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汇报材料

档案汇报材料

档案汇报材料

档案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一)市档案局馆概况

本馆是一个位于大中型城市并处于中心城区的地级市综合档案馆。经2002年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履行全市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市委办公室管理。内设办公室、监督指导科(法制科)、保管利用科等3个职能科室。

市档案馆现馆建于1989年9月,为五层骨架型结构,建筑面积1384平方米。内设大库房3个,中库房2个,小库房(存放特种载体档案)1个,并根据工作需要设有办公室、全宗室、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等办公和功能用房。配置了档案密集架、空调机、去湿机、复印机、微机房、微波杀菌消毒机设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档案馆大楼建设。迄今为止,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达到224个全宗,档案154834卷、1213件,其中涉及民生档案达87299卷,占馆藏量的56.4%;寄存档案69524卷,重大活动档案5个,资料14374册。包括建国前的民国档案;建国后的文书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和馆藏资料等。2003年底建立档案局现行文件服务中心,2006年止已收集1998年以来78个部门和单位出台的政策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3500份,法律法规资料汇编140多册,成为透明信息服务窗口。

(二)市档案馆的工作成绩

1.馆藏丰富,省内靠前。市档案馆大力推进档案馆资源建设,优化档案资源结构。一是做好档案整理工作,09年就着力整理70-80年代干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97册。二是加强依法接收,并加强征集工作,除接收公务机关的档案之外,还开展征集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活动,征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部级以上集体个人荣誉证书89项等。三是提供寄存服务,四是依法销毁档案,直至09年2月份,市档案馆对原各区公所3567卷到期而没有保存利用价值的会计拼争进行造册登记、鉴定、销毁等。

2.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是做好接待查档工作,展示档案馆“窗口”服务的良好形象。至月中旬,档案馆共接待组织和公民9849人次,提供利用7520卷,复印材料15000多张,出具证明5722份,解决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界分,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二是加强编研工作,在日报刊登公告,续编《市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个人荣誉录》。

3.积极参加创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建省级档案工作示范县责任人会议,汇报阶段性创建工作完成情况,并建立档案网络体系,加强了业务指导与培训。

(三)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档案利用限制与工作前瞻性。在文化程度大学本科4人,大学专科5人,中专1人,高中3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7人,其中中级职称和馆员3人,助理馆员4人。而且据我所知,目前整个部门内仅有一人是档案学专业的,这就相应影响了档案馆工作的理论研究。

2.依法治档力度不够,需要加大执法力度。由于市档案馆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总体上仍属于事业性单位,其执法力度就相应减弱,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此有所解释,但其效力仍有所不足;再加上,与档案部门相关联的大多数都是国家其他公务机关,其利用档案或保存档案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不会完全符合档案部门的相关规定,这也有所无奈。

3.档案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与公众的利用需要产生矛盾。这能从现阶段档案利用服务的状况中看出,《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复印材料15000多张,这也间接说明信息化的程度不高。虽然市档案局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采用上海中信信息公司制作的档案馆信息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至月中旬,机读目录200万条,全文扫描7000多页,但仍占总数的小部分。其原因较明显,一是资金不充足,导致硬件设施更新比较慢,起步比较晚。二是形成档案部门

4.档案利用的出证问题。在档案提供利用中会遇到单位或公民个人对未查到所需档案(有档案未被归档)提出开具未查到档案证明的要求。档案馆依据所查到的档案应该为利用开具其所需证明,但是作为档案馆是否有必要承担开具未查到档案的证明的风险呢?近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出具的证明,在解决户口、工龄、工资、土地纠纷等问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凭据作用。一些人正是看中了档案证明的这种独特作用,想方设法到档案馆骗取证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人的因素。但出证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出证程序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这就提醒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档案馆出证程序,以规范出证行为,保证档案证明

的真实性。

(四)对档案工作现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市档案馆建设立项工作和项目实施调研工作,组织一次信息化参观学习活动,加快档案全文和条目数据库建设,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做好档案全文扫描外包工作和条目输入工作。建立多个数据库,充分利用数据进行档案查阅,发挥内网、政府网、网站服务功能作用。加强公开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做好网站改版升级。

2.加强档案部门队伍建设,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一是抓思想建设,把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作为指导指南,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二是作风建设,档案工作者要努力培养“主动、勤劳、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克服浮躁心态,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工作;三是抓业务水平提高,继续抓好档案工作这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还有开展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提高。

3.加强依法治档工作,促进档案。法制建设。一是强化档案法制宣传,二要加大档案执法力度。认真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档案年检工作,坚持查处档案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从严管理,落实档案安全负责人。

档案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根据*办【2009】*号通知要求,现就我局档案和保密工作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档案工作情况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档案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着力抓好档案管理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档案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各类档案的管理、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年我局档案管理工作荣获省一级称号。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档案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副书记为组长,办公室主任、业务档案负责人、文书档案负责人为成员;二是明确局机关各部门档案工作负责人。局机关各个股室分别指定档案监管负责人,其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细化到位。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约束机制。自2004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局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各股室的工作职责,加大了对档案调阅工作的管理,做到调阅档案由分管领导亲自审批。同时,加强了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大家的档案意识和自觉遵守档案工作制度的自觉性。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和档案管理制度,我局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3、加强硬件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为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我局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添置了档案柜、空调、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照相机、吸尘器和专用电脑,极大限度地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为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

4、加强软件建设,实行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我局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档案部门的指导下,机关文书材料均按照新的归档要求进行整理。二是推行各股室业务档案资料由兼职档案员预先组卷,综合档案在接收时严格把关,认真逐卷审查,对不完善的待完善后再上交。文书档案方面,20*年归档文件永久类7盒,定期类7盒,其中党群类文件3盒,行政类文件6盒,业务类文件5盒;20*年归档文件永久类8盒,定期类5盒,其中党群类文件2盒,行政类文件5盒,业务类文件6盒;业务档案方面,地籍资料目前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正在建设城镇化地籍数据库,预计年底将完成“数字国土”的基础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八防措施,坚持测量并记录库房温湿度,添置防虫、防霉药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在正常管理的同时注重档案的开发利用,编制各类案卷目录等多种检索工具。严格按规章办理借阅手续,填写利用档案登记簿,建立了利用效果登记簿。

5、档案工作的努力方向。我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化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加强档案建设。一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抓好档案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继续做好每年的资料收集、整理、组卷、建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保密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我局历来重视保密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系统的保密工作统一部署安排。并强调各股室,尤其是要害股室、要害部位要认真组织本股室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安排好宣传、落实,认真开展好自查活动。

2、认真开展保密工作教育和宣传。经常组织主要人员集中学习《保密法》及有关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传达保密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保密法规及文件,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并就全局保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讨,探索行之有效的保密工作方法和措施,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当前保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工作要求,保密工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深入地把握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常识,提高了对保密工作的警觉性。

3、加强保密工作硬件设施的建设。各部门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设置隔离卡,实现外网与局内网完全隔离,规范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我局局域网包括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套网络,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要求建设内、外网,每个办公室均铺设内网点,根据工作需要铺设外网点,内、外网用物理隔离卡进行物理隔离,不存在内、外网交叉接入现象。政务内网用于运行内部办公系统、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存储管理,通过路由器和网闸接入国土资源信息专网,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和交换;在内部网络的建设方面,我局根椐上级要求,采用安全审计,内网安全管理、防火墙、物理隔离网闸等,在需要的内、外网点,使用硬盘隔离卡,有效的控制内、外网的数据隔离,保证内网资料的安全性;在内部网络管理方面,我局采用内网智能防护系统,以网络物理隔离为主,内网智能防护系统为辅的结构,对u盘、移动存储设备等进行安全管理,目前已禁止全局内网u口的使用,特殊情况须使用时,先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杀毒,以保证内部资料的安全性。内网智能防护系统我们选用*内网防护系统。通过与内网核心交换机相连,可实现用户桌面监控、管理、补丁分发、外设及接口管理、资产管理、接入管理等功能,对网络内的机密文件的使用情况,包抱文件的拷贝、删除、修改、上传、用邮件附件发送、用即时聊天软件传输等行为进行监控;限制和管理主机各种外设的使用。不存在在外网计算机中处理内部工作文件现象,并通过内网向县委办、政府办报送信息。同时,对重点部位都配置了“三铁”(铁窗、铁门、铁柜)、“四防”(防盗、防火、防潮、防鼠)。强化国家秘密载体治理,全面执行《国家秘密载体保密治理规定》,密件文件在收发、传阅、使用、保管和清退等各个环节做到登记明确、手续清楚,不擅自扩大知悉范围。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保密治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有效地加强了载体的保密治理工作。

4、加强机要文件的管理,坚持双向登记制度。配备和确定了专(兼)职保密人员,逐步建立完善了保密工作制度。培训了新上岗人员,对文件及保密废资料回收销毁工作做了具体检查部署,建立了文件保密废资料登记销毁程序。及时登记、传阅、清理和回交机要文件,自查中未发现一起违法事件。

5、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保密管理。在重要业务中要求保密工作机构进行保密治理和监督,及时组织、指导、协调开展好本单位的重大事项中的保密工作,建立健全了相关保密规章制度。在会议和活动前制定有保密工作预案,明确专人负责每次会议和活动中的保密工作,按照保密要求对参加人员范围进行了严格控制,并提出明确的保密要求,会议结束时做到了及时清场,重要会议文件印制、分发、清退、销毁等环节符合保密要求。对信息的、上网和新闻报道都严格规范的保密审查程序。

三、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实施和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依法行政和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配备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本着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

(一)、电子政务建设基本情况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投资*余万元采购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智能防护系统等设备,按照标准新建了中心机房,完成了政务内网网络设备配置、机房设备、系统软件安装等工作,于20*年底基本建成两套并行、完全物理隔离的网络线路,分别应用于政务网与互联网,实现了省、市、县纵向网络的互连互通。

2、应用系统建设。一是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为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实现电子政务应用,进行了电子政务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安装电子政务平台,并对各股室人员进行了配置,现正对各股室业务流程进行摸底。二是门户网站建设。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务公开的窗口。我局门户网站于20*年正式开通,今年我们又对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三是公文传输系统。实现了省、市、县级横向和纵向传输,局电子政务管理员能严格按照内网的应用要求,做到每天*次以上进内网查看接收文件、信息,及时做好登记备查工作。

3、制度建设。我局认真执行省、市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制度,并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计算机应用管理办法》、《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网络保密规定》、《电子政务内网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并在工作中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做到制度规范,操作严谨。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局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信息化水平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差,电子政务应用领域不宽,存在着不少不足。一是一些部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二是门户网站共建机制尚未较好建立,信息来源少,更新不及时,应用层次不高;三是部门业务系统未能有效整合,资源不能共享,产生“信息孤岛”,造成了资源浪费等现象;四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资金筹集难;五是技术力量弱,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十月份计划全面实行电子政务,业务全面网上运行。

2、十一月份计划对各相关股室电子政务应用情况进行摸底,进一步优化、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3、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纵向网络建设,计划把*个乡镇国土所接入电子政务网,实现乡镇电子政务应用,目前已制定乡镇国土所联网方案。

4、建设好视频会议系统,已安排视频会议场所,可容纳*人,实现在本局参加视频会议。

5、加强门户网站建设,按照国土资源部县级政务网站评比细则对网站进行改版并完善,建立完善网站信息报送制度,保证网站信息及时更新,做好网站的运行维护工作,整合信息资源。

档案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主要成效

(一)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依法建立。各单位都明确了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了主管部门,明确了责任主体,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档案员,构建了档案工作网络体系。

(二)档案管理机制业已形成。各单位均设立了综合档案室,并建立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建设标准;能够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档案,并按照规范标准,对当年形成的各门类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编目,基本符合要求。市环保局科技档案管理尤为规范;市公安局和市总工会坚持开展档案工作系统内检查评比,做到了经常化和规范化;市教育局和市检察院系统通过年检的形式,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市教育局还坚持每年一个专题,收效明显。

(三)档案保管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部门、单位档案工作投入逐年增加,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满足了档案工作开展的需要。市劳动局在搬迁到新办公场所后,投入30余万元,对档案库房进行了改造;市交警支队新建办公楼时,专门建设了符合规范的档案用房。市区两级检察院以此次检查为契机,把档案用房的配套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计划,狠抓组织落实,并且基本完成了各门类档案目录的计算机录入,实现了微机检索。市农业发展银行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电子档案管理初现成效。还有不少单位安装了档案密集架,解决了多年来档案库房狭小,档案存放拥挤的难题。

(四)档案利用服务收效明显。不少单位的档案部门在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没有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自查活动,有的单位领导对自查工作重视不够,有的档案室自查自纠的工作主动性不强,不少单位没有按时上报自查材料。截止11月底,市直机关中按照要求上报自查材料的只有44家单位,占总数的69%。

二是个别单位文书档案归档不够齐全、完整,专门档案及时归档的意识还不强;少数单位存在专门档案如音像档案、科技档案等归档不及时,甚至几年没有照片归档的现象。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兼职较多,档案的日常管理难以顾及,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频繁,队伍不够稳定,对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

三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普及面比较小。市直63个单位的档案室仅有17家购置了档案管理软件,占总数的27%,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四是个别行业主管机关没有很好履行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所负有的监督和指导职能,以致档案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

三、几点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希望各部门、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整改。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新热点。根据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规定,今后各有关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必须同时报送符合《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规定的电子目录。这是对档案室工作新的规范要求,也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适当安排一些经费购置档案管理软件,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二)要加强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深入推进和办公条件的改善,电子文件、数码照片等在各单位大量出现,相应的磁盘、光盘等新的存贮载体被广泛使用,档案实体和档案管理模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单位要加强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做好对这些档案的积累、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

(三)要今年9月市档案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市档案工作执法检查的通知》后,各部门、单位认真对照检查内容开展了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期上报了自查材料。在各部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市档案局于12月份抽查了市环保局、经委、公安、检察系统等14个单位的档案工作。从自查和抽查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市学习贯彻执行《档案法》、《安徽省档案条例》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要成效

(一)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依法建立。各单位都明确了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了主管部门,明确了责任主体,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档案员,构建了档案工作网络体系。

(二)档案管理机制业已形成。各单位均设立了综合档案室,并建立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建设标准;能够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档案,并按照规范标准,对当年形成的各门类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编目,基本符合要求。市环保局科技档案管理尤为规范;市公安局和市总工会坚持开展档案工作系统内检查评比,做到了经常化和规范化;市教育局和市检察院系统通过年检的形式,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市教育局还坚持每年一个专题,收效明显。

(三)档案保管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部门、单位档案工作投入逐年增加,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满足了档案工作开展的需要。市劳动局在搬迁到新办公场所后,投入30余万元,对档案库房进行了改造;市交警支队新建办公楼时,专门建设了符合规范的档案用房。市区两级检察院以此次检查为契机,把档案用房的配套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计划,狠抓组织落实,并且基本完成了各门类档案目录的计算机录入,实现了微机检索。市农业发展银行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电子档案管理初现成效。还有不少单位安装了档案密集架,解决了多年来档案库房狭小,档案存放拥挤的难题。

(四)档案利用服务收效明显。不少单位的档案部门在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没有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自查活动,有的单位领导对自查工作重视不够,有的档案室自查自纠的工作主动性不强,不少单位没有按时上报自查材料。截止11月底,市直机关中按照要求上报自查材料的只有44家单位,占总数的69%。

二是个别单位文书档案归档不够齐全、完整,专门档案及时归档的意识还不强;少数单位存在专门档案如音像档案、科技档案等归档不及时,甚至几年没有照片归档的现象。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兼职较多,档案的日常管理难以顾及,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频繁,队伍不够稳定,对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

三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普及面比较小。市直63个单位的档案室仅有17家购置了档案管理软件,占总数的27%,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四是个别行业主管机关没有很好履行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所负有的监督和指导职能,以致档案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

三、几点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希望各部门、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整改。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新热点。根据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规定,今后各有关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必须同时报送符合《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规定的电子目录。这是对档案室工作新的规范要求,也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适当安排一些经费购置档案管理软件,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一、 档案信息的分析与研究

(一)档案系统研究

档案信息系统研究即按照一定的专题,对一系列档案材料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为编写档案参考资料作好准备。包括对档案信息内容的综合研究,对档案信息可靠性、真实性的考证以及对档案信息来源等方面的研究。

档案信息系统研究的步骤:首先是选题。选题是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研究的决策过程,选题是否得当,能否满足实际需要,往往决定着研究工作的成败。题目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第一,主管领导部门下达的课题;第二,有关部门或研究人员提出的课题;第三,档案部门自己提出的课题。选题的好坏,取决于是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应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从而尽快获得效益。其次是收集材料。全面收集与题目有关的档案材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可利用现有的案卷目录、分类目录等检索工具查询有关材料。再次是分析、选择、取舍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适用性进行鉴别、考证,从中选取既全面系统又与题目确切相关的材料。最后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所摘选的材料进行综合,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二)档案主题分析

所谓主题,是指档案所研究和论述的具体对象或问题,即文档的中心内容。主题分析即是对某份档案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该档案中实际含有某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准确标引提供前提。主题分析的内容包括对主题类型、主题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档案主题分析的步骤:首先是审读档案。浏览档案的标题、版头乃至正文,对档案的内容作调查,注意不能只凭标题判断档案的中心内容。其次是概念分析。对调查所得的情况作分析判断,形成主题概念,确定档案的主题。再次是对档案的主题类型及其结构进行分析。档案的主题类型按数量划分为单主题与多主题,按结构划分为单元主题与复合主题。主题结构的分析主要是对复合主题中的主体因素及其他限定因素的分析。最后是主题的取舍。根据主题分析的目的与要求,决定对档案信息内容的取舍,舍去次要主题或与本单位需要关系不大的主题。一般来说,从一份档案中分析出的主题数量不受限制,主要取决于该档案对具体需要者的信息价值以及所采用的分析角度。

由于档案内容十分繁杂,因此主题分析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宜根据档案的具体情况,制订主题分析提纲,作为主题分析的规范,保证其周密性和一致性,并可简化分析过程。

二、档案信息的报道与传递

档案信息的报道与传递是指通过编辑、加工、研究、宣传等手段,使档案中的信息以更适于利用者利用的形式,定题或定向输出的服务方式。报道和传递档案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原始档案信息的公布

1.汇编档案史料和文集公开出版。档案汇编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史学研究和其他学术活动以及各方面工作提供史料的档案史料汇编,其选编对象多为新中国成立前形成的历史档案;另一类是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依据、提供参考和学习材料的档案文件汇编,其选编对象多为现行机关档案,又可分为政策法规汇编、重要文件汇编、会议文件汇编、参考文件汇编等。档案史料和文集汇编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从某一专题出发对档案信息进行鉴别和组织的结果,能够集中、系统地向社会范围传递菜一方面的档案信息,满足学术界大量系统利用档案信息的需求。

2.在报刊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公布档案史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普通报刊,如党报、党刊、新闻性报刊、学术理论性和资料性刊物上发表档案文献;一种是在专门期刊如《历史档案》、《民国档案》等上发表档案文献。其特点相对于档案汇编来说出版较及时、发行面广,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迅速传递档案信息,但同时存在的档案信息大多较零散,不系统,只能作为档案史料和文集汇编的辅助方式。

档案史料和文集汇编与报刊公布档案史料两者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传递和提供的都是原始的档案信息,是末经加工的档案原文,是第一手资料。通过档案编授工作,将精选的档案原始信息汇集起来,大大减少了利用者搜寻资料的劳苦,同时为广泛、系统地利用档案信息创造了条件。

(二)档案信息的报道

1.档案文摘。它是档案文献的摘要,能够真实地报道档案的重要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档案原文的作用,但又不同于原文的节录,它是以相对独立的结构完整地将档案文献的主题内容以简练方式表述的短文。它具有以下功能;其一,提供档案信息。档案文摘是一种二次文献,它可使利用者在不阅读原文的情况下,快速地获取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其二,检索档案原文。文摘上一般都注有档案出处,并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实际上也是一种检索工具,据此能检索到档案原文。其三,有利于档案信息交流。文摘文字简短、内容实在,能够快速及时的传递档案信息,便于档案信息的交流。

2.档案参考资料。它是根据一定的题目,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加工编写的一种材料。其种类包括大事记、组织沿革、统计数字汇编和专题概要等。

3.工具书。档案部门报道档案信息还可通过工具书的形式进行,这种工具书是在对档案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的专题编写的,其作用与档案参考资料相似,只不过以工具书的形式出现。

档案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档案现代化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级普查办的精心组织下,广大普查工作者的积极努力辛勤工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普查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文件、表册、音像和实物等普查资料。这些资料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能够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为科学制定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什么是人口普查档案

人口普查档案指在人口普查工作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调查统计材料、表册;二是领导和组织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一)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调查统计材料、表册。

如人口普查登记表、计算机编制的各种数据带、各种手工汇总表和机器汇总表等(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原始普查资料,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保存、销毁。)

(二)领导和组织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如关于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决定、通知、规定以及普查办法、实施细则、会议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来往函电等。人口普查登记表是直接向居民调查的原始记录,是人口普查的第一手材料,是汇总、整理人口普查资料的依据。

二、人口普查档案的特点

人口普查档案是人口普查部门在具体组织进行人口普查工作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有关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公布出版等专门的文件材料。

(一)普查档案数据案卷多。

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的工作进度图,全部工作分为22个大项、121个小项,可形成的统计表格达35种之多,它主要包括户口整倾、调查摸底、入户登记、地址与行职业编码、全部手工与机器快速汇总表等,而且表格长短不一,如此众多的统计表格整理出来的数据案卷,可占人口普查全部档案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普查档案形成周期长。

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它具有涉及面广,工作繁杂,技术性强等特点,因此,形成的档案周期性较长。有的文件可按阶段收集归档,有的则要在下一阶段或几个阶段结束后方能补充归档,全面扫尾工作需较长时间。至于建立数据库后进行资料分析研究,需要的时间则更长,决定了人口普查档案形成周期的长期性。

(三)普查档案性强。

人口普查档案中很多资料涉及普查对象的个人的隐私,关系到全市公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泄露,将带来不可估量和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加强对普查档案的保密管理非常重要。

(四)普查档案规范要求高。

一个完整的人口普查档案,必须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载人口普查工作的各项活动,做到数据准确,分类科学,手续完备,材料真实,正确地反映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部过程,人口普查档案的案卷整理和排列也要符合规范要求。

三、人口普查档案分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结合普查工作的特点,我市人口普查档案可分为文件类、资料表册类、音像实物类和普查工作的其他重要相关材料。

(一)文件类。

1、全市各级党政机关有关普查工作的决定及批复;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题词;

2、各级普查机构的请示、报告、通知、工作计划、简报、会议文件、会议记录、汇报提纲、总结;

3、普查方案、普查填写说明、普查细则及重要的修改稿;

4、普查公报;

5、各级普查机构设置、人事任免、工作人员名册、先进集体和先进人员名单;

6、普查文件汇编。

(二)资料、表册类。

1、普查登记表样表、手工汇总表、机器汇总表、普查汇总资料(含计算机软盘、光盘等为载体的电子文件材料)、填表说明及计算机应用程序软件等;

2、行政区划代码本、地址编码本、行业代码本、职业代码本;

3、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编码员、录入人员的培训教材;

4、内部编印和公开出版的普查资料、普查分析报告及汇报材料;

5、普查宣传材料、宣传画和报纸杂志发表的有关社论、评论和报道等。

(三)音像、实物类。

1、普查工作中的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电视片、幻灯片、光盘及整理汇编的相册、画册;

2、有纪念意义的凭证性实物,包括普查标志、调查证件、证书、奖章、纪念品、首日封、纪念邮票、资料袋、软包装、普查机构印章等。

(四)普查工作的其它重要相关材料。

通过对普查档案内容进行科学的鉴定,以上各类普查档案中,重要的作永久保存,比较重要的作长期保存,一般的作短期保存。

四、人口普查档案的整理归档

收集整理人口普查档案,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任务,针对人口普查档案的特点,对整理好人口普查档案提出以下浅见:

(一)坚持以成文单位立卷。

收集整理好人口普查档案,是人口普查工作最后一个环节,而成文单位是文件材料的形成者,对本地区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了如指掌。以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单位,负责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更为有利,可以与人口普查办的有关领导和人员岗位责任制直接挂钩,档案整理任务不完成,普查班子人员不能散。

(二)实行“三步走”的立卷法。

第一步,文件材料的收集与修复。凡是上级下发和本级产生的文件,可按收、发文薄进行收集,本级形成的各种文件按专业组、责任人逐个进行收集。对使用铅笔、圆珠笔、复写纸或红、纯蓝墨水起草书写的文件、表格,一律用碳素墨水重新复制抄写一次。第二步:分类组卷。按照拟定的分类方案和归档范围,对收集起来的全部文件初步进行分类立卷。第三步:编目装订。参照文书档案的立卷程序,完成编号、编目、装订、书写封面等工作。

(三)保证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

对各类文件的收集整理,除了收集上级下发的文件外,收集重点应放在本级。要注意克服过去只重视“红头文件”,忽视其它文件的错误作法,凡是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不管是“红头文件”,还是内部文件,只要具有保存价值的,都应当收集归档。因为上下左右来文还有可能从别的地方找到,而本机关形成的文件,却是“只此一家”,一旦散失,就再也无法弥补。

(四)文件和表格分开立卷。

整理立卷时,区分文件类和表格类,根据制成材料的多样性,实行通用文件与表格分开立卷。同一类型的表格,在保持同一问题案卷排列在一起的前提下,也可将八开表和十六开表分开立卷,更有利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五、人口普查档案的电子文献化管理

人口普查档案的电子文献化管理首先要把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献档案,并能在信息网上流通。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应用广泛、传输简便等特点,但必须满足必要的先决条件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实现。

(一)电子文献档案的利用。

对档案部门来说,电子文献档案可供利用的方法有三种:(1)提供拷贝,通讯传递,直接利用,为用户提供打印件或缩微品;(2)可通过对点转播数据通信或联结网络来实现;(3)可以直接利用方式为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援,根据档案信息系统中可从直接利用的信息资源解决使用者所需的档案信息。

(二)电子文献档案的管理。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主要是对使用者的管理,对提供利用载体的管理及使用中保密措施等管理。一是使用权限的审核:在使用中,由系统自动判定使用者身份的合法性及所使用的范围,并由系统自动对其操作的路径进行跟踪与记录;二拷贝的提供与收回:原则上应避免把载体上的电子文献档案全部拷贝给使用者,并通过技术手段防止所提供的拷贝再复制。同时应对回收的拷贝做消除处理;三是加强使用的安全管理:不能无原则地向使用者提供全部的使用方式,对提供的拷贝的制作,必须在有效监督下进行,对加密级的信息要进行加密处理,应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等。

(三)电子文献档案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