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doi:10.14033/ki.cfmr.2017.3.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80-03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工作,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在临床医疗服务当中,相关医疗设备、器械及物品都需要经由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以及包装等一系列处理,方能再度投入使用,而消毒供应室在其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1]。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当中,PDCA循环开始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实施,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予以持续性改进,提高其工作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围绕笔者所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4年7月-2016年6月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探讨PDCA循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人员13名,均为女性,年龄30~53岁,平均(40.4±4.2)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消毒员3名,工人2名以及工勤人员2名。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7月-2016年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

1.2 方法

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始实施PDCA护理管理,2014年7月-2015年6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而2015年7月-2016年6月则是基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PDCA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护理管理计划的制定(Plan) 加强对临床科室的走访巡视,发放临床满意度{查问卷,了解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及相关建议,采纳合理化意见。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予以有效改进和完善,进而制定完善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计划。提高职业防护力度,并将其全面落实于各工作环节当中。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的同时,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保证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制定严格的查对制度并予以有效落实,保证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完善医疗器械、设备及物品的消毒技术水平,彻底予以清洗和灭菌,保证包装质量,确认合格后方可再度投入使用[2]。

1.2.2 管理计划的实施(Do) 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着重加强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准备防护用具。加强手卫生管理,制定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办法。规范化执行医疗设备、器械以及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操作,优化回收流程,设计专门的污染通道和出入口,由专人进行管理,严格予以清点、核查和分类,经过清洗和消毒后,检查清洗效果。加强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检测合格后进入无菌间,正确予以分类,固定其位置,清楚予以标识。抽样检查消毒及质量。加强细菌学检测,对重点区域加以防护,提高灭菌质量。根据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积极询问患者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意见,对于当前管理计划当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予以改进和完善,并对接下来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予以严格的监督检查[3]。

1.2.3 严格的监督检查(Check) 加强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监督和测评,从多个侧面了解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完整予以登记和记录,总结每日、每周、每月以及每季度的工作,阶段性进行检查、整改,并总结整改效果,实现循环管理,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

1.2.4 持续性改进和处理(Action) 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总结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计划的实施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持续性改进和处理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计划。将新计划再度投入到“实施”“检查”以及“处理”的过程中,实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持续化改进,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和质量[4]。

1.3 观察指标

(1)PDCA循环应用前后的消毒供应室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包括医疗器械管理、环境管理、清洗和消毒质量以及包装质量等几项内容。(2)PDCA循环应用前后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分别选取PDCA循环应用前后各150件经过清洗、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以相关物品,检测其质量。(3)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分别对PDCA循环应用前后各30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PDCA循环应用前后消毒供应室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PDCA循环应用前后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PDCA循环应用前后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比较

PDCA循环应用前合格141件,合格率为94.0%;PDCA循环应用后合格148件,合格率为9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PDCA循环应用前后临床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

PDCA循环应用前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85.3%(256/300),PDCA循环应用后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6.0%(288/3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医院医疗活动当中,应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标准,优化护理管理操作流程,实现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持续性改进,提高工作质量,有效预防院内感染,保障医疗安全[5]。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集中处理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保证其再度投入使用时的安全性。提升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和包装质量,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呼吸管路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物品的合格率,着重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通过“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等一系列流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在制定护理管理计划、实施管理计划、监督检查以及持续性改进和处理的循环过程中,有效改进和完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7]。

由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进来,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水平,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岗位管理,制定严格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化执行消毒、灭菌以及包装等操作,全面落实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阶段性进行监督检查,整改护理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临床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采纳其对于临床护理提出的相关意见,持续性改进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进而保障临床一线的工作安全,为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8]。

参考文献

[1]秦姣红,徐文娟,朱玉叶.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133-135.

[2]罗翠玲.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7):90-93.

[3]肖爱梅,黄根牙.PDCA循环法在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3):74-76.

[4]周国芬.PDC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优质护理及其质量控制中的有效运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8):62-63.

[5]王丽,牟玲.PDCA循环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外t学研究,2015,13(23):91-93.

[6]何旗群,齐辉.PDCA循环在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69-71.

[7]杨妍婷,段小兰,黄琼辉,等.PDCA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145-148.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的物品处理系统。它在医疗工作中承担着消毒灭菌和无菌物品供应的工作,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也是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

近年来,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关注,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就是在一些中小城市,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一座座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拔地而起,对于每个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来讲可谓是前景如画,同时也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室)选址、设计、布局、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和管理每个环节都应慎重构思。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和流程设计必然要与医院的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科学规范,必须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相关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还能够满足本单位和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持久地为人们的健康提供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笔者着重将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在流程设计及管理的一些心得与各位老师一同探讨如下。

1 流程设计

建立安全屏障,实行隔离措施,是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消毒隔离设计原则,为了自始至终地贯彻这一原则,流程设计必须考虑五种要素:区域划分、屏障设置、人流划分、物流设计、空气净化及气流的设计。

1.1 区域划分:消毒供应中心严格划分为三个区域,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在三区划分的基础上,再划分出工作人员生活区,工作人员生活区属于清洁区的范畴,但应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操作区域分开设计。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区域划分,是依据物品在工作流程中微生物负荷状态的三个级别――污染物品、清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而界定的。三类物品在三个对应的区域内进行消毒处理。

1.1.1 污染区。这是进行污染物品接收和清洗消毒的工作区域。这个区域中的器械物品上存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因而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要求最为严格。

1.1.2 清洁区。已经并且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处理的物品才能进入清洁区域。清洁区域是进行器械包装、敷料整理、灭菌、物品储存、检测等工作的区域。清洁的物品不应存在致病微生物。在清洁区的工作流程中,要防止因人员、温度、湿度等因素而造成消毒后的器械再次被污染。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些相关因素,并完善设计方案。

1.1.3 无菌区。这是无菌物品存放和发放的区域。这里存放的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达到无菌状态。环境条件应符合《医院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环境分类和标准。消毒供应室无菌区为Ⅱ类环境,其细菌菌落标准为:空气≤200cfu/m3,物品表面≤5cfu/m2,医务人员手≤5cfu/m2。

1.2 屏障设置:区域划分和隔离,是依靠屏障设置来实现的。

1.2.1 以双门清洗机和灭菌设备作为区域之间的隔离屏障。在污染操作区和清洁操作区之间,以双门消毒清洗设备为隔离屏障,在清洁操作区和无菌储存区之间,以灭菌设备作为隔离屏障。这样可以使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划分简洁清楚。

1.2.2 建立独立的工作区域、房间作为屏障。可以在操作区和工作人员活动区,分开设立隔离屏障。比如:建立独立的手套包装间,以控制粉尘污染,建立清洁区独立的敷料包装间,以控制棉絮的污染,建立独立的洗车间,在各区建立独立的无菌储存区,建立独立的工作人员活动区等。

1.2.3 设传递窗。通过传递窗进行物品运送,是限制人员流动的屏障方法。

1.3 人流划分

1.3.1 建立工作人员活动区。工作人员活动区属于清洁区,主要用房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浴室、卫生处理间等。

这个区域的设计重点,主要体现在各种用房占有面积的合理性方面。工作人员活动区虽然不是生产用房,但在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对控制交叉污染,防止工作人员受到致病微生物侵害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的区域。

1.3.2 设缓冲间(区)。在2004年修订的《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规范》中,要求出入污染区、无菌区应具备卫生通过条件,宜设计缓冲间。

人员是控制感染的主要对象,消毒供应中心在消毒灭菌工作中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人员是造成污染传播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存在被感染的危险。在实际工作中,人员并不是完全固定在一个专门的区域中活动。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不仅需要对不同区域工作的人员活动范围加以限制和界定,以便控制人员流动造成的污染扩散,还应在区域之间建立缓冲区。工作人员进入不同区域时,必须在缓冲间洗手、更鞋、更衣、通过卫生处理,使缓冲间起到隔离污染的屏障隔作用,以达到控制和预防感染发生的目的。

1.3.3 建立合理的专用出入口。出入口可以起到引导和限制人员流动的作用。有条件时,工作人员出入口最好专门设计,以保证活动区域与操作区的隔离划分,减少人流、物流的交叉。

1.4 物流设计: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物流中心。病房使用后的污染器械、外购的卫生材料、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洗衣房送回的清洁敷料、代为科室灭菌的物品等不同的物品,都有着不同的流动路线和存放地点。各类物品的流动必须符合单向流程的原则,实行物品的分类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所有物资可以分为三大类: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在工作管理中,这三类物品单项流动过程如下:

1.4.1 污染物品。由专用污染口进入在污染区清洗消毒进入清洁区包装灭菌灭菌后的物品在无菌区储存发放。污染布类包装通过污染通路送往洗衣房。

1.4.2 科室送到中心灭菌的清洁物品。通过清洁专用入口或专用传递窗送到供应室清洁区进行高温或低温灭菌传递到无菌室储存发放。

1.4.3 由洗衣房送回的清洁布类。从清洁入口或专用入口进入在缓冲区接收进行初步分类送清洁区敷料间整理,包装进行灭菌处理无菌储存发放。

1.4.4 其他。外购物品、清洁卫生用品进入清洁区设置的库房发放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进入专用库房发放使用。

1.5 空气净化及气流设计:环境洁净度对提高无菌物品生产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消毒隔离管理中,对空气和环境洁净度的控制愈加严格。消毒供应中心(室)对环境洁净的管理以控制生物微粒为主要目标,故应以空气细菌菌落数为空气洁净度的分级和控制的参数指标。管理标准应符合《医院卫生标准》规定的环境分类和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室)必须有空气调节与净化的设计和设备、空气消毒的措施和设备。空气消毒宜采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和过滤系统,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开机30min便可达到消毒要求,可用于有人在房间时的空气消毒。

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m3/h)必须是房间的8倍。可采用正压送风,在各区之间的空气形成压差,空气由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方向。无菌区压力10~15Pa,清洁区5~10Pa,污染区-5~0Pa,敷料间0~5Pa。

消毒供应(中心)室选用的是中央空调送风系统,新风量应为总风量的10%~30%,换气频率10~15/h次。清洁区和污染区工作人员较多,应加大新风量供应。

环境的洁净度还与室内的温度、湿度条件相关联。温度和湿度高的环境不利于无菌物品的生产,细菌容易繁殖。消毒供应(中心)室温度应在20~26℃之间。美国供应室的标准规定是温度在19~23℃之间,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灭菌室和污染清洗室由于使用蒸汽较多,应注意温度和湿度调节的设计。

另外,设备夹层温度不应高于45℃,无菌室相对湿度应在55%以下,才利于无菌物品的储存。

2 流程管理

在现代化的医院中,消毒灭菌系统通常采用集中的管理模式,并建立消毒供应中心来负责医院门诊、病房、各科诊室和手术室器械的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全院消毒灭菌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有利于作业方式的标准化,也有利于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工作流程由七个基本环节组成:污染回收污染分类清洗消毒制备包装灭菌及监测储存发放。

2.1 污染器械和物品的回收:使用科室应及时清除用后污染器械上明显的污物,避免干燥、封闭暂存,尽快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特殊感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和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

消毒供应中心(室)对污染器械的回收工作,是进入病区进行的,回收后的污染器械装放在密封车内,通过专门通道和入口,传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室)。收回的污染器械,物品应及时进行清点、检查和记录,尽快进行去污处理,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减少交叉感染几率。手术室使用后的器械,应从专用入口直接送入消毒供中心(室)。

2.2 污染器械分类:污染区人员专门对回收物品进行分类处理。根据材质、污染状态、科室不同、污染器械在清洗消毒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分类,并记录物品的归属科室、物品名称、数量、工号、日期等,最后采用相应的不同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3 清洗消毒: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方法,即消毒剂浸泡消毒或酶洗,然后在流动水中刷洗器械;另一种是机械方法,即使用清洗消毒设备进行作业,主要程序包括:预清洗主洗消毒漂洗最终漂洗上油、烘干处理。

清洗设备的用水分为软化水和纯净水两种,通过输水管线连接在设备上。一些特殊器械需要配合使用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机清洗或压力水枪清洗。使用过的送物车、包装的容器,也都要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我院采用瑞士进口长尤清洗机和一台单机清洗。

2.4 检查包装:经过清洗消毒的器械,要擦干上面的水迹,进行器械维修和上油保养,再按照临床的使用要求进行装配包装。手术器械还需要再次清点分类,然后逐一摆放到器械筐内进行包装。敷料物品在独立的辅料包装间进行折叠整理。在检查器械时,需要借助放大镜和辅助灯光。使用纸塑包装材料时,则需要使用剪裁刀、热风机进行包装封口。

最后,把所有包装好的物品放入标准篮筐,用装载车送进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并记录所有灭菌物品的名称、物品量、工号、日期等。

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预真空和脉动压力蒸气灭菌器的物品包装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二十九条)。

2.5 灭菌:灭菌是无菌物品生产的重要环节,一般医院中采用的灭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压力蒸汽灭菌,也称为高温灭菌,另一种是低温灭菌,即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甲醛低温灭菌、等离子灭菌等方法。灭菌设备在使用中要有良好的水、电、蒸汽、气体、排风系统等辅助设施来支持。所有灭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物品、名称、物品量、工号、日期等的清楚记录也很重要。需保存。

2.6 无菌储存:灭菌后的物品,经过检查并确认质量合格后,就可以送入无菌物品储存间存放。接收无菌物品时,工作人员需要记录所有物品名称、物品量、工号、日期等。

灭菌物品应存放于洁净的橱柜或存放架上,必须离地20~25cm,离墙5~50cm,距天花板50cm。

2.7 物品发送:无菌物品的发放,是指由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用封闭车,将无菌物品送往各个使用科室的过程。在物品的发送中,需要记录所有物品名称、物品量、工作号、日期以及发放科室等。

从灭菌物品存放区发出的物品不能再退回存放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三十二条)。

以上七个工作程序是物品的一个循环周期,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室)主要的工作流程。每个程序都紧密连接,环环相扣,医疗器械在这个流程中循环往复处理和使用。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给水工程;设计;配水厂

中图分类号: TU821 文献标识码:A

1规划设计方案

某市新城给水工程设计以某市规划设计院所编制的《某市新城总体规划》和《某市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依据,工程设计结合某市新城近、远期发展进程,通过现场实地踏勘了解某市新城供水现状,并对新城需水情况进行预测,以确保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所需的水量、水质。使工程建设与新区发展相协调,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工程近期建设10万m3/d规模的配水厂一座(第一配水厂),远期再建设10万m3/d规模的配水厂一座,并完善整个某市新城配水管网建设。

2建设规模

工程远期2020年新建设计规模为两座10万m3/d配水厂。近期根据某市新城发展状况,结合2013年全运会,拟新建配水厂一座(第一配水厂)。配水管网按20万m3/d设计,结合新城道路建设进程,同步实施。

3技术材料设备选择

(1)水源选择

大伙房输水工程东、西部净水厂供水能力均可以满足规划区用水要求,可以作为本工程水源。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区域内,而东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的东部,距离15km左右,所以从东部净水厂调水方案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与西部净水厂供水相比,都是不可行的,故优先考虑以西水厂做为某市新城的供水水源。 而东部净水厂可以考虑作为第二配水厂的水源。

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东部,桃仙大街以西,全运北路北侧第一条规划以北,4号路以南地块内。

西部净水厂:设计规模120万m3/d,分两期实施,近期(2010年)工程建设规模50万m3/d,远期(2020年)工程建设规模70万m3/d。

(2)配水厂数量选择

某市新城总规划面积57.5平方公里,最高日需水量为20万m3/d,若只设一座配水厂,则存在配水厂出口管径较大(经计算出口管径为DN1500),考虑到某市新城占地面积较大,需水量较大的特点,而作为本项目首选水源的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位于某市新城偏东地块,这样势必带来整个配水管网管径普遍偏大的情况。同时对于某市新城,实施单水源供水,还存在供水安全性差的问题。

综上,结合某市新城给水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两座配水厂一方面保障供水安全,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本项目实施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通过本可研对新城配水管网平差计算也可以看出,按两座配水厂的水源供水方案,管径、流速、水压等技术参数都是较为合理的。故本可研推荐《某市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的方案,在某市新城建设两座配水厂。

(3)配水厂位置选择

在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东北角块内建设

拟建配水厂位置:位于大伙房西部净水厂东北角地块内,与西部净水厂一墙之隔。

优点:

①可将西部净水厂净水车间出水直接引入配水厂清水池内,减少一级提升,节约能耗。

②净水厂与配水厂一墙之隔,便于维护及运行管理。

缺点:

需调整给水专项规划,同时需取得规划部门、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的同意,方可实施。

4消毒方式

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工程规模(10万m3/d)及多年运行管理经验,本工程建议采用液氯消毒。液氯消毒中氯的灭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因为它是体积很小的中性分子,能扩散到带有负电荷的细菌表面,具有较强的渗透力,能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菌内部。氯对细菌的作用是破坏其酶系统,导致细菌死亡。而氯对病毒的作用,主要是对核酸破坏的致死性作用。自从二十世纪初,氯化法就广泛地应用于水消毒工艺。目前,氯化法消毒仍是应用最广的化学消毒方法。

优点:(1) 处理水量较大时,单位水体的处理费用较低;(2) 水体氯消毒后能长时间地保持一定数量的余氯,从而具有持续消毒能力;(3) 氯消毒历史较长,经验较多,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消毒方法。

缺点:(1) 消毒能力没有二氧化氯消毒强;(2)附属设备多。

5配水管道管材的选择

选择管材的原则:首先满足配水安全的前提下,本着节省资金、方便供货、易于施工的原则,结合国内已建类似配水管道工程管材的使用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地形、地质和气候特点的管材?——离心球墨铸铁管。

离心球墨铸铁管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供水行业比较通用的管材,它具有可同钢管相媲美的机械性能,因此球墨铸铁管一出现就得到迅速的推广,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及输油输气管网等诸多行业领域。中城市的应用比例在80%以上。欧美、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开始应用离心球墨铸管,如法国、日本等国家的离心球墨铸管应用比例在85%以上。

球墨铸铁管作为传统管材的升级换代产品,拥有其他管材不可比拟的优点:

(1)球墨铸铁管具有铁的本质,钢的性能:延伸率大于10,硬度小于等于230HB,抗拉强度大于420MPa,具有与钢管媲美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弹性系数;

(2)防腐性好:球墨铸铁管采用内衬水泥或各种树脂,外喷锌涂沥青进行内外防腐,从根本上解决了灰铁管和钢管无法解决的内外防腐问题,使用单位无需采用任何防腐措施,并从根本上杜绝了水质的二次污染;

(3)柔性接口形式,适应性强:球墨铸铁管的连接方式采用承插式或压兰式机械接口加橡胶密封圈,有良好的密封性、延伸性,具有较大的偏转角3—5度,能吸收因地基沉降而产生的应力,避免管道破裂。

(4)安装省时省力:该管材施工十分方便,不受天气影响,不需要复杂设备,土方工程量小,无需工人具有高深的专业技术,安装省时省力,节省了大量的安装费用。

6配水管道单、双管比较

城市配水管道通常沿现状或规划道路布置,主要有沿道路某一侧或双侧布置给水管两种形式。单管布置和双管布置优缺点如下:

单管布置:

优点:

①一次性投资较小。

②施工周期短。

缺点:

需设较多的过街管,由于新区建设的不确定性,故过街管的位置及数量很难有针对性。

供水安全性较差。

双管布置:

优点:

①无远期破路顾虑,分期建设时,可只考虑主要路口预留接口。

②增加供水安全性

缺点:

①一次性投资大。

②施工周期长。

遵照《某市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中对某市新城配水管网布置的规定,本次设计对于断面大于40米的道路,采取道路双侧布管的形式;对于断面小于40米的道路,采取道路单侧布管。

结语

水量预测选取较高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某市新城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水源地与配水厂一墙之隔,可自流进入配水厂,节省能耗。

设两座配水厂,减小配水管网管径,降低管网一次性投资,保障供水安全。

选取经济、成熟的消毒方法液氯消毒。

选取经济可靠的给水管材-球墨铸铁管。

配水管网沿道路两侧双侧布管,避免日后随新区发展铺设管路时,破坏道路。

参考文献

[1]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GB 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S].

[3]GB/T 50265-97,泵站设计规范[S].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食品卫生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食品卫生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食品卫生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食品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召开××市食品卫生工作会议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3.《××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4.*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食品卫生计划总结

内容: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⑴题目:“××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

⑵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量化、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⑶食品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人大、政协及其常委会每年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情况;每年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情况;食物中毒趋势、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食品门店的食具抽检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等。

参考资料:××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㈢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食品安全整治方案

(2003-2005年)

2.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卫生系统2005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卫生局;

2.《转发关于印发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的通知》-市卫生局;

3.《关于印发熟肉制品专项整治卫生要求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㈣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内容:

1.相关规范文件(含各类食品经营单位评分表)

2.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3.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培训情况

4.量化分级情况通报和总结

5.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度及进度表

(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管理量化分级管理≥95%)

6.宣传资料

㈤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3.年度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抽检情况报告

参考样板:

4.《关于印发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

㈥食物中毒控制和报告

1.食物中毒相关文件

―《关于进一步规范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的通知》

―《××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方案》

2.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4.预防食物中毒宣传资料

㈦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

1.食品卫生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㈧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资料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3.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

√“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

√“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㈨食品卫生报表

1.被监督单位一览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

2.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㈩其他相关部门的食品卫生管理情况

1.农产品、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的专项治理。无药物滥用情况,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

(可向农业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2.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和病畜肉上市,已开展牛、羊、禽类定点屠宰。

(可向经贸委和工商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3.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的查处情况

(可向工商部门、行政执法局等了解相关资料)

4.建筑工地食堂管理情况

(可向建委等了解相关资料)

(十一)随机抽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案资料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2.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5.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

6.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如无体检不合格人员,不用填写)。

注意事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卫生监督意见书、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等监督文书无漏项、缺项;

2.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中“经办监督员意见”项监督员必须签名;必须有卫生监督所领导签发;有卫生等级评级结果。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㈠中型以上餐饮业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加工场所(含辅助场所)面积与就餐人数和供应品种相适应,不少于1m2/人、且厨餐比≥1:2。

⑶加工场所按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顺序予以布局。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与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销售熟食或凉菜必须设置专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库房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㈡小饮食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总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厨餐比≥1:2,厨房内设置烹调间与清洗间,推荐肉菜清洗加工与餐具清洗分间操作。

⑶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设置专用餐具清洗间(区),配置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推荐使用热力消毒,药物消毒者备有两瓶以上消毒剂,消毒方法张贴上墙,在厨房与餐厅分别配置餐具保洁柜。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操作台下设置离地20cm以上餐具保洁柜,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墙壁制作吊柜。

⑻销售熟食或快餐必须设置专间,砧板必须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㈢集体食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人增加0.2m2。

⑶不使用燃煤炉灶,使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各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必须设置专门的配餐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㈣小食品商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

⑶食品与百货等其它物品分开存放。

⑷经营冷饮等食品,配置冷藏设施。

⑸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⑹设置纱门纱窗等防蝇、防尘设施和防潮、防霉、防鼠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

⑺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经营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㈤肉食、冷饮、糕点加工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生产场所与生活区分开,有原处理、食品加工、食品存放等生产用房。

⑶工艺流程按原料、配料、加工、包装、成品一条龙设置,车间布局合理,无交叉污染。

⑷操作台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铺贴贴瓷砖。

⑸墙壁铺贴瓷砖到顶,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⑹车间内不得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物品。

⑺配料、灌装、包装车间设置空气消毒设施。

⑻建立化验室,由专业检验人员负责检验工作,检验资料齐全。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自备水源每年进行检测,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原料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加工项目和范围经营。

⑼每批产品均有完整配料记录,可追踪溯源。

⑽得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和滥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

(11)所有食品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㈥集贸市场卫生要求

1.集贸市场卫生管理要求

⑴集贸市场25m内不得有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⑵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和经营品种、规模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

ü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ü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

ü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摊位分区和分类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ü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ü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

ü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5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食品卫生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食品卫生管理员的数量应当与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数量相适应。

⑸集贸市场应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ü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审查制度;

ü对进场食品的检查和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场管理制度;

ü日常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ü食品卫生违规处理制度;

ü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人员能够开展对可疑受农药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蔬菜、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和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应委托有检测能力的机构定期检测。

⑺集贸市场内应当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市场内的环境清洁,维护市场内卫生设施与设备正常使用。

集贸市场应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公示栏,建立食品卫生公示制度,公布食品卫生检查、检测情况,对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进场经营者应在公示栏公告。

⑼集贸市场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站。

⑽活禽宰杀场所应与其它区域分开设置,宰杀场所应集中、封闭,污水、垃圾及时收集、清理。

(11)集贸市场设集中粗加工间,粗加工间设水池、货架、垃圾桶,食品净菜上架销售。

2.市场举办者卫生管理要求

市场举办者应当做好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对市场所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指导。

⑵市场举办者应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进场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档案。

⑶市场举办者应当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约定违法经营的责任,加强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⑷市场举办者应对所有进场的食品进行检查,对可疑受污染的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禁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

⑸市场举办者及其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每天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有:

ü是否按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经营内容与许可范围是否一致;

ü经营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ü是否落实进出货台账制度;

ü禽畜肉类是否经过兽医卫生检疫,并查验检疫证明与肉类数量是否相符;

ü食品进货是否按规定进行索证;

ü生产、加工或经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ü

是否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尤其要对食品加工、经营中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防止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

ü是否有其他违反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

市场举办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怀疑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发现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立即对该食品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认真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必要时报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市场内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

3.进场经营者卫生要求

进场经营者按照规定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进场经营者应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所销售食品的来源、数量、保质期,并定期查验所销售食品的保质期限。

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及加工半成品的进场经营者均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结果报告单。

顾客需要了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销售者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经营食品,要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所销售的食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符合食品标签、标识的卫生要求;经营散装食品,设置防尘罩,配备售货工具和分装食品袋;经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类别内容餐饮业小食店小商店食堂加工厂

度食品卫生管理小组机构人员名单√√√√

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管理制度√√√√

卫生检查制度√√√√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预防食物中毒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

过期食品退市制度√√√√√

制烹调间岗位责任制√√√

粗加工间岗位责任制√√√

洗消间岗位责任制√√√

食品仓库卫生岗位责任制√√√√

熟食(凉菜)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配餐间的卫生岗位责任制√√

包装(罐装)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产品检验岗位责任制√

料卫生许可证√√√√√

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

从业人员健康培训证明√√√√√

卫生检查记录(每月至少一份)√√√√√

食品采购索证资料√√√√√

肉类购货凭证√√√

仓库物品进出货台账√√√

仓库物品记录卡√√√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的创卫资料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食品卫生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㈡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㈣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2003-2005)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㈤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2003-2005)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4、2005)

附件2: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公共场所部分

㈠公共场所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部分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6.

各类型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gb/t17220-1998,ws205-2001)

7.国家标准《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19085-2003)

㈡××市、区政府相关的工作规划、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文件(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关于做好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市**区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上半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7类28种公共场所的体检率、茶具、用品用具、空气质量监测及达标情况等。

参考资料:××市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㈣每年上级布置和自己制订的公共场所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抽检计划和总结

2.2003年**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总结

㈤各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技术指导规范。(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市**类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2.××市旅业客房卫生操作规程

㈥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2)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㈦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2)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㈧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数字相符、包括单位名称、电话、地址、负责人、从业人员数)(对应创卫标准5.2)

1.××区2003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版权所有

2.××区2004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3.××区2005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4.××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公卫表1-3(2003年-2005年)

㈨随机抽取公共场所单位个案10个(对应创卫标准5.2)。

每个单位的资料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发证前卫生监测资料

7.“五病”调离资料

生活饮用水部分

㈠生活饮用水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4)

1.《传染病防治法》

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5.《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㈡××市、区政府的相关文件(对应创卫标准5.4)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区城市供用水管理规定》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7)132号)

2.关于加强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5)098号)

3.关于印发《××市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的通知――××市城市建设局(*城建字﹝1998)90号)

4.××市实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办法――1999年12月28日××市人大通过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市××区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和上半年工作总结。

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⑴基本情况概述

⑵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⑶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⑷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⑸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直接从事供水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水源水及出厂水每年两次水质全分析项目数和合格率,管网水各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每月一次监测的布点情况和合格率、二次供水监测情况等。

㈣每年生活饮用水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上级布置的抽检计划和总结

2.各区自己制订的专项工作计划和总结

㈤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4)版权所有

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㈥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4)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㈦集中式供水企业档案(抽取部分企业档案)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各岗位工作规程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五病”调离资料。

㈧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

**区**街道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数量较多时可选取部分街道)。

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水质检测报告(对应创卫标准5.4)

1、2003年-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结果(每年2次)

2、末梢水7项水质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结果,检测频率为每月1次,采样点按每2万人1个点设置。

3、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抽检结果。

㈩水质全分析检测报告

2003-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检测结果(每月一份)。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

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三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三号宋粗体,正文用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

㈠小型旅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间:客房每层楼设独立的洗涤消毒间(小于30个床位的旅店,可以集中设立),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草间:每层设置独立布草间、每层楼客房数少于10间可隔层设立,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3.洗消池:无卫生间或使用公用拖鞋、脸脚盆的旅店分设拖鞋、脸脚盆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4.客房卫生间洗涤消毒设施:配备面盆、浴盆和恭桶二套清洗消毒用具(不同颜色的洗刷用具),分别用二个独立容器盛装清洁液、消毒药,另备二副不同颜色的橡胶手套和干净抹布。

5.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6.客房内卫生间配备独立排风装置。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布草车符合要求,物品分类存放,干净布草与污物分开,有两套工具(手套、桶、刷等各2套)。

7.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登记本。(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每周一换)

8.客房内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9.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消毒药物使用方法。

10.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1.客房无卫生间的旅店配有易于分辨,标识清楚的脸盆和脚盆。

12.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毛发、无污迹。

㈡小理发、美容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设施

毛巾浸泡消毒桶、洗涤池(或洗衣机),使用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剂对毛巾、面巾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针对理发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痤疮针、眉夹等美容工具。

2、

皮肤病患者专用工具:备有专门理发用具箱,存放供患头皮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齐全理发工具,用后即时消毒,并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3、机械性通风装置:烫发、染发工作区应相对独立,烫发场所设有机械性通风装置。

4、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清面时需戴口罩)。

6.理发刀具、胡刷用后及时消毒,毛巾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毛发、无污迹。

㈢小公共浴室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有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

2.

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3.设置独立布草间,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4.洗消池:使用公用拖鞋设拖鞋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5.

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6.紫外线消毒箱:针对梳头用具。

7.浸泡修脚工具设施: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使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修脚工具。

8.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9.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10.门口有禁止禁止皮肤病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志。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和拖鞋、茶杯的登记本。(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㈣小歌舞厅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吸烟室:设专门吸烟室,内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

3.公共厕所:应设为蹲厕,如用坐厕须配一次性坐垫,设置独立排放到室外的排风系统。

4.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5.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6.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7.含有食品制作的其卫生设施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

《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㈤小网吧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使用一次性杯具可不设)

2.洗手设施:设有供顾客洗手的水龙头,水龙头为非接触式,并提供洗手消毒液。

3.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㈥各项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的卫生清洁按以下步骤进行:

1.备齐各类布草、客用品、清洁消毒工具等,分类摆放,洁污分开。

2.进房后拉开窗帘,开启空调或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

3.撤去杯具、开水瓶、盆桶、拖鞋、烟灰盅及已使用过的布草,倒垃圾,清理完毕后洗手。

4.按规定整理床铺,检查有否污迹和头发,换上干净布草,铺上床罩。

5.

分别用干湿两块抹布按从上到下的原则清洁进出风口、排风扇、电器表面、窗台、家具、门等房内物品;用消毒水抹拭电话;清扫地面或进行地毯吸尘(硬底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注意清除床底和死角的杂物);清洗空调机滤网(每周一次)、换洗窗帘、床罩和毛毯(不少于两周一次)。

6.清洗垃圾桶、烟灰盅,抹干后放回原处;

7.按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清洗消毒卫生间“三缸”。

8.补充应配备杯具、食品、文具、日常用品。

9.对房间整体进行自查,防止疏漏,让房间通风一定时间后关门关窗。

10.对顾客使用过的布草,杯具,脸(脚)盆(桶)、拖鞋进行清洗消毒后备用。

布草清洗和保管工作规程

一、布草(床上用品、毛巾、衣裤)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布草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布草清洗必须做到一洗涤、二消毒、三漂洗晾干、四保洁。一洗涤顾客用过的布草及时收集,清洗干净。

二消毒将洗涤完的布草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浸泡(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浸泡时间来进行)。

三漂洗晾干用水将已消毒布草漂洗干净并放在干净衣架中晾干。

四保洁干净布草存放在有门衣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如送到干洗店清洗的,必须选择卫生状况较好的干洗店,并与其签订干洗合同。保证干洗后的毛巾达到消毒的效果。

四、清洗消毒后的布草必须洁净,无污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布草不得与用过的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布草拿给顾客使用。

六、布草存放必须有专间、专柜、保持干净,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茶具洗涤消毒及保管工作规程

一、茶具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茶具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茶具清洗要做到一洗涤、二浸、三消毒、四保洁。

一洗涤将顾客用过的茶具及时收集,清洗。

二浸洗有茶渍的茶具用药水浸泡并漂洗干净。

三消毒洗净的茶具放在远红外线消毒柜经过120℃20分钟进行消毒。

四保洁干净茶具存放在保洁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清洗完的茶具必须无污垢,无茶渍。

四、消毒后的茶具应该无水干爽,无污垢,无茶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茶具不得与用过的茶具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茶具拿给顾客使用。

六、茶具洗涤消毒必须有专间、两个专用的茶具洗涤消毒池。

七、保洁柜必须每天用消毒水清洁一次,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八、使用一次性杯具的门店要将杯具保管好,不得重复使用。

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清洗消毒工作规程

一、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指的是洗面盆、浴缸、马桶。“三缸”清洗消毒必须要有专人负责。

二、清洗消毒“三缸”要配备二套不同的工具(包括手套、抹布、刷、洗涤剂、消毒药),二套工具之间要有明显的识别并将工具放于不同的桶。并标明使用对象。一套工具用于洗涤消毒洗面盆、浴缸,另一套用于洗涤消毒马桶。

三、“三缸”清洗消毒程序(洗涤消毒时使用各自的工具):

四、清洗:用洗涤剂将洗面盆、浴缸、马桶的污垢清洗干净

五、消毒: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抹拭“三缸”,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六、清洗消毒后的“三缸”表面必须干爽无水、无污垢、无异味。

七、消毒药要严格按照药效来配制,配制好的药物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洗涤工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保持干净。

理发美容工具清洁工作规程

一、供顾客使用的理发美容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二、理发工具、围布必须每天进行清洗,清洗干净的工具无污渍、无头发。

三、理发工具必须做到每客用后消毒。消毒方法可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或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柜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四、配备一套头癣病人专用理发工具,使用后所有工具清洗消毒后再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五、美容用具应一客一换,并用戊二醛进行浸泡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空调器、排气扇清洁工作规程

一、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须加强通风换气。

二、在搞卫生时,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先将窗户打开。

三、在使用空调器的季节,每月检查空调器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及时清洗空调器滤尘网,每月至少一次,空调器滤尘网不得有明显积尘。

四、每周检查和清洁排气扇、送风扇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无明显积尘。

五、经常检查设在室外的新风口,防止异物阻塞新风口。

生活饮用水

㈠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有《卫生许可证》,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7.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8.

水质实验室检测资料齐全,能出示2003年-2005年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资料,检测项目、检测频率、采样点数、检测结果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和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2005年6月)的要求。

㈡二次供水设施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有建立卫生档案(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2.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3.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4.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6.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7.每年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有水质检测报告。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顾客用物品的清洗消毒记录。

5.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6.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7.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9.其他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或者顾客、消费者反映的卫生问题记录簿。

10、化妆品、消毒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5.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6.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8.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二次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记录(每年二次)。

5.清洗消毒后水质检测结果。

6.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7.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8.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10.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市所的上报资料内容

1、各区公共场所单位、集中式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一览表(2003-2005年)

2、各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年公卫表1-5)

3、××市**区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工作总结(2003-2005年)

附件3.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传染病卫生监督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传染病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穿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传染病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冼瑞伦副市长在防控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

内容: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㈢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2.各类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消毒管理办法》;

3.《××市卫生监督所重大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预案》-市卫生监督所

4.××市卫生监督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制度-市卫生监督所

5.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调查处理规程-市卫生监督所

㈣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参考样板:

1.转发关于开展流感和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督察的通知-××市卫生局

2.《关于全市开展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监督检查的通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㈤开展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活动资料

1.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

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传染病防治基本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1

传染病防治经费投入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4

传染病防治执法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5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医院中心供应室

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形成相对独立区域;

供应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生活区,物品运行路线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准逆行;

供应室内清洁与污染物品,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放置,标有明显标记,设发物和收物二个窗口;

清洁区和无菌区应有空气消毒设备;

供应室内物体表面应光滑,不积灰,便于清洗和消毒。

输血器具、敷料、注射器等制作应在专用室内进行。

⑵医院血液透析室

血透室选址、设计合理,周围无污染源,符合设置卫生学要求;

血液透析室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区域,并开设hbv、hcv阳性患者专室;

血透室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血透室应包括:

污染区:患者更衣室、休息室、血透室、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治疗室

清洁区:工作人员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水处理室、清洁库房

血透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血透室内应配备基本消毒设备和措施。

⑶隔离门诊(肝、肠道)

选址、设计合理,应尽量与普通门诊分开;

隔离门诊应有足够的业务用房,以满足医疗活动的需要;

肠道门诊与肝炎门诊应分开设置,不能合用,不得在肠道门诊内诊治其他科的病人;

医务人员和病人应分门进出;

挂号、化验、配药、注射、收费等均应在门诊内完成,做到“五不出门”;

门诊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隔离门诊应包括:

污染区:诊疗室、二三级医院观察室、化验、厕所、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挂号收费、注射治疗等

清洁区:医务人员更衣室、休息室、库房、药房等

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⑷计划免疫接种门诊

接种门诊应设立在底层或二层清洁区内,远离肝肠门诊及普通门诊,并有醒目标志。

接种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做到分门进出,门诊内应有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场所和宣传栏等,并有明确标志。各项规章制度上墙。

接种门诊设备配备:冰箱、冷背包、操作台、登记台、接种器械、椅子、紫外线消毒灯、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等必需物品。

⑸医院检验科(血库)、手术室、内窥镜室、产房、母婴同室等选址、设计合理

室内布局应分为清洁区和检查区,区域划分清楚,不得交叉

区域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和基本卫生设施

区域工作流程应符合消毒隔离要求

污水污物或其他医院废弃物应得到妥善处理,并应遵循有关规定。

2.卫生管理要求:

⑴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

⑵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

⑶有健全的疫情登记制度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

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5%。

⑸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⑹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三、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⑴基本资料:医院名称、诊疗科目及科室设置、人员情况、主要消毒设施、预防院内感染设施、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监督意见书等

⑵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⑶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名单

⑷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⑸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院感消毒制度等。

⑹院感、消毒专业人员的组成及职责。

⑺医护人员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院感消毒知识的培训制度及培训纪录。

⑻医院使用的消毒剂、医疗卫生用品采购的索证制度。

⑼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创卫资料目录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制定计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计划。我院根据社区医院感染发展的需要,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社区医院感染管理计划、质控检查计划、 继续教育计划等,明确提出各项工作要求。同时为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选出需要加以控制的要素,建立工作流程并有效运行,为做好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社区医院感染监控体系。 由主管院长负总责,医院感染管理科、社区部及各相关社区站站长等具体负责实施,每年召开院感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研究布置院感工作计划、实施步骤等重大问题。 各社区站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各社区站的站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主要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 消毒隔离等工作,以加强院感的管理。

建立社区感染规章制度,合理布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社区医院感染控制的现状,针对社区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院制定社区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社区医院感染的预防、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抗生素的使用指导、考核标准、常用的消毒隔离方法等。建章建制为我院社区院感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将社区站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 区域之间标志清楚,切断医院感染发生的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了社区的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管理。

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是做好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要素,我院在社区医院感染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使医护人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任务相适应 。重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参加院感培训,普及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促使社区医务人员加强院感控制的责任心,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行为, 自觉主动地做好社区的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觉采取控制行为以减少医源性传播。

加强教育强调质量的自觉参与。组织医院感染管理讲课,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管理关键流程、医院感染的分类、发生医院感染及发现传染病的报告流程、检查标准, 消毒隔离知识 、各项院感法规 、传染病防护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防止感染的各项无菌操作、职业防护、医疗垃圾的管理、暴露于艾滋病的防护等。从而使医护人员具备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缺陷和自觉纠正医院感染管理缺陷的能力,自觉做好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对社区的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的业务指导,包括: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使每一位医护人员做到合理使用消毒灭菌方法。

做好职业防护的指导: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手的清洗和消毒指征、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及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既控制了院感的发生,也做好了职业防护。指导医护人员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护措施及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结合继续教育,定期对医、护、技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的理论考试, 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管理水平。

做好消毒隔离及工作院感监测

消毒隔离是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工作,我院社区站治疗室、输液室、换药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次,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并每日监测有效浓度,发现异常及时更换。并定期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监测,包括:消毒液浓度检测、工作人员手的消毒、无菌物品等各个方面,控制和消除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发现问题及时 改进,做到预防为主。

开展前瞻性研究

重点放在发生特殊感染的病人和高危人群、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人、手术后、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老龄等,做好他们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对前来就诊的患者,逐个做好登记,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做好防护工作,并采样送检,以便及早发现社区传染病患者,使其得到早期的治疗,有力控制社区感染的流行。

规范操作

在工作中按照医疗:护理操作的工作流程,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有效地避免医院感染管理发生。

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

采取请专家、主任讲课等形式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认识和自觉性。

加强手卫生工作

今年,卫生部出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时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进行指导,使医务人员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切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实施医疗废物全程管理

根据《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施行对医疗废物的全程管理。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发生泄漏的应急预案等。医疗垃圾做到了专人回收,医疗废弃物在站内放置不超过48小时。使用锐器盒放置针头,有效地预防了锐器伤 。回收时,做到登记齐全,社区站与回收人双签字,有效防止了医疗废弃物的外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