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检测

1引言

在道路路基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在工地上操作。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机械的操作对施工技术的影响,在路基与桥梁建设中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一次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一些道路刚建成了又开始返修,在建的或新建成的桥梁发生坍塌的事故已不是一起、两起……作为一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由此常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施工技术是大幅度的提高了,施工的自动化水平也增加了,可是问题也多了起来。人们都在追求一种高效率、高速度,忽视了最基本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操作的工艺不规范、施工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技术不熟练,或是施工中的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等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质量隐患,最终形成致命的安全问题。而路基与桥梁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基础性工程,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做好道路路基与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整个建筑领域的工程质量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工程中正确和文明施工,做好路基与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对于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领域内最基础的工程就是道路与桥梁建筑工程,而现今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工程的日益增多,道路路基石与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了道路路基与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才能保证建造出优质合格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以下主要阐述路基的施工技术。道路路基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土石方工程、路基加固工程施工、路基其他工程施工。施工准备中有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清除场地和临时工程;土石方工程包括土方工程、石方工程和路基整修,这其中土方工程有路堤填筑、路堤压实和路基开挖,石方工程有石方爆破和石方清理。另外,在路基的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填方和挖方路基,取土坑与弃土堆的选择,路基综合排水的考虑以及特殊工程地质地区的路基情况。冬季与雨季的施工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引起的改沟或改河工程。最后,工程项目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3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和物质准备工作。组织准备工作中要建立和健全施工队伍和管理机构,明确施工任务,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确立施工所能达到的目标等。组织准备是一切准备工作的前提。物质准备包括各种材料与机具设备的购置、采集、加工、调运与储存,以及后勤供应等。技术准备包括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施工现场的勘察、提出修改意见并报请变更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恢复路线,施工放样与清除施工场地,临时工程施工、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等各项前期工作。在实际工程操作中的具体工作是材料的准备及配比计算:混合料中一般由4种主要成分构成,水泥、水、砂、碎石和添加剂等。混合料的配比设计要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方法、所用材料的特点、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等来选择,通过试验来确定几种材料之间的配比关系,一定要用数据说话,不能随意操作。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确定水灰比、用水量和砂率这三个参数。施工机械要根据施工的不同时期来选择合适的机具。挖运主要的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和相应的工程运输车辆;压实主要的机械有碾压式、振动式、夯击式3种。其中,碾压式分光面碾、羊足碾、气胎碾;振动式有振动压路机、振动器;夯击式有夯锤、夯板、风动夯、蛙式夯机、夯击压路机。石方施工的主要机械有空压机、凿岩机和破碎机。在选择时有一个原则:在选定了第一主导设备的情况下,其它机械必须围绕主导机械进行配套。在安全生产方面,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及设计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操作。

4路基施工方法

土质路基的施工方法,填料选取时尽量选择压实、水稳定性好的砂砾土,并且要保证路基压实度。一般采用路堤填筑中的水平分层填筑法。用不同性质的土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不得混杂混填;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以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透水性较大的土所填筑的下层边坡上;凡不因潮湿及冻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河滩路堤填土应在整个宽度上连同护道在内一并分层填筑,受水浸淹部分的填料,选用水稳定性好的土料;桥涵、挡土墙及其他构造物的回填土,以采用砂砾或砂性土为宜,并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以防产生桥头过大沉降变形。针对不同的情况还有竖向填筑、混合填筑。路堑开挖有横挖法、纵挖法和混合法3种,在实际工作中视不同的地质情况合理选用。

5路基压实施工的组织与质量控制

5.1压实施工的组织

在选择压实机具时要根据土质情况来定,根据土层的松铺厚度来选择不同机具的适宜的碾压遍数;在组织实施碾压时要有一定的原则,一般压路机应遵循先轻后重、碾压路线先边缘后中间的原则,在碾压速度的选择上要先慢后快,超高路段则应先低后高,相邻两次的碾压轮迹应重叠轮宽的1/3~1/2,以保证碾压平整,压实均匀而不漏压。对碾压机械到达不了有边角部位要辅之于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实。碾压过程中要及时检查碾压的含水量及压实度,保证碾压的密实度符合要求。

5.2石灰土施工的主要质量问题

石灰土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石灰土是由石灰和土等成分混合而成,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配制方便、简单,而且石灰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强的板体性、较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且价格低廉。但是,在施工中由于选用的石灰土的土质的影响或是石灰质量的影响都会对石灰土的性能有所影响,例如石灰土拌合不均匀,会造成表面起皮坑洼,含水量控制不严会出现弹簧现象以及石灰土的开裂及龟裂问题,均会使石灰土的性能发生变化,在施工中出现一些病害现象,进而影响路面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影响石灰土质量好坏的重要技术指标是压实度和灰土强度。而压实度主要取决于压路机具和压实工艺,以及灰土的均匀性和含水量;灰土强度由石灰土的土质和成分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同样的石灰剂量,同样的灰质黏性土、粉质黏土成型后的强度要高于砂性土、砂质黏性土;同样剂量的石灰、同一种土质,有效钙镁含量高的石灰拌和的灰土强度高于钙镁含量低的石灰土。因此,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在同一路段应尽量使用同一种土质的石灰土,以保证可靠的压实度灰土强度,使石灰土的性能均匀呈现出来。石灰土的配制看似简单,实际控制不好会对路面质量形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场地的施工人员一定要谨慎小心,严格按施工的工艺来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6结语

总的说来,在路基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机械及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局限,会对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施工技术人员,要加强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以过硬的技术本领来为提高我国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边磊 单位:石家庄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

【参考文献】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交通压力明显增大。为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确保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管力度,促使整个工程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为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也是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施工技术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为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道路桥梁工程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具有工期长、施工规模大的特性,施工工序细致烦琐,施工技术管理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确保施工人员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对存在问题的施工环节及时改进,确保正确的施工流程,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由此可以看出,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确保施工环节各项指标达到项目施工要求,有效节约施工单位成本投入,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意识薄弱

道路桥梁施工单位普遍存在施工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减少施工成本投入,甚至有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进度,忽略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动施工流程,不关注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导致给道路桥梁工程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不仅损害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会给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2.2管理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确保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但是从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施工单位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导致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实。还存在管理制度与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冲突,对施工项目没有起到较好的管理作用反而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是管理体系不健全的表现,没有对施工环节严格监督,无法保证道路桥梁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后续开展施工项目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由施工人员操作执行,管理人员起到监督指导作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主要表现为技术水平低,对本职工作态度不积极,不能掌握施工技巧及施工设备的操作技能,导致施工环节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影响施工项目的进度,同时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施工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仍然不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只关注工期进度,长期如此不利于施工企业稳定发展,还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确保道路桥梁质量的重要环节,要结合施工环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对施工现场所处环境的地质条件以及土壤情况,采用适合的施工工艺,确保道路质量标准达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施工要求,同时对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本次工程施工流程,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规章,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满足工程需求,确保工程项目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此外,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注重培养内部员工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促进施工企业长远发展。

3.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传统的工程管理体系已经不能与时俱进,施工单位要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完善管理体系,面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做到因地制宜,确保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要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规划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注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各环节验收符合施工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和问题,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不断优化施工技术,为保障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做好准备。

3.3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实际施工作业可以充分体现出来,也是保证施工效率的根本因素。要注重培养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素养以及正确的工作态度,让施工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施工单位针对施工技术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施工人员可以掌握施工技能和技巧,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化作业,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确保施工项目顺利进行。一旦遇到技术难题或问题,要善于与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沟通,确保施工环节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交通运输量逐年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寿命及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建造难度增加、施工工艺不合理等主客观原因,道路桥梁工程总体质量近年来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个别路段甚至出现了垮塌事故,这不仅会带来人身财产损失,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利。鉴于此,本文针对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施工处理措施,旨在降低道路桥梁质量事故发生率,促进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加固技术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总量与日俱增,公路客运、货运历程增幅巨大,人们对交通的快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现阶段数据来看,我国许多道路桥梁承载能力都不能满足运输量增长的需求,加之部分道路桥梁常年无人管护、年久失修,超负荷运行状况严重,不仅为交通运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产生结构性质量问题,还会对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常见病害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排除道路桥梁质量风险,提升其通行安全性。

1道路桥梁常见病害

随着我国工程建造技术的不断提升,道路桥梁建造水平得到了极大发展,许多大型道路桥梁工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运力上升、使用年限增加、环境天气等原因,部分道路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通行力。因此,施工单位要深入分析病害类型及造成病害的原因,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以节约工程养护成本,提升项目结构承载能力。

1.1桥面铺装层产生裂缝

道路桥梁裂缝是工程病害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铺设环境的温度。目前,我国道路桥梁铺装层普遍采用的是半刚性结构,这一结构不仅能够提升铺装层的整体硬度,还能够有效提高路面压实度。然而,这种路面铺装层却不能适应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一旦温度发生较大改变时,路面就会产生裂缝。再加上道路桥梁通行长期超负荷、车辆行驶急刹车或超载等情况时有发生,路面长时间受到挤压、磨擦,裂缝就会更加严重。除了上述投入使用后产生的裂缝外,道路桥梁施工时混凝土配比出现问题或者施工人员没有准确掌握初凝期的锯缝时间等情况也会产生路面铺装层裂缝。

1.2道路桥梁地基沉降不均匀

当道路桥梁路面受力不均时,路基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这会导致高低不平的路面裂缝。一般来讲,造成地基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图纸设计、工程勘探等前期工作不到位,缺乏科学性指导,环境针对性较差;(2)施工工艺不科学,施工操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1.3梁端头局部破损

梁端头破损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工程常见病害,其一旦产生往往无法修复。一般来讲,最易产生破损的位置是梁端头塑封位置的变形及坏损。产生梁端头局部破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原因:(1)设计不合理、计算缩量值不准确等工程初期工作处理不当;(2)施工作业工序不科学,施工人员操作不当;(3)道路桥梁竣工后养护不当。

1.4钢筋锈蚀及混凝土碳化

钢筋、混凝土是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主要材料,钢筋锈蚀与混凝土碳化也是道桥领域的常见病害之,二者均是由于长时间空气氧化、雨水冲刷等环境原因造成的。钢筋锈蚀后体积会膨大,容易造成混凝土路面拉力增大而开裂;混凝土碳化则会剥脱,产生坑洼与裂缝。这两种情况均会减少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影响其通行能力。

1.5剥蚀

剥蚀主要包括:路桥表面的起皮、剥落、露石、麻面等现象。路桥表面产生的剥落或剥离,会引起构件截面积减小,应力增大,导致空气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内侵蚀作用更容易发生。剥蚀现象依据原因不同可分为风化剥蚀、水质侵蚀、冻融剥蚀等。

2道路桥梁加固原则

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承载形式,其性能与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施工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机械设备的不断开发与完善。道路桥梁建设前期的勘查、设计,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施工人员素质、专业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周期,因此,施工企业要根据道路桥梁具体情况以及所在区域环境情况对工程定期展开加固、维护工作,以此降低常见病害的发生率,提高道路桥梁稳定性及承载能力,提升其经济效益。具体来讲,道路桥梁防病害加固主要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2.1前期全面勘查道路桥梁具体情况,针对实际情况确定加固修补方案

在展开道路桥梁加工工作前,施工单位应当充分勘查周围环境,对地质情况、土壤情况、气候情况进行确认,同时勘查、分析现有工程结构,掌握道路桥梁的使用情况、承载能力,而后根据相关情况确定最优方案,尽量减少施工期间对交通的影响。

2.2最大化利用原有条件,降低加固维修成本,尽量减少结构变动

道路桥梁加固工作要尽可能保留原有构件,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施工。道路桥梁的原有结构是保证其承载能力与通行能力的关键,一旦其主要构件发生改变将会对路基面、桥墩的承压产生影响,进而扩大病害范围,甚至导致塌陷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加固维修工作要充分考虑到现有构建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其使用性能。

2.3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病害针对性

一般来讲,一项道路桥梁工程的加固维修工作需要提出多项预案以供选择。这些预案既要考虑到道路桥梁的结构复杂度以及结构加固的技术水平,还要综合考虑工程相关经济指标以及工程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依据施工期限选取最科学合理、成本最低、维修范围最小的预案作为最优设计方案。

2.4全面考虑道路桥梁结构条件,注重总体效应

针对常见病害的道路桥梁加固工作虽然作用对象是产生问题的组成构件,但其不可避免会对整体体系和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展开加固维修之前,施工单位要对道路桥梁的结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各构件之间的联系,确保加固前和加固后道路桥梁功能与结构的整体性。

3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开始应用到道路桥梁建设与加固当中,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来看,针对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3.1清理松动、破碎混凝土

清理道路桥梁表面已经疏松、脱落、腐蚀的劣质混凝土是加固维修的第一环节。清理时,尤其要注意将钢筋下方的混凝土全部清理干净,方便后续钢筋维护、修补以及混凝土填充。

3.2对锈蚀钢筋进行保护与处理

可选用防锈蚀水泥基材料对钢筋表面进行处理,刮除锈迹并清理干净,减缓暴露钢筋的锈蚀速度。

3.3对混凝土表层进行修补

混凝土修补通常选用环氧砂浆或环氧混凝土。修补时,施工人员要根据修补层的厚度具体确定选用何种修补材料。对于混凝土表层剥落、开裂较为严重的区域,可在上述修补材料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碳纤维,以增强填充物密度,降低再次开裂的几率。除选用环氧砂浆或混凝土对面积或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脱落区域进行修补外,施工单位还可采用喷射方式对小范围的混凝土表层进行局部修补。

3.4对主体结构进行加固

为了解决地基沉降不均、梁端头破损等问题,我们需对道路桥梁主体结构进行加固。目前,最为常用的道路桥梁主体结构加固方法为混凝土加固法,又称加大截面加固法。这一方法主要通过增大混凝土构件截面面积来提升主体结构承载力,具体来讲,施工人员可加宽加厚桥面板或加高加大主梁梁肋来实现道路桥梁主体构件横截面的扩大,以此提升其刚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加固方法虽然效果较好,但施工期间的湿作业时间较长,加固后所占空间也有所增加。

3.5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

混凝土裂缝会加快混凝土构件的腐蚀速度,因此,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处理。一般情况下,裂缝宽度在2mm以下时,选用环氧树脂浆涂刷即可。涂刷前,施工人员需将裂缝表面的混凝土碎片清理干净,并用二甲苯或丙酮进行擦洗,而后才能反复涂刷环氧树脂浆。在涂刷时,施工人员要将单次涂刷厚度控制在1mm以内,每间隔3~5分钟再次进行涂刷,总涂刷次数需达到3次。具体来讲,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1)灌缝胶灌注法。主体变形或裂缝比较严重时,承载能力下降,此时应首选灌缝胶灌注处理裂缝,然后采用钢筋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等来进行结构加强,以提高梁体的承载力;(2)填充封堵法。将混凝土浆或树脂胶压入裂缝中,再将丁基橡胶植入槽位中,以达到填充、隔绝的目的。

4结语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加,路桥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多,这增加了道路桥梁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本文中,笔者对道路桥梁常见的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加固维修措施,希望能对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金威 单位:黄河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韩国良.道路桥梁结构病害及加固流程、技术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2]陈光花.论道路桥梁结构病害与加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8).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到诸多专业的技术问题,并随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变化与调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道路桥梁的质量产生影响,造成对生命与财产威胁。因此,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桥梁工程

1.1 钻孔灌注桩

(1)控制好钻孔平台的平整。只有保证钻孔平台呈水平状,才能确保钻孔垂直。

(2)严格控制好钢筋笼的顶面标高。钢筋笼的长度设计是根据受力状况决定的。一般桩的下端不设钢筋笼,如果没有得力的措施和数据,难以保证钢筋笼的顶面标高。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笼的顶面标高予以校核。

(3)控制好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几个要点:①水下混凝土的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15%~25%,在做配比时就要引起注意;②坍落度控制在180~220;③灌注水下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中途中断浇注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整个桩的浇注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在8小时内完成,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最少不得小于2m;④为保证桩的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的高度,以使灌注结束清除此段砼后,即能显出合格的砼。一般情况下比设计高出0.5m~1m,预加高度砼凿除时须防止损毁桩身,严禁爆破,必须人工冷凿。

1.2 承台

(1) 基坑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承台的尺寸,支模及操作的要求,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的需要等因素进行确定,基坑尺寸一般要比承台底面尺寸每边大0.5~1.0m,以便设置基础模板及浇筑基础。承台开挖后要及时测量基桩位置的偏差值和桩顶标高,还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2)检查模板尺寸时要特别注意其中心坐标,同时还要注意模板的刚度,不能只注意其几何尺寸。

(3)必须认真检查立柱、桥台伸入承台的主筋根数、直径特别是保护层。

(4)控制好基坑回填土的质量。很多时候我们对此很不重视,一般只松填,无密实度可言,有的还带水回填,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予以制止。因为承台周围正好是盖梁和现浇箱梁立支架的地方,填土没有密实度,支架就会产生较大的下沉量,使结构标高难以控制。

1.3 下部构造

1.3.1 台身、墩柱

(1)承台建成后在施工台身和墩柱前,要再一次核对墩柱的中心坐标及轴线尺寸,以确保墩柱的位置正确。

(2)模板一般都采用钢模。钢模的平整度、几何尺寸、刚度在出厂前要做严格检查;桥墩模板安装后,检查钢模的垂直度,模板在支撑加固的过程中应对柱模的垂直度进行调整,可在模板与井字架之间加木楔来调整其垂直,合格后再拧紧所有的井字架和支撑架。搭接处用3mm的塑料泡沫胶带粘贴后,再上螺丝拧紧,防止漏浆。每安装一节钢模就校核一次,做到安装完毕校核完毕。

(3)混凝土的浇捣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外观。砼要通过串筒堕落入模,串筒串至柱底下1.0~1.5m,砼自由堕落高度不能大于2m。砼浇筑速度控制在2m/h以内。每层砼浇筑50~100cm,须分层振捣,每次振动棒插入下层,离周围模型距离控制在10~15cm。振动以泛浆不冒气泡为宜,振动棒要快插慢提,要做到不过振、不漏振。气温在10℃以下时模内养护3天可拆模,气温在10℃以上时模内养护2天可拆模,并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膜内浇水,必要时再用湿麻片包盖,养护期不少于14天。

1.3.2 盖梁

(1)在不等跨的盖梁中,盖梁中线与立柱中线都留有一定的偏心值,这一点施工单位容易疏忽,造成板梁架不上去。测量时要对盖梁的中心坐标进行复测预控。

(2)盖梁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配有一定数量的钢束。在检查钢筋的同时,要十分注意检查预应力钢束的根数和束数以及钢束的位置。

(3)当盖梁混凝土的强度和龄期符合设计要求时才能开始张拉,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4)预应力钢束的冷拉应以应力和伸长值进行双控制,并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控制为辅。当伸长值超过规范允许偏差时,应及时与设计取得联系。张拉的全过程现场监理必须旁站,控制张拉力是否到位。

1.4 上部结构

1.4.1 箱梁

(1)首先要对支架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对支架的稳定性,强度,挠度进行计算,特别是挠度超过允许范围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影响外观质量。

(2)检查模板时,要重点检查箱梁各重要部位(中级外缘、悬臂)的坐标值以及标高(含预拱度)以确保外形正确,线形顺直。

(3)要检查主筋的根数、直径以及布置的位置(正弯矩区域、负弯矩区域),特别是钢筋的焊接质量(焊缝长度、宽度、高度)。上述要素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务必逐个检查,有问题的要整改,整改后再予复查,上道工序不合格禁止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检查各类预埋件,要做到不错、不漏。

1.4.2 预应力空心板梁

(1)到预制厂检查时要注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预应力钢筋的排列位置,梁体内各类预埋件的位置以及厂方对控制大梁起拱度的措施。

(2)曲线上的梁,每一片尺寸都不相同,在生产前要进行编号,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编号次序进行。

(3)在运梁时要控制好大梁悬臂长度,悬臂过长,会改变设计受力而产生裂缝,影响使用质量。

(4)吊装前要检查吊机的性能及设备的安全性,要确保安装时的安全。

1.5 桥面及附属设备

1.5.1 防撞墙

(1)检查模板不仅要检查模内尺寸,而且重点要检查防撞墙内缘到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以确保桥面宽度的线形顺直。

(2) 防撞墙施工时,为了保证砼表面的光洁度和整体性,统一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并由有生产经验和资格的厂家制作,模板使用前要对其垂直度、平整度、拼缝、尺寸等进行综合验收。

(3)在安装前要对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填塞拼缝。

(4)模板安装或拼装后,要反复检查其尺寸、标高、垂直度,平面位置及相临板高差,并及时请现场监理复验,确保模板安装或拼装后底部不漏浆,整体稳固,不跑模、变形。

(5)钢筋绑扎,一般施工单位只重视直径、根数,对焊接质量不重视,所以要重点检查防撞钢筋与梁体内主筋的焊接长度以及焊缝宽度和高度。此外,施工单位对保护层也不够重视,往往造成露筋,钢筋锈蚀,影响外观质量。

(6)注意检查混凝土的级配及材料过磅称重,以保持色差一致,保证外观质量。

(7)混凝土的养护十分重要,特别是温差较大的季节,要加强养护(防撞墙极易产生细小的收缩裂缝)。

1.5.2 伸缩缝

桥梁伸缩缝施工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及路面的平整度,伸缩缝安装可分为先安法和后安法,先安装伸缩缝后摊铺路面为先安法,先摊铺路面后安装伸缩缝为后安法,由于后安法能保证伸缩缝与路面的平顺衔接,不出现跳车现象,故在桥梁施工普遍使用,控制要点如下:

(1)为保证路面良好的平整度,先摊铺路面,然后开槽安装伸缩缝。摊铺路面之前,必须首先清理预留间隙并嵌填泡沫板,再用砂袋或级配砂石袋填实槽口。回填标高以控制沥青不会污染预埋钢筋为宜,目的在于防止摊铺备压坏预埋钢筋,便于路面连续摊铺。

(2)桥面的切缝、清槽按预留的槽口宽度用切缝机对路面的油面层进行切缝。切缝时应注意保持路面切口完好,无啃边现象。切缝后及时清除槽内沥青混凝土及填料,凿毛槽口内混凝土表面。这一系列工序非常重要,它将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在安装伸缩缝时,下缝前应认真检查槽内预埋钢筋,若发现裂缝或折断,位置不当或间隙过大,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要保证沿缝方向每米范围内至少有1根预埋钢筋与毛勒伸缩缝的锚环牢固焊接。

(4) 在焊接先点焊部分预埋钢筋和锚环钢筋,临时固定其位置。经检查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将锚环钢筋与预埋钢筋焊牢,之后,即可拆除桥梁伸缩缝的装配夹具。

(5) 安装伸缩缝模板时应注意密封,切忌水泥浆漏入支撑箱,影响支承部件和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浇筑钢纤维混凝土时,浇捣一定要做到混凝土面一侧与黑色路面平齐,一侧与型钢平齐。在混凝土养护期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1.6 钢筋连接质量控制

钢筋连接一般分为绑扎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钢筋搭接要保证规范和图纸规定的搭接长度和强度,Ⅱ级钢筋必须采取焊接,优选闪光对焊接,也可采用电弧焊(搭接焊、帮条焊、坡口焊)。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扎;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直径大于等于28mm的应采用机械连接。焊接前,钢筋端头应除锈、除污,端头弯曲要整直或切除。钢筋接头在施焊前应采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与参数,制作3个焊接试件进行试验检查,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

1.7、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钢筋张拉应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张拉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张拉设备应配套校准,配套使用。

(3)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4)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5)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2 道路工程

2.1 测量控制

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前的测量工作, 做好临时水准点和控制桩的维护情况并记录,并对水准点、控制桩进行复核并签证。施工过程测量控制,严格要求按照三级复核程序,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

2.2 原材料控制

施工单位严格把质量关。大批量材料应制定进料计划,施工单位根据材料计划和到场通知,检查材料外观和质保单,检验合格,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2.3 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

成品、半成品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提品规格、数量、厂家品质招标等质量单进行报批;查验合格后,方可把进场材料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拒收或剔出,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

2.4 道路工程

2.4.1 路基处理

(1)对现场不同土质进行取样,检测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审核针对本标段软土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列出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在施工中如何预控在先。提出根据沿线地形、地基土的性质、路堤填筑高度、桥台接坡变坡率、工期要求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并严格监控含水量、辗压质量,均要符合技术规程与设计要求,按逐段、逐层进行检验、验收、签认。

(2)对不同材料,按不同施工方法填筑的严格把好填筑质量关,防止出现翻浆、路基的滑坍和缺口、边坡松软、纵横坡不顺、路肩积水、路床压实度、宽度不到位。对质量隐患要预控在先。通过检测及外观检查,使得路基质量得以保证。

(3)对不同土质(材料)进行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的测定,报监理签认后进行填筑,必要时监理进行平行检测,抽检率10%。线型、纵横坡、标高的放样复核。

(4)机动车道原状土不受扰动,清除耕植土,碾压达到标准,机动车道要上黄土,密实度达到要求,碾压轮迹小于5mm,不得有弹簧土,宽度、标高、轴线、平整度达到标准(坡度)。达不到标准的要翻挖重填,对盲沟按标准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关键工序验收。

2.4.2 石灰土质量控制要点

(1)审查石灰土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其质量目标,注意检测石灰土的宽度、厚度、纵断高程、横坡平整度与压实度的检测频率与检测方法。

(2)石灰土施工前,先对路基进行验收,并检查路基培土和排水设施是否符合石灰土施工需要。

(3)石灰土分层铺布、分层拌和、分层碾压,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20cm,松辅系数由实际确定,宜控制在1.4~1.6。

(4)石灰土拌和时必须边拌和边控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如土方干燥,应在前一天适量洒水“闷料”,以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

(5)石灰土应用8~10t钢轮双轮压路机碾压,自路边向路中进行。

(6)石灰土养护期间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表面湿润,必要时可揭开薄膜适量洒水,严禁用水管直接冲水,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

2.4.3 水泥稳定碎石控制要点

(1)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

(2)对搅拌厂家进行经常检查,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中原材料的质量,对供应厂家的碎石级配、水泥掺量及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

(3)加大水泥稳定碎石摊铺过程中质量监控力度。

(4)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养护。

(5)控制过程中严格履行内、外业同步;要求工序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到位。

(6)加强成品保护力度。混凝土养护期间,严禁一切车辆进入。

(7)对三渣严格控制含水量和二灰含量,分二次及时摊铺碾压。在高温下超过两天时不准铺压;被雨淋严重的作废,不做振浆处理;在街沟段要放线摊铺。各种横穿铁管要事先埋好,尽可能不凿三渣。对宽度、厚度、平整度、坡度、标格控制,必须达到优良级,密实度、弯沉要100%合格。

2.4.4 沥青混凝土面层处理要点

(1)根据不同型号的沥青混合料,确定工地配合比、混合料设计。报告中混合料配合比,除详列混合料含量,矿料配合比以外,还应说明拌和方法,拌和温度等工艺要求,报告应附上试件的试验资料,同时提供推荐的混合料试样。

(2)应对混合料配合比进行复核试验。

(3)对施工设备要求采用黑色路面摊铺机。

(4)摊铺工艺。①摊铺工艺性能,刮平刀板,自动找平装置调节;宜一次摊铺全幅路宽;分路幅摊铺时,注意接缝工艺及质量要求;②双层式路面,下层宜当天完成。下层污染后,现场监理应检查清扫效果,必要时指令增洒粘层沥青;③检查、调整平整度和路拱。

(5)碾压工艺的检查。注意碾压工艺执行,目测碾压质量;注意人工碾压工具、工艺,碾压质量。

(8)检测,按沥青路面技术规程要求执行。注意测试项目和频率,测试项目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等;注意层厚检测方法和检测频率;注意路面外形尺寸,包括:宽度,高程,横坡,平整度等的检查频率及允许偏差。

(9)粗粒、中粒、防滑层沥青混凝土摊铺要组成小组进行旁站,测量温度、厚度、坡度、标高(事先划线),不得有烂边,与平石衔接平顺,没有接茬痕迹。密实度、平整度、均方差、弯沉、厚度要100%达到标准。

2.4.5 彩色人行道板处理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检测技术;分析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道路与桥梁中使用的各种技术也逐渐趋向于科技化,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尽管如此,道路桥梁中的问题还是依然存在。使用检测技术对道路与桥梁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检测,实时掌握道路与桥梁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保障道路与桥梁的安全使用有极大地帮助。

一、道路与桥梁在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道路与桥梁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桥梁结构和性能受到破坏,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容易引发各类问题,包括桥梁的坍塌,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种种危害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只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逐步降低问题的发生率。

1)设计方案的不合理 每一项工程在施工之前都必须设计出合理的设计方案,经过仔细地审查之后,才能将其作为工程的设计方案。就实际情况来看,还是经常出现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情况。设计方案设计的不到位,施工与技术上很难实现一致,整体的施工规划方案也不明确,以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后期道路桥梁的使用。

2)道路与桥梁建成初期的保养不当 道路与桥梁建成完工之后,需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投入使用。这段时间的保养效果直接关系到后期道路与桥梁的使用效果。这个阶段的道路与桥梁特别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病害,此时的病害没有及时处理好,由此遗留下的危害就更大,甚至会降低道路与桥梁的承载力。

3)施工不规范 施工的工序都是事先就规定好的,并且制定有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就会问题百出。

4)检测不到位 在道路与桥梁建成之后都会采用相应的检测技术对道路与桥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很多问题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出现的。此时的检测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然而由于检测工作的不到位,许多出现问题的部分没有检测到,以致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道路与桥梁中出现病害的外观分析法

1)对道路桥梁部位的逐一排查

道路与桥梁中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是出现问题的部分,因而采用逐一排查法,对每一个部位进行仔细地检查,是降低问题出现的有效措施。道路桥梁的构成都是分为好几个不同的部分,但就是不同的部分出现的病害也有可能是相同的。在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每一种病害都不能放过,检测其产生的原因,并对该病害而引发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及时解决病害,保障道路与桥梁的正常运行。

2)根据材料的不同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检测

道路与桥梁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不同材料的性能也会有差异,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病害的概率也会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检测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材料还是离不开混凝土和钢筋。对钢筋和混凝土的检测成为了整个检测的重中之重。

3)内部缺陷的检测

道路桥梁的检测工作不仅包含外表的检测,还包括内部的检测。很多道路与桥梁外表看起来完好无损,但其实内部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碎裂、分层、蜂窝、环境侵蚀等各类问题。对于这种内部缺陷,一般的外观检测是很难发现的,因而需要借用其他的检测技术,探测出道路桥梁内部的缺陷。

三、道路桥梁检测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是一个问题多发的路段,容易受到多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和性能受到破坏,如果不加以控制,产生的危害会逐步加大,进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利用的是超声波检测仪发出的声波在道路桥梁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波幅、主频率等参数,将这些测得参数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来判定检测的部位是否出现缺陷。这种检测技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使用限制,不能测出隧道混凝土的结构,因而无法探测隧道混凝土是否出现缺陷。整个检测技术利用了声波的穿透性。使用超声波监测技术时,常常采用将多测点数据进行比较的方式,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了解缺陷的情况并采取解决措施。总的来说,超声波监测技术的直观性能比较差,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在满足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多点检测的方式。

2)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相比于超声波检测技术,精确度大大提高。从它使用至今,在检测市场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直观,方便而且快捷。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地质雷达向物体内部发生高频电磁波,然后接受由物体产生的相应反射来判断物理内部的情况。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精确度极高,因而对精确度要求极高的工程,大多都是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首先,检测人员利用电脑对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信息,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指令信息之后,向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发出信号。信号发出之后,开始向地面发射高频电磁波。如果检测的地方是不均匀的介质,电磁波就会被反射回来,进而呈现在电脑中,根据电脑中显现的情况,可以精确地推断出出现缺陷的地方。而如果是均匀的,电磁波则不会反射回来。

3)声发射法检测技术

声发射法检测技术在检测缺陷的过程中应用的还是比较普遍的。材料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或者各方面原因引起的缺陷,会导致局部应力不集中的现象,材料一旦出现断裂的过程,就会释放出部分应力,应力以应力波的形式向外扩散,就形成一种声发射。声发射法检测技术正是对这种情况进行检测的。将声发射器放在需要检测的位置,通过检测不同位置收到的声波的时间差,就可以确定出现缺陷的位置。

结语:为了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质量,保障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我们需要探测出一整套完整的检测技术,并将其定期对道路桥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并进行有效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慧慧.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8)

[2] 胥京娟,傅生全. 浅谈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科技与企业. 2013(17)

[3] 刘日圣,郑家庆.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兼评《桥梁结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之我见》[J]. 中南公路工程.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