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研究

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研究

一、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影响

1.网络的开放性迫使思政课封闭课堂翻转。传统教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各种教学活动都把学生放在共同的影响下,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比较狭窄。网络最大的特征就是开放性,这就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能够得以充分的展现和交流,也使得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教学空间更为开放。在网络平台上,师生平等、开放地获取信息,教师通过网络可以获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学生从网络中可以获得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事实证明,简单的传统教育已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教学空间的开放必将引起一场教学系统的变革,迫使封闭课堂转型。

2.网络的交互性使思政课实现全方位的教学互动。交互性是网络的关键特征之一。互动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即时对话,如朋友之间在QQ、MSN等平台上进行聊天;也可以不在同一时间进行交互,如微博留言、新闻跟帖、电子邮件阅读并回复等。交互过程就是信息再加工、再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政课教育中,课堂以说教、讲授为主,师生互动少,教师满堂灌,即使有互动,也往往是教师调动学生、启发学生完成的,通常显得单向而被动,而且课堂这一空间、时间范围都显得比较狭窄,因此,这种小范围的互动作用很有可能只停留在了表面上。而教师如果能够把讲课制作成视频放到网络上,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遇到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老师,教师就能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困难所在,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和辅导。

3.网络让思政课专题网站的建立迫在眉睫。早在2000年中央思政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政课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课程的教学,更多的要靠学生的领悟、交流来获得思想觉悟。专题是学生互动的切入点,可以促使学生针对某个主题、案例进行深入交流。建立大学生思政课专题网站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网”、“网上思政”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展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社会实际。而且专题网站可以实时动态更新,及时上传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等。当前,利用专题网站,将思政课资源在网上传播,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刻不容缓。

4.网络让现实和虚拟教学活动课堂得到整合。现实课堂的优势在于面对面地进行引导和情感交流,而很难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观点等。虚拟课堂的优势在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时在线、多人交互的便捷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课时;教师设定的任务与清晰的方向,又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学生放任自流的问题。把虚拟实践引入思政教学,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进行参观、体验、调查等,并运用虚拟技术将学习成果呈现出来。通过网络,大学生思政课的教育现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网络课堂得到了有机整合。

(二)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潮流。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主要使命之一,众所周知,互联网让传统的意识传播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它已经取代了图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在网络教育管理方面也应该升级,加强指导、趋利避害,把握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主动权,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2.有利于教育人性化。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网络的自由性,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可以在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学习。对不懂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通过QQ等聊天工具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对于同伴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给老师。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老师平等交流,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得教育更加人性化。

二、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的建构

(一)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建构的基础

传统教育模式是网络模式建构的基础。网络教学并不是绝对独立于传统教学之外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而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和扩展,网络模式必须融合传统教育模式。传统的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教师通过口头讲解,以各种媒体为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大纲规定的知识;学生通过听课、看相关书目、完成作业、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存在了几千年,自然有它的原因,其可取之处很多,可以为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提供借鉴。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模式、权威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保证了教育的政治性和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调控性;教师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师生互动。这种教育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现了思政课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二)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建构的原则

在网络环境里,思政课教育依然要以教育部颁布的课程、大纲和方案为指导,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和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建构。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必须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网络作为新型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而是应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第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教学的设计虽然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思政课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理论问题往往认识比较肤浅、片面,必须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建构的途径

1.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思政课教育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政课教育主体观。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性的发挥是实施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的前提和出发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思政课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否接受教育内容,是否将接受到的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思政课教育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主体的、内在的意识反映,会因为不同主体、环境、社会文化传统的制约等产生个体性和多样性。但作为社会的人,个人价值观固然重要,但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因此,思政课教育的价值就是要使学生做到服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需要,同时又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最后,树立正确的思政课教育任务观。思政课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以内容为中心,创建网络教育平台。网络形象、生动、直观的优势,可以把枯燥、生硬、抽象的内容变得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把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建设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思政课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全覆盖。网络教育平台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可以划分为学习模块、交互模块和评价模块等。其中学习模块是网络教育平台的核心,教师利用网页制作技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师视频、电子课件、资料库、试题库等,内容做到严肃活泼,既把握形式的美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又注重内容的丰富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3.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开展网络自我管理式教育。网络的开放、平等性使得人在网络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关系,教师的权威受到动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式,更多地表现为双向互动交流或单向学习。而且网络的共享性可以使人们突破时空的同时获得信息,这就要求大学生改变传统的接受思想,积极主动地去获取信息,那么,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方式就要能够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需要和兴趣,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大学生在自我管理式教育过程中,形成自觉性和主动性。网络上的信息虽然良莠不齐,但校园网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主要阵地,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为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针对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和行为,创新大学生网络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将教学和管理结合起来,是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

三、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的评价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其优势非常明显: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递快捷、交互方便、自主性强。如果说传统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话,那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网络教学实现了从手段、内容、方法、环境的变革。首先,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学习时间、地点、节奏灵活。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可以在寝室,也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观看教师视频讲解,不懂的还可以回过头来反复观看,或者停下来查阅问题的相关资料,甚至还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咨询老师。这种教育模式学习环境轻松,学生自己掌控节奏,而不必像传统教育模式那样,担心没听懂或听漏。其次是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由于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班级QQ群,在线为多位学生进行答疑。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多了,在教师忙于与其他同学对话时,学生们则可以互相帮助学习。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更了解每一位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学习有困难,哪些学生能迅速掌握学习内容等。诚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优也有劣,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模式也不例外。首先,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学对硬件要求较高,没有网络的地区无法实施;其次,教师也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施网络教育;第三,网络教育不能面对面进行教育,一旦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道德自律等,那么网络教学就不能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

作者:汤玉梅 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