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医学史论文

中国医学史论文

中国医学史论文

中国医学史论文范文第1篇

一、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从周秦到中唐,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875年。大量的医药史实,被分散地收载于甲骨卜辞和各类典籍之中,为医学史的创立,准备了丰硕的史料基础。司马迁的《扁鹊仓公列传》是为医学家传记之滥觞。

中医药学,从“神农尝百草”的年代,发展到周秦之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造就了不少着名医家,撰述了不少医学着作,医学也有了初步的分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客观上已为医学史的修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但是,限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各个学科之间还缺乏明确的界定。因此,在非医学的着作中,记述着不少医学的内容。在商周的甲骨卜辞中,有关疾病的卜辞,就记述了当时的病名和治疗的内容,以及原始病历的史料。_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记述了近卯种-药用植物的产地、形状、采集,以及防病治病等内容,瑢科学与神话于一炉的奇书《山海经》,记载了140种药物,其中植物药59种,动物药83种,矿物药4种。还提了两种可供避孕的药物,可以说是最早的避孕药记载。《周礼?天官》中记载着医事制度等内容。曹植的《说疫气》记述了东汉建安22年疫病流行的情况。还有文集、笔记等,或多或小,都有有关医药内容的记载。

这些大量的医学史科的积累,和医家传记的收载,理应导致医学史学科的创立。但是,中国医学史学科,却以艰难的步履,迈过千百年的岁月,几经沉浮,始告创立。这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传统思想不无关系。千百年来,人们在思想上,只知道尊孔读经,热心仕途,而轻视科学技术,视医学为末技,把医家列为百工之列,称为“医工”。不屑于为末技医工修史立传。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在正史中无传,.就是一个例证。不少医药史实,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湮没,难以查考。有如扁鹤.的祖籍,.千百年来争论不定。然而,中医学毕竟与中华民族的生存休戚相关。因此,史官修史不得不收载一二。文人着述,多有记述。其目的,或为自身文体的需要,或为表示作者见闻的广博。但是,在客观上,却为医学史的研究保留下了大量的可贵的医药史料.

医学发展史表明,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家的活动。因此,医学家传记的研究,,在医学史研究中最先得到注意和重视。《扁鹊仓公列传》的问世,就是明证。它虽然仅仅是两位医家的合传,还不足以称为医学史研究的专着,但是,它毕竟掲开了医学家传记研究的序幕,标志着以医学人物为中心的医学史研究的萌芽,形成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特点。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国医学史的研究。

二、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从晚唐到明?正德年间,公元875年至15订年。仍以医学家研究为主。但是,"E已从个别的列传,发展为众多医家的合传。其代表作有:唐?甘伯宗的《名医传》,明?李濂的《医史》。同时扩大了研究的范围,留意于专门史钭的总集。有如疾病史。

医家传记的研究。最早的专着应为唐?甘伯宗的《名医传》。甘氏生于中唐时期,《名医传》约成书于晚唐.,可惜早失。据范行准的考证,《名医传》最早着录于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11年),王尧臣撰的《崇文总目》中,载有“《名医传》一卷,甘伯宗撰。”《新唐书?艺文志》同,惟作七卷。_据熊宗立的《医学源流?自跋》称“唐甘宗撰历代名医自:三皇始而迄于唐代,绘列成图”?原书是图在文前,赞在文后,共载医家116人范氏认为在张旲《医说》中保存着《名医传》的原本,诚如郑樵所说“名亡实存”。这种有图有赞的文体,已较仅是记述而不评论的文体,在医学家传记研究中前进了一步。

《名医传》的问世,表明医家传记的研究,已从个别的列传,发展为众多的合传,标志着以医家传记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史研究初步形成,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医学史研究的进程。范行准曾对《名医传》的流变作了探讨,认为《名医传》,'曾改名为《历代名医录》,或改名为《名医大传》。飞历代名医录》后又改为《历代名医图》由其演变流传的约有四类。1.依仿《历代名医》之名的,有宋?党永年的《神秘名医录》。2.沿《历代名医》之称的,有宋张晃的《医说〉〉卷一《三皇历代名医》。宋*周守忠的《历代名医蒙求》二卷。元?陶宗仪的《辕耕录》卷二十四《历代医师》。明?熊宗立的《历代名医图姓氏》。3.据《历代名医录》而充医家姓氏的,有宋?许慎斋的《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

明?熊宗立的《医学源流》。明?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卷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明?李梃的《医学入门》卷首《历代医学姓氏》。清?陈梦雷的《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此外,属于名医合传的范畴,还有宋?赵自化的《名医显佚传》,已佚。宋.魏了翁的《医学随笔》,收录历代医家,上自三皇的僦货季,下迄宋代的刘翰,计142人。所录医家仅有姓名而无事绩,但其人数超过二十四史的记载,可资研究历代医学发展的参考。

《医史》,明*李濂撰,十卷。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刊行。该书采录历代名医,自医和至自李杲,见于史传的55人,又采诸家文集所载,从宋代张扩至张养正,几十人6其中张机、王叔和、王冰、王履、载原礼、葛应雷六人。史无记载,李氏为之补传。毎传之后,各附论断。李氏自序称“医史者,佘辑前史所载方技列传,以为学医者之正宗也”,可见其编写的目的。李氏以《医史》命名,表明作者已认识到医学家与.医学史发展的关系,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启迪,而称为“学医者之正宗”。该书内容,虽然仍为医学家传记。但是,已能根据医学发展中的贡献而立传,不因袭前人。对于贡献大而又正史无传者,都为之补传,如张机等六人。各传之后,附有论断,均较前人为胜9标志着以医家传记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史学科的形成。并对后世医学史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医学专题史料的搜集^李昉等修纂的《太平御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它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类书,采用典籍1690种,还有不着目录的诗词文赋等,保留下桊汉以前部分佚书的内容,卷七百三十八至七百四十三,《疾病部》一至六卷,为有关疾病的论述,采撷广泛,内容丰富,.惜未加整理编次。但是,这部分有关疾病史料的总集,可以说是开创了后世疾病史研究的先河。

这一时期,甘伯宗《名医传》专着的问世,表明医学家传记的研究,再也不是史书、文集等附属的内容,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它促进了后世研究医学家传记的发展。同时扩大了研究范围,有了专题史料的搜集,突破了单纯研究医家传记的格局。李濂的《医史》,已将医学家传记的研究与中医学发展进程相结合,而且有述有评,形成了以医学家传记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史学科。

三、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从明.嘉靖(公元1521年)至193年。医学史的研究,已从单纯的医学家传记的研究,深入到探索中医学发展的规律,.如郑文焯的《医故》。.特别是第一部较系统的中国医学通史〈<中国医学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史学科的成熟和确立。开展了专科史的研究,注意到介绍西洋医学史。凡此无不表明,中国医学史作为-门学科正在日见成熟,而且建立了组织,创办了刊物。

学术研究。郑文焯的《医故》,刊行于1891年,书分上下两卷。在《原医篇.》中,论述了医之定义、巫医关系、本草命名,探讨了本草、内经、难经等着作的版本源流,考订了古今剂量的异同,’提出了医之门户分于宋,考定了孙思邈的生卒年,凡此等等,已突破专事收载医学家传记的格局,涉及医学发展规律的考察。或考竟源流,或订正错讹,或直抒己见。无论是从撰写的体例,史料的选择和应用,史实的分析和议论,均较前人略胜一筹,表明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i因而,该书在中国医学史学科的创立过程中,是一部不能忽视的医史专着?

《中_度学卑》陈邦贤撰,1919年写稿。由上海医学书局出版,商务印书馆印行第二版,日本医史学家山本成之助将该书译成日文出版,改名为《支那医学史》。1957年,商务印书馆再次出版修订第三版。该书以朝代为纲,从各个历史时期,考察医学发展的历程、医学成就、医学人物、医学着作,以及西洋医学的传入、疾病史等。特刖是,收载了太平天国、北洋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医学医政史料,使该书成为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医学通史,标志着中国医学史学科日见成熟。

专科史的研究。何霜梅的《中国药物学史纲》,为第一部药学专史。丁福保的《西洋医学史》,打开了学习西洋医学史的窗口。表明医史学界已认识到研究中国医学史必需了解西洋医学史,并加以相互比较研究。

这一时期的医学史专着,主要的还有:王宏翰的《古今医史》.(1697年),,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考证》(1723年),.丁福保的《历代名医列传》(1909年〉,王吉民的《中国历代医学,,之发明》(I928年),许明斋的《历代名医传略》(1卩16年),王吉民、_伍连德的《中国医学史》,(英文,1932年〉等。

建立组织。1935年秋,由壬吉民等发起组织“医史委员会”.,1936年2月宣告正式成立,1937年,更名为“中华医史学会”,会长王吉民。

创办刊物。I936年,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创办“医史专号”,共计9期,其中中文5期,英文4期。

四、发展时期

这一财期,自1M8年到现在。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1.初次繁荣。1的8?1S49年9月在医学史界前辈的驽力下,I947年,创办了《医史杂志》,

自1M7年至W48年,共刊行了3卷5册。召开了第二次学术会议,创建了第一个医学史专业博物馆。主要的着作t李涛的《医学史纲》,李延安的《中外医学史概论》范行准的.《明季西洋传入医学》、《中国医学预防思想史》等。由开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歧视、消灭中S的政策,使医学史的汽也举步艰难。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了党的中医政策,使中医事业得到新生和发展,医学史的研究也得到重视和复苏。随着《医史杂志》的复刊,各种中医杂志也多开医史拦目,活跃了学术空气,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探讨医学起源、医家评价等问题。医史专着日见增多。1950年,中央卫生部决定医学史作为医学院校的必修科目,举办了医史髙级师资进修班。各省市相继成立医学史分会,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三个。

3.停滞不前。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中华大地掀起了“文化大革命”浪潮,带来十年浩劫,造成学术界万马齐喑,医学史的研究也停滞不前。

中国医学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针灸 医学史 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目前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发展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总结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内容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时代背景分析[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现代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应用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 [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 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中国针灸史图鉴》。该书分上下2卷,载图1 998幅,总745页,按内容分为“内景与外景”、“明堂与经络”、“器具与技法”、“处方与取穴”、“按摩与导引”、“医家·医籍·医学”、“其他”等7大类,是目前国内医学史领域最大的一部图集。该书既是文物收集、鉴定、保护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又是中国针灸博物馆的形象大使和中国针灸发展史的一个缩影[90]。

阎杜海等总结了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91],叶险峰等分析了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92],谭源生分析了民国时期经络学、腧穴学、针刺手法主要演变产生的原因及演变产生后对后世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为当今针灸学发展提供借鉴[93]。

2.针灸学术的教育、传播、中外交流史

张永树研究了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在海外传播的史迹[94],陈泽林等对中日两国针灸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比较[95],冯诗婉介绍了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和现状[96],李照国等探讨了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97]。朱兵认通过metu系统探讨经络的中外交流[98]。

3.针灸医学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他认为由于针灸方中文化因素的混杂,影响了人们对古代针灸方的正确理解[99]、柴克义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对针灸学的影响[100]。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特别是在针灸医家、医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不少的学者从语言学、训诂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对针灸医学史展开研究,但总的来说,针灸医学史研究仍还很薄弱。今后,除了加强对于针灸的经络、腧穴、处方、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等方面研究外,应重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检索等先进技术,对史料、医籍进行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认真研究,以大力弘扬针灸医学。另外,还应加强对针灸近代史、教育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铁军,黄 芳.对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3):551.

2 华 萍,吕 虎,原 林,等.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J].中国针灸,2006,26(6):407.

3 常小荣,王 超.腧穴学的发展历史概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6):51.

4 谭奇纹.汉代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 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5 黄龙祥.腧穴主治的演变[J].中国针灸,2001,(3):52.

6 刘立公,顾 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37.

7 崔孟镐.腑俞募穴源流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4年博士论文集,2004.

8 黄思琴,田小平,黄英华.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J].吉林中 医药,2006,26(1):61.

9 黄龙祥.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研究的突破与反思[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1):1.

10 黄龙祥,徐文斌,张立剑,等.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J].中国针灸,2004,24(5):355.

11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项技术抉择 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1):62.

12 杨 威,马小丽.灸疗的发展状况及特点[J].中国针灸,2002, 22(3):202.

13 箱大昭.日本明治以来灸法发展的历史与现状[D].中国中 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4 田纪钧.刃针疗法(1)——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J].中国针灸, 2005,(2):71.

15 黄 涛.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5,35(4):214.

16 黄 涛.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分析[D].中国中医研究院 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7 杨兆民.中医针灸、方药并用源流纪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4(04):202.

18 樊 旭.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3.

19 张瑞峰,蒋松鹤.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5):308.

20 富作平.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 医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21 郭向军,刘文滨,裴景春.哮喘病古代针灸处方整理及配穴原则[J].中医药学刊,2006,24(1):176.

22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13.

23 刘立公,顾 杰,杨韵华.时病瘟疫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3):38.

24 王 妮.针灸防治哮喘的文献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25 王全林.针灸补肾法的宋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 李永宸,赖 文.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4,24(12):873.

27 刘立公,顾 杰.瘕积聚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5.

28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4):319.

29 李 云,查 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 2002,(6):41.

30 韩 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 (4):12.

31 王宇恒,常存库,黄寅焱.针灸疗法禁忌症的历史探究[J].针灸 临床杂志,2005,21(7):49.

32 李 戎.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J].中国针灸, 2002,22(8):571.

33 贺小英.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状况与述评[J].甘肃中医,2005, 18(8):30.

34 赵诚基.古代针灸“治未病”方法初探[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35 武晓冬,黄龙祥.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的探讨[J].针刺研究,2005,30(1):53.

36 魏 稼.张机的针灸学说[J].中医药通报,2005,4(1):15.

37 王家骜.张仲景的针灸特色[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 27.

38 王红云.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3):14.

39 黄晓菁,李永堂.孙思邈针灸学术思想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 学报,2005,29(3):64.

40 安贺军.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 (2):46.

41 曹中兵,胡洁琳.浅析孙思邈灸法治风[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4):240.

42 严善馀.试论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J].光明中医,2005,20 (2):29.

43 王千怀,王晓鹤.针灸临证方剂的创始人王执中[J].山西中医 学院学报,2005,6(1):16.

44 严善馀.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 (12):2163.

(12):49.

46 余雪琴.杨继洲论灸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1): 53.

47 高希言,马巧琳.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6,26(6):451.

48 俞昌德,俞兰英,王 艳.楼英的针灸学说[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4):62.

49 袁宜勤,王泽涛.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4):30.

50 赵欣纪,赵长衍,高希言.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J].河南中医,2003,23(9)“12.

51 李广钧.《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J].北京中医,2006,25 (12):727.

52 白云来,刘汉山,邓江华.浅谈《内经》中针灸的时间疗法[J].江 西中医药,2006,37(10):45.

53 王小平.《内经》针灸调经原理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9(2):105.

54 徐 晖,许银珊,刘清国.《内经》刺禁初探[J].山西中医,2007, 23(1):42.

55 刘智斌.《伤寒杂病论》针灸疗法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27(3):1.

56 薛西林.《伤寒论》针灸疗法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 24(1):1.

57 訾明杰.《伤寒论》中针灸的应用规律[J].北京中医,2005,24 (6):349.

58 贺 君.浅论《伤寒论》的针灸应用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2):24.

59 李福芝.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03,(4):45.

60 赵忠顺.《伤寒论》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浅论[J].江苏中医药,2004,25(12):43.

61 顾一煌,李忠仁.浅析《伤寒论》用灸规律[J].江苏中医药, 2005,26(2):7.

62 李素云,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J].中国针灸,2006,26(11):821.

63 王家骜,苏侗志.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初探[J].湖南中医 杂志,2003,19(6):1.

64 张宝文.《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J].中医药文化,2006,1(6):28.

65 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J].中国针灸, 2002,22(7):494.

66 纪 军,王正明.《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38.

67 李 戎,罗永芬.简析《针灸甲乙经》中的禁(慎)针禁(慎)灸腧 穴[J].中国针灸,2001,21(11):695.

68 刘建民,李海棠.《黄帝针灸甲乙经》论治妇科疾病浅释[J].国医论坛,2005,20(4):14.

69 冯禾昌.从《太平圣惠方·针经》看唐代针灸医学[J].中华医史 杂志,1997,27(3):140.

70 万文蓉.《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探析[J].中国针灸,2003,23(3):180.

71 李万庆.《千金要方》针灸禁忌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4):178.

72 王天生,吕兰萍,王永强.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J].中国针灸,2006,26(10):753.

73 严善馀,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1,19(6):635.中医药,2006,(5):45.

75 周 鹏,赵仓焕.论宋代《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J].陕西中 医,2006,27(3):327.

76 王雪苔.金代佚名氏《针经》考[J].中国针灸,2002,22(5):351.

77 苏春梅.从《标幽赋》的语言看《内经》的经典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1.

78 杨俊生,衣 蕾.浅析《标幽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33.

79 王报春,刘 超,何伟晔.《标幽赋》针法灸法学术思想浅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

80 严善馀.试论《卫生宝鉴》的针灸学术特点[J].中国针灸,2004, 24(11):809.

81 韩秀珍.论《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 (7):469.

82 邹 敏.《针灸聚英》对火针的论述[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 (1):68.

83 张芙蓉,周益新.《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7.

84 金亚蓓.《奇经八脉考》探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3):207.

85 肖元春.《针灸集书》的文献学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86 王 继,孙立虹.《针灸大成·策问》探微[J].中国针灸,2004,24(7):513.

87 刘立公,顾 杰,庞淑英.张镜和《刺疔捷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47.

88 武晓冬.《存真环中图》辑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89 李相昌.许任《针灸经验方》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 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90 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91 阎杜海,李成文.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发展[J].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2003,18(5):79.

92 叶险峰,李成文,阎杜海.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J].中 国针灸,2007,27(1):66.

93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6.

94 张永树.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苏天佑海外医教史迹[J].中国针灸,2005,25(6):443~444.

95 陈泽林,郭 义,小野泰生,等.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38.

96 冯诗婉.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及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

97 李照国,李 鼎.略论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J].中国针灸,1999,(08):53.

98 朱 兵.经络有舶来的成分吗[M].中国针灸,2005,25(10):741.

中国医学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针对目前《中国医学史》教学现状、学科任务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和方法的探讨,以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该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国医学史 课堂教学 思路与方法

《中国医学史》作为中医药学专业的基础课,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对构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提高专业兴趣尤为重要。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本门课程教学时数设置为36学时。如何科学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富集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医药学史、传统文化、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1 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思路

《中国医学史》课程的开设是直接面对中医院校的新生,作为中医学的启蒙课程,《中国医学史》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讲授中医学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是探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对中医学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历史事实探究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历史轨迹和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笔者认为,《中国医学史》有其自身学科特点,譬如不同历史时期医药学的发展都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背景密切联系;中国医学史内容广泛涉及考古、文献、中医药学等传统文化知识。而其课程内容涉及疾病史、医家医著、医学文化史、中外医学交流史等知识模块。鉴于本课程的学科任务和课程特点,积极探讨并实践可行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本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1.1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培养人文科学精神中医药学是一门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具东方民族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它无论是在理论指导思想还是在具体的理法方药以及养生、预防、医德等方面都有其源可寻。中医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乃“仁术”,“法于自然”,是与人、自然界及时间发生联系并蕴涵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医学体系,教学过程尤其要注重医史、医德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医学史实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修塑优秀的人文科学精神。

1.2 以医药史为线索,培养深厚中医底蕴中国医药学的历史成就极其辉煌。自先秦至近现代,我国中医药学的许多重大技术发明创造曾填补了世界医学史的空白。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中医药学科的精髓和优势,又要对某些医学史实客观科学的评价,尤其要突出我国古代医家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大胆的医学创新精神,不能简单使用当今的科学概念、价值标准去评判历史,而应当具体地去探究中医药学发展所处不同时代的特殊性,重现历史上医学思想、学术思想的各种命题与价值支撑,重视中国医药学的本土学术内涵和学术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学术精神。

2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以教师为主进行医学史理论阐述和分析,加之作为考查科目学时有限,很容易被学生忽视。笔者经过探索性实践,认为很有必要将“讨论式”课堂教学法积极引入《中国医学史》课堂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具体方法如下:①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课前充分备课,师生共同设计针对教学单元的讨论问题;②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教师分时段参与各组学生讨论,给予适当启发引导和答疑解惑;③学生代表发言和学生辩论,教师点评讲析,归纳总结,分析重点难点,提升教学内涵和质量。

2.1 发现问题和存在不足虽然“讨论式”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等等优点,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诸多教改难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①课堂纪律稍显混乱,个别学生言行举止过于自由和夸张;②学生讨论问题时有偏差和钻牛角现象;③每次学生代表发言人员集中,没有广泛的参与性和积极性;④个别学生发言时阐述内容过于表面化,缺乏学术性和思想性;⑤学生思维过程高度集中,缺乏发散性和探究性;⑥教学重点不易突出,教学难点不易明晰;⑦计划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运作中调控难度较大,或时间富裕,或时间紧缺。以上几点是不同专业班级在开展“讨论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解决对策和改进方法 为了提高《中国医学史》“讨论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知识性、学术性和思想性,应该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内涵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首先教师要革新教学思想,明确“讨论式教学”的内涵和适用性:讨论式教学是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用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中。其次要善于发现“讨论式”课堂教学的运作难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改进。

2.2.1 课前充分备课,精心设计问题 课前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成功组织讨论的前提,而且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积极备课。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在课前设计好课堂讨论问题,并将讨论提纲告知学生;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或检索文献,带着问题进课堂。在教学问题的设计方面,要遵循以下几点:①《中国医学史》课程讨论问题的设计应该选择学生熟知的课程历史文化背景,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且问题设计具有讨论和思辨的价值,提问最好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②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讨论主题既有集中性和方向性,又有发散性和探究性,力求开发学生的思辨和创造力。③设计的问题可来自教师,最好可由学生提出,努力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2.2.2 教师积极调控,学生合理分组针对课堂讨论表面热闹、效率低下、课堂纪律稍显混乱的实情,笔者认为这对教师的管理组织水平、偶发事件的驾驭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观察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需要不断提高。对开展讨论式课堂教学的班级,人数以50人左右分4个讨论小组为宜,合理分组,再由教师指定或小组选举一位组长进行组内协调管理和组织讨论,最大程度调控课堂纪律和学生的广泛讨论。

2.2.3 课堂积极引导,提升教学内涵讨论式教学中的提问应该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在讨论中,学生们各持己见,各显仁智,面对多种意见、多个结论,教师要善于调控场面,积极引导,突出重点,并在课堂讨论结束时,做合理的总结性评价。讨论主题更多的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生成,以代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科建立与发展的脉络,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这样学生通过讨论课才能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科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收获。在学生质疑提问的时候,教师的关键作用是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并引导学生去探索。教师应注意学生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点,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重新讨论研究,提升讨论主题的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和思想性。

中国医学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深化医史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教学方法; 医学文物;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网络资源

中国医学史是研究和阐述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学科。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社会直至近现代,介绍历代医学发明的主要成就,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道德修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等。因此是一门中医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36节课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医学道德、身心健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改变传统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 人文史料的运用

中国医学史教学中,首先要讲授中医药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情况,如基础理论、本草、方剂、针灸、推拿、临床各科取得的成就等。这是医史教学的基石,属于内史范畴[1],即医学科学与技术本身发展的历史。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年),王吉民、伍连德《history of chinese mediecine》(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年),3部著作成为近代中国医学史的扛鼎之作,也确立内史的研究方向。医史界前辈们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内史研究成绩斐然,大框架已经形成,这向来也是医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包括医学和历史学的内涵,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汲取古代天文、地理、气象、历法、佛学、道藏、儒家文化等诸多人文科学领域的成果,成为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医药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因此,外史研究,即社会、文化、哲学、宗教、科技等外在因素影响医学发展的历史,自然而然地摆在我们面前[2]。如讲授夏~春秋时期的医学时,过去因为夏商周的年代模糊,教师往往从奴隶制社会兴衰的角度加以论述。“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0年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研究,成功解决千古之谜。夏(公元前2070~前1600)、商(公元前1600~前1046)、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引入中国医学史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明晰的年表。又如讲述朱震亨创立养阴学说时,除讲清“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等基础理论外,还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予以交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受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家持之以为命;世人习之以为俗”,辛香刚燥之剂,多服、常服、久服之后,势必阴液匮乏,故“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养阴学说显然与朱丹溪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医学史作为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和纽带,人文史料的合理运用,能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教育有机连接起来,不仅了解医学的过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医学的现在以及预见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医学文物的利用

医学文物,这个概念近年来被学术界认可,与众多其他类别文物不同,定位明确,突出文物的中医药特色和价值,正逐渐形成医学文物独立的学科地位。对于中国医学史课程来说,医学文物的充分利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走进博物馆,成千上万的医学文物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使教学变得极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个学生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漫漫历史长河,触摸到古老而又焕发青春的中医学的脉搏[3]。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自迁入张江校区后,面积成倍扩大,现有建筑面积6 413 m2,陈展面积约4 000 m2,收藏医学文物一万四千多件,展出二千五百多件。馆内设有9个展区和科普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多功能讲演厅、文物库房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设施。综合馆、校史馆、中药标本馆、中医科教馆和4个专题馆(中药方剂、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医药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如砭石是中国最原始的医疗工具,展出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窖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砭石,能使学生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砭,以石刺病”有深切的理解,进而加深对医史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消化。又如当参观的学生惊异于乾隆御制针灸小铜人时,教师可以从清·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说起,回顾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高武《针灸节要》和《针灸聚英》等,前后串讲,温故知新,铜人对针灸学发展的意义,使学生体会更深。馆内收藏有各个历史时期造型别致的预防器具。如汉代鎏金铜熏炉,晋代瓷唾盂,明代室内大型烟熏消毒器,明代烟熏消毒被褥用器,清代灭蚊铜灯等。这些具体的医学文物,显然对加强学生预防学的理解大有裨益[4]。

利用中医药博物馆丰富的资源,采取具体医学文物为研究对象,使学生对馆内陈列的各个历史时期有一定特色的医学文物有所了解,加深对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成就、特点的认识。进一步结合书本知识研究,作现场专题讨论,既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网络资源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总量几何级增长,因特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我们的学生,多生于20世纪90年代,就是俗称的“90后”,对于新知识、新技术,存在与生俱来的敏感,其中不乏网络高手。因此,教师善于应用网络资源,既有利师生沟通,更能使医史的教学如虎添翼。

常见门户网站新浪(sina)、搜狐(sohu)、网易(163)、雅虎(yahoo)等,用于一般信息的检索,均能提供相当的帮助[5]。谷歌google、百度baidu,世界二大搜索引擎,界面简洁,耗时更短,结果更多。如以“中国医学史”为检索词,google搜索所有网页,耗时0.22 s,约有3 690 000项符合的查询结果;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64 100篇,用时0.056 s。“在结果中找”“高级搜索”以及相应运算符号,有利于缩小范围,命中目标[6]。一般书籍,建议使用超星ssreader,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图书网。一般期刊,可以查阅龙源期刊qikan,这个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网。专业文献的检索,诸如pubmed、springer、ovid、freemedicaljournal等,适合医学英语文献。

对于中医医史文献资料,常用的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wanfangdata等。譬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1994年至今约8 200多种期刊全文,并对其中部分重要刊物回溯至创刊,全文文献总量 2 200 多万篇。试以“中国医学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有记录802条。又如,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包含了1989年至今的近9 000种期刊刊载的1 5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250万篇的速度递增。按照中图法分为8个专辑,近9 000种中文期刊数据资源。若以“中国医学史”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有记录108条。如果以“医史”或“医学史”为主题词,那检索到的文献,更会成倍甚至十倍得增加。此外,《中华医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二十五史》等电子光盘,均能为师生提供极大的方便。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的日益精进,中国医学史课程面临全新的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自我完善的同时,充分调用现有的人文史料、医学文物和网络资源等积极因素,综合利用,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年轻一代牢固掌握中医药学知识,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玉清,臧守虎. 中医医史外史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0(2):33.

[2] 朱建平. 开拓我国医学史研究的新视野[j].中华医史杂志,2005,35(1):3.

[3] 任廷苏,郗 效. 谈医史博物馆和中医教育[j].中医教育,1998,17(3):35.

[4] 吴鸿洲. 试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的功能[j].中华医史杂志,1998,24(4):249.

中国医学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宋代;医者群体;儒医;研究综述

一、宋代医者群体的研究

从历史角度考察,宋代的行医人员与当时的“医人”、“医生”(龚延明:《宋代官制词典》,中华书局,1997年,第285、286页)均有所不同,欲以宋代行医人员为中心进行研究,“医者群体”的称谓应当是概括比较全面,比较恰当的。

陈邦贤先生在《中国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的“绪言”中就提到医家地位研究,论述基本上以传统杰出医者为代表与医事制度之演变为重点。庄佳华的《试论北宋医者的社会地位之转变》(硕士论文・国立台北师范学院・1994年)一文认为在北宋时期,由于皇帝的重视,在“以医药施行行政”与“抑巫扬医”的治国政策下,士大夫求医观念改变,医者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但文章的时间仅限于北宋,而且关注较多的是士大夫阶层情况。杨小敏的《宋代医者群体若干问题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11年)一文主要按照医者内部社会阶层和认识意识的不同,将宋代医者群体分为一般医者群体和特殊医者群体两大类,前者包括宫廷医官、地方医官、军医和民间医人,后者则包括巫医、僧医和道医。并基于宋代医事制度的革新特点,分别阐述了各医者类型对古代传统医学发展的正反两方面作用。然而,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识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误区与盲点,不论是在上层社会还是下层民间、京城重镇还是乡野僻村,巫医、僧医、道医之类,因具有存在的历史空间而不可能清除。最后,文章在梳理古代医药学发展变迁的前提下,尝试从官方医学的繁盛、民间社会的忽视、炮制药剂的流行和文化溯源的惯性四个方面,概括了现代社会舆论中缺少宋代脍炙人口的医学家的历史原因,体现了宋代医者群体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明先生著《南宋时期浙江医药的发展》(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书中第四章“医药学家及著作”,整理了诸多南宋时期浙江地区医药名家,反映了浙江医者群体及医药水平的发展状况。

二、宋代儒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儒医的形成,陈元朋所著《两宋的“尚医士人”与“儒医”――兼论其在金元的流变》(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阐述了宋代的医事制度与士风医俗,分析了宋代士人“尚医风气”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儒医”概念的出现时间,为研究儒医问题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宋代的儒医――兼评Robert.P.Hymes有关宋元医者地位的论点》(《新史学》,1997年第6卷第1期)指出“自宋以降,‘儒医’逐渐成为医学传承的主流,这类医者大多具有儒学的根底,他们注重对医学经典的研读,其行医作风也多合乎儒家的道德标准,与那些仅凭数张药方或几味单方便为人疗疾的医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张莉《宋代儒医研究――兼论宋代的“抑巫扬医”》(硕士论文・湖南大学・2008年)指出宋代儒医现象的形成是内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因方面,皇帝们对医学的重视以及朝廷一系列“扬医”政策的实施,印刷术、出版业的发达,儒生入仕的压力,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民间巫医、庸医等诸多因素,促使习医的儒生越来越多。在内因方面,医学和儒医发展到宋代,关系更加巩固。外因为儒生尚医、习医提供了各种条件,内因影响着儒生们对医学的态度。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宋代儒医现象形成。此外,陈艳阳《宋元时期医学队伍的组成特色》(浙江中医杂志,2003 年 1 月)、徐仪明的《论孟子“仁术”说对北宋儒医文化发展的影响》(《史学月刊》, 2002年第11期)、贺圣迪的《论儒医的形成与特征》(《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等文章也有所涉及。

儒医的定义,薛公忱在《论医中儒道佛》(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中对儒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论述,他把“儒医”狭义定义为宗儒、习儒的医者和习医、业医的儒者。这个定义初步表明儒医群体内的成员不仅仅有崇尚医学、习医的儒生,也有弃儒为医成为医者的儒生。形成儒医的两个主要方式,是从医者提升为儒医和从儒生转变为医者,这是对儒医的高度总结。李良松《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认为:儒医,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说是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文人。他们或是弃儒从医,或是儒而兼医,或是知医而自用。”他认为文人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就可以被称为“儒医”。这个表述比较完善,基本上可以概括各个时期儒医现象的基本特征。

儒医社会地位的研究,宋丽华《中国古代医人社会地位研究―以汉宋之间为核心》(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第三部分展开对宋代儒医的研究,作者指出虽然世人给儒医有极高的评价,但医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改变。这从儒医的习医缘由、医人对儒学的倾向以及儒医以外医人群体的社会地位状况都能得到体现。同时,从医人称谓的角度小结汉宋之间医人社会地位的概况。唐晓伟《从文医关系看医生社会地位的变迁》(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一文指出文医关系的紧密程度与医生社会地位的高低互为因果,宋代产生了“儒医”且地位逐渐提高,使文医关系更加紧密,二者的深入交往促使医生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并终于在金元之际达到顶峰。安春平《宋代的医生》(硕士论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通过对宋代医者群体的构成、思想背景与学医方式等基本情况的考察,指出儒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角色是宋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儒医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宋代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此后,儒医的努力成为促进医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除却上述方面的研究,还有关于某一儒医人物、地方性儒医群体、特定历史时期儒医现象的研究。王敏《世医家族与民间医疗:江南何氏个案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一文在研究江南世医何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中对宋代儒医有所涉及。同时,作者还指出医者与患者在一个开放的医疗空间中展开互动与博弈,社会地位、关系网络、文化等级这样一些因素,在医疗场域的博弈和竞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分配与流向。李似珍《从陈高由儒转医看宋代的儒医现象》(《医古文知识》,2001年第4期)则注重个体儒医的研究,文章通过讨论陈高作为经学博士转而从事医学管理的个人经历,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医学的重视,由此使医理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促进古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周益新《宋代儒医高若讷对中医学的贡献》(《山西中医》,2003年10月第5期)一文详细论述了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儒医高若讷在培养医学人才、整理古典医籍、精研“伤寒论”学各方面的突出业绩。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对宋代著名医家进行介绍或考证的短文,如陶丽华《宋代湖州名医――朱肱》(《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杨金萍、王振国《宋代医家董汲学术思想简析》(《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7期)、张如安《宋代医家李怪生平小考》(《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第4期)等。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