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维修技术方案;门座式起重机

机械设备是建筑质量和效率的保障,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故障,如果不及时修理就会给建筑生产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影响施工进度。门座式起重机在水电站等大型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普遍,是大型水利工程建筑的主要施工设备,对其维修技术方案的研究有利于门座式起重机更好的为建筑生产服务。

1机械设备维修相关技术概述

机械设备由于零部件的老化、操作的失误等原因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建筑施工中止,影响施工进度。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的针对故障进行维修。

1.1门座式起重机概述

门座式起重机是结构复杂、机构繁多、最典型的电动装卸机械。它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独特的优越结构,通用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和港口码头。门座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具有较高的运转速度,起升速度可达1.17m/s,变幅速度可达0.92m/s,使用率高,每昼夜可达22h,台时效率也很高,一般可达100t/h以上,它的结构是立体的,占地面积小,具有高大的门架和较长距离的伸臂,因而具有较大的起升高度和工作幅度能满足港口、码头、船舶和车辆的机械化装卸、转载,充分利用施工场地,适应施工要求车辆、人员穿行,还具有高速灵活、安全可靠的装卸能力,对提高装卸生产率,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门座式起重机是电力驱动、有轨运行的臂架类起重机设备。它的构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上部旋转部分和下部运行部分。上部旋转部分安装在一个高大的门形底架(门架)上,并相对于下部运行部分可以实现360°任意旋转。门架可以沿轨道运行,同时它又是起重机的承重部分。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均由门架承受,并由它传到地面轨道上。门座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起升、变幅、旋转3种运动的组合,可以在一个环形圆柱体空间实现物品的升降、移动,并通过运行机构调整整机的工作位置,故可以在较大的作业范围内满足运移物品的需要。

1.2门座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门座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下:(1)司机应熟悉本起重机结构及性能,并了解机构及电气的基本知识,并经过当地技监局专业培训后,考试合格领取起重工上岗证后方可操作本起重机。(2)接班前应查看起重机外观,结构是否异常,钢丝绳有否脱槽,钢丝绳接头是否完好。(3)作业前应检查周围环境,排除障碍,并空钩试验起升、下降、旋转一周,变幅1米回,检查有无异常;起吊头一码货物起吊高度不超过0.5米,检查起升刹车可靠性。(4)作业中应集中精力,认真操作眼随钩走,余光瞭望,稳中求快;遇有中间停电,必须将控制的手柄放回零位,如遇长时间停电,应用手控制起升制动器使货物落地;电机长时间工作超过温升值应停止工作。(5)作业完毕应做到将起重臂架放至中小幅度,旋转至码头内,吊钩升高;详细填写运行日志及交接记录;离开起重机时切断总电源。

1.3门座式起重机主要故障

门座式起重机主要故障根据故障原因可以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1)机械故障。机械故障包括钢丝绳是否断丝;螺栓脱落;制动器闸瓦;销轴等零部件的严重磨损;减速机漏油;吊钩护罩、滑轮损坏;齿轮啮合出现错误、齿根断裂等;其中回转机构小齿轮、变幅机构齿轮轴及压轮齿条啮合故障属于中等故障,需要等到设备空闲时间进行修复。起重机的悬臂变形故障,圆筒门架、均衡梁、人字架、平衡梁及悬臂等结构件焊缝故障属于大修故障,需要设备立即停车进行修理。针对大修故障,需要编制详细的设备维修技术方案,并经相关人员审核后,严格按照方案进行设备检修工作。(2)电气故障。电气故障包括电机线路异常;操作控制按钮与设备实际动作不符;设备没有反应,接触器触头烧损,照明系统故障等等;在电气故障中只要设备能够正常完成起吊等指定动作的均属于中修故障,待设备休息期间进行修复;其他影响设备正常起吊的故障,如接触器触头烧损故障,需要及时停车进行修理。电气故障检测过程中,涉及到电源方面,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检修过程中要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触电。

2门座式起重机的安装与维修技术方案设计

乐昌峡水电站位于韶关乐昌市武江乐昌峡河段,下距乐昌市14km。枢纽集雨面积4988km,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43.61亿m,多年平均流量138m/s。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兼顾航运和灌溉的Ⅱ等大型水利枢纽。水电站主要由拦河坝、发电厂房及对外交通道路等组成。门座式起重机是乐昌峡水电站的主要建筑设备,在拦河坝的修筑过程中吊装、转移各类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在水电站发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精确吊装水轮机、发电机等发电设备,甚至工程后期转移各类物资中也有门座式起重机的身影。乐昌峡水电站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门座式起重机来完成施工现场的物资吊装、设备安装等工作。针对该工程的门座式起重机的工作状况编制详细的安装、维修技术方案。根据门座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门座式起重机出现的各种故障表现,制定详细的维修技术方案。维修技术方案中包含施工准备、人员安排、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维修技术准备等内容确认各检修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起重机检修检测项目如表1,根据检修内容进行起重机维修检测。根据初步判断的故障类别,整理检修工具,起重机检修使用的设备工具如表2所示。检修步骤:工具、人员到位后,开始检修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爬梯安装、油泵安装、检修电缆敷设,然后进行油泵调试及配平,降塔、拆卸标准节、拆卸塔身节,拆卸钢丝绳、平衡臂配重,拆卸起重臂、变幅钢丝绳、解散起重臂及小车,拆卸平衡臂,拆卸塔帽、司机室,拆卸回转支承,拆卸油压系统、顶升套架、平台及护栏,拆卸基础节,拆卸场地要求及辅助设施,拆除后进行相应故障的维修。

3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方案的设计,结合乐昌峡水电站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门座式起重机,来研究建筑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方案的设计要以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表现等信息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维修技术方案,从而高效快捷的完成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为建筑工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葛晓鹏,王志军.对门座式起重机被撞后的检修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30:33.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路桥施工;加固技术;设计方案

桥梁作为公路设施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质量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现有桥梁进行加固,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还可以在控制人力与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提升桥梁的承载力度,以满足现阶段公共交通的需求,从而使公路工程发挥出其最大的工程效益。对于现阶段路桥工程的加固技术而言,主要包括预应力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化学植筋加固法以及喷射混凝土加固法等多种加固方法,本文将对预应力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化学植筋加固法等加固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1桥梁加固技术

对于桥梁加固技术而言,是使用可行的技术手段对现有桥梁结构进行补强加固,从而提升桥梁的承载力强度与使用年限。从大的方面进行划分,桥梁加固技术分为上部结构补强加固与下部结构补强加固。对于上部补强加固方法而言,又分为改变结构受力体系与不改变受力体系两种。从补强材料与其受力原理来分,又可分为主动加固与被动加固两种类型。

1.1桥梁主动加固的原理

对于该种加固类型而言,是指在受拉区直接增加补焊钢筋、粘贴钢板、粘贴高强复合纤维材料等补强材料,同时隶属于被动加固的范畴。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加固与分阶段受力特点,由原梁承担构件自重与恒载;由加固后的组合截面来承担活载,而对于后补强材料的强度发挥而言,受到原梁变形的限制。

1.2桥梁被动加固的原理

为了提升后补强材料的利用效率,对后补强材料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来进行加固补强。后加补强材料主动受力,受预应力的作用能改变原梁的应力状态,从而达到提升原梁承载力与抗裂性的目的。同时,对于现阶段的预应力加固技术而言,分为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高强度复合纤维预应力加固体系以及有粘结预应力的加固体系。

2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和设计方案

2.1加固原理

对于预应力加固方法而言,是指以粗钢筋、钢绞线以及高强钢丝等为材料,以梁身为锚固体,施加预应力来对构件进行加固。同时,受张拉作用的影响会使梁体产生一定的偏心应力,在该力的作用下能使梁体产生向上的力,从而抵消了自身的部分重力,降低了结构变形与裂缝宽度,使结构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2体外预应力的加固方法的优势

对于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施工工艺简单,工序少,原结构可继续使用。同时工作量较小,能有效缩短工期。(2)不降低结构使用功能。对于该种预应力加固方法而言,几乎不占用结构空间,但不会因预留孔使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3)能确保工程质量。因体外预应力束是在工厂上产的,比现场加工的预应力钢筋稳定。在具体的张拉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对钢绞线的应力进行精确控制与调整。(4)方便后期维护。在投入使用之后,工作人员能对腐蚀情况与预应力进行随时检查,并掌握相应的数据,在必要时能进行及时更换。

2.3体外预应力加工技术的设计方案

2.3.1外部预应力钢索加固法。对于该种设计方案而言,多采用预应力钢绞线与钢丝束沿梁肋侧面方向按照一定的线形设置,以张拉的形式来施加预应力。同时,还应在梁底设置一定数量的定位装置,以确保钢索的线形。而钢索锚固定在梁的两端,用保护管对预应力钢索进行保护,以防止钢索发生锈蚀。

2.3.2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法。该种加固方法又分为直线式、折现式以及混合式等不同形式。对于直线式拉杆加固法而言,适用于下弦杆桁架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以及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的情况。而折线式多用于梁的正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都不足的情况以及端腹杆和下弦杆的桁架抗拉承载力都不足的情况。而对于混合式而言,多用于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而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和下弦杆桁架比端腹杆桁架的承载力更不足的情况。

2.4高强度复合纤维预应力加固体系

对于现阶段工程上常用的高强复合纤维而言,主要包括芳纶纤维与碳纤维(FRP),而碳纤维在桥梁加固技术应用中更为广泛,技术也比较成熟。

2.4.1作用原理

为了提升碳纤维材料的使用效率与对原来桥梁的加固效果,对碳纤维材料施加预应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该技术的作用原理为,用锚固碳纤维板条对梁体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从而改善梁体的受力状态,但目前该种加固技术仍然处于试验阶段。

2.4.2技术特点及优势

对于该种加固技术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特点及优势:(1)高强度与高效能。因FRP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学性能,在对钢筋混凝土的修补加固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其高弹性模量与高强度等特点来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延性与承载力,并使其受力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达到高效加固修补的目的。(2)因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相近,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FRP能与混凝土构件一起协同工作。(3)施工快捷,无需大型机械器具,施工效率较高。相关统计资料表明,粘贴FRP是粘贴钢板施工功效的6倍左右。并且FRP轻质柔软,比粘贴钢板更能确保施工质量。(4)不增加体积与构件自重。因FRP材料厚度较薄,并且质量较轻,在对构件进行修补之后几乎不增加原构件的尺寸与自重,并且也不会降低构件的使用空间。(5)耐久性能与耐腐蚀性能优越。相关试验表明,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耐腐蚀性,能有效抵抗酸、碱、盐等对构件所产生的腐蚀。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该材料加固之后,无需进行定期维护,其本身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也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5有粘结预应力加固体系

2.5.1作用原理

利用锚固于小直径预应力钢筋对梁体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并喷射具有较高强度的复合砂浆,使预应力钢筋和梁体粘结在一起,从而构成粘结预应力加固体系。

2.5.2技术特点

与其他预应力加固体系相比,该预应力加固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能使后补强材料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提升材料的利用率。(2)所喷注的砂浆具有很强的抗碳化与抗侵蚀作用,能有效避免钢筋发生侵蚀,从而提升其使用寿命与耐久性。(3)依靠双重作用锚固预应力钢筋,使锚固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

3粘贴碳纤维加工技术及其设计方案

3.1加固原理

使用专门配置的树脂将碳纤维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从而与原构件形成一个综合的受力整体,从而使其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3.2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案

对于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案而言,具体设计方案如下:首先进行面层处理。在该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先将混凝土表面的风化层去除,并在水洗后充分干燥;其次进行底层涂料。在气温较低或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不能施工,并选择合适的底层涂料,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流通。之后粘贴碳纤维片材,在混凝土加固之后应将使用温度控制在60℃以下。将纤维片材按照设计好的尺寸裁好,并将其长度控制在2m以内。在此过程中,还应确认施工面底漆的干燥程度,在施工结束一周左右用砂轮磨平,并用硬化剂与环氧树脂按照固定的配比放在拌合桶中,在搅拌均匀之后涂抹在施工面上。

4化学植根加固技术与设计方案

4.1加固原理

对于该种加固技术而言,是指在原有混凝土构件上按照规定的直径与标准进行深度钻孔,利用锁键原理,用专用的植筋胶将钢筋与原混凝土粘接牢固,并形成一个新的受力整体。

4.2化学植根加固技术的优点

对于该种加固技术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灵活,能适用于大部分混凝土结构,并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受力情况来确定植筋的规格与数量。(2)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预埋件相比,植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并且有着与预埋件相似的可靠度。(3)受力均匀,能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4)承载力大,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计算,能有效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同时,该种加固方法工艺简单,并且使用一般的钢筋就可以操作,能有效缩短工期,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合理性。(5)在高温情况下也可施工作业,并且能够近距离焊接施工。

4.3设计方案

对于该种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案而言,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对修补部位的裂缝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并记录。钻眼埋嘴,嘴子应选择适当的尺寸,并尽量减轻其自重,防止因贴不牢而坠落。同时,窄缝多布嘴,宽缝少布嘴,在断缝交错的部位单独设嘴。之后进行嵌缝止浆,在将嘴子埋贴后,将剩余的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并进行压水试验,对封闭与嘴子的畅通情况进行检查。之后网缝里注入化学浆液,并根据病态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的不同,选择灌浆注射器灌注或手压泵灌注等方法进行灌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路桥工程加固过程中,应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环境、技术、经济等多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并对多种加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以选择出最佳的加固方案。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对现有的材料、方案、加固工艺等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以有效提升现阶段的桥梁加固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灿宇.浅析公路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6): 206-207.

[2]刘琦.结合桥梁工程施工的实例对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 2012(2): 260-261.

[3]高飞.公路桥梁施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探析[J].山西建筑,2012,38(21): 204.

[4]祈朝刚.结合桥梁工程施工实例对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上旬, 2012(7): 178-179.

[5]张尚贵.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11, 37(5): 129-130.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架构;设计方案

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一种现代科技发展中诞生的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它的产生是在电视和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下形成的。将地方电视台作为依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电视直播,是一种新型的电视播放手段。就目前来说,较为成熟的网络广播电台有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等等,相信随着用户的日益增长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更新,网络广播电视台将会成为各省市广播电视台长远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主要是对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立技术和方案设计进行探究。

1网络广播电视台简述

网络电视台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播放模式,不需要用户专门购买电视或其他设备,只需要登陆互联网,找到相应的网址或平台就能够观看。在现代社会的“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电视台得到了飞速发展。“三网融合”有利于对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进行合理调配,使网络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通过现代社会的较高网速,实现了网络数据和资源的实时共享。网络广播电视台由内容、渠道、平台、数据库、运营以及盈利六个简单要素构成,其中的内容就是通过将电视中所播放的所有内容加以整理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播放出来,从而形成电视中所播放的节目;而渠道则是将内容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例如电视、广播、网络等。所以网络电视中,只要可以连入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类节目资源;平台是建立在网页的客户端以及窗口,用户就通过这些平台进入并收看相关节目;数据库分为用户信息数据库和节目资源数据库,其中的一个作用是存储、管理用户信息,另一个则是收录、播放电视节目;运营则是通过相关专业制作团队进行运营;盈利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广告收入盈利,与传统电视台相似,二是通过电子商务盈利。网络广播电视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宣传媒体,还同时具有多种优势,主要包括及时性、数字化、多终端、互动性、信息点播、信息个性化订制以及覆盖广泛,而且它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只要可以连接到网络,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是建立在各省市传统电视台平台的基础上的,将各省市电视台的所有电视、广播节目进行收录、整理,然后通过网络将节目进行分类,由同类的节目构成专门的节目频道,如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动漫频道、娱乐频道、体育频道等,同时可利用互联网独特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用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色来划分节目频道,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受众群。总而言之,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传统电视台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是对传统电视台的创新和拓展,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台带来了机遇甚至挑战。

2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架构解析

在简要地概述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的要点之后,下面将进入正题,首先详细解析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技术架构。2.1技术架构的组成网络广播电视是将电视和网络平台结合起来,是通过网络将电视内容播放出来的新型媒体传播渠道,由于它所具有的特性决定它需要满足安全性、高效性、实用性、开放性的要求,在能够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建立一个将互联网和广播节目完成共享的平台,并能够对其中的视频内容进行收集,在较多媒体中进行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其中此系统还包括以下七个要素系统:

2.1.1信息收录系统。网络广播电视台的主要职能就是对各类节目资源进行整理和收集,对这些节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这就是信息收录系统的作用。此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视频音频信息收录系统,二是综合内容信息收录系统。其中视频音频信息收录系统主要是通过采集、调度、快编以及存储视频音频号来完成此项工作。收录系统是整个技术系统的第一个环节,是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对各种节目资源进行完整的接收,才能进行后面的整理分类,形成节目频道,最后实现共享,所以必须单独为收录系统设计一套可行的详细实用的接收方案。

2.1.2信息系统。将节目资源整理分类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节目库的内容进行相关节目的。信息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页面,想要任何节目都可以自由地选择。

2.1.3版权管理信息系统。版权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数字版权的保护而开设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版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这项工作关系到其数字产品能否在一个可拓展的平台得到安全的发展,这需要利用到密码学的技术,并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即结合系统构架和具体应用开展。

2.1.4互动信息系统。互动信息系统就是需要在电视节目播出时,利用网络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性,该系统灵活性较高,开发难度较低,在管理上采取的是直接的接口管理模式。

2.1.5其他业务的管理。其他业务主要是指政府信息、在线支付、游戏等第三方业务的拓展延伸,此类业务也相对灵活,而且这项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功能都不够完善,多数情况下需要加入第三方管理系统,帮助其进行管理。

2.2技术构架的功能

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构架的功能主要是需要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将收集到的视频或音频内容进行适当的,同时对播放内容进行统一管理,控制互动系统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3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构架方案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构架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以后,下面针对一些主要不足问题进行方案设计。

3.1信息调度中心设计

信息调度系统主要是将从不同的来源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还需要对缺少音频的文件匹配对应的音频,此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较高的调度灵活性和可靠安全性,所以最好经由光纤传输,以确保资源安全可靠,维护用户的利益。

3.2信息收录中心设计

信息收录主要包括手动形式和自动形式,手动形式主要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入库,自动形式是把直播频道的节目按照EPG进行自动入库,这个系统看似简单,却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在选编码器的时候不仅要着重考虑其性能,还要进行实测,选择效果最好的编码器。

3.3业务运营平台设计

业务运营平台在运营初期可以加入第三方厂家进行管理设计,以学习相关经验,待到成熟阶段后可以自己运营。广告模块主要是指实现广告的和运营,如何达到通过广告获得最大的收益又尽量不影响用户的利益,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广告的位置和投放指标进行精确的设计。综合业务运营模块就是对观众所要使用的各项客户端、网站网页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各个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

4结束语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出现,无疑是传统广播电视台的一次重大革新,既顺应了时展、科技进步的需求,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虽然作为一次新的尝试,难免有一些不足,但相信只要不断探索、更新,网络广播电视台一定会展现出它不可抗拒的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海吉.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孙更新.网址+论坛开发全程实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驻地网;综合接入技术;方案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通信网络的发展,根据接入物理媒介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两种主要的模式,而后者又可以划分为铜缆技术和光纤技术。目前,我国大部分接入网络媒介还在沿用铜缆技术,但是随着新型综合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干网开始朝着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铜缆技术逐渐被PON技术所取代,有效的推动了我国驻地网技术的发展。

1PON技术基础

目前,电信运营商为了为了用将少的运营成本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无源光纤网络(PON技术)是1987年由英国电信公司提出的,该设计的提出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PON技术中不包含任何有源器件,从而具有安装维护方便、价格低等特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驻地网综合接入技术的首选,图1描述的是PON技术结构流程图。

2PON技术的类型及优势

2.1PON技术的类型PON技术的类型是指借助光配线网(ODN)中不含有电子电源及任何电子器件的网络。ODN内部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线缆及无源器件组成,而一般不会采用有源电子设备,因为他们的成本相对较高。常见的PON技术类型主要包括APON、BPON、EPON、GPON、WDM-PON等。目前,APON/BPON、E-PON、GPON开始在我国商用化,而且他们具备各自的优点,通常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差异表现在二层技术的差异。2.1.1APON/BPON技术APON又被称之为ATMPON,其一般是由FASN机构制定的PON规范,在该技术中所采用的二层信令协议为ATM。随着APON技术的发展,FSAN又将APON改称为BPON。此时的APON/BPON均是以ATM协议为主要载体,并借助下行622M或155M等速率来对ATM单元进行持续性信息发送,同时也可以将专用物理层OAM信元输入到相关数据流之中。而上行一般依借助突发的ATM信元进行数据流的传播,而且任何一个53字节长的ATM信元都要求在其开头增加一个3字节的物理层,以实现突发接收和突发发送等功能。但是APON/BPON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技术复杂、宽带不足、承载IP业务效率低、价格高等问题,从而在市场上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开始慢慢的淡出人类的视野。2.1.2EPON技术EPON技术主要是借助光纤PMD和无源分光器来实现无源光纤传输和点对多点技术。EPON技术具有的特点包括:在链路层引入了以太网协议、在物理层引入了PON技术,而且能够借助PON技术所具备的拓扑结构来实现以太网的接入。EPON技术对同城广域网和城域网的连接性及操作性进行了优化,而且又引入了以太网和无源光网络等技术来实现低成本运行,因此逐渐发展成为广大用户比较青睐的一种驻地网综合接入技术。2.1.3GPON技术GPON技术又被称之为ITU-TG984,该技术具有效率高、带宽高、覆盖范围广、用户接口多等特点,因此开始被运营商广泛应用。GPON技术是用于实现综合接入网技术综合化、宽带化比较常用的一项技术。GPON技术是2002年9月FSAN组织提出的,并于2003年3月在ITU-T基础上制定出了I-TU-TG984.1和ITU-TG984.2。2004年2月和6月又实现了ITU-TG984.3标准化,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GPON技术标准。2.2PON技术的优势随着我国光纤网络技术的发展,PON技术在业务承载、带宽升级和无源网络维护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在接入网层面,由于不同类型客户所承载的业务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目标客户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光纤和铜线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虽然有些企业相对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商业街预先配备了光纤和管道铺设,但是在进行光纤调度、光纤建设和业务配置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从而导致无法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网络资源。而PON技术在上述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①PON技术中的分光器技术确保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网络,而树型拓扑是其中比较典型的网络拓扑,其不仅能够有效节省接入段光纤资源,而且还能还可以为运营商大面积布网提供一定的便利,从而使网络资源快速接入新客户。②PON技术技术具有多业务支持功能,其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而且PON技术还能够为用户提供目前比较流行的业务接口,从而更好的实现与广大用户的无缝对接。PON技术是一种统一的、完善的接入平台,并逐渐发展成为接入层的主要技术。

3基于PON技术的FTTx网络建设模式研究3.1FTTx的定义

FTTx技术在接入网络光纤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应用范围逐渐从区域机房的端设备逐渐发展成为用户终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用户端设备为光网络终端(ONT)或光网络单元(ONU),而局端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通常情况下,根据用户与光纤之间的距离大小,可以将FTTx技术分为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和光纤到用户(FT-TH)技术,现对其进行一一的介绍。(1)光纤到路边(FTTC)。目前,该技术主要是为住宅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通常需要将OUN设备安装到路边机箱,借助OUN中的同轴电缆来实现双绞线或CATV信号的传送。(2)光纤到大楼(FTTB)。其一般是在目标楼层的合适位置安装ONU设备,借助ONU设备来向用户提供电子商务、高速数据、视频会议等服务。(3)光纤到用户(FTTH)。ITU-T认为光纤到用户(FTTH)技术的应用范围一般是从光电转换器到用户桌面之间低于100m的范围,并未广大用户提供相应的宽带服务。但是在FTTH中引入WLAN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技术的应用。3.2FTTB典型线路段模型及建设模式FTTB典型模型构建主要目的是以最少的网络单元来更好的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网络单元一般包括无源和有源设备。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用户与运营商直接的网络单元比较多,这样就无形之中增加了网络的故障节点,导致网络安全性变差。从目前的市场驻地网综合接入技术发展情况来看,FTTB现在偶尔在商业楼宇使用,新建楼宇及住宅基本都用使用FTTH模式。而FTTB和FTTH的主要区别在于光纤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不同,FTTB模式一般是在楼道内作为终端,而FTTH是用户家中或用户门口作为终端。FTTB(光纤到大楼)主要是指外线光缆从驻地网机房开始被引入到用户所在的梯位配线箱中,并连接至箱体内的ONU。接下来,又从ONU开始逐渐传输至各楼层配线箱中,然后达到用户室内信息面板,该过程中的传输介质均选择了五类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用户密度较大或者较高的楼层,一般需要安装多台ONU或多个梯位配线箱,FTTB典型建设模式如图2所示。3.3FTTH典型线路段模型及建设模式FTTH(光纤到用户)通常是直接将OUN放置到桌面上,而且在OUN上行侧的全过程均选择光纤作为传输媒介,FTTH(光纤到用户)的建设模式图如图3所示。在此模式图中,梯位配线箱选择了分光型配线箱,其多用于分光器的安装、外线光缆的溶接与成端等。在FTTH中,因为不需要配备OUN等有源设备,从而避免设置保护接地、设备引电等措施。FTTH模式下的梯位配线箱要按照要求对箱体内部线缆的线路走向进行搭配,并适当的留出分光器扩容空间。在对梯位配线箱进行安装时,要对其后期布线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同时还需要考虑溶接与冷接的操作空间等因素。在FTTH模式下,楼层配线箱主要目的是对线缆实施管理。如果将皮线光缆应用到垂直部分,此时的楼层配线箱就好比一个过线箱,其只具有线缆固定及预留的效果,但是如果将常规型号的光缆应用到垂直部分时,则楼层配线箱不仅具有线缆固定及预留的效果,而且还能够用于入户皮线光缆与常规光缆的接续作业。

4光配线网(ODN)网络模型规划

ODN网络一般是指位于ONU与OLT之间的无源光缆网络,其一般是由不同类型的光缆配线设备、光缆媒介及分光器组成。ODN网络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①FP点:其属于主干光节点,主要是配线光缆与主干光缆之间的交接点。②AP点:其属于用户光节点,主要是入户光缆与配线光缆之间的交接点。③DP点:其属于配线光节点,主要是引入光缆与配线光缆之间的交接点。无源器件是ODN网络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分光器设置的好坏将会直接对网络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光分路器的覆盖范围及带用户数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根据实际用户数量、引入光纤数量及单用户带宽为依据,来对分光器的位置及范围进行有效的设置。通常情况下,当驻地网内部潜在用户低于100户时,往往不需要安装分路器,当用户在101~600户,需要安装一个光分路器;当用户超过600户时,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多个光分路器。

5结束语

在通信网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针对性的驻地网综合接入技术,并根据用户与光纤之间的距离大小,来选择与对对应的建设模式和设计方案,从而为每位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网络资源,以推动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威.驻地网综合接入技术研究及方案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14,6(8):102~103.

[2]温伟军.浅谈光纤驻地网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2(11):54~55.

技术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为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信息化,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以及Internet网络技术,建立全面的、多元化的培训考核平台,实现从培训学习、模拟练习、培训考核到知识共享的一套完备的学习体系。系统建设将注重系统稳定性、网络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力图使本系统成为学校教学中优秀的培训与实践平台,能为广大学员提供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直观、清晰的学习内容。

【关键词】

J2EE;培训系统;MVC

1建设原则

随着学校学员对培训要求的提高和学校自身的业务拓展,需要在培训与考核的各个环节做好培训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在综合考虑当前学校的培训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从高效便捷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以实用化应用为目的,以精细化培训为目标,为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在技术架构、软硬件平台、应用和数据布署等方面全面推进学校培训系统的建设。本系统应提供全过程、多手段的培训考核监管功能,同时系统还应辅助建立科学的培训考核质量评测体系。

2总体技术方案

2.1J2EE多层体系架构

按照系统功能架构设计要求,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实际情况,将采用基于J2EE的多层技术构架来搭建,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以及并发处理能力,适应集约化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本系统采用面向WEB应用开发、基于J2EE标准的软件应用平台。采用B/S结构,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无论出差还是旅游,打开浏览器即可访问,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Web服务器端是安全可靠的UNIX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高信赖性的ORACLE数据库,增强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应用系统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分别完成不同方面的系统功能。各层分工如下:UIP功能:从用户接受输入、把用户的请求转到UIM层、显示UIM层返回的界面描述内容;UIM功能:响应UIP层的请求、调用业务逻辑组件、对象集的转换、生成界面显示内容、维护用户对话关系;BL功能:响应UIM层的请求、执行逻辑计算、完成业务功能逻辑;OP功能:根据数据定义,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返回对象集合;RDB功能:关系数据库系统,存储数据。

2.2系统设计模式

系统的设计采用MVC的设计模式。MVC是在应用结构方面主流的设计模式,MVC通过将问题分为三个类别来帮助解决单一模块方法所遇到的某些问题:Model(模型):模型包含应用程序的核心功能。模型封装了应用程序的状态。有时它包含的唯一功能就是状态。它对视图或控制器一无所知。View(视图):视图提供模型的表示。它是应用程序的外观。视图可以访问模型的读方法,但不能访问写方法。此外,它对控制器一无所知。当更改模型时,视图应得到通知。Controller(控制器):控制器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反应。它创建并设置模型。

3系统功能方案

3.1人员管理

软件最终用户根据不同的角色可划分为管理员(系统管理以及各科室的培训数据管理)、学员(网络学习用户)和教师(授课指导教师)。在学员界面中可通过个人管理区查看及维护个人信息、选择课程、查看以往听课记录、通过在线教师听课、进行在线考试等。教师界面可以编写、录制教学相关课程,对学员作业进行批改以及安排相关考试等权限。管理员可以对系统参数进行维护并对新增用户账户进行审批及赋权,同时还负责管理培训数据录入、培训计划创建、培训学员分类、试题库建立及管理、考试组织实施等。此外由于网上培训涉及到操作的安全性,系统还将提供日志管理功能对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了什么的查询,做到管理过程的有据可查。

3.2在线培训

在线培训是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平台提供学员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可以利用平台中提供的课件,使学员更多更快的掌握相关知识,提供培训效率、增强培训效果。学员使用平台学习时,平台会将学员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在线培训包含课程管理、课件管理、学习讨论等几部分主要功能。

3.2.1课程管理

根据学校不同的教学科室对课程进行设计和分类管理。课程的内容包含课程的基本信息,课件,案例分析,考试等。管理人员可以定期更新、调整课程结构,以帮助参加培训的人能够更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课程结构多种多样,可按专业、形式、时长等条件进行复核过滤筛选,确保学员能够快速定位到目标课程。课程的内容较传统授课方式丰富了许多,既包含课程的基本信息介绍、课件等,也包括了相关的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解析等。

3.2.2课件管理

将教师授课课件按照不同学科分类创建菜单进行管理。教师用户可以通过创建新课件或者上传课件的功能,在系统中添加授课课件及相关资料,并可以对已存在的课件进行修改和删除。课件的类型支持多种类型,既可以是WORD文档和PPT幻灯片,也可以是AVI、MP4、FLA、SWF等格式的视频文件。

3.2.3作业管理

学习结束后,课程安排相应作业,可分为主观与客观题。客观题由系统自动评分,主观题由本课程教师评分,合格后,系统自动记录本次课程的学时为有效,将培训数据添加到培训管理系统中。

3.3在线考试

在线考试是一个网络考试平台,就是为了方便卷面考试,在网上实现考试功能。在线考试包括题库管理、考卷管理、考试管理、评分管理、成绩调整几部分功能。题库管理实现试题分类、导入、导出功能。每个业务专业、部门、学期都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体系。考卷管理支持手工出卷、自动出卷、随机出卷等多种出卷模式,支持考试、竞赛、作业、练习四种试卷类型。评分管理对考试、竞赛、作业的结果进行批改,对客观题(选择和填空题)系统自动评分;对于主观试题,由教师进行人工评分,并且可以对每道试题的解析进行维护,便于学员查找错误原因。成绩调整功能主要用于实现手工修改学员各类成绩,其用途有如下两点:某些课程虽然未在本系统授课及考试但作为一套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需将该成绩纳入总分的情况;系统或考试题存在错误导致无法考试或成绩有误的情况等。

3.4查询统计

通过学员信息统计、培训进度跟踪、课程选修比例、考试成绩查询、考生评测履历、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可以使学校对培训工作的进度及完成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直观的了解以便随时改进。同时还加入了热点调查、问卷调查及调查结果分析功能,可以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地方的建议,为改善学校的培训工作,提升培训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并可以借助庞大的学员群体收集科研工作所需的数据信息。

3.5培训管理

学校可通过本功能在每学期初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班次,在审核通过后编制每期培训班的课程表及学员清单,并在培训完成后收集学员对培训课程及效果的评价,在学期末形成相应的各类培训报表。

4结语

智能培训系统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伴随着信息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职能培训系统必将更加普遍和方便的被各类学校所使用。本文提出了采用J2EE平台开发系统,构建一套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客户层,WEB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层,数据库层,并且本系统还具有相当的可扩展性。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强大,教育培训的内容也将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由于研究水平和时间的限制,本文的研究深度还不够,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作者:王晓阳 单位:中共赤峰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