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体生理、病变关系的科学。古代研究气象运动,涉及面较广,诸如历法、天文、气候、物候等。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晴的变化规律,衣食住行都会发生问题。远在三千年以前,殷墟甲骨文的许多卜辞中都记有阴晴雨雪的变化。到周朝前半期,人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并编为诗歌,使妇孺可以传诵。如《诗经•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意思是冬天要下大雪之前,必先飞雪珠。又《国风•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意思是早晨太阳东升时,在西方看见虹,不久就要下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普遍应用,生产技术和交通工具大有改进,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也大大提高,给运气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我国古代在气象和天象观测方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例如,春秋以前,没有二十四节气,人们的活动要看星宿的出没作决定,所以人们普遍观测天象。明•顾炎武《日知录》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多,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华’,戌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七月流火”,“三星在户”“月离于毕”,“龙尾伏辰”①,均为当时流传在民间的气象谚语,分别见于《诗经》、《春秋左传》等典籍中,可见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人民的天象知识已相当普遍。并且,对大旱、大水、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气候的记载,极为重视。例如南宋,从高宗绍兴五年(1131年)到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凡一百三十三年间,有四十二次杭州晚春下雪的记载。气象学家根据这些记载和近年杭州降雪日期相比,推断在南宋时代的春天降雪期,要比现在延迟两个星期。说明在十二、三世纪时,杭州的春天要比现在冷1℃左右。所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说:“在我们的史书上和各地方志上,古代气候记录的丰富,是世界各国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古人对气象的研究,不仅单凭直观观测,还制造仪器以辅助观测之不足。如后汉(或魏晋)人所著的《三辅黄图》记:“长安宫南有灵台,高十五仞,上有天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过风乃动。其制法虽不详,但据《观象玩占》说:“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于竿首作盘;上作三足乌,两足连上外立,一足系下内转,风来则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施则占之。可知张衡的候风铜乌,和西方屋顶上的候风鸡相类。西方的候风鸡,十二世纪时始见于记载,要比张衡候风铜乌迟一千年左右。雨量器也是中国最早应用的。宋•秦九韶著的《数书九章》中有一算题,就是计算雨量的容积。到明永乐末年(1424年)令全国各州县报告雨量多少,当时各县统颁发了雨量器,一直发到朝鲜。清康熙、乾隆年间,继承了明朝这一优良制度,制造统一雨量器,颁发至当时全国各地。西方到十七世纪才用雨量器。此外张衡创“浑天学说”的同时,还制造“浑天仪”,立黄赤二道,相交成二十四度;分全球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立南北二极,布置二十八宿及日月五星,以漏水转之。某星始出,某星方中,某星今没,和实际极为相符,其精巧之程度为中外前所未有。这些仪器的制成与应用,使人们对天象和气象的认识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我国古代在气象学、天文学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称之为季节,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四季,指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五季,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形成了主时五运说,每运各73.05日,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运木,主风;二运火,主热;三运土,主湿;四运金,主燥;终运水,主寒。六节,又称为六季或六气,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为六步,称为“六节”,每节各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故又称为“六气”。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作“中气”,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就是以此为据,把一年分为六步,每步主四个节气,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七十二候之“候”是气候的意思,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全年七十二候。“候”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1.3阴阳两历调整的成功阳历和阴历调合的困难,在于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两个周期不能配合。月亮绕地球二周所需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个周期不能除尽。而古代农历把阴阳两历调和得相当成功。阴历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个月仅354天,比阳历少十一天有余。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却多了几天。若十九个阴历年,加七个闰月,和十九个阳历年几乎相等。这是很巧妙的。我国在春秋中叶,已知道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阴阳历并用。西洋在巴比伦时代及希腊罗马时代,也并用阴阳两历。但我国的历法比希腊、罗马进步得多。《孟子•离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古人称冬至、夏至为日至,可见在孟子时代,我国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而西方至西汉末年历法还非常纷乱。二十四节气和阴阳合历的确定,不仅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也给运气学说的建立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科学条件。

2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加以发挥,将其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并通过“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予以表述。

2.1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和风热燥湿寒的气候变化。人的五脏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通应,“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者,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因此,五脏之气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四时气候的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四季气候的活动规律相适应。这种五脏外应五时的观点,不但认为气象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且还认为经络之气的运行分布,气血津液的分布部位、分布状态、运行及代谢状况,以及人体的正常脉象等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运气学以四季气象变化为背景,以中医学特有的四时五脏理论为依据,构建中医运气理论。认为春日多风,气渐温;夏日炎热,长夏多雨湿;秋日干燥,气渐凉;冬日严寒,这是气候之常,为主气、主运的应时气候,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人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但是,气候常有变异,有时甚至反常,这种干扰因素,就是客气、客运所主的气候。气运之至,有太过,有不及,从而产生胜、复、郁、发等各种异常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恢复气候;重建生境;气候正义;生境利益;协作减排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1-0017-15

气候引来伦理关注,不在于气候变化,而在于气候失律及其造成的日益恶化的生态后果。为此,笔者尝试这方面的思考,首先撰写了《气候伦理:恢复失律气候的社会方法》,考察气候失律如何造成灾疫失律,论证气候伦理何以可能构成人类恢复气候的社会方法;其次通过《气候伦理研究的依据与视野》,辨析“气候变化”概念,澄清“气候争论”误识,论证并确立“气候失律”这一气候伦理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考察气候伦理研究的客观依据,展示气候伦理研究的基本视野。本文是在前两文的基础上,比较气候伦理研究与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灾疫伦理学的区别,明晰气候伦理研究的范围,并尝试构建气候伦理研究的学科话语,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性规范的应有疆界和话语平台。

一、气候伦理的学科指向

以气候失律为认知出发点,围绕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而展开深入的伦理检讨与实践方案设计,抛弃感觉经验描述方式,走理性规范探索的学科化道路,来构建气候伦理学。

构建气候伦理学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质。从其研究的特定对象看,气候伦理学应该属于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应用人文科学。

(一)气候伦理学是新型的应用人文科学

气候伦理学的“新型”性,首先指气候被意识和关注而得以进入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也指它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其诞生展示了完全不同的新视野、新理念、新认知、新方法,这种新视野、新理念、新认知、新方法承载了当代人类存在和生存所萌发的新向往、新追求,并最终需要创建一套新的话语方式予以表达,以引导当代人类生存朝生态理性方向展开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

气候伦理学关注气候失律,是为解决灾疫失律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生境重建,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气候伦理研究探讨的主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重建气候生境;二是探索创建人类生态幸福的宇观方法。气候伦理学之所以最终要以人的生态幸福为主题,是因为人与生命世界相连,人与自然宇宙相通,人与过去和未来相依相生,人与群或他者不得分离。人作为世界性存在者的历史与现实,使得气候伦理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既是古典意义的,也是当代意义的,更具有指向未来的前瞻性。因而,气候伦理学的人文特质,既呈现出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又为人类在新的存在条件下追求人与自然相统一以及人与生命世界相协调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

(二)气候伦理学是综合性的新型人文科学

基于如上“人文”要求,气候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人文科学,必然是综合性的。

气候伦理学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认知视野的综合,它必须超越性地统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资源,形成一种全景视域的整合视野。具体地讲,气候伦理学必须在考察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律动规律、生成法则和人类社会的律动规律、生变法则,以及人性敞开的可能性趋向的前提下,寻求三者的共生曲线,找到自然宇宙、生命世界、人类社会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最终法则、依据、公理、方法,这是气候伦理学为陷入灾疫之难的当代人类提供其谋求解决之道的绝对前提。

气候伦理学的综合性,还表现为对学科的综合化。从研究对象及其关注重心的角度来看,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候,主题是气候变化,重心是气候变化的自然动力;而气候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候失律,主题是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其关注重心有二:一是揭示导致气候失律的复杂机理和人类因素;二是探求恢复失律气候的人类之道。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使气候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人文科学,不仅获得了应用的性质定位,还获得了跨越学科的整合功能。

客观地看,气候失律既是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恢复失律的气候,不仅要遵循自然之道,更需要重构人类方式,包括存在方式、生存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所以,气候伦理学不仅要充分运用自然科学,如气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球科学、宇宙学等学科资源和方法,更要整合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公共政策、国际政策、财政学、福利社会学、灾害学、疫病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灾疫伦理学、环境哲学等学科资源。所以,气候伦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大领域进行多元科际整合的大综合的应用人文科学。

二、气候伦理的学科特征

要全面彰显气候伦理学的学科特征,需分析与其相近的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灾疫伦理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气候伦理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区别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7313

国内刊号:11-2690/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应用气象学报》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气象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反映气象科技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候、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还刊登国内外现代科技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在气象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及信息。主要栏目有论著、短论、专题评述、学术论坛、研究简报和书刊评介等。本刊已首批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国家数据库(英文版)收录的刊源名单,被美国气象学会“气象与地球天体物理文摘”(MGA)和美国国际科学应用协会(SAIC)以及中国科学文摘(英文版)等多种文摘收录,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气象学;教学改革;高等农林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41-02

Analysis on Reformations of Meteorology Course Teaching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

XIE Li ZHONG Ke-you HU Fei WU Li-ji

(College of Agr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Meteorology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agronomy related specialt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In the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the teaching content were added or subtra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goal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case teaching method,participa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were applied.The teaching quality had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through these reformations and practice.

Key words Meteorology; teaching reform;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

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状态、过程及其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1]。气象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类、资源环境类和生态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气象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高等农林院校气象学课程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并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2-6],逐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以适应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解决教师想要教什么和学生会学到什么的问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在以系统性为主线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不能过度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对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而对课程中与专业课程联系不强的内容进行简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7-11]。

1.1 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已比较完善,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气象学的参考教材《气象学》或《农业气象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以下三大模块:一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的作用;二是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天气特征、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和防御对策;三是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的气候、农业气候的分布与区划及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等。其中,第1模块主要讲解辐射、温度、水分和大气运动等农业气象要素,上课学时最多,也是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结合点。由于农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开设气象学课程之前,已学习过植物生理学课程,因此笔者删减了该模块中光、温和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这部分内容;而根据学生的专业增加水稻与气象、园艺作物与气象、林业与气象、资源气象和环境气象等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第2模块中,围绕影响广东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农业气象灾害来展开,主要讲解台风、暴雨、低温冷害、干旱等,对其他内容进行了删减。在第3模块中,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在讲课时适当增加一些这方面最新的研究结果,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2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多年来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感觉学而无用,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加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气象学实验学时也大幅增加,约占总学时的1/3,个别专业还开设了7 d的教学实习。在校领导的支持下,2007年重建了校内气象观测场,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配置了常规观测仪器,可用于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试验;同时还配备了4套先进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可以让学生下载自动气象站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这些基础建设为气象学试验内容的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广东省广州五山地面气象观测站紧邻华南农业大学,该站是我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之一,设备先进,种类齐全,对有课程实习的专业,选择该站作为校外实习地点,对学生了解当今气象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手段以及相关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针对在气象学实验教学中长期存在的2个突出问题,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和学习兴趣不浓,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对光、温、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实验,依然是气象学实验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多媒体演示、实验室讲解和观测场练习的教学体系,并增加了学生在观测场的观测时间。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气象学知识的能力,近几年增开了云天观测实验。在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广州地区天气的整个过程中,结合气象云图和气象台专业的天气预报,完整、连续地开展云天观测教学,对于学生了解云的演变与天气变化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气象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化而且涉及面相当广的学科,要讲解的内容不仅多而且晦涩难懂,因此必须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多媒体技术能集音像、图形、文本等诸多媒体的优点于一身,并能灵活、动态、有机地将各种媒体综合联接起来,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为抽象的理论课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12-13]。

华南农业大学自21世纪初开始建设多媒体教室,现在教室内一般都配有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教学设备,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保障。笔者自2002年就开始使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气象学多媒体课件,经过多年的补充修改,已形成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课件,课件内容丰富,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同时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了大量的视频教学资料,如云和降水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副热带高压、台风等。在讲解抽象的大气现象时,使学生可以从屏幕上亲眼目睹此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全过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2 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现代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向导。由于气象学课程内容抽象,不好记、不易懂,许多学生忽略了这门课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根本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学习兴趣不高。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2.1 参与教学法。参与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能极大程度地唤醒、挖掘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14]。气象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参与教学,可促进学生观察身边的气象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2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气象学的教学过程中。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讲解课本中某些章节的内容,一般选择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且比较易懂的内容,如水汽凝结现象和降水、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危害和防御等内容。学生在制作PPT时,要查找大量的课外知识;上台演示讲解时,还必须思维清晰、陈述清楚。因此,通过此种方式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种方式是在每次上课开始的5 min里,安排1~2位同学上台讲近7 d的天气特征及未来的天气变化,并简单介绍与之相关的气象名词。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熟悉了常见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过程,同时又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2.2.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15]。案例教学法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借鉴引入我国。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是抽象而具体的,对于非气象专业的农科大学生来说,要掌握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确实有难度。如果仅靠理论推导和讲解,最后学生可能仍然一知半解。笔者在讲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时,以历史天气为案例,结合多媒体演示,将抽象的天气变化具体化,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特征的理解。

由于天气变化日新月异,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必须结合近期的天气特点收集案例,而不能一成不变。另外,专业不同学习目标也会有差异,应根据教学对象确定同一案例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2.2.3 讨论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讨论学习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参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筛选与整合,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其观点与其他人探讨、交流,得出一定的结论[4]。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有关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却是科学家和政治家们争论的焦点。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原因及应对措施,布置学生提前观看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全球变暖惊天大骗局》《后天》《超强台风》《2012》等气候灾难片,并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2个大组,其中正方的观点是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而反方的观点是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课前双方在组内进行讨论,查找文献,收集论据;课堂上由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全面掌握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农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不断涌现;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多媒体技术成为现代教学技术的主

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受到大家的喜爱。这些都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才能见成效。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包云轩.气象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姚渝丽,白景刚,历艳志,等.农业气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3(5):31-32.

[3] 王健.以《农业气象学》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6):37-40.

[4] 郭淑云,林国智,王宏,等.农业气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7):126-127.

[5] 姜会飞,梁俊华,丁谊.农业气象开放试验教学的探索[J].试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6):664-666.

[6] 姚运生,马尧.农业气象多媒体教学[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 15(3):56-58.

[7] 崔日鲜.高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4):33-34.

[8] 白雅梅,鲁萍,孙彦坤.农业气象教学实习改革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72.

[9] 赵兰枝.《农业气象学》试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2):66-67.

[10] 黄秀英.气象课堂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65-66.

[11] 郭亚娜.案例教学法在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1(64):194-195.

[12] 徐国栋,王利青.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75-77.

[13] 王红玲,张军.多媒体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8):274-275.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从化;中医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05-1060-02

“从化”学说,一般认为是研究病情随患者体质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学说。[1]它对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匡调元所说“从化是一种新的发病机理,是迄今为止西方医学还没有发现和尚未深入研究过的新原理。”[2]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和研究从化和体质的关系,使“从化”学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然而“从化”并不仅指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除此以外,“从化”尚有多种认识。为使对“从化”学说的认识更臻完备,现对“从化”学说研讨如下。

1 “从化”学说 肇端《内经》

“从化”学说之渊源可溯及《内经》,该书所论“从化”内涵颇多,简言之在《内经》中,“从化”有六气生化、五星运化、同化、六气标本中气从化等含义。

1.1 “从化”系指万物的生化由气化而产生 《内经》认为“从化”的一种含义为万物的生化是由于六气生化作用而产生。《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云:“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原文指出六气生化决定万物生长、化生。六气升降出入运动正常,则气候正常,万物得以正常生化。若六气运动失常,则气候异常,万物遭受灾害则发生变化。

1.2 “从化”系指五星的运行变化决定气候和物候现象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经验后发现,自然界气候变化及生物各种物化现象的发生均与木、火、土、金、水五星变化有关。正因为有了天体星辰在运行上的变化,才有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以及因之而来的各种物化现象。《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云:“夫子之言岁候,而上应五星……各从其气化也。”又云:“其灾应亦各从其化也。”此处“从化”是在论述五星与自然界气候及物化现象的对应关系。不过前者是指正常的相应变化,而后者指灾变的相应变化而已。

1.3 “从化”指在岁运不及之年 其气候 物候 病候变化的特点为五行所胜者被所不胜者所同化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运动变化即为五运,五运变化不外3种情况,即“平气”、“不及”、“太过”。《内经》中对“从化”的另一种表述主要介绍了岁运不及之年中气候、物候和人体疾病的变化规律。

关于此“从化”,《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共有5处论及。如:“委和之纪……从金化也。”此处“从金化”指木运不及,金来乘之,木被金同化而表现为金的特性。就气候而言,春在五行属木而秋属金,木运不及则春行秋令,春天里应温不温,出现清凉的现象。

它如原文:“……从水化也。”、“……从木化也。”、“……从火化也。”、“……从土化也。”其意均同“从金化”,指岁运不及之年,五行所胜者要被所不胜者同化。

1.4 “从化”系指六气标本中气的从化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属运气学说的内容,在《内经》中居重要地位。《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六气标本,所从不同。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对上述原文的理解,方药中[3]所注切中肯綮,其意为:少阳本火标阳,太阴本湿标阴,标本阴阳属性一致,以少阳、太阴为标志分析其气候时,重点在本气方面。少阴本热标阴,太阳本寒标阳,标本阴阳属性不一致,以二者为标志分析其气候变化时,要考虑它们的本气和标气。阳明本燥标阳,中见太阴湿土,厥阴本风标阴,中见少阳相火。由于燥常向湿转化,风常向火转化,故以阳明、厥阴为标志来分析气候时,必须注意到六气之间的转化问题。

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原是用来分析气候变化的,但由于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各种变化也可以六气的变化加以归类并以三阴三阳六经标志之。因而也就可以运用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来分析疾病和总结疾病的变化规律,人感受邪气后,疾病的变化也有从本、从标从本和从乎中气之区别。上述所论为后世“从化”学说奠定了基础。

2 战国以降 代有发展

战国到清代,众多医家对“从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内容也更切合临床。

2.1 “从化”指邪气自身性质的转化 战国之后,部分医家认为“从化”系指六淫邪气或内生五邪性质的转化。

(1)六淫邪气性质的转化。刘完素在其著作中虽未明确提出“从化”学说,但其提出的“火本不燔,遇风冽乃焰,积湿生热,寒邪可使阳气怫郁,不能宣散而生热”等观点为后世所说之六气皆从火化奠定了基础。后人鉴于刘完素论述风、寒、湿、燥四气皆能产生火热病证而提出的六气皆从火化,概括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如叶天士云:“考内经诸痛,皆主寒客,但经年累月久痛,寒必化热,故六气皆从火化,河间特补病机一十九条亦然[4]。”可见,六气皆从火化即六气皆能化火,实指六淫邪气性质的转化。

(2)内生五邪性质的转化。张从正提出:“夫乳者,血从金化而大寒,小儿食之,肌肉充实。然其体为水,故伤乳过多,反从湿化。湿热相兼,吐痢之病作矣[5]。”患儿伤乳,本属宿食之类,乳者,性本寒,但其体如水,属湿之类,伤乳过多,内伤脾胃,则寒化为湿。日久,湿亦化为热,则湿热乃成而发为吐、痢之病。上述“从湿化”实指“化湿”,属内生五邪性质的转化。

2.2 从化指六经气化《内经》六气标本中气“从化”理论原为运气学说,自清代张志聪始,这一理论被用来阐释伤寒之理,形成了《伤寒论》六经病证“从化”学说。即以六气标本中气理论来论述疾病的病机变化、症状表现及六经辨证,认为外邪伤人之六经,或从标、或从本或从中气之化。张志聪、陈修园、黄元御等均是运用运气学说研究《伤寒论》的代表人物。

《伤寒论》中虽未明确提出从化一词,但六经辨证论治始终贯穿着这一思想,如张志聪[6]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此少阴之病标也。如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少阴之病本也。”此即《内经》所云:“少阴从本从标”。少阴本火标阴,标本异气,邪入少阴从标化寒则形成少阴寒化证,出现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无热恶寒、脉沉等阳虚之象;从本化热则形成少阴热化证,出现口渴、心烦不得卧、舌红、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象。

2.3 “从化”系指邪气或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 一些医家认为用《内经》标本中气从化学说已不足以解释发病机理,而应将标本气“从化”理论加以扩展、延伸。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从化”新见解,即病情从体质而化。清代诸多医家的论述为此“从化”学说开创了一个全新时期。

吴谦指出:“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7]。”“形藏”即体质,吴谦认为感受同一邪气后,由于素体有寒、热、虚、实之不同,邪气性质或病情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章楠亦云:“邪气伤人,随人禀体而化。禀体多火,暑随火化燥;多寒,暑随寒化湿[8]。”同为感受暑邪,阳盛体质患者则从阳化燥,阴盛体质则从阴化湿。说明邪气性质的转化与体质有密切关系。由于体质有阴阳强弱之不同,因而邪气侵入人体后有化寒、化热、化湿、化燥等区别。概括以上论述,其“从化”的一般规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热化。若气虚寒湿偏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寒化。

2.4 “从化”指由于治疗不当所引起的病情的转化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正确辨证是正确施治的前提,但若治疗不当同样可引起病情转化。

陈修园指出:“寒热二气,盛则从化。何谓误药而变?凡汗下失宜,过之则伤正而虚其阳,不及则热炽而伤其阴。虚其阳,则从少阴阴化之证多;伤其阴,则从阳明阳化之证多。所谓寒化、热化,由误治而变者也[9]。”陈修园以误汗、误下为例说明误治伤阳则邪从阴化寒,伤阴则邪从阳化热。如《伤寒论》181条:“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太阳病误用汗、下法,致津液亏损,胃肠干燥,外邪入里化热成实,则形成阳明病。此属误治伤阴,邪从阳化热。

3 现代研究渐臻完备

现代对于“从化”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方面新进展。

3.1 阳明经从化《内经》原文中提到的阳明“从化”规律为“阳明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乎中”即指阳明从湿化气。但对阳明经“从化”的现代研究表明:阳明经并非完全符合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因为阳明系两阳合而为明,又是多气多血之经,阳气充盛,故邪入阳明易从燥化或热化。

3.2 体质从化体质从化是人们最为熟知和重视的“从化”学说之一,后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新认识。

(1) 杂病从化。匡调元认为:“从化现象也可以体现在杂病中。如妇女崩漏患者出现的临床类型与体质有关:燥红质者口干咽燥,便秘尿赤,经色红而量多;迟冷质者形寒怕冷,便溏而尿清长,经色偏暗而淋漏不止[10]。”

(2) 诸邪从化。从化邪气已不仅局限于外感六淫,如王琦说“食积所伤,阴虚之体易从火化,阳虚之体则易从寒化[11]。”

3.3 脏腑从化指邪气随脏腑属性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邪气侵入人体后发生性质转化往往与侵入的部位有关。刘家义[12]认为“脏腑属阳者,邪入多从阳化热化燥,属阴者,邪入多从阴化寒化湿。”如心为火脏,主君火,病邪入心则易从阳化火以致神昏谵语、躁扰心烦等症状。

3.4 六气从化指六气之间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现代对六气从化的认识已较深入,匡调元总结了六气从化有“风从寒化、风从热化、湿从寒化、湿从热化、寒从热化、燥从热化、燥从寒化”[13]6种形式。并指出导致六气从化的原因有体质因素、用药不当、饮食不节等,从而使六气从化学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4 小 结

提到“从化”,人们很自然地会和体质联系在一起,认为“从化”就是病情随体质发生变化之意,实际上,“从化”具有多种涵义。后世更有六气从化、六经从化、脏腑从化、误治从化等论述。这些论述不但使中医“从化”学说内容更趋丰富,而且对于指导诊疗工作均有益。

参考文献

[1] 李经纬,余瀛鳌.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95.

[2] 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3.

[3] 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0:497.

[4]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9.

[5] 张从正.儒门事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00.

[6] 郑林.张志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37.

[7]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59.

[8] 章楠.医门棒喝[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8.

[9] 林慧光.陈园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77.

[10] 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5.

[11] 王琦.辨体-辨病-辩证诊疗模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