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题式教学论文

专题式教学论文

专题式教学论文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从教学目标来看,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同时,开设选修课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不同学生间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使用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要求是选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学目标上看,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有的选修课侧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有的选修课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在必修课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和提高是对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从教学方法上看,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所以,选修课需要特别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是对选修课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呈现的“专题”特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实施专题式教学提供了保障。主要原因在于此教材的“专题”性特别突出。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以某个领域的“上位”文化知识作为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专题”。首先,选修教材内每个单元的文章都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解释。他们不仅在文章选择上相互补充,而且在专题内容也相互补充。例如,选修教材《天工开物》两则《稻》和《冶》中介绍的是古代的科学技术,而“相关读物”是《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个片段《麻叶洞天》讲述的是科学探险,从古代的科学技术到现代的科学实践,形成了内容的互补。其次,教材在每个单元内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学习材料。使得专题能够纵向深处发展。例如,在选修课“佛理禅趣”中,在阅读指南中提供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盐的关系等相关辅助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选修课中讲述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使得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得到纵向的深度发展。

三、专题式教学中“专题”的选择和确立

所谓专题式教学,指的就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讨论。所谓的“专题”既不是简单的知识点,也不是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它是在教材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这种“专题”不仅是教学的切入点而且是各种语文能力的整合点。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之部”中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向”。根据这个专题,可以设计的教学专题是“具有特定意象词语在古典诗歌中的使用”,学生通过这个专题,不但可以了解到有关“意象”的各种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自己语言表达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实施专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程内实施选修。所谓选修,其实就是学生对专题的选择。因此,实施专题式教学既有教师为学生选择的专题,也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专题。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教学任务、问题和相关材料确定自己喜欢的、符合语文发展需要的一些专题。

四、“专题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1.从教材中选取合适的专题。如果把选修教材比喻成“大餐”那么,选择专题就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味道”,作为语文老师,可以考虑从教材中选取可供学习的专题。例如,“儒道互补”这个专题,这个专题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专题,它不仅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而且没有“儒道”知识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分析两者的互补也是勉为其难。因此,教师在选取这方面专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恰当的“专题”。2.细化专题内容。如果一个专题所设计的知识面非常广,那么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解。这时就要采用细化专题的教学方式将所要学习的专题进行细化。教师在细化专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专题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块的专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专题进行学习和研究。3.依托文本,融汇专题内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托于文本的,这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途径。通常是以一个文本作为基础,然后选取其他的相关材料作为辅助,通过采用穿越式的方式步步深入,由一点而引发整体,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与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层层深入地了解专题的概念和内涵。

五、专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防止学术化。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都编写的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如果我们把选修课当成学术课来学习,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混乱、学习压力增大,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专题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切合可行的专题,便面出现学术化的教学模式。2.密切联系必修课。必修课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选修课一定要联系必修课,把必修课作为选修课的基础。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利用原有的必修课的基础知识来理解和掌握选修课中的知识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重温必修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还不会让学生因为选修课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的兴趣。3.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专题的选定,而且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专题内容进行吸收和理解,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专题课上得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六、结束语

专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学号召,积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及专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专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鲁文地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丽媛.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张景婷.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5.

[3]原喜娟.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41-03

随着当今社会对专业性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我国自身国情需要进行各层次人才教育的改革。在这种大的历史环境背景下,1991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专业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专业类型不断增加,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机制进行整改和完善[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来说还属于新生事物,我们需要学习和完善的东西还很多,在开展培养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不断自我审视和自我完善,以此来确保我们在培养模式的实施当中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才能保证我们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要从根本上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质量,必须从源头和基础入手。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里有很多内容,而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三部分,这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共同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培养高层次专业性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课程教学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总体安排和设置,这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明确的定位。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2]。同时,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敢于突破创新,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开展“专业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强的课程教学。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对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当前行业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根据目前各大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课程教学环节还未能充分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和专业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合理

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具体设置包括公共学位课、基础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四部分,这几部分的课程设置从各方面入手,为了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学术型硕士的课程培养模式。并且长期以来,学术型硕士占绝大多数,处于主导地位,学校的师资力量、培养方案和教学设施均还停留在学术硕士的培养层面,尽管在培养方案中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和学术硕士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很多高校在实际开设的课程中,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内容上差别并不大,有的甚至在相同的教学体系中学习。这种未体现出专业学位教育实践应用性的课程内容设置没有真正贯彻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和突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工程实践的特点,也没有达到“具有良好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环节上,基本都是学校单方面统一设置,缺少和外界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偏差[3]。

对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推进课程改革,真正秉承教育部颁发的指导意见中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精神,在保证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实践知识的教育,这就要求专业学位课程的开设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围绕职业发展需求,以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的提高为重点,课程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实例,反应理论发展动态和实践应用最新进展。这样,通过各方面的知识覆盖教育,研究生可通过课程学习形成职业所需的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性强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将学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灵活科学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型高层次人才。

(二)教学模式缺创新

合理的课程结构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意义重大,但是科学的教学模式更是。目前,课程教学模式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专业研究生教学开始较晚,学校还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老师很大部分还是沿袭学术性研究生的教学理念,实行书本理论教学模式。

我们应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来制定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的新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较单一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学方法运用的合理与否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课堂上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基本还仅局限于书本传授,没有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极大地制约了专业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严重影响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针对这种不合理的课程教学方式,高校可以积极引进工程背景丰富的优秀教师或者企业的总工程师主讲相关课程,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现场研究、模拟实训及案例教学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将教学与运用有效结合,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1,4]。

二、实践教育

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拥有重要的意义,他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重视实践教学是区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参照标准之一,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培养单位依据教育部传达的培养精神,并结合自身特点优势,已建立了成套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对锻炼提高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状态来看,实践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实践教育重视度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很多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的高校,在学生的实践环节并没有真正走进企业,也没有实践基地,仍然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进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这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机会在工作第一线得到实战训练,实际应用能力和实战经验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和积累,于是实践环节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3,5]。

对此,我们应规范实践环节的安排和管理,积极建立培养基地,支持和鼓励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际生产实践训练,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时间不足

有些学校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但是也仍然存在实习时间不足、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时间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3,5]但是事实上,大多数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时间并没有达到规定的时间,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教学应严格按照实施管理规定的时间执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避免发生将口号留在纸片上,鼓励增加学生们在实践中教学的学时时长,从而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三)实践考核方式不完善

另外,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目前所采用的大多数是实践报告的考核方式,学校、院系和导师等对考核报告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够;而且,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很少深入了解学生的教育教学情况,最后交一份实践报告作为实践教学的实习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检验实践教育环节的教学成果,也不能保障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

对此情况,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应该得到真正的重视,高校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注重吸收和使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才能将学生打造成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6]。

三、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以及实践环节的忽视,造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普遍不高的现状,这一点可以通过学位论文得到反映。目前,我国不断加强对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论文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由于完善的规章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7]。

(一)内容偏向学术性

这些问题首先表现在偏向于学术而缺乏实践性,未能有效联系实际,与学术性学位论文区别不大[7]。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该来源于应用课题,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偏向于理论研究[1,3]。

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要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主要针对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中现实问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二)论文形式单一

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5]。目前,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很多都是理论性较强的研究性论文,缺乏一些具有专业实践性的项目设计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产品开发等类型太少,不能真正地和实践相结合,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特色和优势。

论文形式和论文选题息息相关,在确定好论文选题和充分体现专业学位论文实践性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论文形式,选择一些应用性强、具有实践和应用的论文形式,充分锻炼自身的应用思维和工作能力。

(三)考核制度不完善

由于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评判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则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学位条例》,硕士学位必须撰写论文,但论文形式需要改革创新。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且论文选题也要体现出专业学位实践性强的特点[6]。但在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考核系统中,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学术型研究生论文的考核制度,而缺乏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论文的选题和形式要求也不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型研究生论文没有实践性和创新性,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考核制度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确保研究课题质量的同时,还要对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审核、评审和答辩等环节制定相应标准,从专业特点上严格把关并严格执行,确保生源的培养质量。通过学位论文工作,能真正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专业型人才。

四、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我们要重视研究生培养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专业型特点为导向全面科学的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培养基地对研究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进行正规训练和指导;设立严格规范的考评制度,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切实有效地培养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运用能力强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8-10]。使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70-1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对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征求意见的函[Z].教学司函[2009]2号.

[3]陆媛,罗琼.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教学管理与评价,2010,(33):45-48.

[4]刘国瑜,李昌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质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39-42.

[5]王俊,刘若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18-22.

[6]林蕙青.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深入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1,(6):9-12.

[7]赵岩.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123-125.

[8]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4-8.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Hu Kaishun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rade,Guangzhou 510000,China)

摘要: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三大矛盾:政治性与高职学生人文冷漠的矛盾、理论性与高职学生实操偏好的矛盾、广泛性与师资专业性的矛盾。而具有针对性、研究性、灵活性的专题式教学法有助于缓解这三大矛盾,成为高职院校“概论”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专题式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要求专题设置遵循关键性、宗旨性和协调性的原则。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major conflicts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vocational school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olitical apathy and cultural indifferen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oretical propert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universality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property. And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with target, investigation and flexibility can help alleviate three major conflicts,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form of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requires the project setting to the follow key feature, aim and coordination principles.

关键词: 专题教学法 概论 思政课 高职院校

Key words: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Introd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280-02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全球化,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让学生真正喜爱思政课、并能从中终身受益是当前每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其教学方式也应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可能性路径,在高职院校中,就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05方案”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存在三大矛盾:政治性与高职学生人文冷漠的矛盾、理论性与高职学生实操偏好的冲突、学科广泛性与师资专业性的冲突,而具有针对性、研究性、灵活性的专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克服这三大冲突,增强其教学实效性,从而成为“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应然选择。

1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中的三大矛盾

“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程特征与学生特性存在很多冲突面,使得这门课程教学与学习都面临很大困难。

1.1 政治性与高职学生人文冷漠的矛盾“概论”鲜明的政治性表明了其对于推进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巨大的社会使命也使该门课程的教学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加强,工具理性成为现实选择。英语、计算机等立竿见影、能安身立命的工具性学科更受大学生的喜爱,包括思政课在内的人文社科倍受大学生的冷落,在高职院校中尤为如此。

1.2 理论性与高职学生实操偏好的冲突高职“概论”课使用普通高校的“概论”教材,该教材涉及时代跨度大、内容宏大,最重要的,概括性、结论性的语言多,是一本典型的理论性教材。

然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意味必然将“授以求生手段”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普遍认同,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思政课多少显得有点“不适时宜”,它不受高职学生欢迎就一点都不奇怪。

1.3 学科广泛性与师资专业性的矛盾“概论”课内容主要是现行政治路线、方针、政策,但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对于政治理论必须首先信仰它并且能够解读它,“照本宣科”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中外的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表明,对于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而且要以学术性统领政治性,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才能更好发挥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功能。

但是,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长,何况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深入地掌握“概论”所涉及的所有学科,因而,让一个授课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并进行深入的学术解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概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三大矛盾,即政治性与高职学生人文冷漠、理论性与高职学生实操偏好、学科广泛性与师资专业性的矛盾。三大冲突成为制约“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克服三大矛盾是增强其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2专题教学法是“概论”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如上所述,政治性、理论性、广泛性是“概论”课程的特征,这是基于课程自身的要求而存在的,意味着这三方面不可能成为解决矛盾的突破口。相应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应当在矛盾的另一面,即努力化解大学生的人文冷漠情绪;适时、补充、整合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着力弱化教材内容的理论性;整合师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长和特点。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笔者认为,专题式教学法大胆打破教材体系,有助于解决或缓解上述三大矛盾。“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来备课和授课的教学方法;对于专题的取舍,既要立足于教材,服务于教学计划,又要立足于学科要点,并适度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和时事热点;任何一个专题,都将讲述一个或者几个学科重点问题,其自成体系、独立成篇,一般情况下在90分钟教学时间内完成。”

一般说来,专题教学法具有三大特征:针对性、研究性、灵活性,三大特征有助于解决“概论”课的三大矛盾。

2.1 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在专题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的讲授不是遵循教材面面俱到,而是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在专题教学法中,时政热点、难点问题是专题设置的主旋律,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热点与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及时关注。而这种与时俱进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概论”课的兴趣。

调查发现,影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思政课与中学政治课在内容上的高度性较高,大学生普遍反映思政课的很多内容都似曾相识,已经形成了“审美疲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缺乏层次递进性。中学教育重在要求学生“知其然”,往往要求死记硬背,大学教育必须在教学层次上有所递进,更加强调思想的开放性、理论的深刻性、问题的学术性,在不同观点、不同思想的比较中甄别真理、发现真理,以帮助大学生真正形成价值认同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并外化为行为实践。大学思政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对问题进行专题设计并加以系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这种内容重复的假相。

2.2 教学具有研究性和探究性“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具探索性。一个党的创新理论的形成,有着长期的实践检验过程,有着十分厚实的理论底蕴。因而,对某一创新理论的教学不能像其它课程一样,停留于概念灌输、“填鸭式”等传统模式,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深入探索中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索。”

“概论”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其他渠道所很难了解到的东西,如果“概论”课仅仅是简单重复其他渠道不断出现的内容,那“概论”课实质上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概论”课就应该“更深一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缓解他们对政治的冷漠情绪。

2.3 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专题式教学是以某个或某些知识点为依托,通过选取某个或某组相关的典型事件,同时配套相关思考问题,从而在教师的讲故事之中、影像教学之中,达到政治宣传、思想规训的目的,又能启迪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另一方面,专题式教学能解决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的矛盾问题。知识性即尊重理论,对于理论的解读可以有个人的理解,但理论的原则性必须坚持,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要做到严谨、精确。趣味性即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在教授知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可以灵活一些,配合一些典型的案例、故事甚至是游戏的方式来使学生更易掌握。

3专题应用设计原则

为了有效发挥专题教学法在思政课尤其在“概论”课中的作用,教师在进行专题设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3.1 关键性原则“概论”的专题设置主要围绕重要理论和时政热点两个内容。在重要理论方面,围绕重大理论和重要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以及重大方针政策进行选题在时政热点方面,专题研究内容的重点应当在于解读热点、分析难点、解答惑点,要为学生整清热点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社会现象放在中国系统环境下去分析,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和深入看问题的分析,而不致于人云亦云。

3.2 宗旨性原则宗旨性原则要求专题设置要符合课程自身的根本目标。专题选择与设置必须反映“概论”课程宗旨,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和理想信仰,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要时期,选题应当具有积极向上的导向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文明成果,也不回避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回避问题恰恰是对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信心的表现,关键是要在专题研究中以中国基本国情为据,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大学生建立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信心。

3.3 协调性原则专题的相对独立性要符合课程的整体性要求。专题式教学既要求打破、超越教材体系,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教材。专题设计围绕课程主题进行,贯穿“概论”课始终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选择与设置必须围绕这一条主线展开。既要有学术研究的深度,又不能离开思想主线,这对我们的授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能力。专题式教学具有更强的探究性、更大的跳跃性和更难的理论深度,要求教师在放弃传统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的基础上,塑造更高层次的时序性和更深刻的整体性的新观念,使之成为教与学的新纽带。”

4结论

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是所有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共同目标。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三大矛盾使其实现面临重重困难,克服三大矛盾,既需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学术水平,也需要寻找和实验合适的教学模式来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研究性与灵活性特征的专题教学法因有助于缓解这三大矛盾而成为“概论”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当然,“概论”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主干课程,只有学院各部门相互配合、齐心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朝勇,贾阳果.专题式教学法[J].教学研究,2006,(5).

[2]丛建波,翟庆海.运用专题式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3).

[3]喻刚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5).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概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概论”课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长期以来,我们严格遵循教材的章节结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讲授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努力改进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仍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因此,我们始终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索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和束缚,又常常顾及到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和限制,加之对开展专题式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尽管很早就有人提出过采用专题式教学的想法,但是一直都没有得以真正实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概论”课教学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学校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和医学教育的实际,从长远发展和全局出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对全校课程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概论”课的课堂理论讲授学时也由原来的80学时缩减为56学时。如果“概论”课教学仍然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逐一讲授课程内容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不仅在很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完成课程讲授任务,而且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深化“概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突破固有的限制和束缚,主动、尽快地找到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根据这些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并借鉴一些高校的相关经验,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决定开展专题式教学。2011年秋季,我们首先对七年制的医学生进行了专题式教学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专题式教学在全校各层次的“概论”课教学中全面推广。可以说,专题式教学既很好地解决了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经过几轮的实践和探索,专题式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概论”课教学中基本形成。

二、“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及其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的实施

1.专题的设置与教学安排

专题式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提高专题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以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以及任课教师的特长,确定了如下十个专题:

专题一:“毛泽东与中国革命”(6学时),是依据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教学主要围绕毛泽东展开,力求以了解伟人毛泽东和感受其强大精神为切入点,通过重点讲解毛泽东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贡献,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展现给学生。

专题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学时),是依据教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教学在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等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讲解。

专题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学时),是依据教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力求使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专题四:“次贷危机”(4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学习和了解“次贷危机”的相关内容,并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专题五:“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6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通过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力求使学生在世界政治制度比较视野中对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专题六:“文化漫谈”(6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从认识和感受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专题七:“构建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4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

专题八:“台湾问题”(4学时),是依据教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围绕台湾问题的产生、演化、解决并结合“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等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对台湾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深入的把握,同时对“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有进一步的认识。

专题九:“国家战略与软实力”(6学时)和专题十“苏联解体原因”(4学时),是依据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家战略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两个专题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的视角,使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有所把握。

除了上述十个专题的内容外,我们还依据教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在第一次课安排2学时讲授绪论,力求使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内容有所掌握。由于上述设置的专题不可能覆盖教材的全部理论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课堂专题讲授与课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课程。此外,在教学中我们预留出4个学时用于期末答疑和考核。在开展专题式教学中,由于任课教师是根据个人特长选择讲授专题,在同一授课对象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各任课教师随机排课,第一次课的任课教师在讲授专题前,需要首先讲授绪论,结课的任课教师负责完成期末考核等任务。

2.课程的考核方式

在专题式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课程考核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力求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积极用正能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课外实践和期末卷面考试三个方面完成课程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堂考核占30分,主要考察学生出勤情况、课堂互动表现、参与活动等;实践考核占20分,主要包括开展辩论赛、组织读书报告会写读书体会、读经典文章写体会等;期末考核占50分,主要是以开卷形式,通过一些开放、灵活的试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题式教学的效果

为了把握专题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对接受过专题式教学的学生随机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从统计数据看,专题式教学显现出了改善教学效果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在“您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回答中,选择“专题式教学”的占31.1%,“严格按章节教学”的占4%,“填鸭式教学”的占2.6%,“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占54.3%,“创设情境教学”的占53%。在调查对教师组织教学情况的看法中,认为“照本宣科”的占13.2%,“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教与学互动”的占43%,“教师的角色更偏重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占47.7%,“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的占41.1%,“专题式教学”的占55.6%,“案例式教学”的占21.9%,“多媒体教学”的占58.3%。可以看出,“严格按章节教学”受到多数学生的排斥,专题式教学则受到了较多学生的认可,而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等教学形式,也都在专题式教学中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体现。

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专题式教学是更受多数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专题式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专题式教学的效果要好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当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专题式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方面。比如,在学生的课堂表现方面,认为“认真听讲,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有个人特色的学习,在互动与合作中建构和理解知识”的占18.5%,“能认真听讲,但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就是为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占42.4%。当学生和老师的观点不同时,认为“主动和老师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占11.3%,“接受老师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藏在心里”的占25.8%,“期待和老师交流,但不主动”的占37.1%,“去查相关资料,自己搞清楚”的占25.8%。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认真地听课和学习,其中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下学习。多数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和听课,这与他们多年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形成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有51.7%的学生认为“内心形成的对课程的看法和固有的学习习惯”影响着自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状态。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专题式教学,也需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三、“概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我们在开展专题式教学以来,总体上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在这方面经验缺乏、能力和条件有限,我们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对专题式教学进行探索和完善。具体地说,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努力树立和践行现代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积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帮助和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心理等多方面获益,要更加重视教学的正能量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力。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在回答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时,认为“遵守国家和学校的要求”的占8.6%,“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占17.9%,“拓展视野,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占17.2%,“应付考试、拿学分或以后考研需要”的占15.2%,“接受所谓‘洗脑、说教’”的占4.6%。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以一种端正的态度学习课程并希望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等去学习,实用心理比较强,学习动机过于功利化。学生以这种状态学习,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改善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良好效果的实现,应该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良好的教-学观念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不仅自身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也要努力在教学中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2.需要把握好课程的整体性与专题的独立性的关系

“概论”课教材所体现的理论体系、逻辑顺序和章节结构使课程具有一种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应该是编写教材和指导教学的一种需要。然而,从教材到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教条式地把这种整体性完全搬到教学之中,而是需要我们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专题式教学实际上是对课程原有整体性一定程度的突破和重组,是通过教学的方式在新的层面上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在专题的设置上,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随意取舍。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要“与教材在基本体例和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又能结合最新的理论成果、社会发展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在教学中,我们在追求专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题的设置应在全面把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逻辑顺序和理论体系适度灵活把持,力求减少随意性,体现科学性和严谨性,努力做到要源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真正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 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 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 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 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 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