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这几年我一直加强政治学习,我一直坚持看新闻报道等新闻栏目或报刊杂志,通过了解国家大事,来更好地学习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丰富自己。同时,我一直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严于律己,并尽力去帮助那些新来的同事,使他们时刻感觉到有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中去,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几年我始终坚守在施工的第一线,能深刻体会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作用,施工单位苦、累,并且抛家舍业,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我会尽职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企业及国家的建设而奋斗。

二、工作专业技能方面

2006年7月我被分配到常熟滨江花园项目,从此我就开始了我的建筑生涯,进入项目后从实习开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步步的配合师傅及项目领导的安排,锻炼自己,慢慢成长,一年后开始独立负责6栋砖混的施工以及随后的收尾工作,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8年10月份,我被安排到连云港一方山水项目,在这里我担任项目施工员,负责4栋18层框剪施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并且培养了我工作严谨的作风,在这里,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使我受到很好的教育,对我以后的工作影响很大。

2011年10月,本人从连云港新蒲调任至连云港东海聚龙公馆项目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一二期4栋18层6栋32层的框剪结构施工技术总负责,这期间,作为一个基本成熟的基层管理者,我始终奋斗在施工第一线,理论联系实践,为项目及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8年至今,本人任成都世纪百合二期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地下两层,为人防地下室,由汽车库、非机动车库及设备用房组成。由3栋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4栋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及1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大底盘地下室组成其。本项目施工工期短,现场全面施工,减少材料周转次数,现场场地狭小,层次高,跨度大 ,难度大,从开工至今,我一直参与其中,艰苦奋斗,质量高标准的要求,做到超前预控,严格按规范标准要求,对每道工序施工进行质量检查、技术指导,认真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技术监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对现场进行协调,为确保施工顺利竣工,交付使用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几个项目做下来,使我进步很大,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经验,使我的管理水平一步步的提高。

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工作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相继取得质检员、施工员、助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相关证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能将理论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人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坚持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第一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多项建筑工程方面专业技能。本人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应用软件,熟练掌握Auto CAD建筑制图,熟悉建筑工程预决算、工程资料编写,具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的业务水平。并掌握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技能,能够胜任中大型建筑工程的主要负责人现场管理的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

1概述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多功能、大开间、大跨度、综合性的商用住宅楼不断涌现,同一建筑在竖向布置上常常出现上部密间隔下部大跨度开间的功能需要,如上部为旅业下部为大堂的酒店建筑以及上部为住宅下部为商场的商住一体化建筑等,为解决结构正常布置和建筑功能需要这一矛盾,建筑结构转换层是主要传递竖向轴力的大型水平构件,而设置建筑结构转换层却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此,建筑结构转换层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其施工方法也作为一个新的课题被提出来。

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难点主要集中在其砼体积大、钢筋大而密和架空高这几个方面上,特别是其支顶计算常常涉及到几个层面上,本文以某商住楼工程所参加的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为实例进行说明。

2实例说明

1. 1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一座两层地下室,±0.00以上为30层的大型商住楼,总建筑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其中一至三层为商场的裙楼(层高分别为6m,4.2m,4.2m),第五层及其上为两座独立的住宅标准层塔楼(层高均为3m),塔楼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考虑到塔楼住宅平面布置的变化多样性以及受力的复杂性,设计师把第四层设计为结构架空转换层,本工程结构转换层的层高为5m,梁截面较大(主要有1400*3000、1400*2500、800*2500等)、跨度大(最大跨度为11m),故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

2.2工程结构设计特点(转换层部分)

转换层的梁截面较大(主要有1400*3000、1400*2500、800*2500、800*2200等,),配筋多(主要以ф32Ⅲ级钢为主,面筋为一至两排共7~32条不等,底筋为一至三排共9~48条不等,个别梁柱交接处为六排ф32Ⅲ级钢,其他配筋详见“框支梁配筋图”和“柱配筋图”),跨度大(个别达到11米);板厚度为250,梁板砼均采用C35,柱砼采用C45;本层高度为5米。

2.3转换层模板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模板施工难点主要集中在模板支顶计算和施工方面上,由于转换层支顶不是直接支撑在地基上,故其受力计算要涉及到几个不同的层面上。由同类工程施工出现的质量安全来看,支顶倒塌、模板变形等质量安全问题是较为普遍的。

由此,为避免上述质量安全问题,本工程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2.3.1施工工序安排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的转换层按“四层柱、电梯井钢筋制安框支梁底模、柱模、电梯井侧模安装四层柱砼浇注转换层楼板钢筋制安转换梁楼板、框支梁侧模模板安装转换层楼板钢筋制安转换层砼浇注转换层砼养护” 工序进行施工。

2.3.2转换层模板设计

由于框支梁的截面尺寸和跨度大,故其受力计算涉及到几个方面上和几个层面上。几个方面计算是指结构转换层大梁侧模及对拉螺栓、底模、梁底支撑的计算和验算。几个层面计算是指结构转换层施工荷栽的传递涉及到三层、二层楼板面上,还应对结构转换层大梁所对应的三层、二层楼板进行受力计算和验算,保证三层、二层楼板的施工质量;由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可知,除二、三层楼板设置支顶外,为安全起见,首层还须加回头顶。

2.4转换层模板的施工

根据工序安排,三层楼板砼浇注完毕,即进行转换层柱位和梁位的放线工作,先进行转换层柱的施工(包括柱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注),然后进行转换层框支梁底模板的安装,之后框支梁钢筋绑扎,跟着框支梁侧模和转换层楼板模板安装,接着转换层楼板钢筋绑扎,最后进行整个结构转换层混凝土浇注和混凝土养护。

转换层模板的施工具体体现为如下两个措施方面:

2.4.1转换层模板的保证措施

转换层模板的保证措施主要体现为模板的施工和混凝土的浇注。

1、模板的施工

转换层模板的施工必须比其它模板施工严格,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转换层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模板搭设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员要严格检查支顶的竖向支撑、横向拉杆、对拉螺杆和侧模枕木的间距,蝴蝶结、螺母是否上紧,支顶垫角是否稳固,否则不予下一工序施工,严格执行三检制,所有模板未经监理公司验收合格,不准绑扎赶紧。

2、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的浇注是关系到转换层模板的受力是否为突然加载或逐渐加载,如果转换层大梁的混凝土为一次浇注完毕,那么就会产生大梁下的支顶、模板不均匀受力,引起模板体系的垌塌等一系列事故。为此,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要求,本工程转换层的混凝土浇注确定为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分层浇注,让模板体系逐步加大受力,有过稳定的加压过程。从本工程转换层混凝土施工的过程看,模板体系没有大的变形,证明混凝土浇注是成功的。

2.4.2转换层模板观测措施

为防止转换层砼浇注后出现大沉降而导致垌塌现象,应对整个转换层平面设置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本次转换层施工为此设置了两个方面的监测系统,包括平面观测和支撑系统观测。平面观测主要是在模板面直接设置一个“T”型钢筋,刷红油漆,在转换层混凝土浇注到混凝土初凝前着一段时间里,用水准仪不断观测,并记下数据,分析数据后判断模板的稳定状况;支顶观测主要在转换层混凝土浇注时,在未浇注混凝土的模板下对其下的支顶进行观测,及时反映支顶稳定状况。这两种观测方法有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性,但经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努力,从观测的数据来看,转换层混凝土状况良好,没异常现象出现。

2.5转换层模板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构转换层模板的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选用。由于结构转换层的框支梁截面尺寸大,故自重也大,在混凝土凝固前会对框支梁的底模和侧模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对模板的性能要求很高,要求完全选用全新模板,不准使用旧模板。由于支顶使用钢管,故对一些弯曲、生锈孔洞的钢管和残旧可调支顶应禁止使用。另外,为保证钢管支顶能很好地把力传递到楼板面,还应在钢管支顶下设置一100*100*2的钢板。

2、严格按转换层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加强模板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和作业监督工作。

3、考虑大转换层钢筋密和截面尺寸大,故转换层模板应留生口,以便垃圾杂物清理和清洗。

4、注意转换层混凝土的浇注,特别是分层浇注,防止一次浇注,混凝土突然荷载导致模板受力不均而变形,甚至倒塌。

5、注意拆模时间(特别是侧模的拆模时间),由于模板同时起着保温作用,过早拆模是框支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因此侧模拆模时间最好不少于14天(对拉螺栓也不能松动)。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 电气 施工技术 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调整。应根据建筑工程的自身特点,对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1 现代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1.1 电线管道的敷设

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装置中管道经常使用塑料以及金属管道、走线槽、支架等。在建筑中管道普遍存在下面的状况:(1)电线管道的弯曲尺寸太小。(2)绝缘管道在墙体上切开一些槽铺设时,其保护结构不够厚。(3)金属管道不论什么材质都使用焊接方式接地。(4)金属支架的连接地不牢固。

面对上面的状况,在施工中要采用相关手段:(1) 电线管道的弯曲大小尺寸或电线最小标准弯曲大小一样,电线的最小准许弯曲大小要达到标准需求。(2)绝缘管道在墙体上切开一些槽铺设时,要使用M10 以及以上的水泥砂浆进行涂抹保护,厚度要在十五毫米以上。(3)当不是镀锌管道使用螺丝联接时,联接位置的两侧要使用焊接方式接地;如果镀锌管道使用螺丝联接时,联接位置的两侧使用专门的连接地卡进行接地。(4)金属电线支架要能够有两处位置连接地,接零干线要连接,非镀锌电线的支架连接位置的两侧使用铜芯和地相连,和地连接的线直径至少要有四平方毫米;镀锌电线支架间连接位置的两侧不跨连接接地线,连接位置两侧至少使用两个防松螺丝进行固定。(5)电线在连接架住的过程中,要在重要地方进行标识。在电线施工过程中,材料填充物要在百分之六十以下。在整体电线的施工过程中,在样式上要确保排列顺序,整洁有条理。针对水平位置的电线,在电线辆车和拐角的位置要进行稳固设置。在竖直位置的电线铺设时,要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注意稳固位置的间距同时要预留出一些位置方便之后调节。

1.2 灯具以及装备装置

在灯具以及装备装置中或许会存在下面的情况:(1)灯具的种类或尺寸和设计不一样,商品不达标。(2)灯具方位和设计不一样。(3)装备装置方位存在差异。

面对上面的情况,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进行预防:(1)严格检测灯具是不是达标。(2)灯具装置时严格根据设计方位,排序时要想到装饰成果,和楼板的装饰特点要相符,吸顶灯装置时其核心位置要在一条直线上,差距在五毫米以下。(3)装备装置方位和预留管道方位存在差异的,要再装置保护软管,不过软管要在一米以下。

1.3 配电箱的装置

配电箱是接收以及配置电能的装置,同时还是电力载重的现场操作设备。在项目中的照明、强电、弱电等都能够顺利作业,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配电箱的装置十分关键,在装置程序中要注意:(1)配电箱的种类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需求,不达标的产品都不准许使用。(2)铁质配置箱其箱体要使用两毫米厚的钢板生产。(3)端子板要使用配置箱中最粗电线横截面两倍的方形母线制造,不过其横截面积要在六十平方毫米之上,厚度在三毫米以上。(4)箱体装置稳固,装置过程中箱盖要和墙面依附在墙面上,竖直方向准许存在百分之一点五以下的偏差,箱体底端和地面相距一点五米。使用BD 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 和220V 两种电压等级。动力配电以及照明启闭两种类型要使用两个箱体,假如使用同一个,动力以及照明要分开;总的配电箱体要装置在电源附近,子配电箱要装置在用电装置或载重比较全面的位置。配置电箱以及启闭电箱之间要在三十米一下的距离。启闭箱和其操纵的稳固用电装置的距离要在三米以下,分配箱以及启闭箱附近要能够容开两个成年人一起作业的地方,附近不能堆置任何杂物,不能阻碍操作,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铁板或其他材料制造箱体。装置要平整稳固,箱体底端距离地面一点三米到一点五米。

1.4 开关、插座及面板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的插座面板要紧贴墙面,保证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2)漏电开关在安装前要逐个检查,确保漏电开关质量和动作的灵敏。(3)相同型号并列安装及同一室内开关安装高度一致,且控制有序不错位。(4)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要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的电压等级区别使用。(5)插座接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或接零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2 现代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2.1 防雷保护措施

在设置防雷保护措施时,可以把防雷天线安装在建筑物的顶层,要和避雷接地设备一起联接,并且联接位置要有两处之上,假如天线最长的地方在建筑物避雷区域的,要安装独立的防雷设备,防雷设备要和天线防雷联接地设备稳固的联接。为了实现整体避雷,天线最好使用三馈线体系防雷设备。除此之外,建筑物内外的全部金属管、电线、连接线要全部和避雷联接设备连接;进出电线在进出口位置,把电源金属外壳、钢质套管要和电气装置接地联接。假如电线变为架空线,要使用安装防雷设备;针对信息系统以及电源系统要对于详细状况分等级保护。

2.2 接地保护措施

现代建筑的接地保护系统应该采用TN-S 系统,该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 线的接地系统。具体措施为: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主要目的是排除干扰源。为了安全起见,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而且它们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应在2MΩ 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Ω。也可以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2.3 建筑抗干扰保护措施

建筑物之外的环境以及建筑内部装置的使用中会有很多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会让智能化系统设备出现错码、误码,形成错误行为,使信号系统遭遇污染,形成噪音;如果干扰太大还有可能会使电气设备、装置形成破坏。在实际施工中,使装置能力降低、不能作业的情况经常出现,所以,一定要降低建筑物的电磁干扰,避免杂质性电磁波扰乱和提升建筑物内部体系以及装置的抵抗性能。抗扰乱是现在建筑物配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3 结束语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建筑电气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电气装置项目品质对建筑项目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非常的复杂,而且,在施工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此,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进行控制非常必要,这样能够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层施工;技术要点

前 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已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土地资源也日益紧缺,因此,适当合理地增加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居住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

1.建筑工程向高层发展进程

1.1 高层建筑的发展以及特点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已经经历了五十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起始的单一框架结构转变为复杂结构形式,从单一钢混结构转变为包括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已经逐步向建筑的规模化与安全化,功能化与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而鉴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有所差异,其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层建筑装饰工程富于变化,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同时,装饰工程的安全功能尤其重要,要求较高的抗风性和密闭性。其次,高层建筑一般基础较深,这主要是由于建筑高,体量大,因此支撑高层建筑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高层建筑地下室深,面积大。这主要是由于需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最后,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的特点。

1.2 建筑工程转向高层需要进行的技术优化

随着高层建筑的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随施工难度与环节的变化不断革新,应根据实际施工中的技术路线进行优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应结合超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作业面特点,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提升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施工空间的立体流水作业,使工程工序紧密衔接,削弱作业面狭窄对建设工期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高层建筑物具有垂直发展的特性,针对其高空作业环境差、作业面狭窄、施工进度紧等特征,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应广泛的采用建筑科技的新技术,以提高机械化设备尤其是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最后结合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和特征,以建筑安全和稳定性为核心,着力于优化基础和结构施工工艺,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

2.建筑施工中的高层技术要点

2.1 一般采用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并沿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的顺作施工相比,高层建筑应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逆向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其次,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最后,逆向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结构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别,可保障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时施工。

2.2 预制模板

由于针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建设中的结构施工的重复性高,同时,高层建筑采用的竖向结构是控制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的重点内容。综上,在施工采用的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控制施工工期,保障作业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爬模法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和钢筋筒壁结构,通过在沿构筑物底部构件的周边组装滑升模板,分层浇筑,并以液压提升设备使其滑升至需要浇筑的高度。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过程,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滑模法与爬模法具有以下几方面较为相似:首先,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其次,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限制;最后,随着建筑施工劳动成本的上涨,工期要求的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控制上都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只需将预制的模板进行组装,可有效缩短工期;因此,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用预制模板法可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2.3 钢结构施工技术

建筑物的钢结构生产具有具有工业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极为广泛。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可分为高层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不同施工类型。由于钢结构的热传导性十分突出,导致高层建筑的钢结构部件在经历火灾时,极易因火灾等产生的高温以及相关灾害而招致毁灭性破坏。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考察建筑物的防火设施,防火装备及紧急避难所等在内的配套设施设计与施工。此外,高层建筑钢的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其起重能力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效率,因此,在钢结构施工中,吊装机械的安装与拆除,钢结构的测控、吊装、焊接等技术标准也应更为严格。

2.4 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因此,为确保浇筑施工的工期,不仅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土泵机和布料机,同时对混凝土的配比也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对原有的技术继续加以改进,对现阶段的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及时的总结,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新型的建筑形式,其建筑施工水平综合反映了科技发展水平,是展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有力体现,也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已经出现爆发性增长的迹象,土地资源也日益紧缺,因此,适当合理地开展高层建筑的建设的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

1 高层建筑的特点及发展

过去的五十年是高层建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起始的单一框架结构转变为复杂结构形式,从单一钢混结构转变为包括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已经逐步向建筑的规模化与安全化,功能化与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而鉴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有所差异,其施工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高层建筑一般基础较深,这主要是由于建筑高,体量大,因此支撑高层建筑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2)高层建筑地下室深,面积大。这主要是由于需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3)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⑷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的特点。(5)高层建筑装饰工程富于变化,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同时,装饰工程的安全功能尤其重要,要求较高的抗风性和密闭性。

2 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2.1 预制模板

在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建设中,结构施工的重复性高,同时,高层建筑采用的竖向结构是控制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的重点内容。综上,在施工采用的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控制施工工期,保障作业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爬模法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和钢筋筒壁结构,通过在沿构筑物底部构件的周边组装滑升模板,分层浇筑,并以液压提升设备使其滑升至需要浇筑的高度。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过程,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滑模法与爬模法具有以下相同点:(1)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2)只需将预制的模板进行组装,可有效缩短工期;(3)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限制。随着建筑施工劳动成本的上涨,工期要求的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控制上都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用预制模板法可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2.2 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并沿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的顺作施工相比,高层建筑应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2)逆向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3)逆向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结构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别,可保障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时施工。

2.3 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因此,为确保浇筑施工的工期,不仅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土泵机和布料机,同时对混凝土的配比也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4 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是指包括轻型钢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领域。建筑物的钢结构生产具有具有工业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极为广泛。但由于钢结构的热传导性十分突出,导致高层建筑极易因火灾等温度变化较为明显的灾害而招致毁灭性破坏。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考察建筑物的防火设施,防火装备及紧急避难所等在内的配套设施设计与施工。此外,高层建筑钢的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其起重能力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效率,因此,在钢结构施工中,吊装机械的安装与拆除,钢结构的测控、吊装、焊接等技术标准也应更为严格。

3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

一般而言,随着高层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随施工难度与环节的变化不断革新,应根据实际施工中的技术路线进行优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⑴高层建筑物具有垂直发展的特性,针对其高空作业环境差、作业面狭窄、施工进度紧等特征,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应广泛的采用建筑科技的新技术,以提高机械化设备尤其是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⑵结合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和特征,以建筑安全和稳定性为核心,着力于优化基础和结构施工工艺,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⑶结合超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作业面特点,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提升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施工空间的立体流水作业,使工程工序紧密衔接,削弱作业面狭窄对建设工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4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如何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对原有的技术继续加以改进,是现阶段建筑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