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气象局公共气象要点

气象局公共气象要点

2009年*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和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学习贯彻落实两次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以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气象事业发展,积极落实中国局党组关于推动公共气象服务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发挥公共气象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明确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切实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发展,的三个目标,包括完善、拓展和提升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不断完善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防灾机制。要通过大力推进“共建共享、共研共用、联动联防”,不断完善“统一预报、分区预警、重点提示、对点广播”,着力提高科技含量,增强防灾应急能力,有效解决观测手段、预报方法、信息传输、灾害风险预评估等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切实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

二是积极做好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拓展公共服务的新领域。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更广泛、更深远、更持久的特点,关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关系生态、环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的转变。要通过大力宣传气候变化影响,采取多种必要的气候应对措施,使参与第四次规划修编并已列入规划修编的建议措施得到落实,尤其在市民关心、领导关注的城市灰霾、热岛及风能太阳能利用上取得突破,扩大气象社会影响力,有效发挥公共气象服务作用。

三是积极做好2011年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要在积极做好气候变化应对和防灾应急的基础上,围绕2011年*大运会的气象保障服务需求,以“*”发展规划为契机,继续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力度。认真学习借鉴奥运气象保障服务的一些好的思路、做法和经验,吸收和引进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的气象科技服务成果,以奥运气象服务的标准全面提升我市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二、*年重点工作

针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要求和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重点围绕预警预报和公共服务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气候观测系统

抓住当前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共建共享为手段,利用*项目和大运会气象保障的契机,针对当前综合探测系统存在的盲区和难点,特别是积涝、地质灾害、交通和海洋等,从防灾减灾预报关键和公共服务需求出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气候观测系统。主动与其它部门联合,建设海洋、交通、水文、地质、生态等气象监测专网。

1、根据现有的全市积涝点分布图,建立基于我局监测业务平台的易涝区降水信息对比提示子系统,在暴雨过程中提供洪涝等实况信息和提示短信。

2、结合物流业主要港口和主要交通干线合理调整现有能见度仪的布点。在现有5个2KM能见度布点中计划将左炮台、竹子林和背仔角升级为20KM,替换下的3个2KM能见度仪立即返厂做技术升级,力争明年春季前返回安装在沿海/高速路/轻轨附近开展交通能见度监测。并以3号地铁为突破口,探索在重点交通干线共建共享气象监测网,根据对方要求,重点考虑能见度和风的探测。

3、与国土局专家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土壤含水量为地质灾害预警的发挥作用,了解需求,研究下一步相关设备布设计划。加快地质灾害视频监控专线布设力度,将现有无线传输的视频监控升级为专线传输,增强视频清晰度和可控性,便于预报和服务人员增强现场视频监控能力。

4、加强与中海油的合作,探索建立第二个石油平台气象站;加快细丫岛海洋气象探测建设速度,先立足于有,争取航道局支持,先布设自动气象探测设备;与海事局紧密合作,探索建立船舶移动气象站,在海事船上设立船载自动站。

5、加快气象监测信息LED显示屏项目测试进度,结合调研,联合南山区森防、水务部门,探索租用企业屏幕或改造政府部门屏幕方式,联合共建站点信息显示屏,除了发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外,还可以发送防灾提示信息,以拓宽共建共享单位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二)突破气象信息传输瓶颈,提升信息网络的传输能力和信息覆盖面,确保灾时网络传输最大化

从整合网络资源入手,以核心网络升级切换工作为契机,把信息网络系统整合成具有较高抗风险能力,稳定高效和可管理、可扩充的现代化业务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分级开放应用、借助政府机关外网以及社会网络媒体资源,确保灾时网络传输最大化;确保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时准确和完整;通过整合信息系统形成综合平台,提高业务效率和工作效率,扩大信息的有效覆盖面。

1、完成具有万兆交换能力的双核心网络系统的升级切换工作,届时双核心交换机和主干网之间的交换能力将提升到万兆,核心网段和核心系统的交换能力达千兆,办公桌面为百兆交换,可最大限度的保障现代业务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2、建设数据库分级开放方案,通过数据库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升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停增长的数据存储及应用需求,同时解决访问公网的瓶颈问题。

3、加快主机托管实现公众网千兆访问的进度,并利用社会资源扩大覆盖面,逐步在*新闻网、*热线、腾讯等著名主流网络媒体建立121镜像网站,扩大网络覆盖面积。加快对气象信息公众服务网、决策服务岗和社区服务网的技术改造,解决技术瓶颈,确保重大气象灾害期间预警信息及时。

4、整合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加强对现有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小区广播、手机短信通报、传真分发、12121电话语音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电台、影视等信息通报资源的整合力度,尝试建立多部门共享的、权威、畅通、有效的灾害和应急预警信息渠道,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主动告知基层各部门各单位防灾责任人和广大市民,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损失。

(三)大力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业务,开展灾害风险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气候变化对社会公共安全、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包括交通、卫生、环境、能源、城市规划、建设、旅游、商业、农业等各行业都有重大影响,要切实提高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预估能力,围绕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等的需求,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工作。

1、提高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预估能力,进一步分析查清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灾害风险区划,启动灾害综合风险评价试点和损失评估,研发分区域、分灾种的历史气候灾害图集,根据不同历史阶段资料的完善程度,对应不同级别的气象灾害,完善现有的气候灾害风险图。

2、围绕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等的需求,重点在清洁能源利用、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论证会等方面形成决策建议,争取在城乡规划、重大工程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方面实现有所突破。

3、通过开展气候变化分析,针对过去50年及更长时间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提供气候预测分析和气候变化对各行业领域的影响,设立气候变化论坛,起到公布气候变化事实、推动气候变化工作的积极作用。

4、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的科学定义和测算等工作,从确定城市热岛基准点的选择入手,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实现较为精细化的*城市热岛测算,并以此为切入点,发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决策参谋作用。

5、推动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发展,介入到各部门和行业领域中去,挖掘敏感行业和敏感区域与气候变化的联系,成立跨行业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并建立有效的定期会商机制和调研互访机制,探讨气候与气候变化方面进行共研共用的可行性。

(四)以大运服务保障为目标,建立精细化预报服务体系,提高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借鉴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的需求,加强与大运执行局和体育局的沟通,梳理大运会保障服务的需求,加强业务技术总结分析,建立预报业务流程,丰富和细化预报服务产品,提高预报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准确性、多样性和有效性,为政府组织防灾减灾和大运会精细化保障提供确实有效的服务。完善与应急防灾部门的跨部门会商机制,深化和细化决策服务,建立和完善在不同灾害天气影响下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不同需要的服务系统,充实和加强公众服务,建立为水、电、气、教育、交通、旅游等十大气象高危敏感行业为重点的行业气象服务。

1、尽快落实《大运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项目》纳入大运执行局《大运会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统一申报问题。尽快完成大运气象保障的组织框架、人员配备、运作等系列问题的筹备,早日落实服务计划方案。进一步加强局科技攻关组的科研攻关实力,加强对大运气象保障服务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好非汛期业务值班和业务岗位上岗见习事宜,加大对新进人员的轮岗业务培训力度,并尽快形成方案。

2、进一步完善“统一预报、分区预警、重点提示、对点广播”,推进部门和行业的防灾联动。加强对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分析评估*年各次天气过程中统一预报、分区预警、重点提示等对防灾的有效性,改进建议,为2009年进一步完善分区预警做准备。

3、加强基于雷达、卫星、自动站、风廓线等高时空密度观测事实的预警预报工程技术开发。建立初步的质量控制体系,争取立项引进北京奥运会临近天气预报业务系统(BJ-ANC)和*中心气象台的“雨燕”系统,建立雷暴边界相关、交叉相关等多方法、多尺度、多时次、连续客观动态评分的综合最优化外推和降雨定量估测预报技术,进一步加强中尺度数值预报动力和统计释用。开发第二代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系统,形成以雷暴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追踪者”TRACER)为基础的自动智能分区预警(重点提示)和人工决策相结合的气象灾害分区预警能力。

4、借鉴和引进北京奥运场馆精细预报交互平台(OFIS),开发数值预报释用技术,立项开发适合大运场馆精细化预报平台,力争在2010年建成并投入演练。

5、开发多尺度耦合的精细预报系统。争取立项引进北京3km分辨率3h快速循环同化(WRF-RUC)等系统,利用卫星、雷达、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开发快速资料同化系统,为预报提供加密时空尺度的各类气象要素分析场和预报场,结合数值预报、统计动力和实况经验的释用,建立短时预报(未来3-12小时)盲区的预报方法,实现七天预报的无缝隙。

6、开发移动气象应急服务系统,加强重大活动现场气象保障服务。在现有通讯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对定点、定时和定量预报产品的分析制作、产品优化压缩、资料传输、基于WEB的显示,实现以现场决策支持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移动气象应急服务系统。

7、完善短时临近业务运行机制,建立逐时段评估业务流程。在灾害天气过程中进行逐时段跟踪预评估,提高灾前与灾中预评估水平,对已发生的天气和即将发生的灾害天气有效防灾建议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挖掘和开发具有气象防灾减灾价值的精细化的气象观测实况分析产品、分区预警预报产品、预评估产品,为气象防灾减灾发挥决策参谋作用。

8、加强灾害天气气候规律研究,开展*不同小气候区风温湿及舒适度差异研究。利用自动站多年观测资料对城市、丘陵、海岸、山地和海洋等不同区域开展小气候分析,研究高影响天气、典型天气条件下各小气候区的风、温、湿和舒适度的差异,为精细化预报预警提供基础。

9、以海洋天气预报为探索,建立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建立气象数值模式与海浪模式相耦合的精细化海洋气象预报系统,开发交互式的操作平台,选择大运会海上运动基地等沿海重点服务代表点,实现客观预报与经验订正相结合,24小时内预报产品间隔3小时、预报时效达7天的精细预报系统业务化。同时在探索海洋精细预报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大运场馆气象探测建设的进度,逐步开展大运场馆定点精细预报方法研制。

10、开展定点预警预报服务业务。在精细化预报基础上,建立高度计算机集成的、可任意复制的定点预警预报专项服务系统,补充基于分区预警系统的对点关注,如在东部华侨城、大鹏LNG的定点开展预警预报专项服务。

11、在完成“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预警”的前期的基础上,对新建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探讨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预警的作用。重点分析灰霾预警的各次过程的影响天气形势、空气污染状况等,继续完善灰霾分级预报预警。

12、在现在业务基础上,围绕十大敏感行业,加强专业产品的开发,提高专业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整合各个分散的专业服务系统与工作流程,如空气质量污染预报服务、疾病与天气影响预报服务、高速公路气象服务、电力负荷与调度气象预报服务等。

(五)加强预评估的具体工作方法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预评估能力,完善预评估体系

预评估是各种服务方式的难点,也是加强公共服务的重点,只有了解需求、研究需求才能有效的满足需求,对不同灾害不同对象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不同需求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是满足需求,做好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

1、完成灾害评估(预评估)的体系设计,包括预评估方法标准设计、流程设计、并行化设计、主业务系统向UNIX操作系统下的移值计划、信息库建设计划(地理、人口、城市功能区划、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统计数据、城市承灾能力等)。

2、在五十年灾情收集和《*市*年以来气象灾害及风险分析评估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分析各种历史灾情资料,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灾种、不同地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致灾案例,作为灾情联系点。

3、重大气象灾害来临时,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后,要及时对致灾严重的区域和行业进行灾情调查,关键要做好分时段天气与灾情对应情况的收集分析工作。要研究建立和完善致灾区域的灾情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

4、在取得点上突破的基础上,逐步整体推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尤其要注重与不同时段的天气状况相对应,将增强致灾敏感度与细化业务流程结合起来,逐步建立精细化的灾情收集分析的业务体系。

5、通过各种途径措施建立跨行业和跨部门的专家库,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进行逐时段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天气形式会商和致灾影响预评估,建立多样化的专家会商形式,包括灾中会商、灾后评估、服务总结、技术总结、与部门联动情况。

(六)继续深入做好气象服务下基层工作,实现气象服务普惠制和均等化,切实提高基层防灾能力和水平

1、在全面培训街道各级防灾应急责任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联合有关部门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渔村、城中村等薄弱环节,对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全面普及气象灾害自救互救知识。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老师、学生列为重点培训对象,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率。

2、简化《气象防灾指引》手册,结合应急指挥中心编制的《公众应急常识》,提供简单易懂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挂图和手册,利用社区、小区宣传栏张贴宣传,向辖区居民宣传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知识,提高基层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收集国内外灾害风险评估资料,结合*实际,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和工作流程。联合市三防办组织开展社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融合近期拟出台的三防责任追究机制中,切实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七)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完善气象发展保障体系

公共气象能否得到有效发展,最终取决于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破解气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非常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人才。

1、树立动态人才观,加强高级人才的引进,鼓励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鼓励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借助国际上、社会上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人才,提高专业水平,把他们的才智吸收到建设现代业务体系中来。

2、按照市里相关政策及借助社会管理平台解决专家库招聘问题,争取相关经费支持。专家库的活动形式应具多样性,包括灾中会商、灾后评估、季度分析、年度评价、课题研究、社会论坛等。

3、激发人才潜力,进一步整合科技攻关,创新全局的二级科研机制。注重在实践中提升人才的素质,着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大环境,建立人才正常流动和轮换机制,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科技项目的绩效评价、人才评价机制和淘汰机制,建立有利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舞台。

4、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以项目带动建立人才梯队、骨干人才勇挑重担、激励年轻同志脱颖而出为主要原则的人才建设方案,创新专家带徒弟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气象事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1、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选配和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带好队伍,促进和谐。

2、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惩治腐败机制。严格按照与处室(单位)负责人签订廉政责任书的要求,落实党廉责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继续实行财务开支“大额上会、定额照支、小额分批”;做好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做好业务项目绩效评估;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定点接待、国库集中支付等规定;定期对本局和下属单位财务进行审计,分析问题,及时整改。

3、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技术规范,结合我局业务发展的重点和特色,将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气象局的目标考核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处室,处室分解到岗位,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气象局目标考核和广东省气象局的业务比武、技能比赛。按规定给获奖人员兑现有关奖励措施。

4、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以进一步强化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完善月季考核,形成平时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以平时业绩考核为重点,对年终考核低分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对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差的人员进行末位淘汰。

5、建立和完善局务公开机制。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做好公开公示工作。在今年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推进局务公开,党务分开,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接受监督部门、市民和单位群众的监督。

6、大力推动气象文化建设。发挥局党组织、工会、团组织、妇委会作用,强化气象减灾学会、防雷协会的职能,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开展干部职工互帮互学活动;积极开展与其他气象部门的文明对流;完善文体健身设施,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关心职工、老干部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营造和谐团结、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7、加大安全工作管理力度,用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思路,加强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保持“文明单位”称号,继续做好竹子林和石岩综合观测基地的安全创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