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所谓独立教学,是指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加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然而,独立教学模式暂时还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其原因在于:(1)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2)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还没有建设起来;(3)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往往比较繁重,贸然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可先选定部分地区的学校进行独立教学模式的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学科渗透则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学科当中,以相关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前更具普适性的是通过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这样既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又不会增加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除了普通高校的普及性教育外,师范院校还担负着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师资队伍的重任,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当中开展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公民媒介素养提高有着“后续递延性影响”,对于媒介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与中小学阶段的两种模式——独立教学和学科渗透两种模式相对应,师范院校除了对一般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利用传媒专业的优势,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媒介素养独立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师范院校传媒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广泛的就业出路。

然而,教育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议程构建,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

一是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展开。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指导各级学校的媒介素养课程构建,并积极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单位合作,以确立适合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二是着力建设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媒介素养教育能否成功进行,师资队伍是关键。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1)在师范院校的传媒专业教育中融入教育学知识,为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立储备师资力量,鼓励传媒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任教;(2)对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以便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3)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培训,鼓励他们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限。

三是积极进行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和创新。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媒介素养相应课程,并从当前中国国情、教育体制特色、媒介环境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媒介素养相关教材,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的修正和改进;在进行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可以积极探索课堂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如邀请媒体对学生进行实时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媒介有着更为直观和鲜明的了解。

四是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这一教育体系的有效展开,必须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例如将媒介素养考评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测评,对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得较好的机构和组织给予奖励等。

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因此,提高公民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议,是与中国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学校的积极推进,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关注,最终向公民终身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现代传播.1997(1).

[3]【加】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传播;本土化

当代的大学生是和网络媒体、影视媒体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信息化时代的明显印记。上网冲浪、看电影和娱乐节目不但成为很多大学生最重要的日常休闲方式,更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关注世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也可以说,他们是第一批最早全面的接触媒介,从媒介中获取主要信息的一代,“电视、电影、电台、报刊、电脑、电话、手机、网站、BBS,QQ等媒介技术几乎能无限制地满足视听感官需要,使大众文化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程度,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大学生们习惯了观看精美的广告,观看俊男美女们在银屏上演绎人生的幻海沉浮,也习惯了在网上点击最热的视屏和帖子。但是,他们却也逐渐在纷繁复杂,美轮美矣里迷失了自我。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在上网和看影视节目的时候,并不能很理性并准确的选择,接收媒介所承载的巨大而复杂的信息,而是容易被很多充满暴力、色情、以及不健康的价值观念所影响。所以,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十分紧迫,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早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瑞典等很多国家已经在学校里正式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建设才刚刚开始。

1媒介发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1.1媒介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尤其是网络媒体出现以后,更是改变了观众与媒介的关系。媒体既包括传统的印刷媒体(书籍、报纸与杂志等)也包括影音媒体(如电影、广播、电视等),还包括新兴的数字电子媒体(网络、DVD,数字影像视频、手机等)。这些煤体所传递的信息己经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一部分,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渐进成熟的时期。

在无比庞杂的信息中,大家发现,煤介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难于判断。某位明星的出格行为也许是为了曝光率而自我炒作,某娱乐节目评委的极端言语可能是出于再“火”一把的现实目的。影视作品中不断上演着黑社会的暴力冲突、神偷侠盗的高超技艺、现代婚姻的情感危机,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很多大学生容易沉人青春爱情剧里的幻想,容易受到灾难片的影响陷入悲观绝望,也容易建立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2媒介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

古人语:“无德不能怀远”,意思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是不能有远大的理想的。可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总的说来,在电视媒体中,还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我们在很多节目中都能看到媒体做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比如说:在2008气我国发生了四川议川地震灾难,对灾区的一系列报道,都给观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很多人前往四川灾区帮助别人,大家看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和高尚的道德力量。女警察忍受丧失亲人的悲痛,依然战斗在救灾一线,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素不相识的婴儿。这些报道给所有的人上了一堂道德课。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体系的社会,网络使很多人有机会发出自己声音,然而有些人在表达自己的错误观念时,也影响到了别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错误的道德观念也充嗤着网络,在现实中,也由于法制体系不完善、地方政府的效率低下、官员等原因,有时也会出现现实中的道德无力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

1.3对大学生个性、理想的影响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知识分子的总体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培养,既要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大学生从生理年龄上讲虽然已经基本成熟,但从心理发展上来讲,还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性格特征正处于渐进成熟时期,比较容易接受和产生变化,较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中所传递的信息纷繁复杂,这些信息里面的内容极容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比如说,明星美感影响着大众审美,大众往往会刻意追求跟随煤体的审美导向。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的冠军李宇春成为大众偶像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潮流社会的中性装扮。当然,这种影响不仅仅在外在,李宇春那种洒脱自由的性格,也得到了观众:尤其是大学生观众的喜爱。甚至很多人对其争相模仿。

另一个方面,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切莫好高鹜远,也不要妄自菲薄。然而,影视剧中对权力和金钱的过度渲染,在很多大学生的身上产生了消极影响,对于成功过于急功近利,往往会一事无成。

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国内很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完成切实有可行的实施方式和培养方式。究竟应该怎样对中国的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以中国大学教育目前的现状来看,短时间内去制定一套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不容易。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和传统的德育教育、文学素养教育、美学素养教育、媒介基础教育相结合。

2.1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随着近些年大学的扩招,社会环境的变化,也给大学生德育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新形势下,再对当代大学生采取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了。所以,必须从造成大学生心理变化的成因人手,将德育教育与媒介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媒介对于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可以在大学生的德育课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解析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媒介的功能和作用。并通过这些事例,让大学生掌握对媒介的信息进行“批判的思考”的能力,那么媒体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一定会降到最低。

比如:大学德育教育课程里,选择一些新近发生、并已经由电视媒体做过深度报道的事件,做深入而客观的分析。对事件人物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也要谈到媒体报道的侧重点和关注点。

2.2将传统的文学素养教育、美学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一定要与传统的文学、美学、哲学将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接受更多的来自于现代煤介,网络、电影、电视剧等等。“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很多大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剧,有学者称,印刷媒介的时代即将过去,视听媒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确电视、电影给了我们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和便利享受,一部长达一万五千多行的《伊利亚特》史诗,大众可以通过观看仅有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了解到情节的大概。很多没有看过原著的学生,甚至把电影《特洛伊》当成了史诗《伊利亚特》,在当今这个时代,很多人已经不愿意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读一本厚厚的文学原著了。甚至有些名字如林黛玉、诸葛亮一旦被提起,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就出现了陈晓旭和唐国强的形象。所以,只有加强文学素养和美学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大学生们了解影视剧只是一种商业时代的快餐产品,本身的价值观表达已经受到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与几千年、几百年前的原著已经相去甚远了。

在文学教育的课程中,可以加入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讲解名著时也要和现代的一些影视剧做联系讲解。让学生们更好的去接受电影作品,也更好的去接受原著。让他们了解改编后的影视剧作品和原著在思想内涵上的重大差异。

2.3将媒介基础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

媒介基础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包括几个方面。

(1)让大学生了解媒介信息传播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媒介基础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每一个节目在产生过程中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电影、电视体现出的商品属性和艺术属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商品属性还要大于艺术属性。所以,大多数影视作品会为了获得盈利而在编剧和制作上更贴近大众的口味和现时代观众认可的价值观念,所以很多电影在制作的时候,从题材的选择,到人物的塑造,再到主题结找构的建构,都会受到世俗化的影响。对于很多文学名著的改编,为了迎合当代人的口味,往往会使其重要的思想性流失,而变成色情、暴力、特技堆砌成的空洞作品。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涵化理论分析: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电影对于社会与个人的不良影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随着50年代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介效果被广泛研究,并出现了许多有效的研究成果。其中,涵化理论就为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奠定了强力的理论基础。在涵化理论出现前,有限效应理论与最大效应理论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限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信息的效应是有限的,只会引起表层的改变。最大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的信息效应是十分巨大的,能够在社会各界造成重大的变化。按照有限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而按照最大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群众在媒体面前完全没有任何主动性,群众对于媒体的依赖,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很难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而涵化理论与上面两种理论不同,这种理论指出,媒体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中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具备潜移默化的特征,换句话说,媒体是人类行为、信仰、认知、观念塑造的重要力量,对于现实世界的构造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长期接触媒体的群众,会将媒体传播的信息不知不觉地转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使得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与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相似。这样就能够得知,媒体信息是构成人类认知结构的主要来源,如果接触到较多的媒体信息,这些媒体信息很可能取代个人的认知与理念,从而影响群众对社会的真实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涵化过程。葛伯纳在研究中发现,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人,会逐渐失去对暴力的受害者的同情性,甚至觉得只有暴力才能让生活更有乐趣,这些人最终会变得冷酷、自私,很难与其他人愉快相处。这说明,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可能导致人变得冷酷、麻木。涵化理论更加注重媒体对人类认知的长中期影响,这与认知心理学的理念有很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就是从小开始,在可塑性较强、心智未全面发展的儿童或少年时期,就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媒体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媒介素质教育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涵化理论的掌握,能够了解到媒体是如何影响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过程的,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新媒体正在撞击独立学院学生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电视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在这些新媒体出现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处于复杂的信息时代,面临着新媒体前所未有的“轰炸”,新媒体不仅对他们所处的社会、家庭与学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还改变了他们个人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在各种媒体中,独立学院学生接触最多的属于电视了。实际上,从儿童时代开始,他们就能够在电视上看懂一些低幼节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理解电视中播放的部分内容。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观看大量的电视节目。因此,电视已经逐渐取代父母,成为他们的学前启蒙教师与亲密伙伴。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电视改变了他们掌握知识、获取信息、认识社会的方式,尤其在这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代,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机会不断减少,电视逐渐成为了孩子们的伙伴,陪伴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假期。同时,电视还对他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吃、穿、用上都追求时尚、流行,对于电视节目中行为的模仿也不在少数。根据一份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调查报告,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可能导致他们的攻击上升65%,价值观下降42%,对“性”的兴趣上升58%。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与父母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而在观看电视的时间却在不断增加,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互联网的流行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控制不当,很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独立学院学生沉迷网络、为与网友见面离家出走、观看网上黄等多种现象已经十分普及,使得很多家长为之痛心。互联网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利影响外,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还有其他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新媒体多元化的进程,使得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带来的消费方式变化,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在消费上更加注重个性化,但是过于关注个性化可能降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传统媒体由于层层严格把关,具备良好的社会维系能力,然而互联网媒体信息的自由化使其缺乏权威性,如果独立学院学生仅仅通过互联网形成对社会的认知,在他们心中就难以形成社会的权威性。这就会对独立学院学生价值判断与社会传承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当前,新媒体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新媒体过于迎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带动社会需求的作用较弱,这种现象会使得独立学院学生获取的信息相对肤浅,形成缺乏逻辑性的知识结构。新媒体“傻瓜化”的特征,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行动更加缺乏思考。此外,新媒体过分注重专业化,而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现实问题的传播效果,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关注。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传媒环境仍然不容乐观,既然无法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良好的传媒环境,也无法限制独立学院学生对媒体工具的使用,那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增强他们解读、分辨信息的能力,而只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不断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二、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基于媒介与语言的必然联系,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其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有关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30年代始于英美国家,而以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正式纳人公共教育当中,则是8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进行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尝试,进入90年代在欧美国家得到进一步推广,使这项新兴的教育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加拿大是开展此项活动最先进的国家。从过去的教育实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新闻传播学课程,相关的研究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二是把它纳人到其他的学科领域教学当中,如语言课程的国语课以及外语课,研究则侧重于媒介素养教育对于该学科的教学体系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媒介信息,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与媒介接触的常识,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在邻国日本,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纳人国语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与此同时,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日本语(第二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教育者尝试性融人了媒介素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这说明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外语界的足够的重视。然而,从外语教学的学科特点来看,它与媒介素养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图的,媒介素养是媒体社会语言教学不该回避的一个领域。无论从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效果来看,媒介素养教育都会给外语教学带来一种有益的刺激。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了,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领域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另外,以这些新兴媒体为依托,媒介素养教育得以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常常被误认为就是多媒体技术或多媒体教学。的确,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包含活用媒体、制作媒体等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对既成媒体的批判性、建设性的解读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它不单纯是掌握一定的技术以便灵活操作信息承载机器或软件。此外,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媒体,如新闻报道、报纸专栏、电视剧、网页等等,都是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利用的,其目的是利用一些图文并茂的素材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双重刺激,使其在精神兴奋的状态下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从效果来看,多媒体教学只停留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的表层,没有从培养批判式思维的更深层次挖掘,而媒介素养则是对媒体本身制作方法的评价、分析与鉴赏以及对媒体制作意图的解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会了解到以下内容:(1)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构架;(2)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3)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纳是有条件的;<4)媒介信息拥有商业内涵;<5)媒介信息包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6)媒介信息拥有社会和政治意义;(7)媒介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关;(8)不同媒介各自拥有独特的审美形式或偏好。这八项内容也是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其中第一个概念是最重要的,它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原点。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既包括多媒体技术,也包括多媒体的文本解读以及批判式思维,它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是多媒体教学的扩展和延伸。

(二)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全球化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具有广泛的、一定深度的关于对象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即文化理解能力,而语言实践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的综合构成了时下外语教学所强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全球化时代外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它要求交际者不仅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意识以及多元文化认同意识。从这一角度看,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有着近乎一致的结合点。

1.对媒体文本的解读既是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语言意识的过程。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而媒介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意图的,语言与媒介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媒介素养可以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培养,反过来媒介素养又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意识。以加拿大为例,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材主要是报纸,学生同时阅读几种报纸,从标题词语的运用到版面设计再到文本的配图,对不同媒体的制作形式进行评价、分析和鉴赏。通过这个过程不难发现,这是集审美意识、思维意识及语言意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而这里所谓语言意识,是指对于媒体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是对媒体文本的深层次理解,需要调动学习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式思维,而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称为语言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增强语言意识,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取向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语言信息的内容和意义,而以往的外语教学却很少触及到这种深度。

2.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多元文化认同意识的有效途径。多元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宽容,是对多元价值观的承认。多元文化认同是对“他者文化”持有的客观态度,不会因该文化处于弱势而固执地排斥,也不会因为其处于强势而盲目地崇拜。在跨文化交流中,多元文化认同是消除交际摩擦、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前提。由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引起外语教学领域对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外语教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将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然而,如果将目光转向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正是文化传播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任何一个媒体文本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文化,不同的文本展示了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学生通过阅读媒体文本可了解到多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与比较,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进而反思“自我文化”,消除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并逐步建立起多元文化认同的意识。

3.媒介素养教育是外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外语教育还是国语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始终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性格、气质与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高境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使媒体信息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辨水平与鉴赏能力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欧美一些国家,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那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当具备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还应在视、听音像方面有较高的欣赏水平。毋庸置疑,在当今媒体社会中,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是外语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近年来的外语教学改革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互动教学。那么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首先了解一下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茶的日本语言界。为避免实践活动零散不成体系,他们将媒介素养所涵盖的宽泛的内容精缩为四个主题,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具体内容如下:(1)我与媒介素养,我们与媒介,意在认识自己与媒介的联系。(2)电视的商业广告为何物?意在对媒介进行批判式解读。(3)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意在了解媒介的构成、表演的技巧。(4)解读新闻报道,意在理解媒介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利用媒介展现自我。以上四个主题分别设有四个内容不同的话题,在具体实践中,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以主题(1)为例,它所包含的四个话题分别为:(1)——①何谓媒介?运用媒介学习的乐趣有哪些?(1)——②我与媒介接触的历史、我们与媒介接触的历史;(1)——③本周电视节目欣赏日记;(1)——④调查媒体与流行的关系。具体实践活动大致有以下几个流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媒介对象;发现该媒介存在的问题,展开批判式调查;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媒介的基本常识,制作相同形式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以上教育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讨论式教学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并作为学生的支援者参与活动过程,例如,向学生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以及教育目标和基本理念,以电视和报纸的新闻报道为例,向学生说明媒介构筑现实的方法。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鉴赏能力,培养了批判式思维。这与外语教学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也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才得以在传播学以外的语言教育领域广泛地传播开来。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 G459[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卢锋(1974—),男,广东高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和数字影视研究。E-mail:。

一、引 言

本土化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术语。尽管各学科领域关于本土化的表述常常会有不同,但总的说来都是“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分子对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学术范式不满而作出的一种反应”。[1]本土化运动的倡导者十分注重文化的民族性,强调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不能简单替代。[2]多年来,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或借鉴国外理论,或弘扬本国传统,或开展本土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所说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是指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媒介素养教育,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合理成分进行改造,使其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本土媒介素养教育一部分的过程。

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自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推广、参与和投入,现今已成为了一个多层次、跨专业、交叉学科的学术热点。[3]随着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研究者们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针对青少年、大学生、成年人等不同群体,探究在中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人们常说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

尽管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学校层面是一个良好的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仍然未能达到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系统开展的状态,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推进并不顺利。从全国范围看,在高校中,通常是只有一些开办新闻学、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学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而在中小学,则只有少数一些与科研院所等有合作科研项目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一方面是学术研究的“满腔热情”,另一方面却是学校实践的“不冷不热”,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寻求新的突破。

二、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现状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首先要厘清本土化与全球化、现代化的关系。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可言。首先,全球化要以本土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促进了本土化的发展;其次,本土化是对全球化的回应,它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从社会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本土化经验中可以看出,各学科都不约而同地从本土实践问题出发,强调理论体系、学术队伍和方法论的建构。同样,其他国家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都从各自的媒介环境、媒介政策、教育体制出发,注重与本土问题和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结合。如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文化免受美国文化的入侵;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保护本国文化传统,使国民远离大众媒体的“低水平满足”;作为电影的诞生地,法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与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中国台湾则期望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解决因电视媒体暴力、色情等所引发的青少年恶性犯罪频发等社会问题。这些国家、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启示我们,努力形成政府、学者、媒体机构、民间团体、学校、家长等全面参与的局面,是媒介素养教育成功开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经历了本土吸纳、本土生成、批判反思三个阶段,正在朝着推陈出新的目标努力前进。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基本范式与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范式”是相近的,即从“翻译”、“介绍”发展为“述评”、“编撰”、“自编”等一系列的消化吸收,并随着吸收对象的更替而多次循环。如果详细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基本理念: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基本假设是将国外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媒介素养教育基本规律的成果引入我国,如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组织主席约翰·庞吉特(John Pungente)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议会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咨询顾问莱恩·马斯特曼(Len Masterman)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原则”等。

从2004年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关注更是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源泉。在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研究者也开始了对媒介素养教育深度本土化的反思,他们试图构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体系,思考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路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的建构等问题。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这一层次又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运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框架分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如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德育、信息素质教育的结合;二是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根据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确立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体系与框架。

其二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本土化”。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本土化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推广与运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在中国推动的媒介素养教育项目;二是我国课程改革中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例如黑芝麻胡同小学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找到了突破口,开展了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则从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忽视对中国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纵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引入并未真正对原有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包括其理论产生的背景、当时的社会特征以及别国的文化研究传统等。由于对这些理论产生背景的分析及其在教育改革的意义、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等方面分析不足,必然会导致理论在我国的“水土不服”,从而导致从国外借鉴或引入的媒介素养教育难以在国内生长。

第二,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以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为主,以中国的现实问题为其理论“注解”,是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做法的理论前提是,我国原本没有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从西方国家“化”来的,媒介素养教育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我国传统教育中没有媒介素养教育。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我国从1815年近代中文报刊诞生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存在具备现今我们所提的媒介素养教育某些内涵特征的活动,并且其活动形式也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4]实际上,在中国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内容。如中小学、高校开展的影视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课程,对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欣赏、解读、使用等知识都有所涉及,只不过其教育思想与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有所不同。

第三,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与研究重视不足。尽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对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与研究却不够重视。以2007—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为例,以“篇名”为检索项,“媒介素养教育”为检索词,通过“模糊”检索得到的332篇文献中,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有176篇,而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直接相关的分别只有12和0篇。

三、家庭教育:媒介素养

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学校实践的“不冷不热”,家庭教育却以其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中国具有的特殊地位,有可能成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1.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庭是少年儿童绝大部分媒介行为的发生地,也是他们受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作为孩子在课堂之外认知、辨别和使用媒体最为直接的指导者,家长在少年儿童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作用。家庭教育被称之为“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路线”[5]。

在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对媒介素养教育确实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面对媒介无处不在的影响,家长们或是以“保护主义”的做法,把孩子与媒介隔绝开来;或是以一种积极的“甄辨模式”,陪同孩子接触媒介并与之讨论;或是根据自己对媒介的辨识和批判,以各种形式保障孩子免受媒介不良信息的干扰。无论是2007年中国家长对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暴力、血腥画面的批判所引发的国内对净化动画片内容的讨论,还是1973年美国纽约的一位父亲对电台节目的投诉从而致使最高法院判决要求对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下流内容”进行限制,[6]都充分显示了家庭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促进作用,家庭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

2.家庭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由其特点决定的

家庭能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由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更是少年儿童初期媒介素养教育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方式。家庭教育的感染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使其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也决定了它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感染性优势。由于父母与子女有着血亲关系和情感联系,因此,父母的行为举止(如媒介行为、使用习惯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其次,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往往都是个体的家庭成员,对人的影响教育较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家庭成员朝夕相处,彼此能很全面、很深入地相互了解,因而,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动向、性格特点、个性发展趋势、媒介接触行为等能较为清楚地感知,同样,子女也可对父母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就有助于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家庭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时机和教育内容。

第三,与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系统的教材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所不同,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物质生活的吃、穿、用到精神生活的家风、家规、人际关系以及文化生活如读书、看电视、使用网络、读报、谈心、聊天等,都包含着教育的因素,不求系统,灵活进行。在家庭成员的自由接触中,家长的各种观念、行为都会无拘无束地流露出来,并对子女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子女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如果家长能敏感而机智地抓住教育时机予以正确引导,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7]

3. 家庭教育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重视家庭教育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对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开展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由于家庭在我国古代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当今,家庭教育在我国更是受到了超乎寻常的普遍关注。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在目标上重视做人教育,在内容上重视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等伦理道德教育,在方法上注重言传身教。这些特点,为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不但是家长对少年儿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强大驱动力,而且是家长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重要资源。深入了解我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是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促进学校、家庭的积极合作,并进而努力形成学校、家长、政府、学者、媒体机构和民间团体等全面参与的局面,是突破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瓶颈”、成功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当前在我国家庭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四、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路径选择

当前,发挥家庭教育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当中的重要作用,要注意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1.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

多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如何开展,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受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影响,不少教育工作者坚守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立场,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看到,这种“保护主义”的立场,“忽略了青年人在媒介环境中可能获得的各种应对经验”,而且“未能教给学生如何适应急剧变化的媒介环境”。[8]这也使得一种超越早期保护主义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在英国脱颖而出。

在我国,以卜卫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出发,主张教育工作者要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和儿童观。卜卫认为,至少有两个理由来肯定儿童的媒介需要。首先,娱乐是儿童的天然需求。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的休闲权应该得到保证,并且其自由选择媒介内容的权利也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如对暴力和色情内容的限制等)得到保证。其次,对自由时间较少的城市儿童来说,媒介是娱乐工具而非教育工具,这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好处,而且也是非常现实的选择。在有限的时间里,儿童接触媒介往往是为了满足放松、逃避现实、情绪刺激、交往诉求、快乐诉求、现实性诉求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接着上课。[9]

以上相关的研究提示我们,在实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采取“积极建构的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即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既有保护的色彩,也有积极建构的诉求;在教育模式上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构建以媒介参与为核心理念的新型教育模式。

2. 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媒介行为习惯和媒介素养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长在青少年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0]例如,“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儿童……(所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沟通形态……与儿童电视接触频度、接触时间和内容偏好等有关。”[11]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家庭中网络设备数量与电脑素养成正相关,中小学生家中电脑资源设备越丰富,其电脑素养越高;父母亲会使用电脑的学生,具有较正向、积极的电脑态度。[12]陆晔等进行的上海学生“离网离视”小活动也表明: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有相当重要的影响。[13]

家长是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者、执行者,在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较大的独立性和随意性,受家长影响较多,受社会监督较少。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家长的媒介素养是影响家庭媒介素养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从笔者调查的结果看,①尽管不少高中生家长对媒介制作过程的了解程度不高,媒介批判意识、创造与参与意识也低于孩子,但对于那些了解媒介制作过程、有较强的媒介批判意识、创造与参与意识的孩子而言,父母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方法上,父母亲的作用位列第三(34.24%);在对报纸制作过程、广播节目制作过程和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了解上,父母亲的作用分别位于第二(22.29%)、第三(14.67%)和第三(14.83%);在媒介分析与评价态度的形成方面,父母亲的作用位列第二(42.49%)。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与推进,同样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此,应建立家校合作、社会培训等合理机制,不断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促使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 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

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对少年儿童素养的培育有重要影响。正如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人们是经由惯习(Habitus)来处理社会世界的。而惯习形成于社会结构,任何人身上的惯习都是和他自身生活历程密切相关的。家庭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惯习的形成。[14]家庭“社会化”的影响力量,可以造就子女不同的媒体使用习惯。[15]在接受家庭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学生不断习得家庭所认同或提倡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和价值观念。青少年学生不同的媒介兴趣需求、相异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媒介素养也同样受到其成长的家庭因素和父辈媒介使用习惯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家庭教育在孩子媒介接触行为的指导、监控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调查显示,经常指导孩子阅读报纸、选择广播节目和选择电视节目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15.35%、13.83%和27.43%;经常陪同孩子阅读报纸、收听广播节目、收看电视节目和上网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27.72%、32.6%、48.29%和9%;经常与孩子一同讨论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络内容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45.97%、29.43%、49.23%和20.49%。

在没有家庭教育指导和监控的情况下,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调查显示,学生阅读报纸最主要的三个目的是了解国内外时事(44.54%)、娱乐消遣(39.40%)以及获得社会知识和开阔眼界(34.44%);经常收听的广播节目是戏剧、综艺、娱乐节目(69.38%)和社会新闻节目(36.56%)以及时事政治节目(23.44%);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是戏剧、综艺、娱乐节目(70.38%)和社会新闻节目(43.85%)以及体育节目(37.88%);上网最主要的三个目的是放松心情、精神调适(78.16%)和娱乐消遣(75.89%)以及与同学、老师、亲友交流(60.03%)。可见,除报纸外,学生使用媒介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媒介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玩具”。

由此可见,要更有效地避免媒介内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家长需要更多的介入,包括进一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对媒介内容选择的指导、与孩子共同使用媒介和讨论媒介内容等。

4. 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

“媒介素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在媒介信息的强说服力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保持自己对问题的个人思考。”[16]而这其实就需要人们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媒介及媒介信息。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分析、评价和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便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

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1)家长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站的制作过程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调查的结果表明,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站的制作过程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家长比例分别达到了63.11%、72.60%、66.94%和74.79%。(2)大多数学生对媒介的制作过程也不太了解。调查结果表明,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站的制作过程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了75.96%、70.34%和62.22%。(3)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不强。经常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介信息的真实性能有质疑态度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42.22%、37.65%、38.20%和53.46%;经常对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介信息的真实性能有质疑态度的学生比例则分别为45.56%、41.89%、47.37%和62.17%。可以看出,家长和学生对于媒介的批判意识并不强,家长的批判意识还略弱于学生。

父母和教师最重视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他们对孩子使用媒介最大的担忧是媒介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长期以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与德育、公民教育的结合,也对培养青少年、儿童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使孩子养成独立的对媒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正是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

5. 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家长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51.47分钟。这个长度已经超过了学生(35.44分钟)。网络又是当前家长和学生公认的可信度最低的媒介(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媒介可信度从高到低分别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然而,家长对网络媒介的监控是最弱的。43.34%的家长会在孩子上网前与其约定好上网时间长度,9%的家长经常陪同孩子上网,20.49%的家长经常与孩子一同讨论网站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媒介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自身心理品质尚未定型,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沉溺于网络而难以自拔。越来越多的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已经促使家庭、学校、社会高度重视不良网络行为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将成为未来学校、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从教育学角度,调查了中国已有和现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需求,从教育需求出发,思考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本土化,这是一种与以往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不同的方法与思路。本文认为,以家庭教育为主体,从本土问题出发探索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既有利于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建设,又有利于借鉴形式多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从而避免现有研究中的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以及当代实践的矛盾与对立关系,逐步实现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在我国的现实表现说明,我们不但需要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给予更多的分析与研究,包括分析国外理论本身的精神实质、产生背景、研究方法以及操作程序所能运用的现实实践特征,从而形成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既非仰视也非贬低的研究态度,同时,还要求对我国传统与当代实践给予关照,寻求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与我国研究传统和当代实践的最佳切合点,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真正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0.

[2] 崔景贵.文化学视野中的我国心理教育本土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84~88.

[3] 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2):16~20.

[4] 谢小红.1815—1949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5] 张学波.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发展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7):12~16.

[6] 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62~63.

[7] 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8] [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73~79.

[9]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1.

[10][12]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11] 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3):14.

[13] 陆晔,黄东亮,周葆华.媒介使用与青少年闲暇生活——“离网离视”活动个案分析[J].新闻记者,2006,(4):3~6.

[14] 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杨淑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