺陷。

3.1.2.设备出现缺陷,而有些缺陷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对于这些小缺陷,不要投入过多的检测资源。如果投入的资源过多,不仅会使检测的成本提升,还会导致其它风险等级较高的缺陷投入不足,缺陷问题会更为严重,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设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3.1.3.起重机械设备的许多缺陷对设备的正常作业影响不是很大,造成的后果也不会使设备功能失效,导致设备严重后果的缺陷还是有限的。

3.1.4.风险等级高的缺陷,要着重分配检验时间与资源,对设备中的重要部件要有针对性的检测,发现其缺陷。

3.1.5.设备中的许多风险由极少部分的设备缺陷造成的。

3.2.基于风险评估方法

设备的风险等级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发生事故的频率与造成事故的严重性。基于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半定量评估三大类进行分析。

3.2.1.定性风险评估,可以由基于风险检测的专家或者施工单位的实际工作人员来进行的。评估之后的结果可以分为失效结果与失效风险,结果的不同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3.2.2.定量风险评。运用逻辑模型来演示重大事故中的组合,使用物理模型展示重大事故的进程。这一分析法在分析深度、数据精确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事故模型化的体现,分析时更加的简单。

3.2.3.半定量风险评估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虽然依托于定量方法中的大量数据,但是对数据的要求不用过于精确,建立起的模型也不需要像定量风险评估中的那么严密,分析出的结果不再是具体的风险值,而是,失效后果的严重等级和发生概率的等级。

3.3.基于风险的检测过程

基于风险检测的对象如果有多个部件,应当先应用定性风险评估对工艺进行评估,分析出相应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较高的部件,需在进行一部采用定性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分析。

3.3.1.评估前准备,在实施评估之前,要确实评估的目标,根据要评估的部件选取评估使用的方法,合理的分配资源。

3.3.2.分析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设备周围的地理因素调查与研究,分析设备出现实效的原因。

3.3.3.采集数据,主要对起重机械的整体设计、零部件、控制系统、检测等数据的收集。

3.3.4.评估失效概率,其主要是指设备在工艺设计上出现的每种失效机理的次数,评估单位最小可以是一个部件,对过去的有效检测进行量化,计算出具体的实效概率。

3.3.5.评估失效后果,设备在实效的情况下,会对经济造成损失,环境造成危害,安全出现严重问题等,对事故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

3.3.6.风险评介,对事故的发生的综合因素进行考虑,评估出实效概率和失效后果,将设备的风险性划分等级。

3.3.7.风险管理,制定相关的检测方案,控制风险的发生频率,减少以及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风险情况的不同,合理分配资源,风险等级较高的,加大资源的分配量。

3.3.8.风险再评估,根据上述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出评估结果,对出现危害的设备进行处理,并且再次进行评估,直到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3.3.9.检测数据,起重机械的每次数据要随时进行整理,真实的数据能够准确的分析出起重机械及零件的是实效速率。同时进行有效的评估,在检测能力的范围内一定要进行检测。

3.3.10.数据敏感性分析,对显著影响起重机械及其零部件风险程度的数据,应投入更多的力量和时间。对同一风险等级的起重机械设备,还可以进行细分,如是同级风险的设备,实效概率高于失效后果是一种组合,实效概率中和实效概率后果高是另一种组合,两种的检测计划也就不相同。按照风险排序的结果,对 10% ~ 20% 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测,力求达到消除系统内 80% ~ 90%风险的效果。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起重机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传统的起重机械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检测没有针对性,其效率,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对起重机械检验的类型、特点、基于风险检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在起重机械的检验方式上,对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检测效率较低。为此,通过基于风险的检测的各种方法相结合,不断提高检测的效率的有效性,将风险不断的降低,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马广斌.起重设备检验流程效率分析及提升研究 [J].山东大学,2012(3).

[2]吴亢.强化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检测管理[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2).

[3]宴明 ,王福绵.起重机械各类检验的特点与基于风险的检

测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2(8).

[4]陈守东.起重机械常用材料组成及安全检验[J].安全与健康,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