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课堂教学

信息化课堂教学

信息化课堂教学

信息化课堂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高教师教学质

虽然延续了几百年的由捷克大教育家垮美纽斯首创的课堂教学一直被视作是最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但随着信息化对教育整体面貌和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推动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的教学活动将会越来越普遍,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建立在多煤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教学,在理论、观念上都还缺少足够的认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能呈现不同的角色定位,它可能与传统教师角色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正确地进行定位无疑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在新形式条件下教师如何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教育的信自、化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在教师如何进行定位并开展教学活动方面提出了以下儿方面初浅的认识:

1注重教学材料开发与学习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得的各种有关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数据库、多媒体电子图书等。这些外部条件为学生主动探索并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基础,但Internet不能为学生提供学生正式学习所需的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材料,另一方面教师也常把传统的教学资源制作方法和观念用于现代教育资源建设,不利于为学生建设和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建构主义式的学习。因此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信息资源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以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本理论依据,遵循以“学”为中心进行设计建设。

2建立伙伴型的民主师生关系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与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广泛摄取知识与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他们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本学科领域领先教师。教师和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处在同一层次、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努力学习。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地位逐渐化解,取而代之的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共同的学习中,学生以记忆和接受力占优势,教师以经验、理解力见长,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互补,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变传统的填灌为教育过程的指导

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下,传统教育赋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垄断者的地位遭受教育信息化的严重冲击。教学过程应该转变为一个复杂的、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填灌知识的过程。具体说来,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者、导向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使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自觉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分析得到的资料并有效地利用它们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信息的丰富性和网络的交互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从“讲台上面的哲人”转变为“学生身旁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再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诱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者、激发者。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激发学习动机提供了便利。

4正确评价学生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和表现,给予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诸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价,并给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或者一定的指导意见,用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那么就能够有效的使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习和钻研的良好习惯。以长期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最终期望的目标。

5由单纯的书本知识复制者转变为创造力的激发者

信息化课堂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素养;慕课

“慕课”(MOOC)从2011年9月开始,在世界各地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而来。这场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联合掀起的教育改革风暴震动了整个教育界,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教育界对沿袭数百年的教育模式的重新审视。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让全民共享优质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慕课化教学模式也迅速出现。“不接受慕课就等于死”,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校长纳特比穆在会议上如此宣称,“高等学校必须要接受此项行动,并适应其教学方法,否则将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未来”[1]。

1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1.1弱化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欲

龙宝新认为,目前信息素养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为讲授主导式[2]。讲授主导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适性,一般流程为“复习导入—新授内容—知识巩固—课堂小结”,是目前我国信息素养教学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模式,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适切性是有限的。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既定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强调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与目前信息素养教学的目的相差甚远。如若运用该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势必会无形中弱化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欲,进而使信息素养教育蜕变为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囹圄。

1.2忽视学生的网络信息组织能力

目前,我国信息素养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数据库使用能力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较多关注的是对大学生检索能力的培养。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且只注重随意快速浏览信息,不关注信息价值,对信息的印象不深刻;也不注重将相关的焦点信息存储起来作为拓展素材,缺乏信息组织能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是否善于使用互联网信息是衡量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标准之一。

1.3慕课式信息素养共享资源平台匮乏

慕课式信息素养共享资源平台为大学生拓展知识提供了机会,具有不限时间、空间和人数的特点以及可以在线沟通、课堂讨论的优势,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目前,我国信息素养教学大多采用课堂PPT授课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影响了师生的深入交流。慕课式信息素养共享资源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共享资源平台。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也称为“颠倒课堂”或“颠倒教室”,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或者相关拓展资料,而教师则利用课堂时间解答学生的问题,订正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ParkHighSchool),在美国基础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3],后来被“网络教父”萨尔曼可汗大规模地推广,真正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界的焦点[4]。

2.2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主题词“翻转课堂”,按照年度进行统计,

2.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讲解加上课后作业,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师答疑研讨以及课后网络平台作业,其核心是先学后教,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

2.4“翻转课堂”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有很多学校的实证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11]。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其教学内容涉及图书馆的商业性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以及开放存取资源等,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涉及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信息的科学管理等,这些内容都非常适合拍摄成小型视频以进行教学。因此,高校信息素养教育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

3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素养慕课化教育的优势

3.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以实践或操作为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翻转课堂”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打破了此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按照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逐渐获得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在线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试题实现对章节内容的内化和吸收。该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我管理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2有助于促进信息素养教学目标的提升

当代教育正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也正是如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信息素养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课前的微视频自学来完成。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剩余时间里进行讨论及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及相应的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洞察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3有助于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推动信息素养课堂改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知识图谱式的学习途径,能有效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限。慕课视频以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编排,短小简洁,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某个问题的详细阐释,由易到难逐渐进阶,更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并强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交互式的课程练习一般都采用电脑自动打分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能够方便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12]。

4结论与启示

4.1开拓多渠道的师生交流方式,建立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互动、交谈,并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来,为每个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师是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指令,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

4.2开展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国内外的实践研究表明,案例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开展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

信息化课堂教学范文第3篇

一、用信息技术,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转化时机

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全身心的能量来投入到学习当中。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材内容

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并开发课本中的图片资源。小学数学课本是许多高深的教育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里面的图片资源形象直观,为了锦上添花可化静为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小学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短,缺乏抽象能力,以形象为主,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故事,生动形象,趣味十足,加深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如“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段中,用多媒体演示:有个吝啬的地主雇佣一个长工,一天只给长工两顿饭,为了让长工多干活早上4碗粥,晚上只给3碗粥,长工很满意,可是时间不久,长工觉得待遇不公平,要求地主多给饭吃。结果第二天,长工早上3碗粥,晚上4碗粥。并念念有词说“好好干,你的待遇提高了”师问:长工待遇真提高了吗?为什么?学生解释为:3+4=7,4+3=7,待遇没变,从而引出加法交换律。

二、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控制平台,是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为各个学科搭载信息技术提供了宽广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机实施监控、转播、语音教学,发放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我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整合课,课堂上气氛民主、活跃。

三、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信息化课堂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教学有效性 教学资源

在高等学校里,课堂教学仍然是大学教学的主体,信息技术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在改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二是有利于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因此,针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大学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句话说,学生有没有取得进步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1]。

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教的如何或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在于学生学到的是什么,有没有取得进步。

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怎样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手段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本文试图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及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大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

二、当前大学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多少的知识作为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这里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考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大学教师的专业技巧和能力不足

在信息化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在试图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这种多样化的形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策略,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无法靠自身掌握的零碎教学技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有效性,甚至有的老师上课要提个怎样的问题都需要提前备好课,缺乏上课的活力。因此,信息化时代,教师无论是从教学态度、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及专业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课堂学习动机急需加强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要求课堂教学把学生放在主置,因此,学生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情感上已经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学习动机也属于信念型,他们对于课堂外的学习更感兴趣。当学生对课堂内学习不感兴趣时,无论教师付出怎样的努力,教学都可能沦为无效。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价值观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以增强大学生课堂学习动机。

3.缺乏有效的大学课堂教学环境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为其提供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学习、在协同合作中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很显然,这样的大学课堂教学环境是缺乏的,大多数时候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在信息化时代里,利用相关信息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1.大学教师重视自身专业技巧和能力的提高

信息化时代的大学教师,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来提高专业技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灵活多变的教学技能,这就需要大学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还需要自我学习。二是要有创造性教学能力。大学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应该使课堂灵活多变,多一些不确定因素,就好比有的画家画画要留空白一样,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学生,使教学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因此,大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协同合作的能力。大学教师的协同合作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2.重视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为学习动力。它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决定了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2]。

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被学习动机所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提出问题,并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矛盾,合理设计课堂程序,引起学生认知期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为学生创设有效的价值情境。这里的价值情境就是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且体验获得价值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3.重视创造有效大学课堂教学环境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过程除了要以学生为中心外,还应该重视课堂环境的优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成为有效的学习。创设有效的大学课堂教学环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创造学生参与教学的环境,主要是指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会自己设置学习目标,并且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发现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索的能力。

二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即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在信息化时代,创设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情境的重要特征就是使教学情境更加具有形象性,形象在情境创设中一直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换句话说,离开了形象,情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3]。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课堂里,重视电子信息的教学情境可能更加直观和形象,学生也越容易接受这种方式。当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还要与创设的学习内容相融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和思考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进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是创造教学实践环境,使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所谓体验教学,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达到对所学知识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联系的理解[4]。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所学的书本知识,还应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增长才干,丰富人生阅历。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彼此间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5]。比如可以利用高科技产物,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网上学习兴趣小组,随时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获得收获。教学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育理论知识,注重研究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下的大学课堂教学,除了需要应用多样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更应该从大学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方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不同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应该多探究课堂之外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让大学课堂教学进入一个新的水平,让学生们能够接受优越并且适合自身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

[2]白海峰.信息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D].

[3]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45-48.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77.

信息化课堂教学范文第5篇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信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社会责任意识。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通过深入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保护珍稀动物”这一课时,教师可对小学生开展深刻的生命教育,教会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这样对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

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因此在课堂引入生活化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更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学案设计,应以小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他们熟悉、了解、喜爱的环境。例如,在学习制作word表格时,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份“你最喜欢的学科”调查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完成该表格的数据收集和输入过程,呈交一份完整的word表格。这样,原本单调的制作表格过程中,融入了学生了解的生活化环境,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发挥课堂评价的重要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学、语文等传统学科存在较大差别,教师应在评价手段、评价方法方面加以改进,将课堂评价与生活化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注重学生实践水平。在开展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单独准备一个记录本,其中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内容;学生每完成一次作业,教师就应组织开展一次评价活动,并设置相应标准。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评价,让学生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客观地认知自我。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他们期望得到表扬和肯定,教师评价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并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解决问题。

另外,在开展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入“档案袋”的作用,注意收集学生优秀的信息技术作品。对于档案袋中的作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其课堂主人的效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对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强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活化,除了注重课堂教学之外,更要将视角拓展到课堂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就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以此激发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富有生活特征的情境作为教学背景,给学生布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或者问题。例如,在每学期开学之后,让学生利用Email给家长和好朋友分别写一封信,在信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表现出浓厚的热情,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回归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在充分了解教材基础上,挖掘与生活化相关的知识或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并逐渐将视角拓展到实践活动中。只有不懈努力,才能顺利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峻英.基于主题实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