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正逐渐成为各高校近年来计算机专业领域发展最快和应用最广泛的课程之一,作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该课程在许多高校已经采用了实验课堂的教学形式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那么,如何提高该课程的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则是摆在各位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经过近五年的实验教学观察和总结,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解决该课程发展面临的问题。

2.存在的问题

“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为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者选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有:

⑴任课教师对新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够。由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Html标准也发展到了Html5,一些任课教师显得无所适从。

⑵部分院校教学形式仍然采取理论和实验分堂教学。采取理论和实验分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论课程听起来枯燥,在实验课又翻开书按部就班,学生掌握知识成效甚微。

⑶单纯工具型教学。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目的应该都要做到学以致用,简单的工具教学只能满足学生会不会的问题,要制作出优秀的网页还需要学生对艺术设计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实验教学改革

3.1 教学内容

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在我校开设一共32学时,全部采用实验课堂教学。经过对本课程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我们将学生需要掌握及完成的教学内容分为六大模块:模块一,掌握网页、网站基础入门知识。根据“先总体后具体”的原则,总体讲述网站的概念以及网站上线的流程,要求学生不会做网页但要先会搭网站,计划2学时;模块二,掌握基本网页语言标签。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小型网站来讲解并要学生掌握HTML语言各类标记符的使用方法,计划10学时;模块三,掌握网页布局,学会层叠样式表(CSS)。通过案例,要求学生学会样式控制并布局网站,计划10学时;模块四,掌握制作网页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并掌握Dreamweaver、Microsoft Visual Studio、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计划4学时;模块五,网页设计进阶学习。通过对优秀网站的鉴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头脑里形成设计的概念、网站规划的思路及流程,同时介绍网站的总体结构、风格定位、色彩的应用以及版式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计划6学时;模块六,网页综合设计。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积极健康的主题设计一个综合类网站,该内容在课堂外完成,可在课程中期开始同步进行。

3.2 教学方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将教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1)采用实验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讲授为辅

该课程的操作性较强,实践综合性也较强,课程学时也较紧凑,采用理论课堂教学,学生势必在有限的学时内收获较少,故采用实验课堂教学。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实践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形式,如在教学内容模块一里面,计划2学时,可以1/3时间讲授基础入门知识,2/3时间学生根据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材料动手搭建成型网站,现学现用,学生记忆深刻,能较快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

(2)采用典型案例实验教学

该门课程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实验课堂讲授时必须围绕案例进行教学,离开案例教学则该门课程又将倒退回理论教学的层面。要采用案例教学,需要从宏观上进行教学设计:可将互联网上较热的实际案例引入实验课堂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多引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模仿、分析、创新等,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加强深对网站网页的理解,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该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贯穿于教学内容的模块二至模块六,如在模块三掌握网页布局过程中,可以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淘宝、京东等知名企业网站进行讲解,可以由浅入深,从简单的登录网页到复杂的网站首页一步步剖析架构,特别是对于诸如margin、padding等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能模仿并自己重新设计主题书写网页。

(3)拓展课堂、多元一体化辅助实验教学

要想真正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质的飞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仅靠有限的课堂学时是远远不够的,但单纯增加学时又是不太现实和最不可取的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总结出我们认为行之可效的方法:拓展课堂、多元一体化辅助实验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借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和准备的教学材料进行学习外,还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网上学习,如在基础知识模块学习过程中,可充分借助W3C学院(W3Cschool)进行辅助学习及实践练习。

②举办课堂外网页设计进阶讲座。在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模块五涉及到一些进阶的学习,但学生要借此在网页设计上有所造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象,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免费举办一些网页设计进阶讲座,讲座的主题包括网页设计涉及的一些前言技术、美工素养及技能、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等。通过这些进阶讲座,学生提高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开拓了眼界。

③鼓励学生参加网页设计竞赛。在每学年学校或者全市、全国举办的网页设计等竞赛中,我们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赛,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成效

经过近五年的实验教学摸索总结,在近三年的教学中,该课程保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之间口碑较佳,也得到了其他后续专业课程任课教师高度的认可,在学校的教学评分中也一直位于所有课程前20%之列。同时,课堂外的免费讲座、培训以及开展的各项相关比赛也极大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创业指明了方向,学生最终完成了该课程“学什么”、“怎么学”、“作什么”的关键问题,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预热:创设教学情境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如观察图片、案例分析、演示实验等,以诱导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提问,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创设教学情境:(1)播放视频:足球运动员头球图片,火箭发射过程,冰上游戏——互推冰车,鸡蛋敲瓦片,手拉弹簧等. (2)演示磁铁小车运动;(3)牛顿第三定律的有关应用.如马拉车时,马同时受到车向后的拉力;作业人员在高空工作时,站于墙边高架窄板上,必须面壁站立,不可背对墙站立,否则在弯腰时很容易由架板上摔下去.上述资料学生可课前访问校园网络资料库进行自主学习,还可在课堂上由物理教师引导他们共同学习.

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基础:提出研究课题

当教师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后,物理老师可利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来呈现本堂课需要学习与探索的课题.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有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信息,若是物理实验探究,则需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实验器材,并说明注意事项.

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当学生观察视频等资料进入学习状态后,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否同时产生?若想研究一个力,需要由从哪些方面着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之间、大小之间有何关系?借助网页设计系列问题,引出课题.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学生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这一环节是关键,要求学生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如自主阅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有关信息资料,进而获得结论.首先,学生依据自身原有知识与相关经验,亦或搜集所需资料,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而后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其次,利用网络,学生可访问物理教师事先传入到校园网上的资源库.而后带着实验方案或者问题,利用网络进入到物理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之中,展开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另外,则是鉴别、分析与整理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并得出有关结论.然后是利用实验来验证结论是否正确.最后是科学解释自己所得结论.

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提出课题后,学生可进入探究学习网页,这主要包括如下模块环节.学习目标(模块1)、学习导读(模块2)、例题练习(模块3)、物理学家(模块四)、物理学史(模块5)、科技应用(模块6)、有关课件(模块7)、相关链接(模块8)等.课前,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怎样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学,同时根据课文导读中的相关问题展开自主探究.

四、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拓展:网上协助合作与课题小结

在学生自主探究时,可能会遇到疑难问题,此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展开协助合作,到网络讨论区去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或假设猜想、或自己的结论等,对比各种结论与探究过程,以相互启发,分享经验,吸取教训,完善思维.当然,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还可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地讨论交流,而教师只是适当提示、启发,指导学生解疑释惑.

其次,课题小结.这既有学生自主小结,表述实验现象、研究思路或者探究结论,同时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学习过程;也有学生评价他人的结论或探究过程,并说出自己的建议.而后,教师点评与补充学生小结,并引导他们观看网页小结.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倪文锦、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

林小苹(排名不分先后) 组稿:林小苹

组织实验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北京、福建、香港、海南、云南、湖南、安徽、新疆等省(自治区)、地、市电教馆

或相关教育教研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四个维度的纵横信息数字化课题实验

1.语文教学中的纵横码课题实验

结合纵横输入法特点和聋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将语文教学中依照汉字的字形结构和纵横码的笔形代码、取码规则进行比较教学。在对比中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学生对这种识字方式非常感兴趣。

(1)以纵横码为手段,以师生人机互动为核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初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2)利用纵横码软件中的分词练习和词语接龙练习,开展语文的词汇学习课外活动,寓教于乐,从而提高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3)利用学生已有的纵横汉字录入技能和纵横码的词语联想功能,开展纵横码看图作文写作活动。

聋义务教育中,五年级到七年级是一个作文起步阶段。为了提高作文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我们尝试把作文教学与纵横码输入法的学习结合起来,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五年级时,刚接触到纵横码教学,学生对纵横码的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加之,学习了纵横输入法后,学生积累的词汇量明显增大了,学生有话可说,有优美的词语可以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辅助以看图作文,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学生就能独立在计算机上开始写作。通过训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由于纵横输入法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写作速度,让学生的键盘能跟上思维,达到了心到手就能到的效果。

2010年5月,国家纵横信息数字化课题实验组正好在全国开展了针对看图作文主题的网络在线写作比赛,学生们兴致勃勃踊跃报名参加。在这样一个同等竞技的舞台上,我校获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课题组及特教同行教师的认可。

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纵横码课题实验

(1)改编纵横码口诀,使它更适合于普通听障生的认知习惯。

(2)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纵横码入门训练。

(3)落实过关检查,记录学生每次过关训练的情况。

(4)自制课件,并充分利用2006纵横码软件的教学功能。

(5)将纵横码输入法应用于Word、FrontPage和PowerPoint模块教学。

(6)利用纵横信息数字化,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3.课外活动中的纵横码课题实验

(1)充分利用机房空闲时间,安排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纵横码过关速度。

每天早上7∶30到8:00,下午16∶40到17∶30,纵横码课外兴趣班的学生在微机室进行纵横码实践练习,练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录入速度和准确度为主,分阶段训练学生的单字、词组、文章的录入速度。同时,为了方便实验班全体学生有更多的上机实践练习机会,我校每天中午12:40到13:30开放微机室,任何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到机房上机学习。

(2)开展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对比的纵横信息数字化活动。

2009年6月19日,我校举行了“2009宜昌特校首届词语接龙大赛”,本次比赛采用纵横码词语接龙比赛软件,评分标准都以比赛软件的操作要求为标准,参赛人员为聋校小学、初中、高中部全体聋生。经过2个多小时的接龙鏖战,前10名中有4人是聋六班(即实验班)学生,而且这4名学生都是纵横兴趣小组的成员,另外4人是高中部学生,2人是聋九年级学生,这说明实验班学生虽然是小学阶段,但是他们的词汇量超过了初中九年级学生,几乎可以与高中部学生持平。

2009年12月底,为了开展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纵横主题网页制作对比实验活动,我校举办了第二届个人主页制作大赛,聋七班(实验班)学生全体参加,高一、高二的网页制作高手和爱好者们也纷纷自愿报名加入。经过一个星期的主题设计、资料收集、整理、版面设计、录入、美化、链接、,最后经过我校课题组的评审,结果如下: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5名)。其中,一等奖3名均为实验班学生,二等奖中有3名为实验班学生,三等奖中有11人为实验班学生。非实验班共计只有7名学生获奖,而实验班共计有17名学生获奖,获奖率达到了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网页大赛中,70%以上的文字、50%以上的图片、100%的动画均为学生原创。

2009年7月,我校积极参加了精品课申报、优秀网站评选、课题实验先行示范学校申报、学生三项技能等活动,赵莉老师的语文精品课申报方案被省课题组评为A等,国家总课题组评为A等;我校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交流网站”被国家总课题组评为优秀网站;同时我校被总课题组评为课题实验先行示范学校;我校6名学生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学生三项技能比赛活动并全部获奖,其中,3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

2009年10月23日,按照国家课题组的要求,我校积极组织纵横码课题实验班和五笔对比班(非实验班)班的学生各10名,进行了一次快速阅读专项测试,本次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得到了总课题组的认可,总课题组编辑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专项报告》第六期全文刊登了我校的第一阶段实验小结报告和本次的“快速阅读专项实验”专题。

2010年4月,我校组织10名实验班学生参加了第十届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他们以纵横信息数字化为主题,参与了初中组网页制作项目的比赛活动。其中,杜杰、崔晨2名学生获得一等奖,蔡文倩等5名学生获得二等奖,方星星等3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彭丹江老师在第十届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10年5月,我校积极组织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参加全国纵横网络在线作文比赛活动。活动中,共有11名实验班学生入围,5名非实验班学生入围。其中,实验班的学生刘丹阳获得了特等奖,曾正获得一等奖,汪涛、蔡文倩获得三等奖。

4.向外推广纵横信息数字化课题实验

(1)建立纵横码实验课题网站。

我校从2008年10月开始建立纵横码实验课题网站,并申请了域名zh.省略,2008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经过不断的改版和更新,目前网站主要有六个栏目:纵横码简介、纵横资源、纵横学习园地、我校实验课题、学生舞台、纵横交流。

(2)建立面向互联网开放的FTP站点。

(3)进行了家长纵横码培训活动。

(4)配合林小苹秘书长在全国聋校校本课程研讨会上介绍我校纵横码课题实验经验。

(5)在省内特殊学校交流活动中推广纵横信息数字化实验。

(6)在全市特殊学校年会、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推广纵横信息数字化实验。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混合学习;大学物理实验;学习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77-02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不断地向学习型社会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是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成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后续实验课程的基础,但受教学场地、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科学合理地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被认为是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中,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的拓展,使两者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意义

1.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已经进入“云”时代,信息量以几何速度增加,知识更新周期变得更短。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且最新的学习资源,并且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弥补了物理实验教材更新缓慢、实验仪器陈旧,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对最新知识的需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物理实验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兴趣度等都不相同,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如果实施混合学习,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化学习,学生首先在课前预习上课内容,在课上针对自己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有重点地进行提问,及时解决自己的困惑,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可行性分析

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顺利实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内部条件:教师和学生必须具备开展混合学习模式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与要求;(2)外部条件:学校具备开展混合学习模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设备。而这些条件,不管是教师、学习者还是学校都达到了可以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师生的可行性分析。在教师方面,目前教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师大多毕业于理工科学校的物理专业,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作为一名物理实验教师,除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外都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每一个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等都非常熟悉,配合目前开发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使用。就学生而言,目前上课的学生都是大一或大二的,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物理理论、实验及操作知识,具有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其作为“90后”的学生,多配有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乐于接受新潮事物,对网络的依赖性强,熟悉网络操作流程,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面授模式,实施面授+网络的教学方式,在学生中是很容易开展的,也符合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方式选择的期待。

2.配套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就我校而言,经过几年的建设,校园网早已经覆盖全校并开通了无线网络,教师和学生拥有独立的账号可以连接到校园网,很好地解决了师生上网的流量问题。多媒体教学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学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入到多媒体的教学平台,例如BlackBoard平台、尔雅网络教学平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这些教学资源的建设,将极大地丰富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校配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中心,专门用来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多媒体设施的正常使用。因此目前多媒体教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开发的教学平台等已经能够满足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混合学习的条件。

三、大学物理实验中混合学习模式的模型的构建

混合学习是将跨时空的网络学习方式和传统面授学习方式相结合,并以在线课程和纸质教材两种资源载体支持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进入物理实验室之前、之中和之后都将进行在线学习,内容主要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课堂将主要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和开展师生互动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图1所示。

1.面授前在线学习。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在线预习、虚拟操作、网上答疑等自主学习环节。课前学习主要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物理实验的教学视频,并在大学物理教学管理系统中完成预习测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完成预习后,学生通过教学系统将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在面授中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同时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课前的在线学习将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师生的互动,从而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面对面教学。面对面教学主要由教师对重难点解析,实验阶段,答疑解惑,归纳总结4部分构成。重难点解析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实验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自行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难点,学生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相关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答疑解惑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开展互动的过程,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与实验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进行现场解答或课后解答,也可以留给学生进行课下思考。另一面学生也可以就面授结束前,教师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面授教学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面授后在线学习。面授后在线学习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并不强制要求。根据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行登录教学网站进行学习,或者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进行补充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混合教学法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应用研究

在物理学史上,迈克尔逊用自己命名的干涉仪器进行实验,精确地测量微小长度,否定了“以太”的存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为近代物理学的诞生和兴起开辟了道路,1907年获诺贝尔奖。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简明,构思巧妙,堪称精密光学仪器的典范。《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实验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干涉花样的形成原理,而且要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才可以调节出清晰干涉图样,同时在实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否则容易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这是能考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实验,因此本研究选取《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实验作为研究课程。

本课程的时间是从2015年10月12号至12月28号,总共是11周,30次课,每次课为135分钟,总共是20个班。为了比较教学效果,随机选择了10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混合教学模式,另外10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中,我们主要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把《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实验课程的视频材料上传至教学网,让学生选择时间自行登录教学网站学习课程的相关内容并完成预习测试。在课堂上,老师重点讲解迈克尔逊干涉调节中的注意事项和仪器调整的关键环节,不再演示整个实验。学生可以自己研究实验书上的实验步骤或者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整个实验,学生可以就实验中遇到的或者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和老师讨论。学生需要自主完成实验数据的测试,同时老师在课堂结束前15分钟对实验进行随机的提问,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课程结束后,利用教学网站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实验课程内容关系密切的网络资源,例如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空气和液体的折射率以及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灯的波长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搜索并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

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学生不但能够较好地掌握迈克尔逊干涉的物理原理,而且会利用资源扩展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能够运用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例如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杨氏模量。改变了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实验满意度明显提高。

总结:目前,混合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得到了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笔者相信随着进一步的探索,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生理学》是桥梁课程,对于知识的积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成教学员此前或多或少的学习过此课程,但学员理论水平和技能参差不齐。因此,要想使学员对生理学学习感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时必须考虑成人教育特点,做到必须、够用,要注意与临床实践结合,如舍去繁琐难懂的“电压钳、膜片钳”原理等,增加与临床实践结合紧密的心电图产生机制。经过精选后确定的学习内容为45学时,其中30学时进行网络课堂教学,主要为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脏泵血功能、心脏电生理、呼吸运动的调节、尿液生成原理和神经系统等学习理解较困难的内容。网络自学15学时,包括血液、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内分泌和感官等章节,内容简单易懂便于自学。

2丰富网络学习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和网络自学根基,我校以BB平台为基础,开发生理学网络学习平台功能,学员登录平台后,可获得教师基本情况、联系方式、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基本教学信息,进而导航课程学习,知道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如何考试;可浏览下载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片、文字、电子书、授课课件、授课教案、授课视频和生理学虚拟实验等;学员还可对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在线检测;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在线、或离线互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实施网络实时课堂教学,引导学员网络自学

成教《生理学》网络教学模式为:网络实时课堂教学+网络自学+虚拟实验+适时辅导+统一考核的学习方式。

(1)网络课堂教学:以网络平台为基础,进行实时网络视频教学,要求学生到各网点现场听取实时授课,远程互动及时答疑,课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提交网络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并及时点评反馈,以确保学员最基本的课程学习时间。

(2)网络自学:学员按照规定自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完成在线测试、网络作业进行在线互动、讨论学习问题”),完成规定的自学任务。

(3)网络实验生理实验教学一直网络学习是短板,我校通过观看网络平台上实验视频,组织学员进行虚拟实验,尽量弥补网络学习无实验的不足。

(4)适时集中辅导:成教学员工作繁忙,网络学习时间有限,教师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关注交流互动平台上学生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在辅导时进行针对性解答,并在网络实时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次课,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性陈述。

(5)期末总评:改变一锤定音考核方法,实施考核的多元化,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过程性评价30%,加大网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网络登录次数、网络自测、网络作业和发帖等)在期末总评比例,督促网络学习。

4实施效果测评

4.1学生问卷调查

2014年9月至10月组织了“网络教学实施效果”问卷调查,以了解“网络教学”过程中,成教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参加期末考试学生人数290人(本科学生:156人,高职专科学生:134人),收回本科学生问卷共计98份,有效问卷95份;高职专科共计144份,有效问卷132份;共计242份,有效227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学习是必要的,进而能够紧跟教师指导思路,思考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

4.2对实施前后生理学成绩统计分析

应用SPSS12.0对医学专业本科2011级(对照组142人)和2014级(实验组134人)成教学员的生理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14级学员成绩分布直方图向呈高分段偏正态分布,成绩较好,平均分和及格率明显高于2011级学员,P<0.05。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