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象与生活论文

气象与生活论文

气象与生活论文

气象与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虚静”生命精神的永恒体悟

“虚静”的缘起与道家有关,其最初的含义是“无”、、本体”®正所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庄子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无”,是“寂寞无形,变化无常”的,唯有保持“心斋”、、坐忘”、、丧我”、、虚己”的虚静之心,方能摆脱尘世的烦扰,达到精神的无限自由,与天地万物相互交融,进而体验生命的本真,烛照永恒。然而这里的“虚静”还只是哲学层面上的认识论,真正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艺术创作研究的代表人物,无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陆机与刘勰。陆机率先将“虚静”同艺术创作构思联系了起来,他在《文赋》中提出的“伫中区以玄览”、、馨澄思以凝虚”等观点,便是在强调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时必须保持—种虚静凝神的心境。刘勰则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陆机的“虚静”观做了进一步阐释,《文心雕龙神思》有云、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刘勰认为进行文学创作构思,最重要的是创作主体能够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要把自己的脏腑及内心世界清洗得一尘不染,要祛除个人意识中的各种杂念,使自己的心灵世界虚空澄明,以利于审美意象的产生。自此,、虚静”的本质是作为艺术主体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应该保持一种虚空澄明的心境,便达成了共识。正如朱志荣教授在《中国艺术哲学》中所言、虚静是主体审美活动的前提,贯穿在主体的整个创作和欣赏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在审美地感悟自然万物和社会活动,乃至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其整个心理活动都以虚静为基础。”®足见,、虚静”主要关涉的是艺术主体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萌发创作灵感和审美灵感的前提,是促使艺术主体形成审美直觉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达到虚空澄明的心境昵?古代艺术理论家认为应该通过“去物、去我”,使艺术主体进入—种“凝神退思”、、物我两忘”的神思境界。所谓“去物”就是“从实用功利中移出物象而作审美的把握”“从特定时空中移出物象而观其永恒”,、从具体形态中移出物象但观其精神”,、从异己的状态中移出物象而使物我交相契合”®。简言之,、去物”就是一个“去除物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不再是那种“引人堕欲海、致人以躁乱”的具体的物,而是一种亲近永恒的生命本体,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艺术主体,为“虚静”心理定势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去我”则是达到“虚静”心境最关键的一环,它主要通过对“自我情欲、自我知识、自我行动”三方面的超越,使得艺术主体在除欲去智的状态下,进入一种忘我的、没有任何遮蔽的“心斋”、“神思”状态。由此可见,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虚静”偏重的是一种艺术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一种生命精神的体悟,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结果或者形象。

二、“气韵”生命精神的和谐律动

先秦两汉时期是“气韵”理论的孕育期,这一时期的“气”和“韵”尚处于分裂之中。“气”的原始本义是指天地之间的自然之气,后引申为生命之气,如《管子枢言》中的“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汉代的王充在先秦哲人的基础上把“气”发展成为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哲学概念,他在《论衡》中指出“万物之生,皆稟元气”,“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气”不仅可以用来作为生命的象征,而且还是一切生命得以产生的原初动力,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得以统一的基础。而“韵”的概念首先来自音乐,原本指和谐好听的声音,也专指使声音和谐的音节的韵脚、韵母等。随着艺术的发展,‘‘韵”不断地被运用人物、诗词、绘画的品评当中。然“气韵”理论最终走向成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气”由哲学领域进入艺术审美领域的重要标志便是曹丕《典论文论》的出现,他在文中强调,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如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所言的“文气”主要是作家的稟性、才能、气质、情感等内化于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韵”也作为一种艺术理论进入了审美领域,并被广泛运用于音乐鉴赏和人物品藻等。但真正把“气”、‘‘韵”合流上升为艺术审美理论的是南齐著名画家谢赫。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了绘画“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谢赫之所以把“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主要是因为“气韵”不但是对绘画作品总的要求,更是绘画创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是艺术生命力的综合体现。谢赫之后,、气韵”理论在艺术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内涵日趋丰富,直到唐代“气韵”理论达到了鼎盛时期。

从某种程度上讲,、气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体系,且不说它吸收、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仅在处理“气”、、韵”之间的关系上就存在着“分论”与“兼举”的争议。而笔者比较倾向于接受“气韵”兼举的说法,因为“气”是生气、动力,生命的本源,、韵”是和谐、节奏、韵律,是生命灵魂的体现。、气韵”合观,则合与中国哲学在对立统一中重合、重整观宇宙生命内涵之要求,亦即合于《易传》“_阴_阳之谓道”的要求。在审美上,“气韵”合观体现了阳刚与阴柔之美的有机统是大宇宙完美的生机活力的综合体现⑦。不仅如此,、气韵”理论经过长足的发展,形成了_些专属于自己的理论特征,朱志荣教授曾对之做过非常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气韵是自然之道的体现”,、气韵反映了生命的律动,体现了生命意识”,、气韵体现个性特征的风采和神态”,》气韵体现了和谐原则”®。如此看来,“气韵”既是一种风度、一种神采,也是一种品格、一种特征,更是一种层次、一种境界。、气韵”的发生与艺术家的天赋、人品、陶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自然造化之道与主体胸襟的交融,是生命律动与精神韵味的高度统一。所以,、气韵”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有“气韵”方能栩栩如生,充满生命的律动;有“气韵”方能超尘脱俗,意味深长。

三、、空灵”——生命精神的自由观照

、空灵”是中国艺术创作追求的至高境界,“空”指_种纯净的可以进行审美静观的形象氛围,》灵”指灵气、生气的自由往来。、空”与“灵”的结合便指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时时透出生命灵气的那种艺术境界®。、空灵”最初源于庄子的“惟道集虚”以及老子的“有与无”、、黑与白”的辩证思想。在道家哲学里,“道”是一种寂静虚空的本源存在,是宇宙本体精神的体现。因而道家所追求的“空灵”境界也即是“道”的境界。当然,、空灵”也更多吸收了佛家“空”的哲学思想。佛家讲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大皆空”,“空”在佛家哲学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恰恰是什么都有,一切都在变动。又如禅宗所言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禅之根本是找不到的;

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初初悟得,但还未结正果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悟出佛性,虽是短暂的“一朝”,但所处之空间已囊括了天地万物⑩。足见,禅宗认为世界万物没有自性,所以为“空”,世界万物的真实性皆来自于“心”的体悟与静照。禅宗这种体悟、静照的方式重塑了“空灵”之境的审美经验。

气象与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中国绘画 象势动静 生命感

中国绘画的媒介——象

“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元,传统美学命题中有观物取象、澄怀味象、大象无形、超以象外等。“象”又是审美活动的中心内容。艺术中的最高意境是“象外之象”,之所谓“境生于象外”,这是画家在对艺术形象的体验中所浮现的心灵境界,它是从画者的意中之境到观者的意中之境的转换。

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最重要的生命符号——“汉字之象”和“易象”的影响下,产生了中国独特的重象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表现为“象”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同样体现在“象”这个范畴上。在“象”纷纭复杂的意义中,有关艺术方面的主要有四种: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

自然之象是艺术家观照之客体,观象是审美活动的起点。意中之象是在外在观照和内在缘虑中产生的意象,它是艺术体验所带来的神会,并形成艺术形象。象外之象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它是一种“虚象”。此四者贯穿于艺术创作论、本体论、接受论三个理论板块,用古人的话说,即经过了“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的动态建构过程。

“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又是绘画艺术的本体。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在于由“象”所展开的艺术论述中,正是它决定了中国的艺术起源论、审美体验论、艺术表达论、批评方法论,决定了中国审美意象体系的总体框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中国艺术以情为核心,毋宁说它以“象”为核心。中国美学是形而上的美学,是模仿和表现的统一,感性形态和观念内容的统一,它统一于“象”。

中国绘画的布局——势

经营布局是中国画比较重要的事。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置阵布势”之说,开启了中国画论中重势的先河。画面就是一个空间,是画者的生命世界。山川万物,千姿百态,画面的结构,就是要倾心于它们的组合之中,在屈伸变换穿插映带中显现出生命。万物一体的贯联,称之为气;联系的物象之间又彼此冲突,称之为势。如沈宗骞所说:“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这种既联系又冲荡的特点在绘画形式中体现,造成一种形式张力。中国绘画就是要在安静表相中展露内在的冲突,因此,中国画的生命冲荡形式是一种内在的奔突,是一种势。

气与势成为中国绘画的生命与灵魂。关于如何取势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笔之气势,貌物之体势”,二是“气交冲漠,与神为徒”。为了营造充满生气的画面,中国绘画的选题,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以表现生命精神为根本目标。这种追求生命感的创作,首先体现在对动感的重视上。画面的似与不似都可放置一旁,将传神放在首位。画面最忌讳的就是死、板、僵、结、滞。画面构图中,奉行的基本准则就是通过画面的组织结构的处理,使画面生动、活泼,使静止的画面充满灵气。在空间的布势上,中国画家偏爱云烟。云烟缥缈,似近若远,似有若无,将人带入一种特有的境界中。“烟者,山之气也,林之气也。”得云烟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在氤氲流荡中合于中国文化的宇宙精神。云烟雾霭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有了云烟就有了一气贯注之势,有了活力。云烟又给人一种梦幻感、朦胧感、渺远感,为中国画追求宇宙生命提供了表现的条件。

中国绘画的审美——动静相合

中国绘画充满了深厚的时间意识,力图突破空间的再现。时空观起源于《易经》和先秦道家,宗白华说:“‘虚’,宇也,空间也。‘动’,宙也,时间也。”由此可见,“动”是中国时空观的根本。它决定了古典绘画的空间不是凝固的、静态的空间,而是熔铸了时间意味的时空同体。画面之中的虚、空、白也并非“无有”,而是宇宙生命的绵延与生气灌注其间的灵动的生命空间。

中国绘画重在“变”与“易”的生生不已,这是中国绘画的审美品评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的本质规定的。由生动入气韵,首先是气韵化生出“动”,即“有”生于“无”的“造化”玄妙。绘画所凝定的就是这瞬间生成之妙,即绘画所谓“齐造化之功”(张彦远)。再者,气韵自身的“生动”是更重要的,即强调绘画与生命之“活”的相通,意指生命在画中的流动不息。同时,气又为“动”之载体,动是“气”之动。其实,这空间之“灵”性就是气韵之“动”的赐予,气韵之“生动”就意味着宇宙生命的节奏律动。宗炳《画山水序》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同会。”这就将目“观”与心“游”相和,画面中流遍的气韵要在个体生命内得以安顿,并归根在“游心”之中。可见,正是由于视线的运动,才会将绘画空间的节奏潜化为审美心理的节律动感,它重在心灵与妙境的偶然相逢,重在观照成形的随即性与偶然性。

在诸多形态内的观照流程,无论是纵观竖式条幅时目光的上下回环往复,还是扫视横式长卷时眼光的由右向左之移动游历,都不是置身于定点的一览无余,而是随着“多中心”视点的移动,并将意象在内心并置叠加,从而成为完整的绘画意象。如此一来,审美观照的“游”就与绘画本身的“动”贯通起来。这种意识具有宇宙的轮回节律,并力图在绘画里创生出一个极具情感色彩的生存空间。这里,绘画的空间方位往往扩散成交替节奏,甚至情感、情绪的变化节奏,从而使绘画真正成为了一种“流动的乐章”,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品性所在。

参考文献 :

[1]刘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张延风.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气象与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定范围内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增添了不少迷茫。许多现代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与《易经》64卦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可以预言《易经》的独特思维方法和西方科学试验相结合,是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本文谨就《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做一初步探讨。

一、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的《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易经》八卦中的阴(--)爻和阳(—)爻,最早出现在我国夏朝的占书《连山》之中。古人以阴阳二气为中心,从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种基本物质形态,并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从而创造了八卦。[2]八卦和64卦中几乎都由阴爻和阳爻组成,体现了每一卦中阴阳的互依和互制,即使纯阳乾卦也有纯阴坤卦相配。《易经·系辞传》从哲学高度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3]阳爻与阴爻乃矛盾对立之两种符号,阳性与阴性乃矛盾对立之两种事物。[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

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见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源自《易经》无疑。《易经·系辞》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为父,坤为母,生震、艮、坎、巽、离、兑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万物,这便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5]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正反映了《黄帝内经》对《易经》阴阳学说的发挥和应用。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阴阳两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的方式是彼此消长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易经》在三组卦《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中体现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观点,被《黄帝内经》在解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和疾病转归时广泛应用。可以说,正是在借鉴《易经》阴阳观念的基础上,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才得以进一步形成。中医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导致了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等一系列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针灸子午流注即是根据《易经》与《黄帝内经》阴阳盛衰消长原理,认为经气在人体中盛衰流注与昼夜日月运行相应,从而掌握经气的周期性盛衰开合进行取穴,这也是《黄帝内经》生物钟原理及干支纪时的发挥。中医的藏象学说也源于《易经》,并在天象、物象和人象三结合中,进行发展。尤其在接受易理取类比象的基础上,使法象有了新的突破,创立了颇具特色的中医藏象学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正是把天象、地象、人象合三为一。虽然《易经》64卦中,在表

面上呈现阳占优势或阴占优势,但总还是由阴与阳共同组成的,这种看法,非常接近现代科学的见解,因为这种思维方法,正是所谓“场”的思维方法。其实中医的“气”,以广义的气本身就包括了“实体”和“场”两方面。尽管阴阳学说不具备严格科学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猜测和神秘的色彩,但作为中医的指导思想,至今仍有深远影响和指导意义。

二、对中医人体科学的影响

    《易经》中医术方面的记载,除散在64卦的一些卦爻辞中外,主要集中在《剥》、《豫》、《萃》、《艮》、《咸》五卦之中。《易经》义理的本质特征是天人合一,它对中医学所倡导的“气一元论”的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易经·系辞》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明确指出一切事物均由精气构成。中医的“气一元论”认为,精气的运动引起五脏六腑的活动,人体内的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输布全身无处

不到,机体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气的升降、出入活动,气活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停止了。医易相通,《易经》中常用人体器官描述卦象,如乾为首、离为目、坎为耳、兑为口、坤为腹、艮为手、震为足、巽为股。其中《咸卦》是关于针石术的萌芽。咸,马王堆帛书作钦。《归藏》有钦卦,朱彝尊《经义考》云:“钦在恒之前,则咸也”钦与针皆在十二侵韵,同声相转,钦借为针、或箴。……针与箴通,皆为古针字,咸为省文。是最早的针灸记载。

    从象数学的观点看64卦的递次变化,很象人一生的生长衰老过程。《黄帝内经》说:“年四十,阴气自半。”表明中年保肾精十分重要。现代研究,64卦卦象严格对应着遗传密码中64个dna密码子。东方神秘的《易经》存在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易经》中64卦之间存在着的这种阴阳互补与生克关系,这是西方科学全然不知的。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基因调控和癌症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黄帝内经》“取类比象”的思维格局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这种以“象”“论”“藏”启导于《易经》的爻象概念。《易经·系辞》谓:“易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医家又据爻象之理,效法于人体,于是有藏象之称谓。《易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对中医人体科学的影响很大。生命是复杂的有序结构,躯体内外部的总体稳定即阴阳平衡的维持,是非常重要的。从机体的整体水平探讨、研究人体科学的方法,正是中医学的根本特点之一。现代医学中流行的观点认为,

揭示生命奥妙的关键,在于对遗传基因和它的构造单位,以及受它们控制的化学反应的深入研究,科学哲学理论已经指出了这种看法的片面性和机械性。认真探讨人体内部与外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已越来越受到生命科学家的重视。《易经》独特的思维方式对现代人体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三、对中医防治学的影响

     《易经》对中医防治学的影响很大,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强调杜渐防微,和《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防治思想相一致。《易经·否卦》云:“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人在面临否卦的严重时刻,倘能经常保持“我将灭亡!我将灭亡!”的警惕,加强锻炼身体,这样不但不会灭亡,还会像根深蒂固的桑树一样长生。

    《易经》十分重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易经·萃卦》曰:“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即谓因病而唉声叹气,没有丝毫好处,不如扶病走动走动,虽有小吝,终究对病无大妨碍。也就是说,“即忧虑,又叹息,这样是没有什么吉利的”。[6]《易经·无妄》说:“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得病之后不要胡思乱想,只要心情舒畅,不吃药也会好的”。《易经·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过度紧张却使我们长期而反复地处于超

生理的紧张状态,如果不加警惕,将会危害身体健康”。中医心理学的观点与《易经》的看法相一致。情绪失调常常是疾病的先兆。忿怒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易经》在养生方面的许多重要的富有哲理的见解,告诉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注意身体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多数严重的疾病往往是经过多年缓慢发展的结果。这对中医养生学也有直接的重要影响。

    《易经》对中医治则的影响很大。机体阴阳失衡即为病态,调整阴阳为中医的根本治则。易道尚中,中医的理、法、方、药,都离不开“中”字,选方遗药,掌握药味、药性和药力,都以“中”病为宜,过与不及都不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既济》与《未济》二卦相对,相互对立转化。临床上心火与肾水未济,可致心神不宁,腰痛头晕等证。如水不涵木而致风火上窜,头疼目赤,用“滋水涵木”法治疗,可使水火既济,保持阴阳平衡。中医学维持机体稳态的治则,与易象卦理息息相通。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比类和阴阳观念,总结前人用药经验提出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辩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秦国名医医和即曾自觉运用当时卦象成说解说、分析晋侯的病情(《左传·昭公元年》)。《易经》提出“八卦气验”,论及节气与疾病的联系,是中医气象医学之发源。如每年春分惊蜇前后,天气突变日数最多,人为祸事、空中或地面意外伤亡也是全年之冠。无明患病的频率,更是春分和秋分前后最为显著。由此,我们领悟到一个道理,宇宙是大周天,人体是小周天,人还是脱离不了潜在自然率周而复始的摆布和干扰。[7]《易

经》的这种思想促进了中医气象医学和时间医学的发展。所以,中医理论的发展才是振兴中医之根本。

    总之,《易经》一言以蔽之,曰:变易而已矣。曰变易,曰不易,曰渐变,曰突变,括此数义,医道可尽矣。作为中医学的源头活水,《易经》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对立统一观以及取类比象等义理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和成功的运用。甚至当今世界上许多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也多受《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f.卡普拉吸收了中国古代《易经》和道家著作中关于阴和阳的互补、平衡、循环的概念,以及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构造新的世界文化模式。[8]在中国三千年的文化中,几乎所有最伟大和最重要的著作都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或者对它的论题的解释产生影响。[9]特别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只有用古老《易经》的思维方法和现代

西方的科学方法,来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医学才能取得本质性进展。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正是中医振兴的契机。

注释:

[1]马伯英:《医学文化人类学引论》,《医学与哲学》,1990,8:16。

[2]黄承才:《从{周易)看中医直觉思维特征》,《医学与哲学》,1990,9:30。

[3]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一版);366。

[4]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83(一版);31。

[5]王琦等:《素问今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一版);27。

[6]刘正等:《推卦易知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一版);119。

[7]陈子斌:《文明的生命力——河洛八卦开创时代的新智慧》,科学普grill版社,1990(一版);223--224。

气象与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象; 中医; 藏象; 自然之象; 舌象; 脉象

Abstract: The "Xia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tains various meanings such as phenomena, image and symbols. When we consider it as a thinking mode, "Xiang" permeates into all TCM aspects from natural phenomena,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human tissues to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s well as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zangfu organs. In addition, it may have profound but different connotations.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Xiang" in TCM according to the "Xiang" of nature, "Xiang" of zangorgans, "Xiang" of spirit, "Xiang" of pulse (pulse conditions) and "Xiang" of tongue (tongue conditions).

Keywords: X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ang Xiang; Xiang of nature; Xiang of tongue; Xiang of pulse

“象”及其相关理论,作为我国古代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医学中的“象”广泛见诸于自然、人体生理与病理等方面的解释。现就“象”在中医学的应用进行阐述。

“象”,广泛见于中医理论医著中。例如,早在《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脏象论”、“平人气象论”等篇章中就有“象”方面的论述。后有唐·王冰的“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明·张介宾的“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等。综合各家所述,中医之“象”大概有下列几种情况。

1 自然之象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有着物质的同源性,自然环境中又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谓:“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作为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五种物质,并且由其运动产生宇宙万物之象。对五行的基本特性,《尚书》释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以五行特性为依据,将自然界中的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某种性质和作用特点,与五行特性相类比,把类同于某一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于某一行中,构建了五行系统。

《尚书》首将五味归于五行之中,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其后《左传》又将五色、五声等分归于五行,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至《内经》时期,基本构建了与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建立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的统一性的观念。如《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五常政大论”、“金匮真言论”、“生气通天论”等篇中均记载了人体与自然之象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季节更替、昼夜消长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方面。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即“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显著或不显著地影响到人的机能活动,使之产生相应的改变。如果因此出现病理改变则致人患病,即所谓“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同时,其发病还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根据自然气候因素致病的特点,中医常将发病时具有上述特征的病症称之为“某象”,例如,具有畏寒肢冷、面色淡白、倦卧嗜睡、喜温、排出物清稀等症状的病症,象征自然界的寒冷、清澈、润下之特性,类之为“寒象”,即称为寒证。

中医学认为,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化生阴阳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五行之气的合和,生成了万物和人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精气原本是以无形而运动的状态存在于宇宙中,但能化生有形之物,即所谓“有形生于无形”。在中医学理论中,精多被认为是有形之物,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以推动和调控人体各种机能活动。

总之,存在于自然之物,皆谓之“象”。中医学之五行、五味、五色、五化,以及寒热燥湿暑风、人体阴阳精气等方面的认识,均基于此观点。但由于受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当时生产力技术的限制,其中难免搀合机械唯物论,缺乏精确的科学论证。

2 藏之象

藏象,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广义之意是对人体所有组织器官和经络气血津液、及其物质结构、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狭义之意,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和形体官窍。一般所说的脏象,是指后者,其“象”之义,指体内之内脏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即脏腑的外在表现,它又包括人体的外形(形体)、动态、色泽等等。

人体作为一个有形的实体物象,其组成之一的组织器官,应该具有某种解剖学意义上的形态特征。如《内经》就载有“腰者肾之府”之论。《医贯·内经十二官论》则进一步作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曰“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难经·四十二难》云肾重“一斤二两”。

由于受当时思想观念、认知能力和解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对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不得不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反复的临床验证,以初略观察到的脏腑组织器官为基础,以外揣内,推测脏腑的内在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和病理变化,并且逐渐转变为由实体形态走向功能态的演化,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曰“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也就是说,藏象之“象”,既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又包括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及其外在联系的一切现象,这也是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

以心为例,既有《医学入门》之“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和《医贯》之“肺之下有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尖长而圆,其色赤”等文献记载,又有《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的“藏象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和《灵枢·脉度》的“心气通于舌”等论述。鲁明源[2]则更为明确地指出“心之象”,其形成源于古代解剖学上的“心主血脉”,观人体之象得出“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等,观自然之象则有“夏季”、“南方”、“炎热”、“赤色”、“苦味”等。即藏之象,是人体之象与自然之象的集合体。

众多学者对“藏象”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李如辉[3]将藏象学说的建构轨迹梳理为创生、实体到功能态的演化和藏象学说整体系统观念的最后确立三个阶段,揭示了解剖方法对于藏象学说创生的始基作用,分析了从实体到功能态演化的内因和外因等,浓缩地再现了藏象学说的演进规律。鲁明源[2]指出藏象是脏腑由解剖实体向系统功能演化的结果,是藏于体内的脏腑与若干相关的人体、自然之象的集合体。祝世讷[4]认为藏之“象”是不同于一般解剖意义上的“超解剖学”结构,即以综合功能为基础,辅以某些解剖结构而组合成的系统层次。孙广仁[5]认为“象”的涵义有三:一是脏腑的外见形象;二是指脏器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三是内在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自然相通应的事物与现象。邱幸凡等[6]认为中医学之藏象本质是功能与实体的统一体,其特征概括为功能系统化、实体多元化、调控多途化、整体协同化和时脏一体化等五方面。王米渠等[7]结合现代藏象研究,阐述了藏象的内涵为脏器、功能及其微观研究的相关内容,并以肾为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藏象内涵进行界定。

而陈玉其[8]则认为,中医藏之“象”,就是西医学的有形脏器的实体。只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知能力的局限,人们在当时不能更详细、精准穷究其实质,所以其理论观点有其精华,但也不是没有糟粕。我们后人更不能错上加错,任意扩大“象”之内涵和外延。文章最后指出,过分强调中医特色,把藏象看成“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不加否定地继承,会极大地阻碍中医学的发展。

3 神之象

神有广义、狭义之分[9]。广义之神是指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面色、眼神、形体动态、语言、呼吸和对外界的反应等各个方面。《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说:“夫人之神气,栖于两目,而历乎百体,尤必统百体察之。……神气形者,有光有体是也。……光无形,主阳主气;体有形,主阴主血。”

《类证治裁》曰:“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气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中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根据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可将之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和假神四种。得神常表现为神志清楚、面色荣润、两目炯炯、反应灵敏、肌肉不削、呼吸平稳,提示精足气充,为健康之象,或虽病而精气未衰。与之相对,少神则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靡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多见于素体虚弱、病情轻浅等精气轻度受损者。失神是精气衰竭的征象,可见有两目呆滞、呼吸细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神志不清等症,多见于精气亏虚之久病或重病者。假神是重危病人突然出现症状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提示精气极度衰竭、阴阳即将离决,即所谓“回光返照”[9]。

另外,神志异常或神志错乱之神,乃狭义之神,常表现为焦虑烦躁、恐惧不宁、淡漠痴呆、谵语、卒然昏倒等。

4 舌之象

舌之“象”,有舌质与舌苔两方面表现。舌质主要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和舌下络脉等方面。舌神有荣枯;舌色有淡白、淡红、红、绛、青紫;舌形有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齿痕;舌态有强硬、痿软、歪斜、震颤、吐弄、短缩等变化。舌苔包括苔色、苔质两方面。苔色有白、黄、灰、黑、绿、霉酱等变化;苔质有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等不同[9]。

《临症验舌法》曰:“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中医学认为,舌之象与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津液的盈亏、经络等因素密切相关。

上述所见舌象中,其中淡红舌,薄白苔为正常舌象。《舌鉴总论》曰:“舌乃心苗,心属火,其色赤,心居肺内,肺属金,其色白,故当舌质淡红舌苔微白,而红必红润内充,白必苔微不厚……干湿得中……斯为无病之舌,乃火藏金内之象。”

舌象的变化,除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机体内在因素有关外,还会随着自然环境、饮食起居等外在因素的变化发生一定的改变。《辨舌指南》就载有“常人一日三餐,故苔日亦有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指出饮食对舌象的影响。

舌象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的变化,对临床辨证论治,分析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临症验舌法》所曰:“即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

转贴于

5 脉之象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脉象的形成与心最为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肺、肝、脾、肾的整体协调,即“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而气血,又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正如《濒湖脉学》所云:“脉乃血脉,气血之先……心之合也……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近代通过对脉象文献的整理归纳和实验研究的分析总结,将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由传统的位、数、形、势分解为脉位、脉长、脉宽、脉力、脉率、紧张度、流利度、均匀度等八个方面[10]。

在常见的二十八类脉象中,有的脉象属单因素脉象,如浮、沉、迟、数、长、短、大、细等;而有的脉象是由几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如濡脉是由浮、细、虚三种因素复合而成,而牢脉则由沉、实、大、弦、长五种因素复合而成。

正常脉象,也称为平脉,其主要特点是: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可及,即“有胃、有神、有根”。同时,正常脉象,不但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和精神情绪的影响,而且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也能使脉象发生改变。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以“春弦”、“夏钩”、“秋毛”、“冬石”来说明季节对脉象的影响。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能通过脉象的动态变化及时反映出来。当因某种原因造成脏腑气血产生病理性改变时,就出现异常脉象。《景岳全书》载:“脉者气血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无病则脉必正,有病则脉必乖。”我们可通过脉象以了解气血的盛衰、阴阳的消长、邪正的强弱等情况。

中医之“象”,除以上所述之外,还体现在形之“象”、色之“象”等方面,是机体功能活动或病理状态在各个不同方面的表现。

总之,中医学借助自然之象,将其广泛引用于体内组织器官、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以及形体、面色、神态、脉象、舌象等各个方面,乃至有学者认为中医学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基础[11]。通过唯实之“形象”与唯虚之“取类比象”的有机结合,人类对自身生命体及其各种生命现象的认识得以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Wang XH.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1: 153. Chinese.

王新华. 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53.

2 Lu MY. Zangfu, Zang Xiang and Zangorgans.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0; 24(5): 326328. Chinese.

鲁明源. 脏腑、藏象和脏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4(5): 326328.

3 Li RH. Trace of development of ZangXiang theory.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1998; 22(1): 4649.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李如辉. 藏象学说的演进轨迹.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22(1): 4649.

4 Zhu SN. Study on structure of "superanatomy".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0; 24(6): 402406. Chinese.

祝世讷. 论“超解剖”结构的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4(6): 402406.

5 Sun GR. Concept and source of generation of Zang Xiang. Zhong Yi Yan Jiu. 1997; 10(5): 15. Chinese.

孙广仁.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中医研究. 1997; 10(5): 15.

6 Qiu XF, Chen G, Wang P, et al. Investigation on n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Zang Xia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Zhong Yi Xue Yuan Xue Bao. 2002; 4(4): 58. Chinese.

邱幸凡, 陈刚, 王平, 等. 中医学“藏象”本质特征探讨.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2; 4(4): 58.

7 Wang MQ, Wu B, Yan SL, et al.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Zang Xiang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spect of molecular biology. Guangzhou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2; 19(4): 314315. Chinese.

王米渠, 吴斌, 严石林, 等.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医藏象学说的内涵.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19(4): 314315.

8 Chen YQ. Thought about viscera entity of TCM. Shanxi Zhong Yi. 2004; 20(1): 454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陈玉其. 关于中医学脏腑实质的思考. 山西中医. 2004; 20(1): 4546.

9 Zhu WF.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9: 1720, 220. Chinese.

朱文锋. 中医诊断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720, 220.

10 Fei ZF. Study on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Shanghai: Shangha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s. 1991: 57. Chinese.

费兆馥. 中国脉诊研究. 上海: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91: 57.

气象与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工程气象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产业工程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气象学与产业工程主要行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产业工程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反馈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等。课程可以开拓气象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层次,提高各地各行业气象服务水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0年就开设该课程,有较好的课程理论基础与实践积累,在2009年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后,该课程的建设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取得了较好的课程建设效果。

一、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概况

《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受天气气候敏感的建筑、交通、旅游、水利电力、城市规划、公共事业等主要产业与气象的作用和影响机理,探讨如何确定有关指标、参数及其相应临界值,吸收国内外产业工程气象学研究的新成果,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较顺利地适应多种气象服务行业工作。

2009年是我校的“教学改革年”,学校提出人才培养必须满足气象人才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要求,充分利用大气、电子、环境、管理、人文学科齐全的优势,全方位的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气象局的人才培养基地,非气象专业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气象类基础课程,《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内容已被作为全校2009版教学计划中的特色课程之一在学校各专业开设。课程组老师结合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完善,课程设计和习题训练注重实践,并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了连贯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多年来,《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是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在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我们不断完善《产业工程气象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且参考国内外先进教材编写了授课讲义。同时,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与江苏省气象局华东交通气象业务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泰州市气象局等产学研基地合作强化实验实习课等,师生对本课程的结构和教学质量、效果的评价较好。

二、教学条件和教学改革分析

课程采用章澄昌先生在1997年编写的《产业工程气象学》作参考,内容涉及到大气环境对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业、冶金、矿井、石油业,水利、电力、通讯业、商品仓储业等各产业和工程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各产业、工程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反馈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随着专业气象服务实践的不断深入,《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授课内容与原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编写《产业工程气象学》教材已经被列为学校规划,在新教材中我们会将产业工程气象涉及到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热点问题有所体现,使其更加适合作为一门教材使用。

《产业工程气象学》教学团队成员大多数来自于气象部门,对气象与各产业、工程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好的了解,具有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具有大量的实习数据供学生使用,这为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校为教师、学生的网上作业、交流提供了适宜的网络环境。同时,学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书籍,购买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库资源。

课程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以大力提倡“学生参与”、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为鲜明特色,在教学手段上以高度重视网络教学、全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特点,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1.课堂传授教学与学生参与、相互研讨结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提问、讨论、辩论、座谈、布置作业等活动,让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产业工程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高度重视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是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在产业工程气象学的实验教学中,适当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这些实验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3.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创新研究活动,重视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为了建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良好氛围,我校设立了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的内容,利用华东交通气象业务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泰州市气象局等产学研基地平台,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4.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产业工程气象学教学链接起来。毕业论文研究是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知识的系统运用过程。因此,本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教师充足的科研课题和经费,注重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后续指导,使书本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加大作业、考试等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式:课外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考查、期末考试、实习等形式,真正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效果。

三、课程建设效果

校内督导专家认为,该课程是应用气象学科具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内容在气象服务于产业工程原理、指标、预报等方面进行了很好地整合,为学生提供了开拓性思路和理念,理论体系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很强,符合用人单位对应用气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要求。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料齐备,主讲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讲授内容丰富、条理清楚、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案例教学方法,不但内容组织得好,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很有效。

四、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措施

随着社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不断地产生新的需求,《产业工程气象学》建设的探索与发展还在继续,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1.课程教学团队经常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讨论,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重点、难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理解,提高创新思维。利用相关仪器进行观测,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增加课后答疑时间,教师有针对性进行指导与辅导,理清每一章节的框架及前后章节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将新知识难点与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章澄昌.产业工程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2]景元书,申双和,刘寿东.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气象专业发展,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4):270-272.

[3]余跃.《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