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今年财务工作与往年衔接工作有所不同,由于去年我*人员分流的人事制度改革,核定预算工作直到今年7月份完成,还有去年医疗制度延续到今年3月份才正式出台国家医疗补助的暂行办法,这给医疗交缴带来了许多问题,好在我委人员少没有住院人员,医疗交缴工作顺利完成。下面从四个方面总结一下全年财务工作。

1、建立人员数据库工作。

*财政为控制财政支出,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实行工资统发管理系统,建立人员数据库是最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已在10月份完成了增人增资、离退休人员数据处理、减人下册数据上报和信息收集工作,已完成两上两下,目前,只等工资调整和人员变动时再做数据上报和信息收集。

2、银行帐户重新审批工作。

为清理多余帐户避免设立帐外帐,规范统一管理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我*财政根据《天津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审批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进行银行帐户的审批,它是以单位自查为主,进行自查登记和补报登记,这几项工作已经完成,在银行保留了*财政要求应该保留的帐户,并承诺今后不存在错报、漏报、瞒报银行帐户,不擅自开设、变更、撤消帐户。

3、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

清产核资工作是一项定期审核固定资产的工作,这是我从接管会计工作以来第一接触到的业务。这次清产核资工作正适合摸清我委固定资产“家底”,以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全面清查各类财产和债务,并核实人员状况、收入渠道、支出结构等情况进行自查,按规定没有清查出任何问题,为深化财务预算制度改革和加强我委财产监管工作奠定基础。

4、财务年终决算工作。

每年的年终决算基本程序都是一样的,每一年的财务年终决算以后,都对增收节支、帐务处理积累一些经验,同时又发现存在许多不足。今年我感觉在每月的报财政报表的同时,自行设计的科目明细分析报表给我对本月财务分析帮助很大,对控制预算开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足的是在年初立帐时考虑不全面,明细科目还不健全,明年一定注意这个问题。

第二项工作人事劳资工作:

今年的人事工作较去年轻松一些,主要是工作人员信息采集工作这项工作,现已完成建立数据库和软盘上报.为明年人员变动的信息采集工作打下基础。搞好本委工作人员年终考核总结上报,同时做好工资微调事宜。

搞好劳资工作,积极配合*劳动*做好劳动用工合同签定工作,并参加了劳动保障资格培训,并撰写了《在WTO视角的中国社会保险》培训,年底及时将用工情况进行年检。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部门决算; 决算汇审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66-03

根据全国人大提出的要求,财政部自2000年开始自上而下进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十多年来,初步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构建了较完善的财政预算及预算执行管理系统。随着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某省财政厅继推行部门预算系统之后,2010年开始在全省财政预算单位推行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为财政资金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进行财政绩效评价、分析财政资金管理情况的基本依据。主管部门做好部门决算汇审,对提高部门决算信息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部门决算汇审中存在的不足

(一)难以适应财政资金拨款方式改革的要求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厅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拨款,通过财政管理系统,由省财政厅根据预算直接下达指标和额度,各单位按规定使用和支付财政资金。负责各二级预算单位部门决算汇审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厅,不再是财政资金的二级源头,不承担财政资金的转拨,并不掌握和监督所有二级预算单位的适时财政资金及拥有完整的资金信息。部门决算汇总审核的重点之一,包括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和收支余的核对及其分析。在部门决算汇审中,教育厅虽然不掌握相关财务信息,但必须承担部门决算汇审任务;掌握相关财务信息的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分别承担部门决算汇审基础信息的编制单位和省级最终汇审。在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间核对财政资金信息,由于存在二级预算单位数众多、预算资金管理精细化、财务信息不对称、部门决算汇审时间紧任务重等客

观实际,需要安排有经验的专人负责核对大量繁杂的数据和信息,仍然存在反复调整账务和反复核对,带来数据和信息核对不够准确、影响汇总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全面分析部门决算汇总信息,汇审质量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难以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资金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预算和资金管理精细化,资金流变得分散零乱。财政部门决算根据财政精细化管理框架来构建,所有资金有关专项的反映,都要按不同的文号以收支余分别进行连续核算和反映,包括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科目,非税收入对应于所有收费项目及编码的上缴、拨款和结余及其明细。适应国家提倡机关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部门决算中还要反映单位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财政资金开支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相关信息。教育厅所属事业单位,将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及固定资产折旧的信息反映、高校成本和费用信息反映等,部门决算汇审需要汇总、核对和审核的数据与信息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的必要性

(一)财政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合以上情况,目前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成形,新体制下的部门预算系统和财政财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系统为促进精细化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规范性与及时性提供了保障,教育厅决算汇审小组在汇审过程中使用数据库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批量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将零星工作进行系统改进,充分使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信息成果,使之成为决算汇审工作的起点,按精细化管理及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体系的要求,进行规范的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执行管理、核算管理,结合改进工作流程,将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库分析方法进行总结、整理,编制程序并应用到实践中,最终解决每年决算汇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难题。

(二)信息技术利用能满足管理要求

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财政国库管理研究和财政资金管理研究;缺少有关信息技术利用及开发应用软件等方面研究,难以核对财政资金预算、资金拨付预算、资金使用预算、预算资金使用的反馈信息等。通过梳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使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整合财政资金管理各类信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同时促进财政资金绩效分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决算汇审利用信息技术成果需整合提升

为提高决算汇审质量,提高汇审工作效率,教育厅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进行了信息分析和技术整合探索,深入分析部门决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改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同时使用数据库工具处理繁杂而庞大的零星财务数据,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不断改进奠定了基础。按照这种思路和方法,2009―2011年三年间,实现了审核信息从以前的6~7名核对人员减少到2人,核对时间从7~10天缩减到2~3天。连续3年与省财政厅数据一次对接成功。2012年部门决算汇审过程中,充分利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系统的现成数据,结合汇审小组积累的经验,通过数据库分析,提前2周向财政厅提供的数据提出质疑,最终省财政厅认定教育厅的数据是正确的。因此,在以往汇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和思考提升,研究开发比较完善可靠的数据核实分析软件,有助于提高部门决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实现财政资金预算下达、预算核拨、资金使用、部门决算反映与汇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促进部门决算及时完成、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分析等。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数据来源,包括部门预算文件,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上报汇审报表数据等。这些数据核对一致,是保证部门决算汇审数据准确的重要基础。数据整理与核对,包括部门决算汇审前、汇审中、汇审表形成后、汇审表定稿后等流程,实现所有数据核对相符、相关信息准确、与预算批复一致。

(一)部门决算汇审前数据核实

预算与系统数据内部核对。部门预算文件与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部门预算文件、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核对,形成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部门预算文件、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核对不符的数据,各数据来源方核对核实处理。

预算与系统数据下发核对。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与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与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初次核对,形成初次核对数据。下发至各单位,由各单位核对核实,并将核对核实结果反馈教育厅。教育厅根据反馈结果,对于核对不相符数据分析原因,反馈给数据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底稿。

(二)部门决算汇审中的信息核对

编制上报部门决算报表。各单位根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预算文件、工作底稿等会计资料,编制本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形成部门决算上报数据。教育厅接收各单位上报部门决算报表数据后,形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

报表与工作底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工作底稿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形成反馈意见,对于核对不一致信息分类梳理,反馈给信息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中部门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底稿。

(三)部门决算汇总表形成后的信息分析

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厅有关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及信息来源,如存在差异或调整、核实信息,再进行信息反馈、核实处理、上报汇总;所有信息核对核实准确无误,形成上报财政厅的部门决算汇总表和决算报告。

部门决算汇审后工作总结及分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后,通过分析工作底稿、差异形成原因、调整事项整理、核实信息情况,对汇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从汇审总体思路、工作组织、流程设计、实施步骤、工作方法、软件优势和不足等方面,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优化完善。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解决方案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要解决包括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庞大、审核任务重、工作时间有限、工作重复简单、差异情况复杂、审核要求高、汇审质量必须保证等技术问题;实现汇审工作流程化、多用户同时参与、协作中互相牵制、提高汇审效率、保证汇审质量、实现信息共享等目标。

(一)系统开发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应实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财政管理的信息融合,信息技术与决算报表软件的兼容,信息技术与单位账务的衔接,符合决算报表有关反映部门预算执行、预算核算决算一致、财政资金收支、非税收入征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等信息要求;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要求;符合决算报表改革及变化要求。切合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单位实际业务和特点,建立在服务于高校教育经费反映的前提下,覆盖包括财政资金绩效分析、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债务规模变化及管理、三公经费管理及控制等资金支出重点关注信息。

(二)系统模块与功能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主要运用Delphi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和网络技术,开发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要涵盖并运用移动设备、Delphi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实现处理大数据的多维分析、业务处理和存储,提供实时信息以实现准确审核与决策,使部门决算汇审在内部牵制中达到流程化及规范化,实现部门决算汇审报表变化可调整,满足信息源各方需求。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反映的资金为对象,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的财政一体系统和账务系统为资源框架,立足于各方资源的优化整合。系统拟包括任务、录入、报表、审核、汇总、分析、打印、传送等模块。任务模块实现信息管理和分析管理功能;录入模块实现自定义录入、数据录入、数据运算、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复制、数据提取功能,数据提取功能包括财政数据提取、教育厅数据提取、单位数据提取和部门决算系统数据提取;报表模块实现基础数据报表、工作底稿、单位报表、汇总报表功能;审核模块包括审核数据、审核数据有效性、审核数据一致性、核对户数、审核结果查询;汇总模块包括完全汇总、分类数据汇总、单位数据汇总、选择汇总等功能。分析模块包括预算分析、预算执行分析、决算分析、差异分析、绩效分析等功能。打印模块包括数据选择打印、报表选择打印、工作底稿打印、审核结果打印等模块,传送包括数据传入、数据传出、导出Excel、批量传入、批量传出等功能。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模块及功能如图1所示。

(三)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

2013年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包括信息数据传输无纸化,部门决算会审定稿必须要求书面材料,其余所有信息数据传输,通过网络或电子数据上报,在辅助系统形成工作底稿,实现部门决算汇审网络化和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汇审成本;报表编制与财政财务改革政策衔接,既强调报表数据反映真实、支出去向准确、报表分析结合管理、预算执行反映清晰,也加强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财政财务改革政策的衔接。注重更加科学规范的汇审工作流程,建立起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财政改革与管理要求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重视部门决算汇审信息安全,在辅助系统及信息数据传输处理中,对于信息和数据,重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环境安全,保障部门决算数据的安全保密。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部门决算随之呈现新的变化和要求,某省教育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和汇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到预算管理、跟踪预算执行进度、动态监控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将部门决算汇审工作前移,实施从预算到决算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及组成财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行政单位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和有关附表。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点资产、负债、净资产情况的报表,由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内容组成,能够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时点占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和负担的债务情况,以及行政单位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前景。通过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以下信息:第一,行政单位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第二,行政单位负债总额及负债的构成;第三,行政单位净资产情况;第四,通过对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行政单位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第五,对照分析前后期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内容,可以了解行政单位资产负债变化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等等。

2.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由收入、支出、结转结余以及结余分配等内容组成。通过收入支出表可以分析行政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提出加强收支管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3.支出明细表。支出明细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预算支出具体支出项目情况的报表。具体支出项目是根据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确定的,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与、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等部分。行政单位支出明细表,可以提供行政单位支出的具体项目构成及支出结构的信息,有助于加强支出管理。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财政拨款收支的报表,由上年结转结余、本年收入、本年支出、年末结转结余等内容组成。通过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可以分析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收支状况,提出加强财政拨款资金管理的措施。

5.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的报表,属于统计报表。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可以综合反映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和占用、项目投资过程及结果等情况。

6、有关附表。如基本数字表、人员和机构情况表等,用以反映行政单位人员和机构的数量、组成等情况。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行政单位本期收入、支出、结转、结余、专项资金使用及资产负债变动等情况,以及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二)《规则》对财务报告所作的主要调整

1援在行政单位财务报表中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收支情况的核算和考核。财政拨款是行政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加强对财政拨款的考核和信息公开势在必行。同时,为推进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消化结转结余资金,都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情况的考核。

2援在行政单位财务报表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取消了功能分类中的基本建设支出科目。行政单位一定时期基本建设支出的相关情况,无法通过收支分类科目在其他报表中直接反映。因此,设立“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用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援为体现结转结余管理、债务管理等的要求,《规则》规定行政单位“结转”、“负债变动”等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重要内容。

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对单位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研究、分析和评价。财务分析按照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按照财务活动的进程划分,可以分为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事后分析;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

(一)财务分析内容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收入支出状况、人员增减情况、资产使用情况等。与原《规则》相比,《规则》调整并丰富了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增加了对预算编制情况、收入支出状况和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财务分析的内容涉及行政单位财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如下:1.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预算编制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行政单位预算编要要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符合行政工作任务的要求;预算的编制依据、数量指标、定员定额标准等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可靠,收支项目、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收支预算执行进度的情况,实际收支进度是否与行政工作任务的进度相一致,总结收支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剖析影响收支预算执行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序,以及年终单位收支预算的平衡情况等。

2.收支情况分析。收入情况分析,主要是对行政单位取得的收入来源、总量、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收入来源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的各项收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2)收入总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各项收入的计划完成情况、变化趋势,剖析增收或者减收的具体原因,研究提出加强收入管理的办法和措施。(3)收入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收入的构成情况。如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其他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比重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揭示各项收入构成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收入分析,能够及时总结收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收入管理工作,保证收入预算的实现。支出情况分析,主要是对行政单位支出总量、结构、范围、标准和效益进行的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1)支出总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支出预算的完成情况和变化趋势,剖析超支或节支的具体原因。(2)支出结构分析,一是分析单位总支出中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原因。二是分析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基本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原因。三是“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的原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分别占“三公经费”的比重及其变化的原因等。

(3)支出范围和标准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有无超范围、超标准的支出,有无违反规定的开支项目,有无挪用、坐支等情况。(4)支出效益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讲求较好的经济效益,资金的投入是否取得了相应的业务工作成果,是否坚持了勤俭节约的原则,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对预算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等。通过支出分析,能够及时总结支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支出管理工作,保证支出预算的实现。3.人员增减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人员有无超编现象;内部人员结构是否合理等。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工作安排和省、市政府的安排,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37号)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办〔〕5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豫政办〔〕112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文〔〕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政府决定,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将于年1月至年6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为确保我区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

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

建立全区行政事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此基础上。

实施动态管理,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

为财政部门编制年及以后年度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发明条件。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财政四)完善管理制度。对于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

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上。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

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年12月31日

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

1.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由行政事业单位填报相关数据。2.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

三、工作原则和方法

由各镇办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开展。区直各部门依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区资产清查办)对区直部门和各镇办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统一汇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依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方法、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原则。

(一)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

然后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各部门(单位)向区资产清查办报送的资产清查结果演讲,自查。应当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演讲。参与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由区资产清查办统一招标确定。

(二)经过清查后的固定资产。

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健全账卡。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认定。资产清查结果核实、资产损溢认定等方面的具体权限,由区政府根据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做好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富清查和完善制度等项工作。具体方法如下:根据《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法》豫财办资〔〕49号)有关规定。

(一)准备阶段(年1月25日-2月10日)

1.拟定我区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文件。

2.组织征订资产清查工作软件和印制资产清查报表及有关资料。

组织召开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3.成立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及办公室。

制订资产清查工作方案,4.各镇办成立资产清查工作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布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5.参与市财政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做好对区直各部门(单位)和各镇办的业务培训。

(二)实施阶段(年2月-6月)

认真进行清理清查。1.部门(单位)自查(2月-3月)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法》要求。

各行政事业单位将自查结果连同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演讲一并报区资产清查办公室。4月20日前,2.社会中介机构专项审计(3月-4月)中介机构专项审计工作与部门(单位)自查交叉进行。区本级和各镇办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的中介机构由区资产清查办公室统一招标确定。4月10日前。各单位将审核后的清查结果和专项审计演讲汇总上报区资产清查办,同时将固定资产建档建卡,输入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3.清查结果汇总上报与部门(单位)建章建制(4月-5月)

1各级资产清查办逐级汇总上报清查结果。各镇办、区直各部门(单位)务必于4月20日前将清查结果报区资产清查办。

建立完善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2各部门(单位)根据资产清查工作情况。明确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

4.组织验收检查与上报市清查结果(5月-6月)

1区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单位资产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固定资产建档建卡情况及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情况等进行验收检查。

2区资产清查办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数据进行审

按时向市资产清查办报送全区的资产清查结果。核、汇总、分析。

(三)总结阶段(年6月)

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召开资产清查工作总结大会。由区财政统一向中介机构支付。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区政府建立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负责资产清查的日常工作。各镇办都要相应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切实加强对资产清查工作的领导。区直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负责实施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清查。

(二)精心组织。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动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各自实际制订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肃纪律。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在资产清查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得瞒报虚报,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专项审计演讲等鉴证材料,严格履行失密义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置。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

1.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片面的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单位的财务收支工作,与自身业务职能运转关系不大,因而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阶段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不大,资金、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制度落实执行不够严格,甚至是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了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现象。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很少涉及经营业务,因此预算工作的内容主要是现金预算,即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需要对资金运行状况所进行的预测。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上,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预算管理目标责任分解不细致、执行力度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的规划控制作用。

3.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离不开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支持,这也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但是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对财务信息系统建设重视不足,未能充分借助财务信息平台实现财务管理上的凭证录入、报表生成、明细账查询、对账以及财务分析等功能,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重点应该通过完善各项工作基础,尤其是管理制度、财务监督等方面采取措施,可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财务管理基础性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上,首先应该全面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充分发挥财务效能方面的作用,积极支持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开展。其次,应该细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账户管理、凭证票据管理、帐表管理、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财务分析等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及职责,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整体按部就班、规范有序的开展。

2.细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管理上,重点要确保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将中央拨款、地方拨款以及经营收入等各项收入全面纳入。其次,在预算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应该注重优化预算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对待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严格实行计划管理,确保预算管理涵盖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的加强预算执行的监控,可以对预算绩效情况分析,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效果,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上,首先应该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与账簿数据平台、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财务会计综合业务系统等信息平台统一整合,形成具有财务会计凭证录入、账目审核、查询等基本财务会计职能的信息系统。其次,应该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深度开发,尤其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财务数据实时动态监测方面,依靠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事前预算控制、事中监督以及事后改进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整体水平。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及时总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这对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应该重点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管理绩效审计两方面开展实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面,主要是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人的离任审计与实时审计,及时总结在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经济责任问题。对于管理绩效审计,要确保涵盖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应该积极配合外部财政主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专业会计事务所等外部审计力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