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环境论文

人文环境论文

人文环境论文

人文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人居环境是由人与环境共同构成的,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括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包括人们的种种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是一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庞大网络结构。人居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居环境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行为四个层面构成。而狭义的人居环境更侧重物质层面,主要包括人居环境所必需的空间范畴以及物质要素。人居环境发展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规划,也适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建设。本文因乡村为研究对象,就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寻求较为合理的规划方案。

2人居环境的构成

就现阶段发展实际来看,目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不容乐观,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农民的各项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具体表现在:村庄道路建设不到位,路面不平,给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乡村路灯覆盖率较低,亮灯率不高,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自来水水质不高,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不当,村民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村庄选址缺乏合理依据,一些靠山村庄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由此可见,要想构建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环境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首先就要解决好上述问题,以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要积极改善居住条件,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3研究概述

3.1国外相关研究概述国外对人居环境的研究较早。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希腊城市规划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学的理念,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根据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我们可将国外的人居环境理论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十九世纪末至二战前。在此阶段,国外学者尚未明确的提出“人居环境学”这一概念,但已开始从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为人居环境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国外的人居环境学是在城市环境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霍华德、芒福德、盖迪斯等。其中,霍华德较为形象地指出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他认为城市和乡村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并通过快速交通相互联系,最终形成理想的“田园城市”;而芒德福则秉承人本思想,主张将城市规划与乡村和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起来,还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盖迪斯则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他倡导“区域观念”,要求将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规划当中。②二十世纪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此阶段人居环境学作为一门科学被正式确立下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1954年国际建协首次提出了人际结合思想,强调以人为核心,同时在城市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应以其本身的发展结构为基础;希腊学者萨迪亚斯自1950年开始研究人类聚居学,并要求通过研究人、自然界、社会、建筑物、联系网络五个要素间的关系展开人居环境研究;1977年的《马丘比丘》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二战后有关社区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都极大地丰富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并开创了人居环境研究的新局面;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者们纷纷运用现代化研究方式和手段展开未来城市人居环境模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美国政府自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后,积极完善与人居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府、学术机构、私人研究组织都纷纷尝试运用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指导城市发展。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人居环境建设已提升为全球性问题,各国纷纷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不断开展相关建设,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1980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都显示了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即实现可持续发展;1985年,第40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设立“世界人居日”,规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1992年联大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专门设有“人类住区”的章节,共列出有关的八个方面的领域;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探讨的两大主题是“人人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提出了纲领性文件《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

3.2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3.2.1人居环境研究的内容。中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儒家的“天人合一”,即强调在建设和打造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到了近现代,我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研究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外国;1994年我国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理念;1997年吴良镛先生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这一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与分析,以指导其科学发展。同年,杨贵庆研究了大城市周围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并就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观点;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同济大学多名教授及教师参与并组织了该研究,及时提供了相关理论和具体实施的指导原则;2001年“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住房与社区发展”成为同济大学举办的首届规划院校大会上交流的重要议程。

3.2.2有关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模式的研究。明浩、陈佳骆等首次提出了“村镇住宅产业化”这一概念。所谓村镇住宅产业化,就是指充分发挥村镇住宅的生产和供应等产业化功能,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以不断满足城镇的工业化发展需要。而要想在现阶段进一步推进村镇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就必须根据各地区村镇住宅的建设规模与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大力开拓村镇商品房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二是逐步提升村镇住宅的规划水平和设计质量,以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进一步发展村镇住宅部件市场,提升服务品质,增加商品房功能,完善住宅配套设施;四是积极开发新技术,不断提升村镇住宅产业的科技水平,打造自主品牌;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村镇商品房发展优惠政策,以引导和推动村镇商品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六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村镇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冯建平就农村住宅建设质量低的原因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其后果。而张湛、刘劲提出了“走集约化道路,建设村镇公寓式住宅”的四项措施,认为应在政策、经济上引导住宅建设集约化。张文辉阐述了推广村民公寓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4小结

人文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借助教育的手段使人们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环境教育的提出始于1972年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该会议提出利用跨学科的方式,在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在校内和校外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之后,环境教育开始被各国政府所重视。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人都要接受环境和发展的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比较晚,国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低。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环境教育,二是面向大、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其中,学校教育系统的环境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环境教育的重点。如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规定,“在小学的《自然》和中学的《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树立良好的环境觉悟,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习惯,从而投身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成人教育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环境问题的严重,对于实施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也更为紧迫。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中提出,环境教育主要是针对公众,针对每一个公民。这把环境教育提到了全民教育的层面,是人人都参与的。在1977年第比利环境教育大会中提到:应该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途径向所有年龄层次的人士提供环境教育。在1992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提到:“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公共意识和培训,应当是使人类和社会发挥出最大潜力的过程。教育对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处理环境和相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儿童、少年,还包括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成人群体。环境教育是全民教育,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全民的参与,环境问题难以解决。我们的社会是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因此,成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成人教育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成人教育提高了社会人口的环境素质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教育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教育的分支──成人教育则是环境保护中的先锋。Close(1977)指出成人基本教育目标:“……助长人们与自然及文化环境之间密切关系,培育改善环境,尊敬及保护自然生态”。他给成人教育提出了这一要求,促使成人教育以环境的保护为自己的目标。成人生态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弥补既往教育过程中环境教育的缺失,对不懂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的人进行补偿教育,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自身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状况的意识,包括环境知识、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和行动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形成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系统知识。成人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生态平衡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它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成人教育的对象包含了年满18周岁的所有成人,而成人又是社会的主体。成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的联系密切,直接从事着生产实践和管理活动,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破坏的实施者。在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中,成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成人爱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模范行为,也会激励和带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环境教育也是一种全民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终身性、全民性的教育思想也正是现代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2.成人教育培养了专门的环境保护人才

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都需要一批专门的环境保护人才,需要环境专家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出谋划策。而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和数量还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这给成人教育带来了市场,成人教育通过开设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专业培养高学历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通过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升环境保护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生态环保继续教育基地实施生态环保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成人教育还通过一些专业培训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环保素养高的师资队伍。

3.成人教育培养了具有环境素质的政府

1987年莫斯科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明确指出:“环境教育应扩大到更高层次的决策者中去”。中共在“三大对策”中也提倡:“各级党校和干校也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对环境和发展关系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作为成人决策者的环境思想和意识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环境建设,因为他们制订了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并能集中治理大型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生产及日常消费的决策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开展情况,取决于当地领导的环保意识的强弱,当决策层具有了对环境重视的意识,才会制订出关于环境的保护措施,呼吁全社会来共同保护生态环境。政府人员作为环境教育的优先对象,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融合到他们的政策和活动中,是改善自然及生活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创立于1981年的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是国家环保局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培训全国各地环保局长5000多名,培训两万余名各类环境管理人员,大力提高了政府人员的环境意识,培养了具有环境素质的政府。

三、成人环境教育的对策

1.树立成人教育的环保意识

在莫斯科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中指出:“保护环境就意味着合理开发,这个思想应作为环境教育和培训的前提”。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在于生产方面的,也有认识的原因。认识产生行动,有了正确的环境意识,才会产生爱护环境的行为。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水平和产生相应行为的自觉程度,即在环境和发展关系问题上,人们的观念、态度、责任感、行为自觉性等,促使这种认识水平和自觉程度形成的教育活动就是环境与发展意识教育。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许多人忽视了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的辨证的关系,成人教育应帮助每一个成人形成对待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帮助他们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观念和情感,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动机。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机关、媒体、学校、单位、社区等各级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环境教育活动;大众媒体负有宣传环境保护的使命;社会各种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也成了宣传环保的载体;还可通过电视、电影、讲座等向成人进行宣传教育;开展一些具体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文艺活动来宣传教育;帮助成人自觉树立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了解人与自然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

2.加强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

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广泛性,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协作配合和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因此,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的机制。组建成人生态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成人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组织,指导群众性环保活动的开展,制定完善的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案和相关的环保行为法律规章制度等,依法加强和普及环境教育,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成人环境教育的开展。要加强环保、教育、司法、工商、人社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发展和利用环保协会和工会等协会、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科技场馆和公共图书馆等科普机构、干培中心及生态环保继续教育基地等政府培训机构来全方位的开展成人生态环境教育。

3.成人教育课程内容渗透生态环保

生态环境教育要立足本土,着眼于社会。在成人教育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保护的思想,一方面应当在学科专业课中渗透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开设关于环境工程的专业课,并把这一课程作为成人教育中的基础课进行教学。如,自然辩证法、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课程。环境教育内容的设计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业特点,把岗位和污染的实际、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相联系,同时结合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环境的现状选择有地方特色的实用性的环境知识。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认识、生态环境的形势、环境保护的知识、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控技术、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和义务等。重点要介绍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使生产活动直接实践者的成人懂得如何来进行环境保护,怎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4.创新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

积极引导成人参加环保活动,倡导环保行为,在环境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教育成人从身边细小的事做起,不因事小而不为,要积少成多,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为成人多途径、多形式的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和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机会。开展社会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环境知识讲座和环保读书活动;创建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如绿色家园,绿色地球;参加一些植树活动,义务劳动,卫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如何保护环境。总之,加强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接触,把认识付诸于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从而在活动中反省自己,监督他人,共同维护环境,促使人类与生态环境这对社会的基本关系和谐发展。

5.组建专业的成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

人文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湖北崛起最高难题在于人文环境建设问题。湖北人文环境建设要从湖北历史人文资源出发,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走“以历史人文资源为载体”的崛起之路。

社会——文化系统是个开放的巨大系统,各种因素、变量及其关系错综复杂,根据一般系统论原理,系统是有层次性、有序性和机制性的。具体到任何一种社会系统动力学模式而言,文化的变量,如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recognized environment)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1]因为正是文化变量使得社会合理化、制度合法化、行为规范化。如果我们忽视了文化变量就等于漠视社会运动中最基础性的东西。因此,人文环境是湖北崛起的基础,人文环境状况是控制湖北崛起深入持久发展的瓶颈,人文建设是湖北崛起工程大厦的社会基石。

一、 历史人文资源对湖北历史社会发展的影响

湖北历史人文资源丰厚,历史名人荟萃,许多文化亮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文化圈中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富有特色的历史人文资源是湖北经济社会人文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特殊资源,保护、运用得当,将为湖北建设注入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改善和优化湖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增强全省的综合竞争力。湖北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厚。各类文物为数众多,历史人文资源积聚深厚。截至2006年,湖北省被我国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处,全省已查出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5000处,已公布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3127余处,其中省政府审定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65处。湖北省政府还审定公布了10座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荆州、武汉、襄樊、随州、钟祥等5座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可观。据2006年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北省入选项目达18项。此外,湖北还有大批传世文物,散落民间。

作为古荆楚文化区之腹地的湖北,其文化起步几乎与中原同时。先秦时,楚地即出现过屈原(中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宋玉、唐勒、景差等文化名人,在南方诸省中,绝无与之比肩者。在历史上曾极大地推动了湖北地区经济发展,从目前考古成果看,最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原自楚国,大冶铜绿山铜矿举世惊叹;最早的铁器在楚国;秦漆器的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漆器;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出自楚国;先秦金币、银币无一不是楚币;哲学有老庄、文学有屈骚、戏曲的鼻祖是楚国人优孟;楚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超凡脱俗,等等。许多科学技术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清末以后,湖北经济与政治地位明显提升,人文环境亦随之改观。黄侃、熊十力、王世杰、李四光、汤用彤、李济、闻一多、徐复观、曹禺等湖北籍文化名人使湖北省人文状况享誉全国。十九世纪中叶,湖北再度崛起,引领着全国近代化进程。汉口逐步成长为水陆交通枢纽,华中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货到汉”的说法遍传遐迩,武汉“九省总汇之通衢”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这带动了长江中游商品经济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的对外贸易额居全国第二,“驾乎津门,直追沪上”。湖北从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内地省份,迅疾跃升为全国近代化进程的排头兵。在20世纪最初10年里,汉口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左右,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

但随后,湖北经济渐次沉沦不起。世纪之交,“湖北工业化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水平居全国第14位。”“职工平均工资居全国第28位。”2003年湖北在中国名牌产品榜上仅居第17位。”不仅如此,上世纪湖北所拥有的名牌产品纷纷丧失,显然这一切与湖北明显的区位优势、科教实力、文化教育繁盛和综合优势相去甚远。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报告显示,在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排名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湖北、湖南、山东、陕西等9个地区全国排名下降。据“2003中国31省市区新经济实力排行榜”公布信息:湖北经济居全国第22位,数字化、创新能力分别排在全国第10和第13位,是其相对强项。知识就业、全球化和经济动态排在全国靠后的位置,这与湖北华中地区中心地区的定位极不相称。[2]

在新的世纪,湖北要在中部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包括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注重思想文化的发展,不进一步加强湖北地区的人文环境建设,不实现思想观念和科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富有成效地贯彻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现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是很难的,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贯彻实施湖北崛起战略,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而且要重视社会人文环境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人文环境建设一齐抓的方针,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 充分利用湖北悠久的人文资源和积淀深厚的人文遗存

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加强湖北崛起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只有进步的、有科学根据的人文价值体系才能作为社会动员的引导。湖北开发中的人文精神应能营造适应湖北崛起的大环境,应能担纲湖北崛起的社会终极信念和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湖北崛起的应有之义。

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楚国先民有顽强的开拓精神,由南方的一个弱小国度,发展成为问鼎中原的战国七雄之一,开拓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在长达八百多年的立国历史中,他不仅改写了古中国的政治地理,而且以卓越的奋斗精神改写了古华厦的文化地理,其文明成就灿然于天地之间。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是一桩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楚人那样的敢闯敢试敢走一条自己道路的精神。开拓,是人文精神中最有张力的因子。

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楚国先民有突出的创新精神,习华夏之长技而又善于创新。因此,在水利工程、技术制造、农业种植、艺术精巧等方面,领一时之。近代荆楚文化弘扬楚文化的创新精神,在满清王朝的斗争中,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孙中山先生评价说辛亥首义为再造中华立下了头功。首义文化,主要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大的发展。湖北崛起,只有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才有可能一见成效。激活湖北的人文资源,使之转化成经济优势,也需要创新。创新,是人文精神中最具活力的要素。

3. “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湖北地处“天下之中”。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湖北成为南北东西经济文化交通的传输之地。“在历史上看来,不能不说湖北所贡献及遗留的功劳是最大的”。[3] 湖北文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兼收并蓄,融会南北:放眼天下、励精图治的精神,形成了外求诸人而博采众长,内求于己而独创一格的视野;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性文化和包容精神;高扬一种挑战的文化精神,按照自己的生命意志和审美情趣,把自己的风格和气派发挥的淋漓尽致,把楚文化的大旗挺立于华夏文化之前列,进而影响到华夏诸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传统文化特质,是我们建设文化强省的又一宝贵资源。

此外,由楚文化孕育而来的团结精神、追赶精神、实干精神也是荆楚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经过时代性创造、提炼、升华,完全可以成为推动湖北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的精神力量。

三、 人文环境建设的精神内容

文化属于基础结构的层面,在推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从国际经验看,国家的兴衰、世界力量重心的转移,表面上看取决于技术、资本、资源、军事实力等物质层面的东西,实际上起根本作用的则是制度、法律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以及信仰、理念等精神层面的文化。13、14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米兰等城市之所以最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得益于意大利人文精神的培育。15、16世纪,荷兰之所以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的经济重心,得益于荷兰开放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环境,吸引了欧洲大地其他地区身怀绝技而又遭受宗教压制的工匠和满腹经纶的学者,是他们带来了技术、资金和思想。17、18世纪,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产生和发展,与英国建立了完备的专利保护和产权保护这种制度文化有根本关联。19世纪,美国开始崛起,与殖民者以“新教伦理精神”为文化导向在北美进行开拓与创新是分不开的。20世纪,日本和德国在战败后得以崛起,除了美国的保护与扶持以外,也得益于各自的人文精神。同样,我国浙江地区的吴越文化培育了四海经商的商业精神,这种商业精神在当代浙江汇入到民众的精神体系和浙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经济文化,这种经济文化是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原动力。

湖北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但社会环境一般,自然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陈旧不合理,这就需要更新人文观念作为支撑。要真正从人文环境建设上完成湖北崛起的社会动员,应包括下列几项规定性内容:

1. 泛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我们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信息文明形态的转型阶段,中国的社会文化体系最终将是生态——信息文明的一种形态,历史不允许我们光是跟进近现代西方发展之路,跟进意味后进,所以必须超前一步,因此中国每一步发展都必须参照未来。湖北崛起的长远影响非常重大,必须超前地在这个伟大的行动中打进未来文明生长因素的楔子。特别是鉴于湖北生态环境脆弱、又对全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的实际情况,湖北崛起每走一步都应留有余地,为未来发展开拓和构建空间条件。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科技产业结构向绿色化方向调整和开拓是湖北开发的必然选择,这样的选择也决定了湖北人文建设的泛生态型的观念、思想转变是必然的。人类社会的资源有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另一类便是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自然资源加工转化过来的物质性资源,如建筑、艺术产品等;另一种则是反映自然和社会存在发展的非物质性资源,如学说、理论、观念、精神、方法等。和自然资源相比,人文资源是一种可再生和可增值的资源,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它具有极大的经济开发价值。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不仅能产生新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种投资不多,又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朝阳产业。

2. 公共理性精神。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特别漫长,专制主义、权威主义、本位主义等严重妨碍了中国历史社会内在创新机制的发展。因此,首先我们要正视和超越自己的传统。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领域中矛盾十分突出,人文学科丧失整体性,道德的、制度的、政治的等原则多不相干、难以统一,只知一家一派而不知有公共理性。儒家核心在于伦理学,但儒家始终解决不好政治与伦理关系;也始终解决不好伦理与经济之关系,儒家知道“义利”关系乃社会上首要问题,可是就是解决不了,总免不了落入两极对立;在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上就更显无奈,两千年封建帝国的历史的确陷在“隆礼重法”的二难泥潭之中难以自拨。建设公共理性精神需要现代意识。关于公共理性领域问题的研究,当代国外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我们可以拿来、吃透,创造出适应自己的新产品。国外经济哲学、人学、道德哲学、文化哲学、行为科学、法哲学、社会哲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取得的成果都是我们借鉴消化的对象,是克服我们社会公共理性觉悟匮乏的最重要渠道。

3. 内在人文素质的提高。湖北崛起不仅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理性化、规范化,同时也要求人们内在行为——心理的、精神的诸方面水准的提高,也就是说要内外主客一齐俱到。众所周知,中国哲学思想很早就踏上了内在化和“合内外”之路,中国古人在心灵生活、心灵境界方面有着世界公认的不可忽视的成就。儒、释、道都是重要的关于精神生活的资源。湖北有自己提高精神素质的文化资源,在崛起的过程中应多加交流、互动、发展。就湖北来说,这里是楚立国兴邦的筑基之地,曾为礼乐文明渊薮。楚国在政治、外交、风俗、教化、人格各方面都崇尚礼乐精神,这给楚国兴盛提供了活力。近代以降,人文建设达到颠峰,政治外交和文化开放,人文塑造取得了高度成就。这份传统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得好,就会为现代湖北崛起的人文素质建设提供动力。武汉曾经为革命首义之地,积累了在困难条件下实现文化、人文素质发展的丰富经验。考虑到今日世界发达文明都可以说是海洋性资本主义文明母体的繁殖,经济与社会进步一般都从沿海向内陆扩散这条现代化规律,而湖北处于内陆,人文素质就更具有战略地位。缺少了人文素质水准,湖北社会就会从缺少魅力变得更缺少魅力;提高了湖北人文素质,等于占有文化优势,湖北社会等于坐而增加价值。

四、 湖北人文环境建设需要整体与宏观思路

湖北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良的人文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荆楚人文精神得到不断升华并传承下来,成为荆楚儿女的精神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楚文化培育的开拓精神,在当代湖北完全能够汇入湖北精神体系中继承创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是湖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特殊资源,在保护、开发这一宝贵资源的过程中,要站在历史的高度,面向未来,以全球化的宏观视野,结合时展与时代精神,与当前和中长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湖北省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历史的发展的视野做好历史人文资源的科学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是一项关乎湖北社会变迁、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重视历史人文资源现实价值的保护、利用,使之成为推动湖北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深层社会结构的变动,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荆楚历史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质对于构建现代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现代社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挥历史人文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争当中部崛起的龙头。文化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与前程。湖北要以发展的战略性眼光,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潮流,深刻认识文化的意义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加以科学利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不断提高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当好中部崛起的龙头。

将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湖北省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核。建设文化大省,必须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综合利用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来抓,改变当前文化大省建设与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开发不相衔接,文化产业发展偏离弘扬文化精神方向的偏向,使文化大省建设建基于传统文化丰厚的沃土之上,强化荆楚特色和区域竞争力。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向,提高人民整体素质。文化最主要的价值是人文关怀,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把关怀人民的命运、关怀人类的未来放在核心的地位。通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实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形成与现代化建设相匹配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劳动技能、行为方式,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湖北应该凭借业已形成的对外开放优势,充分利用国际资金、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实施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战略,形成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开放格局,提高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水平,并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提升荆楚文化的国际价值,提高湖北在全球的知名度,树立起湖北更完美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人文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校园规划与建设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环境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使校园环境具备更多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实现环境育人,本文结合国防科技大学主要院区规划与建设的实际,从规划角度就如何营造育人校园环境,为建设和谐校园创造物质平台和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进行了初步探讨。

1校园环境的组成元素和作用

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归纳为路径、区域、边缘、地标和节点五种基本元素。从校园环境的物质形态而言,这五种元素同样是构成校园环境意象的基本元素,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对这五种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有整体性的校园环境意象。

校园中的路径,包括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系纽带,也是校园各种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校园中的区域,指具有特定景观环境特色或风貌特征的不同功能区;边缘是指校园各个特色区域的交界处以及校园与城市的交界处;地标是指能使人产生强烈印象的建筑物、雕塑、小品等;节点是指校园环境的视觉焦点、端点或转折点,泛指校园环境的精彩片段。校园环境的营造就是通过上述五种元素的交织,组织起具有吸引力的、连续的空间序列,从而形成生动而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意象。

校园环境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美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不仅能给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给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规范学生行为,体现院校的文化和内涵,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在浑然不觉中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挥。

2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原则

校园作为育人的场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建设,使构成校园环境的基本元素组合效果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2.1功能性与教育性原则

功能合理是环境营造的基本要求,只有满足功能需要,才能塑造出富有人文秩序的学习、生活空间和交流环境;同时,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的同时,还应赋予校园环境教育性,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给师生以精神营养和熏陶。

2.2文化性与艺术性原则

校园文化是院校的灵魂和精髓,是院校总体面貌和特征的结晶,也是一所院校个性的反映。从构成上看,校园文化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两个方面组成,其可以体现在院校的专业办学特色或传承的人文精神中,可以体现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也可以体现在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和建筑中。在校园环境规划与建设中既要延续校园文脉特色,营造空间的文化性,也要寻求艺术性,做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高雅、淳朴、自然的格调。

2.3生态性与特色性原则

因地制宜地结合原有自然环境,反映区域自然环境特色,实现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化,是校园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从“环境育人”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要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基础,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对原生的自然环境进行保留和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坚持特色性,院校都有自己辉煌的历史、性质和特色,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不可忽略这些要素。

2.4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校园环境营造不同于园林建造,要顾及到校园环境现状及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要遵循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地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地规划、建设、改造和美化,以较小的投资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安全、舒适、便利以及情感和心理等因素,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体现出实用性。

3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着力点

营造高标准、高水平的育人环境,必须立足高起点规划,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原则,注重实用有效与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注重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注重历史延续性和营区风格的和谐统一、注重景观与文化氛围建设的和谐统一,并对规划成果进行环境评价与评估,以营造出最优育人环境。

3.1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路径,是连接校园各功能区的纽带,主要包括校园道路网络结构和分级。

3.1.1可及性。可及性是对校园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校园道路系统及出入口的设置,应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直接地与校园的各资源相连接,便于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后勤保障社会化。

3.1.2步行优先。步行系统是校园内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交通系统。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优化步行道路与建筑空间序列及绿化景观空间的组织,营造出多样的环境效果。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的步行交通系统依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步行道,其中教学区步行系统结合环境特点,采用了多样的空间形式,营造出了丰富的景观效果(图1、图2)。

3.2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区域与边缘,主要分为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活动等功能区域。

3.2.1弹性。弹性规划旨在建立充满活力,具有多种适用性的校园骨架。功能分区的划分要科学、合理、可行,要有利于进行宏观控制,其形态既要对现有教学模式及功能组织等具有灵活的适用性,也要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教学区的规划设计采用模块化布局,在保障现有教学模式和功能的同时,为以后的发展也预留了弹性空间(图3)。

3.2.2特色。校园的功能分区在规划与建设效果上要形成不同的空间主题,以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特别是要在容易建立明显印象的地方,通过空间氛围的差异性来强化校园特征,形成特色,如国防科技大学一号院北门的规划建设,利用紧邻城市主干道的区域位置,将学校的科技成果馆与大门合并建设,巧妙地实现了“门”馆“合一,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营造出了学校的特色与性格,提升了学校形象(图4)。

3.3建筑。建筑是构成校园环境中地标的重要载体,院校建筑是典型的育人空间,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要赋予其艺术性和人文性,使其具有高品质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在校园环境中起到统领作用,并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3.1历史延续性。校园环境经过历史积累和沉积,已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色,在新时期的校园规划与建设中,传承和延续这些风格与特色,有利于体现院校文化和底蕴,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二期规划中沿承一期建筑组群布局的风格和形式,并结合山地特色,对建筑体量进行了调整(图5、图6)。

3.3.2自然和谐。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以单体建设带动环境建设,以环境建设突出人文特色”的建设思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做到“建一个,成一项,配套一片”,实现规划、单体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为建设生态化育人型营区奠定基础,如国防科技大学在以丘陵地貌为主要特征的三号院规划建设中,通过具有山地特色的建筑空间及外型的塑造和环境配套,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图7)。

3.3.3多样化空间。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校园环境形态也需呈现出多样性与层次性,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注重完善公共服务空间、营造交流空间,以适应不同活动功能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以增强校园环境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3.4景观。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节点,是校园环境中最有活力的场所,要按照人文化、生态化的原则进行。

3.4.1人文化。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景观是展示校园形象,唤起师生共鸣,提升校园活力与品质的关键。景观作为校园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反映出科学文化的理性与秩序,体现人文精神和氛围,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规划在南门主入口区域,利用原有水塘作为水源,设置可循环的景观水系,广场等组成丰富的入口景观,并沿步行系统规划设置了富有军校文化特色的名人雕塑园等多种文化建筑小品,以塑造富有军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图8)。超级秘书网

3.4.2生态化。校园景观环境的生态化不仅仅是校园绿化,其既包括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建设,也包括建筑、道路等人工环境建设,还包括市政环卫系统的配套与清洁能源的利用,要达到人工环境与文化、地域、自然相融合,形成人、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使整个校园成为良性循环的有机体。

4结语

总之,校园环境,重在建设,贵在规划。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必须强化规划意识,把握营造原则,选择恰当的着力点,深化其人文内涵,强化其教育功能,才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人性,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魏春雨.营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驰.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划理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4).

[3]刑勇.论大学校园环境的功能及建设原则[J].中州建设.2006(6).

人文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化管理给社会开辟了一个新的工作思路和手段。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环境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网络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才的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企业人事工作也因此由计划体制下组织控制模式转变为市场体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同时,由于网络技术超乎想象的发展,已使网络成为社会上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进而使网络信息化管理成为社会管理工作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趋势。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1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人力资本的管理,即对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使得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才引进、素质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人才外包等。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必须围绕企业战略这个中心来展开,并以“人”和“岗位”作为两个立足点,因此这样的管理内容就形成一种以4P管理模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4P管理模型如以下的图1所示。 该管理模型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人与岗位、岗位与岗位、人与企业的最佳匹配。 2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信息获取渠道小,信息获取速度慢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信息来源渠道不同,过程也不同,不能共享信息,因此信息量非常少,且获取速度极慢。 2.2 信息冗余,资源浪费 由于信息不能共享,因此各单位或企业,包括单位或企业内的各部门,很多信息与资源往往是重复的,造成了信息冗余与资源浪费。 2.3 各管理环节容易脱节,协调性较差,统筹性也不强 由于各管理环节在工作过程中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很容易使各管理环节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造成工作脱节,统筹性差,而且也容易造成管理过程的不规范。 2.4 传统管理手段单一生硬,不够人性化 传统的管理手段基本是以“人”的形式来管理,这种管理手段单一生硬,往往会因为“人”的原因而造成管理效果低下,甚至造成工作上的抵触和损失。 2.5 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 信息来源少、慢、冗余,工作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统筹性差,因此这样的管理工作效率非常低。且又因为管理过于依赖“人”,从而造成工作质量不高。 2.6 培训形式单一,效果差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实施培训环节的过程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活动这样一种固定模式来进行,形式过于单一,培训效果差。 3 网络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网络信息化管理是当今行政、事业、企业等单位业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信息化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1 网络资源可实现共享 网络资源共享可使人们能够按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来获取各种各类的信息。这种功能可让人们方便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2 信息传输速度快,即时性强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而且准确性高,可以达到完整的即时传输效果。因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