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系统论文

医疗系统论文

医疗系统论文

医疗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利用电话线实行数据传递的传真,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疗领域也不例外,利用电话线传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子通信形式,传真实现信息传递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利用传真机内部影像扫描器,对信息发送者需要发送的图像、图形、文字等进行扫描,并转换为二进制数值;第二步:借助调制解调器的转换功能,将第一步中获得的二进制数值转换成模拟信号,此时便可以利用电话线进行信息传输;第三步:完成了第二步向接收方传输信息之后,接收方再通过传真机进行反向转换,再借助打印机将其进行打印。具体在医疗领域,传真的作用主要是在各个医疗单位之间,或者是为个人传递病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化验单据、B超声波扫描图、CT扫描图、诊治意见等,通过将这些信息进行互相传递,可以获得更多人的帮助,也方便了病人在遇到转院治疗等情况时,相关信息的传递。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事业的进步,传真不仅表现出其速度快、信息传递方便等优势,同时也明显表现出其一定的劣势,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①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传真内容依旧比较模糊,不利于远程联合诊断工作的进行;②传真在使用过程中是需要进行扫描与打印的,如果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那么就会直接带来经济上的负担;③存在“失真”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信息形式的多样化导致的,不同的信息形式,如文字、图像等通过纸介质的传真进行表现之后,就不容易进行数据转换。所以,在医疗机构运用传真的过程中,要注意传输的信息量,合理使用传真,还要注意传递的信息形式,保障接受者接受信息的准确性。

2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它是一种标准数据传输方式,已经在国内外的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因为数据交换的自动化处理能力较大,尽管涉及了较大的用户范围,但是依然能够较好的保障数据处理的正确性,所以,数据交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是比较大的。本文接下来以面向区域医疗的临床数据交换系统设计为例,研究其实际应用。一方案整体架构医疗机构内部系统较低的集成水平,导致医疗机构与区域医疗中心的信息交换的可靠性与实时性特点表现的不够明显,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所以设计了面向区域医疗的临床数据交换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临床数据交换系统中,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区域医疗边界网关,二是数据交换标准化接口。其中,区域医疗边界网关是通过集成平台提供的SQL、File、FTP等接口,将EMR、LIS、PACS、药库系统等进行信息集成,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医疗信息元数据,以实现区域医疗的各项需求,在文件服务器中存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图像、文件等,为本系统实现数据交换提供数据基础;数据交换标准化接口主要是利用集成平台与MML标准,实现上述医疗信息元数据的标准化,通过运用区域医疗中心的集成平台,对标准文件进行解析,并在区域医疗区域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最终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二数据获取方式设计数据获取的基础是系统中的集成平台的设计,通过它来获取各种医嘱、文书等关键信息,并在特定的数据库中进行保存,通过集成采集挂号、EMR、PACS、等异构系统中的离散数据,并在数据库表中进行存储。通过面向区域医疗的临床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及以上分析,充分证明了数据交换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3电子邮件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人们目前的工作、生活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电子邮件(E-mail)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书信。通过E-mail进行信息交流仅能够将传送者的文字信息快速传递,还能够传输生动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数据信息,而且,E-mail还可以通过群发功能将同一信息快速传递给多个人,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也节约了传递者的时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电子邮件的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它操作简单方便、传输信息准确可靠,并具备邮件接受自动提醒功能,医生以及医院之间通常会使用E-mail作为其主要通信方式,甚至在一些医院信息管理以及办法自动化系统中,内部信息交流的基本通信方式就是使用E-mail。

4远程医疗

远程治疗是指利用现代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来实现远程临床诊治。从其定义来看,远程医疗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网络,医生通过网络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及病情,并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远程指导与治疗,从而大大节约了诊治所需的时间。比如,远程手术就是专家及医生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观察和了解病人图像和声音,再利用现代医疗器械对病人实施远程遥控手术,从而在危急时刻,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生命;再比如远程联合会诊,各个专家不必在同一地点出现,而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远程技术,让身处不同地方的专家同时清楚地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并能够实现专家间的相互沟通。

5结论

医疗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1.1空调水系统

1)冷冻水系统:冷冻水输配系统采用恒定温差变流量的二级泵系统,一级泵为定流量。根据使用功能及各环路阻力特性设置了三组二级泵,分别为:a.住院楼;b.门诊、医技楼;c.手术部、ICU等净化区域(四管制系统)。每组泵设一台备用泵,二级泵根据最不利环路压差信号变频运行。2)热水系统:采用变流量一级泵系统,系统变流量依据远端压差。冷、热水系统循环泵分别设置。两管制、四管制系统分别设置换热机组及管路。空调冷热水系统水平主管段采用同程式,垂直立管采用异程式。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补水。主干管及主分支管回水管处设置静态平衡阀,用以调节水系统平衡。同时,空调机组、新风机组设置动态平衡电动两通调节阀,以实现动态平衡。风机盘管亦设置动态平衡电动两通双位阀。3)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机械循环,超低噪声横流冷却塔集中设置在住院楼南楼屋面,冷却水32℃/37℃。4)蒸汽凝结水:经过换热机组产生的80℃凝结水,接至卫生热水换热机组,预热洗浴用水,降温至35℃的凝结水储存至-2层制冷机房的凝结水箱,作为车库冲洗用水等其他洗涤用水。5)水处理: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补水设软水处理。制冷机组入口冷水、冷却水总管上设旁流动态离子过滤水处理器,对空调冷水/冷却水进行除垢、杀菌灭藻、除锈等处理,冷却水系统设置智能在线清洗装置。

1.2空调风系统

1)病房、门诊、办公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按区域分散设置,不跨越防火分区,新风支管设机械式定风量阀,向室内定量供应空调新风;室外新风入口处设置电动密闭调节阀、电子空气消毒净化装置。2)输液大厅、大堂等大空间场所采用全空气系统,上送上回,空调机组变频控制,根据人流量和室外空气状态参数调节空调送风量。过渡季设置排风机组,实现全新风运行。3)消防安保中心、物管用房、变配电用房等,单独设置风冷热泵型分体空调器。4)手术室、产房、ICU等洁净区域部分采用独立净化空调系统。

2自动控制

2.1空调冷水系统

1)机组、水泵、冷却塔控制。机组冷水及冷却水出水管上设电动开、关阀及水流开关,冷却塔进水管上设电动开、关阀。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联锁运行。启动顺序:各电动蝶阀打开冷却塔风机运转冷却水泵启动冷冻水泵启动冷水机组启动。停机顺序相反。2)机组、水泵、冷却塔群控。冷水总供水管及回水管上装设温度传感器,冷水供水管上设流量传感器。通过设计的冷水流量及供回水温差、微机计算出的系统冷量,与软件的设定值比较,以确定最优的主机开启台数及启动与其配套的水泵和冷却塔。3)冷水二级泵系统控制策略。二级泵为变流量运行,其控制信号来自最不利环路干管的供回水压差信号系统,该压差信号与设定值比较,在有偏差时,将会自动调整相关水泵的转速,以令该压差回到设定范围,从而保证末端供水流量的稳定,而又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

2.2空调热水系统

1)换热机组二次侧出水管上设温度传感器,其温测信号传递给一次侧蒸汽入口处的自力式温度调节阀以调节温控阀的开度,控制蒸汽流量。2)空调热水为一级泵变流量运行,其控制信号来自最不利环路干管的供回水压差信号系统,该压差信号与设定值比较,在有偏差时,将会自动调整相关水泵的转速,以令该压差回到设定范围,从而保证末端供水流量的稳定,而又可有效的最大限度的节能。同时,用户侧泵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到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供回水温度的变化,为了维持一次侧的温差恒定,热水一次侧泵变流量运行。

2.3空调末端

1)风机盘管/吊柜(回风工况)控制。通、断水流或选择风机盘管风机低、中、高速运行,以维持室内的温度,同时调节各个末端设备之间的压力平衡。冬夏季工况自动转换。2)新风机控制。由设在主送风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经DDC控制器控制其回水管上的两通电动调节阀,以保持送风设定温度的稳定。电动阀与风机连锁。冬夏季工况自动转换。3)柜式、组合式空调器控制。由设在回风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经DDC控制器控制其回水管上的两通电动调节阀以保持室内设定温度的稳定。电动阀与风机连锁,冬夏季工况自动转换。由DDC控制器根据设置在回风管上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信号控制新风、回风及排风管上电动风阀开度,以保证室内新风量及节约能源。过渡季节由DDC控制器根据室内温度信号控制新风、回风及排风管上电动风阀开度,由DDC控制器根据风管的风压信号变频控制系统中的所有风机转速,以维持室内温度。

2.4空调系统防冻设计及控制

在冬季空调水系统试压及调试期间,系统不运行时,其水系统应放空泄水以免冻裂末端设备铜管。在空调系统新风入口处设置电动风阀与其系统风机联锁,在空调系统表冷器后设置防冻开关。空调系统运行时,DDC控制器根据其信号控制空调器回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开度。

3结语

医疗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对中医药的介绍以及疗效的一系列阐述,来说明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以及建立中医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体系,对于科学、客观、系统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疗效;中医疗效评价体系

1 中药概况及分类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即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1.1 中药材: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药材指符合药品标准,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

1.2 中药饮片:是指在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中医临床用来治病的药物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而中成药的原料亦是中药饮片并非中药材。

1.3 中成药:中成药是用一定的配方将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2 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优势

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其单味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具有多效性,同时存在多个有效成分或部位,而通过辨证论治原则组成的复方,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又具有新物质及新功能,使得复方形成比单味药更优越的整体调节功能,从而更有力地纠正机体的各种不平衡状态,为有效地治疗复杂疾病奠定了基础。中医非药物治疗使用器械或手法,发挥着整体功能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自然康复的作用,强调因人施用、辨证施用,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

通过临床调查,中医内科的优势病种以心、脑、肺、肾及糖尿病、肿瘤等为主;非药物疗法适应症及其优势病种除外科、骨伤科、推拿治疗的形体病证外,还有同属于内脏慢性病和内分泌病及病因复杂或原因不明的病种。结合文献研究,可见中医长于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综合病变,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患、病毒性疾病以及功能性、原因不明的病证等,而在形体和器质性疾病、原因单纯而明确等病变的诊治上,则与西医学不可同日而语。中医在治疗心因性疾病、心身疾病以及男性病、妇科病方面也有较大优势。但中医优势病种也并非一切均优,而是有条件的。如糖尿病治疗,中药降糖并不占优势,但对并发症有很好的疗效;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能明显延缓慢性肾衰的病理进程;而治疗肿瘤则是从整体提高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与机能恢复能力,减少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减少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其疗效。对于中风,中医药的治疗在降血压和快速清除出血、急救等方面大不及于西医学,但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针灸有着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中医对生命和疾病规律的认识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途径,大体分为自身实验、临床观察、传承印证、社会选择的一系列过程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中医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体系,对于科学、客观、系统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主要是照搬现代医学的评价体系及方法,要求干预因素越简单越好。但随着慢性疾病、多因素疾病的增多,事实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多种疗法的综合干预,即复杂干预。中医药中风单元就是典型的复杂干预,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等。这给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中医临床实践是辨证论治的个体治疗,其研究往往是针对复杂干预,而且中医的临床疗效评价又以人的状态变化为导向。因此,如果照搬现在的体系及方法,会出现两难问题,即方法设计严格、质量高了,但评价不出治疗效果;能看到很好治疗效果的病例,却无法以设计严格、科学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价。因此,要力争建立起既可使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充分发挥,又能借鉴现代评价体系的方法,用科学数据客观展示辨证论治效果的评价体系。

3 中医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中医需要构建适合中医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中医自我发展。要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需首先注重整体观念,因为整体观念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及环境的统一性认识,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学在其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中医学十分重视从病人整体及宏观的角度去分析疾病,从而获得疾病完整的信息,以更好地指导其临床诊疗,而且中医学诊疗的目的也是从整体上对机体的阴阳状态进行调节,进而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即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症状、体征甚至体质问题,所以中医学是整体的、系统的和社会的医学体系,如“天人相应”和“七情致病”等都认为人不是独立的生物体,而是受到自然界和社会密切影响的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时当然也应该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对病人的影响,这与现代医学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相比对疾病发生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正在发展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相比具有更成熟的理论体系指导,这是中医诊疗特色与优势的体现,但是目前将“整体观念”系统应用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还很少,这是需要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只有将机体整体生存质量评价指标引入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当中,才能科学、全面反映出其确切疗效。当前,缺乏能够科学、系统地体现中医整体、复合及多靶点干预疾病的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临床有效性无法得到客观评价及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

中医中药在中国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我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当前传统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中医来进行治疗,因此中医学在亚洲、欧洲、以及美洲等地不论是中医的医疗机构还是中医诊所以及从业人员在数字上都相当可观,甚至在有些国家中医药行业有着自身的合法地位。鉴于中医的发展现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锡纯.关于中医的临床[J].医学衷中参西录.1998.18(1):211-220

[2] 高益民.关幼波临床经验选[J].2000.6(3):15-20

[3] 张文康.中国中医药[J].2000.15(5):106-110

医疗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浅议 独具 特色蒙医 蒙药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蒙医药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经验和确切的疗效为民族同胞的健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蒙医药是一门科学,也是多年来通过科学论证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组成的,首先在理论上有其独特性,蒙医的主体理论、赫依、希日、巴达干即概论了阴阳五行学说,也有气热寒之说。通过这一理论去辩证论证,用有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蒙医蒙药确实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几千年来,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在历史创造的医学学科,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贡献。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而以蒙医学同样为各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正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蒙古族谚语说:“病始于消化不良,药始于开水。”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却道出了一切传统医学创造发展的真理,成为学习理解一切传统医学的钥匙。

医学是人类与生俱来,至死方休的生命探索。它从中诞生,从痛苦中创造,从实践中积累,从继承中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检阅了无数的生命现象,动员了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思维和科技手段。一步步地摸索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传统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北方,寒冷、潮湿、风雪的自然环境,狩猎、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马背生活,面对寒症、骨伤、胃肠疾患等常见病、多发病,利用饮食、艾灸、草药等便廉的防治方法。这一切都是蒙医学形成的土壤和基础。

公元13世纪蒙古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成吉思汗在统一了蒙古地区之后,东讨西征,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大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辽、金、南、宋到西亚、阿拉伯半岛、中医学、契丹医学、回回医学和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古希腊医学、自然地交会在一起。

积极引进、兼收并蓄为蒙医药注入新的活力,从此蒙医药在人民长期实践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吸收其它医学以阴阳五行学中心的“三根、七素”理论,又经老一辈蒙医学家联系实际发展创新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蒙医学体系。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的名著《四部医曲》、《甘露之泉》等系列著作,系统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验方等从理论上做了精辟的论述。特别是对寒症的理论和对“六基症”的全面论证,补前人之不足,发前人所不发,对蒙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定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蒙医学体系具有一定特点,是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平衡为生理、病理基础。而以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防治对象的别具一格的临床医学。这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兼收并蓄、继承创新的范例。今天蒙医蒙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蒙医、西医、中医等少数民族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开始进入现代化生产和国家医疗保险目录,为人民健康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特殊优势

正像任何一门科学一样,蒙医学的生命在于创新,首先不能忘记来于甘露之泉,能保持新鲜的生命力。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坚持发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也充分发挥蒙医药在临床治疗疑难病症中具有的独特之处。

首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即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甲乙型肝炎、心脑血管(萨病)病有它特有的优势,药无副作用,可利用蒙医蒙药,简、便、廉,显效快的优势,全面灵活的治疗各个脏器,能辩证地对人体生命过程进行综合的动态观察、治疗,其蒙医的传统疗术对于一些疾病有显著的奇效,蒙医的蒙古针灸、甘露药浴、浸泡、酸奶疗法具有降脂降血压,震疗以震动刺激治疗脑、肝、肾、子宫等脏器治疗放血、治疗热性疾患,具有“引病外除”的功效,并且通过多年的总结,用现代结合疗效神奇并用蒙药内服外功,可以得益样的疗效。

医疗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发展方向、最终达到三项医保制度框架基本统一的目标以及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之间衔接,这些提法为构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国内学术界也据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此为依据梳理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部分相关文献。

一、关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原则的研究

刘继同、杨小丽认为建立全民医疗保险是一项涉及国家、市场、社区、家庭、个人责任划分和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遵循的原则至关重要,要本着立足国内、借鉴国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稳扎稳打;实事求是、灵活实用、统筹规划、整合协调等原则。朱俊生提出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必须秉持社会公正的原则,以此来讨论改革的规范性目标问题和制度转轨过程的公平问题。姚宏(2008)强调除了要坚持公平原则之外,还要本着统筹兼顾、强制性、互济性、补偿性和政府主导等原则。

二、关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重点、步骤和路径选择的研究

胡晓义认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是要把分散的制度进行有效的衔接和整合,从而有利于身份转换、居住地点变更时医疗利益的续接。王东进指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扎实推进,可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按照“四大板块”的架构同步推进,即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四项保障制度的框架建立起来,初步实现制度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为制度的衔接和转换打基础。第二步,探索各项保障制度之间衔接的有效途径,即用5年的时间,在继续巩固和完善各项保障制度的同时,着手研究“四大板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提高统筹层次,为最终消除各项制度障碍,为实现参保人员的自由选择和流动奠定基础。第三步,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再用5年的时间即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仇雨临指出,目前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呈现出三维分立态势,三项制度在定位、设计、运行和绩效中呈现身份化、差异化、分散化和趋同化等态势。由此决定了我国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方向只能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化异趋同。路径可以设计为:短期(到2011年)内,实现三大体系的全面覆盖;然后在未来的5至10年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扩展为广义的全面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即包括公共卫生保健、医疗保险和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最终(未来15~20年)实现全民健康保障制度。顾听提出“两步走”的战略,认为可以通过两阶段渐进改革的方式来实现全民医保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三大公立医疗保险依然以身份制为基础,其管理机构依然隶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卫生部。在第二阶段,三大公立医疗保险将打破身份制,面向全体国民,构成缴费水平不同、给付水平不同、服务水平不同的三层次公立医疗保障体系。于建华的三步走路线是: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全覆盖、有差别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第二步,到2025年左右,实现以省为单位统筹、体系统一、标准有别的医疗保障制度;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在全国实现基本统一、形式多样的医疗保障制度。刘新建考虑到由于受经济水平、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只能走分阶段、分区域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之路。李华在提出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三对矛盾的基础上,对制度创新的路径进行了设计,如提高实际覆盖率、提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增加政府卫生投入等。王俊华在比较昆山、镇江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医疗保险均等化路径选择。梁同贵则基于政府竞争力的理论视角出发,从人员、机构、体制或制度三个维度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三、关于现有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如何有效衔接的研究

刘丹、王娇娇在分析、介绍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和衔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衔接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政策建议。刘君在对三项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后,得出建立衔接转换首先要突破二元模式,淡化对身份的划分,鼓励居民自愿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其次是需要统一城乡财政补助标准,体现公平性;再次要配套完善三项医疗保险制度,增强医疗保险制度的开放性、兼容性和互通性。朱俊生则认为除了要继续扩大职工医保的覆盖面之外,制度整合的衔接重点在与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并轨。

四、简要述评

综上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关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成果相当可观。其中,对于建立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原则、必要性、意义和面临的问题学术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对于如何实现衔接、怎么具体操作还存在争议。针对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在肯定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发现目前研究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现有研究多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由于没有具体的案例或成功的经验作为支撑,因此多数文章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但总的来说学者们提出的无论是“两步走”还是“三步走”都对我国今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给予了宝贵的建议。

第二,关于制度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建议,而对如何实施制度间的衔接研究较少,更缺乏具体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方案,因此,现有的研究分析力度不够透彻。

第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成果多为对制度的定性分析,而关于制度在整合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账户设计、报销比例等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因而相关的定量性的文章也较为稀缺。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的实现不仅需要宏观方面定性文章的规划和指导,更需要微观方面定量文章的细化和分析,只有将两种方法有效结合才能确保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实现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继同.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核心理论政策议题.人文杂志,2007(2)

[2]杨小丽,张亮,冯泽永.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议题.重庆医学,2009(21)

[3]朱俊生.“扩面”与“整合”并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2)

[4]胡晓义.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行政管理改革,2010(6)

[5]胡晓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发展观察,2010(7)

[6]王东进.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步骤.中国劳动保障,2008(8)

[7]仇雨临,翟绍果.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二元三维态势和统筹发展思路.河南社会科学,2009(6)

[8]顾昕.通向全民医保的渐进主义之路――论三层次公立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东岳论丛,2008(1)

[9]于建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设想.卫生经济研究,2008(7)

[10]刘新建,刘彦超.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目标的对策初探.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1]李华,李佳.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学术交流,2008(4)

[12]王俊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比较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3]梁同贵.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研究――基于政府竞争力的理论视角.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1)

[14]刘丹,兰庆高,于丽红.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问题的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5]王姣姣,夏敬哲.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3)

[16]刘君,赵同松.医保三项制度如何实现衔接.中国社会保障,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