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题教育培训

专题教育培训范文精选

专题教育培训

专题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关于对全乡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十七大”和

“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电化教育培训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乡直单位:

为了迅速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县委组织部杭委组通[200]6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研究,决定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全乡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十七大会议精神和“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通过专题培训,教育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刻认识省委有关建设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的要求上来,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推进科学发展、做好群众工作、依法办事、务实创新的实际本领,扎实推进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培训专题

1、十七大专题报道。包括十七大会议有关视频和图文资料。

2、省委组织部组织拍摄的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平安建设、新村规划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11个培训专题,共13集《解读海西新农村》专题培训片。

培训内容阅看和播放地址为:

上杭红古田网地址:http:∥;

上杭红古田网点播网址:http:∥;

新华网十七大特别专题网址:http:/17dajs/。

三、培训对象

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乡机关、乡直(办)单位全体干部,村党组织、村委会及其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各村可以组织支部党员一并收看。

四、培训形式

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五、培训时间

各支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收看和讨论,在2007年12月底完成培训任务。

六、组织领导

各支部负责组织培训,党支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或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在组织收看中,要严肃培训纪律,支部记录本要有考勤登记、讨论记录,缺课人员必须补课。镇乡党委将加强督促检查,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抽查。

附:*乡“十七大”和“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电化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中共*乡委员会

200年11月9日

*乡“十七大”和“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电化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培训内容

时间培训内容

11月15日19:00-20:30十七大精神专题报告

11月19日19:00-20:30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专题

11月22日19:00-20:3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

11月26日19:00-20:30新村规划与建设专题

11月29日19:00-20:30十七大精神辅导解读

12月3日19:00-20:30农村经济发展专题

12月6日19:00-20:30基础设施建设专题

12月10日19:00-20:30乡风文明建设专题

专题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的重要性

我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期,合川撤市设区,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新的机遇也对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壮大区域经济、推动经济提速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创造优良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区各级各部门都将“三级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一项大事来抓,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推动“三级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取得进展。

二、狠抓落实,加强保障,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坚决不走过场

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对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运行的系统变革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工作能否取得效果,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落实。然而这项工作要求高、难度大、任务重,对我们的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区结合自身实际,主要做到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各单位从加快全区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由“一把手”认真履行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落实专门人员和办事机构,做到上下一个调,层层有人管。

(二)加强衔接,保障有力

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进行了适当调整,是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对市、区行政机关和镇街政府的职权作了适当调整,调整后,务必要做到权责统一,防止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的现象发生。我区各有关单位和试点镇根据区政府工作部署,做好了相互间权力与责任的划分和界定工作,细化了工作方案,健全了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程序,要求政府管理创新“三级改革试点”工作中涉及的27个单位、92项项目的责任单位都把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办理程序报送区政府备案,确保不出现管理上的脱节和真空。

试点镇、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了试点工作的保障机制,在人员、资金方面予以充分保障。镇财政主要承担镇政权运转所需经费和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在保证镇政权正常运转的同时,有效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重点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受托试点镇政府行政执法所需工作经费由区财政在编制部门预算、确定镇街支出基数以及向镇街实施转移支付时统筹考虑,确保政府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开展“三级改革试点”工作,要求行政机关必须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我区按照重庆市政府令的要求,切实加强了行政机关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培训水平,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力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精通的公务员队伍。针对此次试点工作,我们开展了2次大型的培训会,参训人员达300余人,药监、交通单独举行了业务培训,各级各部门选配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并将这些同志充实到行政执法工作和试点工作的一线。

(四)细化政策,强化监督

试点镇和有关部门在“三级改革试点”的原则精神和内容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配套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贯彻实施。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二是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特别是权力下放后的具体实施办法;三是在改革试点工作中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关试点镇还相互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对方好的经验和做法,避免走弯路。

区政府责成区监察局、区法制班、区编办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启动问责程序。

三、主要经验

“三级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已有半年,在这半年中我区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依托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

“三级改革试点”工作能否顺利进展,领导重视程度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在资金、人员等方面得到保障。

(二)注重实效是关键

“三级改革试点”是一项务实的工作,必须要实实在在地去推动,必须立足于实效,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容易造成试点走过场。

(三)善于创新是灵魂

专题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我镇地处重庆市西南城郊,幅员面积47.6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万人,农业人口3.2万人,辖10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是全市首批45个中心镇、100个经济强镇和商贸中心镇之一,也是巴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和主战场。20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9亿元,工业总产值87亿元,实现本级财政收入50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2元。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整体推进,乡镇服务和管理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镇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乡镇执法改革,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积极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在干部群众中大力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促进了依法治镇战略的顺利实施。特别是新一届党委、政府明确了“工业强镇,商贸富镇,创业兴镇,和谐稳镇”发展战略和努力把花溪镇建设成为“重庆首善之镇”的奋斗目标,把依法行政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市政府“关于改革行政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出台后,按照“三级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花溪实际,镇党委、政府将推进行政执法改革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践行“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重大举措,积极主动争取纳入全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镇,切实做好委托执法工作,并组建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综合执法实施方案,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执法改革的重要意义,认真开展了执法机构、职能和执法队伍清理,切实加强了执法监督和管理,并积极思考探索适应新形势和镇街工作需要的执法改革新思路,为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立足镇情,创新思维,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改革新途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改革行政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精神,切实解决乡镇执法力量分散,执法制度不健全,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我们紧紧抓住被区政府确立为全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镇的契机,整合行政执法资源,率先在全区组建了行政综合执法队,对镇内具备行政综合执法的74名执法人员集中开展了执法培训,并在行政管理综合执法队下设城市建设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环境卫生管理3个执法分队。行政综合执法队的主要职能是统筹镇内重大执法活动,制定行政综合执法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行政执法工作台帐,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定综合行政执法方案,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行为,解决行政执法中的各类问题,协调各执法分队认真开展执法。日常工作由各执法分队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开展执法工作,遇重大的、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执法活动由行政综合执法队统筹组织实施,从而较好解决了执法力量分散,执法力度较弱等问题。我镇认真开展委托执法工作,严格按照区安监局、区药监局、区规划分局等部门委托执法的范围、权限依法开展执法活动,今年上半年,镇行政综合执法队先后集中组织开展了违法建筑拆除、征地保护性施工、农贸市场管理等5次综合执法,取得显著效果。拆除违法建筑83处、9万多平方米;取缔游医药贩、无照经营等12个;消除安全隐患9处。

三、强化管理,规范执法,积极构建行政执法新机制

为深入扎实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紧密结合镇情,按照市政府191号令和区法制办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开展了行政执法“五清理和四规范”工作,将计划生育、农业服务中心、安监办、市政所、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等六个部门的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权责,执法文书,执法人员进行了清理归类,并对清理后的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74名行政执法人员和部门公示上墙,同时,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证件登记管理制等,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推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明执法,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为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不定期将镇政府和各部门的执法职责、依据、范围、程序及行政审批许可登记、条件、期限、收费项目、标准、办事指南等公示上墙,为开展行政综合执法创造了条件。

四、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

专题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一、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试点工作机构

一是建立健全了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县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长春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贺代龙同志任副组长,25个参与部门和5个试点乡镇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二是设立专门的试点工作办事机构。为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在县政府法制办公室设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编办抽调专人负责,协调处理试点的日常工作。三是健全了试点乡镇工作机构。按照不增机构、不增编制、不增人员的总体要求,积极整合试点乡镇行政资源,从乡镇现有的工作人员中选配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依托乡镇现有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成立了行政执法大队,设立了公共服务办公大厅,分别负责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工作。四是逐一明确了试点工作职责。为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走过场,我县逐一明确了试点乡镇、参与部门以及统筹协调部门在试点工作中的职责,并要求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将试点工作的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监察的工作重点,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试点工作人员安排、配套制度、工作措施、服务质量“四到位”。

(二)深入开展调研,精心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

一是认真开展了工作调研。市政府198号令下发后,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县政府法制办牵头,会同县编办、县人事局、县财政局、县监察局等部门,逐一走访拟定的试点乡镇,对试点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充分听取了乡镇的建议和意见。二是认真制定了工作方案。根据市政府198号令规定,结合前期的调研情况和县政府的要求,县政府法制办精心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通过公众信息网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三是广泛征求了部门意见。针对各部门工作重点差异大、行政执法专业性要求各不相同的情况,方案初稿形成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携方案初稿逐一走访了各参与部门,认真听取了各部门的意见,并及时进行了修订完善。四是认真组织了专题研究。为确保工作方案既严谨周密又具有可操作性万无一失,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对试点方案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最终形成切合我县实际的工作方案。五是积极探索了面上试点工作。根据市政府文件要求,本着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原则,以解决“管得到的看不到,看得到的管不到”为切入点,我县将食品药品监督、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委托执法试点工作推广到全县所有乡镇,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三)严格委托程序,统一签订了执法委托协议

在签订执法委托协议时,我县坚持部门提方案、法制办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的原则,逐一确定委托范围和权限,切实做到了不增项、不漏项、不越权、不增乡镇负担。一是坚持自愿原则,由县级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委托、协助执法的具体范围和执法权限,报县政府法制办审核。二是坚持依法原则,由县政府法制办按照市政府的规章、结合开县工作实际和试点乡镇的建议意见,认真审核部门确定的委托、协助执法范围和权限。对于不符合法规规定或工作实际的,及时向部门反馈,并要求其重新提出方案,直至方案合法、合理、可行。三是由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县法制办审核确定的委托、协助方案进行审定,最终形成协议文本。四是由县政府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举行了委托执法协议签订仪式,统一签订委托协议,明确部门、乡镇在委托工作中的具体职责,确保了试点工作责权明确,措施可行,运行有序、监督到位。

(四)加强工作指导,集中培训了试点工作人员

一是集中开展了执法人员的资格培训。按照培训考证、持证执法的要求,针对乡镇工作人员多数无行政执法证件的情况,在市政府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法制办对各乡镇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集中开展了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组织了资格考试,并为考试合格的人员申领了行政执法证件。二是分类开展了专业执法知识培训。按照谁委托、谁培训的原则,我县各委托执法试点参与部门集中对从事本部门委托执法事项工作的乡镇执法人员进行了委托执法专业知识培训。三是由县政府法制办负责、各部门参与,对行政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开展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试点乡镇服务群众、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五)强化制度建设,全力保障了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健全了财政保障制度。根据县政府安排,本次试点工作经费实行乡镇财政预支、县级财政专项补贴的形式,由县财政拨付专项工作经费。对试点工作效果突出,群众普遍反映较好的乡镇,县政府还将进行专项奖励。二是建立了执法行为三级监管制度。为确保试点工作依法开展,避免不当行政给群众造成损失,我县制定了执法行为三级监管制度。由县政府法制办实施综合管理,县级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试点乡镇负责日常监管,有效杜绝了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三是实施了行政执法证件集中管理制度。针对乡镇行政执法人员的现状,为避免违法执法、不当执法的情况发生,我县制定了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乡镇行政执法证件必须实施集中管理,非工作时间不得发放给个人。四是健全了考评工作机制。出台了试点工作考评制度,年终将对试点乡镇和参与部门进行考评,并将试点工作的考评结果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加、减分因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试点乡镇和参与部门开展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二、试点工作的效果

(一)试点乡镇政府的管理职开始转变

试点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从过去的“以管为主,兼顾服务”转变为“服务为主,监管配合”的行政管理模式。经济领域主要是加强了农业、畜牧技术服务;社会事务领域,主要是加强了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基本服务供给机制建设。

(二)试点乡镇政府的职责权限得到明晰

过去由于职责不清,一些部门通过简单的文件形式,将本属于本部门履行的职责强加于乡镇,权力则留给自己,导致了乡镇政府权力小、责任大,职责繁琐,什么都管,但什么都难以管好、管出成效。开展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明确了乡镇政府的职责权力,乡镇政府可以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完成本级政府的法定职责,特别是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上来,促进了乡镇政府服务三农能力的提高。

(三)试点乡镇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能力有了增强

开展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通过委托行政执法的方式,给予乡镇政府必要的行政执法权限,不仅解决了部门监管能力有限的问题,而且还增强了乡镇政府在辖区内的监管能力,提升了乡镇处理违法行为、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试点乡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开展试点工作以前,由于职责不够清晰,乡镇难以有效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开展试点以后,不仅明晰了乡镇政府的职责,而却还明确了乡镇服务的重点和方向,使乡镇政府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有的放矢地投入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工作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试点工作的体会

(一)统一思想是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的关键

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试点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是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变革。为此,只有参与试点的乡镇、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将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才能确保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二)领导重视是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的动力

我县的试点工作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市政府198号令下发以后,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召开会议,部署试点工作,并多次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和工作开展过程中询问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督促试点乡镇、参与部门落实试点工作措施。同时,还在试点工作经费、试点工作人员选配等方面给予了较好的政策支持。由于领导高度重视,为试点乡镇、参与部门工作开展提供了较强动力,确保了我县的试点工作得以全面推进。

(三)制度建设是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的保障

专题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双河乡地处武隆、涪陵、丰都三区(县)交界处,距县城47公里,东临武隆仙女山,南靠涪陵武陵山,北接丰都蓝天湖,是武隆的北大门。全乡幅员面积227.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1个居民小组,3141户10945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交通通讯网络健全,是全县的农村公路示范乡。

2007年,县委、县政府将我乡确定为全县“开展委托乡镇综合执法强化公共服务试点乡”。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乡镇特点的综合执法体系新路子,坚持精简、效能、统一、便民的原则,调整职能配置和队伍结构,实现乡镇政府传统全能型、管制型向法治型转变。

二、开展综合执法强化公共服务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健全综合执法机构

一是在机构设置上,立足高起点。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由行政一把手负总责,落实2名得力的副职具体抓(副乡长抓综合执法,纪委书记抓服务),抽调相关办室负责人专门抓,成立了乡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执法组和公共服务组两个小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二是在人员配置上,严把素质关。综合执法队伍是一支既需要有执法能力,又需要有较高专业知识的队伍。我乡在执法队伍组建过程中,注重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严把准入关,择优选用人员。乡执法队和便民服务队18名职工平均年龄35岁,其中,党员占88.7%,专业技术人员占53.7%,大专以上学历占85%(其中在读研究生2名)。实现乡镇综合执法服务机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适应综合执法强化公共服务工作的需要。

三是在职能定位上,体现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按照市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对综合执法工作的要求,县上将公共安全监管领域、市场秩序监管领域、人口资源环境监管领域11个方面的行政检查权、违法行为制止权、部分行政处罚权(指行政警告权和小额的行政罚款权)委托我乡开展综合执法,将原来分散的执法工作合并,变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形成了综合执法的合力。按照我乡服务机构的现实状况,着力强化农村科技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农村法律援助服务等公共服务职能。

(二)强化管理,完善制度,抓好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上岗前培训。县上分期分批分类别集中强化学习培训,重点抓了卫生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执法技能等方面系统培训,要求综合执法人员做到“五会”:即会办案、会书写执法文书、会做群众工作、会协调部门关系、会处理执法中发生的突发问题,大力营造好学上进的良好学风。培训合格后即颁发执法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全乡执法员上岗培训率、持证率均达100%。

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加强规范化建设,要有高效的工作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工作标准作保障。综合执法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针对我乡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宣传,深入调研,先后制定出台了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执法公开制度、执法通报制度、执法监督制度、执法收支制度、执法责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施了“禁酒令”,设立了“三条高压线”,即严禁执法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严禁执法员以权谋私,严禁执法员吃拿卡要。强化行政执法检查、鼓励违法投诉举报、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开展形式多样的执法监督活动,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些措施实施以来,有效地规范了执法行为,执法人员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守法意识和文明执法意识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执法监管改革能力。我们从加强规范化建设入手,重点加强执法人员岗位能力建设和综合应急处置能力训练。制定了培养“三全”执法人员的目标,即: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全面的“全能型”;胜任各种岗位、具备实践经验的“全职型”;反应快捷灵敏、工作高质高效的“全速型”执法人员。通过举办防火演习、应急处置演练等开展了2次岗位练兵活动,检验执法队伍的实战能力。

(三)创新方式,强化服务,为综合执法提供保证

由于我乡百姓居住比较分散、办事较为不便,针对实际,我们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公共服务工作,建立了政务集中咨询制度。乡政府把作风好、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责任感的同志作为集中咨询工作人员,在乡社保大厅集中承担咨询服务工作,统一解答农民提出的有关生产、生活、技术、信息以及政策、法律等咨询问题。实行政务进村,推广政务代办模式。利用每月5号、13号、20号、26号逢场天,由纪委书记带队,驻村干部协助,分别在木根、双河两个场镇举行政务进村活动,实行“上门服务、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的服务代办模式,并确定专门的记录人员,将每次服务情况、反映事项整理分送相关人员处理,在下次进村时予以回复,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办事。同时,乡里投入2万元,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安装防护墩,设立警示牌等,确保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也为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利保证。

(四)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加强执法监管改革能力建设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县财政在编制部门预算、确定乡镇政府支出基数以及向乡镇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统筹考虑乡镇政府执法所需工作经费,确保委托执法事项、权责落实到位。

二是创新监管模式。积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实现由依靠经验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事后处罚向事前防范转变。在执法过程中,我们注重处理好“三个关系”:正确处理好综合执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综合执法与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综合执法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重在教育”、“寓服务于监督过程之中重在体现服务”的理念,做到“事前告知”,对家庭困难的违法违纪对象,重在教育为主,并与之结成帮扶对子,资助他们进行现场整改。

三、开展执法监管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试点的作用与成效

(一)提高了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机构的地位与作用

在试点过程中,我们通过创新机制、健全机构、充实队伍、强化职能,实现了乡镇政府在公共安全等行政执法领域实现了“四个本质性转变”:一是在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上,实现了由过去的“民兵预备役”向“正规军”的转变,乡镇行政执法有了合法的身份和地位;二是在监管观念上,实现了由过去注重事后查处向注重事前防范的转变,标本兼治、源头管理的监管理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接受;三是在监管方式上,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依法治“安”正成为乡镇执法人员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动;四是在工作性质上,实现了由随意性、突击性向规范性、长效性的转变。在“四个本质性转变”的推动下,乡镇行政执法机构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规范了执法程序,提高了执法水平

职能委托前,乡镇在开展执法时,一直使用自行印制的不规范文书,加盖乡安全生产委员会印章以行使效力;对部分违纪行为,只是看得见,摸不着,不具备执法主题资格;执法的依据、文书和程序等都很不规范,导致乡镇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职能委托后,各委托部门要求执法人员使用统一的标准执法文书,依照执法程序来开展文明执法。同时统一执法管理制度,增强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意识,减少了执法的随意性,提高了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