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历史课多媒体网络运用

历史课多媒体网络运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要适应现今的信息时代的要求。21世纪对人才评定的标准,不仅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他具备了怎样获取知识的能力。90年代以来,国家教委提出:在中小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基础教育迎接21世纪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不仅在许多高精尖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也开始走入家庭,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因此,现在的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备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使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从而提高学习素质。为此本人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结合历史教学进行了“双主”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双主”教学模式的含义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由。“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学中要有教师设疑,学生才有解惑之需,因此“双主”教学模式指的是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它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来开展的,因为历史这一学科是过去史实的记载,具有久远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计算机具有的强大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象、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计算机再现历史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尤其帮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下运用“双主”教学模式,不仅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问题的设置者、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还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人机交互主动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运用“双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利用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教学软件中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学习程度、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复现次数。如在《隋唐文化》一课,我们制作的课件里包含大量有关隋唐文化的影视资料和图文资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可以详细观看其他的视频文件及了解更多关于隋唐文化的情况,这部分学生不会因为教师要“照顾大多数”而出现“吃不饱”现象,而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完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任务。而巩固练习中,可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完成练习,计算机对其应答作出判断,正确的给予祝贺、错误的给予分析原因,并按软件设计规则转换答案位置,反复出现该题,强化学生记忆;教师则可以通过TOP2000系统即时对学生进行评分、评价、统计、实时监控、实时检测等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利用“电子举手”向教师提问或与别的同学交流,教师也可通过网络的交互辅导功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所难以做到的。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段时间后,于2000学年下学期对初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结果显示对计算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持喜欢态度的学生达83.4%,持无所谓的学生占10.9%,而不喜欢的学生仅占5.7%;调查结果还表明,学习态度由原来的无所谓或不喜欢转变到感兴趣的学生由58.7%增加到83.4%,增加了24.7个百分比,认为没兴趣、无所谓的学生人数大量减少。结果表明,运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不仅可讲授基本的知识,还可引起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下学期的期末考试问答题要求学生举出一节喜欢的课例,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计算机网络课,通过这类课型他们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比起传统教学更直观、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且声音、图象、动画、文字并茂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本内的知识,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获取到不同的课外知识,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

而要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变到“双主”教学模式,则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教师则要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教学模式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切忌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

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所以评价方法也多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也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是最可取的方法。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在“双主”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课件,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接收系统都处于积极状态,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充分发挥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贮存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认知能力;其次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让他们能够利用网络上的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行操作计算机,在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维,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及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最后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通过监控、提问等反馈信息,教师做出适应的补充、释疑,便学生在一连串的猜想、假设、判断、概括、推理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并通过形成性检测,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需要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班级授课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适宜的,但是在现在全民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材的环境下却要加以改善。进行网络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参与,真正做到动脑、动眼和动手,从而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现行的网络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性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共鸣,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发和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未知、主动获取信息、内化知识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生动活泼的主体表现中。教学组织形式应以小组教学为主,再辅以全体教学、个别教学为适宜。因为小组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密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领导力度减弱,由传统教学的“权威”角色向“顾问”、“同伴”角色转化;学生由对教师的被动服从向配合、协作转化,自主性得到提高,师生间形成平等、合作、民主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而教学活动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如开展资源共享、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合作学习等。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历了困惑、焦虑、喜悦和激动等情感的变化,获得大量学科知识、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参与教学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做到知识迁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还可利用信息手段,获取、分析、处理、交流信息,沟通师生、生生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究、掌握创造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学习素质的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形、光、声、色”生动直观的展示,使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并在教师启示、点拨、释疑、检测和学生协作学习下,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在计算机网络下运用“双主”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形成独立获取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双向互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