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 A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与困惑所在。但现在很多的老师并不清楚学生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哪些地方是学生不懂的或者是是懂非懂的。所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势在必行,这不仅仅关系到教师专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真实状态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传统被动的接受知识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中“谁”是课堂提问的主体的争论从未停止过,黄厚江[ 黄厚江.为谁而问――也谈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语文建设[J].2006年02期]认为问题由谁提出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弄清问题是为谁而提出的。因为,即使问题是由学生提出,而目的却只是为了教师教学意图的实现,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的问题也没有多大意义;即使问题是由教师提出,但却是为学生的谁来问,都应该肯定其价值。但现行的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往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如一位老师在分析《白毛女》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白毛女》一文体现了怎样的阶级对立?然而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还不完全具备分析和推断的能力,所以问题超出了学生的思维层面,是无效的,更谈不上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换一个角度去问可能会好一点,如:杨白劳带回家的年货和黄世仁家想成怎样的对比?这样问题被简化了,而且角度更新颖,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角度应该是站在“教”的对立面,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进行提问,忽视了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显然这样的提问是失败的。二、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所谓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困惑,更好的理解文意,即“问”是为了“不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了解学生的学情。(一)课堂提问要基于学生的真实状态;教师要依据学生现实的相关知识,学习能力以及习惯思维水平来具体分析学生的基础,即包括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疑难之处,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只有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才是有效的,也才有针对性。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背影》[ 董水龙.只教懂得,不教已懂得――《背影》教学案例。语文学习[J].2006 (6);34]时,是这样确定学情的。通过对学生平时的作文所体现出来的感情,他认为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能够很轻松的理解这篇课文的主旨是“父爱”,这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如果教学之教授这些,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难点就在于,《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者表达了内心一种复杂而又独特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学生无法体会的,也是依靠他们认知基础所不能感悟到了的。于是,教师在确定了学生的学情之后,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问题,1、文章有条分界线,分开了记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他找出来吗?2、为什么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两年余了”?3、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他的背影”,而不是他的外貌,语言或品德之类的?这三个问题的设置主要着眼于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和欣赏探究课文的角度来进行设计的,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在阅读教学的初读阶段,目的是让学生理清《背影》这篇文章的线索,提高学生品读文章的质量;第二问题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目的是通过对关键句的解析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复杂而又独特的情感,从而形成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是在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是阅读教学的深化阶段,通过第三个问题的设置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创造,把学生向情感防线引导,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自身的情感有效地融合到了一起,从而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人生的体验。(二)课堂提问要切记碎问碎答;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没有不提问的,似乎没有了“提问”的教学手段,教师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显然,课堂教学中冲折着大量的碎问碎答。其实,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是不需要进行大量提问的,可以设计学生实践的活动来代替,如指导学生进行默读,查阅,听读,复述等,这样就将听、说、读、写的环节充分落实到语文课堂中来,也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归园田居》可以采取这样的设计方案:

教学步骤一、音读

1.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并注意节奏。

2.老师正音

[屏幕出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教学步骤二、意读1.教师引导:再次自由朗读,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疏通文意

(明确:尊重原文,借助课下注释,适当扩展)

2.经过诵读的体验之后,请同学发挥想象力,然后用语言给同学们表述一下诗文呈现一种怎样的画面呢?(分组讨论)

(明确:透明的月光、静谧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当代散文;教学;文本细读法

运用“文本细读法”解读当代散文时主要从语境、情感和语言三个方面入手,剖析文章的主线,然后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所以,研究“文本细读法”在高中当代散文中的运用就要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其具体的作用。

一、细读语境

1.对语境把握的三个方面

语境是指文章的前后文形成的语言环境,同时它也给语言的表达规定了环境和场合,所以把握语境可以帮助理解文章,进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在高中语文当代散文的阅读和教学中,对语境的把握主要从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进行。

语篇语境强调的是文章前后文的联系。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散”,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分散在多处的描写和叙述中,这时单个的字、词、句表达的含义无法帮助散文的阅读和教学。如果把文章的主线把握住,从全文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联系到具体的句子中,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要让他们联系上下文,从整篇文章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文章的内涵。情景语境是事件发生的场景,即文章的感知情景。情景语境主要是文中描述的人物事件发生的场合,也包括对人物表情的描写、说话人的语气和表情等,这些细节最容易体现出一个人的情感,进而烘托全文的思想和感情基调。社会文化语境是指文章叙述时间发生的社会大环境,这其中包括了作者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中人物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解读社会文化语境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如在阅读和教学鲁迅的文章时,一定要联系社会文化背景,才能解读文章深层次的内涵。

2.对学生语境意识的培养

把握语境是学习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是教师在散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境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把自己带入文本的语境,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方便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

教师在散文教学时一定要先把自身带入文章的语境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然后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思路。这样做,学生就会习惯性地把握散文的语境,形成语境思维,锻炼自己的语境意识,然后通过教师在语境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就会更好地解读文章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做法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进入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让整个散文教学在正确的主线下进行。

3.对和谐课堂语境的构建

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文章的观点,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尽量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和作者的写作思维保持一致。所以,在现代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构建和谐的课堂语境。

教师在当代散文教学中引导课堂的语境,然后让学生交流自身对文章的看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下自习阅读文章,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思考教师的问题。这种和谐课堂语境的构建和“情景教学法”有相同的原理,都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思考的热情。

二、细读情感

1.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是把握散文最好的办法,这会使读者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阅读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还原作者的思想。这种教学手段最大化地使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作者的写作感受相通,使学生的思维接近作者的思维,得出的问题答案也更加接近正确答案。

2.融入学生的阅读感受

学生的散文学习不仅是追求学会思考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散文过程中产生的阅读感受,这是当代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应该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阅读散文时,会根据自身积累的社会经验考虑问题,然后才是将自身带入作者的角度体会文章,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过程。鼓励学生融入自身的体会让学生进入到文本当中,感同身受地思考,不仅印象深刻,还更好地还原了作者的情感,方便了学生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3.细读语言

文字是自带含蓄属性的,再直白的表达也附带了思考的延展性。散文更是这样,有时一段朴素的表达在结合了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后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所以,在阅读散文和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语言的风格和内涵。

语言的风格是根据作者的不同划分的,如朱自清、冰心、鲁迅、周作人等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有的清新,有的深刻,有的朴素。把握了语言的风格后,就可以根据作者的习惯性表达方式来思考问题,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感情。语言的内涵则是文字背后隐藏的更深层含义,需要读者在仔细品味后结合其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挖掘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的思想和表达的深层含义。

总之,高中语文当代散文教学中,过多地追求学生思考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学生思考环节。“文本细读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体验,更好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保持了学生的思维和作者的思维一致,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更好地挖掘“文字细读法”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使新课程改革更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甘雪晶.“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D].海南师范大学,2014.

2.张盼.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4.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第3篇

1.过语音关

教学生国际音标的读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让学生朗读单词。反复认真地模仿及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对学生进行看、听训练的同时要求学生反复模仿,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对于长词、长句的语音训练,要分音节和语段训练。大声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形成,帮助很大。

2.加大背诵力度

从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注意指导学生背诵。刚开始时,只需让学生背一两句话,逐渐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对话,再到背诵长文章,教师要坚持每天督促学生朗读背诵。学生一旦养成此学习习惯,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英语学习本无捷径可言,入门阶段需要死记硬背。想不费工夫,就要牢记单词、脱口而出讲英语是不现实的。

许多英语名家都提倡学生背诵。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仁毅先生说:“在基础阶段,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譬如说,背50―100篇,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运用都有好处。”真是至理名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

3.关于阅读教学

3.1阅读前,教师先教一些较难的单词、词组或有碍课文意思的单词、词组(留一部分生词让学生在阅读中猜测),而后介绍一些跟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根据文章标题、插图或利用简笔画等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大意及词组的运用就有了初步印象。

3.2阅读时,以细节阅读为核心,合理分析课文的性质和结构特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先提出几个指导性问题,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听读后,对文章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判断题或问答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拓展、先浅后深、兼顾后进生和学优生的原则。通过听读而后默读,解决问题,学生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整体结构已有所了解,已经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3.3阅读后,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来应就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精练。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读,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预习时或阅读后不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精讲精练,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做一些语言知识点练习,或围绕课文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笔头练习,进而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法知识的理解。

4.利用实物

在教单词、句型的过程中,如果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如:教单词apple,orange,pencil,desk等时,教师可以准备实际的物品或随时指出这些东西。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制作实物,或发动学生自己制作,学生运用自己的制作品进行训练,效果更佳。比如在教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带一盒颜料或多种彩纸,在一张白纸上教一个单词就填一小块颜色或贴上一张彩纸,这样学生从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速记,轻松又有效。

5.利用简笔画

简笔画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极有趣的一种教学工具。有人说一幅画值千字,这一说法恰到好处地表明了简笔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引出新单词,提出新句型,操练句型,复习旧句型,还是讲解课文都可以运用简笔画。简笔画的优点在于可使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且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师生一同分析、讨论简笔画的进程中,教学内容自然呈现,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6.把教学与练习相结合起来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进一步深化知识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实践和检验的平台,有针对性地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堂课所教所学的知识。学生应该对此重视,配合老师,多做练习,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检验真理。那么,在教的阶段,用练习检验教学的效果和收获是再合适不过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对于学习初一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遇到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在词汇、句型和语法上,他们要掌握的词汇量少、句型和语法都简单,需要做的是打好基础,对英语有初步的入门认识。同词汇一样,语法是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学生会问:老师,这个句型为什么会这么放?为什么以元音开头的单词要用不定冠词an修饰?什么叫特殊疑问句?等等问题。有一些问题是可以解释的,而有些则解释不了,这些涉及英语中固定的搭配和语言的规范及语法。英语的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英语语言内部结构的一般规则的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法非常的重要。

7.听说课前准备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听前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听力状态,为更好地听做各方面的准备。内容包括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的目标任务,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引起注意,提起兴趣,以最佳状态进入听力活动。准确把握听前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满足听力准备的需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听说课准备应该注意什么呢?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言文 兴趣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都心存畏惧,文言文难读、难懂、难记,已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障碍。学生为什么害怕文言文?因为文言文和我们日常生活化的语言隔得太久,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了较大差异,不积累大量的古汉语实词、虚词用法,句式语法,文言文显得艰涩难懂,更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的作用被广大学生漠视,认为只是应付考试,不能够上升到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高度,更不能理解文言文学习与阅读、写作的联系。再加之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更何况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老师逐字、逐段翻译还是主流,忽视文言文对提高中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学生找不到乐趣和意义,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

新课程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必定离不开文言文的教学。故而我们必须从文言文教学的兴趣入手,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1 导入激趣,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要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缩短这二者的距离。课堂上,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关的影视剧、歌曲等都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出师表》时,我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并配以影视剧画面,这样的氛围立即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中。然后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简单快捷得多,这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大大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教学《岳阳楼记》时,自己先把课文中“至若春和景明…”这一精美语段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摇头晃脑地背一遍,精彩的语段加上老师忘情的表演,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利用成语故事,课文中的插图,多媒体画面等都是引入激趣的方法,相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表演激趣,感悟学习文言文的意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了解古代人的思想和生活。如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我让学生将文章改编为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鲁庄公、曹刿、乡人各个角色登台亮相,学生在表演中,为了逼真,他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人物动作、语言(尤其是语气、语调)的把握上都很用心,学生们互相点评,参与的热情很高,表演的效果也很好。其实初中课本里的很多文言文是可以利用戏剧、分角色等方式表演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3 游戏激趣,感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背诵也可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1)卡片背诵法。在卡片上写上每句诗歌的第一个字,放在一起,打乱顺序,可以用多种方法(抢答、排序、对手等)游戏。(2)接力背诵法。按一定的顺序,当前一位学生背诵部分刚结束下一位学生接着背诵。(3)领读背诵法。教师或语文课代表领起任意一段的开头或诗歌的开头句,学生即背出整个段落或整首诗。(4)对手赛。小组内两人互为一组互相背诵,要求声情并茂,有表情,有手势等。尤其利用一些广为传唱的古诗词来让学生学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在学习《诗经》时,学唱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在学习《愚公移山》时,学唱江涛的《愚公移山》,让学生去读、去学唱,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在曲子的旋律中,学生对全文传达出的意境、主旨也有一定的感悟,在游戏中,在歌唱中,增加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4 辩论激趣,明晰学习文言文的理趣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架起古今的“桥梁”,拉近过去与现在的距离,让古为今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挖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辩论话题。例如,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出“逆境出人才”和“逆境未必出人才”这样的辩论话题,教学《愚公移山》,引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或是进行作文,或是进行想象,或是进行拓展。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相信学生从课本中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学有所用”、“古为今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5 合作激趣,探究文言文学习中的疑趣

教师应摒弃教学中一讲到底的串讲方法,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以高效省时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质疑,以发挥其主体作用。文言文的阅读,学生会遇到比现代文阅读更多的问题,因此,成立学习小组,引导他们将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去探讨,互相帮助,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感悟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他们也会获得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如学习《愚公移山》后,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到底愚不愚?要解决“出入之迂也”,在今天看来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理,在探究中提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包括字词方面、内容方面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都提出来,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简单问题能在他们的学习小组内部得到解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则全班探究,教师点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合作解决,这样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就更深刻,同时探究过程中的成就感带来的兴趣也更加持久。

我们很多老师喜欢上文言文课,但上出趣味、上出乐趣的不多,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的就更少,我的一些学生学习文言文后,不仅尝试读《三国演义》等小说文言版,更在日记中尝试文言语段,不能不说是进步,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培养,是我们值得探究的话题,仅仅这些应该还不够。只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浓厚了,课堂生动了,知识迁移了,学生学习语文中阅读、写作的能力提高了,新课改赋予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在我们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发扬光大。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第5篇

仁寿县方家镇小学校钟昭训

为了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优化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促使自己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长处和不足,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我们有必要坚持撰写教学案例。以下是我本学期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后练习题的一个案例,记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一、案例背景:

在教学完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后,我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第三题:

3.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二、案例过程描述:

在编写教案的时候,我对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本来是:(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学生独立准备;(3)指名让学生交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没有结合自己实际的读书感受做深入的思考,而是被动地接受几个发言者的答案,整个班级五十名学生只有几个空洞的答案。我立刻意识到这样的结果肯定不行,因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就是“我爱读书”,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而且单元习作也要求学生谈自己和书的故事或者谈读书的体会。我知道这种状况一定是因为教学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于是赶紧调整,将教学过程改变成了:(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以自己的读书体验和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学生调动记忆,回顾自己的一次读书经历,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读书感受。(4)小组内修改、练说句子,推举同学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五佳句子;(6)全体学生抄写五佳句子,看谁书写规范,写得又快又好。

三、实施结果:

事实证明,教学方法调整过后的教学效果更加良好,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许多,学生想得到、说得出、写得好,不仅从学习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了别人和自己读书的滋味,还为单元习作做好了积累与准备,真正由“浅学习”变成了“深学习”。

四、案例反思:

1、本案例中调整后的方案更注重教学实效。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应善于观察、感知、分析课堂信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将十次低效的“浅学习”甚至无效的“假学习”变成一次高效的“深学习”。

2、本案例中调整后的方案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加深了学生的参与度。关注了优中差生的共同发展,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公平性。

3、本案例中调整后的方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真正转换为主导地位,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的学习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调整后的学习活动更有趣味,为学生创设了探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相融合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一个开合有度、轻松愉悦的可控性自主课堂。 让孩子们有机会去而且愿意去充分扮演好自己,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充满自信的自己。

教学不是让学生知道什么,而是让学生学到什么,学会怎样去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深入的探究和感悟中获得成长。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课堂就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一个开放的、公平的、愉悦的、和谐的课堂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舞台,他们一定可以在一个个高明导演的引导下演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节目。从而使单调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快乐成长的生活过程,成为幸福人生的美好经历。

5、调整后的方案有机整合了课堂重点、单元目标、教学三维度等因素,兼顾了当前教学与后期教学。

6、调整后的方案更关注学生中长期发展,切实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的语文基本能力。另外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社会学理论认为,学校教育要以培养“社会人”为己任。依据社会学理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社会生活的“准社会活动”,学生就是“准社会成员”。在本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社会成员这一角色,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成功感和自豪感,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和创造动力,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附: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