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范文精选

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范文第1篇

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强化发展传媒的大众化。

当前,以信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正方兴未艾,信息产业作为急先锋、桥头堡引领着当代科技潮流。信息,这个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的名词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强度入主人类生活。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全国信息高速公路”(即NII)、“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即GII)两计划强势的推行下,全球刮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热,各国加紧研发、构架信息产业,犹如进行新一轮军备竞赛一般。这种势头,使得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直到21世纪还依然昌盛不衰,深刻地渗透和影响着社会生活。高度信息化也成为后工业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美国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D·贝尔在《后现代社会》一书中说:“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①

信息,这个制造后现代社会奇迹的圣手,已经被学者们提到与物质、能量齐驱并驾的高度。②物质、能量、信息三者位列三甲,共同推动着现代文明的不断生成、巩固和发展。

信息的无限膨胀和全面蔓延,呼吁着乘载这位巨人的文明列车的到来。大众传媒因其直接面对大众,具有信息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的能力而成为首选。而事实上,它也是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传播的迫切需求构成了大众传媒合理生存的绵长生命线,大众传媒从一产生就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按传播学的观点,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③简单地说,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它对社会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在促成文化体系的一致化和标准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它发出的信息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力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构架”去解释社会现象和事实,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有选择的提供一些信息,或突出某些问题,使受众知道什么是社会上赞同或认可的价值、规范和信仰,于是受众就自觉地被迫接受这一套“定义”或“解释”的约束和指导,尽量随大流,采取被整个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方式。这也正是大众媒介的力量所在。④

二.“议程设置功能”和“沉默的螺旋”理论制约着大众传播的社会宏观效果,在当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影响下,大众传媒导向偏向媚俗化。

美国社会学家兼大众传播学家德弗勒告诉我们,新闻媒体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有选择的报道。这就是“议程设置”。⑤大众传媒能够人为的安排议程,确定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与此同时,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则告诉我们:当一种观点得到大众媒介持续不断地宣传,从而成为所谓支配性意见时,持有相反观点即所谓异常意见者便逐渐陷入沉默,而放弃已见去追随公众看法者会不断扩展。于是,形成这么一种螺旋趋势:就是一种观点一旦得势便越来越走红吃香,越来越为世人所接纳。⑥“议程设置功能”和“沉默的螺旋”这两种理论形成了一种传播的内在机制:逢公众喜欢的新闻产品哪怕是低俗的也一样有市场。当前,我国大众传媒在走向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媒介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出现了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产生了一些丧失人文精神和职业操守的现象,媚俗化和妖魔化的报道成为一种危险的趋势。为一味的满足人们低俗的需求和非常态的欲望,大众传媒不是善意的引导和果断的杜绝,相反,为保持高收视率、高收听率和高点击率,他们以需求为挡箭牌,不断地制造所谓的大众文化。大众媒介的传者由于单纯以商业的角度介入社会,缺乏必要社会责任感;而受者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偏向于娱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没有进行过滤,也缺乏一定的媒介认知常识,随大流。有的受者甚至将这种感性的娱乐文化当作精神养料加以吸收。传者和受者的本质发生异化,媚俗的信息有读者市场。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作为传者和受者的渠道,大众传媒的导向逐步媚俗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众媒介的信息充斥着凶杀、暴力、色情。这些满足受众的信息,是一种“低下的满足”,对提高文化品位毫无作用,甚至会带来现代文化干涸的危机。这种

“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正在位移人类的灿烂文明,大众媒介的两面性越来越明显,如何在过载的信息内容中吸取人类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精神养料是时代的重大课题。

三.高校是参与信息转化的智囊和开展教育的集中地,面对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地方性高校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

随着麦克卢汉在四十年前第一次喊出“地球村”,我们就逐渐走进了一个媒介全球化的世界。媒介的全球化催发了一场信息革命,消除了因信息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然而,在我国,信息产业正在市场的轨迹中缓慢运行,信息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的词儿,还正在探索着前进,难免偏离原有设计的运行轨道。大众媒介出现媚俗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高校作为社会的高层次知识区域,是信息论转化为产业的交换地,在这场革命的地位非同一般。

(一)高校信息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缔造的文明成果,它不仅仅在信息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它也在信息的流通和共享等方面积极促成科学化、系统化和高速化。比如它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坐在电脑旁就能通过数字化的服务展开教学。这克服了地域和时差带来的障碍,减低了教育的成本;同时,信息化的普及更使教育的资源得到整合,为学生提供超容量、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文化享受;拓宽了学界的视野,也为素质的教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便捷、便利和有效,从而提高了教育的质量。

(二)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资源有限,资金紧张,信息建设困难重重。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都极为有限,在这场信息浪潮的形势更为严峻。

地方性高校具有办学经费地方性和地理位置的偏远性。⑦从行政上看,地方性大学一般都是地方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办学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所以受地方的经济影响比较大,投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我学校为例,并没有用于信息建设的专项资金。而地理位置的偏远性,不利于信息渠道的畅通,不利于人才的引进,也不利于信息资源的流通。虽然学校已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努力地改善,但还无法满足信息化的需求。

(三)高校的扩招形势使得入学规模扩大,但信息资源增长跟不上步伐。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太小、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的“瓶颈”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扩招之前,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受到限制,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适龄青年比重一直在5%%左右徘徊。这意味着当时高等教育只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精英教育。1999年开始扩招以后,精英教育逐步走上大众化轨迹。

据统计,从1999年~2004年间,我国高校招生以20%%的幅度增长;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毛入学率已达21%%;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上升到2300万人。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教育大国”。⑧

然而,短时期内高校扩招速度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首先,导致了高校资源的全面紧张。招生数量快速增加,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许多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跟着教育趋势扩招,资源却极为有限。而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办学资源,尽管学校做了很大的工夫,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以我校为例,2005—2006年比2003—2004年在校学生增长了18.6%,1921人;而虽然公共电脑增加了320台,但还是无法满足同学的信息需求。以2005—2006年来算,没有电脑的同学有5898人,根据学校公共电脑的开放时间8:30分—21:30分,有13个钟头。在这13个钟头中,假如没有电脑的同学都去上网,那他(她)们使用的时间才13*740/5898=1.63小时,即这些没有电脑的同学利用公共电脑一天只能享用97.8分钟。这远远低于我校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上网的时间(128.3分钟):

我校大学生每天接触大众传媒时间分布:

备注此次调查为抽样调查,共发出550份问卷,男生54.7%,女生45.3%,回收534份,有效卷533份,有效率96.88%;其中有私人电脑的占了72.4%。

赋值:3小时以上=210分钟;2—3小时=150分钟;1—2小时=90分钟;31—60分钟=45分钟;30分钟下=15分钟;基本没有=0分钟。⑨

(四).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媒介观媚俗化的趋向逐渐明显。

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全球每天出版一千本书籍,印刷品总量每五年就会翻一番,《纽约时报》每周日的信息量超过17世纪一个普通英国人一辈子的信息量,人类近三十年来拥有的信息超过了过去5000年的历史积累,而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足以让人感到窒息。据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数据,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了84.8%,18—24岁的网民占了29.4%,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而网络信息消费却集中在娱乐新闻上,并且占了一半以上。

注: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50份,回收534份;其中有效卷533份,有效率96.88%。接受调查者的组成为:男生54.7%,女生45.3%;大一23.5%,大二44.6%,大三21.4%,大四10.5%。

人们对娱乐化信息的热衷是大众媒介与市场对接过程中衍化出来的潮流,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娱乐的功能得到大大的开发,而对传播信息,监测环境和文化继承等基本功能则被有意地弱化甚至取代。著名的媒介批评学者尼尔·波兹曼著有两本书:《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在这两本书中,波兹曼说,当代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或者说是唯一的特点,就是娱乐。娱乐主宰一切。在娱乐或享乐原则面前,人们成为一种日益肤浅、浮躁的消费主义者,不仅丧失了消费自主能力和批判鉴赏能力,而且容易丧失植根于文明传统最深层的羞耻心。媒介经营者极端化的产业意识和经营理念为娱乐业劈开了较为宽泛的生存空间,极度促进了娱乐业的繁荣和昌盛。信息产业和娱乐业构成巨大的产业链,紧紧地利用和压挤人们包括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之下,接触到的信息也是以娱乐为主。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文化技能不可能仅仅来自教科书或培训班。具备这些技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熟悉自己所住街道以外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这类知识日益来自于传媒环境。”可是媒介环境的娱乐化、媚俗化使得我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染上了这种娱乐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大众媒介在引导我们消费时向受众传递了消费的意识和暗示,淋漓满目的消费品和豪华时髦的生活方式引诱着我们掏腰包。这些消费观消解了价值,消解了意义,追逐平面化、零散化和享乐化。这更加剧了传者和受者身份的差异性。美国媒介史专家保罗·利文森曾告诫世人:“那些掌握并支配着某些信息的人,换言之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法是信息处理者通常能拥有更大的权利。而那些对媒介权力一无所有的人却有如置身于悬崖峭壁。”这也印证了英国媒介专家凯丽·巴查尔格特所说的:“传播者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了重大的失衡以及权力转换的变化。”

四.提高媒介素养,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的步伐,是培养和发育媒介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媒介素养,英文是Medicalliteracy,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说法,正如美国学者霍布斯所说的,它是一个有着一千个名字的孩子。但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能力。它是人类读写能力的延伸,是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掌握读解媒介信息的能力。它起源于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被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作为媒介教育的先导,两位学者提出了“文化素养(cultureliteracy)”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介入,媒介素养教育迅速发展,成为规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的媒介素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学科。在我国,直到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后,(1997年《现代传媒》第一期)该课题才开始得到国内专家和高校的广泛重视,2004年还被列入新闻传播学界10大热门论题之一。现在国内对它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阐述的层次,只有极少的学校开展该项教育。如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同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首次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同年10月1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2006年6月23日,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FudanMediaLiteracyResearchCenter)正式成立。然而一般高校由于师资、技术、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却无法同步发展。就我校而言,新闻系于2005年创立,师资不足。

媒介素养实施条件的困难和极限,导致我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薄弱和忽视。媒介素养教育,按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指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在我的调查中,90%以上的同学没听过“媒介素养”这个词,更不知道媒介素养到底是什么。而开展媒介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它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关于“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讲话时指出:“大学的优势在于多学科的结合,应该让学生在一个学科综合,学术水平较高,充满团结合作精神和’百花齐放’的氛围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是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领域跨越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范畴。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它也是大学生媒介行为重构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失衡反映在:1媒介行为的偏离——对媒介的误用;2媒介行为的失范——对媒介的乱用;3媒介依存过度。媒介素养教育是从训练内在素质来弱化污染信息的影响,这就象预防肝炎疾病一样,回避或限制接触污染信息的密度充其量象打预防针,是一项短期解决问题的“防疫性”的外化举措,其效果是有限的,而提升媒介素养就像培植自己体内的抗体是一项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内化的、根本的和长效的举措。

五.合理安排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创新实施教育的路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式全面展开。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众多学者都做了分析,大同小异,归纳起来主要有:1.是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对信息做批判性的思考;2.是提高媒介的有效利用率,懂得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具体的可以分为微观认知、中观认知、宏观认知和超越媒介。⑩

在我校,由于受资金、师资的限制,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机动的教育体系。主要有:1.开设名称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公选课或专业课。课程的教育强调大众化,对媒介的内容可浅尝辄止,但要生动活泼;2.就地取才,外聘人才,进行现场教育。社会媒体的从业人员具有扎实传媒经验,请他们现场授课、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较好的掌握大众媒介的知识;3.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在校园网、校报、广播开设媒介素养专栏。该栏目应该是经常性长设栏目,以便于持续教育。校园媒体具有地缘性、接近性、开发成本低、运作方式简单等重要特征,对普及教育是一种可行又便捷、实惠的途径。4.用好新闻系的媒介研究主阵地,拟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对大学生各种媒介行为进行研究,突出高校研究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3.《媒介素养教育论集》邱沛篁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4.《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解析》柳萍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第150—154页

5.《加快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秦学智《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总第146期第335—337页。

媒介素养教育范文第2篇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媒介素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媒语境;开放教育;媒介素养;学习素养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智媒语境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已经深刻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尤其对青年学生群体产生重要影响。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正确利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能够在冗杂的大数据中将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新要求,对于主要依靠远程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习者来说,正确、有效享用媒体资源更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和能力。能否在多元、海量、芜杂的大数据中将有价值信息为我所用,实现自我提升,不仅涉及个人教育,也关乎社会发展。为了深入了解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现状,探索提升媒介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媒介接触度、依赖度、使用态度等方面的状况。调查主要在四川开放大学直属学院展开,共有1285名学生参与了问卷填写。

一、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现状扫描

(一)学生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1285名学生中,947人在读专科学历,占总人数的73.7%;338人在读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26.3%。从年龄构成来看,有658人年龄在20—30岁之间,占比51.21%;有477人年龄在30—40岁之间,占比37.12%。综合来看,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学生总占比为88.33%。由此可见,开放教育仍以青年学生为主,青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群体的主要构成。

(二)媒介接触度分析

对问题“您平时主要通过哪种媒介了解信息”,结果显示,选择报纸的仅有12人,占比0.93%;选择广播电视的有36人,占比2.8%;选择电脑的有129人,占比10.04%;而选择通过手机媒体了解信息的高达1108人,占总人数的86.23%。可见,智能手机以其便捷性、交互性、移动性等优势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并且在与传统媒体互相结合、渗透、融合的基础上,又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即时、交互、海量、共享的优势,这就使得智能手机成为学生使用的主要媒介形态。对媒介的使用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要通过使用媒介获取学习资源、了解咨询、休闲娱乐以及联系朋友、沟通情感。而借助媒介来学习的占比最高,达到79.3%。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习者返校学习,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的明确,通过媒介获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是其使用媒介的主要目的。

(三)媒介使用态度分析

对问题“您是否会主动选择媒介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289名学生选择“会非常主动”,占比22.49%,有589名学生选择“比较主动”,占比45.84%,另有31.67%的学生选择了“很少主动、不主动、漫无目的”选项。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媒介使用态度不明确、处于被动状态,鉴别力差、容易盲从,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环境,极易被一些错误价值观误导,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传播者利用。对问题“您是否能熟练地利用学习平台(如国开学习网)和新媒体平台(如学校公众号)获取学习资源或办理相关业务(如查询、缴费等)”,选择“非常熟悉”的仅占17.82%,选择“熟悉”和“一般熟悉”的占比分别为39.22%和35.95%,有7%的学员选择“不熟悉”。这一问题实际调查的是开放教育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这一能力显然十分有限。开放教育学习者虽有主动利用媒介进行学习的意识,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自我的能力明显不足。

(四)媒介依赖度分析

对“您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这一问题,选择每天使用时长少于1小时的占比仅为2.72%,选择1—3小时的占比为31.13%,选择3—5小时的占比为36.03%,而选择5小时以上的占比达30.12%。对问题“如果让您一整天不带手机,您感觉如何”,有776名学生选择了“勉强适应,但还是很想使用”这一选项,占比高达60.39%,而选择“完全没有影响”的占比只有3.66%。可见,开放教育学习者对智能手机依赖程度较高,网络虚拟媒体正在逐步占据学生的闲暇时间,控制学生的思维观念。信息污染和信息侵略已是不争的事实,媒体环境净化任重而道远,要想加强学习者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抵御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害,媒介素养教育必不可少。

二、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教育存在问题

(一)对海量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与利用能力不足

开放教育主要以在线学习为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理念。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促进智慧教育的强大驱动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更丰富的教育体验。但由于开放教育学习者文化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从而影响其有效参与在线教学实践,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另外,探索式自主学习是开放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当前“万物皆媒、媒融万物”的智媒环境下,各种智能终端与媒介技术联姻,“信息茧房”“过滤气泡”接踵而至,以“学习需求”为导向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受自身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限制,加之纷繁芜杂信息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很难经过筛选、鉴别获得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智媒时代,坚持“用户中心”理念,强调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使得传统新闻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的功能逐渐减弱。复杂的信息环境对现代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教育学习者信息甄别、思辨、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很容易陷入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中难以自拔,从而影响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二)对社交媒体的高度依赖与媒介环境对人的反噬

社交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丰富性、互动性深深地吸引着受众,尤其是青年学生。日本传播学者野牧曾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容器人”的概念,描述了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一种内心封闭孤立,过分依赖电视的形象。当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电视人”发展成为“手机人”。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可以满足人们社交、购物、学习、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一机在手、应有尽有”是对当下“手机人”的真实写照。“玩抖音、刷微博、逛淘宝、追网剧”“朋友圈里看世界”,折射出现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图景。相反,一旦离开手机,“手机人”就会坐立难安、万分焦虑,呈现出“机不在手、魂不再有”的现实窘况。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变化,然而,当前媒体环境布下的“天罗地网”不仅控制了人的物质世界,还操纵着人的精神世界。媒介信息无孔不入地侵入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耗费着学生的精力,浅表和浮躁信息充斥着学生的感官,错误的价值理念累积性地作用于学生的头脑;网络依赖症逐步消解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强烈的网络依赖意识催生惰性心理,使大学生应有的敏锐、自信、进取逐渐被迟钝、麻木、愚昧取代。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样任重道远。

(三)对媒介素养的现实要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通过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平台在线学习是开放教育学习者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利用网上直播、双向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并以其高效、便捷、低门槛的特性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通,推动了在线教育快速发展。开放教育学习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源更加方便,运用VR/AR等学习方式进行沉浸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由此可见,提升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水平,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下在线教育的现实要求。另外,媒介化生存状态下,媒介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社会力量,互联网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对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品行、审美趣味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影响巨大且无法回避,学生由于沉溺媒体“拟态环境”而出现的精神空虚、文化断裂、学业荒废、人际关系冷漠等现实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因此,提升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迫在眉睫。提升学习者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通高校尚且极少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其常规教学体系中,更谈不上对开放教育学习者开展这一终身教育了。因此,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层面,提升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成为当前急需完成的一项任务。

三、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各行各业中坚力量的开放教育学习者,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大众传播环境。提升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不仅是学习者适应媒介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提升路径:打造个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培育体系

1.多样化自主学习是基础。开放教育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性格成熟稳重,价值观趋于稳定,有深刻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作为社会返校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自觉树立正确的媒介理念,认识当前“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信息环境,保持客观理性,坚定正确方向。其次,要自觉学习媒介基本知识,深入理解媒介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媒介形态,把握媒介生态,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海量媒介信息,以警惕、睿智的眼光辨识不良信息,能够批判地解读各类信息并为我所用。最后,开放教育学习者还应主动深入媒介实践,通过实践经验加深对媒介的认识和理解。2.系统化学校教育是重点。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化、专业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开放大学要更新理念认识,形成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共识,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立德树人”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媒介素养通识教育。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学生培养中可有可无的技能培训,而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其次,提升开放大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开放大学教师侧重于专业知识传授,对媒介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在学生价值观引领和健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开放教育办学体系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乎大学生理解社会信息与行为的能力培养,从而建立一支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网络媒介应用能力强、媒介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并常态化地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方面的培训。再次,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实现开放大学系统内师资共享,还可以与普通高校新闻院系建立横向联系,打造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共同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等等。3.广泛的社会教育是保障。提升媒介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细致持久的贯彻实施,同时,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自守好主阵地,群策群力,发挥合力。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及时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改革教育体制,制定宏观教育政策,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尤其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和强调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加强媒介素养的共识。其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机构的作用。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应贯穿于具体实践,学校要与网络企业、通信部门合作共建媒介素养实训平台,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提升媒介素养。开放教育学习者多为各行各业的在职员工,用人单位也应从网络安全和电信诈骗,“互联网+”与创新创业,网络知识产权等角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再次,强化社会媒体责任意识。媒体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公民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媒介从业人员要自觉提升媒介素养,生产一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信息产品,严格把控信息审核和,切实履行好“把关”职责。媒体机构还应有针对性地策划和制作媒介素养教育系列节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召开论坛或讲座,宣讲媒介素养相关内容,充分发挥正向引领作用。

(二)教育模式:构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互动互补的课程模式

1.显性课程为基础。显性课程主要是指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课程及教育活动。开放教育应构建包含“媒介素养教育”模块的知识体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教学计划。从“媒介知识和技能学习”“媒介批判和反思能力”“媒介使用与表达能力”三个层面设置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具体特点和学习需要。例如,通过开设传播学概论、媒体信息技术等课程使学生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基础理论,并培养初步的媒体操作和使用能力;通过设置时政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文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和反思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通过老师与学生就某一媒体事件的报道方式、报道过程、报道倾向性、事件影响等方面各抒己见,从而引导学生挖掘信息背后的数据,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解读和批判能力。实践环节是理论课程的具体落实。开放教育也可以学习普通高校,建立校园媒体平台,一方面繁荣丰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让校园媒体成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的实训基地。对实践课的课时、学分都应纳入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统一要求。2.隐性教育为补充。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具有非功利性、以育人为主要目的等特点。因此,应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融入其他相近或相关联学科。媒介素养教育与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应在此类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以当前媒体环境为背景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媒体知识、信息理解、舆论引导等内容结合起来,将对媒介的政治、伦理属性、道德意识的认识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二者虽属不同学科,但教育对象同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内容关联、教育途径相似。正确认识二者的相通性,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在教育实践中使二者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无疑对于促进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介素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仅是开放教育学习者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还关乎社会整体的稳定和进步。因此,正视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现状,多角度提升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水平,已成为开放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朋.媒介素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

[2]王晓蕊.5G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问题与对策[J].编辑学刊,2020,(06).

[3]闫欣洁.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2).

[4]刘力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嬗变与教育对策[J].中国出版,2019,(01).

[5]臧文茜.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6,(06).

[6]周灵,卢锋.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重构[J].中国电大教育,2021,(07).

媒介素养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外语专业;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0前言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学习资源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要素多元、交互功能强大、承载信息海量等特征”[1]。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面对鱼龙混杂的新媒介信息,如何根据自身需求获取有价值信息及如何抵抗不良信息侵扰,对外语专业学生是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外语专业学生接触其他国家的时事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的渠道大大增加,其媒介内容虽然是现实的语言材料,但其背后隐藏的立场、意识形态未必适合外语专业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他们是挑战。可见,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而紧迫的教学任务,外语专业要顺应时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

1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内涵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网站、微信、微博、电子阅报栏、智能化终端等形成巨大的信息传播网格,信息传播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信息传播条件也突破了时空限制,信息传播渠道由线性的、单向的变为双向的、交互式的,受者与传者相对处于平行状态。新媒体传播主体、传播条件、传播渠道以及受者的地位都发生变化,对公民的媒介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1快速、准确地获取媒介信息

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呈多元化特征,信息冗余量大,对纷杂的、海量的媒介信息进行甄别、选择,快速、准确地获取自身需要的有价值信息,是公民基本的媒介素养能力。

1.2恰当、合理地使用媒介信息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跨越时空等特征,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新媒体产生过度依赖,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和娱乐方面;也有一部分人仅仅把新媒体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而很少花精力去思考信息的内容及其要传达的思想。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使用要张弛有度、恰如其分,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不能过于依赖新媒体的娱乐功能,而要去粗取精,恰当、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3深层次地理解媒介信息

新媒体的进步改变了媒介的表达方式。微博长图、短视频、段子等不同表达方式的创新,使得同一个信息内涵可以通过完全不一样的方式传达[2]。互联网的普及也形成新媒体独特的话语形式,像“我太难了”“硬核”“996”“巨婴”等网络用语广泛传播,同样的话语,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不尽相同。对外语专业学生来说,中外两种文化相互交融,要注重把握同一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含义,逐步提高媒介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在从事翻译工作或与外国友人交流时,要充分考虑发言人的媒介文化及信息所处语境两个因素。

1.4批判性地评价媒介信息

新媒体冗余信息量大、原创性不强,一些不实消息经过大量转载会严重影响社会健康,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解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个人独立思考,能够对媒介信息的价值和优劣作出判断,深刻理解媒介文化背后的真与假、善与恶。

2外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不同层次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采用匿名方式作答,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1.3%。受访对象中,女生占84.3%,男生占15.7%;本科生占81.2%,研究生占18.8%。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外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如下。

2.1媒介信息意识敏锐,媒介信息获取能力较弱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3%的学生基本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86.3%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83.7%的学生能够自觉抵制电信诈骗、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可见,外语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信息保护和不良信息甄别能力,媒介信息意识较敏锐。媒介信息获取方面,获取新闻、娱乐资讯、网上购物等信息有困难的学生占26.6%,获取学习资料、音视频资源有困难的学生占68.4%,使用中国知网、WebOfScience等数据库获取研究文献有困难的学生占83.7%。通过调查数据可见,外语专业学生总体的媒介信息获取能力还较弱,尤其是在获取学习资料方面更为明显,应建立有效机制提升学生的媒介信息获取能力。

2.2媒介信息使用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

研究调查了外语专业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用途。其中,日均使用新媒体用于信息沟通两小时以上的学生占61.2%,日均使用新媒体用于休闲娱乐两小时以上的学生占67.3%,而日均使用新媒体进行知识学习两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16.8%。在媒介信息的使用方面,23.9%的学生选择直接拿来使用,36.7%的学生会稍加修改后使用,仅有39.4%的学生会标明引用或转载。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外语专业学生利用新媒体在信息沟通和休闲娱乐方面花费较多精力,在使用他人信息时也不够规范,遵守媒介信息道德的意识不强。基于此,需重视学生对媒介信息的使用,若不加以规范,学生极易走向媒介技术“绑架”与信息“捆绑”的深渊[3],成为信息的“奴隶”。

2.3基本具备媒介信息理解能力,媒介信息评价能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83.1%的学生在理解新媒介信息内容方面不存在困难,79.6%的学生可以正确解读不同表达方式的媒介信息,86.6%的学生可以领会或基本领会一些网络新话语(如“巨婴”“硬核”等)。外语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媒介信息理解能力,这可能与外语专业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接触新媒介较广泛有一定关系。在媒介信息评价方面,34.6%的学生能对网络信息的真假作出判断,不具备这种判断能力的学生占52.7%,态度不确定的占12.7%;46.8%的学生能判断文献资料是否有用,无法判断的学生占51.2%。由此可见,外语专业学生对新媒介信息的批判性评价能力不足,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新媒介信息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学生媒介素养知识的匮乏。

3外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路径探析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借鉴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已有成果和其他专业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外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宏观层面考虑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政策、制度、举措等顶层设计落实的问题;中观层面考虑外语专业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和课程实施的问题;微观层面考虑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相互交融、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三个层面有机联系,共同促进外语专业媒介素养教育有效开展。

3.1宏观层面: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格局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的媒介教育观念已无法符合新媒体发展的需求,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唤醒媒介意识,提高不同层面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教育部门、外语专业委员会、高等院校、外语专业要发挥主导作用,与时俱进,加强宏观调控,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媒介素养评价体系,切实保障媒介素养教育经费、人力、物力的投入;另一方面,社会要发挥舆论引导职能,借助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加强媒介素养宣传,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典型案例、成功案例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道德观与价值观。此外,家庭要发挥媒介素养教育的辅助作用,家长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同等重视,既要养成良好的媒介习惯和正确的消费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也要对子女的媒介行为进行必要指导和监管,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正能量,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形成立体化的媒介素养教育格局。

3.2中观层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短缺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媒介素养师资队伍建设是外语专业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外语专业媒介素养师资队伍建设要分阶段、分批次进行,要具有针对性,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1)对于年龄稍长的教师,可开展专家讲座、工作坊等教育形式,调动他们使用新媒体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将媒介素养教育最大限度地融入外语教学工作中。2)对于媒介素养能力较好的中青年教师,可采取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的教育形式,加强学习深度和广度,并实行必要的评价考核机制,促使他们成为外语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坚力量。此外,亦可采取“1+1”组合模式,即由一位外语专业教师和一位新闻学专业或传播学专业教师共同承担一门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任务,两位专业教师从不同视角优势互补、共同教学。媒介素养课程是培养学生媒介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媒介素养课程是外语专业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对培养优质外语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外语专业媒介素养课程要遵循与外语学科紧密结合的原则,避免单纯传授媒介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适量增加传播学、心理学、信息伦理学、影视学等知识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媒介技术提升外语水平的能力。外语专业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外语专业低年级可以开设媒介素养必修或专业选修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媒介观念,信息理解、研判和掌控能力;高年级和研究生可开设媒介素养专业选修或公共选修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信息礼仪、媒介评价和文献检索能力,形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到研究生不断线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此外,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也要适度、适宜,任务量不能过于庞大,以免过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3微观层面:优化外语教学手段,提升媒介素养教育应用层面

新媒介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形式多样、交互性强等特征。在外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打破不同媒介间的界限,依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新媒体优化外语教学手段、丰富外语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使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使用者、参与者和体验者,通过实践应用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外语教学手段的方式有多种:采取传统课堂教学与慕课、微课等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基于国外主流网站(如BBC网站、NHK网站)学习的外语视听说教学;指引学生借助互联网检索系统,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写作背景、篇章结构、语言特点,扩展学生视野的外语阅读教学;采用作文互评系统(如WebPALS系统、Peerceptiv同伴互评系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与互评、自评、自我反馈能力的外语写作教学;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如SDLTrados软件、Transmate软件)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和效率的外语翻译教学。采取这些有效举措,使新媒体最大限度地融入外语教学,利用新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范文第5篇

(一)“控制社会”的形成与“非物质劳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特拉维斯•赫希(TravisHirschi)在《少年犯罪原因》一书中论述了“社会控制理论”,即人性一方面受着欲望的驱使要向外扩张,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外界规制的约束而控制压抑自己的欲望。当今社会的控制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在福柯称之为“生命政治”控制下的当今社会,权利已深入到最细小的地方,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生产水平,科技通讯能力还有管理制度的先进而变得具有更强、更长的触手“,我们正在进入控制社会,这样的社会已不再通过禁锢运作,而是通过持续的控制和即时的信息传播来运作。”在控制社会中,大学生成为一种新型“资本—劳动力”关系下的非物质劳动者,他们在校的实习/实践,毕业后的工作,所面对的生产更多时候不是为了产生具体的物质产品或者某种服务,他们从生活本身就成为“非物质生产”的期间,一刻不停的进行着“非物质劳动”,并随着非物质劳动中心地位的一步步确立而不断加深程度。有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主体性”在发挥着巨大作用,毛里齐奥•拉托拉扎在《非物质劳动》中就提到“工人们被期望在生产的各种功能的协调中成为积极的主体”,更多的“社会工人”被要求或者期望为一种积极的生产环节里的主体,不是仅仅受着规章要求而是自主的积极的去进行劳作,去释放新的“主体”。但是“成为主体的口号非但没有消除等级同合作、自治同支配之间的对立状态,反而实际上在更高层次上造成了对抗:因为他既调动了单个工人的个性,又与之相抵触。”面对新型的更为严密的劳动关系,非物质劳动带来的更大程度上的“剥削”使得思想一向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了“革命”的群体,他们期待抵抗社会生产带来的压力。于是虚拟的、半虚拟的媒介环境成为大学生诉诸心灵解脱、寻找精神乌托邦的最佳场所。

(二)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与“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诞生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颁布,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而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相对滞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用十六字表达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除了宏观构建与精神理念层面,真正的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离不开班团制、学分制、选课制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在教育研究者的眼中,“选课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选修课程,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选课制度仍然发展不充分不成熟,由于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以及经费投入不足及教学设施不够完备等原因,实际上根本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造成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度实际很小”。“在一些选课制实施相对彻底的高校,选课制度和班级建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学生在教师和课程选择上拥有较大自主性,很难以班级为主体展开活动,这样在时空间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班级凝聚力”。这样,个体性诉求明显的大学生与集体意识淡化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匹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想法缺乏表达渠道,久而久之越多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弱化,责任意识下降,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及自我思考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新时代的大学生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强烈的自我意识需要发声:另一方面表达渠道的限制让思想受到压抑,二者的冲突很容易带来学生带来包括压抑感在内的心理失衡,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失衡情绪又极易蔓延开来,导致“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所谓“草莓族”大学生群体就是指承压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小、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在现有体制之下做好制度规定的事情,偶尔对此产生非议或者发生不满时采取网络状态以及小群体内部吐槽等方式解决。

二、思政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不难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应该作为通识教育/公民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

(一)从理念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历史观”的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来源缭乱纷杂,他们很容易将穿越作品中的虚构情节当作历史真实去严肃对待,现行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确实存在难以言说和讳忌莫深的地方,需要补充大量的史实和细节帮助大学生重返历史场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成功观”的培养。当下,拥有香车美女,西装革履的“上流社会”和“精英/白领人士”是唯一的成功标准。而森严的“丛林法则”和逐渐固化的社会阶层,令学生感到想凭借一己之力,打开上述“成功”之门困难重重,他们始终在寻找获取成功的终南捷径。应该帮助学生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树立面对现实、介入现实的信心和勇气。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劳动观”的培养。大学生中存在一种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不劳而获的心态,这种不劳而获的心态还可以置换成官二代、富二代、权色交易等等当下社会中青年人成功的代名词,在大量负面新闻的包围中,那些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反倒成为了让人惊讶的神话。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生成敢于挑战未知的能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性别意识”的培养。“穷养小子,富养闺女”的家庭育儿观“、男女平等”的学校教育理念与当下的就业形势、择偶标准、大众审美、职场规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要帮助女大学生建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德准则。

(二)从专业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媒介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