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国

图书馆 创新 转型

[分类号]G259.3/.7

2010年5月8―18日,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总分馆及全院部分研究所图书馆员组成10人考察团,利用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高级培训班的机会,赴美国7个主要的图书情报机构实地考察调研美国图书情报服务的最新进展与变化。这些机构包括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加州数字图书馆(CDL)、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耶鲁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国会图书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考察团成员亲身感受到了代表国际图书馆界先进水平的美国主要研究性图书情报机构近些年来的发展变化,所接收的信息量巨大,受到的启发颇深,引发的思考良多。

1 主要收获

1.1 图书馆有比较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思路

国外主要的研究型图书馆,均十分重视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订,并通过实施持续的战略规划,不断明确发展思路,推进图书馆的发展,保持图书馆在大学或所属机构中的地位和长远影响力。战略规划有短期的,有中长期的,并且定期进行修订。战略规划成为指导图书馆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指南。

国会图书馆于1998年底就建立了一个数字化未来小组,担负着把电子资源和技术与图书馆主要服务和业务整合到一起的职责。其目标不是成为一个国家数字图书馆,而是成为一个完全拥有并整合过的数字化资源,同时对自身进行改造的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数字化未来发展计划所倡导的目标就是确保全体各阶层的公民能够可靠地、方便地检索到数字化资源。为此,国会图书馆还建立了一个国家数字化战略顾问委员会,推出了由其牵头的美国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保存计划(NDIIPP)。

国会图书馆制订的2008―2013财政年度战略规划,在资源建设、用户服务、推广应用、组织协同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该战略规划定位清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前瞻性强,堪称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经典和模板。国会图书馆希望未来在以下两方面处于领导地位:①确保知识和信息的获取;②促进国会及其成员对图书馆资源的创新性使用。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新的工程分馆(SEQ2图书馆)规模不大,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专业图书馆,不拘泥传统,很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它提出的愿景是成为信息协同实验室(Information Collaboratmy),在理念和建设模式上超越了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对研究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强调基于耶鲁大学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教育使命。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这些新领域对图书馆收藏和图书馆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耶鲁大学图书馆规划将永远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工作,最近更新的战略规划于2009年7月提出。规划确定了图书馆在未来的五年里将致力于三个目标领域,此目标领域将集中在有益于图书馆及其用户的产出成果上。

耶鲁大学医学院图书馆2009―2012年战略计划提出了图书馆今后发展的目标和行动,特别强调五大目标:提供对医学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广泛利用;建立和维护世界级的馆藏;开展馆外的推广活动;提供激发创造力、生产力、沟通及协作能力的激发智力的环境;树立员工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文化。五大目标清晰明确,不仅强调资源、服务和环境,还强调融为一体的组织文化,这对于保障其他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2010―2013年战略规划,强调通过深入合作、消除重复工作和实现规模效率来寻求系统性改革,并强调资源收集和专业化知识对广泛的学术群体的独特价值,也将通过实行强有力的领导来致力于具有影响力的变革。这些领域包括信息政策、学术研究的开放获取、知识产权、教学中的技术创新、网络内容的收集管理以及全球资源的持续访问。该规划为图书馆制订今后若干年的发展蓝图提供了重要参考。很多方面也许是今天的图书馆所不大关注的,但一定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

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战略构想,其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对制订什么样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JHU)利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用户需求调查等方法,制订了图书馆发展战略,并每年审订。用户需求调研的途径包括:通过每个院系的图书馆员,设计并进行服务调查,通过师生咨询委员会,通过BBS、Facebook、Twitter等。

1.2 图书馆有非常健全的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无论什么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都有自身的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技术发展迅猛的形势下,图书馆更要加强业务体系的建设,重视运行机制的建设。变革旧的业务体系,建立健全新的业务体系和可靠的运行机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美国图书馆始终遵循因应而变的策略,保持业务体系的动态变化和稳定发展。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有关的政策别重视图书馆馆藏发展,如馆藏加工工作、长期保存问题,对资源的发现、获取、传递和服务等问题考虑得特别细密和坚实,重视这些基础服务在数字环境下的扎实发展。其他各图书馆均将资源建设与管理作为图书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资源揭示问题随着资源数量和类型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关键。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建有功能强大的集成化图书馆目录检索系统,海量的图书馆资源通过其集成化的图书馆资源检索系统的组织和揭示,使用户可以极其简易、快捷地查询到相关文献。目前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在线目录系统已经由原来的Socrates系统升级到新版的Search Work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集成性、易用性、互通性,功能十分强大,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近期的工作亮点。其技术的先进性、资源的开放性、功能的广泛性、界面的友好性、利用的方便性,与传统OPAC的呆板、单一形象完全不同,给用户带来了与时代同步的全新的利用图书馆的体验。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场所和空间的重要性似乎受到质疑。创新物理图书馆功能,发挥场所和空间的作用,已成为国外大学图书馆关注的热点问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强调,尽管越来越多

的虚拟研究和学术环境带来了快速的变化,图书馆作为场所仍然至关重要。图书馆是从事学术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实践证明,图书馆不能没有物理空间,图书馆场所的作用仍将是不可替代的。当然,需要结合新的信息环境和用户变化了的需求,改革和创新物理空间的功能。

图书馆的人员管理和发展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具有激励作用的岗位聘任制度。与许多其他图书馆一样,耶鲁大学图书馆有一个等级式岗位聘任制度,同时也是晋升审查制度,用以奖励在岗位或专业领域取得成绩的员工,为非管理岗位的员工提供了一个晋升的机会。等级式岗位聘任制度设置5个馆员级别。

国外图书馆的运作非常重视民主管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通过设置各种委员会进行讨论,这些委员会一般都是定期开会,委员会的成员一般是来自各个部门的代表。设置主席和当选主席,一般任期两年。当选主席是下一届的主席。这些委员会讨论各种相关的业务工作,并就某些问题(不仅仅是业务工作,包括图书馆的管理、教育、评估等)形成建议方案,委员会每次讨论的记录在会后在内网上。

无疑,所有的图书馆都在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中。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经历着着全方位的变革。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工程新馆的物理馆舍面积大幅下降,大部分馆藏纸本资源转移到辅助书库,印本书刊资源数量急剧下降,而网络资源、电子资源大幅增加。学科馆员也由原来的2名增加到4名。新馆正在实施的新技术包括电子通报板、电子阅读器(亚马逊Kin-dles和索尼阅读器)、滚动显示板、触摸屏信息终端、RFID与自助式的借还书系统、手机参考咨询(测试)等。

1.3 十分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

美国各图书馆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作为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和全部使命就是保证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将“用户第一”(etlstomer is always the first)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准则。许多图书馆都通过实实在在的目标与措施将用户为本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和细节。

各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体现了各自的需求特点。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系统提供一般问讯服务、研究和情报服务、数据库服务、图书馆利用指导、残疾人服务、缩微复制和照相服务、打字服务、计算设施提供等。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服务包括:知识管理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参考咨询服务、课程服务、流通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学习空间的管理、技术服务。

国会图书馆的服务特点:资源数量巨大,类型繁多;细分用户,为每一类用户提供适合的入口和途径;检索方式多样,并且在每种检索方式下都说明可检索的资源种类、内容等,方便用户选择;注重资源内容的揭示与传播:资源以用户易懂的主题名称进行组织,在首页上突出一些热点资源,全方位向用户展示、传播馆藏,特别是那些非纸质的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体现了普遍均等的理念;在服务中,推与拉结合,用户可以定制内容,馆员也可以将资源推荐给用户;注重版权,成立版权办公室,在资源(特别是图片)和网页的某些位置都有版权声明。

美国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研究学习空间,可以是个人的学习小间,也可以是面向小组的讨论室。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及分馆为教师、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研究、教学、会议空间。格林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分成博士论文研究室、教师研究室和研究包厢等类型。法学院图书馆向本院师生提供会议室,须提前一天预定。法学院图书馆的参考休息室提供作者阅读和讨论其作品的场所,大约一个季度一次,由法学类图书作者与读者见面座谈。耶鲁大学医学图书馆设有特色自修室。耶鲁法学院图书馆的四楼和五楼还专门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单独开辟了一个约三平方米的工作间,门牌上标有学位名称、姓名和国籍,但只能保留一年,主要是方便学生撰写博士论文。

美国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表现在其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美国图书馆员对用户的高度信任带来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和谐默契的关系,图书馆具有亲切感,具有吸引力,为用户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宾至如归的环境与氛围。

1.4 学科馆员在图书馆服务转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担负着新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学科馆员成为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核心力量。学科馆员不仅数量多、层次高,而且在服务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强调与教学科研过程结合的嵌入性。

耶鲁大学图书馆列有167个学科,由155名学科馆员负责。每个学科馆员既要负责有关学科文献的预订、购买、检索、咨询,又要负责学科课题,承接学科项目。耶鲁大学学科馆员参加校内外相关学科学术研讨会是其日常工作职责的一部分。

耶鲁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个人图书馆员”(Per-sonal Librarian,简称PL)很有特点。PL项目是1996年提出的设想,想以此与医学中心的学生取得联系。PL项目为每一名新录取学生配备一名图书馆员,此图书馆员与此新生在耶鲁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保持联系。一般是每个PL每年负责10―20个新生,这样这些学生4年的学习过程中,每个PL要负责80―100个左右的学生。PL提供如同单一联络点的图书馆服务,是一切与图书馆事物相关的“中间人”,甚至可以提供不是特定的图书馆的事情的服务。如果PL不知道答案,他们会尽力找出谁可以解决用户的问题。PL全年将多次与用户联系,让用户了解新的和令人激动的资源,或在图书馆为用户服务。

其他各馆学科馆员的名称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各有差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图书馆则设立信息专员(Informationist)岗位。他们的观点是,图书馆作为科研基础,应该向用户呈现新的维度,将图书馆员作为信息资源融入到临床、研究和教学队伍中。Welch医学图书馆的信息专员服务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信息需求评估,协助和参与各种服务,与教职工在临床、研究和教育的深度项目上进行协同和服务。Welch医学图书馆lO名临床与公共健康图书馆员角色由院系联络员(Liaison)转变成院系的嵌入式信息专员(Embed-ded-Informationist)。嵌入式信息专员服务模式由一系列个性化信息服务组成:在用户所在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的地点提供服务,随时随地与用户合作,将图书馆员嵌入用户工作流程,更快地回答用户的问题,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努力成为用户在科研上和医疗团队中的信息专家。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设置了近40名学科馆员提供研究咨询服务。这些学科馆员并不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隶属于“馆藏与服务部”下面的各个资源组(分馆)。学科馆员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馆藏资源建设。馆藏资源建设(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是学科馆员开

展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科馆员参与馆藏资源建设要求学科馆员对相关学科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研究、评估、比较,而熟悉学科信息资源是学科馆员开展工作的基本功。学科馆员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帮助用户高效、正确地使用信息资源。

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重要任务角色是学科编辑和主题导航。他们作为“频道编辑”要创造定制化的知识环境,包括学科门户、信息工具包和专业化的联机馆藏和服务。为了帮助研究人员及时了解学科最新进展,学科门户必须是高度专业化的,并持续更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越来越需要建立基于主题和学科的知识环境,向用户推送内容,提供FAQ作为基本的参考服务,编制图书馆辅导材料。他们将是成功的“频道编辑”,与各学科的教师和相关领域的信息产品提供者都保持密切联系。

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Web2.0式的学科化服务。图书馆的咨询参考中心、SearchWorks项目组、法学院Crown Law图书馆、商学院Jackson图书馆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微博、Facebook网站,充分运用Web2.0手段向用户介绍图书馆馆藏和电子资源、图书馆服务,介绍图书馆的活动。Branner地球科学图书馆还在著名的Delicious网摘系统(社会书签系统)上开设账户提供信息服务。法学图书馆五位图书馆员联合创建了一个学科化服务的博客“法律研究plus”。

1.5 十分重视最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超乎寻常,也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与国内相比,国外图书馆对新的技术跟踪非常敏感,对新技术的应用非常及时,对新的技术形成快速的反应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技术的应用似乎没有时滞,应用的领域是全方位的,并且更加注重应用的效果,技术的应用与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结合得非常紧密。

在美国的很多大学,电子资源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而且可以通过移动设施利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从2005年的475000本已经增加到2009年的超过100万本。目前,耶鲁大学的电子图书有84%可以通过Apple iPod Touch或iPhone正常进行阅读,使用Sony Reader、iRex iLiad和Amazon Kindle 2.0的读者可以正常使用24%的电子图书资源。耶鲁大学图书馆将努力扩展使用移动设备的信息环境,增强图书馆对移动设备接入获取学术资源的支持。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对新技术的应用十分敏感,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与技术的应用有关,提供与技术相关的服务,如数字化研究与学术服务、新媒体教育与研究服务、版权咨询服务、数字社会科学服务、学术交流计划、电子数据服务和分析软件、创新服务工具或系统。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还十分重视利用新技术和服务嵌入到科研和教学、学习信息环境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网络浏览器(LibX、搜索插件、Zetero)、课程管理系统以及社会网络环境(Faeebook、Twitter),使社会网络环境能够通过网站和目录进行信息共享(RSS、Add This、APIs)。

一些Web2.0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方式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十分普及。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很多服务部门都开设了BLOG、Faeebook、Twitter、社会网摘等账户,利用RSS聚合、Alert订阅等Web2.0手段开展图书馆服务。工程图书馆已推出电子阅读器(如Kindles和Sony-Reader)的借阅,同时还在探索手机信息咨询服务,新馆所有图书都安装RFID并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

1.6 重视图书馆组织结构调整与文化重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图书馆就尝试全面的质量管理与业务重组等管理方法,对图书馆内部业务部门进行组织调整、机构改革,期望能够运用最优化的管理方法重新设计图书馆的运作程序,实现图书馆内部业务部门的组织重组,从传统图书馆转型为新型图书馆。例如,耶鲁大学图书馆将采访、编目、期刊等合并成为加工服务部,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更加合理,更好地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变化的需要。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全称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学术信息资源”(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Aca-demic Information Resources,简称SULAIR)。SULAIR包括大学图书馆系统、学术计算系统、Highwire出版社和斯坦福大学出版社。SULAIR是全美高校中唯一的集传统与数字图书馆服务、学术计算服务支持、大学传统和网络出版服务于一体的机构。这样一种改革似乎预示着图书馆、信息资源、计算资源、出版功能的整合,顺应的是学术交流流程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耶鲁大学强调树立对员工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文化,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其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成功以及图书馆自身要满足其所有目标,终生学习和教育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学习文化中,所有工作人员技能和经验都可以与他人分享。在可能的情况下,学习目标的实现既要明确又要可衡量。

许多变化正在影响着研究型图书馆及其在提供信息服务中的角色,一些职员所发挥的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不只是图书馆员需要掌握新技术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对新职位进行重新定义和认知。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认为,组织的文化必须通过培养对职位性质和工作方式变化的高度敏感性,以此适应业务环境的快速发展。为了继续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支持和鼓励员工不断更新他们的技术。工作空间必须从结构、技术和人体工程学角度进行设计,以支持各个领域有效地服务和工作。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2010―2013年战略规划中,提出在经济环境许可的前提下,增加员工培训和发展的经费,将资金集中在有利于组织未来成功的培训活动上,鼓励员工获取适合他们的工作职责和事业发展的培训机会等。

1.7 图书馆联盟的作用正变得日渐突出

图书馆联盟是各个独立的图书馆或图书馆系统的一种组织形式,通常旨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可限于某一地区、图书馆的类型或学科专长。在信息资源迅速增加、经费资源有减无增的形势下,图书馆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利用图书馆联盟,拓展自己的资源范围,延伸服务领域。在今天的国外图书馆,联盟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在美国,图书馆的联盟有多种多样。其中加州数字图书馆和联机图书馆中心,是两种重要的但性质不同的图书馆联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州大学有10个校园图书馆(100余个图书室),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Califomia Digital Library,简称CDL)是加州大学的第11个图书馆(虚拟数字图书馆),建立于1997年。它致力于利用正在改变着数字信息访问和出版方式的新兴技术,通过与加州大学图书馆和其他伙伴进行合作,逐渐汇聚成了世界上最大

的研究型数字图书馆之一。它改变了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发现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使命是支持加州大学的学术事业并扩大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

CDL负责为加州大学10个图书馆及其服务的社区提供全球学术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的支持,功能包括提供对持久、通用、高质的电子资源的创建、采集、整理、改编、注释、展示和长期管理。此外,CDL还为科研、教育、学习提供在线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具,使加州大学各图书馆能够有效地共享其资源及获取更多的数字信息。CDL注重其特色服务项目,强调其数字馆藏的管理与发展、学术出版模式的创新及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CDL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在促进在学术和教育出版,内容收集、整合和网站建立,电子资源的保存这三个领域中有效地使用CDL功能。

OCLC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组织联盟,是一非营利性组织,由成员单位组成图书馆服务和研究。它始终遵循着“扩充获取世界信息的途径,以向图书馆和用户提供服务来减低获取信息的费用”的理念实现自身发展。它从最初的俄亥俄54个图书馆发展到72000个,涉及国家达171个,语言和方言数超过470种,拥有178954122条书目信息。

OCLC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图书馆工作标准化,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无缝链接,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图书馆联盟服务。

最新发展计划即指OCLC在需求牵引下实时出台的最新规划。21世纪以来,OCLC的最新发展计划主要有以几个方面的内容:

全球信息网络规划。通过汇集数据数字通信和信息技术,在数字文献集合和存储服务方面帮助图书馆成为数字信息的提供者。

OCLC的研究活动计划。成立研究机构,从知识获取、需求发现、技术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立项研究,有效支撑OCLC不断创新发展。

Open World Cat先导计划。先导计划的宗旨是通过商业性的网络搜索引擎在网上将图书馆的记录公诸于世,使图书馆吸引更多的“眼球”,最终发展为基于Web的全球网络信息资源。

OCLC全世界博硕士论文发展规划。2006年OCLC凭借WorldCat数据库中庞大丰富的高质量硕博士论文资源,将WorldCat数据库中所有硕博士论文和以OCLC成员馆编目的论文为基础的出版物进行整合,开发成“WorldCat硕博士论文数据库”。

云计算图书馆建设规划。2009年4月23日,OCLC宣布即将推出基于WorldCat书目数据的“Web级协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被公认为是一项云计算服务,其目标是取代各类型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

此外,OCLC还发起WorldCat Mobile项目,把各个图书馆的馆藏变成移动设备上可见资源,它允许用户通过掌上电脑(PDA)或智能手机向附近的图书馆发送Web请求,然后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搜索并利用图书馆资源。

无论是CDL,还是OCLC,都是集成成员馆的力量和优势,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成果,解决一个图书馆自身能力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各个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也使得各个图书馆可以更加专注于个性化的服务,充分地适应用户的特定需求。借助于联盟,图书馆将能够更有效地抓住发展的机遇,更大地拓展发展的空间,节省成本,资源共享,在竞争中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1.8 图书馆通过创新探索谋求自身的发展

在变化的时代,需要创新的思维和不断探索与改革。改革没有既定的模式,没有各种束缚,唯有用户的需要和改进服务的需要。不适应,则消亡(adapt ordie),是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的一条法则。图书馆的创新探索需要结合本馆的实际。

在今天和未来的年代,资源的形态将完成一个重大的转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通过订购各种与医学相关的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该馆有一个行动计划,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就是减少印本的订购,增加电子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其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不再订购印本;到2015年,馆藏将全部实现电子化。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未来的削减订购策略包括:咨询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确定最优先级的信息资源;取消印本书刊的复本订购;尽可能将印本或“印本+网络版”的订购模式转变为“online only”模式;执行费用绩效分析,取消使用成本高的出版物,按需获取文章;减少图书和其他非刊类支出;继续执行有利于学校的合作协议;监测和影响学术出版的未来趋势。

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将建立一个应用软件图书馆,包括从产品发现到产品可视化工具,用以支持所有相关工程领域的教学活动。斯坦福商学院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款小软件FastJack。它是一款浏览器插件,通过这个插件集成了多种实用的功能,读者可以直达图书馆的相关服务。

斯坦福医学院图书馆网站专门辟出“支持作者”服务栏目,为师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文献传递、NIH出版政策解读、期刊投稿指南、写作课程、元分析支持、Endnote支持、版权咨询。期刊投稿指南列出了超过3 500种期刊的投稿说明。

2 思考与建议

美国7个图书情报机构考察活动,给了笔者很多的思考,也促使笔者更深层次地反思和分析国内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寻我国研究型图书馆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1 持续加强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和设计

战略规划是保障一个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向“十二五”,更需要清晰而系统的图书馆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充分地认识到,今天的“图书馆”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图书馆应集成平台、工具、系统、内容、服务、环境等多种功能,以数字化、网络为基本发展策略,以“用户第一”作为基本的服务理念,体现“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服务模式的变化。

2.2 进一步加强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的业务布局与结构调整

图书馆要尽快适应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就需要推进图书馆的业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推进制度和模式的创新,采用有分工的、专业化的、有效的、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建立职责任务明确、分工协同合作的服务团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要继续增加一线服务的投入和力量,保持一支能力超强的一线服务队伍,并提供在资源配置、技术支持、能力培训等方面的有效支持。

2.3 积极改进图书馆的基础业务设施建设

在调整战略迎接新信息环境挑战、加大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仍然需要高度重视和夯实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并且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提升基础服务工作水平,使之成为用户和图书馆员开展服务的重要工具和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馆藏或特色馆藏,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对馆藏评价的研究,提供学科导航服务。

2.4 加强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融合

图书馆员的服务需要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图书馆员的服务不能简单建立在手工服务的基础上,尤其在知识服务日渐成为学科服务的趋势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需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将图书馆员从血汗劳动中解脱出来。我们在新技术的推动方面,速度不够快,幅度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加强技术应用的效果导向,技术应用与一线需求、一线人员有机绑定、密切协同。保持一支活跃的、持续跟踪技术变化、随时维护技术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2.5 加强图书馆统筹协调与协同的能力

要积极借鉴CDL和OCLC的经验,认真研究、分析CDL和OCLC的联盟模式,构建云计算图书馆框架下的知识发现、知识重组、知识服务与知识导航环境。为此,需要认真地研讨与分析各种问题,在机制、体制、组织模式、顶层设计、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特别需要重视研究项目、所开发的产品或工具在深度和实用性、符合性、易用性等方面更加贴近科研一线的需求,同时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及方法体系,保证研究成果和技术成果得到有效、广泛的利用。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科服务;战略管理;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

Analysis of Management Strategy of Subjec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WANG Qin HU Zong-li WANG Zui XU Bao-li HOU Yan-fei

(Library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academic libraries in carrying out the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in service,subject to th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 strategic planning services,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bject services for a successful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a model worth studying.Strategic management of academic service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ervices and library of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security.

【Key words】Subject Service;Strategic Management;University Library;Innovative services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所开展的学科服务都没有专职的工作队伍,而是临时组织人力,开展兼职性质的服务。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制订明确的发展规划,自上而下难以形成共识,影响了学科服务的实际效果和深层次发展。通过上面对上海交大在学科服务方面进行的战略规划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只有做好战略规划才能真正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的目标。由于各种类型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但基本涵盖了针对不同学科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和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源推荐、过滤、导航、建设学科咨询及学科情报追踪与研究,也包括信息素养教育。由于所服务的用户群体有所差异,因此对学科馆员的具体组织、管理与运作千差万别,学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为了保证服务的效果和连续性,各图书馆有必要制定学科服务的发展战略规划,以便有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推进。

1 图书馆制定学科服务战略规划的动因

1.1 图书馆传统服务理念及服务模式需要改变

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引起许多图书馆界人士的深入反思。一贯被动坐等读者上门、以图书馆为中心的馆内阅览与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包括光盘复制)、参考咨询等服务方式,主要都是基于馆藏文献的浅层次服务。现代的学科服务,强调按学术信息流开展服务,在知识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有效链接。强调服务的主动性、个性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强调知识和服务增值。

1.2 现代学术研究方式催生学科服务

科研团队以协同研究为特点,从事的许多科学研究是出于学科交叉地带,而我们图书馆的资源是按文献类型呈异地分布态势,例如同一学科的图书、期刊等资源是按文献类型分别搁置的。为提高读者的信息查询与甄别的信息素养能力,我们必须开展学科服务。

1.3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当前和图书馆服务发展趋势

学科信息用户是图书馆特定学科资源与服务的利用者,是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服务对象。了解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寻找学科服务的切入点和契合点,总结共性/规律性特征,将用户分群(类型)、分层次提供可行的、适需的、多样的、高效服务保障。按照用户或用户群的特点来组织各类资源与服务,创建个性化的信息存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趋势。

1.4 大学图书馆需要有效融入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过程

图书馆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现在不再是坐等在图书馆的等着上门客服务方式,要有效融入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过程。要融入这过程就要分析和掌握所负责学科的教W体系,课程安排,任课老师,学生情况等分析和掌握所负责学科的科研动态和项目,科研负责人,研究生情况分析和掌握所负责院系学科的学科建设、发展动态等信息。

2 图书馆制定学科服务战略规划的要素

2.1 制定学科服务规划目标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三大支撑系统之一,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开展服务,上交大学校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校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 质量提升 、文化引领。因此图书馆紧紧贴近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出图书馆2011年的发挥在那规划:科学管理促进内涵稳固、深推三一确保资源优质、服务全国晋级馆员队伍、基础工作奠定完善服务。

2.2 确立学科服务理念

图书馆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对其独特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上交大建立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具体内容是: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

2.3 创新学科服务体系

学科服务创新意蕴创新动源是以先进理念牵主线,以优化机制为动力,以科学管理做保障,以文化建设铸内涵,以服务创新竖根本,以塑造品牌谋发展。建立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学科服务不仅是服务团队的主要工作,也是全馆各类组织机构业务工作的核心,因此,需要变革组织机构,细化职能结构,调整资源布局,建立全面完整的学科化服务体系。

2.4 优化机制保障

2.4.1 管理机制

馆内各业务部门围绕学科服务主线整体规划、组织业务。通过整合业务管理部门、整合学科资源实现管理创新。这些工作的调整要求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竞争机制来保障管理的有效执行。优化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服务效能。

2.4.2 运行机制

资源是服务的基础,要一改过去全部由采访人员做主采购资源的方式,改由学院师生、学科馆员、采访专家共同建设资源,最后由采访人员统一意见的“三一原则”。信息素养教育也由学院师生和学科馆员计划,做到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规划和培养方式。资源服务宣传也由他们共同参与,而不是图书馆在自己的网站或偶尔下院系的不系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宣传。总之,是围绕学科开展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

2.4.3 团队机制

大多数图书馆在过去的服务过程中,由馆领导安排开展某项服务,学科馆员分头开展工作,后续工作没有集中汇总机制,这样没法了解在服务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许多个性问题。上交大图书馆强调开展学科服务要优化团队机制,提倡交叉协同,信息与工具共享的方式。

2.4.4 激励机制

通过专项培训、会议、学术交流等提升馆员的学科素养能力;培训馆员善于多元全方位互动交流;成为院系师生的朋友和助手,从而提高馆员的沟通能能力。使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工作实践中成熟、提高,成为图书馆的中坚力量,为馆员的发展提供上升空间。

3 通过改革创新系列举措推进战略规划有效执行

3.1 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学科服务要有侧重点

学科信息用户是图书馆特定学科资源与服务的利用者,是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服务对象。了解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寻找学科服务的切入点和契合点,总结共性规律性特征,将用户分群(类型)、分层次提供可行的、适需的、多样的、高效服务保障。对大学图书馆而言,学科信息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以及其他类型用户。因此,对学科馆员来说,学科信息用户分析主要是分析和掌握所负责学科的教学体系,课程安排,任课老师,学生情况等分析和掌握所负责学科的科研动态和项目,科研负责人,研究生情况分析和掌握所负责院系学科的学科建设、发展动态等信息。教学类群体:主要以嵌入课程式文献检索与信息素养培训,及课程参考资料建设与服务为主可以寻找特色课程(如精品课程、前沿课程、特色/创新课程、通识课程等)进行合作协助编制并荐购参考文献,推送信息资料,合作规划课程大纲在课程中预留若干学时,提供专题信息检索培训。学习类群体:常规性信息素养培训,人文素养提升,专业学习激励与创新支持服务为主新生入学、毕业设计两个关键阶段的信息素养培训研讨室/创新实验室服务借阅积分奖励计划。

3.2 构建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机构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有办公室、流通部、咨询部、采编部等10多个部门,这为学科服务的信息不集中带来不便。为此,上交大将许多部门合并,成立了行政管理办总部、技术服务部(由系统部、技术加工部、采编部组成)、读者服务部(由参考咨询部和流通阅览部组成)。这样组合,为开展学科服务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为保障以“学科服务”为主线的全新服务,读者服务部按学科方向分别设置了工学、生医农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三个学科服务部,此外,还设有一个兼顾基础服务的综合流通部。各学科部下面分别由学科馆员牵头,协同咨询馆员、阅览室管理员组成服务团队,面向各院系开展纵向深入的学科化服务,重点承担院系联络、需求调研、参考咨询、读者培训等工作,建立起能够迅速响应读者需求的服务机制。对于跨学科、全局工作,如“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导航平台建设”等,则采用灵活组建工作小组的方式协同开展。这种纵横交织的组织架构,强调各学科服务团队、读者服务部、乃至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支撑与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和调动集体智慧和全员参与,保证服务有效、持续地开展。

3.3 组织策划各种切实可行的保障方案

上交大图书馆通过组织策划,形成阳光、积极的组织文化体系,让学科团队具有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深入人心。通过1套服务理念、2种服务模式(普遍推广、重点服务)、3层支撑框架(技术层、资源层、权制层)、4大战略举措(突出特色、分层推进、整体规划、顶层设计)、5项行动计划(融入用户了解需求、环境支撑技术平台、信息营销馆员培训、学术资源机制体系、嵌入教研助力教学)、6类服务内容(院系联络、信息素养、资源建设、咨询网络、互助社区、个性化服务),这系列举措为走进院系基地融入学科团队嵌入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方案。

3.4 塑造学科服务的品牌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学科服务,但是图书馆是个历来不太重视宣传和营销的服务机构。在图书馆日渐被边缘化的时日,我们应加大宣传服务。上交大图书馆在做学科服务工作的同时,他们注重品牌服务的创立,先后创立了IC2的创新服务模式、全新借阅概念的鲜阅、资源建设的三一原则等。限于篇幅,笔者在这不再赘述。

4 结论

战略规划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图书馆视野从面向现实到面向未来,是图书馆从一般管理走向高层次管理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资源与服务两个方面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比之下,在学科服务管理方面,理论与实践都没有跟上时代和新形势的要求。许多图书馆还是依赖于馆长的个人智慧和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在许多图书馆还没有真正实现,或者说,从整体上看,我国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水平并不高。战略问题是管理的高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战略研究。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从科学管理做起,加强学科服务管理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提升管理在图书馆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科服务的未来和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战略研究和学科服务的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1]龙凤姣.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与信息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J].图书馆,2009(4):83-84.

[2]张丽霞.新理念、新途径―“IC2创新支持计划”评析[J].图书馆杂志,2009(10):35-37.

[3]郭晶,宋海艳.服务艺术中交汇实景演绎里升华[J].图书馆杂志,2010(2):38转21.

[4]杨莉,兰小媛,陈进.大学图书馆品牌经营与推广渠道――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IC2创新型服务品牌实践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3):99-102.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纽约大学2010年“科研数据保存和获取政策”以确保科研数据的保存和科研项目的管理。[5]其他典型的代表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牛津大学、莱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的政策多以“科研数据保存、存储与获取”来命名。至此,美国科研数据管理得到了资助机构、出版商、大学、科研机构的政策支持,政策中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职责逐一明确,规范了科研数据管理各环节的内容。

2美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分析

分别进入福布斯中文网“2013世界大学排名”[6]中排名前20位的美国大学图书馆网站(共15所)看其是否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共有14所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如表所示),并多以“DataManagement”命名,其中13所大学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由图书馆提供,说明图书馆已成为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中坚力量。

2.1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部门及人员配置

调查显示,13所高校图书馆中有6所建立了专门的协助工作组,其他图书馆以不同形式让相关图书馆员参与提供服务。如康奈尔大学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组是全校范围的协助工作组,帮助研究人员创建数据管理计划,提供咨询服务;[7]麻省理工学院数据管理和出版服务由学科馆员负责,主要通过创建数据管理和出版网页,提供各类详细的指南,协助研究人员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提供个性咨询服务和培训课件等。[8]协助工作组的人员构成包括学科馆员、知识库管理人员、IT成员、学术交流组成员、数据&元数据图书馆员等;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研究人员、教师、学生创建科研数据管理计划,了解师生对科研数据管理的需求,参与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提供咨询、培训服务和关注国际上科研数据管理的发展。

2.2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

(1)科研数据管理介绍。主要对科研数据、科研数据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科研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介绍相关政策,并针对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数据保存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读。哈佛大学设专栏介绍了本校科研数据和资料保存、知识产权和许可、信息安全、开放获取等政策和资助机构的数据管理指导方针;[9]斯坦福大学汇总介绍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数据保存的常见问题。[10](2)科研数据管理计划指导。协助研究人员撰写科研数据管理计划是图书馆的一项主要任务,调查显示,有12所高校图书馆对如何撰写科研数据管理计划提供了文本介绍。一是一般建议,包括资助者要求回顾、文本规范(项目简介;数据类型、内容描述;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计划;数据保护方案;数据安全和备份;数据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问题);二是工具推荐,DataManagementPlanTool是最常用的创建数据管理计划及提供管理计划样板的在线工具,此外还有DataUp等;三是管理计划样本展示;四是管理计划清单,主要包括常见问题集锦和其他机构计划清单。(3)科研数据管理环节指南。科研数据管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存储与维护、数据组织、数据共享和数据使用。数据存储与维护必须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在调查的13所高校图书馆中除杜克大学外都提供自身数据库存储支持。普林斯顿大学的DataSpace机构库用于存储和传播本校成员的研究、行政工作方面的成果;[11]哈佛大学的DataverseNerwork可创建个人专用网络空间,用于长期保存、共享数据,此应用面向全球研究人员免费提供。[12]从相关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存储平台以服务本校师生为主,逐步对外开放延伸至其他研究机构,方便了研究人员的数据存储工作,也促进了科研数据的广泛共享。数据组织涉及数据格式与元数据问题,据调查,这些图书馆主要提供包括数据文件命名、文件夹结构控制、版本控制、数字化文本记录指导、创建元数据的标准及指南、流行元数据模式及案例的介绍等。数据共享是管理过程的一部分,大多数资助机构会要求作者共享数据,图书馆会在共享前帮助作者解决隐私、知识产权、版权及许可问题。在数据使用环节,图书馆对传播数据时应考虑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同时介绍外部数据存储库。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提供外部数据库导航服务,一方面把数据管理相关内容及数据集成到一个系统内,便于研究人员获取数据,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可将数据存储到外部数据库中,扩大研究影响力。(4)相关资源推荐。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同时,会推荐相关资源协助研究人员完成管理工作,这些资源包括工具、外部网站链接、机构库列表、案例研究等。推荐的工具类型包括科研数据管理计划编制工具、文件格式处理工具、元数据工具、处理敏感数据的工具等。哈佛大学在数据存储部分提供机构库导航列表,帮助研究人员发现数据;斯坦福大学设专栏介绍数据存储、文件命名等案例,让研究人员从中获取经验。(5)科研数据管理培训与咨询。多数研究人员对科研数据管理没有系统的认识,或在管理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因而科研数据管理的培训和咨询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有6所高校图书馆提供培训服务,培训方式有在线学习、研讨会、讲座、面对面指导、过程参与等。哈佛大学提供的在线学习资料包括数据管理内容介绍、社会科学和天体物理学学科的培训资料,资料格式有PPT、手册、视频等,该图书馆还搜集了爱丁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Dataone的科研数据管理课程及教育资料。斯坦福大学开设了针对学生的课程,教授科研数据管理实践案例和管理内容,并且面向实验室或科研团队提供培训和指导。[13]有11所高校图书馆提供咨询服务,在其网站公布了数据服务人员或学科馆员的邮箱,用户可向其提问关于科研数据管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等问题。(6)特色服务。零散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往往无法满足科研人员获得高质量数据情报的要求,这就需要图书馆及时推出数据分析服务或创建、介绍相关分析工具,协助研究人员分析数据。高性能计算(HPC)集群,含有多个常用计算应用程序、编译器和程序支持用户的相关研究,据调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提供该服务。耶鲁大学的高性能计算集群在Linux环境下运行,主要供该校生物医学、文理学院教师免费使用,其他教师、学生使用须提出申请,同时设置了使用日程安排,确保HPC资源的“公平共享”。[14]康奈尔大学提供研究团队中产出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的保存与维护服务,并提供集群和系统软件构建、项目规划、代码改进等咨询服务。[15]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据分析服务,主要涉及数据分析软件列表、数据分析研讨会或培训。康奈尔大学提供的数据分析软件列表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质谱分析法、成像软件类的软件和生物领域高性能计算门户网站,同时提供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咨询服务。

3美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特点

3.1图书馆成为科研数据管理的中坚力量

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启动了DataNet计划,明确提出以图书馆为主体实施科研数据管理。美国多家知名大学图书馆积极投入,纷纷出台科研数据管理政策,设置相关服务机构,培训和招聘数据管理人员,开展数据采集、标引、存储、授权、与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工作。调查显示,13所大学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由图书馆提供,说明图书馆已成为科研数据管理的中坚力量。

3.2科研数据管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美国资助机构、出版商、大学、科研机构相继出台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政策,政策中对责任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职责逐一明确,规范了各层级科研数据管理活动。美国科研数据管理的政策环境在各方努力下正逐步完善,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在政策指导下更加规范。3.3鼓励使用本校机构库存储,加强与其他知识库的数据共享各高校在数据存储指南中鼓励研究人员将数据存储到本单位机构库中,此外多数高校还鼓励研究人员将数据共享到外部不同类型的存储库中,在资源推荐或数据存储专栏列举各领域开源知识库,一方面便于研究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的存储库,另一方面便于研究人员获取、共享科研数据。

3.4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丰富

从上述调查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来看,涉及整个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在数据领域确定、收集、存储、组织、共享和使用等数据管理阶段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并对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制定了规范。每个阶段都有特色的管理策略,如在领域确定和数据收集阶段,强调数据计划的文本规范和咨询工作;在数据存储、数据组织阶段,大多数由科研人员独立完成,只列举数据库列表、元数据要求和强调备份安全;在数据共享和数据使用阶段,强调的是资助机构、本单位的数据共享政策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问题。

4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的建议

4.1发挥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中的优势

(1)积极游说学校管理部门,说明科研数据管理的意义,推动学校层面制定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相关政策,从而获得资金、人员等资源的支持。(2)开展科研数据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学校范围内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不熟悉科研数据管理的人员接受并参与进来;在培训教育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和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专题研讨会、在线学习和课程等方式,从科研数据管理基本知识入手,详细介绍数据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容,提高用户的科研数据管理意识、知识和技能。此外,也要针对图书馆员进行数据管理的技能培训,使其更好地协助用户撰写科研数据管理计划,参与到科研过程中进行数据管理工作。(3)通过合作与联盟的方式,共同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MIT的Dspace平台就是HP公司与图书馆经过两年时间共同开发而成,达到了技术和需求的协调统一。图书馆应与其他科研机构、IT部门和学术交流部门的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数据管理工作。

4.2建立和完善科研数据管理法律和政策体系

高校制定强制性科研数据提交和管理政策,需要广泛征求利益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建议,赋予其主人公的意识,从而便于政策的顺利执行。政策内容要侧重于规范数据提交、数据组织、数据保存、数据共享和数据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对象、管理任务逐一明确,实现全校科研数据管理的协调统一。

4.3加强科研数据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复杂大量的数据需要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和软件工具,包括存储库、数据分析软件、高性能计算工具等。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一方面,各高校鼓励研究人员将科研数据存储到本单位的机构库中,我国很多高校建设有机构库,用于存储本单位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成果,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有的存储库,通过与IT部门的合作,建设数据管理软硬件环境,实现科研数据管理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国内外有很多数据库面对科研人员免费开放,没有自建机构库的高校,可构建数据门户网站,提供国内外相关知识库导航服务。针对于数据分析软件,有开发能力的高校可根据本校科研人员需求自主研发,其他可提供工具软件导航服务或将本校研究人员开发的工具软件集成存储与维护。

4.4关注国外科研数据管理实践,丰富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就本市而言,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岗位责任制,造成岗位设置不明,人员配置不合理,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模糊。这一状况使馆内工作呈现以下局面:对于全市图书文献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保护的投入资金不足,古籍等重要图书文献修复人才缺乏、重要图书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甚至在工作过程中的人为损坏。鉴于此,图书馆的岗位责任制应及时进行改革。只有进行彻底完善的改革,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一、图书馆改革的总体方向

成立馆务会。馆务会是图书馆事务最高决策机构,馆务会成员由馆长、副馆长和党支部书记组成,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负责会议记录和撰写会议纪要,并承担上传下达、监督馆务会决议执行的职责。

竞争上岗。改革方案实施后,所有岗位面向全馆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实行竞争上岗。对竞争同一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公开答辩,群众投票,评比和择优聘任。

各类岗位任职基本条件

一是管理岗位聘用的条件。能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图书馆馆员以上职称。

二是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的条件。能在所竞聘的岗位上胜任工作;服从领导,听从安排,积极承担图书馆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三是其他各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各岗位设置及职责改革具体方案

由于馆长是由组织部门统一任命的,所以本次改革方案将对副馆长岗位进行重新聘任,副馆长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如下:

(一)副馆长岗位设置及职责

(1)协助馆长履行各项职责,并对分工主管的工作全权负责;(2)馆长不在岗时,全面履行馆长职责;(3)负责组织实施日常业务工作,协调解决各部室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4)主持馆务领导小组办公会,部室主任联席会,全馆职工大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全馆业务和行政工作,并负责向职工大会报告工作;(5)负责签署各项财务报表、业务合同等与财务相关的审批手续;(6)组织落实图书馆资源建设规划,书刊及电子资源经费预算,业务设备购置意见等,提供馆领导集体审定;(7)组织制订图书馆业务建设规划,制订和修订业务工作条例、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定额,并组织贯彻落实,进行考核;(8)组织规划图书馆布局、优化阅览环境,更新家具,给师生和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读书、工作环境和氛围;(9)按照需要考察调研和更新专业设备、网络设备和软件,使图书馆跟上时展;(10)制订计划,并组织实施全馆干部职工业务培训、进修,学历教育以及实习馆员的培训工作;(11)组织馆员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的科研工作、馆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图书馆整体科学研究水平;

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内容以及业务范围,并参考其他同样规模图书馆的岗位设置情况,制定我馆各部门岗位设置及职责。

(二)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主持本部门各项业务与行政工作,在职权范围内决定和处

理有关问题;(2)负责制订本部门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细则,规范业务流程,协助馆领导作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3)负责全馆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小组对全馆的安全进行检查;(4)负责图书馆各项统计报表工作;(5)负责图书馆有关会议组织准备工作,包括会议通知、会议文件的起草、会议地点的准备、会议记录、会议费用的预决算以及会议的宣传报道等;(6)馆内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行政办公经费等的预决算的核查报表);(7)兼任图书馆财务会计;管理全馆经费,监督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按学校及图书馆要求做出财务报表,及时向馆务会通报财务状况;(8)文书工作:负责起草图书馆给学校主管领导、上级机关或学校职能部门的报告、以图书馆名义的有关读者的各种通知、布告与通告;组织起草图书馆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工作总结和年度报告;做好有关图书馆的宣传报道工作;规章制度建立与管理;负责图书馆的收发文工作,文件的立卷与归档管理;来函收登及回复,礼仪信函的发送;(9)接待来访工作;负责接待、组织、安排来馆实习生进行毕业实践,与实习生所在学校和本馆各部门沟通联系、协商协调处理好实习生的一切生活和工作事务;(10)负责图书馆公章、介绍信的使用与管理工作;(11)全面负责图书馆读者证卡管理工作;(12)负责印制馆内的各类文件及规章制度汇编;(13)负责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工作。

(三)行政秘书兼财务出纳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全馆的宣传工作,审编、图书馆信息,做好图书

馆最新动态和馆讯的出版工作;(2)掌握全馆各项统计数据,按上级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上报;(3)妥善保管并严格按规定使用图书馆、馆长、办公室印章,经领导同意出具图书馆的介绍信和证明材料;(4)负责公文、材料的收发、登记、保管及归档工作;(5)负责安排馆内重要文件的打印工作;(6)负责记录和整理本馆大事记,按省学会要求撰写图书馆年鉴。

(四)流通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流通阅览部是图书馆重要的业务部门,负责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流通借还和在馆阅览,并为读者提供导读和咨询服务。流通阅览部下辖总出纳台、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文艺书阅览室、样本书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服务面积大、人员多。流通阅览部属于图书馆对外的读者服务部门。

(五)古籍管理部主任岗位职责

图书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据监护 招聘信息 工作职责 知识技能要求

近年来随着e-Science的发展,科学数据的作用日益被重视,以科学数据的长期保存、组织、维护、管理和再利用为重点任务的数据监护(美国经常使用Data Curation,英国通常使用Digital Curation)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国外图书馆(尤其是美国)已经意识到必须应对数据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并开始设置专门的数据人文专家(Data Human-ist)、数据专家(Data Scientist)、数据研究科学家(Data Research Scientist)、数据服务馆员(DataServices Librarian)等岗位,将图书馆服务边界拓展到传统学术交流的上游即数据阶段。这些岗位对很多图书馆来说是全新的岗位类型,是为适应新的数据服务角色及业务而设置的。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数据监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发展情况的概括性介绍,如杨鹤林、谭榕、程莲娟、吴敏琦、沈婷婷等的文章;而对于数据监护相关岗位的研究仅简要提及,未见专门研究。本文以国外招聘信息为基础数据来源,分析国外图书馆所需求的数据监护岗位的类型、工作职责与技能要求,为国内图书馆设置数据监护岗位及构建馆员参与科学数据服务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服务能力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为国内图情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1 国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数据集的收集、组织与存储催生了数据监护方面的人才需求。为此,国外已有学者通过招聘信息分析数据监护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类研究主要是图书情报学院为设计符合雇主需求的数据管理相关课程,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所做的前期调研。例如,2008年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C.Lee为构建数据监护核心知识能力矩阵,调研了9个专业邮件列表上的304个数字保存、数字馆藏、数字存档、数据监护、机构库等相关的岗位,以确定数据监护所需的技能,并将这些技能融入图情领域的教学课程。此外,伊利诺伊大学图书情报研究生院的M.H.Cragin等在2009年第5届国际数据监护大会上介绍了他们为设计该学院开设的“数据监护教育项目”(Data Cur-ation Education Program)课程所做的一项调查。他们分析了从2008年8月27日至2009年5月1日来自图情领域、科技领域及一般信息网站等12个招聘网站上的75个数据管理、数据保存、数据馆员、研究数据馆员等岗位的经验要求、学历要求及技能要求。较新的一次调研是,2012年北德克萨斯大学信息学院的J.Kim等为设计该学院“信息:监护,存档,管理,保存”(Information:Curate,Ar-chive,Manage,Preserve)项目的课程体系,分析了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ALA JobLIST、ARL Job Announcements、LISiobs.corn、DigitalCuration Exchange Jobs等招聘网站上的110个数字保存与管理相关岗位的名称、机构、学历要求、经验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

上述三项调研所分析的岗位都比较宽泛,包括机构库、数字馆藏、数字保存等这些与数据管理相关的岗位,M.H.Cragin的调研甚至还包括科技领域内的数据管理岗位。另外,这三项调查所得出的结论较为简单,未具体分析数据监护这类新岗位的需求与设置对图书馆及图情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为此,笔者的调研将缩小岗位范围,重点调研图书馆领域内专门的数据管理岗位,不统计机构库、数字保存、数字馆藏等岗位,并详细分析数据监护岗位的工作职责与技能要求对国内图书馆相关岗位的设置及图情教育的启示。

2 数据来源及统计时间段

笔者选取了国外较有影响力的招聘网站,包括ALA JobLISTE93、ARL J0b Announcements(这两个网站的招聘信息更新较快,一般保存1-2个月内的信息)、IFLA的LIBJOBS listEn3(保存了从1995年至今的招聘信息)、Code41ib JobsEl23(保存了从2004年至今的招聘信息)、(保存了从2009年至今的招聘信息)、Digital Curation Exchange JobsLl43(保存了从2011年至今的招聘信息),浏览这些网站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之间的数据监护岗位,仅统计岗位名称中含有“data”、“information”、“digital data”、“research data”、“science data”等与“curation”、“curator”、“curate”、“management”组配所形成的关键词的招聘信息,最终获取60个数据监护岗位。从岗位的机构来看,主要是大学图书馆(54家),此外还有研究中心(2家)、机构联盟(2家)、信息学院(1家)、公共图书馆(1家)。由此可见,大学图书馆在所有类型的图书馆中正走在数据管理与服务研究的前列,成为数据管理服务的主要探索者与引领者。

3 岗位统计分析

3.1 岗位名称

岗位名称的表述多样化,首先体现在对“管理”这个词的表述上,有的岗位使用“curator”,如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图书馆的岗位“数据管理员”(Data Curator)。有的岗位使用“Management”,如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岗位“数据管理馆员”(Data Management Librarian)。其次是对岗位的称谓表述不一。有的岗位名称是“馆员”,如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数据服务馆员”(Data Services Librarian),有的是“专家”或“咨询顾问师”,如霍普金斯大学谢里登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专家”(Data ManagementSpecialist)和“数据管理咨询师”(Data ManagementConsultant),有的岗位名称则为“协调员”,如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协调员”(Data ServicesCoordinator),还有的岗位以“科学家”为称谓,如普渡大学图书馆的“数据研究科学家”(Data ResearchScientist)。第三,有的岗位是组合式岗位,除了肩负数据管理职责外,还承担学科馆员、元数据馆员、信息素养教育馆员等的职责。比如: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元数据馆员”(DataServices/Metadata Librarian),里海大学图书馆的“商业/数据馆员”(Business/Data Librarian),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图书馆的“科学数字出版/数据管理岗”(Science-oriented Digital Publishing/Data Man-agement Position)。岗位名称的多样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据管理还是一个新领域,还未形成规范化的岗位名称。另外,不少机构提及其所招聘的是新设置的岗位,例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科学数据监护专家”(Scientific Data Curation Specialist),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格兰杰工程图书馆信息中心的“工程研究与数据服务馆员”(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ataServices Librarian)及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数据馆员”(Research Data Librarian)等。

3.2 岗位所属部门

约58.3%的岗位(35/60)在岗位描述中公布了岗位所属的部门。这些数据监护岗位主要分布情况见图1。其中,研究与学术部门、专门的数据管理与服务部门、参考咨询部门、机构库服务部门是数据监护岗位分布最多的部门,这表明图书馆除了设置专门的数据管理与服务部门外,还可以采取在原有部门内设置数据监护岗位的方式积极融入科学数据的管理与服务中。

3.3 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的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各机构在数据管理服务中所涉及的领域。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数据监护岗位的工作职责主要有9大内容(见图2),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处理数据生命周期流程,包括收集、整理、描述、管理、存档和传播数据。而在这个工作流程中,数据管理的宣传、教育与培训,积极寻求和促进与科研人员、师生等之间的合作,并辅助科研人员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成为数据监护岗位的主要工作。

此外,利用机构知识库促进数据管理与保存也成为数据监护岗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有超过1/3的岗位要求应聘者能熟悉至少一个机构库软件的应用(如DigiTool、CONTENTdm、DSpace等)。制定元数据标准确保数据遴选、描述与保存也成为很多数据监护岗位所提及的工作项目。另外,提供数据参考咨询服务,帮助学者和研究人员鉴定、获取并使用数据也是数据监护岗位所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不少岗位要求应聘者提供数据管理技术设施和工具应用的咨询,提供数据检索与利用服务等,这是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演变。

3.4 知识与技能要求

(1)学历要求

85%的岗位(51/60)具有学历要求,这些岗位大部分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对本科及博士这两个等级的学历要求并不多(见图3)。其中,招聘单位需求最多的是ALA认证的MLS/MLIS学历,其次是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硕士学历。此外,还有不少岗位期望学科领域的学历,如,统计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计算机、数学等学科。这主要是因为数据管理是一项与学科领域知识密切关联的服务,学科领域的学历自然为各招聘单位所看重。

(2)经验要求

这60个岗位中,有接近一半的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在图书馆工作或数据管理相关工作经验(22个岗位要求必须具有工作经验,5个岗位表示优先选择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士)。其中,大部分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1-3年的工作经验(17个岗位),还有的岗位甚至要求5-8年的工作经验,如东北大学斯内尔图书馆招聘的“数据监护馆员”(Data Curation Li-brarian)。可见,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于参与数据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从业者而言具有重要价值。

(3)学科背景知识

学科背景知识对于数据管理与服务工作也非常重要,在这60个岗位中,有10个岗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学科背景知识,17个岗位表示优先选择具有学科背景知识的人士(见图4)。其中,对生命科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背景知识需求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科基本是数据密集型研究学科,通常需要利用及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因而对这些学科科学数据的管理需求也较大。其次对商业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背景知识也有需求,如加州州立大学奥维亚特图书馆的“商业与数据馆员”(Business and Da-ta Librarian)、罗切斯特大学河边校区图书馆的“经济与数据馆员”(Economics and Data Librarian)、里海大学图书馆的“商业/数据馆员”(Business/DataLibrarian)等岗位均要求具备商业与经济学背景知识。此外,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等岗位十分欢迎具有计算机科学背景知识的应聘者,如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处理自动化编程员”岗位(Data Processing Automation Programmer)及布朗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可视化协调员”岗位(Data vi-sualization Coordinator)。

(4)人际交流与合作技能

科学数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数据生产者、数据提供者、数据管理者及数据使用者等多个角色,只有通过这些角色的合作才能实现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目标。为此,数据管理岗位特别强调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技能。在这60个岗位中,65%的岗位(39/60)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人际交流能力,53%的岗位(32/60)要求必须具备团队与组织合作技能。在岗位描述中,笔者发现很多数据监护与管理岗位要求应聘者与学校的科研部门、研究中心、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部门、学术交流部门、数字出版部门、数字图书馆项目、元数据服务部门、学科馆员及其他对外部门合作,共同促进科学数据管理,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员”岗位(Research DataManager)主要与主管学校科学研究的副校长、数字研究与学术中心的数字存储主管、学术交流项目主管、学科馆员等合作,同时还与图书馆的数字项目部门、元数据馆员合作促进数据管理与保存。

(5)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

在这60个岗位中,50%的岗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岗位描述中提及较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与网络架构知识(如Unix/Linux、Windows等)、编程及脚本语言(如Java、PHP、Perl等)、网络开发技能(如HTML、CSS等)、关系数据库知识(如Oracle、MySQL等)、数据分析工具(如统计软件SPSS)、语义描述语言(如XML、OWL、RDF等)。

(6)数据监护技能

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数据监护技能的岗位约占93%(56/60,见图5)。其中,提及最多的数据监护技能是熟悉数据标准与规范,在岗位描述中很多岗位要求应聘者熟悉元数据标准与格式,包括:MARC、Dublin Core、EAD、TEI、DDI、METS、MODS、PREMIS等。其次,提及较多的数据监护技能是要求应聘者能够使用Data Curation Profiles及DMPTool等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并熟悉SPSS、Stata、SAS等统计软件的应用。

(7)项目管理技能

很多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与服务以项目或小组的形式推进,反映在岗位上即是对项目管理技能的要求。项目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管理项目的规划、协调与实施上。在这60个岗位中,10个岗位要求必须具有项目管理技能,3个岗位表示优先选择具有项目管理技能的应聘者。

4 对国内图书馆数据监护岗位设置与图情教育的启示

(1)机构库或学术交流岗位将向数据监护岗位转型

以往高校图书馆建立的机构知识库和开展的学术交流工作仍局限于保存本校师生的期刊论文、工作文稿等,对研究中产生的实验数据、算法程序、视频图像等科研数据缺乏有效管理,未来高校图书馆将在现有的机构知识库及学术交流的基础上积极转型,将目标由科研成果转向科研支撑材料——数据,这将使机构库或学术交流岗位向数据监护岗位转型。这个趋势在本次的调研中也有种种体现,如数据监护岗位的工作职责之一即是利用机构库实现本机构科学数据的管理。在对招聘信息的分析中,笔者还发现有的数据监护岗位肩负起机构库管理的职责,如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图书馆的“数据管理馆员”(Data Management Librarian),其大部分工作与该校的机构库有关,主要负责制定机构库的发展政策与规划、研究机构库数据管理方法与技术,与该馆的数字图书馆、电子出版部门及其他部门合作开展机构知识库服务。普渡大学图书馆的“数字数据存储专员”(Digital Data Repository Specialist)的主要工作职责也是负责其机构库的管理。另外,数据监护本身也是学术交流体系中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有的数据监护岗位还要求应聘者具备学术交流的技能,如布朗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科研馆员”(E-science Librarian)要求应聘者了解版权、开放获取、机构库、数据监护、在线资源许可等方面的知识,马里兰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数据馆员”(Research DataLibrarian)也要求应聘者掌握学术交流技能。笔者认为,数据监护岗位负责机构知识库的管理及对学术交流技能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数据监护岗位与机构库、学术交流岗位正走向融合,未来图书馆或许不再设置机构库或学术交流岗位,而由全新的数据监护岗位来承担科研成果及科学数据的双重管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图书馆可以不必设置全新的数据监护岗位,而是将现有的机构库与学术交流岗位培养成能够肩负数据管理职责的岗位。

(2)数据监护岗位越来越成为图书馆所需求的岗位

2008年,A.Swan和S.Brown在他们的调查中估计受聘于英国的数据馆员(Data Librarian)仅有5个,且该类岗位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路线以吸引其他领域中有经验的人员,从事数据监护工作的馆员也是偶然来到该岗位。此外,G.Pryor和M.Donnelly对英国及其他国家开展的数据相关的教育和培训项目的调研发现,数据监护相关的岗位较少。但笔者通过对近三年来的招聘信息的统计,发现数据监护岗位数量已比这4位学者所调研的时期有明显增长,且随着各图书馆对数据服务的重视,数据监护岗位将会越来越成为图书馆所需求的岗位。这种趋势已在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于2011年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及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中有预测。该报告指出未来机构将缺少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去应对大数据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到2018年,仅仅美国一个国家就可能面临14万至19万具备深度专业分析技能的人才缺口及150万具备大数据分析与有效决策技能的管理型及数据分析人才的缺口,其中即包括科学与数据馆员(Science & Data Librarian)。因此,图书馆需要及早做好数据馆员及数据科学家等未来数据管理从业者的人才储备,强化自身的数据管理作用,努力成为高校的数据监护中心。

(3)认清角色,积极参与,设置新岗位或调配原有馆员参与数据管理服务

在数据监护岗位越来越成为图书馆所需求的岗位下,图书馆需要重新审视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根据前面所列出的9大工作职责,开展专业的科学数据服务。相关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是图书馆顺利进行科研数据管理的保障,为此国外不少大学图书馆不仅设置了专门的数据监护机构,还设置新的数据管理岗位积极参与数据管理与服务(见表1)。国内大学图书馆也需要在组织结构或人员配置上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数据服务的开展。新的数据监护岗位的产生可通过两种途径完成:一是设立全新的岗位,二是对原有岗位进行改造和重构。设立全新的岗位一般通过招聘方式直接引入所需人才,而对于未有能力设置数据管理与服务新岗位及新部门的图书馆,可以调配原有馆员或部门承担数据管理职责。根据笔者对国外数据监护岗位所属部门及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合作对象来看,图书馆可在现有的研究与学术、数字馆藏、参考咨询、机构知识库服务等部门设置新的数据管理岗位或调配这些部门的人员从事数据管理工作。这些部门原有的工作职责与数据管理服务有交叉部分,由这些部门的人员来承担数据管理服务比较容易上手。此外,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有一个团队负责支持科研人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课程学习。这个团队的称谓各异,如联络馆员、学科馆员或教学馆员等。通常情况下,这类团队的成员具有某一学科的背景知识。因此,将已有的这类团队的成员培养成数据馆员或数据科学家也是图书馆应对数据管理与服务所带来挑战的一种不错的选择方式。本次的招聘信息中即有很多岗位是与学科馆员合作共同负责学科领域内的数据服务,更有图书馆将学科馆员与数据馆员的职责融合在一起,如加州州立大学奥维亚特图书馆的“商业与数据馆员”岗位即肩负了数据馆员及商业学科馆员的双重职责,除了负责数据管理外,还作为该馆与商业及经济学院的联络人,负责商业及经济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负责商业及经济学科的馆藏发展与管理。

(4)开展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计划

美国雪城大学秦健博士在《E-science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信息组织和信息系统》报告中总结当前图书馆参与科学数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其中之一即是缺少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来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因此,在图书馆越来越需求数据监护岗位却又面临数据监护人才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图书馆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更新馆员的知识技能以培养数据管理人才。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重点针对研究与学术、数字馆藏、参考咨询、机构知识库服务、学科咨询等与科学数据服务相关的部门人员,特别是帮助学科馆员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推动学科馆员承担数据馆员及数据科学家的角色与职责。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应根据前述所提及的数据监护岗位的工作职责及所需求的数据监护技能,重点针对数据生命周期、数据管理计划、机构知识库管理、元数据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软件的应用、数字保存、数据监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图书馆最佳实践案例等方面开展培训。

(5)图情教育课程需体现实际岗位技能需求

具备专业技能的数据馆员及数据科学家的培养源头来自图情教育。国内的图书情报学院需要主动变革课程体系,设置数据监护课程以培养数据管理人才。国外数据监护岗位大部分要求研究生学历,因此图情学院可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置数据管理课程。课程内容应体现数据监护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可设置数字保存、数字馆藏、数据管理工具、协调与交流技能、项目管理等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职业技能以适应未来的数据监护工作。另外,针对数据监护岗位都希望应聘者具有科研数据服务的经验,图情学院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把到具体学科领域、数据中心、图书馆等的实践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符合实际业务需求的人才。如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数据监护课程”(Digital CurationCurriculum)第一阶段项目的“卡罗来纳数字监护伙伴计划”(Carolina Digital Curation Fellows),采取课程学习与图书馆、数据中心、档案馆的数据管理业务相结合的形式资助了9个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最后,考虑到科学数据管理涉及学科背景知识,图书情报学院在招生时可考虑增加具有计算机技术、工程学及数学等学科背景的学生,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科学数据管理的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