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1.提升产业融合的责任意识以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发展经济是各地政府的职责之所在系,也是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应负的责任,因此,政府和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均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全力积极维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文化上的传承。这样一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本地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这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对于诸多农村地区来说,其区域之内特色文化产业往往积淀相当深厚,文化产业传承的任务极为艰巨。要相积极传承特色化文化,不仅要注重于保护,而且还应当对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实施更为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赖于市场化的运作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积极做大与做强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如此才能为文化产业之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鉴于此,各地方政府均应在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经济责任意识的带动下,全力支持与引导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2.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产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就在于特色化。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致力于发挥特色,展现出优势,这就无法离开政府的积极指导与规划。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性支持能创设出一流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情境,从而营造出肥沃土壤,落实文化产业经济今后发展的趋向,提升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凝聚力。各级地方政府在当地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当着力体现出规划、引导以及管理等各项职能。要在实施充分调查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依据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依据本区域的特点以及优势,健全完善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农村文化产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特色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要做到以绿色文化产业观为主导,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3.推动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以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活力

持续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当然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所提供的各类农业产品具备了质量不高、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由此而导致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欠缺活力。文化产业经济能够为现代人直接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消费品,所以,要求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应当扎扎实实地立足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的创新性开掘,以目前已有的农村文化资源为前提,积极开展文化再造,满足持续变化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要按照消费需求所出现的新变化,运用产品创新以实现产品与服务具有适应性、超前性以及高质性。适应性主要是指应当观察市场的变化,让产品能符合广大客户的切身需求。超前性主要是指具备战略的眼光,所生产的产品不仅要具有区域文化的特色,而且还能引领当前的时代潮流。高质化主要是指要合理地融入现代新元素以及新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做到以质取胜。在农业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中,还应当适时从政府主导往市场运作进行转换,从而真正落实文化产业经济所具有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农业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全面鼓励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共同来经营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并且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到文化产业经济市场之中。

二、结语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是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带头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为搞好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引导,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破除文化只是一种事业、只能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传统观念,要告诉农民什么是文化产业、怎样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要认识到文化产业是精神产品的物化或精神化的物质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盈利为目的,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有确定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把农村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是整个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再认识,是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在正确认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真心实意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思想,自觉通过及时而又准确的新闻舆论,宣传党和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法令,帮助群众从当地实际出发,挖掘、培育和发挥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报道农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事例,传播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引导农民在实际运作中作出正确的判断,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发展,走好以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二是要认真抓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专门人才的培训,激励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农村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使之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就需要着力培养一批懂农村文化产业、热心于农村文化产业、善于用新闻舆论宣传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记者和编辑。为不断提高他们的报道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关单位就需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考评、奖优罚懒、科学管理;组织他们加强学习,严格要求,在实践中发扬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那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同志,要理直气壮地把荣誉和物质奖励给他们,让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名导演等人才脱颖而出,使之成为新闻战线上宣传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的带头人。

三是要深入实际,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增强新闻舆论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同志很早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早在1927年,他为了回击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责难,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农村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确指导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况、了解新闻线索,才能掌握更多的新闻素材,也才能不断提高其本身的思想水平,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新闻报道指导性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面对能帮助农民扩大增收空间的这一“朝阳产业”,新闻工作者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广泛了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采取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的科学方法,下工夫抓准运用文化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的最佳宣传点,使关于农村文化产业方面的新闻报道既真实可信、切合实际,又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所反映的问题既能回答群众所急、所难,更能做到帮助群众所需。

四是要把创新作为搞好农村文化产业新闻舆论宣传的动力。创新是一切事业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生机勃勃,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要搞好新闻舆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和引导,使所宣传的东西能把党和政府的意志同农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使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结合起来,实现其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引导的根本功能,也必须坚持创新。

首先要创新宣传报道的内容,满足群众对做好农村文化产业各种信息的需求。因为,在农村发展新型产业,农民担心的不是党的政策,怕的是不懂行情、不知方法、投入打水漂。如果新闻工作者能正确运用各自的阵地,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对各地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增收致富的好经验及时宣传,对各地农民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搞好文化产业的做法及时推广,正确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抓好文化产业照样能抱上“金娃娃”,并且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就会自觉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有的乡村通过搞好寻根拜祖活动弘扬中华文化的做法,通过宣传农村美丽的山川河流、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朴实的民风民俗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做法,通过搞好革命根据地的保护和开发组织红色旅游的做法,利用民间表演艺术和民间工艺开发农村文化产业的做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组织好乡村旅游,效果更明显。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收入中农村旅游收入占5%~10%,我国近些年乡村旅游收入已使2000多万人脱贫。为此,新闻工作者就要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告诉群众,将各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出去,把那些不断发展变化的充满生活气息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好新闻宣传出去,以满足群众的需要。

其次是创新报道的表现手法。因为,好的内容必须要通过好的表现手法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下工夫提高自己的采写与编辑技巧,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多样的题材、一定的版面、不同的栏目进行宣传。如《河南日报》不断推出靠农村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中也经常介绍先进文化产业为群众打开致富之路的经验,《河南商报》开设的《乐游天下》专版中开设了“美景推荐”、“乡村旅游大篷车”栏目等,不仅形式活泼、信息量大,而且也强化了报道的深度,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五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对于农村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要使之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产业,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坚持用新闻舆论加强对提高农村文化产业认识的引导,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项目选择到科学发展的指导。为做好这项工作,使新闻舆论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报刊社、电视台与电台等媒体还应组织有关人员经常在一起进行学习与交流,定期进行总结,必要时还可请相关报刊社在一起共同探讨,或请上级有关部门设立相关新闻奖项,以鼓励记者、编辑及媒体不断提高为农民群众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增加经济效益服务的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农村 文化建设 文化生产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党和国家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生产和生活观念相对落后的农村,要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同时,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

一、文化生产力相关理论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状况也不同。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生产力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早在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就提出有关文化生产力的理论。他认为,“教师、作曲家、音乐家、医师、法官和行政官员也是生产者……他们生产性比养猪的、制丸药等生产者的生产性要高的多”。[1] 李斯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文化生产力的概念,但他反复强调精神力量和脑力劳动者的重要性,这对重视发展文化生产力有一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是人借助生产资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思维能力,在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中进行的,没有生产力的生产是不存在的。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并且是整体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物质形态的特点;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虽然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但是不可否认,文化生产力也具有鲜明的物质性。文化生产与其他生产一样,是一般的实践活动,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借助一定的工具,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马克思对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生产力的区分和描述,实质上更突出了文化生产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竞争时代。文化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理论界不同的学者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研究的理解也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李德顺教授认为,总体意义上的文化生产是指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生产渗透于三大生产之中,是他们的共同内容和构成。因此,文化生产力是“创作、制造文化产品以及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3]

二、农村文化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文化生产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原有文化生产力中更适合于在农村地区发展、推广的那部分文化生产力,是整体文化生产力中与“三农”联系紧密的那一部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传统观念的更新,有利于文化中所蕴涵的潜在优势的发挥,将进一步协调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宏观布局,构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与运行机制,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滞后的现状。[4]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民群众,改变人民群众的落后观念,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袭。通过不断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生产出大量积极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而不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和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文化生产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文化生产力必然会在创造精神价值的同时,不断创造出可观的物质价值和社会效益,导致旧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模式、经营管理及领导决策等方面均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即集中力量发展物质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努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从而使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得到解决,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文化生产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更是人自身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文化生产力突出体现了生产力构成中的人本思想,更直接更充分地反映了“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文化生产力集中体现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科技知识与智能含量的作用,体现了文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依托之根,体现了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前进的关键性因素是人。[5]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活跃农村文化氛围,才能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落后的观念,增强农民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促使农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更要着力于统筹城乡文化的发展。学者们认为,由于教育资源、农村精英从农村流失,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是简单的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从深层次提高农民政治、文化、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满足程度。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有针对性地弥补农村文化的不足,增强农村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逐步缩短城乡文化差距,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自信心,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农村的活力,进而增强农村的凝聚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重点和要求

(一)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树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的观念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引导人民群众不断进步。但在社会实践中,经济对文化的支撑作用、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的支撑作用、文化产业对文化的支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落后的观念,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事业与产业的统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体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而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需要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同时,必须加强农民主体意识的教育。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是主要的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而政府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因此,培育和建立农民的主体意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文化产品要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联系农村实际情况,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使农民真正认识到自己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从而调动起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农村传统文化为平台,勇于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村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发展空间。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生产力发展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立足于传统文化上的挖掘与创新,农村文化才会有活力。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更多体现出农村、农民特色,体现出地域特征。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出新的岗位和职业,帮助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身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而且还会提高农民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重视科技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从整体上看,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业生产的职业技能缺乏,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制约。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6]因此,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而提高农民素质,一靠教育,二靠文化。积极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用农村和农民拥有的最实用的资源和手段来武装和充实农民的头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改变观念,加大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文化站建设;提供反映农村生活、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积极搞好“三下乡”活动,向农民提供科技指导;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文化资源网络,利用城市文化、出版、教育、体育等资源,对农村形成多层次、全方面的辐射。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是当务之急。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26-1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3]李顺德.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N].人民日报,2005―2―17(8).

[4]李新市.优化文化生产力布局的新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06,(6).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论证了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第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三,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输送“能量”的特殊功能,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我国整个体育事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当前,我国九亿农民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进,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是新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晶与归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使农民更好地投身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比其它产业要高得多。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三、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纽带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体育事业起点低等现有国情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路途坎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其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

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联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农民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挫折问题的排除。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说是和谐的,同样,没有体育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亦不能说是全面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培育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体育产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农村体育产业的贡献值微乎其微。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冰山的话,现在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掩藏在水下,属于潜在的市场。能否把潜在市场激发成为现实的市场,不仅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农村体育产业开发工作。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推进农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加快农村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增值,促进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腾飞。

总之,我国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艳丽,王亚男.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7(6):70-72.

[2] 吴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体育思考——广东东莞发展农村体育的启示[J]. 贵州体育科技,2008(1):26-28.[3] 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6):35-36.

[4]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众体育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85-386.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有文化是现代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生活在130多年前的马克思认为,农民具有小农意识,意指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观念保守,但是,那时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都很低,没有形成明显的二元城乡文化教育。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1858年在《政治经济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以及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提出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述。他们认为社会生产力和“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发展,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5]。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具备个人能力的基础。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民就业素质、经营素质和其他素质的高低,在现代社会,农民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或经商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否则,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然而,中国农村文化教育水平仍然较低,还有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在全国49000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2%,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5%[6]。另据刘梅珍[7]的统计分析也表明,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专以上程度仅占1.06%,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学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实证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与就业收入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就业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多,容易获得较高的职位和相对稳定的收入。周亚虹等[8]通过对苏北农村400多个样本家庭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职高教育对于家庭收入的提高有着显著影响。对一般农户而言农村职业教育的平均回报约为1400元,平均回报率约为27%。有成员接受了职业高中教育的家庭年收入的年回报为1700元左右,比一般农户家庭的平均回报要高出约300元。农村职业教育确实可以极大地增加其家庭收入,即农村的职业教育有较高的回报率。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农民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农业GDP就增加0.76%,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就增加1.5%~3.2%[9]。这是由于文化程度高的就业者,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强,其收入增长速度也比文化程度低的就业者快,高文化程度的就业者会得到较高的回报。懂技术是现代农民实现就业增收的保障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造成中国农民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10]。张选厚等[11]对陕西省西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有职业农民队伍(按照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性收入,常年在家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存在“1高2低”的问题,即高龄老化,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差等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等都对农民的技术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现代农业具有比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劳动可以取得比传统农业高得多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技术装备的产业,即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懂得农业生产技术。否则,不懂技术的农民将无法成为合格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3]所指出的现代农业显然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实现增收重要途径。但是,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工资收入仅为城镇就业者人均月工资的一半左右,劳动小时工资水平更低。20世纪90年代,扣除物价因素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基本上没有增长;2004-2007年外出农民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增幅比同期城镇职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率低3~4个百分点[12]。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外,主要是由于农民工的就业技术能力水平低,城镇的苦、脏、累、险和劳动强度大的工种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工承担。但是,如果农民工具备有文化、懂技术,掌握一技之长,那么,其务工收入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公布的北京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明,由于技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供不应求,因而工资上涨很快,数控机床操作工种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年收入分别从5万元增加到14万元;加工中心操作工种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年收入分别从5万元增加到13万元,高于一般管理岗位[13]。南京市统计局相关研究[14]也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中(土地、投入、教育),教育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位居第一位,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劳均总收入增长0.697%;从收入的产业构成看,教育是影响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增长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对农业收入增长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农户家庭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综合文化程度)每增加1%,劳均非农收入增长1.5%;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3%。会经营是现代农民实现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在家务农或外出务工,虽然可以增加收入过上小康生活,但是,如要进一步增加收入过上富裕的生活,仅靠务农或打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或创业经商。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公布的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明,中、高级经理人员的工资价位也较高。如财务部经理、劳动人事部经理、销售部经理的平均工资水平高的突破了12万元,总经理突破23万元。专业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也是工资上涨较大的群体,计算机软件主管、财务主管、劳动人事主管、销售主管、广告创意人员、保险精算员以及国际货运营销员、进出口业务员、银行信贷员、保险业务员、证券业务员等,年收入高的都在11万元左右,外销员则突破了22万元[15]。20世纪80、90年代就已有农民工回乡创业,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12]对301个村和百县的抽样调查表明,2006年回乡农民工3.6万余人,占外出农民工16.2万人的23%,回乡创业者占回乡农民工的13.8%。在对3026个回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中,2006年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有1184人,占40.7%,属于谋生型的创业,即使是这样,其中45%的收入要高于外出打工的同乡年均1.47万元的收入,能够过上比留在城市打工更好的生活。另一类是通过创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从收入上看,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有39.9%,有21.7%的人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其收入水平高于很多城市居民的年收入,还有超过10%的人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有了殷实的经济基础,就为实现自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型农民论提出的背景

就业增收需要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有2个:(1)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挖掘农业生产的内部潜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向高效农业内部高端产业链要效益实现增收;(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的领域和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向非农产业就业,实现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但是,无论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或者是向非农产业就业,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收入长期无法增长的事实表明,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原因外,最重要的还是农民文化程度低、缺少就业技能、不会创业经营。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调查表明,技术工的年收入是普通工的3~5倍。现实的情况是农民创业经营的收入高于外出务工者,外出务工的收入又高于在家务农,因此,现阶段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受教育水平对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已经被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所证实。澳大利亚经济学家侯赛因(Hossain)对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回报率进行了测算表明: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能带来私人收益,而且还能产生社会效益,有助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国内学者辛岭[16]运用明瑟(Mincer)模型说明农户教育投入确实能给农户带来收益,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农民增收1.77%。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现代农业以现代技术装备和生产条件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经营,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现代产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为此,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经营管理能力。但是,目前中国农民绝大多数还是缺乏发展现代农民应有的文化、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养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当前,农村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农民目前的综合素质比较差,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民只有提高素质,分工分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战略任务才能实现;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才会对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有高层次的要求。农民家中的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不但与其收入有关,也与其文化素质有关。高素质的农民多了,自己就会主动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并积极参与。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中各种矛盾、利益冲突增多,需要培养出一大批符合要求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稳定的中坚力量,配合党和政府消除一些不稳定因素,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安定。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7]。

新型农民论的主要内容

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同志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放在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随后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8]。由此提出“新型农民论”的思想。“新型农民论”思想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商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文化是基础,懂技术是条件,会经商是要求,相互联系共同组成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是新型农民的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收入问题。现阶段农民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既可务农、务工也可经商。有文化是懂技术和会经营的基础,只有提高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和经营能力。只有文化和技术才可以拥有体面的工作;只有文化和经营素质才有能力经商。因此,要实现“新型农民论”的要求,首要的工作是提高农村的义务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早在在2003年,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特别注重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教育培训等;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为此,农业部于2003年开始为大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民文化素质培训工作。为提升基层农村的文化教育质量和建立长效机制,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又指出:“加快构建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为确保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培训经费问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继续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为解决中国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二元结构问题,2010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补充一批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教师;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校长研修培训;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使全国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该《纲要》还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问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接受教育予以资助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全方位的农民文化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为确保培养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提供了制度保障。懂技术是新型农民的条件古人云:“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可以说是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农业,只有掌握一定文化和技术素质的农民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接着,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继续指出:“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中国人多地少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从而实现就业增收。国家统计局2012年4月27日报告: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1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但是,要实现有效转移就业的目标,首要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技能。然而,中国大多数的传统农民缺少的正是从事体面劳动的职业能力,造成无法有效转移就业或即使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但其从事的大多数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从而造成务工收入低,无法实现小康生活的水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累积的效应[19]。要彻底改变传统农民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技术技能,就必须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此,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又提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只有掌握了从事非农产业技术技能的新型农民,才能有效通过转移就业,在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上,得到较高的务工收入,实现小康生活直至宽裕生活的目标。根据《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在收入方面,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长21.2%。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要求中国农民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虽然务工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过上小康生活,但是,要过上富裕型生活水平的目标,必须依靠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通过创业来实现。黄敬宝等[20]的实证研究表明,每个农民创业者的平均年利润是7.37万元,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即农民创业者的收入是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4.3倍,创业活动为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农民创业作为减贫增收、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扮演着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角色,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多数农民都有创业的意向,学会经营是新型农民实现创业的必然要求。中国农村广泛存在的双向创业是农民创业的2个方向:(1)在家从事农业创业,市场运作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价值链的高端和实现价值的平台,现代职业农民要提升务农的经济效益必须学会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2)进城从事非农创业。现在,农民创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民创业优势在于对农村创业环境很熟悉、大多数有打工经历,创业条件更充分;而且机会成本小、风险易控制。劣势在于知识比较缺乏、视野不够开阔、信息相对较少、创业形式传统,创业及其发展的空间较小。罗明忠[21]调查研究认为,农民创业者认为市场拓展和管理能力不足其创业的主要障碍,技术帮助是农民创业者期望得到的帮助之一。事实上,对于农民创业者而言,缺乏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与管理等。因此,要培养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除了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外,还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2]。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以全面提升新型农民从事市场经营的能力和经商管理的水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主要政策内容新型农民论的政策内容主要包括(: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支持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2)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3)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好权益保护,进一步完善农民外出就业的制度保障(;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5)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6)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加大城市人才支持农村的力度。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明确指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免费进程。”因此,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民论”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相应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