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种植专业论文

种植专业论文

种植专业论文

种植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种植专业;困境;对策

近年来,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呈现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被冲击,大批农村青壮年为了提高收入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种植的大多为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由于缺乏基本的农业技术指导,种植效益进一步下滑,形成农业种植环境的恶性循环。

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现在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这就倒逼职业高中种植专业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作为职业高中的种植专业教师,应该有危机感和责任感,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种植专业人才,推动现代种植业的发展。

下面我就从职业高中种植专业当前遇到的困境及解决对策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种植专业面临的困境

1.专业师资匮乏,且专业知识技能陈旧

专业课师资匮乏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不解决好这个“瓶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一句空话。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专业师资有限,许多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都是由文化课教师转行而来,因其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先天不足,自然会影响专业教学的质量。此外,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是职业院校种植专业毕业,但专业知识技能无法通过专业进修更新提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就更是“一将难求”了。

2.教学观念、模式、方法落后

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在实际教学中目标定位模糊不清,有些学校根据办学的需要随意地更改种植专业教学内容,且教材中“重理论,轻实践”,而种植专业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过多地采用“黑板上种植”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难以实现实用型种植人才的培养目标。

3.缺少基本的教学设备,实习条件差

俗话说:“舍不得布料,教不出好裁缝。”实训教学就是让学生与各种劳动对象直接接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验职业劳动的过程和劳动创造,并享受取得劳动成果的乐趣。这是保证学生真正“入行”的必要条件。种植专业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强,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差,实训设备陈旧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导致种植专业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想法。

4.学生文化基础差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未能进入好中学的学生,甚至是一些初中未毕业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低,加之种植专业是“农”字头专业,给人感觉脏而累,使得许多希望孩子“跳农门”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学习本专业。

二、解决对策

1.多管齐下,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为破解专业课教师紧缺的难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要求。鼓励院校和地方采取对口支援、定向就业、招收免费师范生等方式,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人才支持的力度。

此外,中职学校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多管齐下,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如,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工程,让专业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种植场去学习,接受系统专业培训。还可以外聘兼职教师,以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优化专业教师结构。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设置种植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情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偏重文化课,但仍需保证基本的专业课教学。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加大实训教学课时数。专业课教学方法要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加大投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

种植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植物生产;教学实践;高原特色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具有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该课程涉及的植物和作物种类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庞杂,部分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学生难以对植物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透彻[8]。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自身为教学的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均采用“老师跟着教材讲、学生跟着老师记”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在传统上被称为“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只有讲课才是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将课本知识从开学讲到期末,将每一个知识点“讲得深入、讲得透彻”。诚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个别学生临时掌握知识,但是这种忽略实践的单一讲授形式,一方面使得师生互动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课堂氛围十分消极和压抑;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深刻,从而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1.2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教学主体-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成绩评价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判断[9]。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直观了解教师课程安排、学生参与程度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教学质量、水平以及成效,进而为教学决策提供服务。原有的“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价体系有所欠缺,该课程成绩的评分标准主要是根据考勤、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而学生提交课后作业上大部分内容是直接抄写教材内容,期末考试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能通过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直接体现出来。此外,尽管部分教师将实践/实验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但往往在期末考核中的占比较低,这使得学生对在田间、实验室开展的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极为有限,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高原地区涉农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程,也是我国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巩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但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应用型技术人才依旧缺乏,这对于建设应用型高校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川民族学院等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因此,必须基于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成绩考核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从而培养具备高原特色植物生产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满足高原或涉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

3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3.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高原特色知识体系

作为农学专业的基础和主要课程之一,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在着力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按照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将传统的植物/作物生产课程有计划地进行前期改革。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知识的前瞻性,课程设置应在与地方农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同时,尽可能采用农业部统编的面向21世纪教材作为本课程教学用书,从而实现专业课程基础教学水平与国内一致。此外,由于生物性的农业生产,如植物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区域差异,为了达到为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体现四川民族学院的办学特色,在保证常规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由于区域性专业课程教材和参考教材的缺乏,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注重发挥高原地区的地域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可利用地区特色林草、中藏药资源讲解、实践操作。如,可以提出问题:高等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但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移动么?如果可以,如何来证明呢?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高原特色植物生产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创新能力。

3.2融合实验实践,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在传统育种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前沿育种高新技术,开设多种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原植物栽培、生产、加工等课程实验。如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不同生长时期的松茸),让学生通过实物观察,了解松茸形态结构,从而不断增强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10]。同时,还可与校外植物生产基地、特色经济植物种植基地等形成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实验内容尽可能多地涉及高原特色园艺植物的内容,如高原特色园艺植物的花器官的结构、花期习性以及生长发育观察等。考核方式不能简单以实验报告为准,要结合实验过程中实际表现进行全面考核。同时,严格规范实验程序,实践课程可采取分组互动、提问交流、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涉农种植大户、相关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3.3转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改教师“一人讲课堂”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群体学堂”,将“讲堂”变为“学堂”,让老师的角色从主讲变为主导,协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充分让大部分同学加入到本堂课的活动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进而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以往植物生产课程的教学形式大多以授课为主,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教师必须意识到课堂教学中自己所处的角色和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要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条件下掌握高原植物生产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只有充分提高所授班级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切身实际感受到这门课吸引力,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3.4将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与课程有机结合

国家每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大创”)提供科研项目支持,这是不断深化和巩固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形成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式[11]。随着大创项目的深化和实施,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了长远发展,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农学等相关专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为高原涉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针对目前四川民族学院所处高原地区农业面临的急迫问题及技术瓶颈,如技术含量低、加工方式原始等,结合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教学安排和内容设置,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授课教师积极宣传和指导学生了解、参与或者申报国家大创项目。此外,还可以建议和指导学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让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在实际生产中分析及解决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学习,申请大创项目,一方面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国家专利等,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2年来,四川民族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共获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院级和校级创业或科研孵化项目10余项,发表CSCD论文4篇,前往省内外参与多种科研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上,将大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巩固和提升理论知识,又达到了课程安排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5发挥地域植物资源优势,促进专业课程特色化

高等学校办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就是具有特色化,这是高校增强自身吸引力以及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国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的内容当中,将高校的“办学特色”作为重要依据,这正是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视。而特色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直接和重要表现。高原植物资源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乃至横断山脉地区的生态宝库。四川民族学院地处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区北部,幅员广袤,生态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多样。甘孜藏族自治州所处的横断山区高寒草原为多种高原特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独特而有利气候条件。该地区地理结构复杂,山脉交错,高原野生植物丰富多样,在不同海拔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充分发挥四川民族学院校地域优势,选用本地区特有的、多样的特色植物作为教学材料,如收集州内广泛分布的沙棘,组织学生开展沙棘饮料制作实验(图1),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稀释、过滤、杀菌等操作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专业课程特色化。

4结语

种植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居环境问题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规划设计者开始认识到生态学在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未来生态规划设计无疑会成为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主流方向。20世纪70年代,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确立了生态规划设计的准则,我国最初由李嘉乐先生首先提出园林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的,而20世纪80年代“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现在许多院校景观园林专业相继开设了本课程。笔者多年来从事“园林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向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园林生态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实践能力。

1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的目的

2011年风景园林学科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学科,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构成“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科学主导专业体系,而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了探索和谐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担负着将生态学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的责任,其研究及应用领域主要包括4个方面:园林生态效益研究、园林生物与环境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研究、生态学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就业以园林规划设计及园林工程为主,因此园林生态学的学习,可为景观生态规划、园林生态施工打下基础。

2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生态学”是随着园林发展中“生态园林”的提出而兴起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时间短,在课程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2.1 "园林生态学”理论体系还需要完善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综合理论还相对匮乏,生态学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与景观园林专业融会贯通还需要一定的实践研究,这种现象明显体现在教材编写中,现在“园林生态学”常用教材主要有冷平生(2001,2003)、刘长福(2003)、温国胜(2007)、廖飞勇(2010)主编的教材,教材内容凸显多学科内容的机械组合,个体生态学部分的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及生态效应理论与专业实践联系紧密,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部分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案例讲解多来自普通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教学内容理论性强,难以满足景观园林专业需求,教材尤其缺乏园林生态设计和生态工程的特色。

2.2 “园林生态学”在后继设计类课程中应用不足

随着园林学由原来的造园阶段发展到大地景观阶段,生态学的理念也体现在景观园林专业的各门专业

课程中,但多是理性要求,定性评价,教师在讲授园林相关设计类课程时也引入生态学理念,但在实践环节,如毕业设计、课程作业,项目设计中多以合理性、艺术性评论,而忽略了生态学设计指导。因此学生对于“园林生态学”的学习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后期实践得不到应用,影响了学生学习“园林生态学”的效果。

2.3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教学模式单一

“园林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及实习环节。多数院校“园林生态学”课程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多为实验课程,只有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安排了3-7天实习w,而对于景观园林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应该适当增加实习教学。同时适宜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材缺乏,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机械式操作,影响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调查表明,一般院校“园林生态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在3~5学期开课,而园林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是“园林生态学”生态规划及工程部分教学的基础,但是这类专业课程开课时间设置在“园林生态学”之后,因此也会使“园林生态学”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产生一定的困难。

2.4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尚待完善

虽然“园林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但由于“园林生态学”课程理论体系不完善,实践应用成果较少,因此,多数院校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偏重理论,对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关注不够,而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教学相对更少。现在多数院校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多媒体授课,教师讲,学生听,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3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探讨

学以致用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根本,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优化教学内容,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园林生态学”教学效果。

       3.1丰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精炼教学内容,对“园林生态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简化一些理论性过重的基础知识,如种群生态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删除部分内容,例如在中学阶段就有较深讲解的生态系统、个体生态学、种间关系等部分理论。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教材,把一些成熟的园林生态学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补充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听而不烦,学而不厌。

3.2采用适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兴趣,能更好的传授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探索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永远的课题园林生态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多有描述,但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鲜有报道,笔者在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研究了案例教学、课后文献与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

3.2.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其中生态学案例教学也多有研究。案例教学的素材,一是来源于文献参考资料,教师需要阅读相关研究文献,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例如在讲解园林植物滞尘杀菌作用时选择“上海市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研究”及“光华大道西沿线温江段绿化景观工程方案设计”中的植物种植规划为例;二是来源于科研项目,选择相关研究课题,结合生态学理论,从项目的立意、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进行讲解,注重生态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淮北地区北美红杉引种驯化技术研究”、“薰衣草引繁技术研究及旅游观光园建设”等项目主要侧重讲解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及不同立地条件对园林植物影响;“徐州地区珍稀植物调查及保护技术研究”、“淮北地区园林植物群落优化技术研究”主要侧重园林植物种群、群落的研究;“生态园规划”、“湖泊大型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等项目主要是讲解园林生态规划的相关知识。

3.2.2课后文献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基于教学相当的原则,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环节,在“园林生态学”应用部分教学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组织材料,分组制作PPT上台讲解,并组织提问、讨论。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学生不仅了解生态学在园林中的应用,而且能了解国内外最新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动态,获得较新的知识信息。如“生态因子在园林植物引种中的应用”、“园林种植设计中植物群落构建中的要素”、“园林设计中适地适树的理解”、“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等。

3.2.3专题讲座教学

       “园林生态学”首先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方法。而随着“园林生态学”教材的出版及理论体系的相对完善园林生态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但多不能被教材及时编人,因此安排一定的专题讲座,更有利于“园林生态学”教学内容的丰富。专题讲座可以邀请工作在园林一线的专业人士,也可以邀请本学院的教师参与,讲授内容包括研究课题、园林工程项目、学科前沿等。

   3.2.4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把课堂搬到现场,现场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现场教学,能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园林生态学”实践性强,笔者在植物生态特性、园林群落生态位理论、群落多样性、园林生态管理等教学中都安排过现场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现场教学要求教师精心选择教学现场,最好设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教学内容事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进行预习,现场分组讨论,教师补充讲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在实验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指导老师确定实验项目名称,要求学生查阅文献,编写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指导教师根据科学性与合理性,批改实验指导书。在实验实施期间,学生遇到各种问题,就会通过相互交流、资料查阅、咨询指导老师等途径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例如“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或多种园林生态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质地、湿度等),研究其对植物(自选)的影响。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实习在景观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但基于本课程在教学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实习时间滞后,待其他设计类课程授课结束,综合实习时集中安排,配合其他教师,把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园林规划设计中。

4“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多年来“园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善了“园林生态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学而不能用、不会用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4.1课程教学效果改善

“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以来,由于教学中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及实践的讲解,学生积极性提高,听课效果明显改善,对于教师留的拓展性作业能积极完成,上课发言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由于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重视程度增加,也促进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更好地准备材料,组织上课,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4.2实践应用能力提高

种植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园林植物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26-03

高职《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原来的《植物学》、《植物生长环境》、《土壤学》、《树木学》、《植物分类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课程。为使本课程能够为后续《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花卉生产技术》、《园林规划设计》等园林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知识基础,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现有情况和本专业的特点,本着“为用而学”原则,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以期培养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园林植物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开设了园林植物相关课程,但是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别较大,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大多按照传统的植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高职教育。其突出问题是教学内容没有经过整合,只是本科内容的简化和压缩;教学方法落后,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不利于学生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手段比较单一,考试以笔试为主,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虽然《园林植物基础》课程的设置实现了对植物学、植物生长环境、树木学、植物分类等课程的整体优化,有效地解决了各课程之间系统性不够完整、部分内容重复、高职学制短、学时相对较少的问题,但整合后的课程课时数不断压缩,内容多而杂,这就要求教师整合并取舍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改革实施策略

(一)坚持“必需、够用”原则,整合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是重新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课程,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我们按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在研究园林类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高中课本中相关内容的传授与学习,坚持基础知识“必需、够用”和理论密切联系园林生产实际的教学理念,以《植物学》、《植物生长环境》、《土壤学》、《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为基础,以为后续《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花卉生产技术》、《园林规划设计》等园林专业课程服务为原则,将原学科体系下的5门课程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删除了《植物学》、《植物生长环境》、《土壤学》、《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课程中理论性太强、过于深奥的内容,将《植物学》、《植物生长环境》和《土壤学》整合成《园林植物基础(一)》,66学时,这部分主要学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环境的调控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并为园林植物的合理布局和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将《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整合成《园林植物基础(二)》,80学时,这部分主要学习植物分类与识别,教学中以“植物识别是基础,植物应用是目的”为重点,培养学生对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的《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及顶岗实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学生通过花卉工、绿化工等职业资格考试服务。

基于上述的课程整合思路,将《园林植物基础》课程具体整合为“园林植物形态与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3个项目、8个任务、29个学习情境。本课程全过程根据植物的器官、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调节、植物与光照、植物与水分、植物与温度、植物与土壤、园林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及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8个任务进行教学。

(二)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通过参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将学习到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融合,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满堂灌、单一测试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实践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系列动态性、开放性、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现将课程中主要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列举。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法能够帮助学生用图像和联想进行思维,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增进学生的创造力与联想力。如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的关系后,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成小组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增强识记效果。具体流程如下:(1)4~5人为一个小组,将中心主题定为“植物与环境”画在纸的中央,整个思维导图将围绕“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主题展开,要求主题力求呈现清晰,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2)围绕中心主题内容进行思考,向外扩张,将主题与二级节点链接,二级节点再与相关的三级甚至更多级节点链接,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连线表示。要求主题及其以下各级节点使用关键词、符号、颜色、文字、图画和其他形象进行表达;构建图形要有层次感,中央的线条可粗些,字体、线条的变化可以多一些;尽量发挥视觉上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创意制作个性化的思维导图。(3)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向全班学生讲解小组共同制作的思维导图,其他学生还可以对其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修改,最终使思维导图能够反映学生的集体智慧。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都存在差异,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可反映出每个学习者的想法。在集体思考的情境中,学生之间不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交流、分享知识,而且可以从各自构图的差别出发,产生疑问,引发联想。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到知识。

扩展小组法 此种方法是教师布置一项具体的讨论题,由学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如在“花的结构”单元中,开始教师通过一个情节描述引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按照流程组织教学。本课程编撰的情节如下:小明正为公司销售植物,张先生和太太想为自己的别墅进行绿化,需要买三株明年就能结果的植物,分别是石榴、樱桃和猕猴桃。随后小明将张先生夫妇指定的植物打包,并开出了结算单(如表1所示)。没想到张先生看到账单后大发雷霆,小明的老板赶快跑过来审核账单,并向张先生做出解释。张先生听完后,支付了280元便离开了。请问:张先生大发雷霆的原因是什么?小明的老板做了什么解释?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其他情节,只要情节合理,符合教学内容就可以:(1)独立工作。阅读教材或资料,每个人独立思考问题的答案并记录下来,要求安静。(2)2人合作。两人讨论并商定共同答案。(3)4人一组。讨论得出最合理的答案后,将结论记录在纸上。(4)8人小组。在大组中比较答案,选出共同认为最合理的答案,每组派1名代表说明各自的结论。通过查阅教材或资料,大部分学生通过讨论会得出“有一种花为单性花,或为雌花、或为雄花,而猕猴桃正是雌雄异株的植物,若要此种植物结出果实,必须将雌株与雄株种在一起”的结论。扩展小组法规定时间是重要的,但各环节具体需要多少时间由教师决定。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卡片复习法 卡片复习法是利用卡片中的关键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讲到“植物的生长物质”时,有很多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作用需要学生知晓,可以采用卡片复习法帮助学生检验对概念的理解效果。具体流程如下:(1)教师将学过的知识或技能中的关键词(如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矮壮素、萘乙酸等)写在卡片上;(2)请学生任意抽取一张扣放着的卡片,并向其他成员简短清楚地阐述这个关键词的生理效应和分布特点;(3)其他学生对阐述的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复习与强化重要知识和方法的目的,为进一步学好知识和技能做准备。

可视法 可视法是一种将学习成果通过图板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方法。如在“植物识别”教学单元中,除了在室外进行实地认知外,还可以通过在室内采用可视法加深学生对植物的认知。采用此种方法要求教师事先准备好要识别的植物的图片、相关形态特征介绍等学习资料以及牛皮纸、胶水、彩笔、剪刀等辅助学生做展板的纸张和工具。具体流程如下:(1)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2)每组发放植物资料一套,资料中包括需要掌握的植物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但并不标明描述的植物名称,以及一张需要由学生填写完成的表格,表格左侧为植物图片,右侧为需要填写的文字。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植物图片和给定的文字一一对应起来,并将文字进行总结后填入表格。(3)每组发放一张牛皮纸、一套植物图片以及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要求将植物认知结果展现在图板上,图板应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并需要配有文字说明。(4)图板制作完成后,每组指派1名代表向全体学生介绍制作图板的思路和植物特点,学生在倾听其他小组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出植物特点的同时,检验自己对植物特点的掌握情况。(5)每位学生对其他小组制作的图板和表述进行比较,投票打分,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参与,只和学生一起倾听,最后教师也可以参与投票打分,并进行评价。可视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对其他小组的投票,还可以培养学生客观评价自我和他人、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小组拼图法 小组拼图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责任感与可靠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积极地获得与加工新知识的能力。如在“植物果实的识别”教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小组拼图法组织教学。具体流程如下:(1)初次分组,进行专题讨论。先将学生随机分成4组,每组5人。教师将配有肉质果、裂果、闭果、聚花果图形的学习资料分别分发给对应的小组,各小组分别学习、分析与总结各种形状果实的特征。(2)再次分组,对所有的果实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从以上每个小组中每次抽取1人,组成1组,每组4人,共5组。使各组成员聚在一起,将上述4个学习内容综合起来,每个成员负责讲解原本负责的学习内容,大家共同讨论各种果实类型的特征及异同点,将讨论后的结论绘制在图纸上,准备表述。(3)小组展示结论,代表发言。每组派1名代表展示并说明各自的结论。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结论,各组重新整理完善自己的结论,最后评选出结论最为正确的小组。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以上每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教师都不要干预过程,只需要制定原则,比如时间、流程等。另外,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班级学生数一般不要超过25人,否则很难实施。

此外,为保证教学效果,灵活多样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当发现学生开始感到疲惫的时候,可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游戏,如拼图、智力游戏、观察力测试等,在游戏过程中既能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可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随身准备一些益智类图片,在课程开始或进行到中段的时候发给学生,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厌倦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实行小组工作教学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制定多种多样的分组方法,让学生在每次学习任务中都有不同的合作伙伴,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

(三)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以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中,建立新的、系统的、动态的考核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保证。为了适应本课程的一系列改革,在评价机制上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取代单一闭卷笔试,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教学考评体系。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评价相结合、教师点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表现、平时作业成绩、表达交流、相互合作、出勤率、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不只是评出分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行总结与比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点评中得到提高。期末考评占总成绩的40%,包括闭卷笔试和现场技能测试两部分,闭卷笔试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园林植物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等的领会与掌握程度,现场技能测试部分通过采取植物的新鲜枝条,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说出植物的中文名字及在园林建设上的用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熟练程度以及识别园林植物的能力,为职业资格鉴定奠定基础。

《园林植物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已在我院2010、2011级园林专业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无故旷课的情况大大减少,课堂提问与回答问题的人数明显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打开了思想的枷锁,对于“职业导向、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全局观,对园林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每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才能够培养出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园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业,范海霞.高职园林植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8-79.

[2]严贤春,肖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改革之初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366-370.

[3]周春玲,孙玉林,刘孟.园林植物识别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76-78.

[4]贾秀香.项目教学法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31):49-51.

[5]韩包海.项目导向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171.

[6]蔺宁.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12(12):86-87.

[7]李海玲.项目教学法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83-84.

种植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论文摘要:结合国际惯例。反思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变迁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比较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提出了适合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对策 【论文关键词】植物新品种:育种权:专利保护:专门保护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植物品种。植物新品种权是指授权机关依法赋予育种者对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是知识产权范畴中的一种新型权利类型。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内涵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规范旨在保护育种者的权益,其核心内容是授予育种者对其育成的品种享有排他独占权。他人在将该品种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育种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借此鼓励育种者对新品种进行研究开发,提高投资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园艺和林业的发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及国外立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伊始,各国开始采用不同的模式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德国最早在1953年出台了《种子材料法》,开创性地对育种者权利提供了专门保护,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即育种者权,也称植物新品种权。1961年,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在巴黎签署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保护植物新品种同际公约》经过1972年1978年、1991年i次修改,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这种模式的拥护者和实践者。198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通过了《关于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约定》,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是人类社会在植物遗传资源领域达成的第一个国际协议。从这一文件开始,国际社会迈开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生物资源的步伐。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缔结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迄今为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突出的成果.它将保护范围由植物扩大到了所有生物,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目前公约已经有187个缔约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外立法 1.美国 美国早在1930年就出台了美国植物专利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专利形式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国家。尽管它只是美国专利法的一个部分.但与其它专利法的授予条件和权利范围都不一样。美国植物专利法的保护限制在无性繁殖的植物新品种.而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是有性繁殖的品种,所以其作用是有限的。1970年,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PVPA)出台了,填补了农业生产中有性繁殖的空缺。美国是少数既利用专门法又利用专利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国家。尽管都是用法律的形式来保护植物新品种,但获取保护的途径却不一样。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专门法)的管理机构是农业部,而植物专利法管理机构则是专利局与商标局,可见美国是通过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保护。后来又通过法院和行政机关确立了实用专利保护制度,从而实现了植物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和实用专利法三重保护,在最大程度上对植物育种者进行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2.德国 德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从法律上来说还是比较早的。1934年,德国专利局就开始授予植物品种专利.授予专利的标准为利用不同性状的亲代交配而得到的具有新颖性状植物育成的植物新品种。1968年,又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修正了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凡受植物品种保护法所保护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专利。后来德国又根据1991年国际植物新品种联盟对公约的调整,于1998年另行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 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在1997年以前,我国对农林领域内的发明创造主要还是实施专利保护,但按照专利法相关规定,对动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而仅对起非生物学培育方法授予专利权,也就是专利法只能保护育种过程,而不能保护品种本身,这就使植物品种本身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导致育种者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合理有力的保护1997年3月20日,我国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拉开了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序幕,也明确了中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采取了与《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保护知识产权协议》一致的原则,通过专门法承认植物新品种并给予其有效的法律保护。我国于1999年加入公约1978文本,成为第3个会员国。 从我国现状来看,形成的以专利法保护其生产方法,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模式来保护植物新品种,笔者以为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如果采用发达国家的专利法保护植物新品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育种者的权利,激励创新,但从对立面来看,专利制度就是相对技术的高度垄断,而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和很多资源都较为稀缺的国家来说这是不利于农业、牧业和林业发展的,同时对本国的农业从业者,以及以农业产业为生的人来说大多也不能承当数额巨大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所以,盲目地和发达国家靠近是不理智的做法,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上也应该有更新更好的认识和发展。 三、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的选择及立法探索 (一)保护模式的选择 1.专利保护 专利保护是一种比较灵活的保护方式。如果不将植物新品种作为一个整体来申请专利,那么,可就某一部分植物品种申请专利.也可就这种培育方法申请专利。专利权的内容是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权人获得在申请国范围内排除他人制造、使用、销售此项发明或者把此项发明进口到申请国的独占性权利。专利权有专利期限的限制,超过专利期限以后,专利权即行终止。在专利法的保护模式下,对育种者的保护是较强的,但其他利益主体的保护如何在专利法的模式中体现却是一个难题。因此,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立法,植物新品种就是名副其实的“育种者权保护”了。 2.专门保护 专门立法模式在审查标准上不同于专利,现在各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专门法基本上采用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的模式。1991年《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的标准》确定了新颖性、稳定性、一致性、特异性几个标准,其中新颖性条件我们可以视为一个法律要件,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要件我们可以认为是技术要件。专门保护的审查标准要宽于专利保护的专利性条件,因此,专门保护在内容上要弱于专利保护。从植物新品种专门保护的审查内容来看.是就新品种的可复制和可繁殖材料享有排他性权利,可以控制这种材料的生产、繁殖、销售、进口和储存,但是,这种排他性权利不利于新品种本身。而且在专门的保护模式下,很多专利保护利益主体没有得到呈现。专利法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权利限制制度,但却不可能如此严格地限制权利人的利益。 (二)制度的选择 从国外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和我国的现状来看,各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方法都不完全相同。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种法律制度:一种是双轨制,即通过专利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农业植物新品种予以保护;第二种是单轨制,即仅以专门植物新品种法对农业植物新品种提供保护,或者以单一专利制度提供保护。我国虽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采用双轨制,但在实践中,也多采用单一制保护制度(另一制相对弱化),所以,我国目前的保护制度更接近于欧洲.但无论和欧洲还是美国相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动植物新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 因此,对于植物新品种,我国的育种者只能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获得品种权的保护。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远远不够的。1997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当前我国主要的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以及审查与批准的具体内容,要求申请人必须向审批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审批机关进行实质审查.主要依据也是申请文件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材料来进行。但这些都停留在条例这个层面上,它和法律比起来力度相对较弱,所以法律保护升级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保护内容上,我国《植物新品种条例》第十、十一条规定,在以下情况使用授权品种的可不向其支付使用费:(1)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和其他科研活动;(2)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材料,为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审批机关可以作出实施植物新品种的强制许可决定。而美国法律没有这样的强制许可。虽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由发展向发达过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知识产权的重点保护,这种强制不应该再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衣。在我国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发展道路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立法上应该废除专利法不能授予动植物专利的规定。植物新品种本身并不缺乏专利性.它具有专利法构成要件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有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 (三)立法探索 虽然我国目前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是符合国情的,但从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及法律高度来看,还是远远 不够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一定的生物技术实力。有l3亿人口,粮食安全问题关系重大,首先要保证粮食自给自足,保证国民的生存和发展是最大的人权问题.同时又不能因此限制植物品种的发展,做到和谐才是关键。 立法机关应以法律的形式对品种权进行规定.协调专利法与专门法的关系,尽快制定统一的司法评判标准,修改刑法不足的地方,加大对侵犯品种权行为的制裁力度,继续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专门立法。 立法的重点要以加强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竞争优势为出发点,从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出发,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利弊影响,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研发能力的差别,以及植物品种资源在不同国家分布的不平衡,最大限度地通过立法来控制发达国家借助品种权利保护制度强化既得利益,从而为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另外,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建立育种权人与农民的利益分享机制。同时,还应深化我国科研单位的体制改革,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对于植物新品种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又要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不能牺牲广大农民的适当权益,防止外国跨国公司垄断。这样既能保护农民的权利又能保障育种者的权利.同时推动我国农林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选择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必须面对业已形成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格局,也必须面对发达国家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努力找到正确的路子.做出正确的法律和政策选择,分阶段缩小差距。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及生物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